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
一、活動主題:適應新環境
二、活動目的:
1、讓學生能較好地適應中學生活,盡快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期。
2、引導學生正確地與同學友好交往,開始快樂的中學生活。
三、活動準備:多媒體設備、心型卡片等
四、理論分析:
分析初中生入學心理適應問題;
1、生活環境的不適應;小學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學,在家吃住,生活上許多事情由父母照顧;有些小學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學,由家人整理書包;進入初中后,學生一般要到離家較遠的學校上學,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們上下學,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學校及家庭都對中學生提出獨立的要求,而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面臨依賴性與獨立性的心理沖突;
2、人際環境的不適應;在中學這個新的環境中,同學關系更加復雜;多樣;面對新的陌生的同學,如何與他們相處,如何融入新的班集體,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獨感,是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很棘手的問題;與小學生不同,他們不再依賴老師與父母,交友心理特別強烈,他們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體或同學的排斥;一些學生在小學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優越感,而在初中這個新的團體中,個人的優勢降低,這種落差使他們產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學習方式的不適應;初中的課程門類多,內容有深度,作業量大,老師對學生自學能力的要求加強,一些學生出現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不適應,學習成績開始下降,出現學習焦慮;;
五、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找小組成員
活動目的:為學生提供交往的機會,促使全班學生在入學后盡快互相認識與了解,增加學生對班級同學的情感,促進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
活動步驟:
1、教師將全班同學隨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8人;按小組數剪幾個“心”型紙片,再把每個“心”型紙片按小組人數隨意剪成幾塊,在每一塊上寫上一位學生的姓名;
2、教師把活動前準備的紙片發給大家,要求學生按照紙片的形狀尋找自己所在的小組,直到小組的.成員聚齊為止;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得最快?
3、小組成員互相介紹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原來所在的小學;自己的興趣愛好等;
4、教師收回“心”型紙片,將其多次打亂順序讓學生抽取,尋找他們的小組,以增加學生認識新同學的機會;
活動結束后讓學生討論、自由發言:怎樣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找齊小組成員?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教師歸納、概括,得出結論。
活動二:制定班級目標與規范
活動目的:建立班級目標與規范,增加班級凝聚力,樹立良好的班風;
活動步驟:
1、小組討論分析本班發展狀況,找出滿意與不滿意的地方;
2、各小組訂立班級發展目標與規范;
3、小組合作進行美術設計,將小組訂立的班規制作成墻報;
4、小組代表發言,介紹自己小組的合作情況及解釋小組訂立的班規;
5、評出最佳班規;最佳美術設計;最佳解說;
6、教師與學生一起整合出本班本學期的發展目標與規范;
六、活動總結:
1、請每小組的代表談談本節課的體會和收獲。
2、老師致結束語:
同學們,我們的中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們要共同創造融洽的班級氣氛,使同學們在班級團體中感到溫暖;理解,班級成員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希望你們能大膽地用你們青春的畫筆,把真誠、純潔、美麗、幸福、幻想都畫進你們絢麗多彩的人生畫卷中。結束時播放歌曲《同桌的你》。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2
一、活動的目的
1、通過活動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消除自卑,培養自信。
2、排除不良心理會幫助人們與他人和睦相處,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和學習。
3、幫助學生樹立互助、包容、和諧的意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同齡人做事,使他們更加樂觀豁達。
二、活動準備
1、相關的故事。
2、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會談論他們在學習和與同學交流中的困惑。必須征求他們的意見,以避免更多的心理負擔。
三、活動過程
(1)思維的外化
老師:因為一個人經歷過許多失敗,他的自信心可能會被極大地摧毀。對于學生來說,因為他們經歷過許多失敗,它可能會導致我們。
學習自信心的喪失、學習動機的喪失以及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陷入“失敗是失敗之母”的惡性循環,形成自卑情結。
1、詢問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談談他們在學習和與同學交流上的困惑。
學生們談論他們的經歷:
“我的學習不是很好,因為我在大三年級時,我不了解學習,父母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關心我,我聽著電視說,減輕學生的負擔,高中附近被分配測試。因為肖無知,不明白國家制定政策的原因,所以他不必努力學習。在很長一段時間后,他會疏遠他的同學。當他理解了,他總是會在考試中失敗,他沒有信心學習。與此同時,他發現越來越少的學生愿意和我玩,即使他老了。老師耐心地為我補課,并不斷地找好同學來幫助我,但人們仍然不跟我玩。我越來越孤獨了。”
2、小組討論:幫助這些學生分析原因,一起找出困境的原因。
今天我們將一起討論找出這個惡性循環的癥結所在,讓我們的同學可以生活和學習更多的陽光。
(2)情感體驗
1、體驗角色的變化。
找一個經常調皮搗蛋的'人,捉弄他的同學做他的戲弄同伴,而被戲弄的同伴則做一個調皮搗蛋的人。以現實生活為主題寫生。讓學生明白戲弄同學是不文明的行為,不去證明他們真正的實力,也不去和他們的同齡人交流。
方法和內容要健康向上;被嘲笑的學生不應想著逃避,勇敢地面對嘲笑或誤解,不悲觀、坦誠和對立,培養自信和樂觀的溝通能力。
調皮包:拿一塊包裝精美的“糖”送給同學a:“祝你生日快樂”。
(高興地)謝謝你。剝去皮后,發現里面有一塊彩色的、栩栩如生的“凳子”。(嘔吐)舉起手來扔掉。
頑皮的袋子:(驕傲地笑)沒關系。只是一塊糖而已。它看起來像凳子。看看你,膽小鬼。(拿一個走)
2、交流經驗。
使淘氣的人意識到戲弄同學是不友好的,容易使別人形成自卑情結。經常受到人格侮辱,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使他們的心理恐懼、敵對情緒支配著不良的心理。同時,這也是他意想不到的宣泄方式,不受家人的歡迎。被嘲笑的同伴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點,愿意得到同伴的幫助,而不是回避自己的缺點,逐步建立自信。
(4)進行指導
老師:積極樂觀的人和消極悲觀的人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完全不同,對人生的結果也完全不同。積極樂觀的人就像太陽。無論他們走到哪里,他們都給別人帶來希望和幸福。但是消極悲觀主義者,讓一個人看一眼,不敢看第二眼!這說明心態不同,反映也不同!
游戲:讓學生用一句話寫出看到半杯水時的感受。
1、桌子上只有半杯水。
(悲觀和消極的人會嘆息,當他看到它:“哎喲!為什么只有半杯水!”積極樂觀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太棒了!給你半杯水!
2、展示秋天樹葉的圖片。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3
一、活動主題《感恩的心》
二、活動理念
古人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感恩心理教育應該從小學生抓起。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大家對自己的幫助,潤澤學生的情感,喚醒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的心里充滿陽光,培養學生感恩思想。
三、活動目的
1、通過課堂設計,讓學生懂得,對幫助和支持過自己的人心懷感恩。
2、引導學生關心父母,關心他人,引導學生會合理處理好與父母的關系,朋友的關系。
3、引導學生為關心幫助過自己的人做一些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別人對你的愛。同時也引導學生學會處理面對困難的積極心態。
4、豐富學生生活和積累學生情感,啟發學生感恩的心,引導學生樂觀及積極的心態,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的快樂、向上、健康的情感。
四、重點
培養學生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感恩意識及教育。
五、難點
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學會處理面對困難的積極心態。
六、活動準備
設計教學過程,提前準備材料,學會《感恩的心》
七、活動過程
1、導入: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大家知道外國感恩節嗎?是什么時間?(學生回答:每年十一月份第4周的星期四)。中國雖沒有“感恩節”,但中國文化中,也有“感恩文化”。例如:“飲水思源”、“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知恩圖報”等等。古代就有韓信知恩圖報“千金酬漂母”的故事。而我認為,最大的恩情來自于父母。
大家聽過這首韓紅的《天亮了》嗎?播放歌曲《天亮了》。有誰知道歌曲的創作來源?
