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范文(通用8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匯報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匯報通常是指向上級報告工作所完成的書面報告,怎樣寫匯報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 1
按照國家、省、市關于開展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工作總體安排,現將我局應急物資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應急物資儲備基本情況
區應急局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及時做好相關應急物資的儲備,儲備情況如下: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組織機構。
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局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物資儲備領導工作小組,明確了專人負責應急物資管理日常工作,專門負責處理各類重大突發應急事件的應急物資保障組織協調工作。
(二)建立應急物資保障儲備制度。
按照有關規定,制定了《應急物資保障儲備制度》,并在相關場所進行了張貼懸掛,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嚴格執行。
(三)建立應急物資存放、安保制度。
我局采購及接收的應急物資基本做到了“隨進隨出”,即只要符合應急使用標準的物資,辦理完入庫手續后馬上進行調撥分發,物資存放地點主要為臨時中轉使用。為妥善保管應急物資,認真執行倉儲要求。一是配置了滅火器等裝備,確保易燃的物資不發生意外事件;二是要求倉儲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物資安全;三是聯系轄區派出所,出動警車在周邊進行夜間巡邏;四是嚴格物資出入庫登記制度,安排專人分別負責物資采購接收、入庫、出庫等環節。
(四)嚴格落實管理措施
我局嚴格物資采購和發放流程,完善采購、入庫、出庫的對接程序,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完善日常運轉與實際需要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優化應急物資采購、入庫、出庫對接程序,確保全鏈條、全流程規范化管理。
三、存在的問題
我區應急物資儲備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新形勢下應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面臨的嚴峻形勢,各方面的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物資儲備不足。我區針對各種災種相應儲備的應急物資數量和品種較少。
(二)應急演練經驗不足。雖然制訂了應急預案,大多數沒有進行過演練,專業人員缺乏相應工作經驗,預案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
(三)應急管理各類專業人才缺乏。我區在應急管理專業技能培訓方面力度不夠,應急管理專業人才缺乏,應急隊伍在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 2
鄉政府設置物資器材庫一間,面積15平方米。內存有武裝部物資器材、消防器材、防汛物資等。物資主要來源是鄉政府自行采購和縣應急管理局配送。
20xx年、20xx年鄉政府共采購消防和防汛物資價值5萬余元,庫存物資具體清單見附表。這些物資的充實,使我鄉的消防和防汛以及維穩工作得到物資保障。
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個別物資數量較少,比如,消防服,消防水泵等,二是個別物資隊員使用不夠熟練,比如發電機、油鋸等。
以后工作打算和建議:
一是充實應急物資,通過鄉政府自行采購和向上級申請等方式補齊應急物資短板,二是請專業人士對個別應急物資的'使用進行講解,做到人人會用。三是加強應急物資的管理。應急物資由專人管理,完善進出庫制度,做好進出庫登記。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 3
一、基本情況:
政和縣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項目依托縣社會福利中心項目建設,救災倉庫建設在綜合療養樓一樓和地下一層架空層,建筑面積700平方米,選址于稻香茶場湖屯垅崗,地勢寬闊平坦、陽光充足、氣候宜人、交通便利。
現儲備救災物資有:救災帳篷264頂、防潮墊70條、睡袋50個;儲存棉被120床、踏花被90床,兒童套裝196套,兒童上衣48件、軍用絨衣褲5套,塑料臉盆50個,塑料水桶55個,牙刷120支,鞋343雙,休閑鞋360雙,拖鞋1500雙,彩布條10包等,另配備場地照明燈1臺,發電機1臺,取暖器48臺,應急燈38個,手提燈18個,手電筒12個,蠟燭810根。其他需應急采購物資如大米、方便面、餅干、礦泉水等,與福建大利家商貿有限公司簽訂了緊急采購協議。
