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時間:2024-09-09 10:05:19 匯報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范文(通用11篇)

  在學習、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需要進行匯報,匯報就是把某個階段做的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后報告給上級領導,你有了解過匯報要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范文(通用11篇)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1

  一、學校概況

  平邑縣實驗小學東城校區占地47余畝,投資3600余萬元。目前有教學樓兩棟,教輔樓、辦公樓兩棟,建筑面積9100余平方米。校區現有8個教學班,學生400余名。

  縣委、縣政府和教體局高度重視我校的建設和發展,按照“高標準建設,高起點辦學,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發展”的辦學思路,加大投入,著力優化辦學條件。尤其是在學校信息化基礎建設方面,更是給予了資金和設備上的大力的支持。先后累計投入105萬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學校以“數字化校園”建設為目標,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構建信息化建設立體網絡,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應用,開展網絡環境下教與學的研究,著力打造數字化校園,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我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方面的做法,向各位領導匯報。

  二、基礎環境建設

  平邑縣實驗小學城東校區作為新建學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做到了高起點、高標準,目前處于國內學校領先水平,保證了5-10年內及學校后續升級配備過程中不落后。

  (一)建設智慧化校園

  智慧化校園的建設以學校應用為根本,它將學校各自獨立的資源及服務系統科學規劃,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能將學校的教學、教研、管理等功能集成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主要功能有網絡課堂直播、會議直播、優秀課例、會議培訓、校園電視臺、平安校園、網絡教研、影視課堂資源庫、校園廣播、站內通知等,實現了信息化設施和軟件平臺之間無縫對接,可以實現常態化的應用。

  1.在智慧化校園平臺上,領導和教師可以相互實時的觀看學校的教學、教研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

  2.智慧校園平臺實現了教學、教研資源匯聚。學校有計劃的將優質課程資源、微課程充實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老師們可以在平臺上錄制、上傳自己的教學過程;還可以上傳自己的微課資源、備課和課件等附件;可以查詢優質教學資源;可以進行網絡直播,實時評價;可以根據錄課,進行教學反思。

  3.智慧校園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可在平臺上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學習。

  4.智慧化校園平臺也向家長開放,家長可以實時的查看學校的教學情景,增加了學校常態工作的透明度,加強了家校之間的聯系。

  5.智慧化校園平臺同時也將校園安全監控、校園廣播等原本獨立的系統集成在平臺上,實現統一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水平。

  6.智慧化校園還成功與教育局“云平臺”形成了對接,輕松實現了資源共享,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實現資源價值。

  (二)實現“城鄉一體化”

  我校成功實施了“城鄉一體化”建設,與豐陽鎮中心校、魏莊鎮中心校牽手聯盟,形成教研互動、資源共享等強大功能。

  1.教研互動:通過遠程教室與豐陽鎮中心校、魏莊鎮中心校進行課堂教學互動交流,進行網絡異地送課活動,實現了“城鄉共享課堂”的美景。

  2.資源共享:學校利用智慧化校園平臺實現了與豐陽鎮中心校、魏莊鎮中心校共建共享聯盟網,為三校的師生搭建培訓學習平臺,實現課例、課件、案例等教學資源的融通共享。

  (三)進行“一對一”網絡課堂

  “一對一”網絡課堂的開設,實現了教師和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動。

  在常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每人一個客戶終端,教師借助智慧校園平臺,不僅能隨時掌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整個班級的學習動態,還能在第一時間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單獨指導。特別是學生不在學校的時間(周六、周日或節假日),網絡課堂系統更是能模擬出與現實課堂毫無二致的教學情境,教師打開教學文檔,輔助以電子教鞭和電子白板就可以對學生進行上課,中間也可以插入視頻和圖片等。師生之間通過語音或文字實現互動,實時提出或解答有關的問題。并且,整個教學過程可同步錄制成課件,以備學生隨時點播觀看。

  網絡課堂的運用,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分層教學和因材施教。它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做到了全方位地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同時它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學生借助班級工作室,成功地實現了教學資料的共享,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三、教學應用水平

  1. 全體教師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電子備課。

  2.教師能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

  3.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學生知識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檢查反饋,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數字化動態管理。

  4.每位課任教師在在“云平臺”上都有自己的`空間,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研活動,并積極開展校內外網上研討交流。

  5. 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開設信息技術課,提高學生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使網絡真正成為學生交流思想、增進感情、發展友誼、展示作品的互動平臺。

  四、成效

  圍繞數字化、信息化校園的建設,我校在極短時間內逐步完善、豐富了各個平臺的功能,主要成效有如下方面:

  (1)“云平臺”利用較為充分,內容相對充實。

  (2)錄播室充分利用,教師錄課常態化。通過錄課,開展互評與自我評價,反思成為老師進步的重要環節。

  (3)智慧校園平臺功能擴大,我校先后成功舉辦了“平邑縣英語學科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比賽”,以及“臨沂市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比賽”。

  (4)3D打印設備已安裝完成,機器人實驗室也已建立,這必將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5)“一對一”網絡教學常態化,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學習的效率提高。

  實驗小學雖然在“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發達地區學校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今后,我們將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堅持“為發展而教育”的辦學理念,著眼于“高質量、高品位、數字化、有特色”的辦學方向,沿著“致力應用、服務教學”的思路,搶占教育的制高點,全面推進現代特色學校的創建工作。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2

  xx市第一中心小學積極推進現代化學校建設,高標準配置教育現代化設備,不斷提高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和應用水平,學校以“臻優至上”為原則,嚴抓教育裝備的管理和應用,使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趨于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為學校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優勢教育——引領裝備工作的方向

  學校致力于品牌建設,將“每一個孩子、每一名教師都有自己的優勢”作為教育起點,主張“發現、發展、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從而帶動“人”的全面發展,并在技術裝備工作中努力踐行這一辦學追求。

  二、優質設施——加大裝備工作的投入

  學校安排充足的專項經費,保證教育裝備的添置、更新和補充。目前,學校的實驗室、圖書館建設與配備均達到了《江蘇省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

  1、實驗室裝備

  學校設有標準實驗室2個,其中數字實驗室1個,技能創造室1個。技能創造室達到標準化、規范化要求,保證四人一組擁有必要的分組活動器材。必要的實驗材料具有常態配備保證,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開出率均為100%。

  2、圖書館裝備

  借閱一體的閱覽室,有紙質藏書34699冊,生均30冊,年生均借書15冊;設有學生閱覽座位62個,配備了4臺電腦。高年級學生在閱覽過程中,可借助網絡進行查詢,以豐富書本的外延閱讀。教師閱覽室及教師發展中心兩處共設座位五十余個,xx年訂閱的報刊雜志達67種。同時,學校將“寶葫蘆”書站設置在第三教學樓的二層和三層,內設科普、文學、童話等書籍500余冊,采用開放式管理模式,由學生自主管理。每個班級均設置“圖書角”,上架100本書,人均2冊以上。

  三、優良管理——規范裝備工作的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智慧校園”裝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如圖1所示),將科技工作、圖書館工作、信息化裝備納入學校的當中。每學期還制定專項的工作目標,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和部署智慧校園裝備工作規劃,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和總結,確保建設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2、加強制度建設

  學校按照標準要求配備和落實各專用室的管理人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建立健全專用室的各項。每次活動都有具體的活動方案和考評機制。在班級圖書角的管理中,還有對班主任的考核,并將其納入教師獎勵績效工資考核中。

  3、加強采購管理

  設備的添置嚴格按照政府采購的各項規定,并通過政府采購系統完成,所購產品嚴格把好質量關,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資源保障。

  4、加強維護管理

  實驗室內各種儀器物品均統一編號,定期保養,及時維修更新。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實驗室使用的常規教育和安全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建立個別登記賬、總括登記賬和剔舊賬,備有計算機管理系統;新書及時編目上架流通,書架架標齊全,圖書排列整齊;期刊及時裝訂并入編上架流通;實行師生全開架借閱;每學期對新增圖書、流通率等進行統計分析,為學校制訂各類計劃提供真實依據。

  5、加強檢查督促

  學校制定專用室檢查評比制度,通過定期檢查和抽查等形式掌握設備管理情況,通過資產管理網絡平臺等看臺賬、查記錄,了解管理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和修正;期末還對師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各專用室的`管理和運用情況。

  四、優美環境——創設裝備育人的氛圍

  學校注重實驗室、圖書館等場館的"環境布置與教育氛圍的創設。專用室內先進設備擺放整齊,墻壁或張貼格言警句,或展示學生作品,或介紹相關知識,均做到圖文并茂,整潔美觀。

