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
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
3、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海綿和2—3根細橡皮筋
2、海綿變化圖示兩張
3、彩色顏料水每組一盤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海綿,幼兒交流經驗
1、你們是怎么玩海綿的?幼兒相互交談議論。
2、請幼兒講講:玩起來與別的積木有什么不同?
3、請位幼兒說一說見聞: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海綿。
(二)操作游戲,感受海綿的特性
1、海綿寶寶變成小青蟲游戲
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示和細橡皮筋,引導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綿分若干節,并與原形比較。請幼兒思考:可以讓海綿變回原來的樣子嗎?幼兒再動手做一做。
:我們能把海綿變成各種形狀(引導孩子捏成一團),馬上松開,它又能恢復原樣,說明海綿有彈性。
2、海綿寶寶喝水游戲
1)教師顏料水分組活動,提示幼兒思考:海綿寶寶能干什么?
2)待幼兒活動幾分鐘后,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如:“我把海綿放在顏色碗里,碗里的顏色水少了,而海綿變顏色了”。
教師肯定幼兒的做法和語言表述,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教師:海綿能把顏料水變少,說明海綿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三、聯系生活,活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海綿的用途也很廣,如我們做操用的體操墊、睡覺時鋪的海綿墊等。引導幼兒把吸水的海綿拿到陽光下曬一曬,桌面的操作材料。
四、活動延伸
1、讓幼兒仔細觀察社會上、家庭里還有什么東西是用海綿做的。
2、數小時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去收海綿。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品品、聽聽、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3.探索、發現生活中花的多樣性及特征。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園)
2、金銀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裝飾品、春姑娘圖片、花朵頭箍、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環境,感知花的美
1.帶入場地:今天我們去花仙子的花園玩,好嗎?
2.觀察環境:你們覺得花仙子的花園怎么樣?為什么漂亮?看見花你感到怎么樣?
二、觀察、品嘗、發現、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禮物:花仙子還為我們準備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2.幼兒觀察、品嘗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嘗嘗、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禮物。
3.逐個提問:這是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
4.小結花的用途提問:花還可以做什么?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仙子的花朵頭箍:花仙子的禮物你喜歡嗎?我也用送點禮物給花仙子。我的頭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后面老師準備了紙筆,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等下說給大家聽,你做了什么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情感激發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春天常見的花,培養細致觀察、比較的能力。
2.學習用相應的詞、句表達自己的發現、感受。
3.了解春天常見花和人們的關系。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帶幼兒實地去觀察
活動過程
一、交代活動內容
1.回憶春天看見過的花。
2.今天我們要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的花。
二、帶幼兒實地去觀察
1.我們看到了哪些花?重點觀察:桃樹、紫藤、玉蘭樹等。
2.從花的外形、顏色等方面仔細觀察、比較。
學習用好聽的詞、句來描述。
三、回班里集中分享
1.描述觀察到的花
A.重點剖析一種花。
B.了解花的結構,疏理歸類。
2.老師板書整理。
四、討論花與人們的關系
1.春天開這些常見花和人們有什么關系。
2.了解各種花的作用
觀賞:給大自然添美,帶來清香。
提供人們需要的物質及藥用價值等。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魚,了解魚的基本特征。
2、樂意親近小魚,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魚盆,魚兒若干,喂魚的飼料等、半個塑料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小魚
1、小朋友,這是誰啦?和小魚們打個招呼吧。它在水里干什么呢?(引導游的動態)。我請小朋友來摸摸小鯽魚,和小鯽魚玩一玩,想想用什么好的方法來和它玩一玩。
二、請幼兒撈魚
1、提問:現在我請小朋又自己去撈小魚,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里。(塑料瓶)
三、感知外形特征。
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小魚的頭長得怎么樣的?來找找它的頭、尾、身子。它穿了一件什么顏色的衣服,魚身上一片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魚兒游自己的小腳嗎?為什么能在水里游呢?它的魚鰭又長在哪里呢?又是怎么游的呢?猜猜看它喜歡吃什么呢?
