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于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著強烈的興趣。于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為幼兒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四十只小螃蟹,兩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里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么?
幼兒l: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說: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著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說: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么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只腳。
幼兒4,不對,有四只腳。
4、教師說:螃蟹到底有幾只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后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為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并沒有什么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欲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鑒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眾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求知欲望,萌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為小班設計,現設計為大班活動,你認為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秘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發現杯里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說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里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復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說:為什么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系,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系。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蓡l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冰塊,杯子,夾糖果冰塊,積木、筷子、熱水、盤子,毛巾,籃子。
2.夾心冰制作錄像。
活動過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看看是什么?老師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請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聽到音樂回來告訴老師冰是怎么樣的?
。2)幼兒探索并交流。
提問:冰是怎么樣的?
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涼涼的,滑滑的,玩一玩,還會變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讓冰融化的方法。
(1)師:(出示裹著糖果的冰塊)今天老師要送你們一個禮物,你們要想個辦法才能拿到禮物,想個什么辦法呢,誰來說一說?你們覺得這么多的辦法都能拿到禮物是嗎?
師:桌子上有一些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熱水、木塊、筷子等,注意安全)請你去試一試,看誰能夠拿到禮物。
(2)嘗試取物并分享交流。
師:小朋友都很努力試過了,你們都吃到糖了嗎?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取糖的經過?你發現最后冰變得怎么樣了?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辦法,有的用熱水泡冰塊,有的用小棒攪拌,還有的用木塊敲,冰塊慢慢化掉了,越來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糖果,真開心!
3. 觀看錄像,了解夾心冰的制作過程。
師: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把糖果放在冰塊里面的?誰先來猜猜看。(幼兒猜想)還是請夾心冰塊寶寶自己來告訴你們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和平面鏡比較,初次玩,感知放大鏡的神奇。
2、知道放大鏡是凸透鏡,能說出生活中一些與凸透鏡原理有關的物品。
3、利用焦點燃燒紙板、紙片,使幼兒體驗科學無處不在,從而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究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放大鏡,一面小鏡子。若干紙片、紙板。手電筒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請小朋友把你們帶的小鏡子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二、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東西(出示)認識嗎?叫什么?(放大鏡)
1、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說一說和平面鏡對比后你有什么發現?
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圍的物體上用放大鏡觀察一下,說說看有什么新的發現。
師小結:"摸起來鏡面是突出來的,當你仔細看放大鏡上的你的時候變成了哈哈鏡;而當你把鏡子拿到一定距離的時候,再仔細看鏡子里的你時發現和本人很清楚。"
3、師:" 當你把放大鏡遠距離對準報紙看字的時候 ,說說看,你發現了什么?"
師小結:"用放大鏡看物體,離物體不能太遠;否則,從放大鏡上看的物體會變得更小。其實,放大鏡是一面凸透鏡。"
