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門]生態環境保護匯報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進行匯報,匯報可以是工作開始前的規劃安排,也可以是工作完成后的分析總結,每次提筆要寫匯報的時候都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態環境保護匯報,歡迎大家分享。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1
一、20xx年工作總結
(一)聚焦聚力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市區PM2.5年均濃度3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優良天數率82.7%、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實現管控目標。一是做好工業源整治。推動重點企業深度治理,全面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邀請清華大學、省環科院等技術團隊對100余家VOCs企業進行培訓和幫扶,指導制定“一廠一策”。二是做好移動源整治。開展柴油車用車大戶清理排查,抽檢貨運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運用遙測和黑煙抓拍系統查處超標排放柴油貨車。三是做好揚塵源整治。開展以建筑工地及道路揚塵、“臟車”出入城為重點的攻堅行動。四是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扎實開展夏季臭氧污染應急管控和冬季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五是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開展“十三五”及20xx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自評,分別排名全省第5、第7名。
(二)綜合施策抓好水污染防治。14個國、省考核斷面中,13個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優良率92.9%,完成目標任務。一是狠抓流域水污染防治。開展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系統建設運行情況調研評估,做好達標運維整治行動。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進8條重點小支流治理。二是狠抓農業農村污水治理。實施45個行政村“千村示范工程”。排查28條農村黑臭水體。三是狠抓飲用水水源地建設。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保持100%。
(三)系統深入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完成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的目標。一是抓實土壤污染調查。做好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耕地污染成因分析,實施農用地分類和建設用地準入環境管理。二是抓實重點單位監管。建立85家重點監管單位名單。三是抓實涉重金屬管控。建立涉鎘等重金屬污染源清單,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四是抓實涉危險廢物管理。完成100余家涉危險廢物企業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對23個工業固體廢物堆場周邊土壤和地下水開展調查,推進磷石膏堆場整治提檔升級。五是抓實風險管控試點。完成土壤環境風險管控試點區和污染綜合防治先行示范區建設。
(四)堅決有力抓好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全市成立由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雙組長的迎檢工作領導小組,下設7個專項工作組,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工作。二是做好迎檢準備。開展突出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對標對表完成17個大項、5個專卷和我市4個專卷資料收集工作。三是推進問題整改。截至20xx年底,中央督察組移交299件信訪件已辦結271件,辦結率90.6%;全力整改下沉督察發現的13項問題,已完成5項;中央督察組反饋意見涉及我市13項問題,已編制完成整改任務清單。
(五)科學規范抓好生態環境監管服務。一是強化規劃項目引領。編制《德陽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謀劃“十四五”時期重點項目。二是強化區域生態共治。做好編制《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相關工作,推進落實《成德眉資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三年實施方案》。三是強化環評審批服務。擴大環評預審范圍,推行“專家團隊服務制”和“三個一批”正面清單,實現市級環評審批較法定時限縮短70%以上。推進“三線一單”成果應用。四是強化法規體系建設。《德陽市華強溝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通過省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德陽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通過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線索核查。五是強化環境執法檢查。全市下達處罰決定書184件、同比上升21.9%,罰款金額1639.16萬元、同比上升95.4%。受理環境信訪1720件,按時辦結率100%,滿意度91.45%、同比上升5.73%。六是強化環境風險防控。抓好涉疫情醫療廢物、醫療廢水等處理處置的環境監管。加強核與輻射環境監管,現場檢查核技術單位150余家。組織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7次,建成3個縣級應急物資庫,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七是強化黨政同責考評。細化分解省級考核指標,加強調度督辦,聚力完成目標任務。嚴格實施對區(市、縣)和市級部門的考核。
二、存在的`問題差距
(一)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大。工業治理水平不高,城市環境精細化管理存在差距,揚塵污染未得到根治。
(二)水環境質量不穩定。環保基礎設施存在短板,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不規范。“三磷”問題加重流域負荷。
(三)土壤污染治理難度大。土壤天然背景值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難度大。
三、20xx年工作打算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一是打好藍天保衛戰。推動重點企業深度治理,狠抓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全面強化管控措施,持續加強科技支撐,確保實現空氣質量管控目標。二是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三磷”污染深度治理、小支流綜合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力爭實現13個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三是打好凈土保衛戰。加強對涉鎘等重金屬重點企業的監管,開展涉危險廢物企業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狠抓磷石膏等工業固體廢物在用堆場風險管控,完成受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目標。四是打好環境問題整改殲滅戰。加強調度督辦,堅決推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等任務。
(二)全面提升監管服務水平。一是推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建。貫徹執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二是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科學編制我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等。三是深化區域生態共治。常態化開展污染防控聯合執法等工作。四是推進法規體系建設。推動華強溝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大氣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等工作。五是加強環境監測執法。健全網格化監管機制,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六是狠抓生態環境安全。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七是認真落實黨政同責考評。做好省級黨政同責考評迎考工作。逗硬對區(市、縣)和市級部門的考評。
