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總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蔥是一種常見的蔬菜“佐料”,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對于蔥的功用,我班的幼兒并沒有意識到。比如午餐時,經常聽到孩子們喊“老師,我不要吃這個長長的東西(蔥)”;“我不喜歡吃蔥,幫我拿走啊” ……我想,既然幼兒對蔥關注得比較少,不了解蔥的特征和多種用途,為何不給他們一個學習的機會,把生活中常見的蔥作為科學探索的材料呢?如果能設計一個有趣的動畫人物“蔥娃娃”,以“尋找蔥娃娃的秘密”貫穿活動始終,相信幼兒會感到好奇和親切,也能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和認識蔥并學會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
為了引發幼兒對蔥的探索興趣,蔥我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活動前我多方查找資料,了解蔥的外形特征、種類、營養價值、醫學用途等并收集了相關資料。然后,確定了以“探索蔥管的多種玩法”為活動的重難點,設計了多個有趣的操作環節,力求讓幼兒真正“學中玩、玩中學”,體驗到科學探索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在剝、捏、剪、吹等嘗試中,了解蔥的主要外形特征及其用途,發現蔥會“唱歌”與蔥管的粗細、厚薄、長短有關。
2.能運用簡單的觀察、比較、預測、驗證等方法探索科學現象,拓展思維,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3.愿意參與探索“蔥的秘密”活動,體驗發現的喜悅,萌發對蔥的喜愛之情以及關注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了解笛子的“發聲秘密”。
2. 物質準備:菜籃一個,內裝完整的實物蔥若干;剪好的蔥葉、剪刀、面紙、泡泡水等幼兒人手一份;大、小盤子每桌各一;PPT《送你蔥》、蔥娃娃圖片及其錄音、頭巾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看看、說說,自然地調動對蔥的關注
指1:“老師這兒有一首很好聽的歌,請你聽聽歌里都唱了什么?”
幼兒觀看視頻《送你蔥》,猜猜“唱歌的人是干什么的”。
指2:“這首歌是在菜市場賣菜的那位大媽演唱的(指視頻中的人物),歌名叫《送你蔥》。瞧,石老師現在變成誰了?”
教師扎著頭巾,拎著裝有許多蔥的籃子扮演“賣菜人”,一邊演唱(《送你蔥》的最后四句)一邊給每桌幼兒送一些蔥。
環節自評:幼兒對圖“音”并茂的視頻《送你蔥》很感興趣,我扮演視頻中的“賣菜人”邊唱邊送蔥的情境,大大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成功引發了幼兒對“蔥”的好奇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幼兒剝剝、捏捏,認識蔥的主要外形特征
指1:“你可不能小瞧這些蔥,它的全身都是寶,有很多的秘密呢!現在,每人拿一根蔥,仔細看看、摸摸、說說你手中的蔥是什么樣子的?”
從顏色、形狀等方面引導幼兒說說蔥的主要外形特征,重點指導幼兒如何剝蔥白外面的皮,引導幼兒捏蔥葉、掐斷蔥葉,發現蔥葉是空心的(見圖1)。在此過程中注意安全教育:剝蔥白時不要揉眼睛。以此引發幼兒對蔥的氣味等特征的關注。
指2:“剛才小朋友們看得很仔細,發現了蔥的不少特點。現在你們瞧,誰來了?”(PPT中出示“蔥娃娃”, 見圖2。)
蔥娃娃:“嗨,大家好!我是蔥娃娃。認識你們真高興。我的身體分為蔥葉、蔥白和蔥根。蔥葉是空心的,長長的、圓圓的,像管子;蔥根像胡須,像卷發,長在地下。我的身上還藏著許多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
環節自評:這一環節是對蔥的初步了解。“蔥”取自自然界,富有鄉土氣息,如此簡單的材料,卻絲毫沒有減弱幼兒的探究欲望。他們被蔥娃娃的形象所吸引,在看、數、捏、剝、摸蔥等一系列動作中,親自操作、比較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發現。在操作和探索的過程中,幼兒對蔥葉里面是空心的,上下不一樣粗等特征印象深刻,這也為他們接下來探索蔥管會“唱歌”的秘密,積累了必要的經驗。
3.幼兒敲敲、聞聞,了解蔥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游戲“包蔥葉”,引導幼兒發現蔥汁及其刺鼻的味道。
指:“下面讓我們就跟著蔥娃娃去尋找它的秘密吧!看,蔥娃娃準備了什么?有什么秘密呢?”
