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

時間:2022-11-18 10:57:06 匯報材料 我要投稿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精選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很多時候都離不開匯報,匯報時通常會多講一些重點工作的內容,非重點的內容簡單介紹即可,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為寫匯報而發愁?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精選7篇)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1

  上半年,全市供銷系統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結合實際積極推進戰疫保供穩產,四川電視臺、農村日報、西南商報、遂寧日報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夯實基層組織體系、拓展經營服務領域,上半年全市供銷系統實現銷售總額42.8億元、利潤總額2552萬元,供銷社服務鄉村振興實力明顯增強。

  一、戰疫保供備耕,穩定糧食生產保障基本民生

  (一)抓供給保障基本民生。一是強化保供流通。積極適應疫情期間全市居民小區村社封閉管理新形勢,縣級社依托電商平臺積極開展“網上供銷”,市社依托直屬禾之春農產品供銷公司,建設1個社區服務網點、12個小區臨時農產品銷售網點,出動5輛流動銷售車,日均供應生鮮蔬菜6噸、水果0.2噸、肉禽蛋0.3噸,打通居民生活物資供應“最后一公里”。疫情期間,供銷社實現農產品銷售2500萬元。二是加強保供儲備。全市系統充分發揮網絡優勢,積極儲備日常生活物資。射洪市社充分發揮金源商場和各連鎖店作用,打好提前量,共購進:大米18噸、面6噸、面粉5噸、食用油9噸、方便面12000/桶、袋、各類餅干4噸。大英、蓬溪等縣級社充分發揮“國家隊”作用,主動承擔黨委、政府安排的生活物資應急保障供應儲備任務,確保市場供應。

  (二)保春耕穩定糧食生產。一是農資備耕足。依托遂寧靈鑫、射洪嘉豐、蓬溪鼎紅、大英裕農等農資公司,儲備肥料13638噸,其中:尿素3660噸、碳銨1425噸、磷肥2125噸、復合肥5862噸、其他肥料566噸,調運農藥164噸、農膜93噸、種子58噸、各種農機具1082套,確保農資市場供需總體平衡、結構合理。二是服務保耕好。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改造為農服務中心4家、基層社10家、服務網點30個,精準分析農資市場供求關系,暢通供需渠道,實現春耕土地托管服務面積15000畝。三是技術保耕強。將“線上培訓”和“線下實操”相結合,積極培育無人機操作手等現代農業技術人才30人,組織30名農技人員、5個春耕技術服務小組,深入農村采取田間授課、精準授課的方式,開展技術指導,累計發放政策宣傳和技術服務資料3000余份,培訓農民1000人次。

  二、對標查漏補短,夯實鄉村振興供銷基層體系

  (一)基層社建設提質增效。按照“五有”(有證照、有場所、有標識、有人員、有經營服務)標準和市場化方向,采取盤活基層社現有資產、聯合社幫扶、社有企業投資、財政扶持等多種方式,改造升級薄弱基層社,拓展經營服務功能。把基層社打造成發展可持續、農民致富有保障、集體收入有來源的鄉村振興骨干力量,探索了“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同建”的新做法。上半年,改造提升基層社8家,成功申報總社基層社標桿社4家。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有序。通過相互參股、業務聯結、服務帶動等多種形式積極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聯合社,推廣“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小農戶(貧困戶)”的模式,提升小農生產組織化程度,推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注重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著力培育一批經營規模大、服務范圍廣、管理運營好、示范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做好示范社申報、發展質量跟蹤監測工作。上半年成功申報總社農民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級示范社7家。

  (三)城鄉綜合服務提檔升級。順應村建制和規劃調整,優化農村綜合服務社布局,采取盤活資產改造、整合村居設施等方式規范提升農村綜合服務社28個。扎實開展農村綜合服務社星級社培育創建,帶動農村綜合服務社改造升級硬件設施,擴大經營范圍,拓展服務功能,積極開展日用品配送、消費合作、文體娛樂、養老幼教、再生資源回收等多樣化服務,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有效提升。

  三、保障供給服務,提升鄉村振興供銷服務功能

  (一)農資供應保障充分。依托遂寧靈鑫、射洪嘉豐、蓬溪鼎紅、大英裕農等農資公司,積極探索“互聯網+農資”經營模式,圍繞化肥、農藥“雙減量”控制目標,加強農資儲備供應,引導科學施肥、合理用藥,今年春耕供應有機肥13萬噸,高標準農膜5萬余噸,低殘留農藥9萬噸,供銷社企業農資市場占有率達55%。

  (二)流通服務拓展有效。打造“網上供銷社”,依托遂寧蜀之味、射洪坤澤、蓬溪益眾等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加強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等聯營協作,推行基地共建、品牌共創、利益共享,做長產業鏈。上半年電商銷售額實現1.92億元,助農增收效果明顯。

  (三)農業社會化服務強力推進。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依托射洪太乙、蓬溪芝溪、船山永興等6個為農服務中心,圍繞耕、種、管、收、加、貯、銷等農業生產環節,積極開展“保姆式”“菜單式”或個性化“定制式”服務,上半年供銷系統實現土地托管服務面積2.37萬畝。

  (四)脫貧攻堅供銷助力明顯。累計為97家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成功申報“四川扶貧”公益性集體商標,涉及9類、213個品種。剔除9家不符合申報條件的市場主體,規范26家經營主體商標使用行為,取締1家用標資格。探索“供銷社+企業+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以四川金匯源、遂寧禾之春、射洪金檸農業等23家企業為依托,上半年,累計銷售扶貧產品680萬元,覆蓋78個貧困村、4152戶貧困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力量。

  半年來,全市供銷系統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供銷社服務鄉村振興著力不夠明顯,基層體系不夠完善,機制不夠健全。下半年全市供銷系統將從四個方面,深化綜合改革,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持續深化綜合改革,找準鄉村振興供銷著力點。把供銷社綜合改革各項工作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主動作為。圍繞產業興旺,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層次和水平,引導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圍繞生態宜居,積極向鄉村綠色環保產業進軍,拓展農村生態服務,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圍繞生活富裕,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圍繞鄉風文明,加強農村綜合服務社建設,大力弘揚供銷合作社文化,培育農民互助合作精神;圍繞治理有效,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推廣“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同建”,探索村社治理的有效途徑。