(三)大力推進環保項目包裝。一是大抓項目招商工作。按照省上開展節能環保產業和環保基礎設施招商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抓緊引進一批高質量項目。二是精心謀劃儲備項目。統籌謀劃項目布局,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儲備,不斷將成熟項目申報至中央和省級儲備庫。三是加快推進落實項目。對已進入儲備庫的項目,全力抓好建設進度;對未開工項目加快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對已開工項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對已完工的項目加快竣工驗收。四是及時精準調度項目。認真開展月調度,密切關注項目進展。及時申報支付項目進度款,真正把有限環保資金用在刀刃上。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2
20xx年,我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工作安排,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導向,強化組織領導,凸顯生態責任和紅線意識,確保自然保護區域、生態護林區域、森林、濕地國家公園和領地資源生態保護,進一步鞏固林業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主體地位,保障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一、林草生態環境保護相關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一)高原濕地保護工作
20xx年我局現有高原濕地保護項目一項,實施植被恢復9000畝,計劃5月份開工。“十三五”以來,我局嚴格按照濕地的相關政策及規定,科學組織生態修復工程、配套服務設施工程等相關項目的實施,并圓滿完成,進行驗收。濕地保護項目的完善,形成了尕海濕地9000畝的植被恢復區域和90畝的沙丘草方格,對我市國家濕地生態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調節氣候、促進地方生態保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帶動種植、運輸、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沙漠化防治工作
20xx年沙漠化防治工作共有三個項目,20xx年德令哈市沙漠化土地治理項目,生物治沙3000畝,計劃4月份實施,青海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20xx年度德令哈市沙化草地治理項目,沙化草地治理9.93前期招標工作已完成,準備5月份實施;青海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20xx年度德令哈市沙化治理(藏區)項目,沙化草地治理4萬畝正在準備前期招標工作。
主要做法:一是領導重視,全社會參與。我市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沙漠化防治工作,堅持把沙漠化防治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程來抓,作為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工程來抓。二是加快沙區產業發展,努力增加群眾收入。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下,充分挖掘沙區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充分發揮林草產品純天然、無污染、可再生的優勢,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建設。三是因害設防,改善道路生態環境,保障交通安全。沙治沙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以生態效益為目標,防風、固沙、綠化、美化道路為核心,通過節水灌溉、人工植樹造林、圍欄管護等措施,建立以喬、灌木為主防護林體系,遏制了風沙對公路的`威脅。四是把退耕還林工程、退牧還草工程、國家重點公益林項目和自然保護區建設作為沙漠化防治建設的主戰場,積極爭取國家林業建設資金,加大對重點區域的防治工作,從而將局部造林、小規模治理,逐步向整體治理、快速推進轉變,全面推動我市沙漠化防治工作健康、協調、快速發展。五是加強沙區植被管護,鞏固沙漠化防治成果。沙區植被管護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關系到沙漠化防治的成效。
(三)退牧還草工作
我局通過圍欄封育、退化草地補播、毒害草退化草地治理等工程措施,使草原退化趨勢基本得到遏制,退化草原得到充分休養生息,恢復了草原自然調節功能,實現了草原資源可持續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效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使其成為農牧民群眾致富圓夢的最大資源和最大靠山。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提高畜牧業防災、抗災與生產能力,解決草畜矛盾,促進草畜平衡;總結和探索出適宜區域草原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優化模式和經營思路,達到牧業增效牧民增收的目的,實現了草原生態良性循環、牧業增效、牧民增收。
二、存在的問題及意見
近年來,我市生態建設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成效顯著,但與德令哈所處的生態地位、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各種結構性、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進一步凸顯,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存在的問題、林草投資不足、水資源短缺、人才匱乏等問題交織在一起。雖然沙化治理等危害程度得到了基本控制,但生態環境惡劣,人口逐年增加,超載過牧現象嚴重,而牧民群眾連年自籌資金的能力有限。建議國家連年不間斷地安沙化防治資金,并且加大資金額度,才能有效地控制沙化退化發生面積,成果得以鞏固,進而改善牧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條件。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3
自20xx年,特別是年初以來,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環保局精心指導下,重視生態建設,堅持綠色發展,從鄉村環境整治、林地清收和落實河長制等工作入手,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現匯報如下:
一、鄉村環境整治工作
1、加大硬化、綠化力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鄉位于縣北部,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加強協調,積極爭取,加大投入,加大鄉村硬化、綠化工作力度,成果顯著。三年來共建設組戶通水泥路50公里,清理邊溝60公里,道路美化綠化80公里。新建休閑文化廣場12個,并安裝了健身器材。
2、全面推進環境衛生治理。專門成立了鄉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在集中治理階段安排領導包片,機關干部駐村檢查指導,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工作力度。通過大喇叭、宣傳車、發放宣傳單、設置宣傳欄、懸掛宣傳旗和宣傳條幅、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對村屯環境治理工作進行宣傳,提高群眾的`認識。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共同管理,全面治理。通過引進康潔公司負責街道和村屯生活垃圾日常清理維護,成立正義環境整治清潔公司負責建筑、糞便及生產垃圾的清理,村組干部與公司共同管理,保持常態,使全鄉環境衛生得到全面治理,不留死角。
3、綜合處理畜禽糞便。針對規模養殖戶通過縣財政補貼資金。
扶持,建設儲糞池和沼氣池。嘗試成立了生物肥公司,把分散的養殖戶的畜禽糞便分片集中堆放,通過生物菌發酵進行無害化處理后還田,基本解決畜禽糞便污染問題。
二、林地清收工作
1、建立層層包保責任制,廣泛調動包片領導、包村干部、村干部積極性使所有力量都傾向于林地清收工作,從黨委書記到村干部每人都包保一塊大片林地,確保栽植并成活。
2、把林地清收工作納入到村干部崗位責任制中,并占有極大比重,重獎重罰。
3、建立專業造林隊,確保還林質量、數量、成活率。
4、20xx年,我鄉采取由個人承包方式將全部還林工作落實到位,造林隊負責栽樹、管護及補植等工作,鄉里按驗收情況付承包費用。
三、河道環境治理工作
1、全面實施河長制,按上級要求設置鄉、村級河長,設置河道巡查員和保潔員,具體負責河道治理工作。
2、安排河道治理工作大拉練,對全鄉大小河流整治情況統一進行檢查和驗收,不合格當場制定治理措施。通過拉練共發現三大類52處重點問題,都一一得到解決。
3、對全鄉兩條主要河流栽植柳樹,確保護堤護岸,20xx年共栽植竹柳2萬株,20xx年栽植柳樹4.2萬株。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4
