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活動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知道自己的名字,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會應答。
2、能圍繞自己的名字,大膽的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的照片,并在照片下面貼上名字。
2、請家長告訴幼兒他(她)名字的含義。
3、小木偶一只。
活動過程:
1、介紹自己的名字:
小木偶的名字叫“小花”。
——“我的名字叫小花,你們的名字叫什么呢?”
幼兒說說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是小名)
2、聽名字應答:
教師與幼兒一起叫小花的名字,小木偶慢慢的出現。
——“小花我叫你,你怎么不答應我呢?小朋友你們說,我叫他的名字了,她應該怎么說呢?”
教師小結:別人叫你的名字,你聽見了,就應該說“我來了!”
教師叫幼兒的名字,幼兒一一應答。
教師與幼兒再一次叫小花的名字,小花應答了。
3、說說我的名字:
小木偶介紹自己的名字。
——“你能說說爸爸媽媽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好聽的名字嗎?”
幼兒自由敘說自己名字的由來、意義等。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菱的形狀、顏色,并能知道大菱的生活環境。
2.學會區分生大菱和熟大菱,體驗吃大菱的快樂。
活動準備生大菱一盆、熟大菱一盆。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猜一個謎語:鐵打船兒紫紅漆,船倉滿裝大白米。船工力猛纖拉斷,和船和米沉到底。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大菱)從而導入大菱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大菱一般都生活在哪里。
2、觀察大菱。
給每個孩子一個大菱讓孩子觀察大菱的外形,并引導孩子說出"大菱的角是尖尖的,大菱是暗紅色的等詞語"。
3、分辨生大菱和熟大菱。
兩盆大菱放在桌子上,還孩子來猜一猜,哪盆是生大菱哪盆是熟大菱,并說出從哪里可以看出大菱是熟了。
4、大菱品嘗會。
◆請孩子們想想,要吃大菱可以怎樣把大菱打開,可以有什么辦法。吃到大菱后讓孩子們說說大菱的味道和菱肉的顏色。
◆但是大菱吃多了呢會上火,告誡孩子吃大菱時要適量。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
2、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各種糧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飯、面包、面條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大米、白面、生面條,并請他們說出各種糧食的名稱。
2、將大米、白面、面條煮熟,請幼兒比較與未煮熟時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品嘗煮熟的食物。
4、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身體有什么益處。
5、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吃了糧食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大個。
活動建議:
可以結合吃飯時間向幼兒介紹各種糧食。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里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設計這一主題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4
一、 活動目標
1. 使小朋友懂得公園里的花草、樹木很美,它們是有生命的,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大家,大家都要愛護他們。
2.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能做到不采摘花朵、樹葉。
二、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護花小天使》
三、 活動過程
1. 感受園內春天的景色,激發幼兒愛花護花的情感。
春天到了,我們的幼兒園真美,你最喜歡什么?
這些花好看嗎?你喜歡這些花嗎?為什么?
這些花是誰種的?為什么種這些花?
小結:幼兒園的花是叔叔、阿姨種給大家看的,有了花,幼兒園就會更美麗。
2.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講述掛圖的主要內容。
這是什么地方?
小朋友在干什么?
花兒這么好看,我們摘一朵行不行?為什么?
3. 欣賞兒歌。
教師有表情地朗讀。
小結:叔叔、阿姨在幼兒園、公園、大路旁種了許多美麗的花、讓人們欣賞它們、喜愛它們,小朋友也愛這些花,但我們只能看、不能摘。
兒歌
花兒好看我不采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花兒好看我不采,
大家都說我最乖。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5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我防范意識差,在和成人外出時容易被周圍事物吸引而離開成人。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多數家長已經注意到了孩子的安全問題,在外出時對孩子進行了教育:外出時,不要離開媽媽,媽媽去哪兒,你就去哪兒,要不然就會被壞人抱走,找不到媽媽了。家長們的教育也僅限于此,而對于有些不懷好意的人會怎樣引誘孩子,如果你遇到這些事情應該怎么辦?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卻沒有提及。這篇教材用孩子喜歡的故事這一文學形式,講述了兔子小白遇到危險時的做法,易于幼兒理解。
活動目標
1、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2、積極參與活動,愿意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地發表自己的觀點。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難點:遇到危險時不慌亂,尋求幫助。
重點解決:通過故事和圖示的方法,讓孩子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到,遇到危險不要哭要尋求幫助
難點突破:教師有意識的提供由易到難的操作,以及鼓勵的語言,激發孩子戰勝困難的信心,讓幼兒通過自身不斷地嘗試,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手偶:小白兔、
2、課件
活動過程
1、手偶導入,創設問題——2、討論分析,解決問題——3、討論照片,初步體驗——4、游戲活動體驗升華
一、出示小白兔手偶,調動幼兒興趣。
介紹這只兔子叫小白,它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播放課件分段講述故事。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通過提問、交流、圖示等方式,讓幼兒初步了解到,遇到困難不能哭,要學著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并讓幼兒嘗試著去幫助小兔,在解決問題中,不僅使小兔認識到而且使孩子們也認識到,遇到困難要學著自己動腦筋想辦法。
1、出示圖片一、教師講述第一段:
⑴提問:小白和媽媽出去采蘑菇的時候看見了什么?它想什么了?它是怎樣做的?