  二是持續夯實基層組織,筑牢鄉村振興供銷服務基礎。推進基層社建設提質增效,持續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城鄉社區綜合服務社;積極探索鄉鎮基層社、為農服務中心、農村合作經濟聯合會、農資經營網點、莊稼醫院多塊牌子一套人馬。下半年,力爭建成運行規范、帶動力強的村級基層社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專業合作社聯合社2家,力爭打造村(社區)綜合服務社35家。

  三是持續做長經營鏈接,拓展鄉村振興供銷服務領域。積極開展“綠色農資”服務,大力推進農資連鎖經營,力爭供銷社企業農資市場占有率突破60%。充分發揮社有企業、基層社、綜合服務社(中心)的帶動作用,下半年,力爭系統土地托管服務面積新增15萬畝。依托社有企業,積極開展現代流通服務,強化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加強再生資源回收服務,積極參與農村垃圾治理和“廁所革命”行動,積極打造鄉村綠色生態服務體系。精準助力脫貧攻堅大局,做好“四川扶貧”集體商標的申報、運維、管理,推廣“供銷社+小農戶+貧困戶”的扶貧模式,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農民生產生活提供便捷安全、優質高效的綜合服務。

  四是持續完善治理機制,強化鄉村振興供銷服務支撐。把完善“三會”制度,作為供銷社推動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推動安居區供銷社完善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健全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籌備召開市供銷社第一次代表大會。下半年,市、縣(市、區)供銷社完成“三會”制度建設。建立市供銷社合作發展基金,制定合作發展基金運行管理辦法,加強系統內合作發展基金的合作,共同培育產業帶動力強、社會影響大、經濟效益好的項目,促進系統上下貫通、聯合合作,服務產業興旺,促進共同富裕。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2

  東蓮花院鄉作為鄉村振興花鄉果巷示范片區所在地,縣鄉村振興工作的主戰場,為迎接7月份全省鄉村振興現場會在我縣順利召開,我鄉采取非常舉措,調配18支工程隊、300余人沿全鄉三線四點(三線即遷曹線、大蓮線、新花線,四點即馬家溝村、東城峪村、徐莊子村、西山村)鋪開,其他村同步追進度、趕工期。在此之前,投資400萬聘請河北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全鄉16個村進行設計,采取邊設計邊施工,專家駐場指導施工的方法推進工作。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

  結合我縣生態環境深度治理攻堅行動,我鄉掀起一場態度堅決、聲勢浩大、效果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度治理攻堅戰,在生態攻堅深度治理行動中使用人工累計9650人次,動用各類車輛累計3820車次;動用勾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80余輛,累計工時14380小時;共清理生活垃圾2200.6噸;清理禽畜養殖糞污693.5方;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1543.7噸。在縣委縣政府組織的驗收中,我鄉16個村均取得了優秀的好成績,先后接待了來自開平、遷安、豐潤、玉田及其他友好鄉鎮的學習觀摩30余次,獲得了各級領導一致好評!垃圾處理方面,縣級配備垃圾桶全部發放到位,鄉出資購置4000個小型垃圾桶,全鄉每戶發放一個;共招聘保潔員41名,為每個人配備人力三輪車,在鄉墊資的情況下保證勞保用品全部發放到位以及繳納意外保險;對保潔員建立獎懲考核機制,每月對其不少于5次抽查,考核結果與工資掛鉤;通過兩個月工作基本上實現了“村收集、鄉鎮轉運、縣集中處理”的模式,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基本達到100%。

  二、廁所改造進展情況

  我鄉安排專人赴廊坊實地考察多家改廁設備公司,優中選優確定從河北錦泓環衛設備科技有限公司采購一體化三格式與雙翁式化糞池及相關配件,并與設備采購公司達成協議,由公司安排相關專業人員駐場指導改廁設備安裝,現已完成相關設備采購,已組織兩支專業施工隊伍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施工,目前已完成改造48戶,在建98戶。

  三、農業示范園區及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一)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情況

  一是梨花坡富貴牡丹產業園項目。截至目前完成投資2100萬元,完成接待中心前廣場綠化、水韻樂園修繕及綠化、酒店內設備調試等工作,目前游客接待中心軟裝設計方案已通過審核,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馬上組織施工隊伍進場施工。二是五海獼猴桃莊園項目。截至目前完成投資2400萬元,完成20000株獼猴桃品種換植;澆灌返青水并進行獼猴桃苗子管護;栽植海棠900株;800畝獼猴桃苗加蓋生物制肥;完成西園區地標廣場建設。

  (二)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一是天晶智能溫室群項目。完成溫室條形基礎砌筑,正在進行溫室磚基礎砌筑。二是花果人間智能溫室群項目。完成智能溫室人字架組裝、人字架橫梁安裝,正在進行外抗風柱安裝,農業大棚正在進行砌磚,墻土方回填。

  四、“十百千”工程進展情況

  (一)路面硬化

  今年以來全鄉共硬化水泥路面13800平方米,對徐莊子、西山、東城峪、馬家溝等觀摩線路重點村鋪設瀝青路面共計23000平方米。

  (二)村莊綠化

  截至目前我鄉共栽植綠化樹種3500余株、各類花草42000株,種植花籽15300余平方米,壘砌花池5000米。另外與河北設計研究院的專家對接,新確定小節點打造18處,其中5處小節點正在建設中,預計下周起將全部開工建設。

  (三)墻體美化與亮化

  全鄉共壘砌石頭矮墻3200余米;圍擋木柵欄3800余米;墻體立面改造共計完成32000平米;徐莊子、西山、東城峪墻體美化26000平米;安裝路燈共計459盞,打造一條特色景觀大道;設計縣界標識牌1處,村莊標識牌16處,新型黨建標識牌9種,已經獲得領導認可;通過與遷西縣文化館專家討論研究確定,在我鄉重要道路節點,設計較為醒目突出切具有遷西縣和東蓮花院鄉特色的標志性建設節點6處,設計方案已出,馬上進入施工。

  (四)污水治理

  東城峪村之前設計采取集中收集方式進行污水處理,現主管道已鋪設200余米,但由于村內線路線路混亂、自來水鋪設無法協調等多種原因,現暫時停止施工,考慮改成分散式處理;西山村也因為村內不方便鋪設管道,計劃改成幾戶一組合的方式分散式處理,現正在設計。

