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時間:2024-12-12 18:54:29 小英 匯報 我要投稿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通用20篇)

  在學習、工作中,匯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匯報通常是對工作的總結報告,看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哪些缺點和不足,總結了哪些經驗,但是,每次要寫匯報的時候都無從下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態建設情況匯報,歡迎大家分享。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通用20篇)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

  如今,“綠色”成為時尚,綠色食品、綠色發展…。我們須意識到,全球惡化的生態環境形勢已不是單純的科學技術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會覺悟的生態道德文化觀。否則,如何拯救“瀕臨失衡的地球”。通過對十九大報告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深入學習,結合保護區工作,就生態文明中的生態道德教育談點體會。加強生態道德教育,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認為要以“綠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綠”來為生態道德教育開道。

  一、生態道德教育意識的“綠”

  人類對社會的依賴性與其對自然的依賴性,構成了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沙塵暴、霧霾天氣、經濟發展中的透支等現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學上的無知或技術上的缺失,而是與人們的道德水平直接相關。確立新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生態道德這一觸及人類的道德規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德育教育特別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的關系而展開,相對忽略了如何處理人與自然,包括人類與其他生命之間關系的教育,沒有把生態道德教育作為其中的重點來進行。針對目前我國生態道德教育的現狀,提高全民對生態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很是必要。

  二、生態道德教育制度的“綠”

  學校在“生態教育”的統領下,用生態教育思想關注每一位孩子,關注孩子的每一個方面。學校通過建立并完善相關的制度將生態道德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結為一體,利用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形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從外部環境促進學生把接受的生態教育內化為自己所認可的價值觀,再外化為學生的生態行為。

  三、生態道德教育目標的“綠”

  生態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要使其目標得以實現,就必須選擇和運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的方法和途徑。生態道德意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態道德思想轉化為人們的生態道德實踐,并且使其真正成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其中,開展自然價值和生態美意識的教育,進行綠色消費和適度消費意識的教育,以及實施生態保護和生態創造意識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幾個方面。從生態道德規范教育的作用來看,主要在于使人們尊重生命、尊重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正確處理控制人口與合理消費、適度發展與維護生態平衡、消除貧困與反對奢侈之間的相互關系。只有持續、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態道德素質,才能使人擁有保護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識、道德能力與道德習慣,才能自覺遵循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

  四、生態教育行動的“綠”

  生態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幫助人們樹立綠色的消費理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學校要讓同學們從利用身邊的廢物做起,從而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導同學利用廢棄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生態道德教育心靈的“綠”

  在進行生態道德教育時,要通過繼承傳統美德教育的合理內核,通過創設情景、誘發道德體驗、引導反思等方式,以心理體驗的形式促進德行的生成和發展,比單純的說教或灌輸要更有效。學校的“環境愛護,從我做起”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培養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與欣賞之情,來消除人與自然對抗的情緒,從而積極地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努力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環境,培養起人與自然積極健康的生態道德情感。學校通過各種途徑:如環保講座、知識競賽、征文等來傳授生態和環保知識,并注重校園的綠色環境和綠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接受綠色環保教育的氛圍。還要通過組織學生野外實地參觀考察及在“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參加校內外環保宣傳和環保行動等方式開展環境教育。

  六、國家生態安全教育中的“綠”

  要把國家生態安全作為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全球環境的變化,國民生產、生活方式的狀況,跨越國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軍事沖突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家的生態安全。如今我國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嚴峻的生態安全問題,如果對國家生態安全不及時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嚴厲措施,就會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積極建立國家生態安全預警與防范體系,改變經濟增長和資源利用方式,開展國家生態安全的國際合作,形成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環境戰略影響的評價等;另一方面,要把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相關舉措作為全民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并且通過各種現代傳媒對有關案例適時加以披露,使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對一切導致生態惡化現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覺,進而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化為全體國民的自覺行動。

  保護區應充分發揮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學校為主陣地;積極有效地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引導人們運用科學理性和道德規范來指導、約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協調發展。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2

  水生態環境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局為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開展了城區河湖水系貫通、河道疏浚、打擊河湖非法采砂等工作,切實保護水環境,完善水生態功能。

  一、實施工程建設

  實施了一批水生態工程建設,修復和改善水生態環境。

  1、城區水系貫通工程。圍繞彰顯濱湖水韻特色的目標,按照“立足水利、跳出水利、放大水利”的工作思路,投資2.6億元,實施了城區河湖水系暢通工程,對早陳河、攔崗河、團結河、大寨河等總長120公里的12條河道進行了疏浚整治,完成土方1600萬方;建設城西翻水站、劉洼站等6座中型泵站和劉洼引河閘等5座控制閘,設計抽排流量80立方米/秒。工程在20xx年6月全面完成。這些工程完成后,在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的同時,引洪澤湖水入城,讓水動起來、清起來、美起來,實現了提高水位、改善水質、擴大水體、打造水景、彰顯水韻的目標。

  2、污水處理工程。投資2.5億元,建成了城南、城北兩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75萬噸(城南3.25萬噸/日,城北2.5萬噸/日),其中城南污水廠承擔濉河以南,老汴河以西老城區片和洪橋片的污水收集和處理,城北污水廠承擔濉河以北、老汴河以東片污水收集和處理,建設了6座提升泵站,鋪設污水管網120余公里。目前城南城北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處理污水。

  對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我局委托南京大學環科所進行鑒定,將兩個污水廠污泥交光大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

  對污水處理廠的尾水,由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規劃、處理合格后,鼓勵環衛、園林使用污水廠尾水。

  3、城北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由于污水處理量的逐漸增大,城北污水廠滿足不了處理需求,正在對城北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提高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萬噸/天,目前城北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已開工建設。

  4、河道截污工程。近兩年來,投資600余萬元,對城區濉河、汴河、團結河實施了河道截污工程,改造截污口39處,將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水截入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水河道水質。

  5、城區雨污分流工程。投資4000萬,排查城區雨污分流現狀,制定詳細實施方案,實施污水管道19公里,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計劃下半年啟動建設。

  6、河道疏浚整治。城區,在前兩年完成城區河湖水系貫通工程的基礎上,因有生活污水、生產污水偷排入早陳河、東風大溝,造成河道污染。20xx年,啟動了東風大溝、早陳河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目前東風大溝已完成了疏浚整治,對早陳河,制定了早陳河黑臭水體整治方案,已完成了河水抽排,河道清淤施工隊即將進場施工,計劃6月底前全部完成綜合治理。

  農村,近三年來,對等30余條重點河道進行疏浚整治,疏浚河道總長近300公里,并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對村莊河塘進行了整治,改善了農村水環境。

  二、加強水環境保護

  1、加強城區河道管護。在貫通河湖水系的基礎上,我局加強了對水環境的長效管護。城區水務管理處每天組織人員對城區河道上的漂浮物、河岸垃圾進行清理、保潔。河水水質不好時,啟動調水工程,對河道定期進行換水,凈化水質。

  2、加強農村河道管護。對農村重點河道由專職河道管理所進行管理,鄉鎮境內的河道由鄉政府和水務站進行管理,落實了管護人員,加強河湖巡查,及時制止非法侵占河湖水域行為,對河堤上的非法碼頭、違章建筑物等進行清理,對河面上的漂浮物定期進行清理,以保護河道水環境。

  3、打擊河湖非法采砂。今年以來,我縣持續加強對河湖的巡查、執法,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特別是4月7日縣禁采辦成立以來,“禁采辦”共出動巡查執法人員1400余人次,巡查總行程達2000余公里,盤查來往運砂船只100余條,查扣采砂船15條、運砂船12條,拆解采砂船8條;待拆18條,對涉砂人員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75人,摧毀非法采砂領域的黑惡勢力團伙11個,清理濉河沿線非法碼頭40座。

  三、加強水資源管理

  緊扣“三條紅線”,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1、以規范管理為目標,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一是切實做好取水許可審批工作。以《行政許可法》、《水法》、《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為依據,按照《取水許可申請審批程序規定》,先申請,經實地勘察,并根據已有的基礎資料進行審查,竣工經驗收發放取水許可證后,用水戶才能取水。20xx年未新審批取水許可,換發取水許可證5套。二是結合農業水價改革工作,對分鄉鎮農業用水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提出調查報告和初步意見,為今后農業取水許可證發放工作做好準備。三是嚴查違法取水案。20xx年繼續加大執法檢查和宣傳力度,封填非法鑿井2眼,查扣鑿井機具4臺套。

  2、積極創建節水載體,穩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一是與縣機關管理中心聯合下發《關于創建節水型機關的通知》,創建了縣水務局、縣農委2家節水型機關,填補了我縣此項創建工作的空白。二是與市場監督部門聯合開展水效能領跑者行動工作。三是積極籌備節水教育基地建設。計劃在博世科水務公司建設500平方米的節水教育基地。四是全面開展節水載體創建工作。今年創建節水載體5個。

  3、嚴格區域用水總量控制,著力提升用水效率。一是繼續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工作。依據《水法》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的規定,嚴格按照相關用水定額按季度開展了計劃用水單位用水計劃考核工作。對月用水量超500噸的用水戶列入計劃用水對象,提高用水效益。二是對居民用水,實行階梯水價。20xx年4月出臺了《關于城區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制度的通知》,以年度用水量作為計算周期,設定三級水量階梯,第一階梯戶年用水量不超過192噸,第二階梯戶年用水量在192噸以上至288噸以下,第三階梯戶年用水量不超過288噸以上。階梯水價的標準分三級,第一級執行基本水價為1.65元/噸,第二級執行基本水價為2.28元/噸,第三級執行基本水價為4.62元/噸,加上代收的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為各梯次最終到戶價格。三是狠抓計量設施安裝。要求使用自備水源的用水戶,必須安裝遠程監控計量設施,今年安裝遠程智能水表36塊。四是是編制中水回用規劃,為使污水處理廠的中水得到充分再利用,提升中水回用率,結合實際,我縣編制了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規劃,擬將90%中水,運用到環衛、園林綠化、生態景觀、農業用水。

  4、實施水源地達標建設工程,保障飲用水安全。一是實施成子湖水源地達標建設工程,投資1.399億元,在成子湖水源地實施了取水口防護和攔污工程、標志牌工程、視頻監控工程,確保水源地萬無一失。二是出臺了水源地保護系列文件。為了加強水源地保護,縣政府出臺了《縣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縣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的通告》、《縣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實施方案》等水源地保護系列文件,確保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穩步推進。三是成立了水源地管理機構。20xx年11月10日,縣編委洪編[20xx]35號《關于縣水利局安東河閘管理所增掛“縣成子湖水源地管理牌子”的`批復》,明確由該單位負責成子湖水源地保護監管監管。四是加強部門聯動,形成齊抓共管的態勢。《縣飲用水水源保護辦法》和《縣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實施方案》均明確了水利、環保、水產、農委、衛計、交通、相關鄉鎮及供水企業的工作職責。

  5、加強縣鄉工業園管理,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一是對各工業園區取水、排水進行全面普查。二是鼓勵用水戶使用自來水,目前縣經濟開發區、常泗園已有112戶接通了自來水。三是逐步封填水井。用水戶接通自來水后,及時封填水井,先后封填了城風金屬、美迪洋皮件、永達電源3眼水井。四是全面征收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對自備水源的用水戶,責令其必須安裝遠程智能水表,根據水量征收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逐步規范了各工業園區取用水和排水行為。

  6、強化入河排污口管理,改善水體質量。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水資源保護的一項基礎工作,根據取水許可監督的要求,11月1日至12月15日,對全縣各類排污口進行全面登記造冊,全面掌握了入河排污口第一手資料,為強化水功能區管理、改善水環境質量等水資源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7、加強水功能區管理,提升水功能區水質。根據蘇政辦發〔20xx〕102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水功能區管理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出臺了《縣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升工作實施方案》,確保了我縣水功能區水質提升工作穩步推進。

  四、全面推行河長制

  推進河長制,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省、市高度關注的一項工作,是打造水韻的應有之義,是發展新經濟、新業態的重要基礎。按照上級關于河長制的工作部署,結合工作實際,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推行河長制,通過河長的統一指揮領導,統籌河湖功能管理、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治理,切實打造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

  1、出臺了實施方案。4月14日,縣委辦和縣政府辦以洪辦發[20xx]18號文出臺了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和總體要求,明確了各部門、鄉鎮的職責。

  2、召開了河長大會。4月17日下午,縣召開河長大會,貫徹落實省、市河長大會精神,部署河長制各項工作。縣委書記王曉東出席會議并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愛華主持會議。5月16日上午,我縣又召開河長制工作推進會。副縣長尤洪法同志通報了全縣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對前階段河長制開展情況進行了回顧,對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就下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縣委書記王曉東作了強調講話。

  3、組建成立了河長制工作體系。20xx年4月14日縣委辦和縣政府辦以洪辦發[20xx]19號文件批復成立領導小組。我縣85個縣級河湖庫(3個湖泊、43條縣級和城區河道、39個水庫)由19位縣委、政府及公、檢、法副處級以上領導擔任河長,副河長由64個縣直單位一把手擔任,幾乎涵蓋了本縣所有部門,可以說是全員發動參與“河長制”。各部門、鄉鎮紛紛召開河長會議貫徹落實,建立工作機構,制定了實施方案。438條鄉級和村級河道均由鄉鎮副科級以上領導擔任河長,鄉鎮七所八站領導擔任副河長。

  4、加大河湖整治力度。4月17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河長大會后,所有縣級河長均到各自包保河湖水庫開展了詳細的調研,了解河湖概況,組織排查存在問題,制定了各自包保河湖水庫的河長制工作方案。各鄉鎮根據全縣河長大會精神,分別召開鄉級河長會議,于5月上旬基本建立了鄉村兩級河長體系,出臺了鄉級全面推進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各副河長和河段長按照縣要求,組織開展所負責河湖水庫情況摸查工作,初步摸清了523條河湖水庫水質,排查出各類排污口、白色垃圾、有毒水草、圍網養殖、畜禽養殖等污染源情況,以及河堤損毀、綠化損毀、違章建設、入河支流等情況,為全面開展河湖整治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目前,全縣河湖水庫治理工作已逐步展開,縣城區河道結合“263”專項行動和黑臭水體整治,開展利民河、東風大溝、早陳河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工作,確保6月底前全部完成綜合治理;縣河長辦和河道管理單位正在全面過細排查城區所有河道情況,梳理存在問題,制定整治措施和整治期限,分步展開整治。各鄉鎮將“263”和“河長制”工作結合起來,積極推進轄區內水上、岸上污染綜合治理,加強沿河企業、畜禽養殖、違章建筑和生活垃圾治理,從源頭上防控污水入河。目前,大部分鄉鎮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已經關閉搬遷;河湖水庫內圍網養殖、水面漂浮物治理成效明顯,清理率達到60%以上,徐洪河、淮河、懷洪新河等骨干河道基本無圍網養殖;非法碼頭、河面漂浮物基本清理完成,部分鄉鎮正在開展河道疏浚清障工作,河湖水庫整治成效初步顯現。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3

  今年,蕭王廟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立足實際,以實現人和自然協調發展為目標,結合生態市建設、“三改一拆”、“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積極開展街道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把我街道建設成為生態型西部新區”的奮斗目標。現將我街道半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重落實,注重管理抓機制

  (一)建立組織,完善機制

  為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我街道成立了生態市建設、三改一拆”專項行動、“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行動等以街道主要領導為組長、各相關責任領導為成員。多個工作領導小組,在年度工作中予以落實。根據上級部門相關部署,及時分解任務,做到各項具體工作有計劃、有部署、有措施、有實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配備相應工作人員,及時收集、報送各類信息和總結,并整理各類資料并歸檔。

  (二)鞏固提高,健全機制

  街道建立環境信訪應急處理機制,分級做好環境信訪工作,對轄區內出現的環境信訪事件,做到有事必查、有事必辦,因此本年度內尚未發生因監管不力、失職瀆職造成重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以及發生因環境污染引起的重大群體性或群訪事件。

  (三)廣泛動員,加強宣傳

  首先,充分利用街道農村工作會議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動員大會等會議契機,向各工作點和行政村下達今年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明確工作目標,分解工作內容。其次,在“三改一拆”、“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的時期,在街道主要路段張貼宣傳標語、懸掛橫幅等形式加大行動宣傳力度。第三,利用中小學 運用班會、外出活動等機會普及環保知識,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模式,將環保理念帶入普通民眾家庭。

  二、改善生態推發展,完善功能抓建設

  (一)加強轄區環境保護力度

  建立并實施“村保潔、街道收集、市填埋”的保潔機制,積極開展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工作,探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資源化利用和減量化處置。充分發揮陳家岙、云集兩座垃圾中轉站作用,做到日產日清,確保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率達到100%。

  同時,街道利用“雙清”專項行動的機會,發動機關干部、中小學生、村黨員干部對轄區內衛生死角進行集中清理。4月26日,街道督查組兵分六路,對各行政村、企事業單位、泉溪江、剡江、三高連接線、彌勒大道、江拔線、石溪線、西河路等沿河沿路周邊整治情況進行全面督查。結果顯示,總體情況較好,村莊周邊主要干道及河流道路都進行了全面清理整治,達到了預期效果。

  (二)開展清水河道整治工程

  上半年,街道實施的清水河道整治項目共4個,分別是牌亭村泉溪江堤防加固工程、后竺村剡江南塘加固工程、云溪村河道整治工程和潘前村河道整治工程。根據立項文件和概算,4個工程總投資約為1245萬元,可完成近2000米河道的綜合整治。目前,除牌亭村泉溪江堤防加固工程已完工和潘前村河道整治工程仍處于設計階段外,其他2個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