⑵討論:如果你是小白,看見小蜜蜂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2、出示圖片二,教師講述第二段和第三段:
⑴提問:小白遇到了誰?狐貍是怎樣說的?小白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狐貍見到小白不理它又怎樣做了?它對小白說了什么?小白是怎樣說的?
⑵說一說: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嗎?誰還想說?(學說:我不認識你,不吃你的東西。)
⑶討論:如果你是小白,別人給你東西吃,你會怎么辦?
3、出示圖片三,教師講述第四段和第五段:
⑴提問:小白又遇見了誰?狼說了什么?小白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狼見小白不理它說了什么?小白是怎么回答的?
⑵說一說: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嗎?誰還想說?(學說:我不認識你,不跟你走。)
⑶提問:大灰狼見小白不跟它走是怎么做的?小白怎么做了?它喊什么了?
⑷討論:小白為什么要大聲喊“救命啊!救命啊!”如果你是小白,你會怎么辦?你覺得哪種辦法更好?
4、出示圖片四,教師講述第六段:
提問:聽見小白的叫喊,誰來了?大灰狼怎樣了?
5、交流:⑴兔子小白為什么會遇到危險?它以后會怎么做?
⑵果你是兔媽媽,看到小白遇到了危險心里會怎么想?你會對小白說什么?(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三、通過照片觀察分析:進一步理解遇到危險可以呼喊成人尋求幫助綱要中指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曾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提供幼兒生活中的照片作為操作對象,通過幼兒幫助照片中的小朋友,讓幼兒體驗自己很棒。兔子小白真聰明,哎,小朋友也遇到了危險,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1、出示照片(一):
陌生人想把小弟弟帶走,小弟弟該怎么辦呢?(喊救命呀?快來人呀?媽媽快來呀。)
小結:對了,遇到了危險除了喊媽媽,還可以喊其他人來幫助。
2、出示照片(二):
師:這是在什么地方?小朋友滑滑梯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腳被卡住了,他該怎么辦?(快來人呀!老師快來呀!)
3、出示圖(三):
幾個小朋友一起在河邊玩,冬冬掉到了河里,真危險,該怎么辦呢?(掉在水里是非常危險的,應該趕快想辦法)
4、 小結:我的兔寶寶真會想辦法,遇到了危險應該大聲喊叫,可以喊:“媽媽快來呀!老師快來呀!救命啊,快來人啊!
四、在游戲中遷移經驗:遇到危險大聲呼喊求救,玩陌生人的游戲,師借故離開,請一陌生人進來強行帶幼兒走,幼兒大聲呼救。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利用生動的動畫故事向孩子拋出了一個個問題:小白能跟這個人走嗎?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找誰幫忙?孩子們漸漸有了警惕意識,也激發了幼兒討論的興趣。什么是陌生人,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跟陌生人走的后果怎樣?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爭著發言,同時想出各種各樣解決的辦法。整個活動幼兒的情緒很高,我認為這和活動的內容有很大的關系,故事中的這幾種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幼兒也經常從大人的嘴里聽到或從電視上看到這種現象,因此,他們對熟悉的情況產生共鳴,就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我還認為,當孩子想說、急于說的時候,教師應給與幼兒充分的時間、自由,讓他們和同伴交流。教師的任務只是幫孩子提煉一個正確的結論,這樣,幼兒反而更專心、更集中在活動的內容上。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6
設計思路
新人園幼兒,總是纏著教師要找媽媽。尤其是晚上離園時,每位家長都急切地想第一個接到自己的寶寶,有的家庭是多名成員同時來接。有的家庭則是今天爸爸媽媽接,明天爺爺奶奶接,后天又是叔叔阿姨接。眾多家長陌生的面孔.給教師接待離園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同時,我們也感覺到,在晚離園環節中存在著不安全的隱患。為此。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采取設置情境的方法,讓幼兒在其中獲得親身體驗,并逐漸促使孩子產生自覺的自護行為,養成良好的離園常規習慣。于是,便有了《不跟陌生人走》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禮貌地離班。
活動準備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這兩名小朋友坐著不動,只是懷疑地看著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同事,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陌生人拿出幾個包裝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這時。毛毛和東東看到食物后馬上站起來,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個小朋友也跟著走向陌生人,還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們一起走?我們還要去游樂場玩呢!(又有兩個小朋友站起來.跟隨陌生人往外走。)
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家住在哪里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里,你們還能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們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2.提問引導
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
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村,不讓回家。
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不走。
幼兒: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藥。
教師:阿姨帶你們去游樂場玩,你去嗎?