(展示創作背景:1999年10月3日中午,在貴州麻嶺風景區,游客們在乘坐纜車去山頂吃中午飯。11時左右,面積不大的纜車,標準應該是載10人以下,竟滿載了三十多人,10多分鐘后到了山頂平臺。工作人員準備打開纜車門,讓車廂里的人走出來。就在這時,纜車突然往下滑去。纜車滑行了幾十米后,便快速向山下墜去,一聲巨響后,纜車重重地撞在百米下的水泥地面……在纜車墜落的緊急關頭,來自南寧市的潘XX、賀XX夫婦,不約而同使勁將年僅兩歲半的孩子高高舉起來。結果,這名潘姓孩子只是嘴唇受了點輕傷,而他的父母卻離開了人世。在生死瞬間,這對夫婦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們兩歲半的孩子,他們把生還希望留給孩子,這就是最偉大的父母的愛!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歌手韓紅,她以這個令人震撼的事件為背景,并以潘姓小孩的口吻表達,創作了這首感人的歌曲————《天亮了》,后來還領養了這個大難不死的潘姓小孩。)
同學們,大家出生以來,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多少辛勞和心血?好比這個例子,父母甚至為孩子付出生命!
同學們,我們有幸福的生活,家里有父母和家人的愛,學校有老師和教職員工的愛,在社會有親戚朋友的關心。也許,我們覺得這些愛和關心是理所當然的,很少想到過“感恩”。今天這節課,我們用心體會如何“感恩”。我們都獲得過他人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幫助過你的人。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恩情,離不開師長的恩情,離不開親朋的恩情。
沒有國家保護之恩,沒有父母養育之恩,沒有師長教導之恩,沒有親朋相助之恩,我們怎能生存于世上?
2、遷移經驗,說說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景。
學生回憶自己生活(家里、學校、社會)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況。
家中:奶奶煮飯、爸爸教我游泳、媽媽講故事、爺爺喂飯……
學校:老師教知識、門衛保障安全……
社會:親戚的關心,清潔工人掃干凈地面、警察指揮交通……
3、說出5個對你幫助最大的人的名字。并說出具體事例,感受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
4、探討交流感恩的方法,怎樣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別人對你的愛。(播放:《感恩的心》)
A、送感恩卡,送花。
B、多關心和問候。
C、別人有困難時給予幫助。
D、提升自己,讓家人和朋友感到驕傲。
同學們,生活并非自己想象中那樣一帆風順,其實,我們與父母也會有沖突和不理解的時候,與他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或誤會。我們又應該怎樣去處理好這些事情呢?
學生思考,然后自由發言。針對本節課內容,暢談收獲。
同學1:我的父母與我每天都相處,但根本不懂我的思想,不了解我的所需,也不清楚我的困難。而且,父母的苛責多于鼓勵,要求多于傾聽交流……,后來我們平靜下來互相交流和理解。
同學2:在我學習過程中,有些同學是幫助與鼓勵我,也有些同學對于我的錯誤總是不理解,讓我心里很難過……,但經過父母和老師的幫助,我也知道同學的一些錯誤也需要我理解與寬容,我會做好我自己,不斷向前進。
……
教師小結:
對待生活中的困難,我們也要心存感激,當初韓信怎樣對待下之辱的人?(學生簡介韓信故事)韓信從屠夫胯下鉆過,這雖然是一種恥辱,但同時這件事讓他思考了很多,面對不同環境抉擇的時候有很深的影響。他也從這件事情中受益受啟發。
生活中傷害你的人,卻是磨煉你的心態的人;生活中欺騙你的人,他卻是增進你的智慧的人;生活中輕視你的人,他卻是覺醒你的尊嚴的人;生活中放棄你的人,他卻是教會你獨立的人;感激苦難,能讓你變得更加強大,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的人。
3、重播音樂:《感恩的心》
4、教師總結。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里帶來一股暖流。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感恩,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態度,是人的高貴的道德品質。學會感恩,生活將變得無比精彩。
最后,全體再次齊唱《感恩的心》,結束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4
【活動理念】
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科學地設計學習活動,創設問題情境和主動參與學習的氛圍,充分喚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學的積極主動、學得生動、活潑,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從而達到提高興趣,擴展思維,發展智能的目的。所以被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們就有這個責任去創設學生樂意學、主動學的課堂氛圍。
【活動目的】
⒈讓學生對學習的苦與樂有一個初步的、辨證的認識。
⒉通過本次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重點難點】
⒈重點:幫助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有苦也有樂,體驗到“樂在其中”。
⒉難點: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以苦為樂,體驗成功的艱辛和樂趣。
【活動準備】
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實例,說明學習是苦或是樂;課前收集有關學習的名人名言;小品表演;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受到過老師、家長的表揚?心里快樂嗎?當你們成績下降,受到批評或指責時,內心又時怎么樣的感受呢?那么,學習到底是苦還是樂呢?今天的活動就是要同學們一起來仔細地品味一下學習的苦與樂。
二、活動與訓練
⒈小品表演。提示;學習到底是苦還是樂,我們來聽聽這兩位同學是怎樣說的? 小品簡介:人物:學生甲、學生乙
⒉討論交流:⑴看了小品之后你同意哪一種說法?
⑵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也來談談你們對學習事苦還是樂的看法。說得好的學生戴上一個精靈的頭飾。
⒊繼續討論下述三個問題:
⑴你們有沒有這種經歷——有時遇到一道難題,想了很久還是解不出來,后來經過努力,終于找到了解題的方法。這時你們的感受是苦還是樂?