  另外,學校紫竹劇場和報告廳的建設、體育館的改造、“寶葫蘆書站”的打造,為開展科技活動、讀書活動提供了室內外教育活動場地。我校還因地制宜,在校門口打造科技流動宣傳長廊,進行通識培訓,方便學生、家長和教師學習科普知識。學校還在教學樓走廊、紫竹劇場、紫藤步道等活動場所,利用櫥窗、展板等開展校園讀書文化活動。如二年級在走廊的墻壁上進行繪本讀物的展示和推介;圖書館在紫竹劇場利用展板進行讀書征文比賽獲獎作品展出。

  五、優秀教師——打造裝備管理的隊伍

  我校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教師品牌團隊,其中“科學創想”團隊、“促進閱讀”團隊均由實驗室、圖書館等專用室負責人組成,他們中有區學科代表人2人,省、市、區先進多人。他們有的在南京市圖書館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有的獲得省科技輔導員稱號,有的多次在市、區展示課堂教學,有的還多次受邀在市區開設專題講座,可謂是一支素質精良的隊伍。

  在科技輔導中,學校還對外邀請特級教師陳長明、玄武區少年宮李長生等作為特色科技活動小組的輔導員。他們專業嫻熟,技藝精湛,對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讀書指導中,除了“促進閱讀”的團隊成員之外,每位語文教師、班主任也成了主力軍。將閱讀課納入課表,讓學生不僅天天在班級有書讀,每周還有在圖書館內上課的機會,由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在浩瀚的書海中交流讀書心得。此外,學校還多次組織閱讀指導賽課活動,唐靜老師曾代表學校獲得區課外閱讀指導課一等獎的好成績。我校還在青年教師中開展“繪本講述”比賽,以此來提升教師鑒賞繪本、誦讀繪本的能力。

  六、優學樂園——發揮裝備建設的作用

  學校以專用室等室內外活動場地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學校每年都會固定開展的寶葫蘆“四個節”活動——“寶葫蘆”童話節、讀書節、科技節和體育節。

  1、“寶葫蘆”科技節

  學校每年有四項固定的科普活動:上半年主要根據“快樂周六”的相關要求,開展科普場館參觀,科普專家進校園活動;下半年,學校主要針對江蘇省“金鑰匙知識競賽”“江蘇省青少年模型競賽”開展有關活動。同時,自xx年以來,以實驗室為主陣地,學校已連續3年開展了“寶葫蘆”校園科技節活動。

  2、“寶葫蘆”校園科技節

  上一期的主題是環保,讓世界更美好。學校呼吁所有學生開展六一活動:閱讀科普書籍,了解科學家的生活,聽科普講座,參觀科普場所,看科普電影,參加至少一項科技競賽。科技節系列活動也精彩紛呈:低年級開展了變廢為寶模型制作大賽,用吸管、瓶罐等廢料制作模型,共收到101件想象力豐富、制作巧妙的作品。對于中年學生,一是圍繞南京五小評價開展活動,二是組織科學幻想繪畫比賽。學生通過畫筆、紙貼、折紙等藝術手段描繪對未來的幻想。科技節特別為高年級學生設計了胡蘿卜建筑比賽,要求學生以胡蘿卜和牙簽為建筑材料,共同完成建筑任務。共有20個班組成的40支隊伍參加了全校比賽,其中未來建筑和天空之城兩部作品造型獨特,結構巧妙,最終獲得了評審組的一致好評和特等獎。

  另外,在每屆科技節中,四驅車和電子百拼比賽兩項賽事,已經成為我校科技教育的傳統項目,尤其受學生的喜歡。不僅學生創意不斷、樂在其中,由家長組成的志愿者們也積極參與了進來。通過小手拉大手的親子活動,學校的科普活動輻射到家庭之中,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科普活動體系。為了加大宣傳,每一屆科技節活動都會在學校校園網和專題網站、鼓樓區教育信息網上進行報道和呈現;《現代快報》《南京晨報》《樂學少年報》等報刊以及江蘇教育臺、鼓樓教育天地網站等媒體也曾多次對“寶葫蘆”校園科技節活動進行了深入的報道。

  3、“寶葫蘆”讀書節

  學校每年都會在春暖花開的時節舉行為期一個月的讀書節活動。例如:xx年5月,在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老師精彩、睿智的演講中,我校迎來了“閱讀,讓童年更燦爛”的第七屆讀書節活動。隨后,學校采取網絡投稿形式,面向1~6年級開展了“禮儀南京綠色青奧”的征文活動。我們從大量投稿中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100余篇及優秀組織獎11個,并將評選出的一等獎送往區教育局參評。同時,學校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南京市網上征文活動,并在xx年南京市網絡作文比賽中榮獲集體獎。

  為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想能力,學校圖書館還與科技團隊聯手,在二年級組和六年級組中開展了“放飛綠色希望,創編科技童話”的活動。低年級采用獨立創編童話故事的形式,高年級則是以自由組合的創編小組為單位,發揮各成員的想象輪流續寫,最后形成一篇中篇童話故事。本次活動不僅與學校的童話教育理念、書香校園的人文理念及科技節的環保主題相契合,也與我校“更自信的兒童更美好的童年”的學生文化特質相符合。活動中評選出的優秀作品還制作成了電子雜志,在校園網和班級QQ群里發表,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

  另外,作為“南京市校園閱讀基地”,12家全國優秀少兒出版社每出版一本優秀的少兒圖書,都會向我校寄贈樣書,“請老師們點評,請同學們點評”,不僅豐富了學校的圖書館館藏,更提升了校園的閱讀氛圍,為學生閱讀帶來了“正能量”。20xx年,學校還成立了“促進閱讀”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們積極參與到學校圖書館的各項事務管理和活動策劃中來。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一項工作,想要做好都需要我們對其進行無止境的探索和完善。英國有句俗語說得好:“有一盞指路明燈,就是智慧之燈。”在“智慧校園”的創建中,我校全體師生正一起攜起手來,讓智慧領路,向幸福出發,使我校的現代化裝備設施發揮更大的效能,為校園的蓬勃發展和更高水平。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3

  近年來,我校結合我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實際,扎實有序地推進了我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現匯報如下:

  一. 智慧環境

  1.校園網絡。學校網絡帶寬達百兆以上,滿足了移動教學、移動辦公等應用;學校網絡接入教育城域網,具備防火墻、防病毒、入侵檢測等功能。無線網絡覆蓋主要教學、辦公、活動場所。全網支持IPv4/IPv6。有線、無線網絡統一身份認證,實行實名制上網。

  2.數字終端。學校現有23個教學班,1132名學生,63位教師。所有班級都配備交互式多媒體一體機,并通過有線+無線與學校主網絡連接。

  3.智能廣播系統。學校建有完善的廣播系統,可以實現實時播放滿足不同需要的廣播,完成學校正常的上下課、廣播體操、眼保健操等的播放,并完成安全應急演練及大型活動時的播放指令。

  4.自動錄播教室。學校建有可移動的錄播系統,可實現現場錄制、網絡現場直播等功能。學校教師的教研課,研討課及承辦上級組織的賽課等活動均利用錄播教室完成。

  5.學校以焦點教育軟件為平臺,建有“焦點智慧教室”學習平臺,焦點教育平臺專門安排了工程師對全校教師進行了詳細深入的培訓,經過培訓,老師們都能熟練運用軟件上課,在教學過程中采集教學與學習行為數據,促進了個性化學習,同時我們還將焦點教育軟件應用于我們端午活動中,提升了活動的品味;另外我們還承辦了區級智慧課堂應用現場會,在展示課中,我校趙國佑老師和陳霞老師利用焦點教育軟件分別上了兩節課,得到了現場老師和專家的一致認可。

  6.學校建有校園電視臺,在實現現場直播的同時能多機位同時錄制保存,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五期的錄制和播放,內容涵蓋校園內外新聞的播放、安全教育、小刺猬行動、才藝展示等豐富多彩的內容。

  7.所有教師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江蘇省基礎教育信息服務平臺、泰微課、一師一優課等公共服務平臺上均開通賬號,同時積極利用平臺上傳及下載適用于自己課堂的課件、教案等,并存于學校內網中便于互相學習參考。

  8. 我校從20xx年起就積極開展推進“泰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全體教師人人參與、個個應用、共建共享。學校多次開展泰微課相關培訓,通過培訓,極大的激發了老師們制作泰微課的熱情;大家積極制作泰微課,并將其應用于自己的課堂中,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我校趙國佑老師一人就制作了一百多節泰微課,其中A等級達56節,B等級達52節,借助泰微課的應用,同學們覺得這樣的課堂更加生動靈活、學習更加高效,提高了學習效率和質量。