  同時,在加大建設的同時,注重健全清理河道清潔鄉村長效機制。強化各村屬地管理責任,加大河道保潔、農村保潔管理和宣傳力度。健立河道保潔長效機制,建立并完善河長制,嚴格落實水域環境衛生責任,加強河道日常保潔管理,嚴厲查處違法排污、向河道傾倒垃圾廢棄物、在河岸亂搭亂建等行為。

  (三)開展畜禽養殖整治工作

  根據已劃定的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的范圍以及清除飲用水源地安全隱患的要求,街道計劃在8月份集中關閉6家畜禽養殖場,經測算將拆除養殖用房8500平方米,整理土地9400平方米。相關補償及辦理養老保險等費用仍然在測算中。

  三、建設街道創生態,描繪農村更美麗

  (一)開展生態街道(村)創建工作

  根據今年的創建任務,街道將完成省級生態型街道和3個市級生態村的創建任務。去年6月,街道已組建創建領導小組,全面指導創建工作的開展。今年年初,完成生態型街道規劃編制,并獲市政府批準。目前,街道從各辦(系)抽調工作人員積極準備相關創建資料,爭取在7月中旬完成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并上報。

  基于歷年的創建成果,街道已有10個行政村被評為市級生態村,今年落實大埠、牌亭和潘前村等3個村進行申報。根據進度安排,申報工作將在8月份開始。

  (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納管建設

  在繼續實施杜郎坪、周陳黃2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外,根據市委農辦的年度計劃,街道年內將啟動青云、塘灣、大埠、牌亭和云集等5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納管工程。在實施過程中,街道堅持規劃先行,以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為前提,結合農房“兩改”、自來水改造、道路硬化等新農村建設項目同步進行,避免重復建設和多次施工。目前,街道已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村入戶實地調查并根據各村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三)實施“四邊三化”專項行動

  4月中旬,街道城建辦聯合城 管中隊、國土所等部門討論實施行動方案,并根據職責權限分解任務。城管中隊還抽調3名執法隊員對甬金高速和江拔線兩側的標牌(廣告牌)及生態環境污染點、分布點進行走訪調查。經統計列入整改范圍的標牌(廣告牌)有18個,生態環境污染點13個。目前所有整改內容已落實到位,并且對甬金高速和江拔線沿線兩側的'河道、垃圾收集點進行全面清理,共清運各類垃圾2卡車,切實改善了沿路生態環境。

  四、強化整治優環境,發展生態促經濟

  (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配合上級農林部門繼續做好棠云林場(水蜜桃)、林家王家山(水蜜桃)、肖橋頭(大棚蔬菜)等無公害農產品和林產品基地的認證工作。加強對已測定的6650畝生態公益林的監管和保護,延長21名護林員的聘用時間至全年。

  (二)嚴把企業清潔生產關

  加強對新建項目的環境監管,杜絕建設項目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批小建大等環境違法行為。加強“三同時”監管,配合市環保局開展“三同時”驗收工作。繼續做好轄區內企業及工業園區污染整治工作。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大排污企業的檢查力度,確保治污設施投入使用,確保污染物按標準排放,確保排放量不超過已核定的減排量。

  (三)積極開展污染企業整治

  五大行業在我街道都有分布,但數量不多,分別是化工行業3家,造紙行業1家,鑄造行業3家,食品罐頭加工行業2家和金屬表面酸洗行業2家。

  根據市環保局統一部署,目前金屬表面酸洗行業整治已全面開展。市明豐氧化廠已完成企業內部整治,據了解,該廠將于今年年底搬遷至別處。市欣欣鋁氧化廠因廠房達不到要求,需重新進行整改。鑄造行業3家企業在6月28日召開的現場會后按要求簽訂整改方案。造紙行業1家企業,經街道協調下,目前已停止生產。化工行業有1家企業正在進行廠房改造。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4

  20xx年,xx市生態環境局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工作作為增強“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考驗,抓好推動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明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20xx年,xx市獲得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殊榮(全省唯一);錫礦山污染治理評為20xx年湖南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四嚴四基縣級監測能力試點”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系統監測能力在8.30資江xx段銻濃度應急處置中得到體現,并在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培訓班上作為典型案例予以推介;圓滿完成xx二水廠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與湘潭湘鄉市建立長效共管機制,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存在的跨區域環境管理難題;隊伍建設不斷加強,11月市生態環境局獲得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一、年度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20xx年,中心城區重污染天數1天,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2.01%,PM2.5平均濃度37微克/立方米。水污染防治方面,全市納入考核的20個國、省控地表水斷面中,Ⅰ類水質斷面1個,Ⅱ類水質斷面18個,Ⅲ類水質斷面1個。8個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標。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在完成上述目標任務的同時,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的168項任務已全面完成。

  (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1.致力齊抓共管,環境責任全面壓實。成立了xx市資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資江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專班和錫礦山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專班,統籌資江流域和錫礦山區域污染治理。修訂了《xx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各級各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進一步壓實。

  2.致力污染防治,環境問題加快解決。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出臺了《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工作方案》,完成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11個、鋼鐵行業超低改造項目9個、工業爐窯治理項目8個;完成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7個,全面排查全市16條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及河湖“四亂”等問題,完成年度縣級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鄉鎮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提標任務;完成歷史遺留廢渣污染土壤治理項目2個,修復治理土壤7.37萬平方米。

  3.致力問題整改,群眾訴求全面回應。中央和省級層面交辦需完成的年度整改問題45個,已全部整改完成。20xx年實施的47個關閉煤礦廢水治理項目已完成35個,并對20xx年以來新增的.煤礦涌水點治理同步推進,目前全市關閉煤礦產生酸性涌水均采取了應急處置措施。

  4.致力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嚴把環評審批關,年內未審批國家“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名錄內項目。助推“材料谷”項目建設,優質高效完成中興液壓擴產、華菱漣鋼4.3米級焦爐環保升級改造等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工作。大力推進環保產業鏈發展,全市實施28個節能環保產業鏈項目,目前已完成21個,其余按進度有序推進。

  5.致力機制創新,監管執法全面加強。出臺了《xx市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規程》,實現辦公OA系統和監控平臺互聯互通;構建了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和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對全市156個污染源現場端實施自動監控,對18個環境質量監控點位實行全天候全范圍監控;20xx年全市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81件,罰款金額1574萬元。

  雖然20xx年生態環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還不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領域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錫礦山區域后續修復轉型、砂石土礦生態修復、關閉煤礦涌水治理等任務仍然十分繁重,既有技術上的瓶頸障礙,也有資金上的巨大缺口。二是部分區域和流域環境質量指標還未穩定達標。縣城環境空氣質量管控效果、部分縣市環境空氣質量在全省排名靠后的狀況沒有明顯改變;錫礦山流域銻濃度仍然偏高,這些都須持續整治。三是生態環境風險隱患仍然存在。畜禽養殖污染仍較嚴重;部分行業、企業超排偷排仍然存在;部分區域污染因子引起輿情事件的風險仍未消除。

  二、20xx年環境保護工作計劃安排

  (一)工作目標。xx中心城區空氣環境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穩定達到Ⅲ類水質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穩定達標;主要污染物減排和碳排放減量達到省定目標;確保不出現較大以上的環境安全事件,全面實現“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

  (二)重點任務。一是著力鞏固生態環境工作“大格局”。全面樹立服務高質量發展意識;督促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實施好《xx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企業升級改造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長江流域保護修復治理,全面推進城鎮、鄉鎮、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有效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強化地下水污染系統防治,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扎實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繼續抓好中央、省級環保督察交辦反饋和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持續整改影響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四是嚴格落實環境監管執法職責。嚴把項目審批關,嚴守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嚴格禁止“一刀切”行為。防范化解環保領域“鄰避”沖突。五是啟動實施碳排放達峰工作。全面啟動全市碳排放達峰工作,編制完成“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繼續淘汰過剩落后產能。六是持續加強隊伍和治理體系建設。強化基層環境監管職能。穩步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加強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體系建設,強化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5

  去年以來,生態環保工作以治污減排為中心,以工業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使我市的水和大氣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有力地推進了全市生態市建設。目前,我市出境點濰河古縣斷面cod30毫克/升,達到濰坊市控制要求,我市的水源地三里莊水庫和青墩水庫水質也控制在標準之內,城區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30天。

  一、突出治污減排,圓滿完成了上級安排的任務目標

  去年底,經上級考核認定,全年共實現cod凈削減量為800噸,完成全年任務的195%,列濰坊市各縣市區第一;實現so2凈削減量為1400噸,完成全年任務的140%,超額完成責任目標。在已建成銀河、舜河兩大城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0.6萬噸的基礎上,分別擴建二期工程,辛興鎮建成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去年共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5萬噸。新建設的4處鄉鎮污水處理廠,相州、林家村、舜王已破土動工,昌城土地調整和地質勘查已到位并完成工程招標。這4處污水處理廠將在今年11月建成運行。密州、龍都、賈悅、皇華4處鄉鎮(街道)通過鋪設排污管網將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金安熱電、恒陽熱電、潤生淀粉、良豐化學、泰盛化工、興貿玉米、同路、龍光、等8家熱電企業全部建成爐后脫硫治理工程,并安裝在線監控與省市聯網,實現全程監控。大力推行集中供熱,對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800余臺鍋爐等進行取締。

  二、嚴格執法,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去年以來,先后組織環保、城管、市政、水利、建設、畜牧等部門4次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對濰河、扶淇河、涓河、鐵溝河的53個入河排放口進行了全面排查和復查,對16個雨污混流排放口落實了部門整改責任制。去年7月份,組織七部門聯合對市區飲用水源地三里莊水庫、青墩水庫、莎溝水庫、引涓干渠周邊的'工業企業、養殖戶、生活污水排放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制定了《諸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將發現的問題逐一落實到鄉鎮(街辦)部門,明確了整改時限。同時全面加強了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監測,對濰河的枳溝、九臺、古縣等斷面嚴密監控,對兩個城市污水處理廠進出口和古縣斷面的監測,達到每天一次,確保污水處理廠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

  二是加強對重點污染企業的監管。按照省級環保部門關于加強對重點企業、污水處理廠、城市空氣質量和重點河流監管的“四個辦法”的要求,對新星紙業、興貿玉米、潤生淀粉、金安熱電、恒陽熱電、泰盛化工、良豐化學7家國控、省控企業每月監察不少于4次,對10家濰坊市控企業進行旬查,對全市69家重點企業本著從嚴從細、不留死角的原則,采取明查、暗訪等形式,加大監察頻次,發現問題,依法處理。去年以來,共開展環保專項行動8次,對13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了處罰,罰款79萬元,對23家企業進行了限期整改。嚴格按照國家產業結構政策,對土小企業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在去年排查和取締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防止反彈。全年共排查土小企業20家,對死灰復燃的5家小電鍍廠采取斷電措施予以取締。嚴格落實環評和“三同時”制度,行使好環保“第一審批權”和“一票否決權”,對所有項目都進行了現場勘察,去年以來,共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248件,環保驗收20件。

  三是加強在線監測設施建設。按照省政府實施的“三級五大網絡”要求,在環保局建成了“環境監控中心”,對10家水污染治理設施和7家大氣污染治理設施,安裝了在線監控。目前全市國控、省控重點污染企業全部并入“三級五大網絡”,使在線監測設備與省、市聯網,實行在線監測、遠程控制,環保執法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抓好綜合整治,生態市建設突破實質性進展

  一是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立了由分管市長任組長,農工辦、環保、發改、農業、林業、規劃、市政、城管、衛生、水利、財政、國土、經貿、畜牧、廣播電臺、統計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制定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標準,統籌整治農村“臟、亂、差”。按照“三清”(清理糞便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四通”(通路、通電、通自來水、通寬帶網)、“五化”(硬化、凈化、亮化、美化)的要求,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確定了“村集、鄉運、市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辦法。在進一步提升城市兩大水廠運營質量安全的同時,抓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的掃尾和提升改造,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以水土保持、退耕還林為重點,加強農村自然生態保護。加強了對全市礦產、水力、旅游等資源開發活動的監管,遏制新的人為生態破壞。重視自然恢復,保護天然植被,加強村莊綠化、庭院綠化、通道綠化、農田防護林建設和林業重點工程建設。

  二是推進國家環保模范城創建工作。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創建“生態市”的決定,加強創模工作。目前,在創模考核指標的32大項指標中,已有26項達標,向國家環保部報送創模申請的相關材料已經定稿,正在編制創建規劃。積極開展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工作。去年以來,皇華鎮已建成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昌城、辛興正在實施創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辛興、賈悅、昌城、林家村、枳溝、桃林6處鄉鎮已建成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建成9個綠色社區、5處綠色學校。

  三是抓好以農業面源污染為重點的生態保護。結合農業科技下鄉、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等工作,搞好宣傳,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實施“兩減三保”(減少農藥、減少化肥、保產量、保質量、保環境)的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計劃。積極實施以沼氣為紐帶的能源環境工程建設。目前已累計建設沼氣池4940個,使用率達99%以上,生產沼氣190萬方,替代2989噸煤,解決近5000多農戶一年的生活燃料,相當于保護1.7萬畝林地,每年產渣液7.4萬噸,滿足1.5萬畝耕地用肥,每畝地減少20%的農藥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面源污染。

  前段時間盡管在生態環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許多不盡人意的方面,還存有不少問題和不足。一是市政府制定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實不到位,一些目標任務沒有按規定的時限完成。二是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不夠,特別是一些偏僻村莊生活垃圾成堆。三是個別企業環保意識不強,存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問題。四是對違法排污行為打擊力度還不夠大。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認真加以解決,確保生態市建設穩步健康發展。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6

  xx縣地處江西省南部山區,是全省重點林業縣,南方重點林區。全縣轄18個鄉鎮,160個行政村,總人口34.68萬人。全縣土地總面積356萬畝(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業用地面積299.8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68.1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535.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3.2。xx縣物產豐富,是一個特色鮮明的山區縣。xx是全國第一個無公害臍橙生產示范基地縣,全縣臍橙面積達25.9萬畝,臍橙產業覆蓋了80的農戶。xx文化底蘊深厚,是贛南采茶戲的發源地,是江西第一個“中國楹聯之鄉”,境內有中國最大的方形圍屋東升圍。20xx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0億元,比上年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75億元,比上年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4.0億元,比上年增長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全縣財政總收入7640萬元,本級財政收入61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5元。近年來,xx縣委、縣政府對林業生態建設給予高度重視,提出了“生態立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大力培植森林后備資源,加快森林生態體系建設,全縣的森林生態得到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一、堅持以資源增長為目標,強化保護,推動森林生態體系建設

  一直以來,我們堅持以資源增長為目標,強化保護管理措施,推動森林生態體系建設不斷向前發展,為實現構建和諧新xx的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林政資源管理。一是嚴格林木采伐管理。堅持以“限額采伐、全額管理”為重點,嚴把木材采伐許可的審批關,嚴禁超范圍、超樹種、超限額采伐,嚴禁在劃定的生態公益林、珠防林、闊葉林保護區內設立伐區。加強伐區的檢查監督,強化源頭管理。改革集體林木采伐生產辦法,取消集體林由林業公司獨家經營的管理模式,堅決取締鄉、村買賣青山和個人承包生產木材的行為,減少資源浪費。二是強化木材流通管理。在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木材運輸管理工作監督網絡,加大對違法木材運輸活動的查處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違章木材運輸行為。三是規范木材加工管理。嚴把木材加工廠辦證審批關,制定出一套符合實際的辦證程序。堅決取締生產規模小、加工工藝簡陋、資源浪費嚴重的加工企業。嚴格按照省林業廳、省經貿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中小企業局《關于開展全省木材(加工)單位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強了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監督管理,對經營加工單位實行全面監督,分片管理,統一印發加工臺帳,制訂生產計劃,核定年度木材消耗量。使木材經營加工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四是積極開展“開源節流,改燃節能”工作。全面關閉柴炭市場,積極引導廣大農村居民改燃節能,推廣以煤代柴、以氣代柴、以電代柴等無污染燃料,大力推廣“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有效緩解了能源性消耗對森林資源造成的巨大壓力,減輕了環境污染。

  (二)強化封育管護措施。以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為重點,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森林資源的封育管護。一是嚴格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管理。20xx年,我縣被列為全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縣,實施面積達66.74萬畝。為保證我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工作順利實施,我們結合本縣實際,制訂了《xx縣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保護管理辦法》、《xx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定人員、定面積、定責任、定報酬、定獎罰的“五定”責任制及公平、公正、公開的競標原則,擇優聘請專職護林人員。落實管護責任制,簽訂管護責任狀,強化檢查監督,嚴格獎懲,對管護好的鄉(鎮)、單位予以表彰,對不依照責任狀進行管護的鄉(鎮)、單位予以處罰,并在全縣通報批評。二是加強城區風景林的保護管理。制訂了城鎮綠化規劃,印發了《關于對城區風景林及主要公路沿線山場實行封禁的通告》,把縣城周邊第一層山林規劃為城區風景林,實行全封山,進行封閉式培育和保護,配備專職護林員,落實獎懲措施,實行定任務、定山場、定目標、定報酬的崗位責任制度,并定期組織開展造林綠化活動,補植針、闊樹種,提高林分質量和自然抗風險能力。三是強化林業行政執法隊伍建設。通過舉辦業務知識培訓班,開展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實行業務考核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增強保護森林資源的`技能。并成立了林業執法稽查大隊,加大林業行政執法的監督管理,規范執法行為。同時,在全縣18個鄉(鎮)組建了老年護林協會和村級護林協會、禁山會,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民間護林協會組織這一群眾性護林組織的護林作用。四是狠抓護林防火工作。始終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實行政領導負責制,強化防火領導責任。采取敲銅鑼、播放錄音喇叭和防火知識光碟等措施,強化防火宣傳教育。加強專業撲火隊伍和兼職撲火隊伍建設,成立了縣森林防火專業撲火隊,深入開展知識培訓,提高撲救火災能力,使全縣有限森林資源得到切實保護。