PPT出示面紙和蔥葉。教師介紹 “包蔥葉”的游戲要求:先把蔥葉放在紙巾里包緊,然后用手使勁在桌上壓一壓、搓一搓,最后打開紙包說說自己的發現(見圖3)。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注意引導幼兒發現紙變綠了,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蔥娃娃:“小朋友們真聰明,讓紙變綠的是我的汁——蔥汁,它的味道有點難聞,可是放在鍋里烹炒之后,就會散發出香味哦!”
(2)舉例說說生活中有蔥的菜肴,知道蔥既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
指1:“哇,原來蔥在鍋里炒過以后,刺鼻的味道可以變成香味。誰來說說蔥可以怎么吃?在哪些好吃的菜里見到過?”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蔥的幾種常見吃法,然后結合PPT出示“蔥花蛋”、“小蔥拌豆腐”等常見菜肴圖片,請幼兒猜猜這些菜里的蔥是生的還是熟的。
指2:“生蔥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能幫我們增進食欲、增強體質,所以,蔥既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
蔥娃娃:“你們說得很對,我的蔥葉和蔥白都可以吃,我可是廚房里不可缺少的調料品!很多道菜里都需要我,你們還能在包子、餅干等點心里找到我呢!我的營養價值很高,的身體很,你們一定要多吃哦!” 環節自評:這一環節是對蔥的進一步認識,我沒有直接告訴幼兒蔥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而是通過“包蔥葉”游戲,讓幼兒在包、壓、敲、聞的過程中發現綠色的蔥汁及其刺鼻的味道,從而由此引出“怪味”變成“香味”的過程,幼兒感覺很神奇,紛紛迫不及待地說出生活中見到過有蔥的食品,學習和探索的欲望被大大激發。
4.幼兒剪剪、吹吹,認識蔥的新特性——唱歌
(1) 幼兒聽音辨聲,初步進行猜測和探索。
指:“我們都知道多吃蔥有好處,那么蔥還有其他秘密嗎?我們一。”
PPT中播放一段吹蔥管的聲音,讓幼兒說說“聽起來像什么?猜測聲音會是誰發出來的?蔥為什么會發出聲音?”
(2)探索活動:怎樣讓蔥葉“唱歌”?
指1:“蔥到底能不能發出聲音?試了才知道。來,每人拿一根蔥(有蔥尖)吹著試試。”
幼兒試吹,猜測吹不響的理由。
蔥娃娃:“蔥葉里面是空的,小朋友可以在它的中間和兩頭剪一剪,分別剪出不同長度的蔥管,再吹著試試!”
幼兒用蔥、剪刀等工具自主探索,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在蔥葉的中間、兩頭分別剪成不同長度的蔥管,強調吹蔥管的技巧——嘴唇貼緊蔥管壁,輕輕吹起,切忌用牙齒咬或將蔥管壓扁(見圖4)。同時注意用剪刀的安全。
指2:“都吹響了嗎?吹響的是蔥葉的中間還是兩頭?”“長的和短的蔥管,哪種更容易吹響呢?”
蔥娃娃:“你的蔥管‘唱歌’了嗎?能夠吹響的蔥管其實是蔥葉的中間部分,比較薄。如果選了蔥葉的兩頭部分,一邊厚、另一邊細,是吹不響的。”
環節自評:這個環節是教學難點。我有意識地啟發幼兒逐層深入地探索:從猜測聲音到確定聲音的由來;從試吹完整蔥葉到剪去蔥尖試吹,再到不斷地剪去蔥葉兩頭,直至蔥管“唱歌”。幼兒在剪一剪、捏一捏、剝一剝、壓一壓和吹一吹的過程中,表現出較為強烈的探索興趣,并快樂大膽地表現自己。這也是一個讓幼兒逐漸累加經驗,經歷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
5.幼兒吹吹、玩玩,在用蔥管吹泡泡的游戲中活動結束。
(1)師幼交流:“你發現蔥有哪些秘密?”