幼兒:不去。
3.小結
教師: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來接時,小朋友千萬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帶我們去游樂場玩兒,我們也不要跟著走,我們要等誰來接才走呢?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著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們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著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念叨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來離開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戲。活動自然結束。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7
活動意圖:
今年我帶小班,孩子從家庭來到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要學習與同伴交往,要跟同伴一起活動,要開始他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孩子會有些不適應的表現。如何幫助孩子盡快的熟悉環境,適應集體生活,對集體產生安全感,進而喜歡上幼兒園呢?正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大家來抱抱》是我們自己生成的一節社會活動,幼兒很容易用自己的感官去接觸事物,進而產生心靈的感受。擁抱是一種身體的接觸,更是一種心靈的接觸,通過擁抱增進與老師、同伴間的交流,消除陌生感,讓幼兒逐漸喜歡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對他人的喜愛。
2、體會和同伴以及成人擁抱的親切感。
3、愿意參與集體游戲,大膽表達情感。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長毛絨玩具(人手一個)、碟片(天線寶寶)、音樂準備:找朋友、進場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現各種小動物,讓幼兒與它們抱一抱,體驗抱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感覺。
2、結合生活請幼兒說說被別人抱的經驗。(老師去抱小朋友,讓幼兒體驗被抱的感覺。)
3、小朋友互相抱一抱,初次體驗與同伴抱的感覺。
4、看動畫片,模仿正確的抱同伴的方法,懂得怎樣抱才讓人覺得舒服。
5、再次選擇喜歡的同伴去抱抱。
6、討論還有哪些表達喜歡的方式。我們喜歡一個人,除了可以抱一抱,還可以怎么做,能讓他知道你喜歡他呢?
7、和客人或同伴玩找朋友游戲,在找到朋友后抱一抱。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能圍繞新入園孩子心理適應的需要,生成設計適合其年齡特點活動內容,過程組織緊扣目標,從情感體驗入手,豐富幼兒與他人抱一抱的情感體驗,有重點的幫助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斷升華幼兒體驗,特別是電教媒體的運用適時恰當,在給幼兒提供模仿對象的同時,營造了較好的氛圍,進一步激發了幼兒與同伴保抱一抱的情緒。建議,關注過程中個別幼兒的體驗,對一些環節增加預見性。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人多時應該輪流玩,體驗輪流玩的快樂。
2、學會等待,培養耐心。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新玩具若干,情境圖:喝水時、如廁時、洗手時、玩滑梯時小朋友排隊等待的情景。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知道人多時應該輪流玩,體驗輪流玩的快樂。
2、活動難點:學會輪流和等待。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通過看圖片、討論和一起玩玩具,體驗輪流玩的快樂,學會等待。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擊鼓傳物”,激發興趣。
(1)出示一個新的玩具。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想玩嗎?
(2)介紹游戲規則。
師:讓我們來玩一個“擊鼓傳物”的游戲。老師要鈴鼓,把玩具從第一個小朋友開始往下傳。鼓聲停時,玩具傳到誰手里,誰就玩一次。
(3)幼兒玩游戲。
2、結合游戲進行討論。
提問:剛剛我們是怎么玩這個游戲的?(傳著玩)
追問:好玩的玩具誰都想玩,如果大家都爭著玩,會怎么樣?這樣你們會高興嗎?我們該怎么辦?(輪著玩)
小結:好玩的玩具誰都想玩,我們要輪著玩。
3、經驗遷移,結合掛圖進行討論。
(1)提問:還有什么時候是需要我們輪流和等待的?