四、喂小魚
師幼一起來喂小魚,觀察小魚吃食。
活動反思:
剛開始出示食物小魚,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也開心的說:看,它在游。小朋友對于小動物還是非常喜愛的,也樂于參與其中。環節二請個別小朋友過來來嘗試的時候也比較困難,最基礎的方法,他們就是用手抓,而且整體秩序比較亂。接下重點部門觀察小魚時,讓小朋友自己回答問題時比較困難,可能因為他們的對于這方面的經驗不是很足,主要老師引導告知的比較多,后來想想可以讓他們先觀看下科學的視頻,再來回答。效果也許會好些,也加強小朋友的自主性。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嗅覺感官經驗較少,他們對氣味的概念停留在好聞與不好聞、香與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潛意識里積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種物品氣味的機會。通過這次探索活動“氣味瓶”,旨在給幼兒提供一個積累嗅覺經驗的機會,讓幼兒了解各種物品的氣味。
活動目標
1.學會用鼻子聞物體的氣味,發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要愛護自己的鼻子。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盡可能的提供有各種氣味的物品。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氣味的感知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嗎?”(呼吸、聞氣味)拿起一只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東西,應該怎么辦呢?”(看或聞)
2.引導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氣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們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嗎?”
(2)請小朋友打開瓶蓋,聞一聞瓶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聞好一個蓋好,再換其它的瓶子聞,等一會兒告訴大家,你聞到了哪些氣味?
(3)幼兒交流自己剛才聞到了什么氣味。
(4)老師請每組一個小朋友找出醋的氣味?(或其它氣味)的瓶子,看誰先聞出來。
3.引導幼兒討論、擴展經驗。
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別的地方還聞到過什么氣味?請你告訴大家。
你最喜歡聞什么氣味?不喜歡聞什么氣味?為什么?幼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幫助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4.總結
討論怎樣保護鼻子啟發幼兒回憶以往碰傷鼻子或感冒的 感覺,進行討論,談談保護鼻子的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到很多的氣味,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異物塞入鼻孔,活動時注意不撞擊鼻子,積極參加鍛煉,增強體質等
活動延伸
在娃娃家的廚房里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制成“氣味瓶”,讓幼兒辨別各種氣味,并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洪澤縣實驗小學幼兒園座落于美麗的洪澤湖畔。洪澤湖邊是家長、孩子們散步休閑的好地方。蜿蜒多姿的洪澤湖大堤、豐富的洪澤湖水產資源,是我們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洪澤湖文化已列入我園的園本課程。漁民們撒網捕魚,洪澤湖上的圍網養魚,對生長在湖邊的孩子來說十分熟悉。
本活動是由園本課程中漁具—漁網引發出來的,由漁網,我想到了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無處不用的各種各樣的網,因此,我決定帶領孩子們走進“網的世界”,去探索網狀物品的特點,了解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運用,從而激發孩子們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網狀物品,引導幼兒發現網狀物品的特點, 了解各種各樣的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
2、嘗試用網狀物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培養幼兒發散思維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收集各種各樣的網狀物品或照片。
2、漁民用漁網捕魚課件,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運用錄象片。
3、混在一起的綠豆和面粉;豆漿和豆渣混合物,魚缸、小金魚若干,小漁網、豆漿機濾網、小篩子等。
活動過程:
一、 發興趣,初步感知網。
1、播放漁民拉網捕魚課件,引出課題:
⑴你看到了誰?他們在做什么?
幼:漁民在捕魚。
⑵漁民用什么捕魚?
幼:漁網
2、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網?是用來干什么的?
幼:蜘蛛網 拎水果的網兜包在水果上的包裝網……
二、探究感知網的特點,了解網的用途。
1、討論交流我們日常生活中見過的網狀物品
(1)幼兒相互介紹自己收集到的網狀物品,比較異同點。(注:幼兒帶來的網狀物品有小魚網、羽毛球拍、攏頭發用的發網、包裝用的網、紗窗網、洗衣網袋等)
(2)討論交流:請幼兒說說在玩的時候發現了什么?這些網裝物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大人們經常用來干什么?