⑵你們有沒有這種體驗——為了迎接考試,連續幾天放棄了休息,甚至電視節目也不看,結果在公布考試成績時知道自己得了100分。這時,你們的`內心是不是高興得無法形容? ⑶你們有沒有這種想法——今天在學習上雖然花了不少時間和經理,但自己長大后,能用學生時代學到的知識和本領,那時,回過頭來你們一定會說,學習雖苦猶樂。
⒋請同學將收集到的各類有關學習的名人名言向大家介紹并作解釋。
(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三、總結
通過這堂課,我們知道了學習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需要花時間,下功夫。當想到這種艱苦能換來知識、換來贊揚、換來為國家出力的本領時,你們就會體味到“苦盡甘來”,“樂在其中”了。
四.活動反思
這堂課,從學生的親身感受出發,讓每個學生表達自己學習中的快樂和困苦,通過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5
周某是個自控能力差,學習目的不明確的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睡覺,作業拖拉,敷衍了事,甚至出現抄襲現象;常常考試,違規違紀,對老師的批評和教育無動于衷,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其家長希望子成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學習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夠考出好成績,能夠超越別人。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紅皂白,也不管是客觀上還是主觀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罵,給孩子增加了心理壓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壓,自尊心受損,厭學的情緒隨之產生,對其家長的嚴加管教不服,不僅厭學,而且產生對抗心理,最后一氣之下,選擇了向這世上最親的家人投毒。"某日晚上,他用牙簽瓶裝了甲胺磷,趁母親切土豆時,將甲胺磷倒進燒肉的鐵鍋中。最后導致一死一重傷。
"從上述兩例血淋淋的鐵證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面對社會上普遍的厭學現象,再針對我們班的厭學現象,進行分析
三、班主任發言。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
①來學校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②如何認識讀不好書的問題
四、班干部就我們班所存在的一些厭學情況進行分析。
①學科厭學
我們班的某某同學因為不喜歡某中學科,而導致學習成績一直下降,一直培養不出學習興趣。
②過敏性厭學
過敏性,即一種在學習情境刺激下產生的下意識的較強烈痛苦的情緒反應行為。有過敏性厭學的學生對上學接觸老師、提問、父母嘮叨等,常常是過敏的。
過敏性厭學的學生在其所厭煩的學科學習過程中,一般都能體驗到極大的過敏性痛苦情緒。多發生于上進心強,學習自覺性高的學生身上,其中又以女生居多。她們一般是那種積極努力學習、急于取得成效的學生,當其產生厭學行為后,一方面感到很深的恐懼、擔憂,另一方面總是逃避對自己厭學的學科的學習。而恐懼擔憂與逃避行為又加深了這種厭學行為的痛苦體驗。
③潛意識條件性厭學
我們班某某學生,身高體健、性格開朗、精神飽滿并情緒樂觀。就這樣一個身心健康得讓人羨慕的學生,上課總是不能專心聽講,老師講課他做小動作,回家不認真完成作業。
④非過敏性厭學
某某在一開始就是那種典型學習困難學生,學習成績在班級后面波動。起初她想要奮起直追,可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后來成線連連下跌。分數一次比一次低。
非過敏性厭學不只是對某個學科表現出輕度的不適反應,多以心煩為主要體驗,但體驗不到極端的痛苦。這類學生中有一部分是長期學習落后并比較認同現狀的學生;另一類是在經過長期努力之后進步不明顯或有所退步,信心不足而情緒低落者。
五、主持人發言:"看到大家總結的幾種厭學現狀,我深感痛心,我們以后是繼續這樣渾渾噩噩的過去還是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經過老師和班委的商討,我們總結出了幾條緩解厭學情緒的措施。現在與大家分享:
①緩解學業焦慮
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
未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去。我們還小正是打基礎的時候,如果現在不學習,產生厭學心理,對我們今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②正確看待信心問題
1.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
2.體驗內心的喜悅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敗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夠或無效努力。
3.制定階段性目標。
4.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5.增強自信心。
6.樂觀、平靜地對待挫折,因為挫折對于成功同樣是必要的。
③怎樣克服精力分散
第一步,當出現某種厭學情緒時,應敏感地意識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為情緒的俘虜。
第二步,盡快著手擬定一份復習計劃學習。
第三步,努力學習,養成良好習慣
六、主持人小結:"通過今天的班會,我們受益匪淺。再大千世界里,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數不勝數,那么我們是渾渾噩噩的度過呢還是該以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它呢?現如今我們這一代普遍與家長存在著代溝,所以建議大家多坐一坐,與班主任聊一聊。通過這次班會課,我們班又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面貌去面對以后的課程,我們拭目以待,期待著轉變。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把我們班建成一個優秀的班級體。
七、班主任評價班會:我們的這次班會非常成功,希望同學們一起努力!
厭學現象導致的后果是很嚴重的,如果不好好學習,沒有文化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我們班是個優秀的班集體,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能健康成長,讓厭學現象遠離我們班。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6
【活動設計】
心理學認為,合作是兩個以上的個體或群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題,合作是未來工作、社會適應乃至國力競爭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也是教師塑造良好的學生班集體所必須加以培養和訓練的;是小學生團體發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而目前城市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生活等多層面中表現出不合群,不善于與人合作的弱點。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在本節課的中,本著充分發揮教師主動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合作中學會合作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以下三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輔導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合作意識。
2、了解合作一般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輔導重點】
1、了解合作一般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并嘗試合作。
2、在創設的情境中領悟互相信任、互相謙讓、互相配合、合理分等合作的行為基礎。
【輔導步驟】
一、在問題情境中了解合作
1、導入
問題情境1
想一想:世界上有沒有只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有沒有必須靠兩個人以上才能完成
的事情?那么,世界上有沒有一個人根本就完成不了的事情?試舉例。
學生簡答后教師歸納: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要靠和別人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討論)
問題情境2
請同學們分析下列圖片出示的工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圖片略)
①出版一本書;
②制造一輛汽車;
③唱一臺好戲;
④三峽工程。
師生共議后歸納:完成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眾人合作!小到日常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大到國家的建設,都需要合作。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齊心合力,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就像我們這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合作。
(板書:合作兩字)
2、引出“合作”
(1)要求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分析合作的含義
(2)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合作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或群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3、了解合作
(1)學生看表演并分析得出:共同的目標是合作的基礎。
課件:兩個同學放學結伴回家,到了院子,一全同學想去打球,一個想趕寫作業,兩個互不謙讓,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
同學們邊看邊思考“他們能在一起合作嗎?為什么?)
學生小議后分析:這兩位同學沒有共同的目標,是不能合作的,因此要合作就必須有“共同的目標”。
(2)學生辨析后明確:合作要堅持原則
(課件呈現問題)
①有同學考試時不會做,叫你給他抄,并答應給好處,你能與他合作嗎?為什么?
②有同學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隱瞞不。你認為這種“哥們義氣”的做法對嗎?
教師補充:對,我們與人合作還應當堅持原則,分清是非,并且還要遵紀守法。對別人、對自己、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可以合作,否則就不能合作。
請同學們結合比賽談談認識,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為。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概括并板書。
互相友愛互相謙讓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知識和能力
4、辨析判斷,深化理解
(1)請同學們看看、想想:哪種做法是有利于合作的?哪種做法是不利于合作的?
課件呈現有17種行為的不規則圖形。(紅色為有利的行為,蘭色為不利行為,學生選擇點擊后變色)
(2)在合作中怎樣使對方滿意你,接受你呢?以三道判斷題幫助大家理解。(分組判斷:每次請一個組的代表回答選擇的答案,要求其他組的同學傾聽并思考其分析的合理性。)
①合作伙伴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怎么辦?
A、心里不痛快,不高興。
B、甩手不管,看笑話。
C、仔細想想他的話也可能有道理。
②自己的做法被合作伙伴誤解了怎么辦?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聲。
B、由此發生爭吵。
C、不爭吵,在背后發牢騷。
D、真誠地說理,想辦法消除誤解。
③合作中兩個人都需要某件東西,怎么辦?