  未來,學校將為每個班級配備電子班牌和智能一卡通系統,借助相關系統實現對學生的考勤管理和班級文化、學生風采、電子課表展示等功能;目前已完成相關報批手續,下一步將進行招標落實等相關工作。

  二. 智慧學習

  1.學校建有學校內網,師生能充分應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泰微課等公共平臺開展網上教研、公共科目研修、資源共享等教學活動。

  2.學習空間。學校每個師生都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泰微課等服務平臺建立了實名制網絡空間,教師幫助學生利用網絡空間進行討論、作業、考試、拓展等創新型開放學習。目前,95%以上的學生,100%的教師空間處于活躍狀態,空間得以有效應用。

  3.學習資源建設。

  學校通過培訓,所有教師掌握了資源建設及上傳共享的方法。通過校園內網建設了一大批課程資源,內容包括教學案、媒體課件、一師一優課、微課程等,初步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全學科資源體系。

  4.智慧閱讀。學校教導處利用電子圖書系統和攀登閱讀APP,在全體師生中廣泛開展智慧閱讀。充分利用電子大屏、黑板報、讀書角、機房電子閱讀、讀寫月等陣地宣傳讀書的意義,介紹讀書方法,推薦閱讀書目,推廣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大師的讀書經驗等;德育處、大隊部密切配合,利用班會、家長學校、微信平臺等渠道推薦閱讀,開展美文欣賞,創設閱讀的氛圍,激發閱讀的興趣。

  5.學生應用能力。學生利用信息課這個主陣地,學習了通過信息化手段獲取各種學習資源的方法,基本適應了“智慧校園”環境。教師們在班會課、綜合實踐活動、信息課上組織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學習網絡安全知識、法律知識、個人安全防范、個人空間建設、參加科學素養大賽等已形成常態。此外,通過泰微課、學校網站、創客觀摩等獲取教育資源,將自己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自我測評等成果通過自制的PPT、WORD及個人空間與大家分享,形成了智慧學習的新常態。

  三.智慧管理

  1.學校網站。學校建設了主網站+微信平臺的網站集群。主站內容豐富,板塊設置合理,信息發布更新及時。校內各網絡空間、各應用系統基本實現了互聯互通。學校微信平臺利用信息發布快、數據流量小、可移動瀏覽與管理的優勢,很好了補充了主網站的不足。泰微課更是為每個學生,每個教師提供了屬于自己的空間,大大地提高了網絡信息的個性化與安全性、快捷性。

  2.教師空間。老師們利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泰微課等平臺上擁有網絡空間,并已利用空間發布課件、視頻等。

  3.管理者及教師應用水平。學校建立了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制度,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納入教師教學基本功考核;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了專門的信息化培訓,包括泰微課的使用、多媒體電教設備的使用等。

  4.教學服務系統。學校利用國家公共教育資源服務平臺、泰微課、學校自主的資源庫,為教師提供了專題性素材;利用網絡教研、微課等系統為知識點學習與探究提供了工具;同時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網絡辦公系統: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管理系統、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進展信息系統、學籍管理系統、江蘇省教師管理平臺、衛生管理系統、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監測管理信息系統、語音教材征訂管理系統、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泰州市資產裝備管理信息系統、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等。

  5.安保服務系統。

  建有一套較為完善的智能校園網絡安防系統,安裝有高清攝像頭100多個,錄像儲存不小于3個月;與公安部門安全防范系統聯網。安防系統結合校園百兆網對校園進行了無死角監控、一鍵求助報警等功能,并將配合一卡通系統實現學生出入控制、訪客管理的統一管理和控制。

  6.家校互通。學校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班級QQ群、微信群、一起作業等平臺,進行有效的家校互通,內容包括作業傳送、學生出勤、當天學習及在校表現等反饋,使家校聯系真正實現了零收費,高效率;同時利用QQ群、微信群為學生提供在線服務,對學生不懂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

  此外,學校還通過微家校、學校主站、學校伏羲教育博客等平臺,提供校內外科學、文化、藝術、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等活動的信息發布功能。定期開展科學、文化、藝術、社會等課外活動,并發表相關報道或文章。

  四.可持續發展機制與保障。

  1.組織機構。學校成立了“智慧校園”建設領導小組,由彭小艷校長擔任組長,分管校長任副組長,各處室行政人員及相關教師參與。各項職能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總務處主任趙日朋具體負責校園信息化建設,電教處副主任卞偉、總務處主任助理楊紅美協助負責相關工作。

  2.規劃科研。學校把“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列入學校20xx年整體規劃,并制訂了專門的建設方案,時序安排清晰,措施切實可行。同時20xx年,泰州市教育信息化課題《基于智慧教室環境的個性化教學研究》和《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相繼開題并進入到了具體實施階段。

  3.制度保障。學校有《泰州醫藥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智慧校園創建方案》《校園網安全管理制度》《網絡中心管理細則》等一系列,并將建設與應用納入《泰州醫藥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工作考核細則》,從制度層面保障了智慧校園建設。

  4.資金投入。“智慧校園”創建設施設備由教育局統一配送。學校 “智慧校園”建設的經費納入學校預算,校黨支部委員會和經審小組監督執行,保證專款專用,并且按照“三重一大”決策要求,規范嚴格執行,保證了可持續的經費投入。

  5.機制創新。

  學校結合科普教育的特色,積極探索“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的創新機制,以保障“智慧校園”的可持續發展。一是利用本校的科技輔導員團隊,開設多項目的科技社團,打造校本課程,納入班級課表,從課程上體現對于“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的創新;二是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將創客教育與智慧校園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使創建工作在理論與實踐層面都有突破;三是利用學校的各種社團,鼓勵并帶動全體師生動起手來,全面參與智慧校園的建設。這種參與不僅僅是停留在學習、應用層面,更重要是的通過自己的創新、創意,真正做出例如教室智能燈光控制、一體機電源物聯網管理系統等一批智慧校園建設的作品來,讓智慧校園建設的意義與教育全方位的前瞻性效益最大化;四是根據學校建設和發展的現狀數據,設置數據分析模型和評估指標體系,進行大數據分析,為學校提供數據依據和決策支撐;同時開展基于大數據的學生學習行為分析,為教師決策提供輔助支持,針對性地推送相關資源和學習建議,推進精準化的教與學。

  總之,我校將以泰州市智慧校園建設為契機,以“智慧啟迪夢想,科學點亮人生”為最高目標,繼續在智慧環境、智慧學習、智慧管理、可持續發展與保障上下功夫,為一實小每一位孩子的科學夢,為進一步實現泰州教育的雙提升、雙滿意,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泰州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在教育教學中創建有自主探索信息化的典型應用案例,并有明顯成效,爭取在市(區)及以上范圍內產生較大影響,并入選市級組織的案例評選活動。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4

  一、建設進展匯報

  20xx年9月學校領導赴浙江寧波學習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借鑒學校智慧校園設計經驗,觀摩智慧校園成果演示。歸來后,學校立即組織召開智慧校園創建動員會,發動全體教師投入到創建中來,發揮全體教師智慧,為智慧校園建設獻計獻策。邀請專業公司對學校智慧校園進行整體架構和設計。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讓各部門從教學、管理、應用等幾個環節入手,談需求,分析需求,形成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第一稿規劃。

  20xx年11月學校應邀赴北京參加全國智慧校園論壇,參觀學習后,學校組織人員對學校第一稿智慧校園規劃再次設計和完善, 以“互聯網+”的思想,運用頂層設計的方法論,充分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學校的教育教學與管理深度融合,打造金陵小學金陵小學智慧校園新生態,創造新時期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環境。固化已有成果,深化金陵小學,建設高品質、均衡化教育強校。

  20xx年12月,全市中小學首席信息官培訓在我校舉行,學校將梳理出的智慧校園建設方案進行解讀,邀請共探討金陵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針對這個方案進行討論。各位信息技術人各抒己見,誰都不吝嗇自己的智慧分享,為我校智慧校園建設提出了寶貴建議。

  20xx年4月15日,學校在全市智慧校園建設推進會上分享了學校修改后的方案,得到專家組認可。

  20xx年6月全市中小學管理者信息化領導力培訓分享了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成果,介紹了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方案。

  20xx年6月中旬,學校再次邀請市電教館專家及曹書成工作室專家對學校智慧校園建設作招標前的方案審核。

  20xx年7月學校智慧校園方案招標,8月初學校全面啟動硬件建設,對學校網絡進行了改造、建立了十間智慧教室及智慧班牌系統、校園一卡通系統、校園媒體發布系統、架構了私有云服務、校園網絡行為管理、無線論證系統、校園安全管理系統、智能學習體驗中心、建立底層數據平臺、架設統一身份論證服務器、校園智能管理平臺、物聯網體驗等。

