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匯報范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很多時候都需要進行匯報,匯報可以是任務開始前,也可以是任務結束之后進行的,每個階段的匯報重點不一樣,不過,你會寫匯報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匯報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匯報范文1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我縣始終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來抓,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新農村建設為統攬,以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以改善民生為目標,突出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不斷強化農村發展能力建設,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6億元,同比增長18.8%;實現夏糧總產10.1萬噸,油脂產量位居全省之首;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987元,同比增長27.2%。
(一)突出重點,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狠抓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抓緊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危橋改造工程,加強耕地保護和土壤改良。20xx年以來,累計投資5974萬元,完成土石方383萬立方米,整修渠道177公里,其中硬化渠道49公里,疏浚店埠河3.68公里,建設大中塘264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8.8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6萬畝,解決了4萬多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和飲水困難問題;完成危橋改造工程15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9座,出色完成了國家級小(一)型水庫重點項目稻香水庫主體工程。
(二)構建網絡,加快農村公路建設。今年,我縣要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建設任務260.3公里,目前已完成路基基層177.93公里、混凝土面層55.94公里。國債項目范欄路、石高路全長33公里,已經完成全部征地、拆遷工作,沿線橋涵配套設施全部建成,路基土方工程完成25%;省交通廳通鄉公路項目馬店路、王黃路、八青路共38公里的三、四級油路、水泥路改建任務,已經完成12公里路基補強工程;合寧高速公路擴建工程已完成店埠河大橋、南淝河大橋東段建設,路基土方工程完成80%以上。
(三)美化環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新村居建設日新月異。白龍清水、八斗小普、馬湖小陶等新村居建設基本完成,設施配套基本完善,特色產業優勢漸顯,土地復墾全面展開,拆遷農戶陸續入住。其中白龍清水村原村址占地335畝,規劃新建后僅占地60畝,新增耕地275畝。二是村莊環境整治初見成效。完成村莊環境整治村4個;完成農村改水3.9萬立方米、改廁1631個,植樹17萬株,建設垃圾填埋場1.2萬平方米;城中村、鎮中村、園中村改造快速推進,拆遷房屋60余萬平方米。三是生態家園建設蒸蒸日上。啟動100立方米沼氣工程建設2處,改造和新建沼氣池340口、鞏固已建沼氣池2600口、推廣太陽能熱水器780平方米、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菜、豬-沼-果、豬-沼-漁等生態生產模式1300余戶,戶均每年可節支增收20xx多元。四是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有序推進。高質量完成了我縣生態農業發展和巢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8個,總投資近10億元,部分項目已通過專家評審并被批準立項。五是“縮村讓地”和“整村推進”等項目亮點紛呈。上半年,實施國家、省、市、縣土地整理項目55個,總規模7.1萬畝,新增耕地1.38萬畝。其中白龍鎮長王村“整村推進”項目,涉及15個自然村莊、1227戶拆遷,總規模1.3萬畝、預算投資1.3億元。目前,已完成土地丈量測繪、規劃設計、論證評審等工作,新村居建設已經展開。六是農業產業蓬勃發展。按照做大糧油業、做強畜牧業、做優蔬菜園藝業的思路,把著力調整種植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全縣涌現出一大批規模較大、特色各異、市場反應較好的專業村和主導產業品種。清水的花卉、小陶的果樹、建華的凈菜等都初具規模。其中元疃豐寶科技示范園已發展成為合肥市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也是安徽省最大的平菇生產基地之一;撮鎮建華社區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引導群眾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發展合作生產,帶動周邊8000多農民共同致富。規模養殖進一步擴大,1-6月份,完成養殖業投資近2億元,新增養殖場(小區)200多個,規模養殖比重達65%以上。
(四)精益求精,繼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精心實施農村配網建設“四大工程”,即基本性支出工程、農網完善工程、雪災恢復重建工程、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程等,總投資2686萬元。已新建和改造10KV線路53.6公里、400V線路185.9公里、新增和更換配電變壓器55臺。其中,新農村電氣化建設重點落實一個電氣化鎮(元疃鎮)和15個電氣化村建設任務,總投資1020萬元。目前,前期勘察、測量等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馬湖鄉小陶電氣化村一期建設已經竣工;省級10KV農網組合式配電臺區建設試點工作也在白龍鎮長王新村順利啟動。