  (三)嚴格林地使用管理。一是放活林地使用權。深化林地資源經營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償流轉機制,規范流轉程序,打破對林地占而不用、用而不管、荒廢林地的管理模式,保障轉讓、受讓雙方人的合法權益,推動全社會投入到搞活林地上來,充分發揮林地資源在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資源配置作用。二是嚴格征占用林地管理。堅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兼顧、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并重的原則,嚴格執行林地使用審批制度,先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縣國有林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明確林地使用權流轉有關規定的通知》等文件,專門下發文件規范產業開發(果業、中藥材等)征占用林地秩序,要求產業開發必須優先選擇荒山、荒地、稀疏林地,并在嚴格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報經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由林業部門審核后報縣政府審批。從而有效地遏制了無序開發、亂征濫占林地、亂砍濫伐林木的現象,使產業建設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生態化的道路。三是加強對果園戴帽山的管理。為發揮果園戴帽山保土蓄水、維護生態平衡的天然屏障作用,促進全縣無公害臍橙產業的發展,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果園戴帽山管護的通知》,規定凡需開發種果的單位或個人,必須搞好果業開發規劃設計,劃定等高線,保留總山場1/5-1/3戴帽青山,嚴禁“剃光頭”式開發。同時,按照“誰開發,誰綠化,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加強戴帽山的保護管理和造林綠化,落實管護責任,各果業開發戶為戴帽山保護管理的責任人,嚴厲打擊“剃光頭”開發和破壞果園戴帽山林木的不法行為,從而形成“山頂飄綠帶,山腰果飄香”的生態佳境。四是加大林地資源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非法占用、破壞林地資源的行為,積極開展清理整頓活動,針對盲目毀林開荒、取土、采石、采礦、修路、建房、侵占生態公益林地等非法征占用林地現象,逐項逐類立案登記,依法從嚴查處。

  (四)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力度。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工作,對境內的珍稀野生植物進行造冊登記,加強對野生植物經營單位和個人的管理,嚴禁非法采集野生珍稀植物。積極開展“春雷行動”和“颶風行動”等專項整治斗爭,對全縣非法收購、出售和加工野生動物的窩點進行嚴厲查處,并將行動過程拍制成電視新聞在社會上反復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和警示效果。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停止了全縣所有野生動物經營、加工、銷售的許可證發放,并對現有經營加工戶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收回證件重新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有效保護了全縣野生動植物資源。

  二、堅持以重點工程為依托,創新機制,大力培育和發展森林后備資源

  為建設完善森林生態體系,我們在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的同時,以重點工程建設為依托,創新營造林機制,大力培育和發展森林后備資源。

  (一)以社會造林為主體,全面推進防護林工程建設。為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我縣在上級沒有資金投入的情況下,不等不靠,多方籌集資金,組織力量,自我啟動了防護林工程建設,在全縣各鄉(鎮)、場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綠化荒山荒坡活動。一方面,通過廣泛宣傳發動,爭取社會各界捐資贈資,大力開展“保護母親河綠色行動”等植樹造林活動。另一方面,深化林業經營管理改革,創新營造林機制,推廣桉樹、速生楊、雜交竹等新品種,按照“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落實經營主體,加快“五荒”和疏林地的合理流轉,大力發展股份制林場和生態林業莊園,有效調動社會造林積極性,帶動公民義務植樹活動深入開展,推動防護林工作建設不斷向前發展。近幾年來,共綠化荒山荒坡10.5萬畝,建立水源涵養林12萬畝,固堤護岸林4.5萬畝,水土保持林9萬畝。

  (二)以重點工程為紐帶,推動造林綠化活動深入開展。重點落實三大重點林業工程建設項目。一是全面啟動珠江防護林體系建設。為進一步綠化、美化好東江源頭區的生態環境,完善東江源區森林生態保護體系,給香港同胞送上一泓潔凈、放心的東江水,自我啟動了天然林保護、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珠江防護林造林工程項目。同時,于20xx年、20xx年實施了國債珠江防護林建設項目工程,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要求,落實“誰造林,誰管理,誰受益”的造林新機制,全面推行招投標制落實經營主體,高標準、嚴要求地完成造林1.35萬畝、封山育林1.95萬畝。二是全面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為了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增加人民群眾收入,于20xx年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全縣退耕還林面積3.5萬畝。特別是為了更好地凈化水質,按照“戶有一蔸竹,村有一個點,鄉有一條線”的規劃要求,重點以濂江河和鎮崗河兩條流域沿河兩岸為主營造黃竹林基地,在美化綠化村莊環境的同時,護堤固岸、凈化水質。三是大力發展商品林基地。通過制訂優惠政策,放活商品林的經營管理權,加大資金扶持、技術服務和信息網絡服務,深入開展誠信生態招商,積極引進外商和境內外民營企業、個私業主投資林業產業建設,拓寬投資渠道,商品林基地得到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縣建立以毛竹、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各類商品林基地118.8萬畝。

  三、堅持以“生態立縣”為指針,立足當前,努力開展林業生態建設

  歷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縣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森林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在生態保護建設中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我縣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較低,生產力還不發達,農村能源性消耗仍然是我縣森林資源消耗的重點。二是農民整體素質較差,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還不高,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時有發生。三是個別鄉鎮水土流失仍較為嚴重。四是經濟發展與源區保護之間的矛盾遠未解決,特別是全面禁伐森林資源、全面關停稀土和其他采礦業,關閉影響生態環境的企業,阻止污染企業進入我縣,每年減少財政收入1億多元。五是由于縣財政困難,源區保護與建設投入資金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許多基礎建設工程特別是防護林工程、防火基礎設施、農村新能源開發、污水治理、防洪工程等基礎建設無法實施。

  針對當前林業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緊緊圍繞“生態立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按照“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的原則,今后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生態宣傳教育。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標語、生態講座、送戲下鄉等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深層次地宣傳國家林業政策、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及法律法規。宣傳保護建設生態林業的重要意義和措施,特別是要加強中央、省委《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森林法》及《森林實施條例》等林業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全面提高全社會愛林護林、愛護保護環境的生態意識,為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社會環境。

  (二)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新時期生態林業發展的整體要求,全面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培育一支業務過硬、組織有力、精簡高效、廉潔奉公的林業護林隊伍。一是進一步發展壯大護林隊伍。按照生態林業建設的要求,通過進一步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建立起“競爭上崗,雙向選擇,擇優錄用,末尾淘汰”的勞動用工新機制,聘請護林人員充實到護林隊伍中來。同時,以業務技能、法律法規知識為重點,切實做好護林員的培訓工作,提高護林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進一步落實護林責任制,強化獎懲措施,加強巡山護林工作。三是加大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各鄉(鎮)專業撲火隊伍和兼職撲火隊伍,加強防、撲火知識培訓,提高防撲火能力,全面加大森林生態體系保護、防火和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

  (三)推進封山育林工程。把封山育林工作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好抓實。在全面施行禁伐天然闊葉林,保護好自然生態系統的基礎上,準備從明年開始逐步減少商品性的木材采伐,逐年增加封山育林面積。通過搞好規劃設計、資源評估、落實政策措施,帶動全縣天然林的保護、發展,更有效地保護我縣的自然森林資源,增加林木蓄積量,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

  (四)突出林政資源管理。首先,重點抓好森林資源監測站建設,加強境內森林資源管理的動態監測,隨時掌握資源的消長情況,適時按監測結果調整培育和保護戰略。其次,抓住國家加大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力度的有利時機,按照省、市建立地方性生態公益林的要求,設立縣級生態公益林,通過逐年加大面積,使全縣公益林面積達到152萬畝,占全縣山地面積的50以上。第三,繼續實施企業上馬先加蓋“綠色印章”的環境保護制度,進一步抓好污染源的清理整頓工作,嚴禁創辦高污染或耗資源型的企業。進一步加大低消耗、無污染、促進生態建設的生態環保型企業的引進和保護、扶持力度,全面降低森林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污染。第四,按照“誰開發,誰綠化,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抓好果園戴帽山的造林綠化管理,嚴禁“剃光頭”式開發,營造良好的果園生態環境。第五,強化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林業用地管理審批制度,嚴厲打擊各種借產業建設破壞林地等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護林地資源。

  (五)深化林業改革。在全面完成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把林業改革推向森林資源更深層次的改革。重點抓好以集體林業為重點的林業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明晰產權,減輕稅費,放活經營,規范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的流轉,建立“產權歸屬清晰,經營主體到位,責權劃分明確,利益保障嚴格,流轉規范順暢,監管服務有效”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切實減輕林農負擔,保護林農的林地、林木產權和收益權,充分調動廣大林農群眾發展壯大林業產業的積極性。此外,進一步深化源頭管理改革,建立健全源頭管理責任制和木材采伐公示制,完善基層林業工作站和森林公安派出所的管理方式,轉變林業工作站職能,強化伐區檢查監督,確保有限森林資源科學利用、永續發展。

  (六)積極爭取上級加大對我縣林業生態建設和森林資源保護的投入。在生態移民、防護林、水源涵養林、森林防火及森林資源監測體系等基礎工程建設上,認真搞好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布局,積極爭取國家國債無償資金的扶持。特別是我縣地處南方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很多天然的森林資源,植被比較多樣化,森林資源的自然恢復能力強,現只要加以封山育林和進行必要的改造,很快就能成為高產高效的豐產林。為此,建議上級對我縣低產林改造方面給予更多的資金投入,使天然林資源得到更好的保護,推動我縣林業生態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7

  我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省市縣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取得了很好成效。現將主要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實施招商引資、入園項目與環保先行相結合,推進生態工業發展。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嚴格兩高一資類工業項目審批,嚴禁引入污染型產業以及危險廢棄物再生利用項目。嚴格準入制度,禁止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和水污染型行業的企業入園。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依托資源優勢和原有產業基礎優勢,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著力改造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構建優勢產業集群,注重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實能耗強度雙控目標,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省級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全縣單位GDP能耗降低5%。制訂節能減排工作方案,與重點能耗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把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各鄉鎮各部門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嚴格落實節能目標考核問責制。做好重點用能企業南方水泥、xx鷹鵬水泥、廣源化工、九峰納米每年的節能監察考評工作。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以工業強縣為目標,堅定不移實施四化同步互動、三產共生演進戰略,堅持生態保護優先,以循環經濟為主線。結合循環經濟行業發展的現狀及我縣的實際情形,有針對性的制定了xx循環經濟產業發展規劃。緊盯國內前沿、了解國內循環經濟行業發展態勢,及時把握循環經濟發展方向。準確理解國家針對循環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各項有利方針政策。

  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緊盯行業內百強企業,在招大引強上下功夫。一方面把招商繡球拋向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重點與央企、xx公司、xx公司以及行業龍頭企業對接,爭取達到引進一個,帶進一串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以循環經濟產業為抓手,整合園區內企業,通過龍頭帶動、聯合發展,進一步壯大循環經濟產業規模。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減量化優先的原則,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努力把我縣打造成全國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

  (三)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

  1、節能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建立了節能工作推進協調小組會議制度和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會議制度。建立了全縣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體系,每年對節能工作目標做出總體安排,制訂節能減排工作方案,與重點能耗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把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各鄉鎮各部門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嚴格落實節能目標考核問責制。縣工信委定期公布萬元GDP能耗等指標和規上工業能耗情況,加強能源指標運行中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監測分析,及時進行預警調控,有力地推動了各領域節能工作的開展。

  2、節能投入不斷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加速發展。縣政府設立節能專項資金,逐年增加節能技術研發資金,每年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提出一定資金用于節能項目。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省級資金,組織實施重點節能示范項目。

  (四)創新完善生態制度體系

  完善綠色發展制度。完善工業綠色化發展體系,制定了《關于推進20xx年全縣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x辦字xx號),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引領產業邁向中高端。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構建富有中國特色的工業產業體系,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

  二、存在的問題

  (一)輿論引導還不夠

  一是干部群眾對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二是宣傳沒有突出重點,沒有充分利用好各種紀念日或活動日,運用電視、報刊等媒體進行綠色消費、生態城鎮等科普知識的宣傳。

  (二)生態經濟發展還不夠

  生態工業方面,生態工業關鍵技術創新不足;部分企業規模小,力量薄弱,產品檔次低,單位產品能耗高,節能改造還不到位。

  三、意見和建議

  (一)切實加強考核和保障

  一要建立工作責任考核制。倡導保住青山綠水也是政績的政績觀,把生態建設和保護成效納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之中。制定全縣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量化考核內容和辦法,每年對鄉鎮和部門進行嚴格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推薦選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二是強化資金保障。按照生態縣建設規劃,設立專項引導資金,建立健全有效引導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財政政策,完善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8

  區農林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加快建設“生態”,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排泄物治理,確保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排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

  一是加強治污工作的組織領導。規模化畜禽場排泄物是農業面源污染的源頭之一,為切實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建設資源循環型現代生態農業,20xx年,區農林局組織工作人員和養殖場業主召開治污工作會議,簽訂排泄物治理工作協議書,明確各方工作內容和責任,保障治理工作順利開展。二是加大治污工作的力度。局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到每個場進行現場調研,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科學制定方案,對四周有較多農田、農地的養殖豬場,選擇“農牧結合”為主的生態型循環利用模式,無害化處理后的排泄物直接施于周邊農地、農田,就地消化利用,最終實現糞污“零排放”。三是加強對治污經費的管理。

  對省、市、區規模化畜禽場排泄物治理扶持資金共計136萬元及時下撥,加強資金使用監管,確保專款專用。積極與所在鄉鎮一起落實治污用地,已安排用地13.6畝,為治污工程建設順利開展解決難題。落實責任人員深入現場,督促施工進度,協調治理工作,解決實際困難,保證施工質量。的共同努力,得到了有序開展,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效,第一批14家治理場任務已經順利完成,治理設施已投入使用。14家豬場建造成各類污水處理池4356立方米,其中建成發酵池1358立方米;建成堆糞房418平方米;建成各類排污排水管道3010米。通過改造排雨排污管道和安裝積水天溝等設施,實現了干濕分離、雨污分流。與治理前相比,明顯地降低了污水產生量和濃度。

  據初步測算,14家豬場全年減少污水排放約5000噸,實現了過程中控制,減輕未端治理壓力,達到節能減排目標。通過建造防滲、避雨儲糞房,產生的干糞量可以實施多點循環堆積發酵,豬糞無害化處理,改變以前隨便堆放、未經有效發酵就直接施用的狀況。實現了14家豬場豬糞無害化處理率100%和利用率100%的目標。通過建成發酵池,污水可以多點定期進行無害化處理,并通過農牧結合管網設施,就近在茶果園、竹筍園、苗木園、農田和魚塘進行消納利用,實現了污水資源化、“零排放”的目標。治理前各場污水排放隨便,對環境污染嚴重,污水沒有進行資源化利用。據測算,14家豬場全年共計污水COD減排量約400噸。實現了14家豬場污水無害化處理率100%和利用率100%的目標。

  二、農業污染源普查全面完成

  農業源普查屬及7個鄉鎮,162個行政村耕地面積271461.1畝,人口25萬人,共調查樣本數3369個,其中:典型地塊抽樣農戶數473戶,畜禽養殖專業戶數839戶,水產養殖專業戶數1118戶,農村生活源抽樣農戶數769戶,農村生活源行政村調查樣本數162個,鄉鎮種植業調查樣本數7個。普查中聘用普查人員356人(其中:村級普查員323人,鄉鎮普查指導員28人,區級指導員5人)。完成各類表格統計、填報上萬份。普查數據輸入工作在20xx年5月底全部完成。

  三、全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實現農業“減排”目標

  20xx我局實施以“減量增產”為目標的農業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以減少農業化肥的施用量,全區已完成測土配方施肥60萬畝次,占全年任務38萬畝的157.9%。一是落實目標責任促推進。建立測土配方工程領導小組,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二是加強技術指導促推進。已向鄉鎮、村二級發放發放培訓資料5萬份,發放施肥建議卡5萬張。區、鄉鎮、村、組織舉辦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20期,培訓技術骨干170人次,培訓農民5000人次。并建立專家咨詢制度,及時指導技術難題。通過技術指導,使農戶更加合理施用化肥,據抽樣統計,全區農業生產共減少不合理施用化肥2622噸,有效地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四、突出抓好無公害基地建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工作

  我局緊緊圍繞區政府提出的新增省級以上無公害農產品產地3萬畝工作目標,及早部署,創新破難,大力推進全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及名牌農產品申報工作,目前3.16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已通過省里認定。一是科學規劃抓培訓。按照今年新增3萬畝產地的市定目標,該局4月初及時召集鄉鎮、農業企業等30多人舉辦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申報培訓會,對申報單位進行重點輔導,及早準備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申報材料。二是精心指導抓落實。堅持以建設規模產地為重點做好服務工作,主動邀請省有關環境檢測單位對我區20xx年申報的6.59萬畝無公害產地進行了水、土、氣抽樣,送省地質礦產研究所的36個樣本全部合格。至10底,我區累計通過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61個,面積達43.7萬畝。

  三是強化檢查抓監管。在做好產地申報的.同時,組織區農技服務中心、農業執法大隊等單位對申報單位的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生產過程使用的農業投入品進行全程的監督檢查,確保企業嚴格按標準生產,在今年省、市無公害農產品突擊抽檢中,我區所有產品全部合格。此外全區今年已有13個農產品申報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綠葉蔬菜等12只農產品申報國家綠色食品。目前已確定8家企業的農產品申報市級名牌,4個企業的農產品申報省級名牌,其中:有3只農產品商標申報省著名商標。