幼:都有小洞
有的洞大,有的洞小
有的線是直的,有的線是斜的
幼:媽媽用這個來弄頭發
幼:把它裝在門上還有窗戶上
2、請幼兒帶著問題探索、了解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師:為什么要設計各種各樣的網狀物品?網狀物品有什么好處?
①出示蜘蛛織網圖,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誰?在干什么?
幼:蜘蛛在織網。
蜘蛛網有什么用?
幼:網蒼蠅;捉小蟲;逮蚊子。
小結:小蜘蛛十分聰明,它會選擇在蟲多的地方織一張網,網織好后,自己躲到一邊。小蟲子飛來飛去的,一不小心就會碰到蜘蛛網,原來,蜘蛛吐出的絲帶有粘性,小蟲子碰到它就會被粘住,怎么也跑不掉,這時小蜘蛛就出來享受它的美餐了。
②出示套有包裝網的蘋果
提問:蘋果上為什么要套上這個網呢?這個網上的洞洞又有什么用呢?
幼:保護蘋果;蘋果摔不壞;
師:水果套上這個網,在運輸的時候就可以防止水果皮碰壞了,上面的小洞還能讓水果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③示電風扇
電風扇上也有個網,小朋友們知道在哪里嗎?它有什么用?
幼:手指防護罩,就不會打到我們的手
師:是啊!有了這個網罩,電風扇用起來就很安全。
④出示紗窗
這也是一種網,小朋友們在哪里見過?有什么用?
幼:門上;窗戶上;不讓蚊子、蒼蠅進來。
小結:網的用處可真大呀!想親自用一用嗎?
3、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操作材料分組活動,嘗試用網狀物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①將混在一起的面粉和大米分開;
②將小金魚從魚缸里撈到盆里;
③把豆漿和豆渣分開;
[備注]操作活動剛開始時,孩子們為選擇什么樣的網狀工具發生了分歧,經過簡單的交流后,很快統一了意見。分“大米和面粉”的一組,由于小篩子現在家庭很少用,孩子們有點陌生,他們首先選了豆漿濾網,發現無發分離,后來又選了小篩子。總之,孩子很投入。
三、觀看錄像,拓展幼兒思維,進一步了解網狀物品的用途
看錄像:汽車尾部的散熱網;馬路旁邊下水道的過濾網;建筑工地用的防護網;家庭用的防盜網;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大班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過冬》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知道動物會采用不同的過冬方式(冬眠、南飛、儲存食物、換皮毛等)保護自己。
2、對動物的過冬方式感興趣。
三、教學準備:
1、歸納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制作成PPT課件。
2、收集了解有關動物過冬的圖片資料。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進一步知道動物會采用不同的過冬方式(冬眠、南飛、儲存食物、換皮毛等)保護自己。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討論法、講述法、多媒體課件輔助法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
1、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冬天的天氣怎么樣?那小朋友會怎樣使自己不怕冷呢?
2、總結:我們是穿棉衣、開空調、取暖器、加強鍛煉讓自己不怕冷的。
討論:小動物們是怎樣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的呢?
二、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
1、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動物怎么過冬的資料。
師:我們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也在書上呀、網上,找到了許多關于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資料,現在請你拿著你的資料介紹給班級里的其他小朋友好嗎?說說什么動物,它是怎么過冬的?