三、師:"請小朋友說說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鏡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鏡這樣的物品都有哪些?(顯微鏡、老花鏡、照相機、貓眼、投影儀、汽車前后尾燈等)
四、小朋友猜猜看,老師把手電筒燈光對準放大鏡后,后面的報紙上會出現什么?(老師啟發引導幼兒說。)時間長了,那個亮點又會有什么變化?你們想試一試嗎?沒有手電筒,我們就利用太陽光來照,看看你的報紙會發生什么變化,然后告訴老師。
幼兒實驗,老師指導。
五、師:"這個亮點就是凸透鏡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點,等你們上了初中學了物理知識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小朋友記住,無論到哪里,千萬不能像今天這樣拿著放大鏡對準光隨便照哪個物體,以免發生火災。"
六、活動結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動反思:
放大鏡是六年級《微小世界》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對放大鏡并不陌生,從三年級起放大鏡就伴隨著孩子們的科學學習。但是他們對人類發明放大鏡的意義,以及放大鏡的結構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本課鼓勵學生在帶著新的問題用放大鏡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有新的發現。
對于已經很熟悉的觀察工具來說,怎樣引導學生進一步地認識放大鏡的相關知識,本單元安排了8課時的內容。這8個單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放大鏡下的發現。二是顯微鏡下的生命世界。要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效率,合理安排教學流程很重要。我對這課是這樣設計的:活動一、讓學生說說對放大鏡已有的認識;活動二、先用肉眼觀察宣紙、作業紙、撕開的報紙,再用放大鏡觀察剛才沒有發現的;活動三、怎樣制造一個放大鏡。學生都知道放大鏡有放大的作用和聚焦的作用,但究竟使用了放大鏡和用肉眼有什么區別,在學生活動后大家都有體會:放大鏡觀察得更細、更清晰。對比過玻璃和放大鏡學生發現放大鏡比較厚,并且凸出來,那究竟是放大鏡厚起到放大的作用還是凸起來起到放大的作用,放手讓學生來討論,想方法來使玻璃有放大作用。學生說倒水,讓學生做實驗后發現:水倒多了擴散開來起不到放大作用,反而僅滴一滴水就能起到放大作用。經過這樣的討論、實驗、分析,學生對放大鏡是凸透鏡,有放大作用便有了深刻認識。
小百科:放大鏡定義:放大鏡(英文名稱:magnifier):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物體在人眼視網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對眼所張的角(視角)。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6個物品,并說出總數。
2.感知數字6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會認讀數字6。
活動重點: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6個物體,會認讀數字6。
活動難點:
掌握6的形成,知道5添1是6、6比5多1、5比6少1。3.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對數字有好奇心。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6這張蘋果卡、6張桃子卡、哨子一個、課件、格子紙、彩筆小印章。
活動過程:
1認讀數字6. 教師用猜謎的形式引出數字6,“有一位數字寶寶他的樣子像老師用的哨子,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數字6”
2.學習6的形成 “數字6給老師帶來好吃的水果,我們看看有什么。”“5個蘋果,6個梨!弊層變狐c數回答,提問:蘋果,梨哪個多?多幾個?如何讓蘋果與梨變成一樣多?引導幼兒理解6的形成知道5添1是6、6比5多1、5比6少1.
3.利用Flash課件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6個物體,鞏固6的形成。
設情景:數字6邀請小動物們到他的城堡做客,但城堡的大門很奇怪只為數量是6的動物們開門這就急壞了數字6請小朋友們幫忙讓動物們都進入城堡.例:五只猴子能進入城堡嗎?為什么?應該怎樣做?鞏固5添上1是6,6比5多1,5比6少1。
4.玩【看數字蓋印章】的游戲讓幼兒根據出現數字是幾就蓋幾個小印章,認讀數字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體哪些部位特別怕癢。
2.在相互撓癢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
活動準備:
海面、羽毛、毛筆、積木、記錄表、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哪里最怕癢
1.師:小朋友們,你們和爸爸媽媽玩過撓癢癢的游戲嗎?玩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2.那你們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撓一撓,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別怕癢,幫他貼上即時貼。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交流:請你說說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癢?還有其他怕癢的地方嗎?(教師在人體結構圖上貼上即時貼)
6.師:覺得脖子特別怕癢的請舉手,看看有多少?
7.小結:小朋友們都找出了身體上的脖子、胳肢窩和腰這幾個地方特別怕癢。
二、癢一癢
1.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東西,看看有什么?
[page_break] 2.待會兒就請你們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膚上特別的癢,把它們記錄下來。
3.(出示記錄表)誰看懂了?可以怎么記錄?
4.小結:請你和好朋友用這些材料在皮膚上相互撓一撓,在使你感覺特別癢的材料下面畫上一個簡單的標記。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交流:(展示各組記錄表,出示大記錄表)
我們一起把找出來的材料統計一下,覺得海面癢的有幾個?一起數一數;還有幾種材料誰愿意來統計一下?
7.師:仔細觀察這張大統計表,你們發現哪幾種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為什么?