  五、深入開展重點生態公益林建設工作

  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抓好落實。今年以來繼續抓好監管員、護林員隊伍建設,并組織護林員對有關知識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知識、森林病蟲害監測與防治措施、林業法律法規,并要求護林員佩帶袖章、上崗證上山巡查,做好巡山記錄,遇到有關情況及時報告。全面完成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及數據錄入工作,今年建成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1.8萬畝,已累計建成生態公益林面積13.6萬畝,綠化造林更新面積2667畝,占總計劃數156.9%。

  六、加快省市級綠化示范村的建設,推進森林城市的創建

  大力開展綠化示范村和綠化示范社區建設,20xx年織里鎮大港村、八里店鎮塘紅村、移沿山村、南塘漾村、東林鎮星火村、星群村、埭溪鎮貫邊村、盛家塢村、妙西鎮肇村村、織里鎮喬婁村、道場鄉施家橋村11個村已列入市級綠化示范村創建計劃,同時,力爭織里鎮大港村、八里店鎮移沿山村、妙西鎮肇村村、織里鎮喬溇村5個村爭創省級綠化示范村,目前,申報材料已在準備之中。另外,為配合市政府爭創森林城市,我區各個街道也開展了綠化示范社區創建活動。

  七、大力推廣農村清潔能源利用,推廣使用有機商品肥

  今年我區農村清潔能源利用率已達到61%,有機肥推廣使用量達到8000噸,比上年增加8%。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9

  20xx年是石林鎮開展國家級生態鎮創建的關鍵之年,也是深化、鞏固、提升“清潔鄉村”工作的的重要之年。一年來,石林鎮黨委、政府始終圍繞“建設精品旅游小鎮,打造生態休閑石林”的發展戰略目標,以國家級生態鎮創建為主抓手,以“五大整治”為重點,以提高村民生活品質為目標,堅持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原則,從而實現了人與自然、生態與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較好地完成了20xx年度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管理各項工作任務。回顧匯報一年來的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1、積極開展國家級生態鎮創建工作。國家級生態鎮創建設工作是20xx年生態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一年來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國家級生態鎮創建工作,專門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農業、城建、環保、生態工業、社會綜合及資料整理六個工作小組,對照國家級生態鎮創建指標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了創建資料的申報工作。

  2、進一步鞏固集鎮生活飲用水源達標區創建成果。一年來,鎮黨委、政府嚴格按照《XX市生活飲用水源達標區創建標準》,切實加強對飲用水源達標區周圍群眾的宣傳教育,開展了達標區周圍的環境大清理,強化了對飲用水源水質的監測,完善了對飲用水源達標區鞏固的一些長效管理制度,進一步鞏固了創建成果,保證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3、整合資源,切實加強了村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以“十百”、庫區、環保、改廁等項目工程為抓手,切實加大了對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設施建設。一年來,共投入180余萬元完成了167只戶廁改建,30只沼氣池建設;完成了集鎮生活污水設施納管擴建工程和千島湖村半坑自然村、雙西荷嶺自然村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完成了嶺足、玳瑁、西嶺三個村的建筑垃圾填埋場;完成了8個村20個生活垃圾堆放場,新添果殼箱200只,使環境衛生設施得到了完善。

  4、“五大整治”成效顯著。以網箱整治為主的五大整治工作是縣委縣政府推進國家級生態縣建設的重要工作,一年來石林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這項工作,專門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揚“白加黑,五加二”的釘子精神,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石林鎮共有網箱上岸戶25戶,核定縮減面積60003平方面積,到11月底為止,已有13戶,46145.2平方面積上岸,分別完成總任務數的87%和77%,超額完成了今年縣政府下達的任務數。

  5、生態農業和林業基地建設得到發展。全年共完成山核桃基地300畝,新發展了毛竹基地400畝,茶葉基地300畝,同時開展了筍竹兩用示范基地、無公害茶葉示范基地和無公害茶廠建設。

  二、環境管理日益加強

  1、組織網絡更加健全。調查整充實了鎮村兩級環境保護和清潔鄉村工作領導小組(石政(20xx)78號)并發揮作用,專門明確了環保具體辦事人員(城建員兼),配齊配強了村級保潔員隊伍26名,集鎮保潔員2名,并簽訂合同,實行一年一聘,真正確保了環境管理的常化。

  2、環保宣傳更加注重。充分利用“6.5”環境宣傳日以及重大節日期間,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參與環保宣傳。20xx年共組織由公共參與的環保宣傳活動5次,環保科普宣傳欄4期,環保行為告知牌6塊,組織學生開展環保宣傳2次,舉辦由鎮村兩級干部參加的環保知識培訓2次。

  3、環境整治更加有力。以“清潔鄉村”工程為抓手,切實加大對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一年來全鎮共開展以湖面湖岸線、村道、河道、陰溝為主的集中整治活動5次(春節前、三八婦女節、五一節、六五環境日、十一國慶節);繼續開展“清潔庭院””創建活動,全年共創建清潔庭院戶576戶,清潔庭院示范戶288戶,進一步鞏固、深化、提升了“清潔鄉村”工程,在前三個季度幾次暗訪中都排到了全縣的前三名,得到了縣環保局的一致好評。同時嚴格執行新、擴建項目“三同時”制度的落實監管,全年共有兩家企業均實行了環境評估。

  4、長效管理更加完善。鎮政府將生態創建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村干部的年終目標管理考核,每年與村委及部門簽訂管理目標責任書,實行評優一票否決制;專門制訂了《二0一0年“清潔鄉村”工作考核細則》,繼續開展農村保潔經費四級籌措工作,共籌措經費23900元,開展了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工作,使石林鎮的環境衛生得到有序化、常態化管理。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0

  今年以來,在縣脫貧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局的精心指導下,我局至始至終狠抓生態脫貧政策的制定與落實,緊緊圍繞“三個方面、七大支撐”這一核心,較好的完成了歷年生態脫貧的各項工作任務,成效顯著。近日,我局被縣委縣政府授予“2019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先進部門”榮譽稱號。現將全縣生態脫貧工作匯報如下:

  一、生態脫貧總體完成情況

  我局切實履行“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牽頭部門職責,截至目前共通過生態脫貧政策兌現、發放貧困戶林業各類資金205.98萬元,累計幫扶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743戶6017人。

  二、生態脫貧措施制定情況

  從20xx年開始,我局就在用足、用透林業行業重點項目,用項目助力生態脫貧工作上下功夫,緊緊圍繞“三個方面、七大支撐”這一核心開展工作。

  (一)在林業惠農政策與貧困戶精準對接方面:

  1、持續聘用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100名為縣級自籌資金護林員,每年發放補助資金36萬元。

  2、通過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累計向貧困戶發放補償資金15.45 萬余元。

  3、在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前,通過項目規劃向縣域貧困鎮傾斜,鼓勵貧困戶實施工程,持續發放新一輪、老一輪退耕還林工程補助資金26.73萬余元。

  (二)在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對貧困戶的傾斜方面:

  1、聘用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參加林業工程建設,通過勞務用工增收13.99萬元;

  2、在乾陵主陵綠化工作過程中,先后流轉貧困戶耕地382.93畝,累計發放土地流轉資金39.98萬元。

  (三)在“擴面提量”方面:

  1、為貧困戶在乾陵景區內免費提供經營場所,通過乾陵生態旅游增收共計1.83萬元。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服務指導,結合雜果經濟林建設等林業項目資金,采取群眾提供土地、鎮村負責統計上報、林業負責免費栽植的思路,優先解決貧困戶栽植經濟林的需求,共計栽植花椒經濟林1000余畝,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花椒苗木8萬余株。

  三、生態脫貧工作亮點、特色

  一是落實縣級自籌資金生態護林員政策。堅持“縣建、鎮聘、站管、村用”原則,做到“四個好”。“縣建好”,即以縣為單位制定生態護林員選聘和管理辦法,統一制發聘用證書、巡護袖章等。“鎮聘好”,即鄉鎮街辦按照“七步聘任法”(公告、申報、審核、考察、評定、公示、聘用)選聘,重點把好建檔立卡貧困戶識別關、群眾評議關、鎮村公示關、履職能力關、管護面積關。“站管好”,即鎮(辦)林業站重點抓培訓、抓考核,對因外出打工、年齡超過60歲、疾病殘疾等原因不能履行護林職責的及時甄別調整。“村用好”,即村委會將管護區域劃定到人,督促生態護林員加強對村口、山口、溝口等重點關口的巡查,加強對放牧、旅游、進入林區生產等重點人群的宣傳,對亂砍濫伐、亂捕濫獵、森林火災等重大事件要及時報告,確保 “山有人管、火有人防、林有人護、責有人擔”。生態護林員的實施,使我縣生態脫貧工作既解決了貧困戶就業問題,又使林地得到了有效監管。

  二是落實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我局狠抓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縣級兌付方案制定、公益林面積落界、“三榜公示”、資金核撥、“一卡通”兌付到戶等關鍵環節。每年中省下達我縣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當年均兌現到戶。

  三是落實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我縣在落實退耕還林政策時,優先向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村、貧困區域傾斜,并積極引導群眾發展見效快、風險小、銷路好經林產業,當年資金均能及時兌付到位。

  四是推進涉林勞務增收。在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中,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參與林業重點項目建設,積極落實中央扶貧工作“扶智、扶志”要求,讓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通過勞動獲得報酬,增加家庭收入。

  五是高質量完成生態脫貧檔案建立工作。在生態脫貧檔案建設過程中,每年我局成立生態脫貧檔案、數據核對工作組,深入全縣所有涉及生態脫貧的鎮(辦)、行政村村,對生態脫貧涉及的措施數據、檔案資料進行督導核查,幫助鎮(辦)、行政村建立生態脫貧工作檔案,同時,對全縣所有涉及生態脫貧的幫扶責任人的戶籍檔案、明白卡也進行逐一篩查,主要檢查生態脫貧措施是否全部納入、收入是否計算準確、佐證資料是否補充完整、統計數據是否匯總一致。對于發現的問題,工作組及時幫助鎮(辦)、村組予以更正;對于幫扶責任人戶檔、明白卡出現的問題,工作組給出了準確模式,并且逐一告知村上工作隊,現場簽訂了整改通知書。通過采取這樣的方式,使我縣生態脫貧數據省、市、縣、鎮、村、戶縱向統一,全縣所有鎮(辦)、村組、戶檔案資料模式一致,數據統一,最大限度的.幫助鎮、村、戶生態脫貧工作在年終考核工作中生態脫貧檔案、數據完全一致。

  六是加大生態脫貧宣傳力度,提升群眾對生態脫貧政策的知曉率。從2019年開始,我局通過采取媒體報道、印發宣傳資料、發放生態脫貧政策掛歷、深入鎮村集市的方式進行政策宣傳報道。共在省、市、縣主要媒體報道了相關生態脫貧報道十余篇、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掛歷1000多個、進鎮村集市十余次,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為我縣生態脫貧政策在群眾的知曉率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生態脫貧存在問題

  我局在生態脫貧中做了大量工作,林業政策落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制約因素,主要表現為:

  一是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偏低,國家級公益林補償兌現到戶13元/畝·年,對貧困戶增收作用不明顯。

  二是在產業發展上,干雜果經濟林省級補助樹種較單一,近年來林農對核桃經濟林發展熱情不高,愿意栽植的花椒等經濟林樹種缺乏專項補助資金。

  三是按照省、市林業行業要求,開放“五個一批”缺乏專項資金支持,森林旅游業尚在起步階段,能提供攤位有限,導致吸納貧困戶情況不夠理想,未達到增收要求。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一是省、市上級行業部門適時調整提高陜西省公益林補償兌現標準,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實現國土增綠、農民增收。二是建議省、市上級行業部門出臺特色經濟林補助政策,增加對新發展花椒經濟林政策補助,減輕貧困戶種苗負擔,增加貧困人口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1

  “十一五”期間,林業局緊緊圍繞建設京津周圍綠色屏障目標要求,強力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運作,全力組織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塞北林場建設、通道綠化、城鄉綠化等林業生態項目工程建設,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20xx年林業局被省林業局評為“全省林業工作站先進單位”,20xx年林業局黨總支被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

  一、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及重點工作情況

  1、退耕還林工程:五年累計投資400萬元,完成退耕還林工程5萬畝。其中,完成20xx年任務3.5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2萬畝、荒山匹配1.5萬畝),完成2008年荒山匹配任務0.5萬畝,完成20xx年荒山匹配任務1萬畝,工程涉及全縣18個鄉鎮。

  2、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五年累計投資1090萬元,完成人工造林任務5萬畝,其中2008年2萬畝、20xx年2萬畝、2010年1萬畝。完成封山育林任務7萬畝(其中輔助造林2.12萬畝),其中,20xx年2.5萬畝(輔助造林0.75萬畝)、2008年2萬畝(輔助造林0.62萬畝)、20xx年2萬畝(輔助造林0.6萬畝)、2010年0.5萬畝(輔助造林0.15萬畝)。

  3、塞北林場建設工程:2007年投資80萬元,結合對我縣境內張石高速公路的壩頭到張北收費站30華里路段內,第一可視面荒山和通道兩側進行高標準綠化,實施塞北林場建設工程面積0.4萬畝,植樹51.18萬株;同時,修建林間道路8公里,設置工程圍欄1萬米。

  4、城市綠化工程:以開展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活動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作出的“三年大變樣,綠化要先行”的決策精神,以建設山、水、草、林、園為一體的生態宜人壩上中心城市為目標,突出讓山、水、林、草進城的城市經營新理念,按照“多種樹,種大樹,密植樹”的原則,堅持高站位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投資3億多元,組織實施完成了西郊森林公園、城區道路綠化、節點綠化、東洋河景觀及單位學校、小區等城市綠化工程,綠化城區主次干道12條,總長度3萬多米,綠化面積91萬平方米;綠化節點12個,綠化面積3.8萬平方米;綠化機關、企業、學校、小區等56個;共計引進栽紫葉李、旱柳、五角楓、金葉榆、水蠟等19個品種的樹木300多萬株,使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45.6%。在 20xx年、2010年全市城區綠化凈增量考核中,我縣連續兩年取得了名列第一的好成績;2010年9月通過了省級園林城市評審。

  5、“增綠添彩”工程:圍繞市“增綠添彩”大三期工程建設,20xx年、2010年兩年累計投資462萬元,在油簍溝鄉下泗村完成了清水河上游段涵養林治理工程8114畝,其中新造林4114畝、封育4000畝,共植樹60萬株。

  6、XX縣城綠化工程:圍繞打造京西北優秀旅游城市目標,以退耕還林工程后續產業建設為依托,組織實施了環繞70.1平方公里縣城外圍內,規劃面積4.22萬畝的環城綠化工程。該工程春季在張北鎮、油簍溝、郝家營、饅頭營、臺路溝、小二臺6個鄉鎮實施完成。投資4600萬元,完成新造林1.97萬畝,植樹394萬株;完成補植1.93萬畝。

  7、通道綠化工程:累計投資1700萬元,完XX縣級以上公路綠化90公里,植樹60.5萬株。 20xx年投資40萬元,完成張石高速公路張北段綠化11.8公里,植樹20萬株;投資50萬元,完成楊哈公路綠化36公里,植樹27萬株;20xx年投資1610萬元,完成了張石高速公路張北南口—壩頭段、張化線、楊哈公路、西環路等4條通道的綠化工程,總長42.2公里,共植樹13.5萬株。同時,投資300萬元,五年累計完成鄉村道路綠化總長939公里,植樹98.2萬株。

  8、村莊綠化工程:以鄉村林木覆蓋率凈增量考核為契機,結合新民居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廣泛發動群眾,以農家庭院、房前屋后和環村林帶(網)為重點,深入實施“果樹進院、綠樹圍村”工程,實現房前屋后有樹林、村內街道有綠蔭、村莊周圍有森林,做到以綠化促美化、促致富、促文明。五年累計投資200萬元,完成村莊綠化227個、庭院1萬個,植樹91.6萬株,其中果樹7萬株。

  9、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深入貫徹落實《XX省義務植樹條例》,強化領導,廣泛發動,積極組織開展了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全縣每年參加義務植樹人數20萬人以上,盡責率達到了90%以上,建設義務植樹基地25個,面積達到5055畝,五年累計完成義務植樹252萬株。

  10、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20xx年我縣作為省19個林改試點縣之一,嚴格按照《XX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和《XX市人民政府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率先開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積極組織實施組建機構、制定方案、宣傳發動、簽定林改責任狀、編報《XX縣林地保護利用總體規劃》等環節的工作,立足我縣實際,采取“均股到戶”的林改形式,圓滿完成了全縣列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地面積120萬畝的產權明晰工作任務,林權證發證工作將在年底全部完成。

  11、森林防火工作:通過切實加強防火宣傳,加強各項防火措施的落實,加強護林員隊員管理,加強防火巡視,加強野外用火管理,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了常抓不懈,實現了連續五年森林火情零目標。

  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成效

  林草覆被總量提升。“十一五”期間,我縣通過全力實施以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塞北林場為重點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到“十一五”末全縣實有林地面積達到了177萬畝,其中成林面積達到1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5.9%,比“十五”末的18.6%提高7.3個百分點;活立木蓄積達到了314萬立方米,比“十五”末的182萬立方米增長72.5%;林果總產值達到9881萬元,比“十五”末的3428萬元增長188.2%。

  樹種結構得到調整。針對壩上樹種單一,常綠樹種、灌木樹種少的特點,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進一步加大了樹種調整力度,根據我縣的自然條件和氣候特點,加大了沙棘、檸條、枸杞、山杏等灌木樹種和樟子松、云杉等常綠樹的造林力度,提高了造林成效。同時,引進試驗栽植了紫穗槐、檉柳、飼料桑樹、胡楊、四翅濱藜、金銀花等新品種,改寫了我縣工程造林樹種單一的歷史。