一、解決現狀
(一)區人家區生活污水直排門前鐵路旁污水溝解決情況
xx年9月6日,區政府已向鐵路局站發函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整改解決,此后,該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我單位相關責任人繼續深入實地調查,積極主動與鐵路局站溝通協調,4月9日,區政府再次發函鐵路局站。
(二)“河長制”“路長制”落實不到位的解決情況
巡察組反饋的各村巡河、巡路記錄不詳細的問題,我單位召開緊急會議,會上領導小組反復強調“所有工作必須留痕”,并要求各村巡河、巡路工作人員創新工作方法,現場拍照、回單位補充記錄是基本方法,現在網絡通訊如此暢通,還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曬工作法”,將環境衛生整治和問題整改情況以圖片配文字的形式發送到朋友圈。出于政府機關工作的特殊性,可分組對本單位人員可見,及時記錄工作進度。目前,此項工作方式已在我單位被廣泛采用,效果顯著。
(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記錄不全的解決情況
針對黨委會記錄中以研究環境整治工作代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問題,結合黨委會記錄不能涂抹、改動的情況,鄉主要領導約談黨委會記錄人員,要求其今后記錄時注意措辭,并要求其仔細研讀相關文件和材料,不得混淆“環境整治”與“生態環境保護”二者的概念。同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對待。目前,此項工作已被列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逢會必研究。
二、下一步打算
加快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作,需要各部門聯動,爭取多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整體發展水平。為進一步加快我鄉生態環境保護,除了避免以上類似問題再次出現,還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環保意識。鄉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增強對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環境治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搞好環境衛生宣傳,讓老百姓充分認識到環境衛生與自身健康的關系,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加強對農村環境污染防治的宣傳教育,特別是融入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戰略中,把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到各個階層使之家喻戶曉,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堅持齊抓共管,提升環境質量。要根據環保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制定的規定,明確各個相關部門的生態環保職責,形成“全鄉一盤棋”,全民參與生態環保的新格局。大力推動生態環保相關部門的聯動,有序整合并明確各部門、各層次的監管職能,減少職能交叉。推進生態環保部門與相關執法部門健全查案辦案協作機制,形成打擊生態環保犯罪的'合力。要健全環境監察、監測隊伍建設,加強業務培訓,切實提高生態環保檢查隊伍的執法水平。
(三)加強保護意識,美化鄉村旅游環境。鄉政府要建立和完善鄉村旅游行業服務標準,加強行業管理,強化市場監管,加強對鄉村假日旅游市場的規范和引導,努力營造文明、有序的旅游環境,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法、旅游法的學習宣傳,提高公眾的自覺意識和憂患意識。營造依法治旅氛圍。以全國文明村鎮創建為抓手,加強宣傳教育,消除各種陋習,不斷提升全民綜合素質。
現階段整改工作雖然已經基本完成,但我們的工作離上級的要求、群眾的企盼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將以此次整改活動為契機,努力建設和完善著眼于治本的長效機制。通過切實解決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完善各項長效機制和規章制度,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規范管理、依法行政、文明執法,提高環保執行力,為加快富民強鄉進程、構建和諧提供有力的生態環境保障。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5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現將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貴州省河流分屬長江和珠江流域。以中部偏南的苗嶺為分水嶺,北部屬長江流域,南部屬珠江流域。長江流域有4個水系,分別為烏江水系、洞庭湖(沅江)水系、牛欄江—橫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流域面積115747km2,占全省國土面積65.7%。主要河流有烏江、赤水河、清水江、舞陽河、錦江、松桃河、牛欄江、橫江、洋水河等。20xx年,全省55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為98.3%,其中,長江流域37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3%。烏江水系水質優良率為98.2%;赤水河水系、清水江水系水質優良率均為100%。無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劣于V類)水體斷面。全省15個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二、水環境保護工作進展
貽琴書記、炳軍省長和有關省領導多次到長江流域開展調研督導、作出指示批示。各級各部門及有關企業認真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持續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流域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穩定趨好。觀山湖區、仁懷市等8個縣(市、區)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烏當區、赤水市等3個地區被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xx年,赤水河榮獲“中國好水”優質水源稱號。
(一)聚焦改革創新,不斷健全生態環保體制機制
按照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要求,聚焦打造“長江珠江上游綠色屏障建設示范區”目標,先后在烏江流域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執法監管等6項制度改革試驗;赤水河流域開展生態補償、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生態環境保護司法保障等12項制度改革試驗,推進烏江、赤水河水環境持續改善,初步形成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機制。頒布實施《貴州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貴州省烏江流域環境保護規劃》《貴州省赤水河流域環境保護規劃》《貴州省清水江環境保護規劃》《貴州省赤水河流域產業發展規劃》等,對流域內的產業發展、環境保護等進行系統部署,搭建制度框架,明確實施路徑。單株碳匯精準扶貧機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等30項改革成果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二)加強“三水”統籌,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
一是加強水資源保護。圍繞長江流域工業園區、產業園區和重大項目的用水需求,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20xx年全省總用水量99.64億立方米,比年度用水總量控制目標134.39億立方米少34.75億立方米。建立完善河流生態流量保障機制。印發《貴州省第一批省管河流控制斷面生態流量目標》,編制完成烏江、舞陽河等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開展重要河湖生態流量監測預警工作。著力推行節水行動。組織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制定出臺《貴州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頒布并施行《貴州省節水條例》,修訂發布貴州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建立覆蓋主要農作物、工業產品和生活服務業的先進用水定額體系。目前,完成息烽縣、普定縣等22個縣(市、區)節水型社會建設。
