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活動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按多種特征給動物進行正逆排序。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感受排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桃子和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引出話題。
提問:看這是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你們喜歡吃嗎?
森林里的小動物也想吃。看看是哪些小動物,請你們來說一說。
2、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引導提問:你們看這是長耳朵的小兔,還有什么樣的小動物呢?
數一數,一共有幾位朋友?
二、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動物的高矮、長短排序。
師:五個小動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讓誰先吃好呢?他們決定比一比。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引導提問:長頸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教案來源:)你們猜,他會說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耳朵的長短排序。
長頸鹿正要去吃桃子,可猴子說:"這樣不行"。
引導提問:猜猜看,兔子會說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先吃到桃子?
小兔子吃到桃子了嗎?有沒有小動物反對呢?
(3)按尾巴的長短排序。
"這樣也不對"猴子大喊了一聲。
引導提問:猜猜看猴子會說比什么才能讓 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提問:猴子有沒有吃到桃子呢?
"不行!"河馬使勁地跺著腳說。
引導提問:剛才長頸鹿要比個子的高矮,兔子和猴子分別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長短,猜猜看這一次大肚皮的河馬會要求比什么呢?它會怎么說?
3、按動物的高矮、長短、輕重進行新一輪排序。
"不行!"這時一點不起眼的毛毛蟲大喊了一聲。
引導提問:毛毛蟲那么小,猜猜看,他會想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得第一呢?
毛毛蟲得了幾個第一?是怎么比的?
教師小結。
三、品嘗桃子
四、拓展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經常接觸的一些工具,感知工具與人們的關系。
2.學習正確使用卷筆刀、刨筆器、訂書機、掃帚、簸箕等工具。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探索、發現生活中工具的多樣性及特征。
5.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分類。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一些常用的工具,如:榨汁器、鞋刷、起子等。
2.和幼兒一起準備分組活動資料:小訂書機6只、刨筆器3只、卷筆刀若干、掃帚6把、簸箕6把、紙、鉛筆若干、起子、小榔頭、木板、鐵釘等。
3. 課件
活動過程:
1.說說工具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工具: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討論:人們為什么要發明工具?
2.使用課件,讓幼兒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幼兒一起看看幾種工具,討論這些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重點了解卷筆刀、刨筆器、訂書機的正確使用方法。
3.幼兒分組活動,聯系使用各種工具。
(1)用訂書機修補圖書或制作圖書。
(2)練習刨鉛筆。
(3)練習用掃帚掃地。
(4)練習用鞋刷為同伴刷皮鞋。
(5)練習使用起子,榔頭等工具進行木工小制作。
4.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予以幫助指導,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因此,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現象”。日常生活中,幼兒已接觸很多工具(鉛筆、橡皮、水果刀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但幼兒對工具的認識僅是一些感性經驗,對工具的具體用途、種類還不是很了解。本次活動我讓孩子通過操作、觀察及其講述等手段,讓孩子在自主活動中增添一些科學知識。
小百科:工具原指工作時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為達到、完成或促進某一事物的手段。工具是一個相對概念,因為其概念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所以只要能使物質發生改變的物質,相對于那個能被它改變的物質而言就是工具。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紅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到得食物,而在一次幼兒進餐時的對話中,我發現班級中大部分的幼兒并不愛吃紅薯,甚至不知道紅薯的名字。針對這一現象,我特別開展此活動,讓幼兒認識紅薯,了解其生長環境及各部分特征。以及食用紅薯的好處。
【活動目標】
1、認識紅薯,了解其生長環境及各部分特征。
2、了解食用紅薯的好處。
【教學重點、難點】
1、紅薯我們通常食用的是它的“塊根”。
2、食用的好處。
【活動準備】
1、紅、黃兩種紅薯;
2、課件;
3、淺盆;
4、出芽的紅薯;
5、各種紅薯制品;
6、生、熟紅薯。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出示準備好的兩種不同種類的紅薯,請幼兒觀察
——先出示紅色的,再出示黃色的。
——出示紅色后請幼兒觀察它的顏色、形狀,再出示黃色的紅薯,并說說和前面出示的紅色的紅薯有哪些不同?
——把紅薯分別切開,請幼兒觀察紅薯地內部是什么樣的,并比較紅、黃兩種紅薯內部有什么不同。
出示教學課件讓幼兒觀察
——觀察第一幅畫面,綠綠的紅薯地。讓幼兒找一找紅薯在哪兒?