2、幼兒相互交流,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傾聽幼兒的介紹,并適當的進行引導。
3、請個別幼兒進行介紹。
解釋:
(1)冬眠:比如小青蛙整個冬天都躲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動不動地睡覺,到春天才蘇醒,這樣的過冬方式叫“冬眠”。
(2)南飛過冬:北方的氣候太冷了,小燕子們都是飛回南方過冬的,因為南方比北方更溫暖。像小燕子這樣南飛過冬的鳥類,我們把它們稱作“候鳥”。
(3)換毛過冬:小朋友冷了會穿上厚厚的衣服,小兔身上會換上一層厚厚的毛,就象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所以不怕冷,這就是換毛過冬。
(4)貯食過冬:冬天的天氣很冷,小動物是很難找到食物,所以它們在秋天里就找了許多食物貯存在自己的窩里,冬天就靠吃這些貯食過冬。
4、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總結:小動物們有很多過冬的方法。靠冬眠過冬的有狗熊、蛇、烏龜、蝸牛;南飛過冬:大雁、天鵝、黃鶯;換毛過冬的有兔子、狼、狐貍等;貯食過冬的有螞蟻、松鼠;大雁、候鳥都是遷徙到南方過冬的等等。
三、欣賞PPT課件,歸納。
1、觀看PPT課件。
2、認識更多的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
提問:剛才,我們說的是生活在陸地上和天上的動物,誰能告訴我,生活在水里的魚類將怎樣過冬呢?
介紹魚類過冬:冬天,河面上的水都結冰或是非常冷,但是河底的水更暖和,所以河里的魚都游到河底去過冬。
3、了解動物與季節的關系,知道動物有各種方法過冬,這是保護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提問:假如這些動物不想法過冬,那將會怎樣?
總結:如果動物們不過冬很有可能會餓死會冷死。動物們過冬是為了保護自己生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討論交流自己喂養蠶寶寶的經歷及對其生長、活動過程的認識。
2、能夠借助觀察記錄,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
3、對喂養活動感興趣,體驗收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蠶寶寶的記錄。
2、教學掛圖:《蠶的一生》。
活動過程:
1、出示蠶寶寶產的卵,引發幼兒討論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從哪里來的?
2、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蠶寶寶的生長變化。
教師:蠶寶寶剛孵出來時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后來蠶寶寶是怎么長大的?它吃什么?是怎樣吃的?蠶寶寶是怎樣移動的?它有多少條腿?蠶寶寶長大時有什么變化?
教師:蠶寶寶長大后會怎樣?蠶寶寶從孵出來到吐絲一共生長了多少天?它是怎么樣吐絲的?結的繭子是什么樣子的?它在繭子里一共生活了多少天?最后他變成了什么?你還發現蠶寶寶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喂養經歷,體驗收獲的快樂。
教師:蠶寶寶到我們班和我們做培養后,你為它做了什么?你是怎么樣做得?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師:當你為它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是怎么想的?當你看到蠶寶寶蠶卵時,你又是怎么想的?
4、請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蠶寶寶的生長、活動過程。
教師: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用表演的形式來表現蠶寶寶長大的過程,看哪組小朋友合作的好,表演的逼真。
請幼兒先商量,在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
活動反思:
由于自身經驗的不足,在課程審議時將這一活動安排在了還沒有蠶寶寶飼養的季節。由于這次的活動安排的時間還不是蠶寶寶飼養的季節。所以沒有蠶寶寶可以讓小朋友飼養,因此對蠶寶寶的生長、活動等習性不熟悉。
農村本是家家戶戶都飼養蠶的,但是現在飼養蠶寶寶的家庭越來越少。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有接觸過蠶寶寶,對于蠶的生長過程一點都不了解。在出示蠶的生長過程圖后,我先讓孩子們猜蠶寶寶最初的樣子,小朋友都猜錯了。但是由于請小朋友自己自由的猜蠶的生長過程,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非常的感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回答問題。還會因為自己猜對蠶寶寶生長的一個環節而歡呼雀躍。孩子們對于蠶寶寶在生長過程中會蛻皮充滿了好奇。這些都只能留待到養蠶的季節時再讓孩子們進行觀察。
主要采用了圖片和教師講解為主。如何讓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主動、積極參與呢?我就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猜想先討論、講述。我再進行糾正、補充,這樣不僅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還能讓對所學知識映像更深刻。
在以后課程審議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到季節性活動的時間安排。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目標:
1、讓幼兒參與實踐活動,從中了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里來的,并認識起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好辦法,并表達出來。
3、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意識。
準備:
1、活動前通知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收集周圍環境的垃圾分布情況,并幫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記錄。
2、PPT(幼兒園各場地、周圍環境、各種清潔機器)、多媒體。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鉛畫紙、水彩筆。
過程:
一、組織交流情況
1、這幾天,老師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調查我們周圍的環境,并作好記錄,現在誰來說說自己的調查成果呢?(5人左右)
2、播放PPT1(幼兒園場地衛生)
在操場上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走廊上我們發現了什么?