二是加強水環境要素治理。加強工業污染治理。著力推進磷石膏“以渣定產”,自20xx年起全面實施磷石膏“以渣定產”,20xx年實現當年磷石膏“產消平衡”。著力推進重點污染源治理,督導貴州磷化集團先后投入8.1億元實施烏江34號泉眼污水末端處理工程,處理能力已達12000m3/h,基本解決34號泉眼磷污染問題。著力推進“三磷”整治,對流域內99家涉磷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建立問題臺賬清單,并按照“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對流域內存在環境問題的66家涉磷企業實施集中整治。著力推進開發區污染治理,59個污水處理存在問題的開發區整改取得階段性成效。加強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城鎮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流域內共建成城市(縣城)污水處理廠168座,處理能力達386.95萬噸/日,污水管網長度8932公里;流域內655個建制鎮已有653個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松桃縣甘龍鎮因自然災害延緩建設,黎平縣地坪鎮位于水庫淹沒區延緩建設),建設處理規模61.5萬噸/日,累計建成管網5196公里。城鎮生活垃圾治理方面,20xx年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規模2760噸/日,655個建制鎮全部具備生活垃圾轉運能力,共建成生活垃圾轉運站731個,配備生活垃圾轉運車751輛、清運車4662輛、垃圾收集點9.6萬個,649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部整治銷號。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方面。20xx年底,經生態環境部現場督查、住房城鄉建設部評估認定,我省6個地級城市建成區49處黑臭水體已經全部消除并實現“長制久清”。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廁所革命”。自20xx年開展農村“廁所革命”三年行動以來,全省完成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新建、改建197.7萬戶,完成村級公共衛生廁所新建、改建15105座,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清理農村生活垃圾40.9萬噸,清理村內水塘2.8萬口,清理村內溝渠4.69萬公里,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13.1萬噸,清理亂搭亂建及殘垣斷壁2.7萬處。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20xx年全省化肥使用量為81.93萬噸(行業統計數據),比20xx年減少1.25萬噸,減少1.5%;農藥使用量為9418.15噸,比20xx年減少256.86噸,減少2.65%。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推進農膜回收秸稈綜合利用。至20xx年底,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7.16%,農膜回收率為83.56%。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開展全省規模以上養殖場畜禽糞污配套設施排查整治,共排查備案規模化以上畜禽養殖場3761個,其中大型養殖場2133個。目前,全省3761個規模化養殖場中有3745個完成設施配套驗收(大型養殖場全部完成),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設施配套裝備率達99.57%,大型養殖場配套裝備率達到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6.43%。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綜合治理。按照“劃、立、治、管”要求,全面完成國家專項督查發現的74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共181個問題整改。著力推進農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截至20xx年底全面完成251個千噸萬人、913個鄉鎮級、516個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完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界碑、界樁、警示牌及隔離圍網圍欄建設。完成108個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定期開展水質監測并實施月報制,及時向社會公布水質狀況。加強船舶和碼頭污染治理。對流域內289艘100總噸以上存在生活污水排放不達標的船舶實施技術改造,整改完成率100%。對不達標的11座非法碼頭進行全面整改。其中,10座碼頭已按要求全部拆除恢復岸線,1座提升類非法碼頭已通過整改驗收并銷號。獲得經營許可證的營運碼頭及18個一、二類重要碼頭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接收設施實現全覆蓋。加強尾礦庫污染治理。全面排查長江流域74座尾礦庫(主要為磷石膏、赤泥、石灰石、鉛鋅礦、硫鐵礦、重晶石等尾礦庫),對存在環境風險隱患的26座尾礦庫實施“一庫一策”整治方案,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
三是加強水生態修復。開展長江流域退捕禁捕。完成漁船2548艘、漁民2494人退捕上岸,通過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妥善解決退捕漁民轉產安置問題,實現“1戶1人”就業目標,符合參保條件的退捕漁民全部參保。開展小水電清理整治。20xx年9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國家林草局和國家能源局下沉貴州時,指出赤水河流域小水電開發過度。赤水河流域(貴州境)共有小水電224座,其中單一發電功能的有168座,具有供水、灌溉、防洪等綜合利用功能的有56座。20xx年已退出45座電站,20xx年原計劃退出的50座電站中,已退出1座。目前,正在對小水電清理整改進行論證研究,待論證完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小水電清理整改方案并推進實施。開展濕地和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流域內建成濕地公園40個,濕地保護小區55個,實施中央財政濕地補助項目和濕地保護恢復工程13個。共設立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212個。劃定國家級公益林面積3720.72萬畝,地方公益林面積2836.33萬畝。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全省納入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364處、圖斑399個、面積636.82公頃,20xx年至20xx年投入中央資金9225萬元、省級資金2550萬元開展礦山生態修復,截至目前,已整治完成634.7公頃,整治完成率99.7%。開展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通過實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草地建設、小流域治理、坡改梯等工程和林草植被恢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20xx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745.26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755.42平方公里。
(三)強化環境監管,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
一是強化環境準入。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將長江流域劃分為975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對每個管控單元分別明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環境準入管控要求,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并嚴格落實長江干支流岸線一公里范圍內禁止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20xx年,長江流域共受理環境影響評價項目4096個,涉及資金4647.55億元,因產業準入政策、重大環境影響(選址、環境容量)等原因不予審批建設項目67個,涉及資金31.52億元。