指:“蔥管空心,像管子,可以唱歌,還可以干什么呢?”
幼兒大膽想象、表達,如,“蔥葉里面是空心的,像管子;蔥白的‘外套’可以剝掉;蔥汁可以讓紙變綠,味道比較刺鼻;讓蔥‘唱歌’有很多方法;等等。
(2)幼兒探索用蔥管吹泡泡。
教師幼兒每人一瓶泡泡水和一段蔥管,要求幼兒在正確使用蔥管吹泡泡的同時,注意發現、比較每個泡泡的形狀、大小等不同。
結束語:“小朋友們,,為什么我們剛才吹出來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呢?這又是蔥娃娃的秘密,下次我們再跟著蔥娃娃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環節自評:這一環節的提問是開放性的,我讓幼兒盡情想象,暢所欲言,并鼓勵他們在活動后繼續嘗試。在活動的結尾,我特意獎勵幼兒每人一瓶泡泡水,既是對他們在活動中積極表現的肯定,也是本次探索活動的一種延伸。這一環節以歡快活潑的音樂、五彩斑斕的泡泡將幼兒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他們興奮、喜悅,又發現了蔥管與自己生活的聯系。
活動延伸:
1.在班級區角中成立“科學區”,投放泡泡水和粗細長短不同的蔥管,讓幼兒自主探索泡泡大小與蔥管粗細、長短的關系。還可適當記錄紙等材料輔助幼兒實驗。
2.繼續鼓勵幼兒用蔥管一物多玩,如,用粗細不同的蔥管玩拼接游戲,比比誰拼的長,或進行長度測量活動等。
點評
(點評:唐海燕,江蘇省如東縣教育局教科室 江蘇省學前教育特級教師)
“生活中并不缺少課程,只要我們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教師針對大班孩子對蔥的感知不甚全面的現狀,充分挖掘“蔥”這種常見植物的教育資源,設計出一個探索性比較強且適合大班孩子操作的探究性活動。整個科學活動設計精巧、有趣,很好地達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首先,活動呈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設計了生活化的導入環節,將蔥與生活中“賣菜人”的角色有機融合為一體,喚醒了孩子的已有生活經驗,激發了孩子的探究興趣;二是營造了生活化的游戲情境,通過“包蔥葉”等活動,幼兒進一步感知了蔥與人們的關系,知道了蔥所有具有的營養價值,并豐富了對蔥的認識。
其次,活動為幼兒了充分的探究時空。教師能緊扣主題,組織不同層次的探究活動,讓幼兒在與蔥互動的過程中,通過撥撥、捏捏、敲敲、聞聞、剪剪、吹吹等活動,了解了蔥的營養、食用價值,發現蔥管的“唱歌”、“吹泡泡”等游戲功能,經歷了對事物由外部特征到內部結構的探究過程,發展了觀察、思考等多種能力。從活動過程可見,孩子的探究是充分的、主動的,也是快樂的。
(本教案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幼兒園‘三元融合式’科學教育案例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孩子對星期一有所了解,知道第一天來上幼兒園是星期一,最后一天是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在家休息兩天。但不知道一個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的順序。所以制定此活動,讓幼兒知道星期的順序。
一、活動名稱:
認識時間“星期”(大班數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三、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方面:錄音機,錄有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的磁帶一盒。星期轉盤游戲的課件,星期轉盤操作材料若干套(與幼兒小組數相同)。
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學習了7以內的序數和鄰數,通過掛歷、臺歷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 復習序數:出示1~7數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助數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并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個數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字表示。
(2) 鞏固鄰數:以“數字娃娃找鄰居”的游戲形式進行。
例如: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鄰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
(1)聽文學作品《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的童話故事,第一遍老師口頭講述故事后提問,童話的名稱及故事里講到誰?她想干什么?幼兒回答后,老師交代本節課新授內容是認識“星期”,并提出以下問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它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請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思考。
(2)聽錄音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放錄音同時隨故事情節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星期日至星期六的順序),然后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
需要強調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最后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期的順序性。
(3)轉盤游戲:找鄰居(老師示范轉動轉盤,然后可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則:轉動轉盤后,指針指到星期X,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X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戲反復進行4~5次。