A、搶在別人前邊先得到。
B、合理協商,共同使用。
C、為了成功,主動謙讓。
(3)結合上述分析,要求學生分析自己是否善于合作,并與好朋友互相合作交換心得,共同進步。
老師強調:發現了問題,可能有的為自己的缺點而感到羞愧,可是老師相信大家找到問題后一定會克服它,從一個不善于合作的人轉變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善于合作的人。
二、在實踐活動中嘗試合作
老師小結:老師看到了同學們上的成功的合作,這不僅表現團結一致,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老師看到了沒有能上去參加比賽的同學并沒有感到不高興,而是在下面為他們大聲加油,老師看到了一個團結的合作的班集體,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秋季運動會我們班一定會取得勝利的,大家有沒有信心?好,愿每一個同學成為推動我們社會不斷前進的合作之星!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7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培養學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消除自卑,培養自信心。
2、排除逆反心理學會友好的與人相處,健康開朗的生活與學習。
3、幫助學生建立互助、寬容、和諧的生存意識,并能盡自己所能為幫助同伴做事,使自身也更加樂觀豁達。
二、活動準備
1、 相關故事。
2、 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講講自己在學習上和與同學交往上的困惑。一定要征求他們的意見,以免更加重心理負擔。
三、活動過程
(一)心靈外化
師:一個人因為經歷了多次的失敗,可能對他的自信心的摧毀是巨大的,對于學生來說因為經歷了多次的失敗,可能導致我們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以及與他人交往能力的下降,陷入了“失敗是失敗之母”的惡性循環之中,形成了自卑心理。
1、請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講講自己在學習上和與同學交往上的困惑。
學生講自己的經歷:
“我的學習不是很好,因為低年級時自己不懂的學習,家長上班忙也沒時間管我,還有就是聽電視上老說要減輕學生的負擔,中學就近分配不用考試。由于小不懂事,不理解國家制定政策的緣由,以為這樣就不用努力學習了,時間一長自己就跟同學們拉開距離了,等明白了,考試也總是不及格了,自己也沒學習的信心了,同時,發現愿意跟我玩的同學也越來也少了,雖然老師耐心地給我補課,不斷地給我找好同學,讓他們幫助我,可人家還是不跟我玩兒。我也越來越孤獨了。”
2、集體討論:幫助這樣的同學剖析原因,共同找到形成困境的緣由。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討論,找到這種惡性循環的癥結,使我們同學生活、學習的更加陽光。
(二)情感體驗
1、換角色體驗。
找平時比較淘氣愛戲弄同學的人扮演他戲弄的同伴,被戲弄的同伴則扮演淘氣者。以生活實際為題材編成小品。從中使學生明白,戲弄同學是不文明的,不能證實自己的真正實力,與同伴的交往方式和內容應該是健康向上的;被戲弄的同學不要以為地躲避,面對戲弄或誤會要勇敢面對,不悲觀,坦然相向,培養自信和樂觀的交往能力。
淘氣包:拿一塊包裝得十分漂亮的“糖果”,給同學甲:“祝你生日快樂”。
甲:(高興的)謝謝你。剝開后竟然發現里面放著一塊顏色、樣子都很逼真的“大便”。(做嘔吐狀)揚手要扔掉。
淘氣包:(得意的哈哈大笑)沒事,這只是一塊糖,長得像大便而已。瞧你那樣子,膽小鬼。(一把奪過,揚長而去)
2、交流體會。
使淘氣者認識到戲弄同學是不友好的表現,容易使他人形成自卑心理。經常受到人格侮辱,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使他們的心理受畏懼、敵對情緒的支配而產生逆反心理。同時也是自己在他出不得意的宣泄方式,是不受他家歡迎的。被戲弄的同伴應該正視自己的不足,樂于從伙伴那里獲得幫助,不回避自己的不足,逐漸樹立自信心。
(三)行為指導
師:積極樂觀的人與消極悲觀的人面對同樣的問題看法是截然不同的,人生結果也是不一樣的!積極樂觀的人像太陽,走到哪里哪里亮,無論走到哪里都給別人帶來希望、帶來快樂!而消極悲觀的人,讓人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第二眼了!這就說明心態的不一樣,反射的就是不一樣!
游戲:請同學們在紙上用一句話寫出自己看到半杯水的感受。
1、桌上放著只有半杯的水。
(悲觀消極的人看了就會感嘆:“哎呀!怎么只有半杯水啊!”積極樂觀的人,看了就會驚喜:“太好了!這里還有半杯水呢!”)
2、出示秋天落葉的圖片。
(當秋天的時候,開始落葉繽紛的時候,悲觀消極的人看到的是悲涼、落葉帶來的那種恐慌!積極樂觀心態的'人看到的是希望、看到的是豐收!) 3、小故事:美國原總統林肯,也是積極樂觀的人!有一次家里失盜,很多人都去安慰他,可是他卻很高興,很多都不理解為什么,他說有三點:(1)幸虧丟的是東西而不是我;
(2)幸虧丟的是一部分,不是全部,不然損失更大;
(3)幸虧偷東西的人是他不是我,所以他進去了,我沒有進去!
4、請性格開朗、思想豁達的同學講講他們遇到困難時的想法與做法,介紹他們是怎樣與爸爸媽媽交流自己真實的心理?
(二)明理:
1、每個同學都應堅信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潛能,都能在多方面獲得成功。同伴之間要相互鼓勵,改變自身形象,建立和諧、融洽、平等、民主的伙伴關系。
2、寬容待人,嚴于律己。班干部要勇于承擔責任,對班中的不良現象要有勇氣站出來,而不是在班中作和事老,那樣自己不僅變成了是非不分的代表,也縱容了班級不良風氣的蔓延。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做班級管理的小主人。
3、先生幾句話送給同學。
“一粒一粒的種,必有滿倉滿屋的收,這是我們今日應有的信心。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于過去的不努力。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
四、活動的注意事項
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講講自己在學習上和與同學交往上的困惑。一定要征求他們的意見,以免更加重心理負擔。
五、背景資料
在心理學的范疇里,樂觀向上是一種情緒情感表現,是一個人學會理解并妥善地處理其情緒情感和自我發展的價值取向,使自己更適應社會生活,成為一個對社會更有用的人。樂觀是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一個樂觀的人,往往對生活充滿熱情,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悲觀失望,怨天尤人,而是能夠諒解環境,寬容別人,不懈努力。樂觀的人過得快樂、灑脫,同時也給身邊的人帶來歡樂和陽光。
六、活動總結
做樂觀的人,豁達胸懷,積極處事。正如法國作家大仲馬說過:“人生是一串無數小煩惱組成的念珠,樂觀的人總是笑著數完這念珠的。”《塞翁失馬》的故事大家都熟悉,面對生活中的不幸,總是達觀對待,這樣在生活中將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新肺炎。
2、提高幼兒對新疫情防范意識。
3、加強幼兒對疫情防范方法的了解和使用。
4、提高幼兒對醫務人員的敬畏。
二、活動難點
1、如何控制課程力度,避免造成幼兒恐慌。
2、如何制造輕松課堂氛圍。
三、活動準備
香皂,洗手液,水龍頭,消毒水,75%酒精,抹布,盆,拖把,手套。口罩(學生自帶),冠狀病毒圖樣頭飾,護士帽,醫生胸貼。貼有 120 標簽的游戲車。
四、活動過程
1、引入
師:小朋友們春節過的怎么樣?去親戚家還是在家?
師:有些小朋友在家,有些小朋友出門了,出門的小朋友有沒有戴口罩啊?
師:戴口罩的小朋友棒棒的,懂得保護自己。這個春節我們迎來了一個不一樣的怪獸,他的名字叫冠太郎,是和灰太狼一樣“我可能還會回來”的'冠太郎,你們想不想看一下這個怪獸。
幼:不想。(這時候就要激發孩子的英雄主義了,小朋友都有保護父母或者同伴的英雄主義); 2、故事講訴:
師:好的,那我們一起來看這個怪獸長什么樣(放病毒圖片)。
(故事按照“中國疾控中心防護宣傳兒童版”講訴)
師:一只叫冠太郎的怪獸本來住在一些生長在野外的可愛小動物身上,2019 年 12 月,有一群人突然來到他的家,抓走了可愛的小動物,把他們做成食物。子民們無家可歸,作為國王的冠太郎必須帶領他們的子民找到新的家園。誰呢?找哪只動物好呢?小朋友覺得找誰好?