  (五)美麗庭院創建

  現全鄉已完成創建美麗庭院426戶,精品美麗庭院95戶。

  (六)集中供水

  馬家溝路面提升工程:完成自來水管道鋪設1400余米,水表井、蓄水池皆已完工,剩余部分水表未安裝完畢,工程臨近完工。

  (七)其他建設

  東城峪游客接待中心工程:主體建設已完成,正在進行裝修工作;2017年6個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及2個小田園綜合體項目,6個已完成驗收,一個正在建設中;由北京世紀唐人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的黃巖主題酒店,目前已完成評審工作,正在進行招投標;松山峪-潘家峪道路工程,大型設備已經到位,本周一已經入場施工。

  我鄉將進一步加壓奮進、砥礪前行,建設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爭創市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爭做縣委“打好三張優勢牌、實現六大新突破”的實踐者、排頭兵。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3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繪就了新時代“三農”事業新征程的宏偉藍圖,X縣是典型的農業縣份,農業在整個縣域經濟發展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工業也大都是圍繞農副產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領會精神實質,積極搶抓發展機遇,緊密聯系自身實際,在學思踐悟中走好鄉村振興的實踐之路,努力爭當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真正使振興鄉村的戰略部署在XX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做好“融合”文章,發展鄉村產業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原動力。按照省委總體要求部署,以“縣域產業”發展為統領,以“特色農業產業化”為牽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走好三產融合發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結構調整,打造特色農業。以“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方向,充分發揮綠色有機生態資源優勢,加快結構調整進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不斷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重點加快專用優質品種玉米、優質大米、有機雜糧雜豆、綠色蔬菜等優勢種植業結構調整,擴大“兩牛一豬一禽”和羊、蛋雞、鵪鶉、淡水魚等傳統優勢養殖業規模,探索發展田園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訂制農業等特色農業,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要潛力、要效益。二是培育發展動能,抓好改革創新。堅持用改革的辦法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業保險改革和新型經營體系改革,靠新體制、新機制創新培育新動能。三是推進三產融合,提升產業層次。全面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依托全縣X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加工、乳品飲品、果蔬、飼料、鄉村休閑旅游等產業鏈條,進一步提升價值鏈、延長產業鏈、完善利益鏈,著力走好產業化、基地化、規模化發展之路。

  二、做大“人才”文章,激發鄉村活力

  人才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和落實,關系到農業農村的發展和穩定。堅持以優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產教融合培育鄉土人才、以真情實意關愛回鄉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一是建設一支高質量的農村經紀人隊伍。加快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質高、懂技術、會經營、有熱情、有責任心”的農村經紀人隊伍,真正使其成為農民的“眼睛”看市場、農民的“耳朵”聽信息、農民的“腿腳”跑經營,帶動廣大農民樹立市場意識、了解市場信息、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二是建設一支高水平的農民雙創隊伍。積極倡導外出能人和大學生返鄉創業,為其解決各種后顧之憂,營造安心順心舒心的創業環境,加快推動“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變。大力培育雙創農民,使其成為農業創新創業示范樣板。三是建設一支高技能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通過縣、鄉兩級多類型、多業態培訓,開展農機作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產品網絡營銷人才等各類新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使其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開拓者和領路人;加強與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的溝通聯系,爭取建立院士站、博士后流動站,積極引進一批前沿科技站位高的外腦群體。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干部隊伍。切實提高鄉村干部指導農業生產的技能,真正成為行家里手;鼓勵各級干部到農村一線鍛煉,采取多種形式為他們搭建展示鍛煉舞臺,形成“在一線培養干部、在一線鍛煉干部、在一線重用干部”的良好導向。

  三、做優“環境”文章,優化鄉村生態

  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條件。要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為牽動,守住生態保護紅線,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讓農民成為綠色空間的守護人,創造更加舒適、和諧、文明的人居環境。一是積極推進“綠色革命”。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大造林綠化、沿江濕地保護和肇蘭新河治理力度,全面優化鄉村生態環境。二是積極推行“廁所革命”。結合肇東實際,探索實踐廁所無害化改造,加快廁所改造試點工作,確保經濟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廣。三是積極推行“垃圾革命”。實施生活垃圾專項整治,將生產生活垃圾“臨時收集、定點傾倒、定期清運、集中填埋”,促進就地減量和分類處理;加大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力度,重點對村屯坑拋棄地進行治理改造,加快推動“坑拋棄地”變成“園林景”。四是積極推行“能源革命”。積極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以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為重點,加快農作物秸稈全量化綜合利用,既解決作物秸稈往哪里去的問題,又解決原料、能源從哪里來的問題。

  四、做實“脫貧”文章,富裕鄉村生活

  實施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堅持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戰,聚焦精準,持續發力。一是聚焦產業扶貧。把產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既要規劃實施好肉牛養殖、光伏電站、棚室蔬菜、林果產業、鮮食玉米種植、食用菌栽培、鄉村旅游等縣級和鄉鎮層面的“蓋被”產業,也要發動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物業管理、以工代賑、勞務輸出、代種代養等“取暖”項目,確保精準到戶項目實現全覆蓋,確保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二是強化兜底保障。集中力量解決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和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弱項。重點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CD危房改造,徹底解決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三是激發內生動力。通過開展“五星級文明戶”創建、“五好模范”家庭評選、“自主脫貧典型”宣傳等活動,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提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四是落靠各方責任。不斷強化鄉村主體責任、行業部門責任、駐村幫扶責任、社會扶貧責任,既要明責知責,又要擔責盡責,更要追責問責,不讓“一戶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進程中落伍掉隊。

  五、做強“組織”文章,加強鄉村治理

  鄉村振興是一個大戰略,必須堅持走鄉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闖新路。不斷豐富村民自治實現形式,嚴格落實村“兩委”聯席會議等制度,加強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一約四會”建設,加強村務財務監督管理,真正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完善農村法治服務,引導干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表達訴求、解決糾紛、維護權益。扎實推進平安鄉村建設。三是在道德建設上強引領。樹好文明鄉風,保護利用好民俗風情、傳統技藝、鄉樂鄉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把文化舞臺上的聚光燈更多地聚焦農業、農村和農民;傳好良好家風,大力弘揚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為先、積善有余慶、忠厚傳家久等傳統家訓,使敬老愛幼、崇德尚儉、明禮向善蔚然成風;塑好淳樸民風,大力弘揚先進鄉村文化,充分發揮優秀基層干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新鄉賢的示范引領作用,用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成風化人。四是在基層保障上出實招。扎實開展農村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頓活動,解決好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強化新換屆村“兩委”班子教育培訓,切實提高推進鄉村振興的能力素質,充分發揮脫貧致富奔小康“頭雁”作用;積極為基層組織開展工作、服務群眾創造良好條件,真正使基層組織成為凝聚人心、干事創業、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4