二是強化環境監管。嚴格自然保護區監管。著力推進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目前,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宮州級自然保護區、冷水河縣級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已基本完成。發現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石采砂、工礦用地等64個重點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嚴厲打擊固體廢物環境違法行為。組織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認真開展“20xx清廢行動”問題整改和“回頭看”。“20xx清廢行動”國家交辦確認屬實的60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嚴格環境執法監管。20xx年生態環境部門共立案查處長江流域內環境違法案件1044件,罰款金額逾1.2億元。水利部門共查處未批先建、未批先棄、未驗先投、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治理義務等違法違規項目9500余個,罰款1600余萬元。
三是強化水質監測。為及時了解全面掌握流域水質,有效管理流域水生態環境,我省長江流域共設國控斷面32個,省控斷面145個,共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145個。通過定期開展水質監測,一旦發現水質出現異常,及時開展溯源并進行調查處理。
(四)堅持問題導向,抓好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
目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39個問題已完成整改36個;長江經濟帶20xx年警示片指出的'14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3個;20xx年警示片指出的17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6個;20xx年警示片指出18個問題,地方已上報完成整改7個,其他未完成整改任務的正按時序推進。
(五)堅持跨省協商,推動流域區域聯動合作
一是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0xx年,云貴川三省簽署了《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按照1:5:4的比例每年共同出資2億元設立赤水河流域橫向補償基金,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修復中首個跨省域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二是建立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協作機制。與四川、云南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日常工作聯絡、信息資源共享、案件辦理、生態修復、業務交流以及新聞宣傳等6項司法協作機制。
三是建立環境保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聯動機制。推進赤水河流域在環境保護方面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五統一”,在聯合交叉執法、聯席會商、信息共享、信息通報、監測預警、應急聯動等方面充分合作,提高了突發事件的防范和處置效率。
四是建立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機制。會同重慶、四川、云南3省(市)印發并實施了《長江上游四省市20xx年生態環境聯防聯控重點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長江流域環境污染防治。20xx年,聯合四川省對赤水河流域合江、敘永和古藺的14家企業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聯合云南省對彝良沐陽硅業傾倒廢渣進行聯合執法。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仍不穩定。結構性、區域性水污染問題還較突出,進一步改善的空間有限且難度加大。如磷石膏渣場滲漏廢水(息烽、開陽區域,福泉區域)、電解錳渣場產生的含錳滲濾液廢水(松桃區域)、廢棄煤礦產生的煤銹水(凱里市魚洞河區域)、釀造業產生的釀酒廢水(仁懷區域)等污染隱患仍然存在,解決上述問題還需較長時間。
二是重點污染源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不足。如烏江34號泉眼、清水江發財洞汛期極端天氣存在含磷廢水直排現象。
三是城市環保基礎設施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部分地區生活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存在生活污水溢流現象;城市污水收集管網不完善,未實現雨污徹底分流。
四是水土流失治理任務較重。20xx年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31795.99平方公里,占流域土地面積的27.47%,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積的66.65%,且中強度及以上水土流失為11592平方公里,按照目前的治理進展,治理任務非常艱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們以守護好優良生態環境為總目標,以實施生態環境提升行動為總抓手,著力推進長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生態建設,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一是鞏固好水生態環境質量。建立水環境質量應急響應精細化管理機制,進一步強化“三線一單”分區管控,在水環境質量底線中落實以水環境控制單元為基礎進行污染防治和排放管控。結合水質控制單元和水功能區劃分,按流域設立以行政轄區為責任主體、控制斷面為節點的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體系。按控制單元鞏固提升水環境質量,對水質超標單元要求限期達標治理,實行水質目標、受納水體、入河排污口、排污管線、污染源排放口、污染源企業的全要素管理。
二是持續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繼續按照掛牌督戰、掛圖作戰、掛賬銷號“三掛打法”,持續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整治鞏固提升工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工程、清水江和烏江總磷污染整治鞏固提升工程、松桃河錳污染治理工程、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美麗河湖創建工程。
三是強化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按照清單制、臺賬制、銷號制要求,強力推進長江經濟帶曝光問題整改,對20xx-2020年三年曝光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重點推進南明河溢流、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四是堅持從嚴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針對水環境重點領域、重點流域開展“舉一反三”排查,集中力量對磷化工、白酒、煤礦、工業園區、自然保護地、縣級城市污水收集處理、垃圾填埋場開展全面嚴格排查,主動發現一批突出問題,嚴格查處一批生態環境違法案件,嚴厲打擊非法排污等破壞水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五是加快流域水生態修復。加大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為抓手,加快水土保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
六是積極推進云貴川三省繼續建立并實施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爭取從國家層面完善補償原則、補償標準、實施目標、分配考核等程序和標準,科學界定保護者與受益者權利義務,形成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6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縣環保局的指導下,我鄉環境保護工作始終堅持以黨的十八、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深入推進“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環保行動,切實把環境保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認真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全鄉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的促進了全鄉經濟與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大石鄉位于墊江縣東部,距縣城31公里,東接忠縣雙桂鎮和豐都縣許明寺鎮,南鄰裴興鎮,西邊、北邊與杠家鎮接壤,幅員面積32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50個村(居)民小組,人口1.7萬。有小學兩所,衛生院1所,郵政、農商銀行各1家,工業企業5家,商貿企業4家,個體餐飲服務業13家,畜禽養殖場34家。近年來,大石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縣環保局的指導下,始終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深入推進“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環保行動,切實把環境保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認真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堅持標本兼治,抓住薄弱環節,下大氣力整治環境污染問題,鄉村環境治理有效,全鄉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