(2)出示情境圖,引導幼兒談論。
師:在XX時,我們應該怎么辦?(排隊等待)
小結:不僅玩玩具時要輪流,人太多時,我們都要排隊,一個一個地輪流來,不爭不搶,遵守規則。
4、游戲:輪流玩玩具。
出示幾個新玩具,分組玩,一組一個玩具,引導幼兒輪流玩。
5、評價要素
(1)是否知道人多時需要輪流和等待。
(2)能否與同伴輪流玩玩具,愿意等待。
6、活動建議
日常生活中,老師和家長要注意抓住機會,隨機教育幼兒學會等待,培養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和耐心。
活動反思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我制作了幼兒喜愛的動畫形式的課件,并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玩具,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大家一起玩快樂,并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懂得玩過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處,學習收拾玩具的方法。
2.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一個會哭、會笑的娃娃。
2.一些散放在各處的玩具。
3.根據玩具的特征,制作玩具標記貼在玩具架上,幫助幼兒建立常規意識。
活動過程:
1.送娃娃回家。
尋找哭聲:將玩具娃娃丟棄在一角,使其發出哭聲,帶領幼兒尋找哭聲是從哪里來的。
找到娃娃后抱一抱、親一親,引導幼兒關心娃娃。
請幼兒將娃娃送回家,使其發出笑聲,啟發幼兒想像自己找不到媽媽時會怎么樣,使幼兒懂得玩完玩具后要送玩具回家。
2.幫玩具找家。
找一找還有什么玩具沒有在自己家里,請幼兒幫助它們回家。(即按玩具標記擺放)
3.游戲“誰走錯了家”(先請幼兒閉上眼睛)。
先將部分玩具拿出玩具柜,散放各處或調換位置。
請幼兒睜開眼睛觀察什么玩具走錯了“家”,幫助玩具回家。
4.欣賞兒歌:寶貝玩具
寶貝玩具真有趣,
天天和我做游戲,
輕輕拿,輕輕放,
收拾整齊要牢記。
活動建議:
在游戲時經常提醒、鼓勵,幫助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活動評價:
1.能夠關注娃娃的哭聲同情找不到家的娃娃。
2.能認真仔細地尋找散落在地上的玩具并把它們送回各自的“家”。
活動反思:
開學以來,我發現孩子們玩完玩具的時候,經常把玩具亂扔,掉在地上的就亂踢或就當沒看見,不會把玩具放回原來的地方,也不知道輕拿輕放。通過社會活動對幼兒進行一些教育,知道自己班里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處,然后通過幼兒的親身操作,讓幼兒知道了一些正確行為:輕拿輕放,不亂扔,懂得了以后在游戲活動中都應該好好玩玩具,收玩具。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地上的玩具放回筐子里面。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 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2. 嘗試用糖紙裝扮糖果小屋。
3. 體驗分享糖果的快樂。
4.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 每名幼兒帶2--3種不同的糖果來園
2. 1座用各種糖果裝飾的“糖果小屋”,4張不同顏色的未裝飾的“糖果小屋”的輪廓圖(4開大小)
活動過程:
1. 出示用各種糖果裝飾的“糖果小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糖果,鼓勵幼兒大膽的和同伴交流。
(1)說說認識的糖果
“糖果小屋”的糖果可真多啊!你都認識哪些、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引導幼兒說出:棒棒糖、棉花糖、QQ糖、巧克力糖、水果糖、奶糖等。
(2)觸摸糖果
為每組幼兒提供一盤糖果,請幼兒摸一摸,捏一捏。老師提示、豐富幼兒的詞匯:軟軟的、硬硬的。
3. 鼓勵幼兒打開包裝,品嘗糖果。
(1)嘗試剝糖紙
鼓勵幼兒自己打開糖果包裝,老師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適時給予支持和幫助。老師提示、豐富幼兒的動詞詞匯:撕、擰。