突出強調:星期六的鄰居是誰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3.幼兒操作活動 :轉盤游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X的兩個鄰居是星期X和星期X。(意在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概念。)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聲音感興趣,了解物體振動會發出聲音,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2、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喜歡欣賞悅耳的聲音。
3、知道制造噪音是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同時也能避免聽噪音。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自制“聲音魔箱”一只,內有一些容易發出聲音的物品:鈴鼓、裝有黃豆的小瓶子、會發聲的'動物玩具等等。
2、不同材料質地的玩具、餐具、工具等多種物體供幼兒操作。
3、錄有多種聲音的磁帶。
活動過程:
1、歌唱、傾聽活動:周圍世界隨意的聲音。
(1)復習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在歌聲中體會聲音的美好與神奇。
(2)教師:聲音的本領可大了,不僅能告訴我們誰來了,還能告訴我們發生了什么事。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仔細地用耳朵聽一聽,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2、摸箱觸物游戲,體驗猜測聲音的樂趣。
(1)(出示“聲音魔箱”)教師:聲音真是我們的好朋友,看!這里有一個“聲音魔箱”。請你上來隨便摸一樣東西,并讓它發出聲音,下面的小朋友要猜猜是什么東西發出的聲音。
(2)請3~4位幼兒上前游戲,讓其他幼兒一起聽辨聲音,并說說自己的聽辨理由。
3、操作活動,繼續感受不同的聲音,了解物體的振動會發出聲音。
(1)教師:看!桌子上那么多的東西也都忍不住要發出聲音了,可它一個人發不出,需要小朋友的幫助。請你們去試試看,說說自己是用什么辦法讓它發出聲音的。
(2)請幼兒逐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發出聲音,大家一起聽辨聲音,感受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而且,在觀察中了解物體的振動會讓物體發出聲音。
4、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什么聲音?為什么?
(1)組織幼兒傾聽錄音機中播放的不同聲音(如:放鞭炮聲、救護車聲、水流聲、嘈雜的人聲、琴聲等等)。說說自己喜歡聽到什么聲音?不喜歡聽到什么聲音?為什么?
(2)幼兒自由交流:自己聽過喜歡的和不喜歡的聲音,特別是要談談聽到不喜歡的聲音時,是什么感覺?(不舒服、心煩、害怕等等。)
5、介紹噪音的危害,教育幼兒避免聽噪音。
(1)教師:不好聽、亂糟糟的聲音我們叫它噪音,噪音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害處。經常聽噪音,耳朵會變聾,還容易得心臟病。
(2)引導幼兒積極討論。
小朋友如果到了有噪音的地方應該怎么辦?(捂住耳朵,或者離開那里。)
幼兒園里有沒有噪音呢?(小朋友下課以后大聲吵鬧的聲音。)
在幼兒園里,小朋友什么時候可以發出熱鬧的聲音?什么時候應該發出輕輕的聲音?(游戲時可以熱鬧,看書、學習或休息時應該安靜,平時應該輕聲講話。)
6、教師小結并鼓勵幼兒學習控制音量的禮儀。
(1)教師: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聲音,上課發言要聲音響亮是為了讓別人聽清楚;人多地方說話聲音輕是為了不影響別人,不制造噪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場合來確定聲音的輕或響。
(2)一分鐘輕聲交流時間,在學會控制音量禮儀的喜悅中結束活動。
活動建議:
1、活動區域創設:把“聲音魔箱”、錄音機、磁帶、一些餐具、玩具、工具等物品投放到“科學探索區”,成立一個“聲音總動員”。引導幼兒在自主活動中進一步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發現和了解聲音的秘密。
2、家園共育:建議家長朋友帶孩子到大自然傾聽、感受天然的聲音,并教育孩子要尊重別人,不在公共場合制造噪音。
3、活動延伸:教師將幼兒在課堂上對聲音“輕或重、好或壞”發表的看法記錄下來,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交談。
4、領域活動滲透:在語言活動中讓幼兒進行“聽聲音自編故事”、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繪畫“藏在聲音里的秘密”、在音樂活動中學習與同伴進行合唱,學會在集體歌唱中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蒙眼聽辨聲音、變換方向走”,進一步體驗聲音活動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節課是大班科學領域的一節探索活動,教師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大量動手操作的材料,通過分組實驗,集體、談話引導,再動手操作探索發現等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啟發、引導幼兒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非常寬松的環境,形成了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學習看整點與半點,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自制表、連線練習圖,幼兒經驗準備:認識數字1——12
活動過程:
一、傾聽表的聲音,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聲音,吸引幼兒的興趣】
師:這是什么東西發出的聲音?