二、推進環境保護工作情況
(一)強化領導,明確責任。近年來,大石鄉黨委、政府嚴格按照《墊江縣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的通知》(墊江委辦發〔20xx〕16)要求,將環保工作納入了鄉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每年都將環保工作列入工作計劃,制定環保目標任務,明確環保工作責任。為確保目標的實現,按照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鄉黨委、政府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和政府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常務副組長、其他副職領導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實行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負責組織協調和綜合監督管理領導責任,其他副職領導對分管工作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明確環保工作由鄉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牽頭抓總,各相關部門及村(社區)按照職能職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具體抓好環保工作,確保了環保工作順利推進。
(二)加大宣傳,提高認識。鄉黨委、政府利用各種形式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環境影響評價法》等,通過召開各種會議、懸掛過街宣傳標語、書寫巖標、在LED屏幕和廣播宣傳等形式,大張旗鼓宣傳環保知識。每年利用“六、五”世界環境日搭建環保宣傳臺,開展宣傳咨詢活動。通過大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極大地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
(三)齊抓共管,推進有力。鄉黨委、政府嚴格按照年初工作計劃和各部門、村(社區)職責,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問題整改,狠抓工作落實。鄉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經發辦、農服中心、文服中心、綜治辦、畜牧站、派出所等部門密切配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1.認真開展污染源普查。每年年初都組織鄉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經發辦、農服中心和畜牧站等部門對全鄉的污染源進行詳細普查,包括工業企業、商貿企業、個體餐飲服務業、畜禽養殖場、集鎮及新村的污染源等,對普查出的污染源建立了臺帳并適時進行更新和銷號。目前,全鄉有工業企業污染源5個、商貿企業污染源4個、個體餐飲污染源13個、畜禽養殖污染源34個、其他污染源2個(大石集鎮和石良新村生活污水)。通過普查全面掌握了全鄉污染源情況,為污染源的治理打下了基礎。
2.切實抓好環境治理。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環保五大行動,以各項具體措施深度治理環境污染,加大整治力度,有效促進了全鄉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一是主動配合縣城管局和縣環保局推進市政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積極協調解決項目用地和青苗補償糾紛。建設豹山社區、高生村、大石村污水管網10.8公里,大石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工已開始試運行,基本實現了集鎮生活污水達標排放。二是抓企業污染源的治理。加強對全鄉各類企業的管理,不定時對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企業采取防治措施,實現達標排放,杜絕偷排、漏排現象。同時強化建筑施工揚塵綜合整治,規范混凝土攪拌站(場)揚塵防治措施,強化砂石、渣土運輸車輛密閉管理,大力推進道路揚塵污染整治。三是開展秸桿禁止焚燒工作,明確由各村(社區)書記、主任共同負責各轄區的巡查監督,鄉農服中心制定了秸桿禁燒工作方案,完善了工作措施,加大宣傳和日常巡查力度,不定時組織村(社區)干部入戶加強思想教育,使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了焚燒秸桿弊多利少,危害大,多數農民群眾主動停止危害環境的行為。通過各項措施的落實,全鄉轄區內無大面積露天焚燒秸稈的現象發生。四是抓畜禽養殖的治理。鄉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畜牧站和農服中心通力協作,爭取縣農委補助資金 285.9萬元對禁養區14家畜禽養殖場順利進行了關閉取締,督促落實其他34家畜禽養殖業主完善了污染物治理設施,確保養殖污染達標排放,嚴格限制新建畜禽養殖場。五是抓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從20xx年以來,大石鄉按照全縣建立的“戶投放、村(鎮)收集、企業轉運、縣處理”的城鄉垃圾收運體系,通過強化宣傳、壓實責任、嚴格考評等措施和扎實開展“康養墊江·清潔家園”“康養墊江·清潔田園”“康養墊江·清潔水源”“康養墊江·綠色村莊”四大行動,全鄉農村生活垃圾、廢舊農膜等白色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達100%。修建垃圾轉運站1個,配備了垃圾運輸車1輛,規劃垃圾收集點249個,投放3立方垃圾箱體66個,發放240升垃圾桶164個、手推車100輛,建立鄉村資源回收站8個,確保各村社、各居住點全面覆蓋,實現垃圾收集無盲區、死角。各村(社區)開展了對所轄公共區域、公路沿線、河道、田間及農戶房前屋后的垃圾治理工作,嚴格落實保潔人員并壓實保潔人員責任,督促廣大農戶落實“門前四包”責任,農村垃圾治理常態化保潔機制基本建立。六是抓飲用水源保護。嚴格執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相關規定,規范設置地理界標、警示標志、宣傳欄和隔離防護設施,確保群眾飲水安全。七是全面推行河長制。對我鄉境內石寶河和余馬河推行河長制,由鄉黨委書記和政府鄉長分別擔任總河長。各村(社區)支部書記擔任村級河長,具體負責所轄區域的河長工作。鄉黨委、政府印發了《大石鄉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方案》,制定了河長制度、確定了鄉河長辦設在鄉農服中心辦公室,明確了具體工作職責,對全鄉所有河流、水庫、山坪塘等的污染治理確保有人抓、有人管。同時做到了一河一策、一河一檔,切實加強水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八是認真抓好中央及重慶市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工作,對涉及全鄉的環境問題分塊落實了聯系領導和牽頭部門,明確了整改時限,各項整改工作推進順利。九是認真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市、縣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要求,制定了普查實施方案,建立了普查工作機構,落實了普查工作辦公室、人員和經費,全面完成了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
3.嚴格環保執法。通過加大日常監管力度,采取日常巡查、加強突擊檢查、隨機抽查、鼓勵舉報等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對不按規定、不講規矩、不投入治污設施導致環境受到污染的企業和個人,鄉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嚴格執法,對情節嚴重的及時上報了縣環保局進行處理。
(四)加強督查,嚴格考核。鄉黨委、政府每年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對各部門、各村(社區)、各單位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并作為對干部實績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鄉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切實加強對各部門、各村(社區)、各單位開展環保工作的督查,對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情況及完成年度環境保護目標任務情況進行考核。對沒有完成年度環保目標的部門、單位和個人實行誡勉談話,直至“一票否決”。對保護和改善環境作出顯著成績的部門、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