  20xx年9月初學校專門召開智慧校園推進會,針對各個系統平臺及應用學校形成各種制度,學校每位校長負責牽頭內容,推進智慧校園創建工作。學校信息中心多次組織召開培訓工作,落實應用和管理。發動家長、學生參與智慧校園建設來。

  二、初步建成情況匯報

  20xx年9月底,智慧校園初步建成。各個系統與平臺在不斷推進與試用中不斷優化,為達到全面智慧校園的新形態不斷探索。目前我校已經完成的建設項目有以下幾個:

  (1)智慧教室及云學寶應用

  9月一開學,十個國際班全部迎來了新的多媒體系統,智慧教室的建成讓教學變的更智慧,云學寶系統的搭載讓老師們不會再有忘記帶課件的煩惱。課前備好二維碼,掃一掃即把所有相關教學資源都能呈現出來。

  (2)電子班牌及校園電子發布系統

  電子班牌同樣選取了10個國際班為試點,9月中旬培訓班主任發布方法。目前這10個班級的電子班牌正在使用中,每周一次更新,起到了很好的展示及告知作用。此后,還將與一卡通對接,學生刷卡即可獲知自己想看的信息。

  (3)一卡通系統

  目前為所有教師置辦了校園一卡通,實現考勤及會議簽到功能,同時對接集合了以前的門禁、圖書館等作用,真正做到了在學校只要一張卡。后期,還將為每個學生配備一卡通,并且再擴大這張卡的功能。

  (4)“金陵小學微校園”企業號辦公

  “南京市金陵小學”的微信企業號中的“金陵小學微校園”版塊集合了很多功能,包括通知公告、報修、課程表、班級圈、彈性離校智慧化等,真正實現了智慧辦公,也方便了家校溝通。后期,將繼續探索該功能的使用,開發出更便捷實用的模塊。

  (5)門戶網站及其維護與更新

  本次智慧校園建設,對我校的門戶網站進行了第三次改版,無論是頁面布局,還是相關功能上,都做了簡化扼要的處理。另外,也對統一身份認證做了一定的要求,方便老師的操作。

  (6)金小云盤

  隨著“云”概念的不斷深入,網盤已經不能滿足老師們的需求。金小云盤一方面實現數據的共享,更重要的是給每位老師開辟了一小片私有云,大家手機電腦無縫對接,讓重要數據得以保存。讓教學、工作更加有保障。后期,我們將繼續研究該云的其他套件功能,讓這個云系統功能最大化。

  (7)智慧學習體驗中心

  由于環境裝修設計未到位,智能學習體驗中心沒有建設到位,學校重新邀請設計。為避免重復投資建設,暫時只對該教室簡單布置。后期,我們將更加細化該教室的氛圍布置,相關設備的搭建,讓來這里學習的.學生體驗到滿滿的智慧。

  三、尚未完成的項目

  除了以上標紅部分是各個項目需要后期慢慢完善的部分。其次,智慧校園才初步建成,很多應用及平臺都需要在不斷的體驗與實施中才能體會到它的便利。我們還需更深的推進措施。一個是智能學習體驗中心,需要重新邀請設計環境;另外,我校的物聯網生態農業園是一個比較龐大的項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通過各方協調以及配合,預計真正將這個機具特色的生態園建起還需兩三年時間。總而言之,智慧校園,智在建設,重在應用。 目前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已經全面進入應用和推廣階段,讓學校管理者、教師、家長、學生真正體會到智慧校園的建設給學校帶來的革命性的變革和前所未有的體驗,真正體現“智”有主張,“慧”及校園。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5

  一、智慧學校建設情況

  滁州市第十中學建設項目是我區重點工程,在學校基礎建設的同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就積極謀劃現代化的教育裝備,著力打造智慧學校。學校擬定了智慧學校建設方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現已完成很大部分基礎環境建設。

  (一)寬帶網絡環境建設。無線網絡覆蓋教學、辦公及主要公共活動場所,無線接入帶寬500M。做到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開通并使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

  (二)三通兩平臺建設。學校成立了信息管理中心,具體指導信息化工作開展。目前我校已經建成并正在使用的平臺有學校網站平臺、與專業網站合作的資源庫平臺、校園圖庫平臺等系列平臺,對宣傳學校形象,展示師生風采,提供豐富資源,密切家校聯系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實現了優質資源“班班通”,到目前為止,普通教室、實驗室、功能室等全部配置多媒體系統,共計32套交互式電子白板投入使用,設備先進,使用方便,一鍵上下課,自動開關全部多媒體設備。互動性與可操作性的電子白板走進了課堂,為同學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戶,學生信息課、實驗課運用電腦與網絡能力極大提高。教師實現了無紙備課、利用數字化教學,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

  (三)校園廣播、直播、錄播系統建設。擁有校園廣播系統,實現自動定點定時播出上下課鈴聲、音樂、廣播體操、校園歌曲等,實現無人值守。但還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準備改造校園廣播系統,具有自動或手動進行按年級等分組廣播、分區域廣播,可做到單獨控制。實現多套節目同時傳輸,每個年級還可擁有自己的頻道,同時播放各年級不同的'內容且互不干擾,滿足外語聽力教學及考試。建成高標準全自動錄播教室1個,滿足教育教學、教研需要。我校在線課堂裝備的錄播、直播系統,可以方便地把現場信號直播到各個班級及全校的每一個電腦終端。

  (四)建成校園全覆蓋智能可視化安全防范系統。在校園、教室、實驗室、學校重點部位布設高清攝像探頭40套,室內紅外高清半球攝像機8臺,高標準配備了一個安全監控中心,值班人員及其他原因需調取錄像的人員均在門衛室操作,外人無法接觸到硬盤柜,數據更安全,滿足學校安全需要。

  (五)中心機房建設。學校中心機房作為數據中心,承載著滿足全校師生教學、科研、辦公等海量數據存儲和分析需求的重任,該區域運轉是否正常直接影響到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我校中心機房具體功能:

  1.硬件設備網絡:包括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接入交換機、防火墻、應用服務器、資源服務器、應用控制網關、綜合布線等設備,用來滿足校園基礎網絡建設的需要,提高業務承載量上限,方便學校師生教學資源以及業務數據的存儲和安全防護,統一集中管理其他功能室和應用設備;

  2.UPS供配電系統:能夠保障機房在停電狀態下,持續運行一段時間,方便業務持續不中斷,保護硬件設備不受斷電沖擊而損壞;

  3.精密空調與新風系統:保障機房設備在恒溫恒濕的環境下健康的運行;

  4.防雷與接地系統:保障機房設備在雷雨天氣正常運行;

  5.動力與環境監測系統:供配電監控;UPS監控;精密空調監控;溫濕度監控;消防報警監控;

  6.智能管理平臺:方便管理員管理路由器、交換機、安全、語音、存儲、監控、服務器、打印機等,實現設備資源的集中化管理;

  7.數字化校園管理平臺;

  ①學校數字化應用平臺管理端:基礎數據與權限管理系統、協同辦公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政教管理系統、后勤管理系統等子系統;

  ②移動終端APP;

  ③學校門戶網站。

  (六)軟件教學資源豐富。在軟件建設方面,建設并啟用了財務管理軟件、校園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學籍管理系統、實驗室管理軟件、學校檔案管理系統、圖書館圖書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實現各項管理工作的數字化。目前我校擁有校本視頻資源達1000G,非視頻資源超過30G,教學光盤92G,軟件資源312.6G,為全校教育教學、教師個人專業成長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將各類數字化管理軟件整合,真正實現教學、辦公、人事、學籍、教務、圖書、實驗室、課題、后勤等數字化管理。

  (七)無線網全覆蓋,現在無線網在辦公區、教學區已經覆蓋,全校覆蓋。

  需建硬件:

  1、數字化校園ip網絡廣播系統

  2、數字化校園監控系統

  3、一卡通、用戶登錄認證系統

  4、中心機房建設,web服務器兩套,資源服務器兩套、直播系統服務器一套等。

  5、云機房、云教學系統(在建,正在招標)

  二、幾點建議:

  (一)提高認識,增加投入。智慧學校建設是教育面向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完善基礎環境建設,加強建設指導,使智慧學校真正“智慧”起來。如我校還需增加裝備一些智慧教室及3D打印、機器人、數字化音樂教室等特色教室,增加校園安監系統、信息發布等系統。

  (二)加強培訓,注重融合。要加強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培訓,注重設備的維護和使用,做到先進的教育裝備和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6

  我校自智慧校園創建開始,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此項工作,嚴格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積極籌劃,仔細部署,認真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本學期創建工作總結向領導匯報。