(2)吃糖果
孩子們吃到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糖果吃到嘴巴里有什么變化?(變小了)
4. 請幼兒用糖紙裝扮“糖果小屋”。
(1)貼糖紙
引導幼兒將吃完的糖紙貼在“糖果小屋”輪廓圖上,體驗共同布置糖果小屋的樂趣。
5.組織幼兒喝水、漱口,培養幼兒池塘后要漱口的習慣,樹立講衛生的意識。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一盤糖果,孩子一下子吸引了。團團地圍坐著,一起說說各種糖果的名稱,糖果必竟對幼兒來說是相當熟悉的,一下子孩子們說出了好多棉花糖、棒棒糖、牛奶糖等,為了讓幼兒有更深地了解,我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糖果的形狀,糖果的軟、硬等特征。有的幼兒說 “ 是棉花糖,軟軟的,有的說“ 是棒棒糖,硬硬的 ” 。接著,我讓每位幼兒去品嘗桌挑選自己喜歡的糖果品嘗,通過品嘗,孩子們聰明地發現糖果含在嘴里會變小,味道 是甜甜的這些感知體驗。 今天又正好是我園園長來我班下班聽課,她聽后也給我提出了意見,我也感覺到了在品嘗這一環節中我在教學上有點倉促,疏忽了,我應該讓幼兒們從我的盤里挑一顆,把糖果拿在手里跟小伙伴們說一說,選的是什么糖什么形狀的糖味道是怎樣這樣活動的效果可能會更好。結果我是讓他們過去品嘗,回來時他們都快吃好了,我這時才問,因此孩子答不上來,吃到嘴里早忘了糖的特征了,的確這對小班孩子來說,有點困難,以后我會注意的。 最后,我分組讓幼兒們把糖果(糖紙)送回糖果小屋,這環節,孩子們 的表現非常棒。 糖果對小班幼兒的吸引力、誘 動2 / 2 中,幼兒在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品嘗糖果,制作糖果的過程中,好奇心、動手能力、語言表達力、想象能力得到了發展,也讓孩子們進行了大膽地探索、感知、想象。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1
設計意圖:
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叫《我愛你》,故事里說:“愛要說出來……”于是,故事里的小熊說了好多好多的“我愛你”……小熊的愛包羅萬象,它暗示我們:愛自然,愛生活、愛世界,愛一切。書中的小熊以幼兒特有的不厭其煩的反復叨念,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能激發孩子對身邊人與物的關愛之情。
3-4歲孩子有著明顯的自我中心特點,更傾向于關注自身的需要,此時對他們進行愛的啟蒙十分必要,而這個年齡天真爛漫的孩子也更能用天籟般的童聲發自內心地模仿小熊去說“我愛你”,我想借助這樣一個既能夠讓孩子,也能夠讓成人會心一笑、心頭一暖的好故事,體驗一種欣賞一切,包容一切的快樂!讓愛點亮生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認真地對自己的家人、朋友,對所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幫助的事物深情地說一句:我愛你!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愛的含義,嘗試用多種方式來表達愛。
2、愿意大聲說出“我愛你”,體驗說出愛的快樂。
3、知道表達愛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我愛你》繪本課件,小愛心卡片超過人數一半,大愛心卡每組一張。關于愛的背景音樂。音樂《愛我你就親親我》。
2、 經驗準備:有簡單的記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回憶已有經驗,導入活動寶寶們,坐得可真神奇,老師喜歡你們!那你們喜歡什么呢?
哇!你們有那么多喜歡的東西啊!當我們喜歡一樣東西時,我們可以用一句非常好聽的話說出來。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故事,故事里的小熊也有許多喜歡的東西,也用了這句好聽的話把這些喜歡大聲地說了出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愛你》。
二、借助課件講述故事至爸爸媽媽處1、提問:小熊都對什么說了“我愛你”呢?