  20xx年以來,縣人力社保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要求,切實發揮人力社保職能助力鄉村振興,通過就業惠民、社保安民、創業富村幫助農民增收創富。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開展就業惠村行動,借力三大平臺促進就業助推“鄉村振興”。一是積極搭建人力資源交流平臺,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三是發揮基層服務平臺作用,加強基層平臺人員業務能力,促進充分就業。加大就業托底幫扶機制建設,積極開發村(社區)公益性崗位,大力開發便民服務、治安、保潔、治水、保綠等村級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和低收入農戶就近就地就業。

  (二)開展創業富村行動,實施“雁歸”返鄉創業引領計劃。著力推進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返鄉農民工等各類人員到農村創業并帶動就業。積極推進創業優惠政策落地,加快創業平臺建設,深入開展農村電商精準服務活動。

  (三)開展工匠興村行動,大力培養技能人才。打造“鄉土人才”培訓培育機制。結合鄉村特色產業和多元化經濟發展實際,開發鄉村振興的創業培訓項目和專項職業能力項目。繼續深入實施培訓“百千萬”計劃,充分發揮培訓帶動創業帶動就業作用。加強勞務品牌建設,挖掘鄉土人才,選拔培養一批技能精湛、素質優秀的“鄉村工匠”,為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四)開展社保安民行動,積極落實社會保險扶貧政策。強化部門聯動機制,簡化參保手續。加強困難群體信息數據共享和比對工作,精確掌握本地區符合參保條件、應代繳的困難群體人數和人員名單,建立工作臺賬實施動態管理,確保征繳政策落實到位、到人,免除特困人員跑腿的麻煩。規范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保障農民工工傷待遇。進一步精簡流程,統一辦理參保和繳費登記手續。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5

  按照通知要求,匯報我縣20xx年上半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一、工作推進情況

  我們先后召開3次縣委常委會議、3次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鄉村振興工作,召開2次全縣領導干部大會,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制發全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實施方案和五年規劃,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總體思路。

  (一)產業振興方面

  一是發展特色富民產業,促進群眾穩定增收。全縣雜糧種植面積達100萬畝,調減玉米種植面積4.57萬畝;新增設施農業440畝;新(改、擴)建畜禽養殖小區48個;新建標準化示范果園15個。

  二是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引導農產品向精深加工轉移。鞏固和完善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現代農業創業基地建設成果。目前園區內標房建設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新增投資額達3.63億元。

  三是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組建注冊并正常運營土地股份合作社248個,成員總數達11900戶,入股土地18萬畝。新建農業綜合服務超市3家。

  四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助力鄉村振興。已爭取項目資金2.6億元。包括耕地輪作、農作物秸桿綜合利用等十幾個項目。

  (二)人才振興方面

  一是把“大學進園區進企業”工程緊緊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個校企、院企項目對接與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轉化8項;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1950萬元;引進高科技項目4項,新增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雙創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業4家,大學與企業新增簽約項目3個;正在開展老企業轉型升級和對外合資合作項目7個,已完成投資1.06億元。

  二是緊盯已經開展合作的重點項目,積極推動高校與園區、企業實現深度融合。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的“秸稈炭化與炭基肥生產”技術,已完成與XXX興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實質性對接。省農科院8名博士正在進行土壤改良、玉米種耐旱機理研究、作物超高產群體創建等實驗。

  三是加強農村本土人才的培育,優化農業從業人員結構。穩步開展設施農業、果樹、農機、畜牧等相關技能培訓,按計劃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三)文化振興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領,豐富百姓生活。在全縣260個行政村建設“大喇叭”工程,實現縣域全覆蓋。建設和完善文化廣場280個、文化墻6萬延長米、農家書屋245個、文化活動室289個。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風。開設農村道德講堂,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學雷鋒先進個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評選活動,評選出道德模范70人,有1萬余戶家庭被評為“文明家庭”和“十星級文明戶”。

  (四)生態振興方面

  圍繞“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鎮村組街(巷)戶”同步推進,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裝路燈6200多盞,栽植樹木500萬株,栽植花草60萬平方米,建農村飲水工程1227處,建成特色示范村35個、推進村150個。

  (五)組織振興方面

  一是選優配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通過清理退出一批、調整退出一批、選拔進入一批,將8名受過刑事處罰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對32名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村黨組織書記,調整21人;選拔26名選派干部、致富能手擔任村書記職務。

  二是發展黨組織引領鄉村產業。新發展村黨組織領辦創辦經濟實體26個,黨員領辦創辦經濟實體5個。

  三是發揮選派干部在鄉村一線作用。在向上爭取扶持、招商引資、發展“飛地經濟”、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鄉鎮財政增收、抓班子帶隊伍、壯大集體經濟、創新社會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縣選派干部共幫助派駐鄉村協調項目294個,協調資金1.73億元。

  二、存在問題

  “一村一品”產業沒有亮點,產業附加值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是指合作社)運行不規范;農村人居環境較差;鄉村人才資源匱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新亮點。依托本地有實力的企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訂單農業,發展商貿物流、雜糧種植加工、蔬菜種植銷售、生豬和肉驢養殖加工、生態觀光旅游等產業。

  (二)穩步構建農業共營制體系,著力促進農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整合涉農資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傾斜,力爭到20xx年底實現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蓋,規范達標土地股份合作社150個。

  (三)不斷加強鄉村生態環境治理。積極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綠色產業,培育觀光休閑、農耕體驗、健康養生等“美麗經濟”。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和農村污染治理,深入推進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訓和人才引進力度,持續提升農民農技水平。穩步開展設施農業、果樹、農機、畜牧等相關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到20xx年底完成職業經理人90名、新型職業農民450名培訓培養任務。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6

  魯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按照市、縣委組織部、下派辦的部署要求,圍繞職責使命,堅持人民至上,積極擔當作為,在鎮黨委、村“兩委”支持下,服務隊幫扶工作有序開展,有效推動鄉村發展振興。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多舉措強隊伍