(五)積聚潛力,繼續開展農業綜合開發。加大投入,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在發展現代農業、支持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關鍵作用。一是拓寬投資渠道。努力爭取,并認真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我縣世行加灌三期項目(20xx-20xx年)計劃投資3532.6萬元,治理面積7.5萬畝。至20xx年底已完成投資2293萬元,為提高全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陳集鄉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省財政今年計劃投資1500萬元對路、渠、土地進行綜合治理,后期還將繼續投入農業產業開發,逐步將其打造成全國領先、全省一流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二是強化技術支撐。深入開展陽光工程培訓、新型農民培訓等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抓好新、優品種的應用和測土配方施肥、機插秧、秸稈綜合利用等技術的推廣,努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上半年,新增大中型農業機械181臺,農機總動力達53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0.3%。全縣機耕率超過70%,小麥、水稻機收率達80%以上。三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和擴大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開展農產品“三品”認證和認定,著力提升農產品品質。目前,全縣無公害產地規模達到11.5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0%。獲得無公害、綠色農產品認證總量達到35個,年產量達10.6萬噸。20xx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23.8萬畝,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8.8%,蔬菜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20.4%。四是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全縣形成了以優質水稻、優質油菜、瓜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六大主導產業”。今年上半年,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5家,其中省級9家,新增市級龍頭企業17家、省級4家,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的13家,超億元的9家,超5億元的1家;專業協會和合作社總數增加到181個,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6個,比上年末增長17%;新引進農業招商項目4個,總投資1.45億元,到位資金1.2億元(含續建項目)。
(六)改善民生,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以農村通信、廣播、電視和市場設施等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環境,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一是整合農村廣播網絡。上半年更新改造村控臺42個,新增有線電視用戶3400戶,“電視村村通”工程目標基本實現。二是完善鄉村衛生體系建設。完成16所鄉鎮衛生院20xx年度國債項目建設,其中石塘鎮、包公鎮等7所衛生院已投入使用。53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完成規劃設計,建成一個縣財政將補助5萬元。三是強化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計劃新擴建農村中小學6所,投資2793萬元,已全部動工;加快51個中小學危改進程,已竣工18個,消除D級危房1660平方米、新建9134平方米。四是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提標擴面,參合率達97.17%,比去年提高7.02個百分點;土地矛盾和糾紛趨緩,調處力度加大,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有序開展,已辦理投保2323人,上半年已向460人發放養老金40.34萬元;農村享受低保人數增加到14857戶、32734人,覆蓋率提高0.98個百分點。
二、存在問題
我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尚不能完全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主要表現為:一是新農村建設規劃相對滯后。現有規劃有的缺乏前瞻性,不能滿足長遠需要,有的沒有得到認真貫徹,還有一些關鍵性規劃亟待建立。二是資金投入不足,一些重要設施,特別是農村公益性服務設施相對缺乏。三是對基礎設施“重建輕管”,市場化運作不夠,一些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四是基礎設施資源整合力度不夠,保障能力不足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針對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將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并扎實做好以下工作:
(一)統籌規劃,進一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統籌城鄉發展,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來抓,切實加大新農村建設規劃管理力度,加強農村發展能力建設,做到全面規劃、科學決策。