為什么小熊要對小花小草說“我愛你”呢?(因為小花小草可以是大自然變得更加漂亮,所以我們要愛它們)為什么小熊要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呢?(因為爸爸媽媽是最關心小熊的人,所以我們更要愛爸爸媽媽)2、小結:他們都是小熊喜愛的,所以小熊就把心里的愛都大聲地說出來了。這樣小熊很開心,長頸鹿老師、爸爸媽媽聽到了也很開心。
三、借助圖畫書,扮演角色模仿學說“我愛你”。
我們來看看小熊還喜歡一些什么呢,他還會對什么說“我愛你”,現在請小朋友們來扮演小熊把愛大聲地說出來,可以嗎?(課件內容:吃飯的時候、洗澡的時候、上床睡覺的時候)提問:為什么小熊要對米飯、青菜這些吃的東西說“我愛你”呢?(吃了它們可以使我們變得聰明、健康)小結:故事里的小熊對他喜歡的很多人和東西都說了“我愛你”,原來有那么多給他帶來了快樂和幫助呀。
四、遷移體驗活動“我愛你”
(1)提問:你們是不是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呢?你想對什么說“我愛你”?請幼兒大聲說出來。
你們有沒有喜歡的人?你想對誰說“我愛你”?請幼兒大聲說出來。
(2)示范用愛心卡記錄自己說的“我愛你”
師:現在我也像長頸鹿老師那樣,請你們去對你們喜歡的人和東西大聲說“我愛你”,當你對喜歡的東西或者是人說“我愛你”的時候,也可以像小熊一樣,大聲地說出來,然后把小愛心貼到大愛心中,把大愛心裝得滿滿的。
(3)觀察幼兒游戲體驗情況,個別引導。(注意要把愛大聲說出來)五、律動《愛我你就親親我》,遷移愛的表達方式。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2
目標:
使幼兒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培養合作精神。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體驗游戲中互相合作的快樂及獲得成功的滿足。
準備:
各種頭飾、道具、布帶若干。
過程:
活動(一)
1.講故事《拔蘿卜》。講完后,引導幼兒理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主題。
2.故事表演《拔蘿卜》。體會團結的重要性和合作成功的愉快。
活動(二)
游戲《兩人三足走》。兩人一組并肩站好,將兩人靠近的各一只腳用布條捆住,形成“兩人三足”,讓孩子分散練習,熟練后,可兩對兩對比賽。
建議:
1.此類活動可在日常活動中隨時進行。如組織大型積木建筑比賽,共同移動重物等。
2.幼兒進行活動(二)若有困難,可換其他活動,以免出危險。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語言表達方面:有大部分幼兒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游戲體驗后能獨立表達自己的意愿,有一小部分幼兒需要聽同伴分享總結后才能自己理解總結,幼兒初步認識到了團結的力量。同時在活動中,教師還需要提煉提問的技巧和方法,在幼兒小組活動中還應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特別是個別表現稍微弱一點的孩子給予鼓勵,讓整個活動能順利進行。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明白愛惜、保護小手,不玩尖利的物品。
2、明白手劃傷后簡易的處理與保衛方式。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手受了傷害的小狗熊玩具
活動重難點:
明白哪一些物品尖利不可以玩
活動過程:
1、展示小狗熊玩具,通過小故事導入:“今日小狗熊在玩時可一不留神啦,弄傷了自個兒的手,它自個兒非常疼,都快哭鼻子啦!”
探討:
(1)這一個小狗熊的手怎樣了?(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會出血哩?(被物品劃傷了)
(3)啥物品會把手劃傷?為何?(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由于這一些物品非常尖,非常銳利。)
(4)引導孩子記憶:自個兒的手有沒被劃傷過,手劃傷了有哪一些不便。
2、探討怎么樣方可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日里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物品。)
總結:我們四周有許多物品,有些是非常尖的,有些是非常銳利的,例如果我們去玩這一些物品,便會把手劃傷,給自個兒帶來危險與很多不便。因此孩子們別去玩這一些物品,避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與日常生活。
3、探討怎么樣保衛、處理小狗熊(或者自個兒)受了傷的手。
(1)例如果手一不留神被劃傷啦,可不可以用沒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何?(不可以,由于沒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如何是好?(倘若擦傷了皮,要先清理洗滌傷口,接著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大夫處理。)
(3)手包扎后還需留意哪一些事宜?(不可以把傷手浸在水中,不可以任意揭掉包布,要按照約定時間找教師、大夫換藥等。)
總結:例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然受了傷,就更加要好好保衛,這樣方可使它快快復原健康,為我們服務。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已經初步形成,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和身邊的事物特別關注。小手是幼兒最常用、最熟悉的一部分,他們每天用小手做許多事情。但是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知道怎樣保護小手,所以我將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和改動,使幼兒通過活動來認識小手,喜歡小手,知道需保護小手,并掌握一些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識。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4