  造林模式更加科學。根據我縣特殊的立地條件,在林種、樹種規劃上,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南部壩頭區,營造水源涵養林,以針葉樹種為主;中部地區,營造水土保持林,以灌木及闊葉喬木樹種為主;西部丘陵區,營造防風固沙林,以生態、經濟兼用型灌木樹種為主。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首先風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大風日數由過去的90多天減少到30天左右,沙暴日數由26天減少得到5天左右。其次是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全縣三分之一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60多萬畝水土流失嚴重的耕地,由于植樹造林得到了有效保護。第三是氣候條件得到一定改善,縣境內全年無霜期延長11天,平均氣溫增加1℃,林網工程區內氣溫降低1℃左右,土壤含水量比曠野高50%,相對溫度提高19.8%。

  社會經濟效益初見成效。我縣在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中,正確處理造林綠化和發展后續產業的關系,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帶動了全縣舍飼養殖、高效農業、生態旅游、勞務輸出等產業的發展,拉動了后續產業的發展,促進改善生態和農民增收的“雙贏”。

  三、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1、廣泛宣傳,深入發動,是動員全社會參與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關鍵。我縣通過會議、電視、廣播、板報等多種有效形式,對《防沙治沙法》和《退耕還林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要求各級各部門站在“三個重大”即重大的政治任務、重大的發展機遇,重大的歷史責任的高度,充分認識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發展意識,做到了全黨動員、全民參戰,確保了全縣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成效。

  2、強化領導,協調聯動,是全力打好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攻堅戰的保障。一是成立了縣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總指揮部,由縣長任總指揮,對全縣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進行總體指揮調度。指揮部下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領導小組和退耕還林(草)工作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分別設在計劃局、林業局。實行縣級、科局領導包鄉鎮工程制度。二是縣政府與鄉政府簽訂了工程建設責任狀,明確了各鄉鎮長為工程的第一責任人,對本鄉鎮的工程負總責。計劃、財政、林業、水利、畜牧等有關部門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各自的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項目建設工作。

  3、創新機制,政策推動,是增強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意識的動力。在綠化工程實施中,全面推行領導問責制、承包責任制、市場運作制、全程監管制、考核評比制、長效管護制“六大機制”,市場化運作,招投標承包,所有綠化工程建設任務全部由專業造林綠化施工單位承包實施;對中標施工單位實行三年總承包、分年度驗收,分年度付款;實行技術監理制,建立工程質量檢查監督小組,對各項重點工程分段承包監管,就建設標準、施工質量和工期進度等各方面實行全程監督管理和督促檢查,確保了工程質量和建設進度;堅持建管齊抓,切實保證了城鄉綠化工程的建設質量和綠化效果。

  4、種苗管理,強化支撐,是提高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質量的途徑。搞好林業生態建設,種苗是基礎,科技是支撐。在種苗供應上,采取國營、集體、個人一起上的辦法,建成了三級育苗體系,使全縣每年生產優質苗木量達6000多萬株,基本滿足全縣工程造林的需要。嚴格苗木供應“一簽兩證”制度,實行市場化供苗,杜絕“人情苗”、“關系苗”,在提高種苗質量上實現了新突破。在科技支撐上,針對壩上干旱嚴重,造林成活難的實際,嚴格遵循因地制宜、適地實樹的原則,采取喬草、灌草、喬灌相結合的退耕還林模式,加大科學營造力度,突出超前整地,增加蓄水保墑能力。同時,采取挖大坑、載壯苗、蘸泥漿,使用容器苗、生根粉、保水劑、植苗锨等行之有效的抗旱造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5、政策扶持,加強管護,是鞏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成果的重要措施。三分造,七分管。在林木管護方面,我們吸取多年經驗,堅持造管并重的方針,正確處理造林綠化和發展畜牧業的關系,實行封育禁牧,發展舍飼圈養,明確造林權屬,認真落實管護責任制。項目工程完工后,各行政村按工程選派專職護林員進行統一管護,制定護林公約,嚴防人畜危害。強化森林防火工作,工程區嚴格禁牧、禁挖、禁火,切實保護了工程區林草植被和森林資源安全。

  四、存在問題與不足

  “十一五”期間,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縣干部群眾的艱苦努力,我縣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顯著成就,積累了豐富的改革和發展經驗。但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不斷發展,應該清醒地看到,我縣林業在建設和發展中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林業生態建設體系還不完善。我縣自然生態環境仍很脆弱,林業生態體系、建設體系還不完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幼林撫育管理水平較低。

  二是林業產業發展嚴重滯后。到目前為止,我縣林業產業結構仍然是以原木經營為中心,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夠;經濟林較少,林果產品數量小,檔次不高,不具備加工能力,產品市場開拓不夠。

  三是林業基礎設施較薄弱。林業科研、林木種苗、科技推廣還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林業發展的需求,科技、信息等服務手段落后,基層林業工作站標準化建設步伐緩慢,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林業科技推廣、森林資源監測等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林業管理手段急需提高。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2

  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局主動發揮自身職能,以生態建設為核心,以產業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林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根據通知要求,現將20xx年度林業脫貧攻堅工作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科學謀劃林業扶貧工作。我局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脫貧攻堅工作,同時把脫貧攻堅工作放在優先位置,今年先后召開林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專項工作會議6次,對全區的生態扶貧和產業扶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與合肥市包河區農林水務局對接,準備開戰技術培訓,提高林農生產技術水平,使之掌握脫貧致富技能,具體培訓時間正在商榷中。同時與聯系點獨山鎮黃荊灘村溝通,召開扶貧攻堅專題會議,現場研究具體問題,積極推進我局扶貧工作。

  (二)立足精準扶貧,認真做好林業扶貧工作。主動與環保局、氣象局聯系,制定出臺了《xx區生態保護脫貧工程實施方案》,從全區的實際情況出發,編制了《xx區林業產業扶貧技術手冊》,同時翻印了《安徽省林業增綠增效行動技術導則匯編》,把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同全區扶貧攻堅工作結合起來,整合項目資金,建設林業產業基地,通過發展經濟林基地、花卉苗木、林產品加工、森林旅游等產業,提升貧困村的經濟實力,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具體如下:

  1.林業政策與精準扶貧對接。出臺《關于做好大地增綠貧困戶增收的實施辦法》,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將“四旁”植樹納入林業“雙增”工程,給予每畝不少于500元的補助。同時,指導貧困戶與專業公司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采取“訂單林業+示范帶動”模式,由專業公司提供苗木、技術支持,并負責產品保底價回收。春季我局籌集資金16.8萬元購買水梔子苗木83700株提供給5個鄉鎮245戶貧困戶,并指導貧困戶完成栽植,由于今年天氣干旱,個別貧困戶管理不到位,目前驗收合格水梔子造林面積102.6畝,涉及52戶,兌現資金5.13萬元,分戶造冊已經完成,9月28日前打卡到戶,對水梔子造林不合格的貧困戶待補植到位,驗收合格后再補助,我局這種扶貧辦法得到省林業廳領導的認可并將在全省推廣。

  2.項目工程建設帶動增收。20xx年實施人工造林9362畝、封山育林9000畝、退化林修復55000畝、森林撫育56000畝;新建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15個,計劃投資補助資金1392.5萬元,同時利用市級財政獎補資金84.76萬元支持大戶和貧困村發展,參與獨山鎮、西河口鄉、石婆店鎮等15個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扶貧項目規劃,爭取項目發展資金750萬元;20xx年已經申報的項目有:木本油料林基地造林3000畝,計劃投資150萬元;70萬元的森林防火及跨區域生物防火林建設補助項目;100萬元的大別山青山濕地保護補助項目;110萬元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項目等,通過實施林業生態項目帶動貧困戶增收。

  3.生態效益補償增收。實施國家級、省級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面積312461畝,補助資金450.38萬元,使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3834戶11783人直接增收73.57萬元,并積極建議爭取提高補償標準。

  4.企業扶貧,助力貧困農戶增收。通過實施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示范園區建設。據統計20xx年,有26家林業龍頭企業和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通過就業、訂單、小額信貸分紅、服務指導等多種方式帶動634個貧困戶,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直接受益。

  5.提升林業科技支撐力度。組織區林業技術人員采取巡回宣講、集中培訓、現場操作示范、邀請專家講解、設立服務咨詢臺和發放科技資料等形式,主動深入到貧困村開展培訓到戶的林業技術服務工作。各鄉鎮的林業技術人員實行分片包干、定點幫扶,為貧困戶提供板栗嫁接、油茶整形修剪,造林整地、撫育管理等各種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已先后發放各類特色經濟林培育手冊2300多冊,有力地發揮了林業科技的支撐作用。

  6.積極承擔江淮果嶺規劃編制,與南京林業大學、綠維創景、嶺南、省林科院等設計單位對接,現場勘查,同時投入資金80萬元打造桃花仙谷和宮平油茶脫貧示范基地。

  (三)認真落實生態護林員扶貧項目,積極爭取新增生態護林員指標。

  1.認真落實生態護林員扶貧項目。20xx年10月,省林業廳下達我區新增生態護林員230人,財政撥款140萬元,生態護林員森林管護項目的實施,實現了230戶826人脫貧摘帽。今年在中央財政資金還未下撥的情況下,我局積極和區財政局對接溝通,決定先從政府預支140萬元提前兌付生態護林員工資,20xx年生態護林員清冊已經上報,爭取9月29日打卡到位,目前生態護林員扶貧項目成為我區開展“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當中最重要、最直接的一個扶貧項目,在我區生態保護和扶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積極爭取新增生態護林員指標。20xx年,根據省關于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和濕地保護員選聘工作的相關規定,針對我區貧困人口數量多、底子薄,增收渠道單一的實際情況,在原來230名生態護林員每人每年6086元工資性收入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使生態護林員政策惠及更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我局通過摸底調查,又向市林業局、省林業廳積極爭取,新申報生態護林員870名,濕地保護員480名,目前數據已經上報國家林業局,有望獲得批準。

  (四)開展駐村扶貧、結對幫扶工作。

  為進一步將干部幫扶措施落到實處,針對貧困村實際情況,我局今年共安排幫扶責任人28人,與獨山鎮黃荊灘村80個重點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每月開展走訪慰問。同時安排3位同志駐村指導,其中兩名同志為黨組成員,幫助扶貧村制定發展規劃、編制發展項目,因戶制宜確定增收項目、幫扶措施,在理思路、定項目、傳技術、送信息、幫資金等方面,今年通過招商引進大戶,成立xx市xx區通水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1億元,在黃荊灘村從事大規模種養業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實實在在為貧困戶做實事。

  20xx年,申報到戶產業扶貧項目主要有4個,申請資金84.64萬元。自20xx年以來,我局拿出資金20余萬元為幫扶村建設黨群活動中心,購買辦公設備,慰問貧困戶;引進伊甸園油茶專業合作社到黃荊灘村流轉林地800畝發展油茶,介紹貧困戶到伊甸園油茶專業合作社務工5人,我局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支持;今年還免費為貧困戶發放14000顆水梔子樹苗,66戶貧困戶種植面積70余畝,在通水沖河兩岸打造水梔子致富林;安排生態護林員2人,積極鼓勵和介紹貧困戶中有勞動力人員外出務工。此外,積極發動村級黨員能人(大戶)幫聯貧困戶活動,通過簽訂協議,確定5個能人(大戶)為15戶貧困戶開展幫聯。全村安排19戶貧困戶中開展危房改造,目前第一批已安排重建5戶,修繕2戶,第二批安排重建8戶,修繕4戶。

  申報到村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工程項目共有10個,其中新建道路5條4.7公里,水渠改造3條4.6公里,水塘改造1口,新建自來水管網1條,計劃總投資365.5萬元,目前工程建設已經完成。運用農業大戶帶動貧困戶脫貧模式,先后以30個貧困戶名義為農業大戶貸款150萬元,每個貧困戶將受益3000元。流轉土地近900畝,為部分貧困戶創收4萬余元。落實貧困戶子女在校生95人,對符合條件的子女全部享受“兩免一補”及“雨露計劃”。

  二、突出的亮點

  年初,我局和區扶貧辦聯合出臺“關于做好大地增綠貧困戶增收的實施辦法”,針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鼓勵其參與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將貧困戶四旁植樹納入精準扶貧范圍,技術依托xx市天緣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推薦群眾栽種水梔子,有條件的貧困戶原則上每戶每年在自家四旁空閑地栽植不少于20棵,并納入林業“雙增”工程,給予每畝不少于500元的補助。同時協助貧困戶與專業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采取‘訂單林業+示范帶動’,由專業合作社提供苗木、技術,并負責產品回收。

  此項扶貧舉措獲得省林業廳的認可,省廳已經先后安排有關處室來我區調研,準備出臺政策鼓勵支持貧困戶利用房前屋后空閑地種植油茶,每株油茶(三年生以上)補助不少于100元,即將在全省適合的縣區推廣。

  三、存在問題

  今年,我區林業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總體來看,林業部門在生態建設、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產業發展工作中,能夠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來全力推進工作,并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傾斜,但客觀上存在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具備可實施國家、省、市項目的條件(如沒有土地、林地資源和勞動力等),導致項目直接覆蓋受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面不夠廣的情況,特別是在營造林項目上,項目補助資金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所占的比例極小,在扶貧攻堅上沒有充分發揮精準脫貧的作用。

  在生態補償脫貧攻堅工作中,大部份生態補償脫貧攻堅項目建設都能圍繞貧困地區來實施,但是由于生態補償脫貧攻堅項目從受益的方面主要是整個鄉鎮的生態環境修復和人居環境的改善,項目不能精準到戶到人,有時難以達到區扶貧指揮部提出的精準到戶到人的要求。

  貧困村的路、橋、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資金,相對來說,林業特色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占整個扶貧項目資金的比例偏少,缺少大的帶動性強的項目。

  林業項目針對性的扶貧政策補助資金偏少,如公益林和退耕還林工程長期都保持在同一個標準上,建議財政是否可以針對貧困戶出臺特定的政策,適當提高特定項目的補助標準。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切實增強生態補償脫貧的精準度。一是實施生態工程建設。在建設任務和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根據下達的計劃,優先安排給貧困村和貧困戶。二是可以推廣建立以貧困人口為主體的造林專業合作社模式。在原有造林組織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大力推廣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等新模式,吸納更多貧困人口參與造林、營林、撫育管理等工作,按人定任務、按任務定報酬,幫助貧困戶通過生態勞務實現就地增收脫貧。三是本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向貧困林農進一步做好宣傳林業惠民政策,鼓勵農戶積極響應好、利用好國家政策開展林業生產,對已經發展林業特色種養的.貧困戶,積極組織安排林業技術人員到貧困戶當好技術指導,確保貧困戶發展的產業能夠得到有效的生產,不因技術方面的原因而遭受損失,促進其提質增效。

  (二)著力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把發展生產扶貧作為林業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培育帶動貧困人口直接脫貧的綠色富民產業,提高群眾的獲得感,穩定脫貧成果。一是積極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適應市場需求,結合江淮果嶺規劃和貧困村自然條件,優化林業特色產業產品結構,積極發展木本油料、特色林果、森林旅游、林下經濟等產業,推進長中短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提高產業組織化規模化程度。加快建立一批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示范基地,培育壯大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經濟實體,提升龍頭企業的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能力,延長產業發展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三是進一步加強科技推廣的信息服務和培訓指導,提高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科技能力水平。

  (三)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會同農委等部門,開展對企業帶動貧困戶脫貧的情況進行進一步核實認定,簽訂好協議等方面的工作,積極發揮帶動主體作用,發揮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通過一定的政策支持,激勵和引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借助他們的力量來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3

  東郭鎮位于我市東北部,東與山亭區接壤,北與鄒城市交界,面積148平方公里,92個行政村,12萬人,是滕州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鎮,是山東省中心鎮。境內山、水、石、林等旅游資源豐富,有馬河水庫、戶主西庫、戶主東庫3座大中型水庫,9座小(二)型水庫和97座塘壩,是滕州市主要水源地和地下水補給區。有大小山頭112座,森林茂盛,自然植被完好,蓮青山風景區已建成國家AAA級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山東十大影視拍攝基地。近年來,東郭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保護青山綠水、構建生態東郭”的理念,把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和改變農村面貌、革除農民生活陋習的有力抓手,精心規劃,加大投入,強力實施,全鎮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榮獲全國生態示范鎮、 全省首批鄉村文明行動示范鎮、省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等榮譽稱號。

  一、強化領導,健全機制,著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我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專門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全面協調、指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工作,確保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健康有序進行。同時,健全黨總支、村生態文明建設組織網絡,制定了創建目標和計劃,為建設生態和諧東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廣泛宣傳,加強教育,營造生態文明創建濃厚氛圍

  我鎮以提高村民生態道德修養為目標,扎實抓好村民素質教育,努力營造培育全民生態道德意識的社會氛圍。一是抓好村民生態文明道德宣傳教育。抓住《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宣傳月、“愛國衛生宣傳月”等廣泛開展各類群眾性宣傳、公益活動;二是利用村級文化活動室開辦知識講座,進行宣傳教育;三是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輿論宣傳;四是制作公益廣告、墻體廣告、路牌廣告進行宣傳;五是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著力提高村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文明道德素養。通過形勢多樣的宣傳教育,讓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融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中,使廣大村民懂得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和道德觀,從而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構筑起牢固的生態屏障,養成良好的生態文明行為。