縣救災物資儲備倉庫設立完善的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和使用管理辦法,根據救災工作需要,及時調整救災物資儲備,建立了救災物資儲備制度。
二、存在及要求解決問題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時限要求,縣(市、區)機構改革要求于20xx年3月底前完成,目前,政和縣民政救災的相關工作職責已于20xx年4月4日與縣應急管理局進行了交接,但縣鄉兩級相關業務經辦人的業務水平較低,部分鄉鎮改革未到位,部分存在推卸責任的現象,而且縣救災物資儲備庫仍沒有與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和移交。
建議上級部門督促相關落實單位盡快抓緊進行工作移交,多組織業務培訓,確保防災抗災工作順利進行。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 4
一、基本情況:
政和縣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項目依托縣社會福利中心項目建設,救災倉庫建設在綜合療養樓一樓和地下一層架空層,建筑面積700平方米,選址于稻香茶場湖屯垅崗,地勢寬闊平坦、陽光充足、氣候宜人、交通便利。
現儲備救災物資有:救災帳篷264頂、防潮墊70條、睡袋50個;儲存棉被120床、踏花被90床,兒童套裝196套,兒童上衣48件、軍用絨衣褲5套,塑料臉盆50個,塑料水桶55個,牙刷120支,鞋343雙,休閑鞋360雙,拖鞋1500雙,彩布條10包等,另配備場地照明燈1臺,發電機1臺,取暖器48臺,應急燈38個,手提燈18個,手電筒12個,蠟燭810根。其他需應急采購物資如大米、方便面、餅干、礦泉水等,與福建大利家商貿有限公司簽訂了緊急采購協議。
縣救災物資儲備倉庫設立完善的.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和使用管理辦法,根據救災工作需要,及時調整救災物資儲備,建立了救災物資儲備制度。
二、存在及要求解決問題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時限要求,縣(市、區)機構改革要求于2019年3月底前完成,目前,政和縣民政救災的相關工作職責已于2019年4月4日與縣應急管理局進行了交接,但縣鄉兩級相關業務經辦人的業務水平較低,部分鄉鎮改革未到位,部分存在推卸責任的現象,而且縣救災物資儲備庫仍沒有與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和移交。
建議上級部門督促相關落實單位盡快抓緊進行工作移交,多組織業務培訓,確保防災抗災工作順利進行。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 5
一、受災情情況
今年以來,我縣共發生兩次風雹災害:“3.25”和“5.4”風雹災。兩次災害共造成6927戶25525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人口282人,無人員傷亡。農作物受災面積288公頃,其中成災217公頃,嚴重損壞房屋24戶81間,一般損壞房屋1603戶4284間,倒損樹木12538棵,電力等基礎設施已不同程度受損,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201萬元。
二、救災工作開展及救助情況
災情發生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責成相關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全力應對災害,及時開展搶險救災救助工作。
1、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分別作出批示,要求受災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
(1)認真開展搶險救災和核災工作,及時準確上報受災信息;
(2)及時下撥救災款物,對急需安置的受災群眾進行妥善安置,解決好受災群眾當前的困難;
(3)積極鼓勵受災群眾搞好生產自救;
(4)迅速啟動因災倒損房屋恢復重建工作,縣住建局要將受災房屋恢復重建納入危房改造,縣民政局要將受災房屋困難群眾納入臨時救助,縣應急管理局要指導受災鄉鎮搞好因倒損房屋重建工作,及時下撥因災倒損房恢復重建資金,縣直其他部門要積極主動配合搞好受災群眾災后住房恢復重建工作。
2、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分別率縣應急管理、農業、交通、住建及自然資源局等部門趕赴甕溪、三道水等重災鄉鎮實地查看受災情況,并指導受災鄉鎮開展救災救助工作,全力確保當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3、縣應急管理局組建工作組,分赴受災鄉鎮指導抗災救災、核查災情、安置受災群眾。
4、及時下撥救災資金68萬元,對受災群眾進行臨時生活救助,幫助受災群眾房屋恢復重建,同時還發放了衣被1408套,解決了1468戶5431人受災群眾的'臨時生活救助。
5、迅速調撥救災帳篷15頂,對風雹災害房屋嚴重損壞群眾及緊急轉移人員進行了妥善安置。
6、受災鄉鎮迅速開展災情調查,認真統計,及時上報災情信息。
7、縣財產保險公司和縣平安保險公司及時深入受災鄉鎮查勘住房損失情況,現場定損,及時理賠,共計發放理賠資金161200元。
三、房屋恢復重建情況