二、播放課件,認識時針與分針。【通過直觀的教具,引導幼兒觀察】
1、了解表與鐘的不同。
師:你們在家里的什么地方見過表?
小結:大的厚的叫鐘,(掛鐘,座鐘)小的,薄的叫表(懷表,手表)
2、認識時鐘,分清時針與分針。
(1)播放課件,認識時鐘。
師;鐘與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結:都有數字1-12,都有表針,都有表盤,它能告訴人們時間。
(2)播放課件,認識時針與分針。【通過觀察、比較及語音的提示,分清時針與分針】
師:這兩個表針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
(3)幼兒操作,理解順時針轉。【難點的突破】
師:時針要與小朋友做游戲,它現在在數字1上,你能用你的表告訴我它在哪里嗎?
師:時針想旅游去,它的路線是從1依次到12,你能撥出它走過的路線嗎?分針同上。
小結:時針與分針都是從1-12的順序旋轉的,我們叫順時針轉。【通過操作游戲理解順時針的方向】
三、認識整點與半點
1、認識整點【通過觀察、比較,找出相同的地方】
(1)播放課件,請幼兒找出三幅圖的相同點。
師:第一幅圖的分針指著數字幾?時針指著數字幾?(依次類推第二幅第三幅)。
師:它們的時間不一樣,但分針指著同一個數字,那是幾?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
(2)幼兒操作練習。【幼兒動手實踐】
2、認識半點,同上。
四、幼兒操作,結合幼兒一日生活,鞏固對整點與半點的掌握。【動手實踐、驗證、表達的機會】
師:幾點吃早飯?幾點第一節活動?幾點做操?幾點吃中午飯?幾點入睡?幾點下午的戶外活動,幾點媽媽來接?
小結:小朋友都知道幼兒園的學習與生活的時間了,也都會看表了,我希望每小朋友都能做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五、發連線練習圖,幼兒連線。【驗證學習過程】。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興趣觀察風和云等自然現象,注意它們的不同變化。
2、初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難點:
引導幼兒用身體各個不同的部位,從參照物上感受風的存在和風的大小,并體驗風和人植物的關系。
活動準備:
有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有關天氣的圖片
1、圖片上你看到有哪些風?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2、到戶外找一找風在哪里;
(1)用眼睛找風,從參照物上感受風的存在:如小草在擺動,樹葉在搖動,衣服在飄動
(2)用自己的身體 找風:如頭發飄動起來,臉上有點涼。用自己的耳朵招風:區別不同的風聲。
二、討論:我們喜歡什么樣的風,害怕什么樣的風?
三、和 風爺爺做朋友
1、老師介紹游戲名稱和玩法。
2、幼兒開始游戲,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四、延伸活動:
1、談話活動:談談遠足活動后的感受
2、遠足時的安全事項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2、通過實踐活動,創新感知污水通過多層毛巾過濾可以變干凈。培養幼兒觀察、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想象力和創造力。
重點難點
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操作、講述活動中創造性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幼兒大膽思維創新的意識
活動準備
錄象、裝滿臟水的容器、干凈的空杯、筆、紙、毛巾、紗窗網、紗布、海綿、大個果凍盒。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刀砍沒有縫,槍打沒有洞,斧子劈不開,沒有牙齒也能咬。(謎底是水)。
2、幼兒討論水有什么用: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發現大膽地講述問題水給我們帶來的用處。(水能洗衣服、澆花、養魚、洗澡、洗臉、水能做湯、煮稀飯……)
3、擴展幼兒知識面:放錄象,有關廢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兒想象思維,創新新的節水方法: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節約用水?(如:洗衣服的水沖廁所、洗菜、水果的水來澆花、關好水龍頭、安裝新型的節水器等。)
5、認識水的重要性:人類、動植物都離不開水,所以我們大家要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6、創新操作活動探索:探究實驗水如何會變干凈,出示一盆很臟的水,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使水變干凈?