  三、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扎實做好生態文明創建

  一是精選載體,加大投入,全力推進生態文明村創建。我鎮把生態文明村創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以村莊硬化、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和文化建設為主的“六化”工程為重點,先后完成210余條主要街道的道路硬化工程,修砌排水管網58萬米,完成村莊綠化面積24萬平方米,安裝路燈670盞,新建農民健身廣場88處,建成農家書屋92處,建成棗莊、滕州兩級市級生態文明村46個,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二是創新思路,培植典型,積極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為進一步改善提升農村環境,我鎮率先實施了玉泉村、大堂門、唐林村、王莊等4個村生態環保集中連片創建項目。先后投資300余萬元建設垃圾收集站4座,建設了車庫、管理房、垃圾分類處理場和太陽能氧化池等垃圾收集設備。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轉、市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對生活垃圾實行定人、定點、定時收集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解決了農村生活垃圾和生產廢物對村莊環境的.污染問題。其中,玉泉村創新農村環衛一體化管理模式,實施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的“四個一”工程,實現了文明生態環保衛生一體化發展,棗莊、滕州兩級市現場會議在玉泉村召開,玉泉村建成省級環保生態示范村,國家、省、市各級領導及新聞媒體進行了專題調研和報道,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以《如何確保農村治污設施正常運行?山東玉泉村有新做法--借鑒城市做法,請來物業管家》為題刊發報道東郭鎮玉泉農村環境整治新做法,一個被稱為“玉泉模式”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典型經驗在全國廣泛傳播。

  三是把握重點,加大投入,積極開展造林綠化工作。我鎮按照生態優先的原則,全力實施沿路、圍山、親水、環庫、繞村、建網和景區綠化“七大工程”,努力建設山青水秀、環境優美的生態東郭,傾力打造綠色屏障。去年完成成片造林4650畝,荒山綠化2000畝,綠化道路28.5公里,完善農田林網3000畝,新增苗圃花卉400畝。今年繼續鞏固綠化成果,已完成經濟林1460畝,完成農田林網補植3200畝,完成溢香園路、滕平路、旅游路、木黨路等9條主干道路增花添綠16公里,后梁、南王莊、唐林新村、大堂門、樓里等5個村省級綠化模范村栽植綠化樹木2.3萬株,發展600畝花卉苗木種植基地,努力實現村在林中、屋在樹中、人在綠中的綠化美化目標,進一步改善鎮村生態環境。

  四是注重保護,強化管理,扎實推進蓮青山旅游開發。蓮青山生態環境優美,為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我們按照開發與保護并重,建設與管理并舉的理念,積極推進蓮青山風景區開發建設,重點實施蓮青山綠化工程,完善提升情人谷水系景觀、蓮青古寺等景區景點建設,鋪設提水管道3000米,建設水系景觀9處,提升了生態、地質、文化資源優勢,同時又搞活了石羊山、上黃莊農家樂和鄉村特色游,增加北部山區群眾收入。力爭把蓮青山景區打造成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五是移風易俗,倡樹新風,培養健康向上的道德文明。我鎮以改善村風、民俗、生活習慣為重點,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倡導社會道德新風尚。利用慶“三八”、“五一”等節慶活動,評選表彰“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及“四德”標兵等先進典型。目前,受表彰“文明家庭”比例達到25%, 270戶家庭被推薦表彰為滕州市級文明家庭,涌現出了韋宗峰、張學芳等市級道德模范。與此同時,利用農村大集、古會等人流集中的時機,積極開展“新農村新生活”教育培訓及“四下鄉”活動,逐步提高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培育科學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我鎮還發揮民間文藝團體的作用,組建了辛化集團藝術隊、上黃莊腰鼓隊、白河嗩吶表演隊等群眾文藝組織,常年活躍在農村一線,規劃建設了1.2萬平米的大型中心文化廣場,組織了200余人的農民廣場舞健身隊伍,實現了農村文化活動的經常化。

  四、存在問題

  我鎮在生態文明建設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距領導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還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環境綜合治理任務依然艱巨,我鎮面積大、村多,部分區域環境還需進一步提升;二是農村清潔能源還未全面推廣使用,改善生態環境的任務還很重;三是農民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意識不強,有待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

  五、意見和建議

  一是市級要將經濟發展和生態改善統一起來進行評價,以生態平衡的實現程度來考察經濟指標實現的合理性。倡導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的發展方式,堅決制止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一時經濟增長;二是把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一起作為項目建設的投資成本和基建內容,決不能再走“邊破壞、邊治理”“先破壞、后治理”,時時、事事、處處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自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同時嚴查違法行政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行為,保障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三是加大綠化造林扶持,因地制宜,構筑生態產業支撐;三是加大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力度,積極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創建,通過整治打造良好生態環境;三是在專項資金的投入和使用上注重實效,抓住重點,各級的政策和扶持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以便更好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4

  今年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環保局的指導下,切實貫徹環保根本國策,認真執行環保法律、法規,以節能減排為中心,始終把環保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樹立“抓好環保為經濟,開展經濟為環保”的大局觀,全面開展環保工作,建設美麗某某,有力的促進了全鎮經濟與環境、社會協調開展,促進我鎮社會主新農村和諧社會的建設。現將一年來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工作責任。

  我鎮將環保工作列入全年工作方案,制定環保目標任務,制定相應的工作目標。為確保目標的實現,成立了以政府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具體經辦人員,保證了組織機構完整。

  二、加大宣傳,提高對環保的認識。

  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根本國策,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開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根底。為了提高廣闊群眾的環保意識,我鎮利用各種形式進行環保宣傳,張貼過街宣傳標語20幅,對環保知識進行宣傳。通過大力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極大地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提高了公眾關心生產生活環境,主動參與環境建設,依法維護自身環境權益的自覺性。

  三、齊抓共管,加強目標管理。

  在工作中,我們嚴格按照環保目標責任書要求,結合部門職責和部門實際,抓住重點,齊抓共管,有效實施,強化管理,使環保目標責任狀各項內容和指標落到實處,各項工作有序展開。

  (一)我鎮于2022年5月份開始進行環境綜合整治,主要清理河道內雜草和漂浮物,清理兩岸工業和農業污染源,目前已經完成全部的整治任務。對各主要河道水環境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順堤河共清理網箱330個,網泊11個,抬網1個,養鴨場2個,養雞場3個,清理工作已全部結束;鹿口河清理網箱16個,網泊4個,抬網3個,養鴨場2個,養雞場3個,養鵝場2個。三是按照要求進行綠化工作。目前在順堤河的堤岸及堤岸外婆底線以外100米陸域范圍內共種植楊樹15500余棵,柳樹450余棵。整治前:河內水草叢生,堵塞河道,河面漂浮物較多,沿線有四家養殖場,養殖廢棄物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水環境極差,水質發黑發臭。整治后:河道內無雜草和漂浮物,沿線養殖企業全部清理,無污水和廢棄物排入河道,河面清潔,河道通暢,到達了預期整治效果。

  (二)節能減排工作穩中推進。按照年初縣環保局下達的'目標責任書要求,在全鎮廣泛推廣和應用節能減排技術。按照縣環委會要求,對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工作進行核查,并準備好核查臺賬資料。

  (三)按照縣環保局的統一部署,結合我鎮實際,在全鎮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境的專項行動。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因環保問題引起的上訪事件。

  1、集中開展重點流域、重點企業的專項整治。配合環保部門開展小流域污染問題的整治;加強對我鎮內的岑港河、鋪前河的治理,加強監管力度,嚴格控制污染源頭。對全鎮新建建設工程進行一次集中清理。對沒有依法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并投產的排污單位,依法責令其停止生產;對環保設施不正常運行、污染物超標排放的,一律停產整治,堅決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大力開展鎮村環境整治工作,對環保目標責任書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通過督導檢查,認為我鄉各行政村都較為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普遍建立了環保工作機制,堅持和完善黨政一把手環保工作實績考核制度,能夠認真落實環境保護“一把手”負責制,實行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負總責,分管副職深入實際,狠抓工作落實,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一年來,我鎮在環境保護工作方面做出了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但是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還有許多缺乏之處,一是個別企業負責人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保護仍不夠重視,存在僥幸心理;二是宣傳教育工作還做的不夠,群眾環保意識不強;三是規章制度的落實不到位;四是鎮級環保力量薄弱,根底設施條件較差,影響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待今后工作中加以解決。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5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五水共治和生態文明工作,縣委縣政府也把五水共治作為民生實事的首要任務。我局緊緊圍繞“五水共治”主要工作目標和各項工作部署,牢牢把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以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為主線,以水環境綜合整治、污染減排為重點,以加強環境監管為保障,以嚴格執法為手段,強化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真抓實干、團結奮進,努力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一、亮點特色工作

  1.聚焦“四風”,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是狠抓思想作風建設。先后開展了破梗阻提效能、鐵腕治污等9個專項行動,實現了狠抓落實新速度、克難攻堅新力度、優化服務新溫度、鉆研業務新深度的目標。二是圍繞為民務實清廉要求,認真查擺“四風”問題,深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達到了溝通思想、改進作風、錘煉黨性、增進團結的目的。三是建立動態問題整改清單。按照“雷厲風行、抓鐵有痕、群眾滿意”十二字整改方針,對征求到的53條意見建議實行“五步整改法”,做到立知立改不含糊,件件落實明責任,群眾滿意為標準。

  2.創新機制,穩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一是穩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積極開展市級生態村創建,完成36個市級生態村創建工作,申報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試點尖山鎮;完成XX縣生態功能區規劃調整修編工作,開展縣環境功能區劃編制工作;積極組織開展省級、市級綠色系列單位創建,深化綠色機關、綠色企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系列創建活動。二是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管理課題調研。課題組以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工作為調研重點,起草完成《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長效管理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拓新求進,有加大投入實行全域保潔、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機制、推行清潔文明戶評比制等特點。三是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月度督查排名考核。縣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相關部門組建督查組,對全縣19個鄉鎮農村環境衛生實況開展每月一次的督查,考核分直接列入全縣鄉鎮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考核中的“創業競賽項目”。今年已開展督查8次。四是開展尋找身邊的垃圾河新聞曝光行動。從3月中旬開始聯合縣電視臺、治水辦深入開展“尋找身邊的垃圾河”“尋找不能洗菜的池塘”“七大流域水質探訪”系列專題新聞曝光行動,以電視每日播報的形式高密度、高強度尋找曝光各流域臭水溝、垃圾河、臭水塘,并以督查交辦的形式通知整改到位,限時回訪復查。截止日前,已曝光整改100多期。五是設立河長公示牌。全縣共298塊,其中市級以上河流公示牌2塊,鄉鎮級河段長公示牌19塊,村級河段長公示牌277塊。完成編制鄉鎮一河一策治水規劃19個,流域治水規劃7個。

  3.加強監測,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一是努力加快環境監測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15萬元,完成了海螺山頂、管頭村、高姥山、黃檀林場、源頭湖、大盤山昭明寺6個pm2.5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建立了XX環境空氣質量發布平臺,實時發布6個站點的pm2.5數據。二是建立鄉鎮交界斷面水質考核機制。完善了鄉鎮交界斷面考核辦法,對鄉鎮交界斷面水質考核進行月度排名及加、扣分,考核分由出境水質和污染指標得分兩項組成。

  4.考核結果報“五水共治辦”,并在XX報等媒體公布,年底最終得分計入鄉鎮年終考核。三是環境質量保持良好。截止10月底,全縣6個交界斷面達標率均達到100%,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3.%,縣城區域噪聲監測平均值達到ⅰ類居住區標準要求。

  5.克難攻堅,有效落實節能減排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制定了《XX縣XX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并提交縣政府出臺,并根據計劃要求負責實施;根據市減排辦上半年對各縣、市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的核查核算,我縣四項指標均達到時間進度要求。二是完成治理淘汰黃標車工作。根據省市環保部門的工作要求,全面開展治理淘汰黃標車工作,并承擔縣治理淘汰黃標車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人員缺等困難,完成了制定方案、建立黃標車查詢平臺、建立黃標車淘汰補貼系統、宣傳工作、區域限行等一系列工作。三是完成畜禽養殖場整治驗收工作,協同縣畜牧局、財政局等部門對全縣第二輪養殖場整治工作進行了逐一驗收,截止目前,已驗收關停養殖場129家、整治養殖場81家,落實相關養殖場整治補助資金536萬元。

  6.注重長效,加快推進大氣污染防治。一是嚴把項目審批關。全面提升365窗口優質服務,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規范政務管理,簡化審批程序,對符合審批要求的企業給予及時辦理;同時嚴格項目環保準入關,杜絕重污染高耗能企業的落地,在源頭上控制污染源的增加,保持我縣優良的生態環境。二是全面鋪開建設項目環評、三同時驗收工作。分組對轄區內所有企業執行環評、“三同時”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建立數據庫;對未取得環評批復及“三同時”驗收的企業下發文件,要求企業在規定時間內補辦環評手續及“三同時”驗收。今年共審批建設項目99個,其中報告書項目1個,報告表項目66個,登記表項目32個,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企業28家,發放排污許可證26家,及時辦結率均達到100%,與20XX年相比,項目審批數增長了80%,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增長了160%,排污許可證發放增長了120%。三是全面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年初制定了XX縣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部門全年的工作任務;燃煤鍋爐的淘汰、機動車污染防治、黃標車淘汰、企業廢氣治理、控制城市揚塵等工作有序開展;每月按時向市里上報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項目的進展情況,確保各部門按進度完成任務。今年來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污染天氣減少,全縣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在全市排名第一

  存在困難和問題

  1.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矛盾日益明顯。我縣經濟總量偏小,追趕發展的任務重,“后發崛起”要求較高的經濟數據指標,“工業強縣”要求發展較多的工業企業,勢必帶來新的環境污染因素,特別在工業污水和廢氣處置上難度較大,污染減排工作面臨嚴峻的形勢。

  2.水環境質量提升面臨諸多挑戰。我縣水環境質量基礎較好,但按照省里考核標準,需有所改善才能保持考核優秀,隨著城鄉居民人口的增加和工業企業的發展,雖然各交界斷面水質保持達標,但水質要有所改善,超過往年,困難較大。

  3.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亟待加強。隨著我縣企業數量不斷增多,環境違法事件時有發生,但目前我縣環境監察執法從業人員較少,環境監測技術人才數量和監測儀器設備也都離全省環境監測規范化建設標準有一定的距離,亟需加以提升。

  二、20XX年生態環保工作思路及重點

  20XX年,生態環保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鞏固和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以服務經濟發展為中心,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和美麗XX建設為主線,以污染減排和環境整治為重點,以執法監管為手段,強化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加強行業指導,為推進XX生態環保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美麗XX創建,穩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

  一是積極開展市級生態村創建。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資金,完成30個市級生態村創建工作,做好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試點工作。二是全面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建設。積極組織開展省級、市級綠色系列單位創建,深化綠色機關、綠色企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系列創建活動。三是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的實效性。對各鄉鎮農村垃圾分類、村莊房前屋后及邊溝支流、自然村等開展專項督查,查明污染源頭,建立污染源檔案,深挖嚴追,以銷號的方式根治頑疾。四是抓好清潔文明戶評比和全民清潔日活動。加強新聞輿論宣傳,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轉變生產方式、轉變環境衛生習慣,督促鄉鎮開展每月全民清潔日活動,每季清潔文明戶評比活動,督促村莊各農戶房前屋后三包實效張榜公布,激發民眾參與的熱情,提高房前屋后、邊溝、支流臟亂差頑疾的'治理實效性。五是務實提升城鄉環境質量。以浙江省錢塘江流域整治為契機,全面開展“清潔水源”、“清潔空氣”、“清潔土壤”行動,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全力構建水源安全、空氣安全、土壤安全三大保障體系。六是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加大生態環保科普和宣傳力度,弘揚綠色健康的人文理念,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提高民眾生態文明意識,激發民眾保護家鄉的熱情,使全體公民自覺成為我縣生態文明示范縣和美麗XX的參與者和建設者。

  (二)加強自動站監管能力,綜合提高全縣環境監測水平。

  一是做好全縣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全力做好全縣6個交界斷面水質監測和地表水常規監測,保障出界交接斷面水質保持較好考核結果;做好縣城區域環境噪聲監測和縣城、鄉鎮的飲用水源地監測,及時預警和評價地表水和飲用水環境質量;按時向上一級報送水環境質量周報,空氣質量日報、預報。二是做好自動監測站運行和維護工作。按時上報、審核空氣站數據,保證pm2.5等數據在浙江省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數據平臺及時發布,保證XX縣環境空氣質量發布平臺正常運行。三是做好重點污染源監測工作。定期做好對國控污染源XX縣污水處理廠的監督監測工作,作為污水處理收費依據,做好其他重點污染源監督監測工作;做好污染事故、糾紛仲裁監測,及時提供真實有效數據。

  (三)加強執法監管力度,認真履行環境執法和監察職責。

  一是配合做好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配合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信息統計、現場查勘及其他相關工作,負責開展轄區內企業污水治理工作,并暢通24小時“12369”環保網絡舉報熱線,接收群眾對五水共治的舉報建議,傾聽群眾的環保訴求。二是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立足日常巡查,加強對重點排污企業監督和督查力度,以未批先產、“三同時”、污染源排放、事故糾紛調處和排污收費為落腳點,針對各個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定期現場監察,做到程序合法、監察到位,并加大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認真履行環境監察職責。三是認真解決群眾投訴的環境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群眾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環境糾紛將不斷增加,加上現在投訴渠道多,投訴的案件、人數和監督部門也隨著增多,把糾紛的調處列為重要工作。堅持“有訪必接、接訪必處、處訪必回”的原則,及時、妥善地處理各種環境信訪問題。