8.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軟綿綿的、毛茸茸的東西碰到皮膚上就覺得特別癢,而一些硬硬的東西就不太覺得癢。
三、經驗遷移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碰到皮膚上是很癢的,我們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撓一撓好嗎?
教后小記:
結合“一課三研”,我對科學活動“癢一癢”進行了三次教學活動,通過反復地修改、試教,真正領會活動的內涵。
第一次教學活動時,把目標定位于: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的哪些部位特別癢;
2.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并把它放在中班進行教學,整個活動下來,目標沒能很好地達成,孩子們對于“身體本身癢”和“材料碰上去才會癢”沒有弄清楚。因此,在研討的時候,我們先把目標重新定位于: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的哪些部位特別癢;
2.在相互撓癢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并把年齡段改為了大班。
第二次執教下來,總體感覺比第一次順暢、清晰。
首先,第一個環節是“哪里最怕癢”,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導入:
1.讓幼兒說說家里和大人一起玩撓癢癢的感覺;
2.然后引導他們和同伴一起玩一玩撓癢癢,找找對方身體上哪些部位最怕癢,此環節中加入了撓腳底,初步達成了目標中的情緒宣泄和釋放。
第二個環節是“ 癢一癢”,引導幼兒用海綿、毛筆、羽毛和積木相互在皮膚上撓一撓、逗一逗,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膚上特別的癢,并記錄下來。此環節體現了兩位幼兒之間的合作。大班幼兒合作的意識比中班幼兒強,活動下來幼兒表現良好。大統計表記錄的過程中,我請集體和個別幼兒一起來統計,進一步感知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
第三個環節是“經驗遷移”,引導幼兒知道在生活中其實還有許多能夠讓我們覺得特別癢的材料,請大家回去找找看。研修的時候,老師們提出了在導入的時候,教師應該更加風趣、幽默,激發幼兒對撓癢癢的興趣。因此,第三次執教的時候,我更加注重引導語和提問的方式方法,賦予孩子們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在資源庫開課中我聽到了胡吉吉老師的一堂大班科學活動課,我一直都覺得科學活動是很難上的,也是我第一次聽科學活動課。在整堂課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評選擇題材。
都說“一個好的教材活動就已經成功了一半”,首先這次活動的教具都來源于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瓶瓶罐罐。其次幼兒感受從易到難的疊高,讓大班幼兒感受成功的快樂與失敗時的積極上進,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評教學目標。
這節課的目標我認為準確到位,可操作性強,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也易于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茖W活動的目標制定最主要指向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觀察和探究, “引導幼兒通過操作,嘗試尋找使物體疊得又高又穩的方法” 目標指向性非常明確;“ 激發幼兒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學習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更是給了幼兒一個見證自己探究結果、獲取成功的機會,有操作,有展現,有成功體驗,這也開展科學活動的最大目的。
三、評教學方法和教具的使用。
本次活動中教師采用了觀察法、比較法、操作法這些科學活動課中最常見的方法,切實有效,通過老師精心的教學策略的實施,對幼兒的探究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教師運用平時幼兒常見的旺仔牛奶瓶罐、紙杯、娃哈哈過奶瓶,排除了幼兒因為學具的生疏帶來的不適應,孩子們擺弄熟悉的物品從而獲取到怎么樣才能疊得又高又穩,教具實用非常好。
四、評教學過程。
1. 改變了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知識的傳授與娛樂、游戲相結合,,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獲得有關經驗,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幼兒玩得愉快,學得輕松。
2. 活動內容生活化,選擇的材料都是幼兒熟悉、喜歡的物品,更大程度地激發起了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欲望。
3. 整個活動構思巧妙,三個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環節過渡自然,層次清晰。整個活動保證了幼兒主體活動的時間,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使科學教育成為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探索并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
4. 大班的孩子樂于挑戰,教師設計的疊高一層層地加深難度,極大程度地激發起了幼兒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欲望,在不斷探索、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體驗到的是不斷的驚奇和喜悅,即使有時候他們的探索出現了一定的障礙,可是他們沒有放棄,在老師營造的輕松的探究心理環境下孩子們不斷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鍥而不舍,直到勝利,充分體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
5. 在整個活動中,老師的良好素質和精湛的教學魅力體現的一覽無遺。整個活動的環節中老師的適時點評和點撥,使整堂課更加飽滿。
建議:我個人覺得在最后搭娃哈哈瓶第一次搭完的時候不僅要總結一組團結,還可以請幼兒去觀察發現為什么有的組站得穩,有的組碰一下就會倒。(是因為下面的瓶子分得開,往上搭的時候一組比一組靠攏,這樣會更加穩。)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認識一些生活中的高科技產品,知道它們的特別功能。
2、通過自主設計的游戲活動,激發科學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3、激發對高科技產品的關注興趣和從小愛科學的熱情。
活動準備
1、圖片-可視門鈴、指紋鎖。
2、房間圖-小兔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發幼兒對高科技產品的關注。
1、出示一張可視門鈴的圖片
提問:這是什么?他和我們家里平常的門鈴有什么不一樣?人們怎么會想到要發明這樣的門鈴?