——畫面二,找紅薯。向紅薯根部挖。(原來紅薯長在地下,它是紅薯的根)
——觀察紅薯葉。
——觀察紅薯花,并將其同牽牛花對比。
請幼兒參與一起種紅薯。
第二課時
出示生紅薯和幼兒討論吃法
——紅薯可以怎樣吃?你愛吃它嗎?生吃熟吃的感覺?
——你最喜歡怎樣吃?(讓幼兒嘗一嘗生紅薯和熟紅薯)
——如果有幼兒說不愛吃,可以問問原因。
出示紅薯制品
——這么多好吃的都是和紅薯有關的,它們都是用紅薯的什么做的?
——你還知道那些紅薯制品。
討論吃紅薯的好處。
和幼兒一起分享各種紅薯制品。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觀察記錄紅薯地生長過程。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制作和品嘗美味的紅薯制品。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幼兒們能夠認識紅薯,并了解到紅薯是長子地下的我們通常食用的都是紅薯的根部,以及食用紅薯的好處,改善了幼兒不良的飲食習慣。
這節活動課,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非常好,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自主的發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能以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為出發點,以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空氣無處不在,空氣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但是空氣又是看不見、摸不著,很抽象的東西。《綱要》中指出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現,并使他們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因此我設計了科學活動《空氣的秘密》,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空氣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2、能與同伴合作探究,并嘗試記錄。
3、對空氣的秘密感興趣,樂意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重點:
了解空氣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活動難點:
能與同伴合作探究,并嘗試記錄。
活動準備:
教具:氣球一個,記錄表一張,吹泡泡玩具一個、PPT《空氣的秘密》。
學具:
1、透明塑料袋、吸管每人一個。
2、裝水的箱子4個、裝有毛巾的水杯2個、記錄表3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氣球,吸引幼兒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空氣特點。
1、幼兒自由嘗試在活動室的任意地方抓空氣。
2、交流小結:空氣無處不在,到處都有。
3、圍繞空氣展開討論:空氣是什么顏色?什么氣味的?
(二)探索空氣的重要作用
1、人需要空氣
(1)小實驗:用吸管在水里吹一吹,發現什么?
(2)捂住口鼻,體驗沒有空氣的感覺。
2、哪些東西也需要空氣?
3、空氣的本領
分組實驗:《毛巾濕了嗎》
三、結束部分
到戶外玩吹泡泡的游戲,進一步探索空氣的秘密。
延伸活動
1、將活動材料投放在科學區,進一步探索空氣的秘密。
2、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查閱資料,了解空氣被污染的情況。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并了解泥鰍的主要特征,體驗抓泥鰍的樂趣。
2、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了解有關魚類的知識。
2、泥鰍、臉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相關的錄象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受泥鰍,了解泥鰍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鰍是怎么樣的?
2、幼兒觀察后自由講述自己的發現。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4、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5、看相關的錄象,梳理有關泥鰍的知識。
二、嘗試體驗、比較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1、平時看過大人是怎么抓泥鰍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樣都去試一試、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
3、幼兒嘗試、比較、發現不同。
4、討論: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鰍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這樣?
5、師生小結
三、延伸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1、感受傳聲的秘密。
2、對科學活動有興趣,愿意探索。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根據興趣玩空心紙棒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你們拿起來看一看是什么樣子的?(幼兒發現紙棒是長長的圓圓的,中間是空心的)。
2、幼兒玩紙棒
教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么玩的?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
1、教師有興趣地對幼兒說:剛才老師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對準紙棒在說話呢,你們各人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著紙棒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些什么?
2、 幼兒兩人一組地玩了起來。
3、 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4、 教師小結:這個長長的、圓圓的空心紙棒,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發現問題,和小問號交朋友
1、提出疑問:
教師:剛才小朋友都聽到從傳聲筒傳出的話語和清楚、響亮,但也有小朋友說聽不清楚聲音,(出示幾根聽不清楚的傳聲筒)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問號(?)引導幼兒觀察這幾根傳聲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樣的,那為什么傳出來的聲音不清楚呢?這個傳聲筒我要送一個標記給它(出示小問號卡片)知道這是什么符號嗎?這根傳聲筒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3、幼兒再次玩傳聲筒(傳聲筒換成實心的)
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晰了,這是為什么呢?幼兒自然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幼兒也給這些傳聲筒貼上問號。
四、觀察比較,解決問題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小問號的傳聲筒和沒有小問號的傳聲筒有什么不同?讓他們發現有小問號的傳聲筒里有紙團堵著。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觀察比較數種常見車輛,發現它們明顯的不同。
2、了解特殊車輛各有不同的本領,體會它們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教學重點:
認識不同的車,了解特殊車輛各有不同的本領,體會它們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活動準備:
1、幼兒對消防車、灑水車、救護車等特殊車輛有初步的認識。
2、制作多媒體課件。
3、收集各種特殊車輛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辨聽車的聲音,引出特殊車輛
1、聽聽是什么聲音?(喇叭聲)
今天開來了許多不同的汽車,你們想認識嗎?