  (四)加強協調溝通能力,順利完成全年減排目標和任務。

  一是全面督查下半年我縣各減排重點項目的進行。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其整改完善,并做好全年減排支撐材料的收集匯編及上報工作,確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務。二是加強與農業、統計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避免因其他部門提供的減排核算基礎數據不合理導致四項主要污染物新增量突增,從而影響全年減排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三是全面做好治理淘汰黃標車各項工作。配合縣交警大隊做好強制報廢機動車的報廢注銷工作,著重是城區572輛、金磐開發區的185輛強制報廢機動車;對各鄉鎮治理淘汰黃標車工作進行半月督查通報;對黃標車淘汰進度緩慢的鄉鎮和部門進行再走訪、再落實。四是做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核定全縣重點排污單位的排污總量,并開展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的征收,嚴格按要求核發排污許可證。逐步建立排污許可管理與總量控制、減排考核、環評審批、排污收費、環境執法等相結合的點源管理新模式。

  (五)加強環境管理能力,全面推進企業管理整治提升工作。

  一是扎實推進四大重點行業治理。在對現有印染、化工、制革相關行業開展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進行整治提升,及時關停規模小、社會效益低的落后生產線,對企業進行限期治理,引進先進工藝,提升企業污染治理水平。

  二是強化環境管理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項目審批、項目跟蹤管理、竣工驗收、環境監察、案件辦理、行政處罰等工作機制,創新管理方式,積極開拓群眾監督、部門協作等有效的輔助管理手段,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樹立危機意識,加強風險管理,進一步完善應對不同環境緊急事故、重大環境糾紛和重要信訪事件的預案,進一步明確緊急事件的信息收集、信息傳遞、決策應對等責任,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6

  今年以來,我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構建和諧新農村,推進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為重點,結合本村實際,積極開展落實好各項工作,通過扎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村實際情況,認真制訂了《黃渠橋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安排》,按照安排細化目標任務,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各隊隊長具體抓。

  2、廣泛宣傳,提高認識。新農村建設主體是農民,號召群眾自己動手,建設家園,發動、調動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深入村組,利用村民大會、村干部會議等有利時機,制作橫幅、印刷標語、以及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新農村建設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意義。村干部深入一線,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宣傳的同時,特別仔細地講明新農村建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群眾謀利益,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從而營造人人動手,戶戶整治,村村文明的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統一廣大干群思想,形成工作合力。

  3、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我村先后開展三次集中的大規模整頓,清理道路兩側、排水溝衛生死角,對各條通村道路及村內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整理,并采取有力的獎懲制度,保障工作落實到位。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為了使環境整治落到實處,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4、加強考核,確保實效。

  二、工作成效

  1、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通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清掃,徹底改變了農村的“臟、亂、差”現象,衛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衛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2、群眾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群眾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3、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群策群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4、村班子號召力、戰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通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干部的戰斗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5、認真組織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圍繞實現農業特色優質化、道路房屋整潔化、村風民俗文明化、社會秩序和諧化的要求,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通過新雖然我鄉的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群眾思想認識不夠,群眾環保意識、文明意識不高,導致“臟亂差”現象屢禁不止,整治成果難以鞏固。

  二是大型車輛超載超速,且不覆蓋,導致道路損壞,路面保潔難度大。

  三是缺少工作經費。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們將注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宣傳教育,統一思想認識

  通過多渠道多手段加大對各村群眾的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廣大群眾從改善發展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深刻認識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上級的重大決策上來。加強宣傳教育,努力營造良好氛圍,做好群眾發動工作,培養群眾文明衛生習慣,增強群眾參與整治的積極性與自覺性,讓群眾在參與中享受整治成果。

  (二)加大監管力度,鞏固整治成果

  充分發揮鄉村兩級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加大對全鄉環境整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落實領導包片、駐村干部包村工作責任制,建立強有力的保障機制,建立常規投入、設施建設、日常管理、責任追究等長效管理機制,完善各村自查自糾制度,確保工作落到實處,持續推進,鞏固整治成果。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7

  今年,蕭王廟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立足實際,以實現人和自然協調發展為目標,結合生態市建設、“三改一拆”、“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積極開展街道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把我街道建設成為生態型西部新區”的奮斗目標。現將我街道半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重落實,注重管理抓機制

  (一)建立組織,完善機制

  為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我街道成立了生態市建設、三改一拆”專項行動、“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行動等以街道主要領導為組長、各相關責任領導為成員。多個工作領導小組,在年度工作中予以落實。根據上級部門相關部署,及時分解任務,做到各項具體工作有計劃、有部署、有措施、有實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配備相應工作人員,及時收集、報送各類信息和總結,并整理各類資料并歸檔。

  (二)鞏固提高,健全機制

  街道建立環境信訪應急處理機制,分級做好環境信訪工作,對轄區內出現的環境信訪事件,做到有事必查、有事必辦,因此本年度內尚未發生因監管不力、失職瀆職造成重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以及發生因環境污染引起的重大群體性或群訪事件。

  (三)廣泛動員,加強宣傳

  首先,充分利用街道農村工作會議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動員大會等會議契機,向各工作點和行政村下達今年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明確工作目標,分解工作內容。其次,在“三改一拆”、“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的時期,在街道主要路段張貼宣傳標語、懸掛橫幅等形式加大行動宣傳力度。第三,利用中小學 運用班會、外出活動等機會普及環保知識,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模式,將環保理念帶入普通民眾家庭。

  二、改善生態推發展,完善功能抓建設

  (一)加強轄區環境保護力度

  建立并實施“村保潔、街道收集、市填埋”的保潔機制,積極開展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工作,探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資源化利用和減量化處置。充分發揮陳家岙、云集兩座垃圾中轉站作用,做到日產日清,確保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率達到100%。

  同時,街道利用“雙清”專項行動的機會,發動機關干部、中小學生、村黨員干部對轄區內衛生死角進行集中清理。4月26日,街道督查組兵分六路,對各行政村、企事業單位、泉溪江、剡江、三高連接線、彌勒大道、江拔線、石溪線、西河路等沿河沿路周邊整治情況進行全面督查。結果顯示,總體情況較好,村莊周邊主要干道及河流道路都進行了全面清理整治,達到了預期效果。

  (二)開展清水河道整治工程

  上半年,街道實施的清水河道整治項目共4個,分別是牌亭村泉溪江堤防加固工程、后竺村剡江南塘加固工程、云溪村河道整治工程和潘前村河道整治工程。根據立項文件和概算,4個工程總投資約為1245萬元,可完成近2000米河道的綜合整治。目前,除牌亭村泉溪江堤防加固工程已完工和潘前村河道整治工程仍處于設計階段外,其他2個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

  同時,在加大建設的同時,注重健全清理河道清潔鄉村長效機制。強化各村屬地管理責任,加大河道保潔、農村保潔管理和宣傳力度。健立河道保潔長效機制,建立并完善河長制,嚴格落實水域環境衛生責任,加強河道日常保潔管理,嚴厲查處違法排污、向河道傾倒垃圾廢棄物、在河岸亂搭亂建等行為。

  (三)開展畜禽養殖整治工作

  根據已劃定的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的范圍以及清除飲用水源地安全隱患的要求,街道計劃在8月份集中關閉6家畜禽養殖場,經測算將拆除養殖用房8500平方米,整理土地9400平方米。相關補償及辦理養老保險等費用仍然在測算中。

  三、建設街道創生態,描繪農村更美麗

  (一)開展生態街道(村)創建工作

  根據今年的創建任務,街道將完成省級生態型街道和3個市級生態村的創建任務。去年6月,街道已組建創建領導小組,全面指導創建工作的開展。今年年初,完成生態型街道規劃編制,并獲市政府批準。目前,街道從各辦(系)抽調工作人員積極準備相關創建資料,爭取在7月中旬完成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并上報。

  基于歷年的創建成果,街道已有10個行政村被評為市級生態村,今年落實大埠、牌亭和潘前村等3個村進行申報。根據進度安排,申報工作將在8月份開始。

  (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納管建設

  在繼續實施杜郎坪、周陳黃2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外,根據市委農辦的年度計劃,街道年內將啟動青云、塘灣、大埠、牌亭和云集等5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納管工程。在實施過程中,街道堅持規劃先行,以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為前提,結合農房“兩改”、自來水改造、道路硬化等新農村建設項目同步進行,避免重復建設和多次施工。目前,街道已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村入戶實地調查并根據各村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三)實施“四邊三化”專項行動

  4月中旬,街道城建辦聯合城 管中隊、國土所等部門討論實施行動方案,并根據職責權限分解任務。城管中隊還抽調3名執法隊員對甬金高速和江拔線兩側的標牌(廣告牌)及生態環境污染點、分布點進行走訪調查。經統計列入整改范圍的標牌(廣告牌)有18個,生態環境污染點13個。目前所有整改內容已落實到位,并且對甬金高速和江拔線沿線兩側的河道、垃圾收集點進行全面清理,共清運各類垃圾2卡車,切實改善了沿路生態環境。

  四、強化整治優環境,發展生態促經濟

  (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配合上級農林部門繼續做好棠云林場(水蜜桃)、林家王家山(水蜜桃)、肖橋頭(大棚蔬菜)等無公害農產品和林產品基地的認證工作。加強對已測定的6650畝生態公益林的監管和保護,延長21名護林員的聘用時間至全年。

  (二)嚴把企業清潔生產關

  加強對新建項目的環境監管,杜絕建設項目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批小建大等環境違法行為。加強“三同時”監管,配合市環保局開展“三同時”驗收工作。繼續做好轄區內企業及工業園區污染整治工作。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大排污企業的檢查力度,確保治污設施投入使用,確保污染物按標準排放,確保排放量不超過已核定的減排量。

  (三)積極開展污染企業整治

  五大行業在我街道都有分布,但數量不多,分別是化工行業3家,造紙行業1家,鑄造行業3家,食品罐頭加工行業2家和金屬表面酸洗行業2家。

  根據市環保局統一部署,目前金屬表面酸洗行業整治已全面開展。市明豐氧化廠已完成企業內部整治,據了解,該廠將于今年年底搬遷至別處。市欣欣鋁氧化廠因廠房達不到要求,需重新進行整改。鑄造行業3家企業在6月28日召開的現場會后按要求簽訂整改方案。造紙行業1家企業,經街道協調下,目前已停止生產。化工行業有1家企業正在進行廠房改造。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8

尊敬的各位領導:

  我們xx鎮位于x城縣西部12公里處,轄xx個行政村,xx個自然村,x。x萬人。鎮域面積xxx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面積51。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45。1%。我鎮是“山西省首批旅游特色鎮”、“山西省生態鄉鎮”。

  一、 林業生態建設的主要成就

  近年來,我鎮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圍繞建設生態文化旅游強鎮,展現綠色時尚健康風采,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目標,積極實施“生態xx,林業優先”戰略,著力建設各類林業生態工程,使我們xx鎮成為黃河中游林業生態最佳區域。

  (一)保持水土 退耕增綠

  我鎮中條山前沿xx、xx以及黃河二臺階地區xx、xx等13個村,因為地理立地條件的缺失,山高、坡陡、溝深,水土流失極為嚴重。為徹底改變這種狀況,我們牢牢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的大好政策機遇,實施退耕還林工程1。4萬畝,大力發展林藥經濟和勞務輸出,間套菊花3000畝、金銀花3000畝、紅花1200畝,年勞務輸出5000多人,增加林農收入5300多萬元。昔日的“三跑田”變成今日鳥語花香的的xx綠洲,水土流失治理率達93。4%。

  (二)建經濟林 促農增收

  我們xx鎮山、川、澗、溝、垣五行俱全,地理位置在北緯34°多一點,宜林宜果,我們趁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林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政治效益、生態效益。

  一是在xx公路兩側井灌區建設1。2萬畝優質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發展葡萄、桃、杏、梨等果樹3000余畝,使之成為全鎮70%農戶經濟收入的支柱產業。

  二是占邊入院,進溝入川,四旁植樹10。9萬株;發展干果經濟林x。xx萬畝,其中觀后、觀莊、xx核桃經濟林2500畝,百梯山20000畝核桃與香椿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香椿已成為運城市十大旅游食品之一。

  三是建立與提高小花花椒、紅棗,橋坪柿子等特色農產品基地4000畝,多種經濟林木共生共存,創造出優良的林業生態環境。

  (三)花園農村 環境優美

  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我們以農村環境綠化、美化為先導,先后建設“村在林中,林在村中”花園式園林村16個,11個群眾文化活動廣場綠化面積分別達到200—2000平米,栽植大葉女貞、百日紅、冬青60多萬株,農戶綠化面積不低于20平米,主要街巷綠化率98。5%,園林村人均綠化面積11。8平米,村鎮林木覆蓋率達到22。2%。

  (四)通道綠化 身邊增綠

  我鎮xx省道橫貫東西,22。6公里百梯山旅游公路穿越南北。近年來,我們積極實施通道綠化工程,完成56公里通道綠化任務,栽植楊樹、大葉女貞、松柏等林木37萬株,連年對通道綠化樹木進行涂白、澆水、除草、修剪、補栽,林木成活率98%,保有率100%。

  為鞏固、擴大通道綠化成果,我們把鎮x溝、x澗、xx溝、xx溝確定為義務植樹基地,每年完成300畝任務,栽植楊樹5000多株,國槐2000多株,側柏2000株,松柏500株。

  與此同時,我們還完成xx、xx、xx等村xxx畝片林任務,栽植桐樹xxxxx株;完成x。x萬畝中低產田方田林網建設任務,項目區機耕道路綠化率達98。8%,優良的方田林網使農業增加收入15%左右。

  (五)森林公園 綠色旅游

  我們xx鎮境內有全縣唯一的省級生態風景區——綠色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的百梯山風景區,其中樹木、藥材品種,據北京林學院統計占有1340種,史有“中華藥山”之美譽。特別是植物活化石——千年銀杏樹、白皮松、青皮椴等稀有樹種生長的枝繁葉茂,偉岸挺拔。為保護與開發利用優良的林業生態資源,我們投資3358萬元建設22。6公里旅游專線公路,栽植各類風景樹木8。7萬株,延長線路平風、沿山路栽植樹木2。3萬株。綠化荒山50000畝,其中天保工程5000畝,還林面積1。5萬畝。綠色生態風景區自2008年以來,為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人們提供了40000余次休閑、健身、益智機會,中國道協投資2億元的純陽上宮修復再造工程落戶我們的南辿峪,百梯山下綠色農家窯洞別墅蓬勃發展,戶年均收入2—3萬元,開拓出一條山區農村走林業生態致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途徑。

  (六)保護古樹 傳承文明

  據統計資料顯示,我鎮有13棵樹齡200年以上古樹。特別是南辿峪的千年銀杏樹、xx山xx村的白皮松樹,xx村的老皂角樹等,都除了枝繁葉茂的水土保持功能外,傳承著深厚的文化因素。我們組織專門力量挖掘出銀杏樹承載的道教文化,白皮松傳載的八仙神話文化,為發展xx的文化生態旅游注入了活力。同時,投入巨資對銀杏等古樹進行修復保護,實現生態、文化、經濟、社會四效合一,使古樹成為我們xx建設和諧社會見證的長青樹。

  二、主要作法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采取政策引導、政府組織、畜禽圈養、封山育林、村組戶公司齊上陣,專業栽植,管護包干,利益共享,考核結果使用,保證了林業生態戰略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使交織成網、林綠果豐的林業生態屏障,為xx鎮的轉型跨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林業生態建設主要成果

  首先是我們鎮域內的xx山成為全縣唯一的.省級生態旅游風景區,目前,已成為黃河金三角區域人們短假休閑的首選之地,國家政協副主席陳錦華、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李景田到我鎮檢查指導工作時,給予了高度贊譽。

  其次是在對古樹進行有效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文化挖掘傳播。特別是xx峪的植物活化石—銀杏樹,投入10余萬元進行保護性挖掘,已成為九峰山純陽上宮沿途一必經景觀。xx村1300多年的白皮松,賦予與八仙韓湘子成仙的文化內涵,成為北半球一顆名樹。

  生態林業建設的巨大成就,使我們xx鎮成為山西向東向西發展橋頭堡上的綠色屏障、成為芮城向世人展現綠色生態魅力的一張靚麗名片。

  匯報如有不妥,請指正!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9

  20XX年,鄉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在縣委、政府和環保局的指導下,通過全體鄉村組干部的努力,群眾的積極配合,得到很大的提升。現就20XX年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情況做以下總結:

  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領導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在年初成立鄉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黨委書記一把抓,鄉長具體負責,分管副鄉長和環保專干及相關人員的具體落實的領導小組。建立鄉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機制,把搞好轄區內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列入重要日常工作中。在班子會和工作安排會中都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研究安排到位。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小結,年底有總結。

  二、搞好生態細胞建設

  我鄉在年初就將幸福美麗鄉村的申報納入重點工作,專門抽調人員和成立申報工作小組,全體鄉干部配合,聘請專業人員,完成了幸福美麗鄉村的《規劃》和《技術報告》申報材料。進一步完善檔案資料,準備迎接驗收。在社區開辟生態花臺,實行拍租承包管理。

  三、抓好轄區內的飲用水源保護工作,規范轄區內畜禽養殖

  我鄉轄區內無工礦企業,無化工企業,對水源地的保護壓力相對較小。規范轄區內的.畜禽養殖,嚴格養殖場的糞便處理,宣傳教育群眾加強對畜禽糞便的處理,避免出現畜禽糞便污染事件。建立飲用水源保護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加強飲用水源日常巡查,確保飲水安全。

  四、抓好工程領域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工作

  整村推進示范片工作存在我鄉有序開展,實施項目工程多,我鄉嚴格要求施工單位及時完成項目環評及審批工作。嚴格執行污染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積極協助環保部門做好轄區內新建項目環評“三同時”工作。

  五、加強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嚴禁焚燒垃圾、秸桿

  我鄉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共同推進,落實按縣級相關部門要求,完成垃圾分類處理技術培訓,按要求修建分類處理池,落實專人抓好分類處理工作,做到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積極爭取沼氣項目,從根本上消除焚燒秸桿的現象,做到資源的合理利用。