設計意圖:
現在的獨生子女往往都擁有較多玩具,如何真正發揮玩具的作用,值得我們思考。小班孩子尤其依戀玩具,玩具往往被他們視為有生命的玩伴。為此,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活動。
目標:
1.認識幾種玩具,知道它們的玩法,并嘗試用簡短的語句表達。
2.嘗試通過玩具結交朋友,體驗分享的快樂。
準備:
1.每桌一籃玩具,幼兒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教師準備小熊、小汽車玩具。
3.背景音樂。
過程:
一、了解兩種玩具的玩法
(一)小熊
1.出示小熊玩具。
師:今天有客人朋友來我們班,是誰呢?(出示小熊)原來是小熊,是我們的玩具朋友。
2.小熊和小朋友互相問好。
3.說說小熊的玩法。
師:小熊要和我們做好朋友。我們和小熊在一起可以怎么玩呀?(小熊小熊抱抱你,小熊小熊拉拉手,小熊小熊轉個圈……)
(二)小汽車
1.出示小汽車玩具。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另一個玩具朋友,它是誰呢?嘟嘟……嘟嘟……汽車汽車在哪里?快來讓我找一找。哦,找到了。汽車汽車在這里(出示汽車)。
2.說說汽車的玩法。(汽車汽車開開,汽車汽車停停……)
[析:教師用擬人化的方式引出了幼兒比較熟悉的兩種玩具,并通過語言示范引導幼兒了解玩具的玩法,這樣一方面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另一方面為后面的交往活動提供了語言示范]。
二、玩自己的玩具
1.幼兒拿自己的玩具玩。
師:你們把什么玩具朋友帶到幼兒園來了?讓我們去找一找吧。(在音樂聲中,幼兒邊和教師一起說“××××在哪里?快讓我來找一找”,邊拿出自己的玩具。)
師:帶著你的玩具朋友回到座位上,和它玩一玩吧。
2.幼兒說說玩具的玩法。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玩的?(引導幼兒用簡短完整的語句來表達,例如,小鳥小鳥飛飛,小兔小兔跳跳。)
[析:這一環節,教師通過讓幼兒找一找、玩一玩、說一說幾個步驟,引導幼兒玩自己的玩具,體驗其中的樂趣,并嘗試表達自己的玩法。]
三、找同伴一起玩玩具
1.玩具小兔找朋友。
師:咦,我好像聽到誰在說話。噢,原來是小兔在說“我想找個玩具朋友一起玩”。(出示玩具小兔)原來玩具小兔也喜歡找朋友啊。誰來幫幫小兔?
2.幼兒兩兩結伴玩玩具。
師:你們的玩具寶寶看到小兔玩具找到朋友一起玩時的高興勁兒,好羨慕啊,也想找個朋友玩玩。好,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吧。現在請你幫自己的玩具寶寶找個朋友一起玩玩。
3.幼兒介紹玩法。
師:大家玩得真好。現在請你們讓玩具好朋友手拉手坐在一起吧。請哪位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玩具寶寶是怎么玩的?(引導幼兒嘗試用簡短的語句來表達,例如,小兔小貓跳個舞,小雞小鴨唱唱歌。)
4.幼兒嘗試兩個以上同伴一起玩玩具。
師:玩具寶寶說跟朋友在一起玩很開心,朋友再多一些一定更開心。讓我們多找幾個朋友一起玩吧。玩的時侯可要注意安全噢。
[析:這一環節,教師通過創設一定情境(玩具寶寶想要找朋友、想找更多的朋友),引導幼兒走出自我,關注同伴,嘗試在與同伴的合作中進一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四、把玩具送回家
師:玩具寶寶說,出來玩了很久了,應該回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想一想你的玩具寶寶的家在哪里,想好了再把它送回去。
[析:只玩不收幾乎是幼兒的通病,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過程中這些細節不容忽視。教師結合幼兒平時出門玩累了要回家的經驗,要求幼兒把玩具寶寶送回家,這樣一方面可讓活動有個圓滿的結局,另一方面也可讓幼兒意識到做事要有始有終。]
延伸活動:
游戲活動時幼兒結伴分享玩具。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5
教案前言:
一般大人都不喜歡過夏季,夏季在我們大人的心中就是炎熱的代表,每天似乎總有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在小孩子們的眼中,夏季是什么樣子的呢?通過似游戲可以開拓寶寶們的想象力,也可以使老師更加了解孩子們的心里世界!
活動目的:
伴隨著夏天的腳步走進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創設以“夏天”為主題的環境,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健康發展的。
活動由來:
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就是炙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卻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感覺!孩子們從學習《夏天在哪里?》的詩歌開始尋找身邊的夏天,再仔細觀察身邊的夏天,進行仿編詩歌的活動。在孩子們眼中的夏天是怎樣的呢?原來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淇淋的夏天,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的夏天,是可以穿上自己最喜歡的吊帶裙的夏天,是可以聽著那么多的知了在樹上一起唱歌的夏天……看,夏天在孩子的眼中就是這樣美麗!
