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唱活動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歌唱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圖譜的提示學唱歌曲,并唱準弱起的句子。
2通過去點子游戲,學會運用拍手代替部分歌詞進行唱歌的方法。
3在默唱部分歌詞的活動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圖譜、小狗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出示圖片(小狗):“看,這是誰呀?你知道它是誰家的小狗呢?”
2 出示圖譜,提問:
看圖譜你能說出小花狗的名字嗎?
(二)新授歌曲
1老師根據圖譜朗誦歌詞。
2邊看圖譜邊朗誦歌詞2~3遍(師幼共同)。
3傾聽老師范唱。
4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看圖譜學唱歌曲。注意唱準弱起小節。
(三)學習控制性的演唱
1用去點子的方法,提示幼兒將劃去點子對應的歌詞,用拍手表示默唱。
2請個別幼兒依次去點子,大家一起練習控制性歌唱。
3幼兒任意去點子,練習控制性歌唱。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演唱歌曲,增加對中國傳統兒歌的了解。
2、體驗想象的樂趣,嘗試創造性地表現大頭在雨中的快樂心情。
3、感受歌曲的幽默和風趣,體驗歌曲主人公的樂觀生活態度。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人:
幼兒圍坐成半圓,老師以節奏游戲導人,分別用廣東話、普通話交替問候,讓幼兒在相互問候的游戲中感受歌曲三拍子節奏。
(教師輕聲哼唱歌曲旋律,并配以簡單有趣的手指游戲,其價值有二:一是吸引孩子進入聆聽和專注的狀態,為建立清晰的聽覺表象做好準備;二是通過有節奏的互動問好,拉近師幼情感距離,為練習三拍子節奏做好鋪墊,這是一個互動積累,節奏前置的環節。)
二、創設情境:
老師在音樂的伴奏下,邊講述故事“下雨的時候”邊繪畫,引起幼兒對“大頭”的興趣。
(在舒緩的鋼琴伴奏下,教師以自然的,像媽媽一樣的口吻帶出了音樂情境申的故事,起到了以情動人,引人入勝的課堂效果。緊接著,老師用像聲詞“嘟”哼唱旋律,并用簡單的美術線條勾勒出音樂情境中的主人公:幽默可愛的大頭娃娃,自然而不著痕跡地幫助幼兒進入歌曲,創設了音畫結合的課堂效果。)
三、感受歌曲。
1、第一二次感受歌曲。故事講到結尾將歌曲帶入,幼兒聆聽老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這個大頭可真有意思,不怕雨淋。“我”也想來當大頭(伸出大拇指)。
2、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手指游戲(小幅度手指動作)幫助幼兒感受歌曲。
師:剛才大頭都唱了些什么?
幼:下雨不愁!人家有傘!下雨能洗澡!……
(幼兒回答后老師用歌聲及動作回應,引導其他幼兒一同模仿,幫助理解歌詞。)
3、第三次感受歌曲。師幼一邊玩手指游戲一邊傾聽老師歌聲進一步理解歌曲。
師:我的“大頭”在這,把你的“大頭”也拿出來。
4、第四次感受歌曲。利用桔子道具引導幼兒跟唱歌曲。
師:你的頭大,我的頭更大。(伸出戴有桔子的大拇指)
在“大頭”唱歌過程中,老師用動作引導幼兒:一起來!
(①簡單裝備,化繁為簡。簡單的“大拇指”,通過豐富的想象變成了大頭娃娃:老師的手掌和大拇指連接變成了雨傘……跟隨歌曲旋律進行的手指游戲吸引著孩子的眼球,激蕩和點燃了孩子無窮的想象,簡單的裝備創造了快樂歌唱的價值。②逐層遞進,練習積累。從大拇指大頭轉換到桔子大頭,從個體手的動作過渡到操作桔子教具,從徒手練習過渡到配樂操作,從慢節奏到快節奏……是一個逐層遞進,練習積累的過程。)
四、學唱歌曲。
1、師幼操作“大頭”指偶學唱歌曲,進一步體驗歌曲韻律和內容。
師:剛才小朋友說“老師你有‘大頭’,我們也想有個‘大頭’,別著急,看看這是什么?