  “打鐵還需自身硬”,魯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始終堅持練好內功,持續強化幫扶隊伍建設。根據實情況制定了服務隊六項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嚴落實。定期開展工作例會、學習交流會,項目推進會等會議。傳達學習上級有關會議及文件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措施,總結前期工作,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安排下步工作打算。在駐村幫扶“回頭看”活動中,全體隊員對一年來的工作認真總結、查找不足,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通過自我加壓,內生動力,促進駐村幫扶工作上臺階。

  堅持業務學習不放松,強力提高鄉村振興的本領。積極參與技能業務培訓、人才招商會等活動,拓展工作思路。通過外出考察開闊眼界,尋求鄉村振興良方新策。服務隊先后赴微山縣歡城鎮二龍崗村參觀學習產業發展經驗,到濟寧高新區接莊鎮垞河村考察中草藥種植做法,去魚臺縣王魯鎮、泗水縣泗張鎮、泉林鎮學習第一書記和鄉村振興工作經驗。

  (二)黨建引領為民解憂

  堅持黨建引領是開展一切工作的致勝法寶。

  服務隊在包保村相繼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和集中學習,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工作重點,解決群眾急需急盼,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服務隊協助包保村開展脫貧攻堅問題排查,緊緊圍繞脫貧質量、扶貧政策精準到位情況、建檔立卡數據質量和貧因戶家庭檔案資料規范情況等進行全面排查,共收集各類問題200余條,歸納整理三大類140條問題清單。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整改落實臺賬,督促鎮、村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逐項逐條整改提升,確保不留死角。

  (三)項目帶動群眾歡迎。

  鄉村振興靠實干。服務隊國繞基建做文章,充分利用上級資金,在魯橋三村、麥仁店村新安裝路燈114盞,大大改善村民夜間出行條件;在泗河崖村打灌機井20眼,覆蓋耕地1000余畝,為農民群眾增收糧食20余萬斤;在魯橋一村綠化街道2800平方米,栽植紅葉楠、瓜子紅楊、月季花等15300余株,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在劉橋村、南王中村實施中心路工程,在仲淺村、圈里村、泗河崖村進行“四好公路”項目建設,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下步還將啟動王埝村下水道項目,解決鎮村積水問題。

  圍繞產業促振興,服務隊努力打造魯橋鎮仲淺多村振興濱河示范點現代衣業產業園項目,整合8個村鄉村振興服務隊資金和扶貧資金,流轉南王中村土地60余畝,建設高標準連動溫室大棚加旅游采摘觀光大棚,種植高效農業經濟作物,各村按照資金投入比例受益分紅,實現增加村集體收入和轉移周邊村勞動力就業的雙重目標,真正讓農業就地增值,農民就近增收,帶動了旅游觀光、餐飲、漁業等其他行業發展。同時,服務隊還為鄉村營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融入鄉村、深耕沃士,件件實事受到群眾一致稱贊。魯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負責同志說:當前仍有許多事需要做,有許多問題需要攻克,我們將更好地發揮“服務助推器”作用,讓百姓“錢袋子”鼓起來、“小日子”紅起來、“大環境”美起來。

  (四)民意“5”來聽行動深入民心

  自民意“5”來聽行動開展以來,服務隊按照上級要求將下派工作、民意“5”來聽行動與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創新工作模式“民意“5”來聽+扶貧攻堅”入戶調查,從立足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高度,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盡心盡力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全體隊員按時在“民意5來聽”微信服務平臺上按規定簽到簽退,并及時上報工作動態和辦件提交。截止目前共走訪群眾85戶,接待群眾108人,收集民意訴求54條,并全部予以解答。另一方面,服務隊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調度工作開展情況,研究解決困難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在如何通過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上面還沒有找到很好的項目。

  二是工作的開展不均衡,竣工項目沒驗收,準備申請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慢。在文化振興、人才振興方面用力不夠,沒有找到很好的切入點。

  三、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2020年將認真貫徹落實《2020年全市下派干部重點任務清單》、《2020年全市下派干部工作推進線》和《濟寧市下派干部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2020年工作要點》等文件精神,堅持以黨建引領,項目帶動,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配合鎮黨委做好村級組織建設工作。推進行政村建制優化,協助鄉鎮黨委開展村黨組織書記“一肩挑”摸排,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發展黨員、注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

  二是推動脫貧攻堅各項重點任務落實。

  三是突出抓好幫扶項目建設。重點抓好產業項目。

  四是抓好隊伍建設,落實好工作紀律等制度規定。

  五是加強鎮村兩級溝通協調,做好幫扶工作與魯橋鎮黨委政府重點工作的深度融合,形成工作合力。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7

  龍安區位于安陽市區西南部,面積367平方公里,轄3鎮2鄉6個街道辦事處,人口32萬,其中農村人口為24.1萬人。

  20xx年,我區嚴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突破口,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著力點,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根本動力,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情況

  (一)以落實四個優先為前提,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一是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2018年3月5日成立了以區委書記任組長的龍安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也成立了相應組織。全區175個行政村,堅持“一村一隊”,從全區各局委中抽調175名科級干部到村中任“鄉村振興”戰略村級工作隊隊長,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工作。全區先后選派了107名區直機關優秀黨員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切實發揮了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尖兵”作用。2018年通過“兩委換屆”選舉出了一大批“能力強、責任心強、素質高、群眾信得過”的兩委干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組織基礎。通過組織建立,科學謀劃,形成了層層有人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工作格局。

  二是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龍安區域內既有城區又有農村,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為此,龍安區委、區政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化制度性供給和政策安排設計,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把資源要素向農村傾斜流動格局,構建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享共贏的互利互惠機制,讓土地、人才、資金、技術、科技等各類發展要素更多流向農業農村。

  三是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鄉村振興,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支撐。把“真金白銀”投到農村,既是對城鄉發展歷史負責,也是對鄉村振興未來的`擔當。農業農村建設面廣量大,很多項目都是公益性的,社會效益明顯高于經濟效益,少數有回報的也是投入大、周期長、回本慢,必須發揮公共財政資金的主渠道作用。龍安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加大公共財政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不斷增加。同時,加快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好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金配置到了農業農村。20xx年,區財政先后投入5000萬元,用于全區鄉村振興建設。