  一、已經落實的工作

  1.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

  為確保智慧校園創建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創建領導小組制定智慧校園管理、使用、人員培訓等系列制度,從創建之初就從嚴要求,嚴格按照制度和要求執行。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智慧校園的建設離不開廣大教師的參與,而教師能力水平決定著智慧校園創建的標準。為此,學校多方面結合:

  第一,學校邀請區教體局領導專家指導我校的創建工作;

  第二,校內定期開展教育信息化的新知識、新技術及新媒體的應用專題培訓,開展各學科優課展示、師徒聽課等活動,有效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

  第三,學校安排領導和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學習國內智慧校園創建的最新理念,學習外單位智慧校園創建的創新做法;

  第四,進一步落實完善三個課堂工作,以班帶班、以校帶校,實現優質資源均衡共享,落實在線互動課堂常態化。

  另外,學校還邀請合作企業派駐技術人員進行專項培訓等,通過培訓指導,提升教師的新媒體新技術應用水平。

  3.重視對硬件的投入

  目前學校現有教師108人,基本實現每人一臺筆記本電腦,師機比達1:1,學生1356人,學生機222臺,生機比6.5:1。學校有28個教學班均配有班班通計算機、交互式白板一體機。千兆進校,百兆進班,教師辦公地點和試點班級安裝無線路由,做到無線覆蓋。建有基于校園網絡的數字監控、智能安防、訪客系統等。做到數字資源班班通,學習平臺人人通。

  4.加強平臺的管理應用

  在校園教育教學管理中初步使用云校家系統。包括:電子課程表、移動講臺、課前導學、在線檢測、課后練習、設備保修、會議安排、場館申請、問卷調查、電子備課、網絡素質評價。智慧管理系統涵蓋學校各職能部門、各管理層面的日常管理工作,涵蓋校務、教務、資產、人事等業務流程,通過全方位數據采集匯聚和智能分析,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5.我校認真落實市級、區級學習培訓計劃。本學期全校教師于5月18日全員參加了自治區統一安排的中教云數字教材入校培訓;6月11日,信息部針對全校功能室人員展開了“中小學教育裝備管理信息系統”操作培訓。校內大力開展計算機網絡應用培訓、智慧課堂培訓、在線互動課堂教學培訓等各類信息化培訓,為老師更好的使用信息,提高課堂效率打下基礎。

  6.學校每月定期更新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進展信息系統,及時上報學校的最新數據,為上級部門把握工作進展和部署下一步工作提供參考數據。

  7.學校積極推動“個人空間”建設應用。在“寧夏教育云”上共享教學資源,書寫教學心得,迸發出教育思想的火花;學生登錄“個人空間”,下載教學資源,討論問題,交流心得,共同進步。

  8.在線互動課堂常態化教學

  “在線互動課堂”這種新的教學方式,使教師和學生不用出課堂,就可以實現交流和互動資源共享,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縮小地區教育差距,確保教育的公平。同時,“在線同步互動課堂”的實施也讓教學點的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教學過程中獲得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同時,教育技能和教學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剛開始我校實施“在線互動課堂”教學時,教師因為不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加上計算機操作水平不高,導致課堂效果不太好。學校領導及時組織相關學科的教師深入“在線互動課堂”聽課,對每堂課的主講教師進行點評和技術指導,幫助教師答疑解惑。經過一年多的'教學實踐,教師都能熟練地操作計算機,運用各種網絡教學資源,實現“在線互動課堂”的有效互動。教師經常通過“在線互動課堂”教學進行教學交流,相互溝通,進一步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9.本學年學校組織了人工智能與教學融合的各類公開課,有骨干教師“教學助手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示范課;高級教師“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觀摩課;“在線互動課堂”數學教師聯片教研的同課異構課;青年教師“人工教學助手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優質課競賽。通過各類公開課、競賽活動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智能教學助手的應用常態化、自覺化。

  二、著眼未來,持續發展,總結反思

  創建智慧校園,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著眼未來,我校將智慧校園建設納入長遠發展之中。

  1.進一步加大硬件的投入。我校有28個教學班級,其中9個教學班配備了鴻合一體機,其余19個教學班均為以前的希沃一體機,目前部分電腦已經接近使用年限,故障頻發。今后將計劃為這些教室更新裝配新的交互式一體機,為教學提供硬件支撐。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視平臺的融合應用。教師隊伍的水平,決定教育教學的質量。我校派出教師學習培訓的力度還不夠,今后將進一步加大培訓,請進專家學者開設講座,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素質,為教學提供人才支撐。

  學校現有多項教學平臺、同時有些學科還開始使用多種APP教學軟件服務教學,今后將繼續開發這方面的創新使用案例,進一步探索運用免費資源。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7

  智慧化校園是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我校高度重視智慧校園創建工作。自申報智慧校園以來,我校牢固樹立“以評促發展,以評促轉變”的理念,將智慧校園創建工作同四星級高中創建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我校師生全員參與、共同努力,將我校的智慧化水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現將創建工作匯報如下:

  ㈠領導重視是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的前提

  學校成立以劉傳超校長為組長、幾位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炮車中學智慧校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方位指導推進我校智慧校園創建工作。

  ㈡以創建為契機,全面提升校園智慧化水平

  1.網絡環境:20xx年在教育局電教館支持下實現千兆進校園,百兆到桌面的目標,目前我校已經實現了教學區、辦公區、行政區、宿舍區的網絡全覆蓋。有門戶網站及專用服務器,有線網絡校園全覆蓋,無線網絡基本覆蓋。

  2.硬件配備:20xx年我校投入一百余萬元為所有班級配備了80寸交互式智能一體機,率先在全市實現了網絡班班通。

  引入了極課大數據,實現精準化教學;引入了IPAD班,積極探索智慧課堂建設。

  建有六口學生微機室和兩口電子閱覽室,學生用機近500臺,滿足了我校的信息技術課程開設及各類創新活動的開展需要.

  建成了集錄播、直播及課堂行為分析于一體的高清錄播教室。

  建立了學生發展中心,學生心理測評系統也同步上線,每半學期組織一次線上心理測評,提早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并且及時干預,20xx年10月,我校被評為江蘇省心理健康特色校。

  我校20xx年被確立為江蘇省藝術課程基地,為更好促進基地發展,在科技樓四樓專門建設了藝術課程專用教室,含書法室、烙畫室、國學室、音樂室、柳琴劇室,各種信息化設備配備齊全,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

  新建了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館內藏書達三十余萬冊,實行持卡借閱。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協助下,建成了邳州市首個校園氣象科普基地。

  道常態化的提升教師信息化水平。

  ㈢智慧校園建設達成效果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智慧校園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各種智慧平臺、硬件設備為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有力保障,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設備的結合,實現了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成績突飛猛進,高考成績斐然,連續多年高考任務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連續五年被評為邳州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多次榮獲徐州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徐州市教科研工作先進集體、徐州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等。各種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學生在科技創新,學科競賽、校園電視創作等比賽中屢獲殊榮;教師信息化素養逐步攀升,多位老師榮獲邳州市信息化教學能手稱號,省級、部級優課獲獎率高,在日前舉行的江蘇省教育信息化教學能手比賽中,我校三位參賽老師均以高分獲獎。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8

  近年來,學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不但狠抓了學校內部管理,而且在硬件設施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隨校舍改造工程同步推進的班班通設備和智慧教育平臺建設,為我校的教育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下面我將這項工作的具體情況給領導們做個匯報:

  一、關于設施的配備情況

  近兩年里,在區教委、區技裝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高標準的完成了智慧校園的建設。

  1.學校所有的教室安裝了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及投影儀,投入資金39萬元。

  2.學校所有的教室和功能教室安裝知識點測評與學習系統(暢言智慧課堂系統),投入資金20萬元。

  3.學校所有學科教師配備教學平板電腦,投入資金15萬元。

  4.學校微機室完成了英語聽說模擬考試系統的建設,同學們可以在計算機教室完成在線的英語考試,投入資金2.5萬元。

  以上四項,總計投入資金76.5萬元。

  二、關于設施的使用情況

  由于我們學校地處山區,各種信息同城區比較,相對閉塞,但智慧平臺的建設,將學校各自獨立的資源及服務系統進行了統一,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不但為老師們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且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好的空間,實現了平臺軟件和學校硬件之間的無縫對接,有力地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具體使用情況如下:

  1.落實主體責任,實行專人管理

  我校自智慧平臺建立后,為了高效利用智慧教育平臺,學校對此項工作進行了細致的分工,明確了一名副校長分管智慧平臺工作,由教導主任主抓教師培訓,信息技術教師主抓技術支撐和平臺維護,后勤主任負責資產管理和設備送修。