幼:橡皮泥。
師:我們用橡皮泥做個大頭吧!師幼用團的方式制作橡皮泥“大頭”,注意跟隨韻律節奏進行。
2、教師借助橡皮泥“大頭”與幼兒一起游戲歌唱。
師:我們都有了“大頭”,看看誰的“大頭”最會唱歌。
(①播種“想象”的種子。橡皮泥大頭的引入,滿足了孩子探求、想動的期望,并進一步啟迪了孩子的遷移能力:原來橡皮泥也可以當大頭呀!②變化帶來熱情。變則通,不停變換的游戲情境無疑能夠保持孩子學習參與的熱情,并有效促進歌曲聽覺表象的形成。)
五、表現歌曲。
情境:雷聲響起,雨點從天上落下來,大頭娃娃們,一起去雨里玩玩吧……
1、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1-2次。(教師帶領)
2、幼兒熟悉動作和韻律后,空間位置可以比較自由和開放,可以跟隨琴聲自由表達。
(教師給予動作提示)
尾聲:天晴了,大頭玩累了,跟著媽媽回家了……
(①自由表達,釋放情感。自由放松的身體表達環節,讓幼兒從小的手指游戲過渡到大的身體韻律,是一個節奏積累到韻律和諧的過程。孩子可以輕松跟隨歌曲表達情感,既釋放了學習過程中的疲倦,又體驗了收獲的快樂。②榜樣示范,秩序學習。帶頭人教學策略的引入,避免了孩子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迷茫和混亂,有效將孩子的想象內容整合和再現,保障了學習的秩序。
從實錄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節質樸、自然的課例,相信每位老師看完后都能夠效仿和嘗試。活動中不需要精美的教具準備,不需要華麗的語言,一個桔子,一根粉筆,一塊橡皮泥。一種媽媽的心態,就能把孩子帶入想象和愉悅的音樂境界,我想,回到“簡單”,應該是童謠傳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吧!)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借助情境導入、圖譜演示、游戲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感受歌曲的趣味并學唱歌曲。
2、激發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感受同伴間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母雞頭飾若干,農場和歌詞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乘著音樂火車去農場
1、聽音樂律動進“農場”。
2、發生練習:母雞怎么叫?
二、母雞的喜事
1、聆聽第一遍音樂,讓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旋律和內容:今天大母雞有一件喜事要告訴你們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她有什么喜事!
2、引導幼兒帶著問聆聽第二遍音樂:
大母雞是在哪里下的蛋?大母雞下蛋的心情是怎么樣的?下蛋以后又是怎么表現的呢?
3、邊提問邊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大母雞坐在哪兒下蛋呀?
(2)大母雞下蛋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教師引導幼兒表現高興的樣子)
(3)大母雞生完蛋之后怎么告訴人們呀?
3、唱唱大母雞的喜事:大母雞想讓更多的.人都知道它“下蛋啦”的喜事,讓我們來做它的宣傳員,唱給大家聽!
三、我們一起來“下蛋”
1、教師當母雞,全體幼兒當草窩,邊唱邊表演:
2、請個別幼兒嘗試當母雞,其余幼兒當草窩。
3、自由合作表演。
(1)交代游戲規則:自由組合以5個孩子為一組的表演隊,一個孩子當母雞,四個孩子當草窩,邊唱邊表演。
(2)幼兒自由組合并排練: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合作游戲。
四、游戲:母雞孵小雞
1、大母雞想要有自己的小寶寶了,你們知道它們躲在哪里嗎?對啦,雞寶寶躲在蛋里,要雞媽媽坐在上面孵20多天才能出來呢!
2、教師當母雞,幼兒當雞蛋,在游戲中結束本活動。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在愉快的表演活動中引導幼兒熟悉理解歌詞,喜歡演唱歌曲。
2、愿意在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進行創編活動。
準備
釣魚竿一根,帽子一頂。
過程
1、觀看表演,進入歌曲所描述的情境。
教師頭戴帽子,手持釣魚竿,裝做釣魚的樣子,等待幼兒因好奇而交頭接耳或發出笑聲時,教師故做神秘地對幼兒發出“噓噓”聲。等幼兒安靜下來后,再重復上述動作,等待幼兒再次作出反應。教師再次釣魚,收魚線,作沮喪或興奮狀。
2、討論,理解歌詞。
師:剛才你們看到我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我釣到了什么?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夸張地做出沮喪和興奮的神態。
3、師生表演,熟悉歌詞及旋律。
(1)配樂曲,教師完整表演一遍。
(2)幼兒跟教師表演,邊聽教師念白。
4、學唱歌曲,創編最后兩小節的歌詞及動作。
(1)教師演唱歌曲一遍。
(2)幼兒邊表演邊演唱歌曲。
師:你們釣到了什么?