A 幼兒討論:
B 試一試,怎樣把水變干凈。
C 說一說,為什么實驗結果不一樣。
D 怎樣用毛巾過濾使水變得更干凈?
7、提升幼兒對創新活動的興趣:幼兒用記錄的方式來總結自己的發現過程,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玩水
[設計意圖]
幼兒對水的喜愛似乎是一種天性,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他們總愛在水里玩耍、嘻鬧,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約,無法盡興地去玩水。因此,我們經常發現在洗手時幼兒們經常把衣服袖子弄濕,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長的時間。為了徹底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尊重他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設計了“我們一起來玩水”這一活動。
[活動目的]
1、在游戲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處,知道節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盛滿水的盆
2、塑料袋、鐵絲
3、透明的瓶子、顏料、圖畫紙等。
4、各種會沉和浮的玩具如:紙船、塑料杯、石頭、鐵罐等
[活動過程]
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裝滿水的盆,讓幼兒說一說水有什么用?
2、請幼兒討論該怎樣節約用水
3、教師總結: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兒分組游戲探索
第一組:玩水袋: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性。
第二組:會變顏色的水:引導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
第三組:沉浮: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東西會沉下去?什么東西會浮在水面?
2、師小結:剛才每個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種好玩的游戲,請小朋友回去想一想還可以用水玩什么好玩的游戲。
三、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今天在幼兒園玩水的感受。
[評析]
利用孩子的天性,在游戲活動中,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自主的游戲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游戲當中來,敘述自己對水的體驗和享受玩水的樂趣。
從身邊小事啟發幼兒,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的重要性,讓幼兒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以分組活動的形式,讓每個幼兒按意愿選擇組別活動,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以引導啟發,使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主動探索科學現象,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并體驗游戲的快樂。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觸摸不同材料的物品,嘗試表達自己觸摸的感覺。
2、在游戲活動中感受發現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觸摸的感覺。
活動難點:用盡可能完整的話表述自己觸摸到的感覺。
活動準備:
百寶箱:放些簡單的物品(比如:瓶子,毛絨玩具,雪花片;有硬的、有軟的、有熱的、有涼的等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百寶箱,提問引發幼兒猜測。
教師:這是一個神奇的百寶箱,里面有許多寶貝,猜猜會有什么呢?(幼兒回答)
教師:怎樣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讓我們一起來摸一摸吧!
二、小手摸一摸。
教師伸手摸一摸,并告訴大家摸后的感覺,如軟軟的,很硬的,圓圓的等,請幼兒猜猜是什么物品。
教師:接下來我請幼兒摸一摸、說一說,引導其他幼兒猜一猜。
三、玩一玩。
與伙伴交換摸到的物品并玩一玩。
活動建議:
投放材料時,要結合自己班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如:各種大小不同的紙,積木,平時經常能夠看到的水果……那么在活動第二個環節中孩子們就能夠猜出百寶箱的物品,從而體驗到猜對后的快樂,情感目標就很容易達成。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小手摸到了什么》,重點是引導幼兒觸摸不同材質的物品,嘗試表達自己觸摸的感覺。知識經驗方面,為了更好為活動作準備,我們將一些常見的詞語,如“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詞匯介紹給幼兒,活動前,我收集了許多生活中具有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征的東西。