今年以來,全縣因災住房倒塌需重建4戶、已竣工4戶;因災住房嚴重受損需恢復重建24戶,已竣工22戶;因災住房一般受損需修復1603戶,已修復1523戶,共投入資金306.42萬元,其中:住房恢復重建補助資金188.3萬元、兌現理賠政策性農房災害保險16.12萬元、整合其他資金投入102萬元。
四、救災物資儲備情況
今年我縣采購了救災棉被5000床、棉衣3000件、救助大米220噸,發放了救災資金636萬元(含冬春生活救助資金及物資采購),對受災群眾及時進行了生活救助。為應對新災發生,我縣目前庫存有救災棉被1913床、棉衣851件、救災帳篷20頂、應急燈5盞、應急發電機2臺、雨衣80套、防滑水膠鞋130雙、手電筒30支、雨傘32把、折疊床4張、橡膠救援艇1艘。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 6
一、2021年救災與物資保障工作開展情況
(一)備災工作。做好應急物資儲備購置計劃,市備災倉庫購入60萬元應急物資。12月份,東興市出現疫情,積極向自治區應急廳申請防疫物資,并及時分配給縣(市、區)應急局,價值300萬元。
(二)報災工作。全市災情信息員457人,其中市級3人,縣級40人,鄉級39人,村級375人。2021年,氣象部門啟動紅色預警30次,按初報、續報、核報計算,全年報災上百次。組織縣鄉災情信息員培訓班,參加培訓50人。搞好國家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全國信息員數據管理系統、應急資源平臺、自然災害救助管理系統資料錄入和日常運轉工作。
(三)救災工作。2020年,全市因災倒房9戶,2021年完成重建工作。2021年,全市因災倒房1戶,因災損房6戶,已于11月份完成恢復重建。2021年,全市因災死亡2人,東興市和防城區按死1人發放1萬元標準,發放了家屬撫慰金。全市冬春救助人數11448人,自治區撥給救助資金135萬元,發放137萬元,發放率101%,12月20日前完成發放。
二、2022年救災與物資保障計劃
一是做好計劃布置工作。市財政預算通過后,作出應急物資購置計劃。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邊境地區及交通要道卡點、核酸檢測點工作人員缺折疊床、棉被、防寒服等情況比較突出。我市每年低溫濕冷天氣持續時間長,受災群眾防寒壓力大。2022年應急物資購置計劃,預算額度約60萬元,擬側重于購置救災生活用品,特別是防寒用品。在自治區應急廳召開救災與物資保障工作會議后,我市計劃立即召開全市應急物資管理會議,落實自治區應急廳救災與物資保障工作會議精神,布置我市應急物資管理工作,對自然災害救援工作作出計劃安排。
二是做好督促檢查工作。我市冬春救助及倒損房恢復重建工作基本完成,現在各縣(市、區)仍繼續完成一些收尾工作。冬春救助方面,各縣(市、區)正在著手冬春救助材料歸檔及政務公開、救助對象信息錄入救助系統工作。倒損房恢復重建工作尚未完成驗收。我市擬組織力量進村入戶檢查倒損房恢復重建情況,到縣鄉檢查冬春救助檔案及信息錄入。全市邊境地區、鄉村要道設立防疫卡點,做好帳篷等備災物資投放使用檢查,督促縣(市、區)做好發放登記工作。
三是做好協調聯系工作。與自然災害相關聯的`部門,包括發改、財政、氣象、交通等。因三定方案未改動原因,我市目前保持應急局管計劃與調撥,發改委管購置與管理原狀。救災物資保障一體化工作以自治區黨委名義發文部署,市委、市政府領導也作了批示,我市將繼續關注此項工作,學習其他市的經驗做法,積極穩妥地推進一體化進程。財政預算問題,我市目前僅預算倒房重建配套資金一項,與當前應急工作承擔的任務十分不適應。自然災害救助,包括冬春救助、倒損房恢復重建、因災死亡人員家屬撫慰金、過渡期生活救助、緊急轉移安置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旱災臨時救助等。我市應急部門計劃與財政部門進一步溝通聯系,合理預算自然災害救濟事業費。與氣象部門加強聯系,確保汛期報災與氣象服務同步。我市救災物資運送缺乏交通工具,特別是重型車輛,必要時與交通部門訂立運輸協議,確保應急所需。
四是做好隊伍建設工作。信息員隊伍在職在編人員少,工作變動、崗位變動、電話變動情況比較突出。在自治區應急廳組織下,計劃于5月份重新對縣、鄉、村信息員進行登記更新。在自治區應急廳培訓市縣信息員后,我市計劃在9月份開展縣鄉災害信息員培訓,培訓人數50人左右,重點組織信息員學習《自然災害救助條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及自治區應急廳相關文件,學習四大平臺操作方法。
五是做好災情管理工作。防城港市的自然災害,有兩個特點:一是每年5-10月,沿海地區洪澇臺風災害經常發生,年均次數10-20次左右。較大以上臺風災害來自南部北部灣海面,五年至十年一遇。二是9月至12月,上思縣久旱無雨,農作物受災面積大。自然災害對防城港市的影響主要是因災死人、因災倒損房、因災農作物減收、直接經濟損失。依托縣(市、區)應急、發改、財政等部門,組織信息員做好備災、查災、報災、救災工作,確保我市救災與物資保障工作正常開展。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 7
近年來,在省中心和市局的幫助和技術指導下,我中心動物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預警預報、應急管理及實驗室建設等工作,取得了全面的開展。現將中心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中心基本情況(一)人員配置