  2.創新培訓方式,教師學有所得

  智慧校園設施剛一到位,我校及時與區技裝中心和科大訊飛公司一道,就教師培訓內容和方式進行了多次交流。對教師在智慧平臺的使用上,進行了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全面了解教師在使用中的情況及培訓需求,既有教師面上的全員培訓,滿足教師培訓共性的需求;也有某個方面的具體指導,滿足教師的操作實際,做到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機結合。

  3.明確使用目標,人人參與應用

  學校對全校34名教師明確了使用目標,全體教師在臨空智慧教育平臺上注冊了賬號,進行了網上的研修培訓,全體教師都能在平臺上下載電子教材、教學資源,學校也要求凡在教室、功能室上課,均要使用智慧平臺,同時做好班班通使用登記。教師的“教、學、考、評、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均要求在平臺上完成,學校進行的定期檢查。

  4.有效利用科研,提高課堂效益

  為更有效的提高智慧平臺使用效果,學校專門申報了區級科研課題《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整合策略教學研究》,把研、訓、教融為一體,最大程度的提高運用水平及教學效果。目前,我校全體教師都能利用教師機上課,教師能在教室的任意角落控制教學,能有效地避免教師在講臺上擋住部分學生視線的不利因素。通過信息化教學,增強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

  5.充分整合資源,做到共建共享

  智慧平臺實現了教學、教研資源的匯聚共享。學校有計劃的將教學課件、課程設計、一師一優課、微課等資源充實完善,教師將優選后的課件、資源為己所用,避免了教師們重復制作而浪費時間和精力,并讓老師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資源庫,有效指導自己的教學。教師還通過空間將自己的資源進行分享。不僅能促進教師間教學經驗和方法的交流與討論,還可以匯聚到校本資源庫或資源中心,實現資源更大范圍的輻射。

  6.加大家校互動,形成教育合力

  在教師盡力用好智慧平臺的同時,學校還將智慧平臺向部分有條件的家長進行開放,家長通過平臺賬號,與教師、孩子互動,實時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接收學校通知信息。通過此種方式,爭取了家長的積極配合,形成強大教育合力。

  三、對智慧校園工作的一些建議

  1.增加網絡的帶寬。學校現在使用的.城域網由于建設年代較遠,帶寬只有10M,只能滿足一間辦公室一臺計算機,一個網點。現在每個教師都需要平板下載資源,再加上教室、微機室的幾十臺電腦同時上課,網速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要下個資源往往要等上好幾個小時。為確保使用效果,現在急需加大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對校園的覆蓋范圍,教室要有網點,辦公室每個老師要有網點,并保障有足夠的帶寬進行支撐。

  2.加強設備間的技術融合,促進設備的高效使用。我們要打破各種設備之間的各自為主的現象,加強各種設備的技術融合與支持,讓老師們更加方便、高效地使用一體機、投影儀、平板電腦等設備來為教學服務。

  3.建立設施設備的使用保障體系。當設施設備出現故障時,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排除故障,提高設備使用效果。如果一旦出現故障,遲遲沒法處理,很容易造成設備的閑置。

  4.加大教學課件等教學輔助資源的開發力度。要及時根據教材的變更情況,進行資源的更新工作,如現在的一年級使用的新版教材,智慧平臺上幾乎沒有相關資源,有一點也與教材部分內容不配套,教師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總之,智慧校園工作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智慧校園平臺的建立,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實現了教師、學生、家長多方的有效互動,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我們將不斷探索新模式、新方法,讓智慧教育之花在XX學校開得更加艷麗。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9

  一、學校基本情況及建設資金投入情況

  金陵小學一直秉承著“走進兒童世界,培養世界兒童”的辦學理念。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信息建設,一直將信息技術作為學校超越式發展的平臺。在南京市開展智慧校園試點學校創建工作中,我校經由區教育局推薦及自身積極申報下,榮幸地成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園試點學校。

  在智慧校園建設的規劃階段,南京市電教館給我校撥款30萬元用于建設與改造相關設備設施,同時區教育局也按一比一配套撥款了30萬元。在智慧校園建設方案匯報中,我校的建設方案結合學校實際和特色,具有前瞻性、可行性,表現突出,市電教館追加獎補了50萬元。有了市電教館領導的鼓勵與支持,我校在智慧校園創建上倍加信心,同時為了建設智慧校園工作更加順利與圓滿,特區教育局也一比一配套50萬的建設經費。市區配備總體資金投入達160萬元,我校也十分珍惜這筆資金,必將把錢花在刀刃上。分別建設了以下項目:

  (1)十間智慧教室配備一體化多媒體講臺及75寸終端顯示設備,總計29.1萬元;

  (2)智慧校園群暉云平臺的搭建以及相關系統支撐服務,總計27.9萬元;

  (3)智慧學習體驗中心配備的多媒體設備以及裝修布置,總計23.649萬元;

  (4)智慧校園基礎網絡提升,包括校園無線網、有線網、固定電話的改造,設備間的環境建設,總計21.1372萬元;

  (5)簡單物聯網系統搭建總計2760元;

  (6)集成了考勤、訪客系統、會議簽到、圖書館借閱等各個功能的智慧校園一卡通系統,總計34.072萬元;

  (7)包含了閱讀終端及其資源、信息發布系統的智慧校園系統,總計14.31萬元。

  二、智慧校園建設及應用情況

  各個系統與平臺在不斷推進與試用中不斷優化,為達到全面智慧校園的新形態不斷探索。目前我校已經完成的建設項目有以下幾個:

  (1)智慧教室及云學寶應用

  9月一開學,十個國際班全部迎來了新的智能教學多媒體系統,智慧教室的建成讓教學變的更智慧,云學寶系統的搭載讓老師們不會再有忘記帶課件的煩惱。課前備好二維碼,掃一掃即把所有相關教學資源都能呈現出來。

  (2)電子班牌及校園電子發布系統

  電子班牌同樣選取了10個國際班為試點,9月中旬培訓班主任發布方法。目前這10個班級的電子班牌正在使用中,每周一次更新,起到了很好的展示及告知作用。中文閱讀在線起到了移動閱讀的作用。此后,電子班牌還將與一卡通對接,學生刷卡即可獲知自己想看的信息。

  (3)一卡通系統

  目前為所有教師置辦了校園一卡通,實現考勤及會議簽到功能,同時對接集成了以前的門禁系統、圖書館系統等功能,真正做到了在學校只要一張卡。此外,外來人員進校發放訪客卡,便于學校進出人員的管理。后期,還將為每個學生配備一卡通,并且再擴大這張卡的功能。

  (4)“金陵小學微校園”企業號實現手機辦公

  “南京市金陵小學”的微信企業號中的“金陵小學微校園”版塊集成了很多功能,包括通知公告、報修、學校菜譜、課程表、班級圈、彈性離校智慧化等,真正實現了手機智慧辦公,也方便了家校溝通。后期,將繼續探索該功能的使用,開發出更便捷實用的模塊。

  (5)門戶網站及其維護與更新

  本次智慧校園建設,對我校的門戶網站進行了第三次改版,無論是頁面布局,還是相關功能上,都做了簡化扼要的處理。該網站的建設宗旨即是,能讓老師方便快捷地找到并使用相關功能。另外,也對統一身份認證做了一定的要求,方便老師的操作。

  (6)金小云盤

  隨著“云”概念的不斷深入,網盤已經不能滿足老師們的需求。金小云盤一方面實現教學資源、圖片圖像的的共享,更重要的是給每位老師開辟了一小片私有云,每位老師都有一個賬號,大家手機電腦無縫對接,讓重要數據得以保存,讓教學、工作更加有保障。后期,我們將繼續研究該云的其他套件功能,讓這個云系統功能最大化應用。

  (7)智慧學習體驗中心

  由于環境裝修設計未到位,智能學習體驗中心沒有建設到位,學校重新邀請設計。為避免重復投資建設,暫時只對該教室簡單布置,尚未開放使用。后期,我們將更加細化該教室的氛圍布置,相關設備的搭建,讓來這里學習的學生體驗到滿滿的智慧。

  三、創建過程中的特色及典型案例

  (1)科技生態體驗園及其課程

  學校項目組全體成員一直在進行課程架構設計,多次邀請清華大學青橙創客研究院專家來校實地交流,已設計出了基于學校特色的農業創客課程。該校本課程主要圍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科學精神、身心健康、實踐創新和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而開發和實施的,具體內容包括環保課程、種植課程和綜合體驗課程。這也必將是南京創客項目中的特色,用區委常委萬震區長的原話:給金陵小學農業創客項目一個機會,必將還創客教育一個驚喜。