在教室里我們發現了什么?
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臟東西?
3、為什么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它們從哪里來的?
二、了解垃圾危害
1、播放PPT2(周圍環境衛生)
這些有垃圾的地方給我們什么感覺?
對人、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怎樣愛護環境
1、播放PPT3(各種清潔機器)
怎樣才能是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清潔?
介紹各種清潔機器。
工人叔叔發明了這么多機器,讓我們有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我們應怎樣向他們學習呢?
四、幼兒嘗試操作
1、介紹材料,讓幼兒選擇。
2、鼓勵幼兒動腦筋,嘗試操作,把自己的想法做出來或畫出來。
3、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五、課后活動延伸
1、老師介紹“綠色回收箱”,告訴幼兒這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裝置。
2、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看看是什么?
3、說說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活動后組織幼兒進行分類、放置。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設計思路:
大班孩子已經對大自然中的各種現象充滿探索的興趣,同時他們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相當的知識和經驗。在活動中,孩子們特別對一些自然界中物象預報天氣的現象頗感興趣,他們從好奇到自己主動地探索:通過信息的收集、故事的討論、繪畫的表達和做個“小小氣象預報員”等活動,孩子的好奇得以滿足,知識得以豐富、經驗得到提升,從而能進一步激發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喜歡收集天氣信息,萌發幼兒觀察天氣的興趣。
2、通過理解故事和爭做氣象預報員,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
活動準備:
1、事先發動幼兒收集“大自然語言”的氣象信息:如“蜻蜓低飛,天要下雨”等氣象信息。
2、倒霉的小白馬掛圖、小白馬頭飾
3、繪畫材料、“小小氣象臺”舞臺一個
活動流程:
故事導入――討論――我知道的天氣信息――小小氣象預報員――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倒霉的小白馬
(1)教師出示小白馬頭飾,引出故事:有一匹小白馬想出門,它遇到了一些什么事情呢?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出示掛圖)
(3)提問:小白馬打算去草地上玩,遇到了什么倒霉事?為什么?
小白馬打算去看日出,遇到了什么倒霉事?
小白馬想去樹林里散步,遇到了什么倒霉事?為什么?
(4)幼兒再次完整傾聽故事。
2、討論:故事中告訴我們什么天氣信息?
(1)聽了故事,故事中有那些關于天氣信息的內容,如:晚上星星多,白天天氣熱;朝霞映紅了天,就會下雨等等。
(2)小白馬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獲得天氣方面的信息?
3、我知道的天氣信息。
(1)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知道天氣的信息?(觀察天氣、動物;電視、報紙、電腦等)
(2)你收集的是什么信息,能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氣象信息用繪畫表達出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小小氣象預報員。
(1)那么,我們知道這么多的氣象信息,現在,我們就可以和電視臺的氣象預報員一樣來預報氣象。
(2)討論:怎樣預報天氣。(教師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語句來表達,如:烏龜背潮濕,明天下大雨)
(3)學做“小小氣象預報員”
5、延伸活動
讓幼兒到戶外,看看天、花草樹木、小螞蟻等,猜猜明天的天氣,說說自己的理由。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9-20
科學新年活動教案12-25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