市中心編制28人,現有25人,專業技術人員22人(研究生4名、本科生18名);工勤人員3人(技師1人,高級工2人)。目前,計劃招錄2人已獲批準,網上報名正在進行。
(二)監測經費
省畜牧局和省中心非常重視我中心實驗室監測工作,每年都撥付專項經費用于監測工作,基本能滿足日常免疫效果監測和部分病原學檢測。
(三)實驗室硬件建設
20xx年以來,我市按照農業部《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管理辦法》和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市縣兩級實驗室建設規范》的要求,20xx年,市本級實驗室在原有實驗室的基礎上,對實驗室進行了修建,初步建立了460平方米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擁有19個全部彩鋼裝修的功能性實驗室。在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添置了必配的儀器設備,順利取得《獸醫實驗室考核合格證》。20xx年經過多方協調,購置了熒光PCR儀和自動核酸提取儀,提高了病原檢測的工作效率,增強了數據的準確性。今年初,市局專門從應急資金中抽取110余萬,用于購買酶免工作站,目前正在審批中。
(四)實驗室軟件建設
20xx年以來,中心實驗室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建立了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制訂了《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和《生物安全管理手冊》;制定了實驗室崗位責任制、實驗室檔案資料管理制度、病料采集、保存及運輸制度實驗室樣品管理制度、實驗室廢棄物及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制度等13項管理規章制度;完善了實驗室樣品管理控制程序和結果報告控制程序等程序文件;規范了實驗室原始記錄、動物疫病監測報告、儀器設備使用記錄等技術資料和記錄軟件。實驗室軟件的建立,實驗操作更加規范,感染風險減小,保證實驗室工作有序開展。目前,中心實驗室按照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良好。
實驗室設備檔案(儀器設備一臺(套)一檔案)、人員檔案(實驗室人員每人一檔案)、監測工作檔案、工作總結檔案實行專人管理,分類存放。
二、工作成效
(一)動物疫情監測及疫情風險評估工作
一是根據工作重點和要求,及時補充、完善監測網絡,一二三級監測網點分別達到14個、97個、368個。二是加強監測網點管理,明確專人定時上報要求信息。三是實行到場入戶采樣,增加病種數量和監測頻次,提高監測能力。目前,中心主要監測的.動物疫病有: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新城疫、小反芻獸疫、狂犬病、偽狂犬病、布魯氏菌病、結核病、圓環病毒病、副豬嗜血桿菌病、豬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等;20xx年共監測樣品21912份,其中免疫抗體檢測20865份、病原學檢測1047份;20xx年共監測樣品17723份,其中免疫抗體檢測15438份、病原學檢測2283份;20xx年共監測樣品16961份,其中免疫抗體檢測15351份、病原學檢測1610份。四是定期召開動物疫情分析評估座談會,分析預警信息,撰寫評估報告,指導科學防控動物疫病。
(二)流行病學調查
一是每年都組織市級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增強工作能力。二是每月開展一次動物疫病日常流調工作,配合國家流調中心和省中心開展專項調查工作。每年調查養殖場戶11萬場次,采集信息達到百萬余條。
(三)動物疫病凈化工作
按照動物疫病中長期防治規劃,重點對種畜禽場、奶牛養殖場的主要動物疫病進行監測、撲殺、消毒、隔離等凈化工作。20xx年我市有6個養羊場通過省局驗收。
(四)布病聯防聯控工作
中心與市衛計委疾控中心召開聯席會議,實行“以人找畜、以畜定人”的工作機制,對人間和畜間布病采取監測普查、調查分析,預防、撲滅等措施,使人發病率和動物陽性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 8
全面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府工作,是政府堅持黨為公、執政為民、全面履行職責的具體體現。縣委、縣政府一貫非常重視,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實際,制訂了總體應急預案和部門預案,這些預案在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有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
進一步增強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加強應急管理的組織領導,切實做好應急管理各項工作。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要求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原則,盡快建立完善應急管理領導機構的辦事機構,根據實際需要,成立或明確領導機構、辦事機構,確定相關責任人員,做到“定人、定位、定責任;居委會、村委會等自治組織,將應急管理的重要內容,落實應急管理工作責任人,并做好群眾的組織動員工作;基層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建設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接受屬地政府的統一領導。