  四是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差,這既是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必須優先補齊的突出短板,也是影響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主要痛點。龍安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動公共服務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持續改善路、水、電、物流等基礎條件,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全面提升農村科教文衛體、養老社保等公共服務水平,努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從形式上的普惠向實質上的公平轉變,讓農民在農村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

  (二)以產業興旺為重點,提升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一是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進三產融合,促進經濟增收。區委、區政府制定了《龍安區現代農業2018—2020年發展規劃》,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新跨越的發展步驟,利用2018-2020年三年時間,通過優化布局、調結構、轉方式、強基礎、增活力,推動農業布局科學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促進農業產業高效發展。

  20xx年,龍安區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綠色發展為保障,以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著力打造小雜糧、花卉苗木、花椒、紅薯、優質林果等示范基地,繼續推進農業產業化和都市生態農業工作,精品園數量達到20家,20xx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25萬畝,總產量達到5.56萬噸。

  二是強化電商發展,促進農村增收。搭建共享平臺,推介特色產品。組織利用郵政系統“郵樂購”平臺、各生產銷售企業網站的作用和優勢,重點突出我區的小雜糧和花卉苗木,加強產銷信息對接,釆取開通農產品入駐綠色通道、宣傳促銷、直播帶貨等方式,開展線上下單采購、線下統配送“直購直銷”服務。20xx年新建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2個,完成我區41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同時積極培育電商示范企業加工、生產、銷售當地農副產品,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擴大生產,讓當地貧困群眾參與到企業務工或其他形式增加收入。20xx年,全區共培育電商示范企業11家,網上銷售涉農產品341.48萬元。新建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2個,提前完成我區41個貧困村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帶動貧困戶39戶74人。

  (三)以生態宜居為關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一是堅持規劃先行,突出示范引領。投資200多萬元高標準編制了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產業振興規劃和省級示范村鄉村振興規劃,為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方向。突出抓好善應省級示范鎮和馬投澗市級示范鎮創建工作,著力打造、提升羊毛屯、四門券等6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打造沿省道303線從海村到西上莊村的鄉村振興示范帶,以點帶線、以線帶面,推進了鄉村全面振興。

  二是領導重視,推進農村垃圾整治。20xx年,我區繼續實行農村垃圾治理“五分錢”工程(農戶每天拿五分錢),區政府每年拿出1400多萬元,堅持以農村垃圾市場化治理為主導,深入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日常化。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通過對鄉(鎮)、街道、村、和保潔公司三級考核,提高了各級對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的重視度,有效督促了保潔公司長期提供高質量保潔服務,真正實現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區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到村觀摩調研,現場進行點評;區督查中心、人居辦定期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列出臺賬,跟蹤推進,進行整改。有力促進了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的進行。20xx年元月份,我區開展了農村“五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硬化)、污水治理、空心村及村內空閑用地集中整治大比拼競賽活動,活動期間,全區共清理垃圾、雜物30萬方,拆除廢舊建筑1000余處,整理空閑用地2000畝,出動鏟車、汽車、挖掘機2萬余臺次,完成1.2萬戶污水治理,粉刷墻壁150萬平方米,安裝路燈3000余盞,種植綠化樹木1萬棵。為保證廣大群眾過一個舒適、祥和的春節,在全區農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號召全區各鄉鎮、街道利用春節前后開展一次“三清一改”集中整治活動。區人居辦實行每天進行督導督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全區共組織人員5000余人,出動機械車輛300余臺,投資300余萬元。清運垃圾總量8800余噸。清理村內塘溝50余個;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廢棄物130余噸。農作物秸稈通過切桿粉碎和飼料青貯,綜合利用率達到了90%。按照“五個一”動態監督管理機制要求,我區從三月份開始,嚴格實行日信息上報,周曝光、月評比、季觀摩制度要求,對全區人居環境改善工作進行督導督查,通報排名,有力提高了各鄉(鎮)辦的重視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為全區群眾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20xx年我區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1000余萬元對部分村實施戶戶通道路硬化;龍泉鎮投資300余萬元對S303道路沿線村莊進行美化;我區緊緊抓住3月份綠化植樹大好季節,投資100萬元,全區規劃30個村進行村莊綠化;投資約5000萬元在全區范圍內的主干道兩側進行新栽、補栽綠化,在東風鄉、龍泉鎮規劃建設了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街心公園、微地形綠化等建設,目前,在龍安區境內已打造成沿省道s303線六公里長的綠化游園建設,形成了“一路帶八村”“一路帶五園”的鄉村振興示范帶。

  四是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工作。龍安區把改廁工作作為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主要抓手之一,大力推進戶廁改造。一是高度重視,推進有力。區、鄉兩級黨政領導親自抓。制定出臺了《龍安區農村“廁所革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全員上陣,深入一線指導開展工作。掌握一手資料,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建立了例會制度,每周通報二次進展情況,并及時組織相關鄉(鎮)、街道辦事處,行政村現場觀摩,交流經驗,極大推進了工作的開展。二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我們經過充分調研,結合每個鄉鎮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改造模式。三是試點先行,由點到面。將東風鄉王潘流村、海村,龍泉鎮羊毛屯村、全林村,馬投澗鎮李家安村,善應鎮中城村作為第一批試點村,整村推進,以點帶面,全面鋪開。四是建立臺賬,細化目標,對照20xx年我區1萬戶的改造任務,我區進行了任務細化分解,把任務數分解到每月,明確到鄉辦,實行臺賬式管理,有力促進改廁工作的進行,圓滿完成了1萬戶的改廁任務。

  五是因村施策,推進污水治理工作。離城區較近的村,通過積極協調,實行與市政管網連接。投資473萬元在東風鄉趙張村建設村內污水管網與市政管網連接建設,已完工;投資460萬元的東風鄉王潘流村14411米污水處理管網已完成主管網建設;在鄉鎮政府所在地建設鎮區管網。馬投澗鎮投資170萬元在鎮區鋪設3000米污水管網,已完工;善應鎮投資600萬元在鎮區主干道鋪設污水管網,已基本完工;離城區遠,具備條件的村實行沉淀池和人工濕地處理。東風鄉投資116萬元在黃張村、許張村修建三級沉淀池和人工濕地處理工藝,已完工;龍泉鎮羊毛屯村、四門券村污水管網和沉淀池建設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四)以鄉風文明為保障,凝聚鄉村振興正能量。