  (2)處處皆見二維碼

  馬化騰說:二維碼是移動互聯網入口。二維碼的應用,似乎一夜之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地鐵廣告、報紙、火車票、飛機票、快餐店、電影院、團購網站以及各類商品外包裝上。而我們金小,也將把這一張張二維碼融入到校園的各個角落,辦公的各個方面。

  金陵小學四十八景,即是體現滲透了特色校園文化的四十八個二維碼,更是鏈接了每一個景點背后的課程資源包。將每個景點做成一枚二維碼,以后走到哪個景點,只要拿出移動終端掃一掃,便能展現對應的景點介紹,相關的課程資源以及有趣的動畫視頻。真正實現校園即是“開放的課堂,流動的書本”。二維碼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對于金小來說,便是一種全新的校園文化氛圍。

  (3)CCtalk教學實踐日益成熟

  CCtalk是滬江旗下的實時互動教育平臺,為獨立的知識傳授者、分享者提供完善的在線教育工具和平臺能力,為求知者提供知識內容和一起學習的社群環境。起初我校在CCtalk平臺上的教學實踐主要來自于數學學科,在區名師工作室的組織帶領下,我校年輕教師團隊網上授課,教育信息化能力逐步提升;緊接著,其他學科例如美術、語文學科陸續開展,學生通過終端遠程聽課,有效實現網絡優質資源共享,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更有意義的是,我校數學團隊老師還利用CCtalk平臺為云南偏遠地區的孩子遠程授課,為公益事業做出綿薄之力。

  特別是語文學科,我校語文老師皆在“韓學紅名師工作室”下,每兩周一次,每次低中高年級各有一課,年輕的語文教師團隊已經堅持授課一年多,在區優質資源共享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他們為該網課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金陵學堂慧語文”。

  目前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已經全面進入應用和推廣階段,讓學校管理者、教師、家長、學生真正體會到智慧校園的建設給學校帶來的革命性的變革和前所未有的體驗,真正體現“智”有主張,“慧”及校園。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10

  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在“創生”理念指引下利用多年來積累的良好的校園設施與條件,通過技術手段匯聚業務、資源、信息等各方數據,植入管理者的教育教學理念,培養“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輸出帶有校園文化基因的“服務”能力。將學校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有機銜接起來,為師生建立智能開放的教育教學環境和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改變師生與學校資源、環境的交互方式,開展以人為本的個性化創新服務,實現學校的智慧運行,為學校的“寬基教育”特色注入了活力,現總結如下:

  一、繼續通過學校自建的智慧校園體系及APP系統打造智慧管理和智慧教學環境。

  1、學校智能管理環境及應用情況:

  從智慧管理方面來說,通過多方面的調研,將智慧管理系統進行了更加的完善。目前管理模塊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①智能值勤排版—開學初按學期值勤計劃,提醒每位教師值勤倒計日期,通過APP進行值勤簽到、小飯桌值班簽到、課后服務記錄、自由換班。按月生成統計報表,自動計算值勤工資等;

  ②智能考勤—在校門及辦公室設有刷臉終端,既實現了智能門禁,又可以記錄進出時間作為考勤,教師也可通過APP發起請假。系統自動生成統計報表,計算考勤工資;

  ③教師評價——對師德安全、教學質量、崗位任務、加班代課等相關的12項指標教進行評價,自動匯總每月評價成績,實現過程性評價及期末終結性評價;

  ④一日常規——對班級衛生、早讀、午間、課間操、路隊的狀況,值勤教師可隨手點評,實現班級一日常規的數據收集及匯總統計;

  ⑤智能工資信息推送——系統自動匯總值勤、加班、班主任等8項校園工資數據,結合財政工資,并自動計算個人所得稅,按月形成教師工資,將主要指標推送給教師個人;

  ⑥日常辦公——通知公告、工作周程的發布、傳達;

  ⑦放學——家長APP能自行了解放學情況,并接收放學通知;

  ⑧后勤安全——實現設備、設施、物品報修及維修的有序、規范管理,實現衛生、安全隱患的巡檢管理;人人可報送安全隱患和維修相關信息并一鍵推送后勤人員。

  ⑨電子班牌——為一年級各班安裝了電子班牌,這是特地為孩子、家長、老師所打造的一個學習成長交流服務的校園智慧平臺,也是學校打造的一款關于班級文化展示的智慧校園管理系統,平臺整合了教師教學辦公、學校對外宣傳、課外學習延伸、日常互動交流、智能硬件接入等各種功能。通過電子班牌,實現了班級文化的豐富多彩,同時也成為了家長和學生、教師和學生、學校和班級之間的互動媒介之一,同時加強了班級風采展示和文化建設。

  2、智慧教學環境及應用情況:

  繼續自建的智慧校園體系及APP系統打造智慧教學環境,恰當運用信息工具,有效分享優質資源,實現人與情景自然交互,實現學習數據的云服務同步,記錄學習過程、智能分析學習成果的一種教學環境和方式。

  ① 校本課程自主選課:全校學生使用自主選課模塊進行每學期兩季的線上拓展課的線上搶課報名、上課實拍、點評互動;

  ②“我喜愛的課堂”評選:學生針對每周所有課程的.講課質量及個人喜好,對課程及任課教師進行評價,評出星級和評語。促進教師重視課堂效果,提高授課質量;

  ③體育測評實時監測:針對五項管理的體質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評,通過APP填報體育測評數據,指標參照國家標準設置,有針對性地對學生BMI指數、成長發育指標、耐力、爆發力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出具17項統計報表,全面監控學生健康發育及體質狀況;

  ④教學直播:有手機即可隨時隨地發起直播,可按全校、年級、班級等單元發起直播,家長通過APP或平板電腦進入觀看,可互動留言;對學校重大活動能夠實現在線直播。本學期共進行在線直播十余次。

  ⑤打造微課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學校教師結合學情開發教學短視頻資源,錄制微課,學生隨時觀看小視頻進行學習、互動;通過微課精品資源建設,實現共建共享,教師、學生、家長通過在線移動學習,實現個性化學習平臺。

  ⑥智慧閱讀:通過學校自建智慧圖書館,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圖書資源、圖書借閱、學生閱讀的全面可感知及分析,開展了全員閱讀和年級全學科閱讀展示課,培養了學生閱讀習慣,強化學生知識獲取能力;

  ⑦優質課:教師展示課的開課預告、觀摩實拍、上課實拍,促進教師之間的課堂藝術交流;借助于大數據技術,能夠對課程開展情況進行有效分析。對課程教育問題進行有效把握,這對于解決課程教育問題,提成課程教育質量是一種促進。

  ⑧智慧教室:本學期學校新建兩個智慧教室,每個教室安裝1臺智能錄播主機、2臺4K超高清攝像機、2支吊裝話筒,并通過綜合布線、整體調試、接入校園網,在機房安裝1臺平臺服務器并搭建多維成長平臺、教育視頻資源管理應用軟件環境。在系統中錄入班級、課表信息、進行班級人臉建模,智能錄播主機會根據系統設定的課表自動開關機、自動工作,對師生教學過程沒有任何干預。授課時系統通過多目標的動態人臉識別,識別學生的身份;依據教研理論支撐,識別教師和學生的有效行為數據,統計出教學過程之中師生九大行為占比情況;通過文本識別,識別出教學課件中的文字與知識點,與平臺知識庫相對接,便于后期對相關知識點的檢索;通過表情識別,識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幫助了解教師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授課結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觀察分析數據報告,主要包括課堂師生行為、課堂參與度及S-T行為分析數據。系統應用人臉識別、行為識別、表情識別、文本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多維度的數據采集、分析。

  二、下一步建設規劃

  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止境,學校很容易在追逐高科技的光環中迷失自己。勝利智慧校園的建設始終將技術放在支撐、輔助教育工作的位置,不遷就、不盲目,圍繞教育教學場景深入思考、提煉,設計實用、易用的解決方案,確保“用起來、用得好”,穩步推進智慧校園建設之路。

  在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學校領導、教師及服務商付出了很多心血,幾乎每個崗位的人員都參與了調研、探討、設計。學校將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當做關系學校未來發展的重要工作對待,在人員配備、資金支持等各方便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學校制定了智慧校園建設遠期目標。

  1. 可感知的校園

  在人員管理、資產管理、物品管理等環節全面應用物聯網技術,將人員位置、軌跡納入校園安全管理體系,將資產及物品管理利用近場通信技術全面標簽化、數字化,讓每一個實物都具備身份,做到可查詢、可追溯,并可指導物資采購計劃,提升年度預算的準確性。特別是電子、電氣設備,利用智能傳感與控制技術,實現運行狀態的監測及遠程控制,優化電力消耗,大幅降低用電成本。