二、不斷完善應急預案管理。
進一步做好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兩級專項預案、部門預案,并做好上報備案工作;鄉鎮政府的應急預案,由縣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指導基層編制預案,完成鄉鎮應急預案,并做好備案;鄉鎮負責組織編制行政村應急預案,社區、居委會、各類企事業單位由業務主管部門安排,做好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并做好備案。應急預案編制要求符合實際,職責清晰,簡明扼要,可操作性強。
三、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不斷完善安全監控體系。
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是及時做好應急準備、有效處置突發事件、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前提。各鄉(鎮)、各部門加強綜合應急隊伍建設,重點建設基層警務室、醫療隊、民兵、預備役部隊、企事業應急隊伍和志愿者隊伍。加強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和培訓,適時在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應急演練,做到精心組織、注重實效、不走過場,以達到落實預案、磨合機制、鍛煉隊伍的目的。
四、強化突發公共事件隱患排查整治。
切實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對公共[突發事件隱患進行排查、整治,做好階段性風險隱患調查、登記、檢查和監控工作,并建立信息數據庫,根據應急預案規定的.分級標準,實行分級分類動態管理,切實做好隱患整治與消除工作。
五、做好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工作。
健全完善本部門值班制度。加強值班室建設,建立和完善24小時值班制度,并進行不定時抽查。加強居委會及社區、企業的值班工作。暢通信息報送渠道,嚴格按照國務院和省、州政府規定的時限要求,及時、準確向上報告信息。尤其是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事發地鄉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兩小時內向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信息報告簡明、準確。
六、責任追究。建立應急管理責任制,行政主要領導全面負責責任制的組織與實施,抓好逐級落實。
對于出現未按規定采取預防措施,導致發生突發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導致發生次生、衍生事件;遲報、謊報、瞞報、漏報有關突發事件的信息,或者通報、報送、公布虛假信息,造成后果;未按規定及時采取措施處置突發事件或者處置不當,造成后果;不服從縣級人民政府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未及時組織開展生產自救、恢復重建等善后工作以及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應急救援資金、物資等情況,要依法追究責任,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對預防和處置工作開展好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06-22
衛生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12-14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17篇12-14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7篇)06-27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15篇06-23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7篇06-27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精選15篇)12-13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通用15篇)12-14
衛生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10篇12-14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匯報(通用11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