2、出示一張指紋鎖
提問:這又是什么?怎么這個鎖沒有插鑰匙的鎖孔?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為什么要利用指紋鎖?
(它不用鑰匙,很方便,而且提高了安全性。)
二、通過故事情景,引發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問題的想象和思考。
1、出示一張簡陋的房間圖
提問:小兔搬新房子了,看!這是小兔家的房子,這個房子里有什么?(桌、椅等家具。)
小兔在新房子里生活,很多地方都不方便,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
2、教師講解情景,感知日常生活中的難題。
(1)洗碗太累了,先要用洗潔精,然后再沖洗,再消毒,真麻煩。
(2)家里的臟衣服真多,小兔每天都要洗衣服真累。
(3)電腦太大占地方怎么辦?能一直帶在身邊嗎?
(4)上班回來好累呀,真想一到家,就能馬上洗個熱水澡,怎么辦?
(5)夏天房子里太熱,冬天太冷,怎么辦?
3、請小朋友想辦法,幫小兔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三、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各種各樣的餓家用電器。
1、看圖認識各種高科技家電產品,說出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2、小結:高科技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和快捷,每一種產品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
我們小朋友好好學習,長大了也要發明許多高科技產品,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好嗎?
延伸活動
調查表:我家的高科技產品。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拉、拽、套串珠的操作活動,感知松緊帶的彈性。
2、幫助幼兒了解松緊帶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3、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用松緊帶和包裝繩穿的珠子各一串(大小、顏色一樣),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興趣,介紹桌面材料,比較兩串珠子。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串珠子,好看嗎?這兩串珠子一樣嗎?什么地方一樣?你們想戴嗎?
2、幼兒戴珠子,感知松緊帶的彈性。
◎幼兒自由戴手珠。
提問:你們戴一戴、試一試!戴起來了嗎?
◎讓幼兒比較兩串手珠,引導幼兒發現穿珠子的繩子不同。
教師:這串怎么會戴不起來?這兩串是一樣大的啊,你們拉一拉,看看發現了什么?繩子怎么啦?
3、比較包裝繩和松緊帶,進一步感知松緊帶的彈性。
◎(教師當場拆開兩串珠子)
提問:你們想一想哪根是拉不動的?哪根是能拉動的呢?(讓幼兒指認)
◎教師雙手拿住兩根繩子的一端,請一名幼兒拉另一端,感受松緊帶的彈性。
教師:這根能拉動的繩子叫什么?
4、經驗拓展。
◎讓幼兒找一找身上的松緊帶,幫助了解松緊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提問:為什么身上這么多地方要用到松緊帶?
5、游戲活動——“松緊帶”
玩法:手拉成圓圈,松——圓變大,緊——圓變小。
活動反思:
創設一個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并能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整個過程通過幼兒分組交流探索的結果,分組合作制作手珠串,分享共同合作的過程與結果,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9-20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科學新年活動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