幼:小貓,小狗,人。師:我們一起看怪獸冠太郎會怎么辦,(放病毒接近人圖片),冠太郎召集他的子民一起出發,他們來到一座大山前,山上有幾個洞口,這座山是誰?是正在殺小動物的人,還有吃動物的人,山的入口原來是人的嘴巴和鼻子。于是啊,冠太郎派出了他的先鋒部隊從鼻子和嘴巴進入人的體內,先鋒部隊在人的口水和肺部安家了。
“報告國王,我們已經做好新家園的一切準備,可以讓我們的子民進來了。” “好的”這時候冠太郎帶著他的子民住進了人的身體里。于是冠太郎的子民在人的身體里生了很多的小寶寶,人的肺部被攻占了。
“阿嚏”有人感冒了。
“哎呀,你怎么這么燙,你發燒了”有人發燒了。
“快去醫院看看”有人趕緊去找醫生幫忙。
這邊,人的身體糧草很多,冠太郎子民吃飽了后,寶寶越來越多,住不下了怎么辦? 怪獸冠太郎再一次召集他的子民, “這個人已經發燒了,我們需要找新的家園,國王我們進攻別的人吧”子民提議。
“好的” “冠太郎國王,我們進攻誰會成功呢?” (放不鍛煉挑食的人圖片) “當然是不鍛煉抵抗力不強的人了” “還有不愛洗手的,臟臟的” “還有” “我最愛扎堆在一起玩的,我可以帶我的家人從一個人身上跳到另一個身上” “我喜歡門窗關的緊緊的,我最怕通風了” 子民們提議。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夠大膽地根據聲音、表情圖表達自己的情緒體驗。
2、明白笑和哭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活動準備:
錄音機,笑聲、哭聲磁帶;表情圖1幅。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聽錄音,進行聯想。
(1)這是什么聲音?(笑聲)
(2)猜猜看,他為什么會笑?
2、觀察笑的表情,引導幼兒表述自己笑的情緒體驗。
(1)人笑的時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樣貌的?
(2)你什么時候會高興地笑?
3、聽錄音機播放哭發聲音,觀察哭的表情,體驗自己哭的.情緒體驗。(形式同前)
4、出示表情圖,請幼兒對照一下不同情緒時臉部的表情。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故事等形式,引導幼兒理解合作的意義,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
2、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體驗合作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猴子和鹿》,錄象帶,皮球若干,筐子,箱子,布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運球師: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怎樣不用手、不用腳,也不借助任何東西,把球運到那邊的箱子里?你們可以互相商量商量,看有什么好辦法?出示球,按照你想的方法咱們試一試。(幼兒探索嘗試)你們誰成功了?說說你用了什么方法?
二、看課件,了解合作的意義,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師:今天真高興,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小客人,你們想不想見?放課件,提問:
(1)小朋友,你們猜誰能成功?為什么?
(2)他們成功了嗎?為什么沒成功?遇到這樣的困難,你猜他們心里會怎么想?怎樣才能摘到桃子呢?開動你那聰明的小腦筋,幫他們想個好辦法吧。我們大家可以互相商量商量,這樣辦法就更多了。
(3)結果怎樣?他們成功了嗎?為什么一開始沒能摘到桃子,而最后他們卻成功的摘到了桃子?現在你想對他們說什么?小結:老熊說的很對,其實我們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但只有互相合作,團結起來,我們才能成功,你們說對嗎?看來,合作的力量真大,那么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是需要我們合作完成的?
三、看錄象,學會與人友好合作并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體驗合作的快樂。
師:(1)他們在干什么?一個人能做到嗎?
(2)他們為什么吵起來了?吵架能解決問題嗎?你認為該怎么解決?如果是你,接下來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3)兩個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你認為該怎么合作?小結:兩個人要想走的又快又好,就要相互配合,互相商量,步伐一致。
活動延伸:
游戲:二人三足二人三足的游戲可真好玩,我們也來試試,好嗎?首先,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商量商量,應該怎樣合作?(商量)商量好了嗎,來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咱們一起到外面去試一試!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1
教學目標:
1、懂得調控自己的情緒對于個人行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緒,持續用心、向上的情緒狀態。尊重他人,關注他人的感受,適時適當地表達個人的情緒。
2、逐步掌握一些情緒調節的有效方法,構成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潛力,能夠較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
3、了解兒童時期易于波動、不穩定的特點,明白情緒需要個人主動調控的道理。學會情緒調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排解不良情,在自己喜怒哀樂時,不忘關心他人。
教學準備:
一些反映不同情緒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暖身活動:(5分鐘)
大風吹,小風吹,臺風吹:活動程序:所有人圍成一個圓圈,先由一人站在團體中說:“大風吹。”,旁人問:“吹什么?”,如果那人說:“吹穿紅衣服的人。”,那么所有穿紅衣服人就務必離開位子重新尋找位子。沒有位子的人就著站到中間繼續進行活動。如果說:“小風吹。”就反著進行。如果說:“臺風吹。”則所有人都需要離開位子重新尋找。
二、主題活動:(30—35分鐘)
(一)正常的情緒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反應
導入: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有些事情會讓我們產生高興或不高興的情緒,這些情緒正常嗎它們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影響呢大家看圖片想一想:
出示圖片:小明和小紅的情緒表現。
課堂討論:1、小明落選后的不高興與小紅聽到要去春游的消息后告別高興,是正常的情緒嗎?2、他們為什么都被老師批評了呢?3、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和心理體驗嗎?
分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最后抽代表匯報。
小結:正常的情緒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反應,是合理的。但任何過度(超出正常范圍)的情緒,都會給
活動:看關于中國女排與古巴的比賽的錄像,討論:對同樣的事情,為什么中國的觀眾與古巴的觀眾有不同的情緒表現呢?
總結出:情緒與個人的態度是緊密相連的。
同樣一件事,會因所持的人生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用心地對待生活,就應改變自己的觀念,使自己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另外,生活的視角也需要調整。人的眼睛就像是一部攝像機,隨時拍攝生活的各個場面,如果不調整“拍攝”的視角,總是悲觀地盯著生活中的陰暗面,看不到光明的一面,就會感到煩躁、憂愁、焦慮,許多不良情緒就會產生。如果你能夠關注生活中用心的、完美的一面,你就會從中體會到生活的完美,從而使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樂觀的生活態度也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構成。
(三)排解不良情緒
(情景):小明畫畫十分好,曾獲得美術比賽一等獎,他是班級的`宣傳委員。一天中午,他正在出版報,很多同學圍觀,不少同學贊嘆,小明聽后心里美滋滋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畫得更起勁。這時,小剛過來,對板報提出了一些批評,小明不高興了,回頭生氣地看著小剛,小剛還在說,小明扔下粉筆,沖著小剛大聲地說:“你行,我不干了。”剩下小剛和其他同學尷尬地站在那里。
(提問):小明的情緒有哪些變化?我們同學中有無類似的感受?說明小學生的情緒有什么特點?
總結:小學生情緒容易沖動,多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破涕為笑”之類的表現時常見到。
討論:小學生情緒的特點會對我們產生那些不良影響?
多變的情緒,不能使我們專心做事。這不僅僅影響自己的精神狀態,而且影響人際交往。甚至有些小學生不能擺脫情緒的干擾,憑著一時的沖動,做出一些違紀、違法的事情。所以,我們更就應對情緒進行調節。
此刻大家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過不良情緒發生過請舉例說明。
活動:1、煩惱大本營
例:
1、和朋友鬧矛盾,他誤會了我,我十分痛苦。
2、考試成績不理想,感到悲哀。
3、老師表揚別人而自己不如別人,嫉妒他人。
4、父母、老師批評自己,情緒煩悶。
5、別人有好朋友,自己沒有,感到郁悶。
6、別人在背后說自己壞話,心生怨恨。
7、上課回答問題出錯,覺得自己好笨。
(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他們“傾訴”,同時我們老師可明白他們的真實心理)
2.活動名稱:煩惱大拍賣
師:一節課時間畢竟有限,這個“傾訴”的環節就先到此結束,如果大家還有什么要跟我說,能夠寫在本子上。
師。剛才大家的“訴說”,反映的都是自己有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會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許多不利,那我們能否給他們出出什么主意,幫忙他們調節自己的情緒?