  一是突出抓好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我區制定了《龍安區建設美麗鄉村助力脫貧攻堅(2018-2020年)行動方案》,與鄉村振興示范區、示范鄉(鎮)、9個示范村相結合,開展“四大工程”即實施新型農民培育工程、實施移風易俗覆蓋工程、實施清潔家園惠民工程、實施孝善敬老工程,把開展扶志扶智宣傳教育活動、文明信用戶評選活動、發揮“一約四會”作用、開展文明創建等內容納入到各項創評之中,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程度和素質,助力鄉村振興。

  二是深入開展各類評選活動。(1)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和孝善敬老活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助力農村移風易俗。制定印發《龍安區深入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實施方案》、《龍安區關于在全區農村“推行設立孝善基金深化孝善敬老活動》文件,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斷提升農村文明程度,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龍泉鎮東平村連續三年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村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目前,我區5個鄉鎮84個村建立了孝善基金會,1207位老人收到孝善基金68萬元。(2)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按照年度工作安排,對照文明村鎮創評標準,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目前共創建省級文明鄉鎮2個即東風鄉和龍泉鎮,省級文明村2個即娘娘廟村和下馬泉村,市級文明村15個,區級文明村77個,全區受到區級以上表彰的文明村合計117個,占比66.8%,有力提升了全區鄉風文明建設水平。(3)積極參與道德模范、河南好人、身邊好人、安陽市文明家庭評選活動,我區2人被評為河南好人,2人評為安陽市道德模范,6人入圍中國文明網好人榜。通過考評,進一步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進程。同時,結合我區“一創八評”,積極參加安陽市文明家庭評選,進一步弘揚了正能量。

  三是扎實開展移風易俗活動。通過制定《龍安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關于印發<關于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龍文明[2018]7號),明確工作目標,深入推動移風易俗工作,遏制農村婚喪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不良風氣,遏制封建迷信、黃賭毒等影響社會穩定的陳規陋習,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蓬勃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小落細落實。2018年,全區省、市、區級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率先啟動,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健全“四會”組織,實現有人管事、有章程理事、有規范流程,在全區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強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工作,推進農村“紅白理事會”建設,規范引導農民執行移風易俗規定。

  四是深入實施各類文化科技惠民工程。積極開展“文化下鄉、送戲下鄉”等活動。“龍安區鄉風文明智志雙扶文藝宣傳進基層”主題活動專場文藝演出在馬家鄉馬家村文化活動廣場拉開序幕,文藝演出以舞蹈《歡聚一堂》開場,演出了男聲獨唱、豫劇選段、快板、歌伴舞等14個節目。該主題活動旨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營造濃厚氛圍,提振必勝信心,實現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鄉村振興和諧發展。

  (五)以治理有效為基礎,推動鄉村和諧發展。

  一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和黨員隊伍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脫貧攻堅等工作,推動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過硬。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實施農村“組織力+發展力”提升計劃,深入開展以進行一次動員、強化一項機制、建立一支隊伍、開展一次承諾、抓實一項管理、營造一個氛圍為主題的“六個一”活動,扎實推行農村干部“紅、黃、黑”“三色”管理,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組織100余名農村支部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到蘇州農村干部學院學習,提升了廣大黨員干部政治理論水平。

  二是健全村務監督機制。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推行村級事務陽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形成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

  三是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完善“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加大農村普法力度,全力提高農民法治素養,增強了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意識。建立健全基層司法調解等糾紛調處機制,基層矛盾糾紛逐年減少,上訪案件發生率逐年下降,全區社會公共安全感和滿意度得到明顯提升。四是建設平安和諧鄉村。大力推進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雪亮工程”建設,實現了空中有監控、地面有巡邏、重點部位有技防的防控網絡。

  (五)以生活富裕為根本,提高鄉村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大力促進農民增收。堅持把就業創業作為農民增收主渠道,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龍安區努力開創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新局面,20xx年,我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242.64元。

  1、以穩就業為指南,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900人,占年度目標850人的105.88%,完成市定目標,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1120人,占年度目標1100人的102%,返鄉下鄉創業592人,占年度目標350人的169.43%,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100人,100%完成市定目標,返鄉農民工創業輔導253人,占年度目標250人的101%。

  2、以體系建設為保障,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實現新發展。

  (1)加強創業保障體系建設。成立龍安區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我區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指導鄉鎮建立統計、監督、考核指標體系,強化目標考核。

  (2)加強創業服務體系建設。一是積極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與輔導,打造特色培訓品牌,加強管理咨詢、融資指導服務。20xx年,我區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100人,創業輔導253人。二是積極推進創業服務平臺建設,依托“互聯網+就業創業”系統以及鄉鎮人社保障所,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注冊登記、培訓招聘、政策咨詢、社會保障等“一站式”服務。三是大力推進農民工轉移就業。積極開展“春風行動”招聘會。招聘會涵蓋百余家用人單位,招聘崗位包括家政、護工、運輸工、普工、紡織工、制衣工、服務員、技工等10余個工種,提供就業崗位共計10000個左右;充分拓展了農民工就業可行性,招聘會參與人數達到3500余人,初步達成就業意向的有1500余人。四是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實名制信息采集及臺賬建立工作,20xx年,我區新增農民工返鄉創業592人,全部進行了身份及創業項目信息核實登記工作。

  3、以示范創建為抓手,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實現新跨越。20xx年推薦省級脫貧攻堅優秀項目2個(龍泉金有盆栽苗木合作社、馬投澗龍馬家庭農場),市級示范項目1個(善應保亮林果種植合作社),認定區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項目4個(馬投澗亮飛農場、善應保亮林果種植合作社、龍泉金有盆栽苗木合作社、馬投澗龍馬家庭農場)。

  二是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強化鄉鎮中心學校統籌、輻射和指導作用,推動了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發展。

  三是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積極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適時適度提高養老金待遇水平。統籌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加快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做到了農村貧困人員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七)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動力,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一是抓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全區175個行政村全部已完成清產核資任務,為下一步集體資產股份量化打下良好基礎。制定了“龍安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龍安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龍安區集體組織成員身份認定辦法”等文件,設計了“農村家庭人員調查表”、“人口信息采集表”、“成員身份核定公示表”等表格,并制定了產權制度改革流程、成員身份界定流程等,目前已有95個村基本完成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界定工作。