2、那我們就做一個聽聲音猜汽車的游戲。猜對了,汽車會開來的;猜錯了就沒有汽車,想玩嗎?聽仔細了……
3、聽聲音猜汽車。幼兒猜對了,出示車輛。
消防車:
1、它有什么特殊本領?
2、消防車在滅火的時候,水是從哪里來的?
3、為什么消防車上有梯子,它有什么用處?
4、為什么消防車的身上涂上紅色?
救護車:
1、救護車有什么本領?
2、為什么救護車上的燈會閃,還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
3、你們知道救護車里面有什么嗎?它們有什么用?
灑水車:
1、為什么馬路上需要灑水車?什么時候你們會看到灑水車?
2、為什么灑水車可以灑水?水藏在哪里?怎樣撒水?
3、灑水車為什么會有音樂?
三、特殊車輛大換班
1、著火了--迅速趕到的是灑水車。
討論:灑水車也有水,為什么不能救火?
2、受傷了--迅速趕到的是消防車
討論:消防車為什么不能救人?
3、天氣太熱,地面溫度升高,誰能來降溫?
四、尋找會唱歌的朋友
1、出示三種車:我們都是特殊的車輛,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領,都會"唱歌",可是我們還想多交一些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會唱歌的車?你們還見過哪些特殊的車呢?
2、幼兒介紹,演示。
活動反思:
當今幼兒每天生活在大千世界對各種事物極其好奇,他們接觸到的事物往往會使我們成人始料未及,因此讓幼兒從小樹立安全和自我保護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科學活動“會唱歌的車”主要通過幼兒教感興趣的動畫形式讓幼兒了解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的不同性質和用途,了解它們的不同聲音并掌握遇到緊急事情應該撥打什么號碼。在演示課件活動中通過用語音、動畫故事及圖片等形式,生動地將三種特種車展示給孩子。其畫面色彩鮮艷,所配音樂節奏明快,故事情節扣人心弦、動物形象生動活潑、特種車及警笛聲鮮明逼真,解說清晰、極富感染力,十分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易于幼兒接受。在幼兒欣賞故事期間,當看到兩只壞老鼠由于偷不到糧食,將熊大叔保管的'糧倉點燃時,幼兒緊張得個個瞪大雙眼,教室中鴉雀無聲,當看到被樹上的小猴子發現。小猴子通過撥打110、120、119三個電話號碼,分別叫來了警車、救護車和消防車,從而抓住了壞老鼠、救出了倉庫管理員熊大叔、熄滅了大火,保住了糧倉時,幼兒長長地舒了口氣,真正感到了這個故事帶給幼兒的震撼。活動的最后又設立了思考問題,利用三種特種車的圖片、撥打三個電話號碼以及現場應急圖片進行提問,再一次復習鞏固三種車的名稱、用途、發出的聲音并記住三個電話號碼,使整個活動進一步得到升華。他評┬∫話嘟淌Κ┰詒敬位疃中,教師充分的發揮了電教手段的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了他們喜歡的動畫手段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活動中,使孩子們有了一個生動形象的動畫在眼前。故事情節有趣生動,音樂逼真。孩子們很喜歡。嘟嘟熊┧淙幻揮鋅吹秸飩誚萄Щ疃,但馬老師的課件的確很棒タ渭貫穿于整節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孩子在游戲中了解三個特殊號碼。并能準確說出來フ飧齷疃在整體設計上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故事情節及游戲貫穿整個活動過程,使孩子們仿佛融入了情節的發展當中,調動了多種感官,在看看、聽聽、玩玩中增長經驗,同時,活動的選材貼近于幼兒生活,也正是幼兒所需要的,為此他們能夠在主動學習中參與活動。冰琪琳┨嵋壞愀鋈說慕ㄒ榫褪牽小班孩子對于車的外形和車發出的聲音更感興趣,他們的認知特點是由直觀到形象,所以教師應該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不必急于讓幼兒記住三個號碼,首先能從這兩個特征上區分三種車即可,可在延伸等活動中逐漸區分三個號碼。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小班活動《種花》
目標:
1、學習在花朵上畫莖和葉。
2、體驗為小兔造花園的快樂。
準備:
小兔、房子、自制花朵、畫紙、蠟筆
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小朋友這里有一幢漂亮的房子,請你猜猜這是誰的家?