  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宣傳

  我鄉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宣傳工作相結合共同推進,在村居民落進行環保宣傳。積極推廣沼氣等清潔能源,提高農膜回收率和秸桿綜合利用率,嚴禁轄區內出現銷售使用高毒、劇毒,高殘農藥現象。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5

  一、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

  1-11月,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25個,完成項目環境影響登記備案151個,出具環評執行標準44個;完成10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整頓完成98個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園區規劃環評通過專家審查。

  二、加強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完成“十二五”重金屬總量減排工作。二是依法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三是全面鋪開轄區內涉重企業、電站、食品行業等涉及危險廢物產生、經營企業全面規范化建設工作。四是對2個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取水點、39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完善隔離設施和標識標牌,建立健全飲用水源監測制度。五是對第一批試點8家企業進行網絡資料填報培訓。

  三、加大環境監察執法力度

  一是重點加大對12家鉛鋅礦洗選企業,16家鉛鋅冶煉企業、1家化工企業重點涉重金屬企業污染源的監管力度。二是出動監察車輛768趟次,監察人員1866人次,發現環境污染隱患23個,督促整改隱患23個,對10家磚廠采取斷電停產措施,立案查處環保違法案件19件,移交涉刑事案件1件,1件正在調查處理中,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17宗,處罰金額162萬元。三是抓好污染糾紛調處。1-11月,共處置投訴176件,處理和結案率均達100%。四是抓好排污費征收,全年預計征收排污費150萬元。五是是抓好中高考禁噪工作。六是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工作。七是開展環保專項行動。

  四、抓好環境監測工作

  一是完成萬里工業園區水、大氣、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出具監測報告20份。二是落實專人負責,確保空氣自動站正常運行。三是對永定橋縣級集中飲用水水源地、龍洞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39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以及流沙河河西大橋斷面等開展了水質例行監測。四是對白巖河下游匯入庫前區前100米處區域水環境進行采樣分析。五是開展官村壩斷面水質采樣檢測。

  五、抓實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實

  一是省環保督察組反饋我縣18個點位91個問題,完成整改點位10個,完成率55.6%;完成問題整改79個,完成率86.8%。二是省督察組交辦我縣環境保護重點督察專函1個已完成整改。三是省環保督察組交辦我縣信訪投訴2個已及時進行處理。

  六、全力以赴做好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工作,抓實問題整改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確保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工作全面推進。二是全面收集完善環保檔案資料,及時報送中央第五環保督組調閱檔案資料。組織指導重點部門集中準備資料59盒,文件1830件,督促指導鄉鎮和部門收集資料348盒,文件9527件。組織相關單位補充收集資料116盒,文件2551件。按照調閱資料要求,及時組織報送11個批次16個方面的檔案資料。三是做好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交辦信訪件辦理。我縣共接到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轉交信訪件32件,32件均已全部辦結。四是舉一反三,深入推進問題整改。全域全程開展自查自糾,排查點位613個,發現問題1007個,完成整改點位502個,完成率81.9%;完成問題整改851個,完成率84.5%。

  七、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組織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啟動了xx縣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前期調研,委托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完成我縣生態紅線劃定方案編制,9月通過專家評審。目前,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正在按照專家意見進行修改,最終方案待報縣政府審批。

  八、加強環境保護宣傳

  一是開展“6.5”環境日宣傳活動。二是參加法制宣傳、安全宣傳等活動。三是深入企業開展環保宣傳。

  九、抓好環保能力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一是組織環境監測站人員參加省環境監測上崗證現場考核工作,全站14名參考人員順利通過72項145項次的考核。二是我局監控平臺已與全縣23家重點企業聯網,比對驗收7家,聘用4名人員負責在線監測監控平臺的管理。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20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加強保護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局性、戰略性的頭等大事來抓,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為抓手,以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扎實開展“治污降霾·保衛藍天碧水”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影響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突出環境問題,全區環境質量、環保能力、環保意識、治污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創模工作和“美麗秦都”建設實現新的躍升。下面,我就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關情況作以匯報。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治污降霾工作進展順利。一是做好鍋爐拆改工作。區政府把治污降霾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成立了領導小組,相繼召開環保議題的專題會議10多次,區領導人人有包抓點,先后出臺了《XX市XX區全面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實施意見》、《XX市XX區“治污降霾·保衛藍天碧水”行動計劃》、《XX市XX區“治污降霾·保衛藍天碧水”行動計劃考核細則》、《XX市XX區關于做好燃煤鍋爐拆改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文件,3次組織召開治污降霾燃煤鍋爐拆改工作現場會、促進會,簽訂了《XX市XX區人民政府全面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目標責任書》。專門組織力量,對全區燃煤鍋爐、建筑工地、油庫及加油站、餐飲業油煙單位等進行全面摸排,逐一制定整治方案,劃定時限,每天下午五點半召開情況通報會,環境執法人員蹲點駐守,重拳出擊,全力抓好落實,整體工作進展順利。二是做好煤場關閉工作。對三號路兩邊的偉杰商貿、恒大儲運等9家儲煤場下達了限期關閉通知,所有儲煤場均填寫了關閉保證書,現在是“只出不進”,清理儲煤。組織環保、公安、綜合執法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強行關閉了雙照煤場、偉杰商貿有限公司煤場和偉業工貿有限公司煤場。三是做好揚塵和油煙治理工作。制定了《拆遷、建筑工地防治揚塵污染管理規定》,與30家建筑施工單位簽訂了《建設項目揚塵污染防治管理目標責任書》,完成了陜西中僑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歌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XX市建設總公司等23家建設施工單位規范整治,對50多家餐館油煙及廢油脂集中治理情況進行了排查,指導協調灃河熱力公司、北區供熱有限公司安裝了煙氣在線監測設施,建成了投運脫硫設施。截止目前,已拆除燃煤鍋爐27家45臺,安裝油站油氣回收系統3家,其余油站也在陸續安裝中,預計年內全區2座油庫、35家加油站全部安裝完畢,取締關閉土煉油、木炭窯、白灰場等污染源12家,污染企業2戶,淘汰黃標車1800余輛,查扣黃標車492輛。

  (二)渭河水污染防治扎實推進。認真落實《XX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方案》的任務要求,積極做好渭河流域工業企業污水提標改造項目,大力加強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對華西紙業、華潤印染污水處理設施進行了提標改造,達到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1級a標準。對西郊和南郊污水處理廠原處理設施進行了提標改造,增加了除磷脫氮工藝。太西化肥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停產,正在做好關閉前的準備工作。積極做好農村污染治理項目,西安牧星乳業有限公司要達到5類模式,已按照要求建設了沼氣池,對糞便堆放點進行了地面硬化,搭建了防雨大棚,等待驗收,建成后污染防治率達到70%以上。

  (三)污染減排工作有效實施。緊抓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管理執法檢查,按照市局下達的污染減排考核指標,對照各相關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制定了污染物總量削減方案,對各指標進行細化分解,量化下達,嚴格實行指標管理。每年轄區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指標任務均按計劃完成。西郊和南郊兩家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2萬噸,污水處理率達到82%,達到了考核要求。

  (四)農村環保工作持續增強。一是做好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工作。20xx年,我區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首先從灃東辦開始,項目涉及6個行政村,區政府先后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每個村都安排一名領導對接包抓,組織相關實施連片整治工作的村書記、村主任、施工單位負責人到XX縣進行參觀見學,突出抓好項目建設,重點解決農村環境突出的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處置和生活污水治理等問題。共配置垃圾轉運車6輛、垃圾桶3541個、人力三輪車63輛,建設垃圾房10座、水源地保護工作建設項目3處、生活污水處理站1處,修建人工濕地管網3090米,完成了項目的全部工程任務,生活污水處理站建設項目已經峻工并開始運行,生活垃圾收集、清運、進場規范正常。20xx年8月10日,我區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率先通過省級驗收。二是做好秸稈禁燒工作。在每年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中,堅持做到晝夜巡查、人員包抓、禁燒宣傳三個到位,形成秸稈禁燒的高壓態勢,實現了“不燒一把火、不冒一縷煙”的禁燒目標。三是做好綠色創建工作。大力實施城鄉園林化建設及雜果經濟林、三北工程、渭河近堤綠化等重點工程,發展苗木花卉產業,配套解決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產業承載能力。近年來,共綠化夏家寨苗木花卉基地道路、東城村生產道路、陳村生產道路等30公里,建設馬莊鎮三合村、七結村、雙照辦夏家寨村、馬泉辦程家村、釣臺辦南北季村等綠色家園示范村15個,完成雜果經濟林建設4000畝,發展苗木花卉7060畝,栽植大葉女貞、黃楊球、雪松等綠化苗木6.5萬余株。

  (五)節能降耗工作成效明顯。一是健全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先后制定印發了《XX市XX區市級指標考核暫行辦法》、《XX區節能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各鎮辦節能考核評分標準》、《XX區“”節能工作實施方案》、《XX區公共機構節能實施方案》等文件,將節能降耗工作納入對各鎮辦及區級相關部門目標責任考核的內容,與轄區12個鎮辦簽訂了節能降耗年度考核目標責任書,確保了節能減排工作有效實施。二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先后啟動建設了咸陽汽車產業園、吉峰農機、嘉苑家居建材會展中心、興源物流等一批商貿項目,洽談了西部國際五金城、安吉物流西部基地、通源汽車廣場等一批投資超過10億元的大項目;加大對XX區改造工作,啟動了秦源化纖廠改造、現代建材家居博覽中心、世茂綜合體、國際財富中心和北安村、陳楊寨、珠泉路北側拆遷改造等一批城市化改造和落后企業的“退二進三”,為我區第三產業發展建立了新的增長點。三是加快推進淘汰落后產能。與轄區年能耗在3000噸標煤以上的15戶重點用能單位逐一簽訂了節能降耗目標責任書,積極落實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措施,彩虹彩色顯像管總廠組織實施了挖潛節能降耗項目29個,通過設備優化、技術改造,從源頭節能,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共節資209萬元。先后協調華潤印染有限公司淘汰74型設備共16(套),淘汰產能xx00萬米,歐亞紡織有限公司淘汰、處置相關設備111臺,提前完成我區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同時通過了省政府對其淘汰落后產能項目的驗收。

  (六)市容衛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將全區12個鎮辦分為六大片,建立了鎮辦領導包片、鎮辦環衛所人員包路段、路段長包抓清掃員、環衛局考核監督的“四位一體”管理機制,制定了《XX區市容環境衛生考核評比辦法(試行)》,對清掃保潔人員實行編號造冊,較好地完成了50多次重大活動的環境衛生保障工作任務。二是強化基礎設施管理。先后投入50余萬元,對轄區主要路段果皮箱進行了添置或更新。全區目前現有公廁99座,每年累修補公廁設施200余次,安裝50多面導廁牌。對全區的垃圾車輛按車容車貌、規范清運進行了整治,配發垃圾準運證82個,全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3%以上。截止目前,共收繳垃圾費520余萬元。三是提升機械化作業效率。投入550余萬元資金購置了3輛機械化灑水車、5輛機械化清掃車、4輛保潔助手掃路車,目前全區共有機械化車輛27輛,承擔轄區112條主次道路機械化清掃保潔、灑水壓塵工作。機械化清掃作業面積達334.3萬平方米,機械化清掃率達74%,日灑水沖洗面積為80多萬平方米。四是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要求,做好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和貯存,加大從業人員及職業安全防護培訓力度,建立健全了醫療廢物處置臺帳,對危險廢物的處置實行“五聯單”管理制度,積極做好輻射環境管理,共查處各類不規范行為70起,治理70起,治理率達到100%。

  (七)創模工作扎實穩步推進。對創模工作常抓常議,認真落實和完成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指標要求,制定下發了創模工作實施計劃,細化分解任務,明確職責分工,編印創模簡報,及時召開創模工作促進會,加強一企一檔建設,組織創模“雙查雙考”500多人次,“創模”資料收集完成全部的99%,52個創模示范點建設規范有序。

  (八)環境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大力加強環境應急體系建設,定期組織學習、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反應能力,每年開展環保“亮劍”專項整治行動,環評執行率、環保“三同時”執行率和規劃環評執行率均達到100%。積極開展企業環境保護信用等級評審活動,對評為環境信用為a級的企業進行表彰獎勵,激勵企業自主抓好環境保護工作。每年組織開展“春雷”系列環保專項行動和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對轄區機械加工廠、機動車修理店、洗車店、醫藥制造和重金屬行業、醫院、煤場等單位進行全面排查,堅持飲用水源“月巡查”制度。共清查工業企業污染源150多家,生活污染源200多家。

  近年來,通過不懈努力,我區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順利通過省級專家評估和環保部調研,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在全市首家通過省級驗收,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任務如期完成,轄區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連續下降,全市“治污降霾·保衛藍開碧水”行動現場會在我區召開,連續四年在全市環保系統聯評中名列第一,先后被市政府、市環保局表彰為“雙創”工作先進單位、污染減排工作先進單位、污染治理工作先進集體、環境監察工作先進單位,被省環保廳表彰為全省環保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形成了目標明確,認識統一,各項責任落實到位的良好機制。專門成立了以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生態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區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等工作的統籌安排。區政府每年以簽訂年度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的形式,將各項具體任務分解落實到各街道、部門,使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的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二)進行廣泛宣傳,形成了“層層發動、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區政府及職能部門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和宣傳手段,多角度深層次地宣傳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有效提高了各級領導對生態環保的責任意識,增強了公眾的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一是成立了全市首家區縣級非盈利性民間環保組織——XX區環保志愿者協會,在XX市環境教育開館儀式等重大活動中,組織百名環保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二是開展讓環保知識、環保法規進機關、進單位、進社區、進村鎮、進企業、進學校的“六進”環保宣傳活動。近年來,先后開展環保宣傳活動上百次,發放宣傳資料5萬余份,參與省市環保征文300余份。三是在轄區醒目位置設立環境宣傳廣告牌20個,制作節能提示牌1000余個,在建筑工地設立了環保文化墻,協調飯店賓館開設了環保知識宣傳顯示屏,拓寬了環境宣傳的渠道。

  (三)強化執法監管,形成了嚴格執法、規范執法的良好格局。認真落實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嚴把環評審批準入關口,扎實開展“春雷”系列環保專項行動,對印染、造紙、煤場等高污染企業,堅持每周到現場實地檢查,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不斷加強大氣環境治理,對發現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擅自停運及偷排偷放等行為,該整治的堅決整治,該關停的堅決關停,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的紀律”,確保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有效實施。

  (四)嚴格考核獎懲,形成了掛牌督辦、鐵面問責的工作制度。為確保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創模工作等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區政府嚴格實行掛牌督辦、領導約談等制度,建立健全了重點項目包抓機制,安排督查室、區考核辦等相關部門,定期對各鎮辦、部門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工作進展滯后的鎮辦、部門在全區進行通報,限期整改,堅決實行“一票否決”、鐵面問責,以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全力推進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五)實行陽光執法,形成了環評和“三同時”制度落實的管理規范。對市、區級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和重點工程,開辟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對符合環保準入條件的項目,以及涉及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等重點項目,做到提前介入、高效辦理。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審批中,遵循“七項承諾”,即:便民高效、公開透明、接受監督、廉潔自律、公平公正、嚴格審批、強化驗收。做到“五個不批”,即: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的項目不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不批,環評質量低劣、環評文件不能支撐項目建設的`不批,不能實現增產減污的項目不批,對環境污染嚴重、沒有總量指標的項目不批。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做到“七個不驗”,即:“三同時”動態檔案不齊全的不驗,出現變更未補充評價的不驗,未提交試生產意見的不驗,超期試生產未批準延期的不驗,違法行為處理未結案的不驗,有信訪問題且未整改到位的不驗,要求監理但未提交環境監理報告的不驗。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全社會共識有待進一步深化。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涉及各個部門和社會各界,雖然我區保護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深入扎實,但全民意識還需提升,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性、自覺性還需加強。

  (二)環境污染治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治污降霾工作是市、區政府的一項重大決策,在我區承擔的治污降霾燃煤鍋爐拆改任務中,盡管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的市屬企業仍以資金緊張、企業破產等為理由一再推脫,協調難度相對較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圍繞環保目標,營造生態環境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要把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工作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明確責任,形成政府統一領導、環保部門統一監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良好局面。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狠抓污染減排,嚴格執行環保準入制度。加強對減排項目的檢查和督促,督促擔負污染減排任務的企業提高認識,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減排任務按時完成。加強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建立規范的運行臺帳和減排臺帳。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加大重點企業環境監察和現場執法檢查力度,從源頭上推進污染減排工作落實。

  (三)加大治污降霾力度,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建立健全治污降霾工作長效機制,細化分解整治任務,嚴格落實包抓制度,切實做到資金投入到位、宣傳動員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檢查考核到位、監測監管到位,確保整治工作任務按期完成,區域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完善保障機制,提高生態環保管理水平。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任務艱巨,機遇難得,要大力加強執法隊伍和能力建設,強化環境信訪辦理責任追究、目標考核和督辦力度,努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繼續做好20xx年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

  (五)加強環境宣傳,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大力開展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綠色創建活動,倡導鼓勵綠色消費、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結合農村生態建設實際,大力開展“雙百”工程,加大農村飲用水源地環境檢查力度,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監管,指導農村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控制土壤和農業污染。

  我們將以這次調研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措施,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四強三領先”西部強市的“咸陽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07-19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通用10篇)10-08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范文(通用10篇)08-06

礦山生態建設情況的總結09-07

縣生態建設工作簡報10-22

推進林業生態建設調研報告02-09

政治生態建設專題情況報告范文06-21

強化資本生態建設調研報告推薦06-29

林業生態建設宣傳標語3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