過程:分組競賽。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且言之有理
預設目的:
1、讓學生理解我們兒童時期情緒的主要特點:學生情緒容易沖動,多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
2、講解在有不良情緒后的一些常用的調節方法:心理放松法(如深呼吸,笑樂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注意力轉移法、合理發泄法、理智控制法、升華法、心理換位法、自我激勵瑜自我暗示等。
3、明白情緒是能夠調節的,是能夠控制的。
(四)喜怒哀樂,不忘關心他人
創設情境,分析交流(課件展示)
教師提問:他們的情緒表達適宜嗎?為什么?
小組討論:
1、在你悲哀難過時,有沒有人安慰過你?
2、你是否也很善解人意,照顧過別人的情緒?
3、在我們表達自己情緒時,怎樣照顧別人的情緒,做一個善解人意的人?
三、活動總結:這天我們共同探討了關于情緒調節的話題,從活動中同學們明白了情緒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反應,不正常的情緒會給自己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期望大家學會運用我們掌握的方法去排解這些不良的情緒,只有這樣你的生活才會永遠充滿陽光。
課后延伸:我們都經歷了5.12地震,在那天我們都感受到了當災難來臨時的恐慌,想一想我們該如何克服呢?
輔導推薦:
1、正確認識地震等自然災難。
2、學會調節這種恐慌情緒。
情景:昨日晚上12點,本來已經躺在床上睡著了。突然對門的人在大叫著“地震了··"。心里一驚一下就醒了。站在窗口看著外面,到處是黑壓壓的人和手機上閃閃的光。心里開始有種發涼的感覺,手指有點顫抖了。一種本能讓我覺得很害怕,很難受。他們說這天的天空也不對,灰蒙蒙的給人一種不好的。預感。隨著大家我也朝著天空看看,也許出于心里的害怕。這天的天空看來真的有點怪異,好像真的有一種要爆發的感覺。其實沒有感覺到任何地震的跡象,但是心里確是很害怕,很害怕。恨不得立刻就想走到樓下。心里不停地泛著嘀咕,地震真的要了嗎?我該怎樣辦?
學生討論:我們該如何克服這種恐慌情緒呢?
講解方法: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緊張、恐懼的各種場面,按由輕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體、細節越好),分別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懼的場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懼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順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進行松弛訓練。方法為坐在一個舒服的座位上,有規律地深呼吸,讓全身放松。進入松弛狀態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張,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鮮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覺得有點不安、緊張和害怕,就停下來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來。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剛才失敗的情景。若不安和緊張再次發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復,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會再使你不安和緊張為止。
第四步:按同樣方法繼續下一個更使你恐懼的場面(下一張卡片)。注意,每進入下一張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張卡片時不再感到不安和緊張為標準,否則,不得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五步:當你想像最令你恐懼的場面也不感到臉紅時,便可再按由輕至重的順序進行現場鍛煉,若在現場出現不安和緊張,亦同樣讓自己做深呼吸放松來對抗,直至不再恐懼、緊張為止。
學生按上述方法進行練習,直到感覺情緒舒暢為止。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2
輔導目標:
1、讓學生知道挫折是人生的正常現象,學會戰勝挫折的方法,邁向成功。
2、幫助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挫折,學會正確面對人生中的艱難困苦。正確認識挫折,勇于挑戰困難,從而形成能夠經受考驗的健康心理。
3、引導學生形成開朗,樂觀,堅強的性格,形成正確的挫折觀。
輔導重難點:
能夠正確面對自己遇到的挫折,學會戰勝挫折的方法。
輔導對象:三年級二班
輔導過程:
一、熱身游戲,引出挫折
游戲:進化論
1、師開場白:“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小游戲,看我們是怎樣從一個雞蛋成長為鳳凰的。”
2、課件出示游戲方法:全體同學先蹲下作為雞蛋,而后相互找同學進行猜拳(用“剪刀、石頭、布”的形式)。贏者進化為小雞,而后猜贏者找同是小雞的同學再猜拳,猜贏者進化為大雞,而后再找同是大雞的同學猜拳,猜贏者進化為鳳凰,猜輸者退化為雞蛋。以此類推。
3、全班開始游戲活動,活動結束后記住自己的身份。
4、師采訪成功進化為“鳳凰”的學生:“在游戲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5、師分別采訪還是“雞蛋”、“小雞”“大雞”的學生:“在游戲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6、小結引出:在游戲中,我們并不是一帆風順,有的同學進化成功,有的同學進化失敗。同樣,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順境,也有逆境。這些失敗,這些逆境,也就是挫折(板書:挫折)。
二、主題活動,認識挫折
1、師: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能遇到挫折,那遇到挫折是好事還是壞事呢?請看小明、小剛、小紅三人遇到挫折后的表現。(出示課件:挫折是壞事?小明:期中考試成績退步5名,從此一蹶不振;
小剛:競選班長失敗,從此自暴自棄經常違反紀律。小紅: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她對奶奶的感情特別深,奶奶的去世她無法接受。她不上學,不出家門。)
2、對于小明、小剛、小紅三人來說,挫折是壞事。那遇到挫折會是好事嗎?請看屏幕
(出示課件:挫折是好事?被人譽為樂圣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中屢遭磨難,尤其是耳聾對他的打擊最為慘重。創作出氣勢雄偉,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
3、貝多芬在遇到耳聾這么大的挫折的情況下還創作出了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挫折對于貝多芬來說,變成了好事。大家對于美國總統林肯也是比較熟悉的,他的一生也遇到了很多挫折,讓我們一起來看《林肯的挫折》。(出示課件:林肯的`挫折)你發現了什么?數一數林肯經歷了多少次失敗才獲得成功的?林肯經歷了哪些挫折?
4、小結引出:課件出示:挫折既可以使弱者倒下去,也可以使強者站起來。強者面對挫折和失敗,不是手足無措、被動等待,而是積極總結經驗。我們是強者,我們不怕挫折。(板書:我們不怕)
三、情景聚焦,分析挫折
1、師述:(課件出示)在人的一生當中,挫折是難免的。遇到挫折是好事,也是壞事。挫折具有雙重性。挫折有利于人們磨煉意志,增長才干和智慧,挫折也使人們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從而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那遇到挫
折,我們應該怎么辦呢?請看《情景聚焦》。(出示課件)課件出示情景一:李小龍,學校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一直是班上的干部,受到師生的喜愛,誰知在前不久的班干部競選中,他卻落選了。這突然的“失寵”使他難以接受,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情緒一落千丈,不愿講話,不愿見人,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師:李小龍遇到了什么挫折?他是怎樣做的?如果你是李小龍,你會怎么做?