三、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部分群眾、企業負責人和私營業主環保意識不強。在環保宣傳上,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少數群眾、企業負責人和私營業主文明素質不高,亂扔、亂倒、亂吐、亂排、焚燒秸稈等不文明現象還時有出現,有待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
(二)農村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特別是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面寬量大,養殖業主重經濟輕環保,需投入的'環境治理資金及人力較多,整治的任務還很繁重。
(三)集鎮原建污水管網設計較差,管網沒有實行雨汚分流,污水量收集較差,導致污水處理廠收集的污水濃度達不到,處理效果不好。
(四)環保基礎設施設備投入還不夠,垃圾箱體、手推車、垃圾桶等設備配置還不足。
(五)鄉環保工作人員與環保工作任務矛盾突出。環保工作專業性、政策性都比較強,而鄉環保工作人員少且沒有環保專業人員,這與日益繁重的環保工作任務和環保工作的要求還不相適應,難以滿足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六)村(社區)保潔人員配備不足,環境治理人員經費還很欠缺。
四、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環保宣傳力度。一是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法》的宣傳,深入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充分利用會議、專欄、標語、網站等宣傳形式,組織開展宣傳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廣泛參與環境保護;二是利用“四·二二”世界地球日,“六·五”世界環境日等重大紀念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并充分發揮和利用新聞媒體、微信公眾平臺等手段加強宣傳和輿論監督作用,擴大宣傳面,力爭做到宣教形式多樣、社會各階層易于接受,為環保工作奠定廣泛、扎實的群眾基礎。
(二)加大環境保護經費投入。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結合當前環保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縣財政應加大對鄉鎮環保經費的投入,確保鄉鎮有經費配備環保設施、環衛人員和改善治污基礎設施,為持續改善環境提供保障。
(三)加強環保隊伍建設。盡最大努力充實環保工作隊伍,并積極支持環保工作人員參加各級業務培訓,提高履職能力。積極籌措資金,幫助解決各村(社區)環保經費不足的問題,配強配齊各村(社區)保潔人員。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7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贏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工作的各項工作部署,積極開展生態環境污染防治科研攻關及推廣示范適應技術,為我州污染防治提供了應有的科技支撐。
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實施一批生態環境污染防治相關科技項目
我局新增省級節能減排科技項目x項,積極推進應用節能減排技術,污染防治,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
項目名稱:“里伍銅鋅多金屬尾礦高海拔低氧高新生物浸出關鍵技術及其浸渣資源化研究”,經費xx萬。節能減排科技項目的'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加強宣傳,增強全社會水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意識
我局利用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月、送科技下鄉、精準扶貧工作等各類活動,積極開展科普宣傳,發放《健活知識》、《牦牛養殖實用技術》《科學養豬》等科普小冊子和低碳生活、水污染防治等科普知識宣傳資料。
讓廣大農牧民群眾樹立健康、低碳、保護水資源的生活理念,知曉健活方式,提倡節能減排的生活習慣。
此外,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深入企業實地指導督促科技節能減排的落實工作,將企業節能減排指標是否落實,污染防治作為科技項目立項、驗收以及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依據。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8
20xx年,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大氣、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以中央及省環保督察為契機,抓住歷史機遇,以整改促攻堅。始終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問題整改當成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以釘釘子精神一項一項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縣域整體環境質量邁上新的臺階。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一、主要推進措施及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一是領導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綠色發展作為立縣之本,發展之機,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地將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抓牢抓實。瞄準生態立縣的發展定位和建設生態強縣的發展目標,堅持以保護生態資源為前提,以綠色產業崛起為主線,強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實。二是建立長效機制。認真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調整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環境保護委員會,構建起黨委、政府統攬全局,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大環保工作格局。共召開20多次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重點研究解決了一批群眾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完善了各項考核機制,建立健全管理臺賬,實行環境保護目標分級管理。堅持問題、目標兩個導向,按照《蕭縣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及責任清單》,重點開展了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環保督察整改專項行動。截至目前,所有工作均按時限穩步推進,為我縣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積極主動作為。始終堅持生態立縣、生態優先原則,將環境保護工作列入縣委和政府工作報告中,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切實把生態文明思想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構建和諧社會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者利益的有機統一和協調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以落實重點舉措為抓手,堅定不移防治大氣污染。一是組織大氣辦成員單位做好工業大氣污染治理、“散亂污”企業整治、燃煤鍋爐整治、餐飲油煙污染治理、重型車輛管控、建筑道路工地施工揚塵治理等工作。特別是近期開展的燃煤鍋爐和餐飲油煙專項治理行動,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嚴格實施重點排污企業特殊天氣情況下的停產、限產措施,切實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三是嚴格執法,出動執法車輛20xx余臺(次)、執法人員4000余人(次),持續加強對排污企業監管,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四是引入第四方監督,加強重點企業大氣在線監測設施運行管理,確保監測數據的及時性、真實性和有效性。五是聘請第三方機構專業指導的聯動機制,抽調人員,采取“日分析、日通報、周調度”工作機制,積極配合第三方機構對大氣污染源24小時監測,并及時處理。