(二)多元投入,進一步拓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渠道。切實加大江淮分水嶺、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等項目實施力度,堅持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努力構建財政支持、政策引導、群眾積極、社會參與的長效投入機制,調動各方面投資農村基礎設施的積極性,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多元投資、共建共享、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三)改革創新,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經營管理體制。加快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公路養護、集體林權等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農村基礎設施管護的長效機制,做到建設一個、管護一個,充分發揮設施的最大效益。
(四)突出重點,進一步加大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力度。重點建設和扶持一批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工程,優先建設群眾呼聲高、社會效益好、覆蓋范圍廣、受益群眾多的公共設施,著力抓好諸如農田水利、農村道路、教育、衛生等建設項目。同時,嚴格運作程序,狠抓項目決策、建設、監管等關鍵環節,認真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資金管理制度等,確保工程質量,最大限度地增加項目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各項序時進度完成較好,但是整體的建設任務仍十分繁重,責任十分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繼續不懈努力。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匯報范文2
一、加強領導,充分發揮組織決策核心作用
為切實保障駐點村建整扶貧工作順利開展,成立了河淵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譚小林任組長,趙勇任副組長,農場黨政主要負責人、村支兩委干部任成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制度、學習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領導小組負責日常扶貧工作的整體組織實施、協調平衡,保障扶貧工作穩步有序開展、推進。
二、宣傳發動,深刻領會國扶政策的目標任務和重大意義
扶貧開發工作是省委組織部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共同富裕偉大構想的具體體現,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戰略的生動實踐。我扶貧工作隊通過召開村民大會、黨員大會、農戶走訪和座談等方式方法,大力宣傳國家扶貧方針政策,教育扶貧村村民摒棄“等、靠、要”思想,讓貧困村村民明白自己的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了解扶貧政策的目標任務和重大意義,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識和素質,引導他們自覺參與扶貧開發。通過宣傳,讓村民認識到在整個扶貧工作中,其本質出發點是思想上的'“扶貧”,“扶智”比“扶貧”更為重要,“造血”思想與管理機制才是脫貧的根本關鍵點和轉折點。
三、深入調研,詳細制定建整扶貧開發工作方案
扶貧工作隊自進駐國貧村河淵以來,為有序推進工作,確保工作實效,工作隊確立了“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逐步提升”的工作思路,首先,用一個月時間,深入村戶實地調研,采取了走訪談心、座談會、召開村支兩委會、村民小組會和村民代表大會等方式,開展了一系列村情民意調研活動,向村支兩委干部與群眾問計問策,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村情民情資料,為下一步科學有效地制定符合實際的扶貧工作規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本著“注重節約、量力而行”的原則,準確定位可行的建整扶貧工作方向,通過對村情村況信息的整理、歸納和總結,在廣泛征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工作隊按照“一年打好基礎,二年脫貧致富”的工作思路,詳細制定了扶貧工作規劃,明確了整村推進工作的項目及時間,初步擬定組織實施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利工程建設、環境綜合整治、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點幫扶、村文化教育建設等9大項目工程,并進行量化和細化拆分為26大子項目;三是工作隊多層次深入學習扶貧政策,積極主動向省、市、縣三級政府匯報,并與各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和銜接,申報項目建設資金,獲得了大力支持。
四、如實匯報,尋求上級部門和領導支持
工作隊自駐點以來,認真作好扶貧工作日記,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和領導匯報,尋求支持。一是向本部門領導及時匯報。5月20日和6月6日,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張光榮、省人防辦主任卜功富先后到駐點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在了解駐點村實際情況的同時,充分肯定了扶貧工作隊的工作成效,指明了扶貧工作的重點與方向,并對工作隊員遇到的難題表示理解與支持;二是向省、市、縣三級組織部門匯報,深得組織部門領導重視,先后帶隊深入河淵對扶貧項目進行指導,為工作隊解決扶貧工作難題;三是協調省局和省人防辦機關黨委多次組織干部職工開展聯基層、轉作風活動,為老百姓多辦實事,為群眾解決當前的難點熱點問題,通過活動干部受教育,切實改變工作作風。在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工作隊員工作更加熱情,充滿自信。
五、多措并舉,全方位推進駐點村扶貧“扶智”工作