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出示課件:
心理透視:從小生活道路平坦,一旦自信心受挫,便產生極度的失落,用不正確的方法對待不順利的事情,自暴自棄。
指點迷津:學會大度豁達,保持心理平衡;善于積極轉移,變通進取。
送你一句話: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勇敢的人。
2、師:作為一個學生,一生要經歷很多次考試,有時考得理想,有時考得不理想,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張強就不這樣認為。請看情景聚焦二。課件出示情景二:小學六年級學生張強畢業考試失利后,留下一封信給家里人就離家出走了,信中說:“…我失敗了,我這輩子完了,再沒有任何希望了…”師:張強遇到了什么挫折?他是怎樣做的?如果你是張強,你會怎么做?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出示課件:
心理透視:把失敗夸大,產生消極聯想。
指點迷津:學會正視失敗,做好卷土重來的準備。
送你一句話:也許在你的生活中足夠的陰云,才能幻化出絢爛的晚霞。
3、師小結引出:
出示課件:
增強自信、蔑視挫折——知道挫折的雙重性,從戰略上蔑視它,從戰術上重視它。
升華目標,淡化挫折——樹立遠大的志向,胸懷大志,才不會為小的困難羈絆。
自我疏導,請求幫助——多與家長、老師、同學談心,及時化解不良情緒。
四、指導行為,戰勝挫折
1、請學生講講自己的心路歷程
師:如果說人生是一條路,我敢說沒有一個人的人生之路是平坦大道,每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是充滿坎坷的,這些坎坷就是我們所經歷的困難和挫折。(點擊出示課件)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回憶一下,你曾經遇到過怎樣的困難,遭受過怎樣的失敗,承受過怎樣的挫折,當時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用小紙條寫下來。
2、從同學們的講述中,我們發現了很多面對挫折的好方法,請說一說。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出示課件:
面對挫折:
找自己信賴的人傾訴
適當發泄:如運動式發泄打沙袋、打球……
剪紙、撕紙、到空曠的地方大喊等等
補償轉移:如聽音樂、跳舞、畫畫、做運動等等
幽默對待:幽默對待自己及發生的事情
升華:加倍努力,戰勝挫折,提升自己
3、對于挫折,我們有能力面對,讓我們把剛才寫滿挫折的紙條粘貼到氣球上并踩在腳下,讓我們全班同學喊倒計時:三,二,一,踩!
五、總結升華,笑對挫折
1、師:面對挫折,強者站起來,弱者倒下去。(點擊課件出示)挫折帶來的不同結果完全取決于一個人面對挫折的不同態度。
2、欣賞詩歌《笑對挫折》。(課件出示)面對失敗與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后重整旗鼓,這是一種勇氣。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然后保持本色,這是一種達觀。面對贊揚和激勵,一笑而過是一種謙虛、清醒,然后不斷進取,這是一種力量。面對煩惱和憂愁,一笑而過是一種平和,釋然,然后努力化解,這是一種境界。
3、同學們,失敗和挫折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勇于微笑,只要我們笑對挫折,我們就會驅逐憂傷的陰霾,快樂起來。請欣賞《學會快樂》。出示課件《學會快樂》。
4、師總結:(課件出示)同學們,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變挫折為動力,做生活的強者。在一個人漫長的生命歷程中,沒有人能永遠成功。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只要我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就可以做到“不在失敗中倒下,而在挫折中奮起”。沒有登不上的山峰,也沒有趟不過去的河流。最后老師送大家一首《陽光總在風雨后》,讓我們一起勇敢的去迎接人生的風雨吧。(播放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
課后延伸:
1、收集名人、偉人戰勝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
2、收集有關抗挫的名人名言,讀一讀,熟記于心。
輔導建議:
1、學生抗挫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這要求老師在上好心理教育課的同時,注意各種方法和途徑進行教育,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針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2、課堂時間有限,以討論交流為主,重在引導學生遇到挫折不要屈服,正確認識挫折,善于吸取教訓,從挫折中奮起,形成能夠經受挫折考驗的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會有
2、能夠想辦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學會戰勝害怕
二、活動準備:
1、繪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讓幼兒和家長合作記錄下自己最害怕的實物或場景,
三、活動過程
1、小熊的害怕:出示小熊請幼兒觀察它的表情,猜猜它怎么啦?可能發生了什么事?
2、我的'害怕請幼兒說說自己怕什么?為什么會害怕?害怕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呢?
四、小結: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害怕時冷冷的緊緊的不舒服的感覺,害怕時我會哭,我會躲起來,你喜歡這種感覺嗎?
1、我不害怕請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我們不害怕呢?(遇到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可以離它遠一點,保護好自己,像打雷一樣有很大的聲音時,我們可以捂上耳朵,也可以找些事做一做,而水,電刀等,我們要小心使用哦!
2、小熊不害怕
你們都想到了好辦法,變成勇敢的孩子了,小熊有沒有變得勇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想到了什么辦法。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4
一、活動設計:
1、家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在社會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矛盾的存在,家庭也不例外。通過填寫“家庭寫真”問卷和小記者的采訪,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認識到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難免的,是很普遍的。
2、通過情境設置與角色扮演,使學生了解一些影響家庭和諧、引起家庭沖突的原因,并學會解決家庭矛盾。
3、通過共同討論使學生認識到家是愛的港灣,只要對家人充滿愛心,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4、當前,獨生子女家庭日趨增多,家庭問題也不斷涌現。相當一部分家長日夜操勞,給兒女吃好的,穿好的,過份溺愛孩子,只要孩子學習好,考上大學就行。不少學生在家里除了學習之外,對家務事不屑一顧,連“舉手之勞”都沒干過,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這與素質教育是相違背的。通過短劇表演,啟發學生體驗學生父母的辛勞和苦心,向父母奉獻愛心。
二、輔導目的:
1、了解自己的家庭,認識自己與家的關系。
2、認識家庭矛盾產生的原因。
3、學會解決家庭矛盾。
4、學會體諒父母,用行動表達愛心。
三、輔導方式:
1、講述與討論。
2、小記者采訪。
3、情境設置與角色扮演。
4、自我表述。
四、輔導前準備:
1、通知學生收集有關描寫“家”的語句,每個同學準備三句,越多越好。
2、挑選四個小記者,準備對每個小組的同學進行有關家庭沖突的采訪。
3、準備三至四個貼近學生家庭生活的情境,讓幾個同學編排小品表演。
4、給每個同學準備一份“家庭寫真”問卷。
五、輔導時間:
二課時
六、輔導場地:
教室
七、輔導步驟:
(一)教師講述:提到家,相信絕大部分同學都會倍感溫馨。家到底是什么呢?現在的你也許這樣認為:在家中得到滿足和幸福的時候,家是樂園;每當與家人發生沖突和矛盾的時候,家又成了牢籠。不管是樂園還是牢籠,家是我們一生都難以割舍的地方。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面對家呢?通過本課的學習,你也許會找到答案。
(二)每個同學寫三句以上有關“家”的句子。
(三)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份“家庭寫真”問卷,讓學生按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使學生從了解家人的個性及貢獻開始,了解自己的家庭,逐步學會對家人表示感激,為家庭作些奉獻。
(四)教師講述:從同學們填寫的“家庭寫真”看,每個人都有與父母不和的時候,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難免的,是很普遍的。與父母有沖突是我們長大了的標志之一,我們既不要忌諱它,同時又要積極想辦法解決。
(五)小記者采訪
1、四個小記者分組進行采訪,了解各人與父母有哪些沖突,由什么原因引起。
2、小記者交流采訪結果,歸納產生沖突的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與父母發生沖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父母過于嘮叨。
(2)父母過于專橫,對孩子干涉多。
(3)父母按自己的愿望來塑造孩子,總是對孩子不放心,甚至監控孩子的行動。
(4)孩子不愿做家務。
(5)孩子貪玩,放學不按時回家。
(6)孩子經常與同學長時間電話傾談。
(7)孩子看電視過多,影響學習。
(8)孩子學習得過且過,考試成績不理想,達不到父母的要求。
(六)孩子與父母沖突的情境設置與角色扮演。
由幾個同學按事先準備好的情境需要認真扮演。全體同學針對情境中的情況進行討論,歸納出解決矛盾的步驟與方法。
認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情境中的人物沖突是什么?自己與哪一種情境相似?
2、各種情境中人物發生沖突的原因是什么?
3、解決沖突有哪些方法?(重點)
4、哪些方法是雙方可以接受的?
5、哪些方法是雙方都無法接受的?