  2. 智能化的校園

  通過引進人工智能技術,在課堂學習、作業完成等各環節實現對質量、效率的全面監測,針對學生課堂表現、成績數據、作業質量、學習效率與習慣進行綜合分析,推演發展趨勢;監控學生身體發育指標、形成身體健康報告;分析學生的藝術特長、興趣愛好、活動軌跡等指標。進而綜合各項數據對學生出具個人畫像,提供成長報告,對于發現學生潛質、擇優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提升智慧校園平臺的建設、管理、應用水平,加快建設涵蓋學校的智慧校園公共服務體系,通過2-3年的跨越式建設與發展,建成高水平數字校園基礎設施公共平臺,實現高速、安全的校園網有線無線全面覆蓋校園、信息化終端遍布校園,立足師生信息化應用的實際需求,以信息技術對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等各項工作進行現代化改造,構建資源數字化、應用集成化、傳播智能化的信息環境,建設可共享的優質校本資源庫,實現教學教研、管理服務的高度數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和應用水平,基本建成以移動終端、智慧教學、智慧教育等為主要標志的“互聯網+”和智能化信息智慧校園環境,基本實現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智慧管理。

  具體目標就是實現六個智慧化。

  智慧教學:

  構建先進實用的網絡教學平臺,整合、豐富智慧教學資源,創造主動式、協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學習環境,建立師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

  主要實現三種學習方式:

  泛在學習:構建便捷的在線學習體系,讓師生及家長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自主學習:通過智慧導學讓學生在自學時能夠了解知識的前后順序,從而更加合理的安排自主學習。

  個體施教: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根據學生的薄弱點進針對性的練習。

  智慧管理:

  學校實施智慧校園管理系統,構建覆蓋全校工作流程的、協同的管理信息體系,如教師通過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進行請打卡;后勤工作將實現安全隱患、設施維修智慧保修等。將教師從冗雜、簡略重復的數據輸入、傳送、辦理、檢索等作業中擺脫出來,尤其是數字化校園體系供給的信息檢索及核算報表的生成功用,把以往需求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進行信息查詢、核算,交給體系來完結,大大降低了作業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使教師的腦力價值得到提高,改進了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智慧檢測:

  為學生建立動態體質健康檔案。學生通過APP每月填報9項體育測評數據,指標參照國家標準設置,有針對性地對學生BMI指數、成長發育指標、耐力、爆發力等進行綜合分析,并出具17項統計報表,全面監控學生健康發育及體質狀況;同時實現體測數據管理功能和客戶端的數據查詢,運動指導和運動健康教育功能。下一步將實現智慧學習服務平臺將題庫診斷系統、在線考試系統、網絡閱卷系統、學習分析系統、在線學習系統、智慧導學系統有機結合,建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方式。

  智慧家校:

  家長通過手機客戶端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放學信息;每天完成體溫檢測上報;通過線上直播了解并參與學校活動等;通過家校互動系統,促進學校與家長的聯系,共同監督學生的學習,及時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為家長、老師、學生提供更好的溝通方式,讓學生的家庭教育得到優化,更好的幫助學生成長。

  智慧評價:

  教師進行每月過程性評價的工作量化;學生和家長參與學校評價管理,定期評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我心目中的好課堂”。

  智慧借閱:

  所有書籍的借閱和歸還采用開放式自助借閱方式,學校圖書館一鍵借書/還書系統。屏幕墻上面一直展示著借還量、圖書館到館人次,當月的圖書借閱排行榜、讀者借閱排行、新書推薦、熱門檢索詞以及圖書館的活動資訊。大數據服務平臺,運用客流系統、讀者行為分析資源庫等系統的先進智能算法,對后臺數據進行挖掘,推送到前端智慧墻實時發布,形成一張高價值的記憶網,不斷追蹤師生行為偏好和個性化信息需求。

  未來,勝利大街小學還將加大智慧校園建設的人力、物力投入,相信在大數據的助力下,學校將在智慧“教”與“學”以及學校管理、家校溝通等方面的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定,越來越多老師將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更好地實施因材施教、精準教學,越來越多孩子將在大數據教育教學背景下更好地學習、成長。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 11

  1、科學合理,創建計劃。

  我校每年認真做好規劃,努力開發社會資源,建設教育信息化,打造智慧校園。

  2、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

  學校以裝備升級為契機,通過對網絡、投影、廣播和監控設備的改造,努力構建集交互、投影、遠程管理為主的多媒體融合系統,同時學校可以通過遠程管理及時推送相關內容,如眼保健操和室內操可以直接推送視頻和音樂,讓老師不再拖課,不再占用學生寶貴的課間十分鐘。學校的重要活動通過遠程直播比以前更加方便快捷。

  3、傾力打造釘釘智慧管理平臺和釘釘微官網

  該平臺是電子化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它推動了互聯互通及數據共享,學校的辦公、教育教學、后勤管理等方面真正實現了智能化管理。它豐富了家校溝通的形式,改變了教師管理和班級管理模式,改善了家長的家庭教育環境,全面增加了學校品牌競爭力,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山東、連云港等十多個省市區的兄弟學校前來觀摩學習。

  4、完善資源庫建設,實現教學資源的網上管理應用。

  學校投入資金,與釘釘智慧校園,購置了教育資源庫和名師網資源;學校還利用現有的錄播教室建立了教育資源庫。

  5.立足項目研究用好信息化設備

  (1)“互聯網+時代課堂教學范式研究”,實現課堂變革

  北郊師生利用釘釘群、QQ群、“全景”平臺讓“互+”走進了課堂,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了課堂變革。在一年多的研究過程中,我校教師分別展示了省級公開課3節、市級公開課4節,區級公開課6節,在前瞻性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北郊數字化課堂以其特有的開放性、探究性、互動性獲得了與會嘉賓的一致好評。北郊小學數學教研組、語文教研組獲得區先進集體稱號,北郊小學的'三位老師獲得了先進個人稱號。

  (2)“互+”線上線下課程,打開網絡學習新方式

  在“互+”環境下,基于“融合教學”的社會化拓展課程(選修)應運而生。本學期,共開設了20門線下拓展課程、7門線上直播課程、30門線上錄播課程。

  學校線上線下獨具特色的“互+”線上線下課程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和家長的課后學習資源包,打開了網絡社群化學習的新方式。“互聯網+課程”也大規模地打破了教育空間,開放了教育資源,給17個省和地區數十所學校提供了課程服務,其直播課程影響了8千多人,錄播課程影響了3萬2千多人,為中國教育公平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經驗。吸引了近百所省內外學校的參觀和交流,在一定范圍內影響著區域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互+”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被評為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培育項目,獲常州市第六屆學校主動發展優秀項目一等獎。

  (3)iMath(愛數學)課程基地建設,實現內外輻射

  學校首先結合學校的特質制定了iMath(愛數學)課程體系框架,然后結合學校的日常教學和管理實踐開始了常態化研究。

  比如融合線上與線下技術、課內與課外時空、校內與校外資源,利用“速算總動員”、“一起作業”、“貍米學習”等軟件將口算練習和數學基礎作業落實到日常教學和作業設計中。還讓學生利用“一起作業”和“貍米學習”在暑假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測試。開學后,學校組織近百名暑期在線上申報補充考試和優先考試的學生進行現場測試。

  比如以自主選擇為宗旨,將拓展課程的模塊6、模塊7、模塊8與學校社團活動相融合,落實到每周五的社團活動中。

  本學期開學初,徐青校長帶領全體數學教師進行了一場“數學步道建設”頭腦風暴,如何形成序列?如何線上線下相結合?如何將我們的思考和研究物化?……最終確定七大主題,并分組落實。如今,數學步道已經物化于校園。”超腦創造營”、“玩轉數學”、“學數學很酷”、“數學爬山虎”、“最美數學公式”“魔法數學變變變”、“思維的風暴、智慧的光芒”七大主題落實到校園和教室的墻面,“imath”的校園環境逐步形成。

  通過課程基地建設,我校還將生成精品校本課程,完成iMath實施綱要的制訂,架構整體的iMath課程,完成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的校本資源包,撰寫《互聯網+重建數學課程》,匯編iMath課程學生作品集、教師教學案例集、教師論文集、數學專題報告,形成《iMath愛數學課程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方案》。

  通過課程基地建設,我校將充分發揮示范輻射作用、推動學校語文、英語、綜合學科的數字化改造,并向集團盟校、區市省的輻射,為兄弟學校的課程基地建設提供經驗和教訓。

【智慧校園建設情況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6

[經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6

(薦)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6

(通用)智慧校園建設方案08-08

標準化建設情況匯報材料11-13

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03-01

智慧校園建設實施方案03-11

鄉村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情況匯報材料05-04

智慧平安校園建設方案(精選19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