一年來,扶貧工作隊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扶貧項目的同時,時時刻刻緊繃思想教育之弦,注重抓好“扶智”工作。一是扶貧工作隊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縣有關會議精神,主動與本級機關黨委協調溝通,組織本級機關干部職工一百多人次多次下基層參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和“雙聯”活動,看望和慰問村支兩委班子、貧困群眾、貧困黨員和貧困學生家庭,先后發放慰問金一萬伍千元,學習及生活用品一百貳拾多套,并制定詳細的貧困學生資助方案,對點幫扶六位貧困學生,幫扶資金肆萬捌仟元。通過活動,切實轉變干部作風,樹立干部形象,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二是針對河淵村支兩委班子實際,著力加強村級基層組織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學習型”、“服務型”村級組織創建活動,按照“五個好”目標要求,建立健全各項黨建制度和村規民約,通過學習和培訓,努力提升村支兩委班子整體素質,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提高兩委管理水平,為村扶貧開發既整村推進工作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三是率先垂范,協調和組織縣直人武部、消防、武警、藥監、人防等后盾單位三次,借力衛生環境綜合整治,清洗主要村道1000米,清運垃圾25噸,規范柴物、農家肥堆放方式,維護整潔村容村貌,努力提升廣大民眾思想意識和修養,通過獎優懲劣家庭評比,打造和諧、衛生、生態、美麗河淵村莊。
六、搶抓時效,穩步推進各項目實施
1、以解決貧困人口脫貧為重點,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核心,本著“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原則,積極參與河淵村治水、改土、修路、通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源的整合利用和全村可持續發展。一是與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對所擬定項目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制定好可行的實施操作方案;二是積極跟蹤項目實施,及時掌握建設情況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不斷完善項目建設。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據工作計劃及扶貧規劃,經預算,河淵村擬實施的26個項目工程(除農網改造外)共需資金1008萬元,而河淵村集體無經濟來源,村民增收困難,預算資金主要是通過向上爭取資金。工作組到工作至今,想方設法,克服種種困難,確保各項工作按部署有序開展,并具體制定了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黨建,強合力,加強村級組織班子建設。一是堅持以提升村級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為重點,建立村級組織領導成員定期培訓機制,加強對村支“兩委”班子成員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村支“兩委”干部思想政治素質;二是幫助村支兩委干部轉變保守觀念,強化信念,增強班子活力,提高村級組織的整體效能,發揮好村級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使村級組織成為引領發展、強村富民的堅強領導核心;三是協助村支“兩委”健全完善村級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系列工作制度,推行村級黨務、政務公開,建立村級組織運轉新機制。
2、抓基地,強產業,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善于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借力國土整理,合理開發集體土地資源,完善溝渠、機耕道路等基礎設施,建立500畝標準化淮山種植生產基地;依托現有特色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堅持調結構轉方式,積極引導村民大力發展淮山種植產業,推廣標準化種植模式,擴大淮山基地規模,加快形成村級集體特色經濟支柱產業;加快建立河淵村蔬菜專業合作社,切實提升村民合作水平,增強村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積極推廣“公司+村委+基地+農戶+五保戶”的經營模式,實行“訂單式”產業化經營,使淮山等蔬菜生產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無縫對接,穩定村民種植收益,提高基地生產效益。
3、抓創新,強活力,倡導建設立體高效農業。綜合利用河淵村獨特的地理自然資源,建立河淵村立體高效農業模式,優化傳統農業精華,創新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實現由單一結構向多功能、多層次農業結構轉變,使河淵農業走向集約、高效、持續和安全。運作上主要通過引進省約克夏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立河淵村現代化綜合農莊群。項目實施地點在村四清水庫,該水庫蓄水面積80多畝,項目實施占庫外地面面積10000余畝。該項目目前已經啟動,主要建設內容為
⑴、環保生態養殖區;
⑵、生態農業種植基地1000畝、蔬菜大棚100棚、牧草種植區20xx畝、農莊休閑住宿娛樂20000平方米、油茶示范基地、環保生豬養殖場、特色水果、各種花卉等;
⑶、四清水庫水產品養殖;
⑷、建設摸魚池、垂釣區、觀賞休閑區;
⑸、戶外休閑野外露宿、燒烤等娛樂休閑場地;
⑹、農家樂餐飲區;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匯報】相關文章:
新農村社區建設匯報06-04
縣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情況匯報02-23
農村社區建設情況匯報06-26
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匯報02-21
新農村建設工作匯報05-29
(精選)農村社區建設情況匯報3篇08-25
農村體育基礎設施調研報告11-13
農村體育基礎設施調研報告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