  二是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我區大力宣傳相關政策規定、研究解決村集體“三資”管理易發多發的問題及對策等,提高村基層干部的經濟管理和政策水平。

  三是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我區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和都市生態農業工作,培育精品園;積極創建省市重點龍頭企業、省市示范專業合作社、省市示范家庭農場。《龍安區農業農村局新型經營主體遴選辦法》等文件,在全區遴選了20名技術指導員,每個技術指導員對接5個示范帶動作用強的新型經營主體進行技術指導。目前我區共遴選出26個新型經營主體,74個科技示范戶。

  四是認真做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我區建立了小麥、玉米、谷子、紅薯等試驗示范基地,結合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補助項目,為農業供給側改革和小雜糧推廣提供技術平臺。五是切實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上級文件要求上報高標準農田建設需求1.07萬畝。以“三地一礦”綜合整治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小雜糧、花卉苗木、花椒、紅薯、優質林果等示范基地,持續抓好了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村集體經濟“清零破五”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區175個村全部實現集體收入“清零”目標,集體年收入超5萬元的村達到169個。繼續推進農業產業化和都市生態農業工作,精品園數量達到20家;積極創建省市重點龍頭企業、省市示范專業合作社、省市示范家庭農場。全區共有省、市級龍頭企業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7家、家庭農場56家。

  五是加強農村金融創新。實施鄉村振興金融支撐工程,綜合運用貼息、擔保、風險補償等方式,鼓勵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加大對鄉村振興支持力度,健全多層次信貸供給體系,創新農村信貸產品。區域新增貸款主要用于支持鄉村振興,用好用足普惠金融政策,實現普惠性涉農貸款增速總體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發揮好農業信貸擔保作用,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融資能力。構建多渠道直接融資體系,進一步拓寬鄉村振興資金來源渠道。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服務平臺建設,使農民合作社和農戶通過地押云貸、農信云貸等金融產品實現網上申請發放貸款。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區全力抓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少,主要表現為:

  一是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我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雖然在不斷增加,但總體規模偏小、產業鏈條短,農產品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輻射帶動力不大,農業產業化進程仍需進一步加快。

  二是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突出。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有資金不足,區級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的資金有限,農業金融機構貸款門檻高、擔保難、時間短、額度小,產業發展資金短缺,難以擴大經營規模。

  三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薄弱。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培育和培訓力度不夠,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思維意識不強,發展的大局觀念不強,發展的長遠眼光不足,不適應新時代生產力發展水平,缺乏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參與市場競爭力不強。

  四是鄉風文明建設有待加強。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識、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強,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意識。部分農村存在娛樂活動單一、文化陣地建設滯后、示范帶動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與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還有不小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圍繞“產業興旺”要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培育主導產品。根據我區產業優勢和資源特點,圍繞培育壯大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支柱產業和特色品牌,及時出臺特色產業扶持政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二是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大力實施“互聯網+農業”,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大力發展花卉苗木、小雜糧、林果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及精深加工。四是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實現農村資源高效配置。五是培育骨干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合作社為紐帶,以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為基礎,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拉長產業鏈接、要素鏈接和利益鏈接。

  (二)圍繞“生態宜居”要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力度,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一是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統籌鄉村建設項目、資金、人才等各類資源,加快農村公路、供水、供氣、環保、電網、物流、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二是打造生態優美的鄉村環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著力解決處理鄉村垃圾,使鄉村環境更美、生活質量更高。同時,嚴格落實河長制,實行三級河長治污,著力保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鄉村。三是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積極探索文化+農業+旅游等發展模式,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鄉村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探索發展農家樂、觀光旅游、農業采摘、休閑垂釣等旅游項目,因地制宜推出一批特色農家樂、特色農莊,讓旅游產業成為我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如善園小鎮、長春觀、馬鞍山森林公園等可以進行精心打造,并形成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三)圍繞“鄉風文明”要求,深入實施文化引領戰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鄉村落地生根。一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結合農村實際,采取符合農村自身特點的有效方式,加強對中國夢、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宣傳教育,不斷加強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深入挖掘人文資源,推進理想信念、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推進誠信建設,強化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二是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對傳統村落和古村落保護開發,讓其既傳承歷史文化、凝結鄉愁眷戀,又跟上時代節拍、融入現代生活,實現在原有文化根脈上的新生。重點打造王二崗等一批特色文化名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風、一村一韻”的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三是著力構建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開展“服務惠民”活動為依托,大力整合鄉村建設各類資源,著力推進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積極推進黨建、就業、社保、教育、衛生、民政、文體、法律等8項服務,切實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四)圍繞“治理有效”要求,打牢基層基礎,健全鄉村治理體系。一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發揮其帶頭人的引領作用。定期選派第一書記到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加強執紀監督,嚴厲整治惠農補貼、集體資產管理、土地征收等領域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二是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強化道德教化作用,深入挖掘和宣傳本區鄉村人物的道德模范,發揮其激勵和模范作用,引導農民群眾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建立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并通過司法途徑著力調解村與村之間、鄰里之間、家庭之間的關系,實現家庭和睦、鄰里和諧。以“一創八評”為抓手,廣泛開展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醫生、村官、家庭等活動,宣傳他們的典型事跡,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三是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大力推進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拐騙等違法犯罪。增強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意識,將政府涉農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大農村普法力度,提高農民法治素養,引導廣大農民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五)圍繞“生活富裕”要求,加強改革創新力度,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一是強化科技支撐。積極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加強“互聯網+”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用現代設施、裝備、技術手段武裝農業,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高品質的農產品,促進特色產業現代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二是抓好產業興旺。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著力點,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努力構建“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三是拓寬增收渠道。大力推進人才振興工程,精心組織開展“引家鄉人、建家鄉”活動,通過加強產業建設,輻射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增強農業農村活力,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美麗鄉村振興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的匯報材料11-18

鄉村振興的匯報材料(15篇)11-18

鄉村振興的匯報材料15篇11-18

鄉村振興匯報11-04

鄉村振興村級的匯報材料(精選6篇)11-17

鄉村振興的匯報材料(通用24篇)11-17

鄉鎮鄉村振興的匯報材料(精選8篇)11-17

鄉村振興戰略的匯報材料(精選8篇)11-17

鄉村振興簡要的匯報材料(精選6篇)11-17

村鄉村振興的匯報材料(精選7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