[例]
情境一:某學生的房間。桌子上堆滿各種書、資料、文具,床上被子、毛巾亂成一團。該生因找一本參考書正在著急地亂翻。這時母親進入房間,指責該生懶,平時不收拾東西,雙方發生沖突。
情境二:晚上,墻上的掛鐘時針已指向九點,某學生仍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此時已臨近段考。父母催促該生做作業和復習功課,該生充耳不聞,父母忍不住嘮叨幾句,雙方發生沖突。
情境三:某學生的父母讀中學時遇上“xx”,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全力以赴關照孩子,希望他將來考上大學。但該生平時得過且過,每次考試成績均在60-70分之間,有時甚至不及格。常因成績不好與父母發生沖突。
情境四:某學生從初三開始感到回家成了一種負擔,一想到進了家門舉手投足都要受父母的監控就心煩不安。該生父母是勤奮的知識分子,總是按他們的想法來塑造孩子,反對孩子看與考試無關的課外書和電視電影,禁止孩子與同學聚會等等。某天晚上,該生下晚自習回到家后即安靜地在房間里寫日記。母親探頭探腦地走進來,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往日記本上瞟了幾眼,扔下一句話“時間不早了,該干正經事了”。父母的過分操心和干涉,使該生感到討厭、無奈和壓抑,常和父母發生沖突。 教師結合學生的表演和討論向學生強調:一般來說,在孩子與父母的沖突中,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的。正如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由于所處的時代與環境不同,思想感情不一致,兩代人意見不同發生沖突是極平常的事。父母往往由于自身的經驗,習慣于堅持自己的看法,作為兒女,應仔細分析父母與自己沖突的原因,對于正確的意見應該接受,對于不正確的意見應心平氣和地解釋。如果我們能主動承認錯誤或忍父母一時之氣,等父母氣消之后再主動與父母商量解決矛盾的辦法,通過恰當的方式讓父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我們,就會收到好的效果。
在家中與父母發生沖突時,作為兒女,應做到以下幾點:
(1)體諒父母的苦心。
(2)用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用理解撫慰父母的煩惱和憂愁。
(3)多與父母交談,讓父母感受到愛的回贈。
(4)設身處地為父母著想,原諒父母的過錯。
記住:只要對家人充滿愛心,任何矛盾都可以化解。
(七)體現父母辛勞的短劇表演。
由幾個同學按事先準備好的情節站在父母的角度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再現父母為孩子付出的辛勞。全體同學體驗父母理家的難處,交流感情。
[例]
情節一:做教師的母親從早上6:00起床,操勞一日三餐,上班、料理家務、關照孩子,直至晚上9:30才開始備課,改作業。
情節二: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舍得付出一切,而自己則一切從簡。(為孩子買學習用品、資料、請家教,選擇好的學校,給孩子買新衣新鞋……等;自己多年未添置新衣,舍不得外出旅游……等)
教師歸納:我們每個人都有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溫馨和睦。在“我與家”這一課結束前,我提醒同學們好好珍惜自己的家,千萬別只顧從家中索取而忘了向家人奉獻。家是很具體的,假如一個媽媽既不操持家務,又不管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我們就會懷疑她是否愛家。我們大家也是一樣的,假如你天天只會從父母那里要這要那,不斷地索取,而從來不會體諒父母的苦心,為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能說你是愛家的嗎?肯定不能。如何愛家,如何回報父母呢?請同學們課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一個“愛家計劃”,然后根據計劃落實到行動。最后我祝愿同學們家家和睦,人人幸福。
(八)小記者朗誦
我與家
家是這樣一個地方,在一日之中,我們的'胃在這里得到滿足,我們的心靈也在這里得到滿足。家不僅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托之處。
家是一部書,當你打開它仔細閱讀時,會感到五彩繽紛、回味無窮。
家是港灣,當你累的時候,讓你停泊、休息;也是人生旅途上的加油站,當你遇到困難、受到傷害時,給你加油、充氣,讓你重新鼓起生命的風帆。
家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充滿溫馨與希望;夏天,充滿熱烈與沉重;秋天,充滿收獲與祥和;冬天,充滿寧靜與緬懷。
家是一條溫暖的河,平時風平浪靜緩緩流淌,當生活的變故激起浪花時,它就會調整流向,給我們乘風破浪的力量。
家是實現渴望的地方,人生不能沒有渴望,有了溫暖的家來烘托,我們就會放飛渴望,兌現渴望。
家永遠是我們心中的驛站,既能讓我們遮風避雨,又能送我們揚帆遠航。
愛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孩子的樂園,是愛的中心地。我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愿望都環繞著這個中心地。家會隨心一起走,無論是飛越了天涯或是走過了海角,只要輕輕回頭,就會看見我可愛的家。在可愛的家庭中,在人生的四季中,我們正處在歲月的春天。為了演好“我與家”這部人生喜劇,需要把愛心帶進子女這個角色,給養育我們的父母送去一份份溫馨和希望。
八、補充活動:
1、落實“愛家計劃”。中學生隨著知識的增加,對家長的貢獻和自己應該報答父母的道理很容易認識,但他們往往會只說不幫。所以本課不僅要求學生訂“愛家計劃”,還要落實到位,進行小結和評比。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獎勵。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樣的愛家行動是值得肯定的,是應該大力提倡的。
2、請家長到校座談。把同學們收集的有關描寫“家”的語句及填好的“家庭寫真”給家長看。從家長方面了解家庭沖突和矛盾。要求家長不要過份溺愛孩子,要讓孩子吃點苦,同時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過份干預兒女,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設計兒女的未來。此外,請家長協助督促孩子完成“愛家計劃”。教師協助家長及時調整不恰當的期望值。
九、建議:
每個學生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課前應先做好調查,尤其要注意家庭關系較緊張的以及單親家庭的學生,避免傷害有家庭陰影的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家庭調查以及討論、表演時,要給予學生“放棄”的權利,切不可勉為其難。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5
班會目的:通過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針對本班一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經常不完成作業進行分析,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告訴學生應該珍惜今天的學習環境,嚴格要求自己,激發學習熱情。慢慢摒棄厭學這個壞習慣,使同學們明白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是成功的前提,命運在自己手里,未來的路要靠自己創造。若想自己的夢不再是虛幻,就要先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路,就在我們腳下,一直通到我們的夢想之顛!現在還小,應該從小養成習慣。
班會形式:讓好學生們自己發言,說說自己對于學習的認識,然后再叫不經常完成作業的人談談
班會主題設計:讓學生們從自己的身邊搜集例子,用于班會中。
班會準備:
1、召開班干部會議:針對班上所存在的問題,確定以《如何解決厭學問題》為主題。
2、收集資料:圍繞《如何解決厭學問題》收集相關資料(例如:厭學導致的嚴重后果的案例;厭學心理的心理測驗題等資料)。
3、確定主持人:王思睿
班會過程:
一、班主任致辭:我們班是一個團結友愛,上進的班級,經過了四年多的努力大家都有所進步。但是有一部分的同學還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厭學的現象,不完成作業。為了我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的學習,深刻了解厭學的危害性及其自信的重要性,我們班特地搞了這次的主題班會。下面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二、主持人發言:"每個人的一生中有許多個階段,小學階段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養成良好習慣的開始,然而,有些同學從現在起就不完成作業,有厭學的現象,這些可怕的困惑圍繞著大家,使我們離學業的成功越來越遠,最后就影響到我們今后的人生道路。接下來,我們來看兩個很典型的小學生因厭學問題而導致犯罪的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2-04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02-19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教案12-06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范文05-19
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09-29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教案12-03
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2-02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2-04
大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