(3)請個別幼兒上來釣魚,其他
幼兒跟著一起唱歌。
讓幼兒在開始前先想好自己想釣到什么東西,然后在表演過程中用動作表示出來,然后讓大家猜猜:我釣到了什么?猜出來后大家一起把新歌詞填到歌曲中去演唱一遍。
5、師生一起討論釣魚心得以及魚的各種烹飪方法,然后請幼兒將釣到的魚送到廚房給炊事員叔叔阿姨。
活動結束。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師幼合作、同伴合作演唱的快樂。
2、嘗試用不同的音色表現歌曲中的襯詞部分。
3、根據動作及圖譜中音符的高低位置,唱準襯詞節奏和旋律,并按不同角色形象用相應歌聲演唱。
活動準備:
1、圖片:牧羊人、山羊爺爺、小山羊各一張
2、音符、旋律圖譜
活動過程:
一、練聲部分
——引導幼兒邊看黑板上的臺階邊隨琴聲自由想出一種好聽的聲音進行歌曲中襯詞部分的節奏練唱。
二、結合歌名導入,引導幼兒初步欣賞歌曲。
1、教師根據事先出示好的圖片談話導入
——“有一位牧羊人喜歡在山上唱歌,他的歌聲很好聽很嘹亮,但是他每次都覺得很孤獨,因為沒有朋友和他一起唱,今天方老師請來了兩個朋友和他一起演唱,我們聽聽是誰來和他一起唱了呢?”師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分別出示圖片并引導幼兒再次欣賞歌曲。
——“他們唱了什么?”
3、嘗試用手、腳動作表現每句襯詞處節奏,引導幼兒重復欣賞歌曲,掌握襯詞節奏及旋律。
三、學唱歌曲部分。
1、出示襯詞圖譜,引導幼兒自主理解圖譜并學唱襯詞。
——“你們想和他們一起唱嗎?那這一句唱的是什么呢?我們一起試試吧!”(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學唱襯詞部分。)
2、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困難。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音色表現山羊爺爺和小山羊的聲音。
——“如果你是山羊爺爺(小山羊),你會怎么唱這一句呢?”
——幼兒聽琴聲自由嘗試表現
——個別表現
——分組自選角色演唱。
——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師幼分組分角色演唱。
五、與所有在場老師合作演唱。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觀察圖譜,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曲調。
2、會根據歌曲節奏,利用身體和生活樂器,創編不同的敲鼓動作。
3、積極參與并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能大膽自信地表演。
活動準備:
大鼓一個;歌詞圖譜;筷子、牛奶罐、盒子等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旋律與節奏
(一)律動,感受歌曲旋律。
1、幼兒當神氣的小鼓手,合著歌曲旋律入場。
2、提問:剛才,我們合著《小鼓手》的音樂走進來,你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呢?
(二)利用圖譜,練習歌曲節奏。
1、出示圖譜,講解節奏。
2、練習:集體學大鼓唱歌,用“咚”聲來表示。
3、利用身體部位練習節奏。
二、學唱歌曲
(一)完整地欣賞歌曲。
1、教師第一次范唱(清唱),鼓聲用敲鼓的方式表達。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2、第二次完整地范唱。提問:大鼓是怎么樣唱歌的?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二)根據圖譜,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1、教師指圖譜,幼兒跟教師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2、重點練習:漸強(利用圖譜法——鼓的從小到大來表現音的從弱到強)和休止符節奏(利用圖譜法——沒有畫鼓棒的鼓表示)。
(三)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輕聲跟唱一遍。
2、幼兒用好聽的聲音跟唱一遍,放開唱。
3、幼兒獨立演唱歌曲一遍。
4、提升要求,幼兒背唱三遍:
(1)拿掉兩張圖片,幼兒演唱歌曲。
(2)拿掉所有圖片,幼兒演唱歌曲。
(3)拿掉節奏圖譜,幼兒演唱歌曲。
5、幼兒邊唱邊表演歌曲一遍。
6、分男女幼兒合作演唱歌曲:女孩當小鼓手,男孩當鼓,第二遍交換。
三、利用身體和生活樂器,激發幼兒對歌唱活動的興趣
1、請一名幼兒當小鼓手,邊唱邊敲大鼓;其余幼兒把肚子、膝蓋、肩膀等當作大鼓邊唱邊敲打。
2、提問:我們可以生活中的什么東西當作大鼓呢?(可把牛奶罐、盆子、盒子等當作大鼓)
3、幼兒表演:
第一次表演,請幼兒邊唱邊敲;
第二次表演進行提升,敲鼓的地方不能發出聲音,直接用“鼓聲”表示。
四、結束:幼兒再次當小鼓手,在邊敲邊唱中出活動室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10-21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11-25
大班歌唱活動詳細教案02-16
中大班歌唱活動教案04-02
幼兒大班歌唱活動教案04-02
關于大班歌唱活動的教案11-27
大班歌唱活動《捏面人》教案07-06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精選10篇)06-30
【精選】大班歌唱活動教案3篇01-23
大班歌唱活動教案14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