2、(按門鈴)叮咚―(小兔開門)
3、真的是小兔的家,呦,你們看看小兔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不高興)
4、問:“小兔小兔,你為什么不高興呀?(幼兒任意回答)
讓我問問小兔:我家門前有一塊空地,光禿禿的什么也沒有,如果能變成一個花園就好了,可是我沒有那么多的花呀,你們愿意幫幫我嗎?
二、建造花園
1、我們幫小兔畫好多好多花好嗎,你們會畫什么花?
2、請個別幼兒示范,還有不一樣的花嗎,誰愿意來畫?(再次請個別幼兒示范)
3、這么多花真漂亮呀,老師這里也有一朵花,你們看看畫上的花還缺些什么呀?(莖和葉子)
4、教師示范畫莖和葉:我們可以用綠色蠟筆畫出長長的莖,把花朵連接起來,讓他們成為好朋友,莖上面還要添上葉子,先在莖上畫上長長的圓,再涂上綠色。左一片右一片,就像揮動的小手。
5、小朋友現在請你在畫紙上給小兔的花園畫上漂亮的花朵吧!可別忘了加上莖和葉子!
幼兒繪畫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欣賞交流
1、展示幼兒作品。
2、欣賞交流:小兔的花園真漂亮,你們最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3、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這些花園都很漂亮,花朵上都有莖和葉,有大有小、五顏六色,真是個美麗的花園。
小兔謝謝小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一、活動名稱:科學活動--誰會生蛋
二、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萬物皆醒。當春雷打響后,我們在自然角中投放了一只只小小的黑黑的蠶寶寶。孩子們很喜歡這些"小不點們",看著它們慢慢地蠕動著,他們互相討論著:這蠶寶寶是哪里來的?有的說:"是蠶媽媽生的。"有的說:"是蠶媽媽先生下蛋,然后才變出蠶寶寶的。就象雞媽媽先生蛋,才有小雞。"后來,我們看了有關的書籍,在查看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孩子們對小動物是怎么生出來的很感興趣,于是,我結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設計了本活動,旨在讓幼兒對常見的會生蛋的動物有個初步的認識,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三、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會生蛋的動物,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初步學會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從中感受探索發現的樂趣。
四、活動準備:
1、《誰會生蛋》教學課件;各種動物若干。
2、場景布置:小池塘、草地、森林等。
3、幼兒已了解幾種胎生動物傳后代的特征,并了解幾種常見的動物下蛋的窩(巢)。
五、活動過程:
(一)結合場景,引導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卵生動物。
1、帶幼兒到"動物園",讓幼兒自由地尋找會生蛋的動物,要求幼兒邊找邊和同伴說說:"我找到了會生蛋的ⅹⅹ。"
2、幼兒分散在場景中尋找會生蛋的動物,教師引導幼兒邊找邊說:"我找到了會生蛋的ⅹⅹ。"
(二)通過課件,引導幼兒驗證自己的尋找結果。
1、讓幼兒互相交流:我找到的ⅹⅹ會生蛋。
2、讓幼兒說出自己的尋找結果,教師點擊課件幫助幼兒驗證。
(三)借助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卵生動物傳后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說說:兩邊房子里的動物生寶寶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樣?
2、引導幼兒說說:"你知道動物媽媽在哪兒生蛋的?為什么要在這些地方生蛋?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四)利用廢物,讓幼兒給蛋寶寶建個家。
1、以保護蛋寶寶,給蛋寶寶建個安全的家,鼓勵幼兒想出多種辦法保護蛋寶寶。
2、幼兒利用廢舊物品為蛋寶寶建家,教師引導幼兒自制放到"動物園"中。
(五)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向成人提出各種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十分膚淺、幼稚,但對他們理智感、求知欲的發展有極大的啟迪作用。作為教師要有靈敏的雙耳、敏銳的目光去聆聽、去捕捉孩子中間生成的問題。通過這一活動,孩子們發現了蛋有“外形的不同、蛋殼顏色的不同”,知道了哪些動物會生蛋。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地生成問題、解決問題,而且對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有了很大的增強。當然我們的活動還在繼續。在活動中教師既像孩子一樣在學習、探索,又是整個活動的支持者、指導者、協作者,既是他們的同伴又是他們的老師,從而靈活地起到了輔導、向導的作用,感受最深的是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種資源,因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家庭的大力配合。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9-20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科學新年活動教案12-25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