這些準備工作,為幼兒探索提供了條件,也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在活動中,我以百寶箱的出示引起幼兒興趣,并提問引發幼兒猜測“這是一個神奇的白寶興,里面有許多的寶貝,猜猜會有什么呢?”“怎樣才能知道百寶箱里藏了什么東西?”引出幼兒用小手摸一摸的行為,鼓勵幼兒大膽觸摸。并且一觸摸就能很好的說出來。在出示冷熱武平時,幼兒能迅速說出自己摸到的冷熱的東西,我發現幼兒對于冷熱的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因此,沒有做過多的講解,只是將幼兒的一些經驗進行了提升。而對于軟硬的東西,在幼兒觸摸過這些東西以后,我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但是還有部分幼兒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表述。因此,我重點進行了介紹,而且邊示范邊向幼兒講解軟硬的不同“軟的東西我們用手擺弄可以讓它變形,而硬的東西我們用手怎么擺弄它都不會變形”,邊說邊把軟硬的詞語教給幼兒。為了檢驗我的方法是否有效,我又出示了幾種物品,請幼兒去摸,然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幼兒按照老師的樣子去觸摸東西,一會幼兒就說出了哪些是硬的的,哪些是軟的,通過這種方法,幼兒很快就分清了軟和硬。在介紹粗糙和光滑的時候,發現幼兒對粗糙的東西的認識經驗比較少,摸完以后也是說不出,因此,我向有介紹了粗糙和光滑東西的特點,如:“粗糙的東西,手摸在上面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而光滑的東西摸上去,手就很舒服,有種滑滑的感覺。”為了豐富幼兒這方面的經驗,我還準備了許多具有這些特征的物品,讓幼兒去觸摸,給幼兒更多感受的機會,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不足:
在活動室里摸一摸,由于人數較多,可以改為游戲時個別幼兒分組進行。便于老師指導和觀察,而更利于幼兒擴大探索的空間。對于剛剛進入小班的幼兒來說,在科學探索方面,幼兒的知識經驗還不豐富,語言表達能力也欠缺,對一些科學活動的操作規則缺少經驗。這些都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活動中注意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不斷完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對象:大班幼兒
活動目標: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來證明水的溫度變化。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相關的溫度計、量杯、記錄紙、筆
2、場地準備:音樂廳(分組活動)
活動過程:
一、幼兒集中討論
1、教師在桌面上擺放熱水,讓幼兒猜測:“不動這杯熱水,它會怎么樣?”請幼兒大膽的說己的猜測。
T:不動這杯熱水,它會怎么樣?(水會變冷)
2、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證明水變冷了。
T:你用什么辦法知道水變冷了?(用手摸、嘴巴嘗、溫度計測量)
二、幼兒分組實驗
1、教師請小朋友按照自己預想的辦法進行分組實驗,并且運用多種方法記錄實驗結果。(溫度計兩人一組)
T:小朋友的想法都很棒,請你們按照自己的方法來試一試,并且將自己的結果用多種方法記錄下來,溫度計小組的小朋友兩人一組合作完成,好嗎?
2、幼兒進行實驗,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將它記錄下來,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證明。
三、教師(集中幼兒)
請幼兒分別說說自己的記錄方法及結果,教師重點鼓勵一些有創意的幼兒將自己的方法介紹,使幼兒在經驗中獲取新的知識與信息。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探索有彈性的物體,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活動難點:讓幼兒探索有彈性的物體,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活動準備:
1.操場蹦床跳墊
2.彈簧及帶彈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彈簧秤),其他有彈性的物體(各種橡皮筋、各種皮球、海綿塊)。
3.無彈性的物品(粉筆、金屬飯碗、金屬水杯)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教師:小朋友在玩彈跳墊時身體有什么感覺?
2.教師:你們知道身體為什么會向上跳嗎?
二、教師講解
1.講解彈簧回彈現象,并演示彈簧伸縮回彈
三、幼兒互動
1.準備好有事彈性的物體擺放在課桌上,請小朋友試著去拉一拉、壓一壓、捏一捏,看看有什么變化。
2.教師用身體語言演示彈性的特點(如彈跳、彈簧步等),帶領小朋友一起來跳一跳。
3.準備好有事彈性的物體擺放在課桌上,再請小朋友試著去拉一拉、壓一壓、捏一捏,看看有什么不同。
四、分辨有彈性的物體和沒有彈性物體
1.彈性的物品(彈簧、皮球)彈起來有沒有趣?
2.小朋友們說說看還有那些東西是有彈性的?
3.小朋友們再說說看那些東西是沒有彈性的?
五、結束部分:
表揚幼兒們的表現,讓幼兒們在鼓勵中成長,獲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悅。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6-21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