活動過程:
1.欣賞并學習詩歌《夏天在哪里?》,感知詩歌的韻律和夏天明顯的季節特征。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對夏天的感受和體驗,經過討論,孩子們總結出:夏天就是熱,穿得又短又少;太陽很曬人,在有空調的屋子里就會很涼快;每天都會出汗,吃點涼的東西可舒服了;最有意思的就是去游泳,還可以在草叢中捉到蛐蛐;晚上都是媽媽給我扇著扇子我才能睡著,還有蚊子呢……
附:詩歌——《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樹上,知了知知叫。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池塘,荷花香味飄。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頭上,戴頂小草帽。
2.和孩子們一起在室內、到戶外去感受夏天。按照詩歌的句式仿編,用錄音的方式幫助
幼兒整理他們仿編出的新詩句,逐步達到措辭準確、押韻、優美,還可讓幼兒用擅長的繪畫形式把對夏天的感受表現出來、記錄下來。
3.與幼兒一起把他們的畫和詩進行分類,創設主題互動墻飾《夏天在哪里?》。同時給每個幼兒朗誦新詩歌的機會,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使其在仿編活動中獲得成功與樂趣。
附:幼兒仿編的詩歌——《夏天在哪里?》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海里,小魚穿新衣。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草中,蛐蛐蛐蛐叫。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臉上,要抹防曬霜。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屋里,空調很涼爽。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池塘,荷花都開了。
夏天在哪里?夏天在空中,雨后出彩虹……
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注重幼兒在語言表達能力上的發展與提高,通過朗誦、仿編詩歌、復述故事、續編故事等活動,有效提高了幼兒大膽表達表述的能力。此外,我們還和孩子們一起穿上涼爽的夏裝,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夏天的天籟之音;去觀察夏天里開放的美麗花朵;去制作夏天的圖畫和扇子;去盡情地打水仗,充分享受夏天帶給我們的快樂和驚喜!
活動剖析:
1、本案例的教育價值
通過開展夏天在哪里的主題活動,教師進一步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知道了孩子眼里的夏天是什么樣的,有什么,夏天孩子最關心什么。在活動中,孩子們自始至終是活動的主人,教師努力滿足孩子的發展需要,為孩子們的發展搭建適宜的平臺。
2、本案例中環境促進幼兒發展的作用體現在
◆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因主題的確定切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點,貼近幼兒的生活,在學習、仿編《夏天在哪里》的詩歌中,景、物的夏天特征非常明顯。教師根據幼兒的需要創設了相應的互動式墻飾,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有能力參與詩歌的仿編和環境的創設。通過仿編、創設環境,每位幼兒都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建立了自信。
◆促進幼兒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分類能力的發展。在《夏天在哪里》的主題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夏天的特征,體驗夏天最快樂的事(游泳、吃冰激凌……)和最難受的事(蚊子咬、熱……),讓幼兒在仿編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感受畫下來,貼在墻上,請同伴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又通過分析、比較,引導幼兒給畫分類,如分成夏天在家里、公園里、空中、水里……邊分類,邊與幼兒協商分類后怎樣在墻上表現出來。
◆促進了幼兒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高。本活動以“夏天”為主線整合了多種教育資源,教師在第一次仿編后提出任務,幼兒學習興趣非常高,回家還與爸爸媽媽一起編,把看到、聽到、體驗到的都編到詩歌里;教師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采用錄音、記錄、繪畫、朗誦比賽、裝飾墻飾等方式,較好地促進了幼兒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高。
3、家長應如何參與這樣的活動?
首先,家長要以積極的態度回應,了解教師的教育目的,了解仿編詩歌活動的意義步驟,與幼兒園保持一致的教育方法。
其次,帶幼兒觀察夏天,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夏天的信息。家長可引導孩子從最近的地方開始觀察,讓幼兒說出觀察對象的特征、特點,讓孩子把觀察中印象最深刻的東西用仿編詩歌的句式說出來,并畫下來,然后把幼兒編的詩歌寫在畫上,或寫在另一張紙上(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這一過程中,家長要尊重幼兒,不要包辦代替。幼兒要自主決定畫什么,怎么畫,怎么編,家長只起引導、搭橋的作用。當幼兒遇到困難想放棄時,家長可以適時“扶”一下,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07-15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2-17
小班教案 | 小班社會活動:漱口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社會活動:《喝水》08-23
小班社會活動《抱抱》教案08-25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范文05-17
小班社會活動《抱抱》教案01-31
小班社會活動優秀教案02-18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垃圾》01-21
小班社會活動學樣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