(三)以細化任務分解為重點,大力推進水污染防治。一是加大城區雨污管網錯節、漏接、混接工程建設。目前,縣城管局正在對錯節、漏接、混接現象進行全面排查,確保精準施策。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管,確保龍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省考核目標要求。1-11月份,水環境質量指數全市排名第一,獲得市級獎補資金550萬元。二是全面推進農村黑臭水體現狀排查,現狀調查已通過專家論證,為下步深度治理奠定了基礎。三是積極推進美麗鄉村污水處理站提升,第三方正在進行精準治理。四是加大對企業污水處理設施的監管,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五是開展“千噸萬人”水質監測,準確掌握水質狀況,確保飲用水安全,今年監測數據已按時上報,全縣水環境質量實現持續好轉。
(四)以強化風險防控為目標,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強化農用地土壤風險管控,深入實施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行動。加強危險廢物監管,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跨界轉移、傾倒等違法犯罪活動,開展了4次專項執法檢查,查處和清理9處非法固廢堆放點。完成了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工作。重點企業用地信息調查工作前期入戶信息采集工作已全部結束,全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穩步推進。
(五)定期調度,全力推進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20xx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交辦信訪問題29個、反饋問題1個,已全部完成整改銷號。20xx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信訪問題95個已全部完成整改銷號,反饋問題29個,已完成整改銷號28個,其余要求20xx年底完成的1個整改完成已驗收,待銷號。第五批省交辦“N”類突出環境問題未完成整改1個(新莊鎮外地傾倒固體廢物問題),生態修復12月17日已進行公開招投標,第三方已進場開展修復工作。同時,現案件在偵辦階段,待完善相關手續后,依法依規啟動生態損害賠償工作,20xx年7月底前完成整改銷號。
(六)大力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今年以來,我縣認真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和大排查活動,共檢查企業500余家(次),檢查污染防治設施650余臺(次)。停產整治企業6家,約談7家,查封扣押2家,涉嫌生態環境違法案件移交公安機關實施行政拘留2起,立案查處214件,處罰865.1余萬元。
(六)強力助推綠色發展。今年以來,我縣進一步加大了對新、擴、改建設項目執行環評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按照審批分類分級要求,共審批建設項目79個(其中報告書4個,報告表75個)企業自行網上登記備案490個。
(七)排污許可全覆蓋工作順利推進。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縣生態環境分局成立排污許可工作領導小組及專班,強力推進排污許可全覆蓋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發證及登記企業750家,超額完成時序進度。
(八)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順利通過國家和省、市級核查驗收。全縣共落實入戶調查工業企業726家、農業源268家、集中式污水處理廠32家、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1家、生活垃圾處理廠1家、入河排污口18處、生活源鍋爐8家。污染源普查工作圓滿完成,為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訂、污染防治等提供了科學依據。
二、存在問題
一是大氣污染防治任重道遠。城區建筑、道路施工工地未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城區汽車尾氣冒黑煙現象依然存在;城區仍有重型車輛駛入;散煤銷售、運輸未能得到徹底根治;園區異味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空氣質量排名靠后,這些都是近期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是水環境質量改善任務艱巨。城區污水管網,特別是老城區雨污管網尚不健全,城區生活污水入河現象還不能徹底解決,導致汛期泄洪排澇期間對龍河水質影響較大,直接影響年度地表水考核成績;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點多面廣,治理任務重,難度大;鎮村污水處理場站建設進展緩慢,至今未完成整改銷號。
三是農村環保工作依然薄弱。部分鄉鎮規模養殖場治污設施不完善,污染周邊環境的現象依然存在;鎮村垃圾收集處理制度不完善,焚燒秸稈、樹葉、雜草等現象未得到有效解決。
四是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有反彈現象。個別職能部門敷衍整改,中央、省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完成后出現反彈,造成不良影響。
三、20xx年工作預安排
(一)聚力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鞏固城市揚塵精細化管控,加強建筑工地、拆遷工地及城郊道路揚塵污染防治,組織實施揚塵管控專項督察;突出抓好煙花爆竹禁放、露天禁燒、散煤禁燃;加強區域應急聯動,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突出重點時段,實施20xx-20xx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二)持續接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深入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大區域聯防聯控,嚴格執行《宿州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暫行辦法》。抓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實施飲用水水源地及周邊區域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推進鄉鎮、省級美麗中心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查整改工作,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推動工業園區提升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并穩定達標運行。
(三)穩扎穩打推進凈土保衛戰。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法,持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深入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推進疑似污染地初步調查工作,開展污染地塊風險管控、污染治理,加強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準入管理。深入開展固體廢物大排查整治行動,著力提升固體廢物監管、處理處置、風險防范能力。
(四)強化問題整改銷號。強化調度督辦,定期開展“回頭看”,分出輕重緩急,加大明察暗訪頻次,特別是對疑難復雜問題,集中力量實施點對點調度。同時,加強對問題整改的指導,確保第一輪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任務全面完成。
(五)積極謀劃“十四五”重點工作。認真做好“十四五”生態環境規劃及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謀劃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指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研究提出重大工程、重點項目。
(六)嚴格督查考核問責。持續加大對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的考核力度,對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影響年度目標任務完成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將嚴格實施環保“一票否決”,并按照《黨政領導干部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進行責任追究。
【生態環境保護匯】相關文章:
生態文明環境保護征文10-22
生態環境保護匯報11-16
生態文明環境保護小報10-24
生態環境保護作文06-27
生態環境保護制度10-29
什么是生態環境保護07-30
生態環境保護作文05-10
生態環境保護作文04-21
生態文明環境保護主題征文05-19
生態環境保護實踐報告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