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情況匯報(通用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匯報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匯報的主要內容有工作摘要、內容、花費時間、對應任務、完成情況、總結等,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完成匯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態建設情況匯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
20xx年,xx市生態環境局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工作作為增強“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考驗,抓好推動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明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20xx年,xx市獲得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殊榮(全省唯一);錫礦山污染治理評為20xx年湖南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四嚴四基縣級監測能力試點”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系統監測能力在8.30資江xx段銻濃度應急處置中得到體現,并在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培訓班上作為典型案例予以推介;圓滿完成xx二水廠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與湘潭湘鄉市建立長效共管機制,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存在的跨區域環境管理難題;隊伍建設不斷加強,11月市生態環境局獲得全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一、年度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20xx年,中心城區重污染天數1天,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2.01%,PM2.5平均濃度37微克/立方米。水污染防治方面,全市納入考核的20個國、省控地表水斷面中,Ⅰ類水質斷面1個,Ⅱ類水質斷面18個,Ⅲ類水質斷面1個。8個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標。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在完成上述目標任務的同時,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的168項任務已全面完成。
(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1.致力齊抓共管,環境責任全面壓實。成立了xx市資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資江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專班和錫礦山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專班,統籌資江流域和錫礦山區域污染治理。修訂了《xx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各級各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進一步壓實。
2.致力污染防治,環境問題加快解決。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出臺了《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工作方案》,完成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項目11個、鋼鐵行業超低改造項目9個、工業爐窯治理項目8個;完成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7個,全面排查全市16條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及河湖“四亂”等問題,完成年度縣級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鄉鎮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和提標任務;完成歷史遺留廢渣污染土壤治理項目2個,修復治理土壤7.37萬平方米。
3.致力問題整改,群眾訴求全面回應。中央和省級層面交辦需完成的年度整改問題45個,已全部整改完成。20xx年實施的47個關閉煤礦廢水治理項目已完成35個,并對20xx年以來新增的煤礦涌水點治理同步推進,目前全市關閉煤礦產生酸性涌水均采取了應急處置措施。
4.致力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嚴把環評審批關,年內未審批國家“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名錄內項目。助推“材料谷”項目建設,優質高效完成中興液壓擴產、華菱漣鋼4.3米級焦爐環保升級改造等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工作。大力推進環保產業鏈發展,全市實施28個節能環保產業鏈項目,目前已完成21個,其余按進度有序推進。
5.致力機制創新,監管執法全面加強。出臺了《xx市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規程》,實現辦公OA系統和監控平臺互聯互通;構建了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和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網絡,對全市156個污染源現場端實施自動監控,對18個環境質量監控點位實行全天候全范圍監控;20xx年全市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81件,罰款金額1574萬元。
雖然20xx年生態環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還不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領域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錫礦山區域后續修復轉型、砂石土礦生態修復、關閉煤礦涌水治理等任務仍然十分繁重,既有技術上的瓶頸障礙,也有資金上的'巨大缺口。二是部分區域和流域環境質量指標還未穩定達標。縣城環境空氣質量管控效果、部分縣市環境空氣質量在全省排名靠后的狀況沒有明顯改變;錫礦山流域銻濃度仍然偏高,這些都須持續整治。三是生態環境風險隱患仍然存在。畜禽養殖污染仍較嚴重;部分行業、企業超排偷排仍然存在;部分區域污染因子引起輿情事件的風險仍未消除。
二、20xx年環境保護工作計劃安排
(一)工作目標。xx中心城區空氣環境質量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市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穩定達到Ⅲ類水質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穩定達標;主要污染物減排和碳排放減量達到省定目標;確保不出現較大以上的環境安全事件,全面實現“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
(二)重點任務。
一是著力鞏固生態環境工作“大格局”。全面樹立服務高質量發展意識;督促各級各部門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實施好《xx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企業升級改造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長江流域保護修復治理,全面推進城鎮、鄉鎮、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有效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強化地下水污染系統防治,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是扎實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繼續抓好中央、省級環保督察交辦反饋和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持續整改影響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四是嚴格落實環境監管執法職責。嚴把項目審批關,嚴守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嚴格禁止“一刀切”行為。防范化解環保領域“鄰避”沖突。
五是啟動實施碳排放達峰工作。全面啟動全市碳排放達峰工作,編制完成“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繼續淘汰過剩落后產能。六是持續加強隊伍和治理體系建設。強化基層環境監管職能。穩步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加強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體系建設,強化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2
去年以來,生態環保工作以治污減排為中心,以工業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使我市的水和大氣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有力地推進了全市生態市建設。目前,我市出境點濰河古縣斷面cod30毫克/升,達到濰坊市控制要求,我市的水源地三里莊水庫和青墩水庫水質也控制在標準之內,城區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30天。
一、突出治污減排,圓滿完成了上級安排的任務目標
去年底,經上級考核認定,全年共實現cod凈削減量為800噸,完成全年任務的195%,列濰坊市各縣市區第一;實現so2凈削減量為1400噸,完成全年任務的140%,超額完成責任目標。在已建成銀河、舜河兩大城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0.6萬噸的基礎上,分別擴建二期工程,辛興鎮建成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去年共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5萬噸。新建設的4處鄉鎮污水處理廠,相州、林家村、舜王已破土動工,昌城土地調整和地質勘查已到位并完成工程招標。這4處污水處理廠將在今年11月建成運行。密州、龍都、賈悅、皇華4處鄉鎮(街道)通過鋪設排污管網將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金安熱電、恒陽熱電、潤生淀粉、良豐化學、泰盛化工、興貿玉米、同路、龍光、等8家熱電企業全部建成爐后脫硫治理工程,并安裝在線監控與省市聯網,實現全程監控。大力推行集中供熱,對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800余臺鍋爐等進行取締。
二、嚴格執法,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去年以來,先后組織環保、城管、市政、水利、建設、畜牧等部門4次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對濰河、扶淇河、涓河、鐵溝河的53個入河排放口進行了全面排查和復查,對16個雨污混流排放口落實了部門整改責任制。去年7月份,組織七部門聯合對市區飲用水源地三里莊水庫、青墩水庫、莎溝水庫、引涓干渠周邊的工業企業、養殖戶、生活污水排放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制定了《諸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將發現的問題逐一落實到鄉鎮(街辦)部門,明確了整改時限。同時全面加強了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監測,對濰河的枳溝、九臺、古縣等斷面嚴密監控,對兩個城市污水處理廠進出口和古縣斷面的監測,達到每天一次,確保污水處理廠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
二是加強對重點污染企業的.監管。按照省級環保部門關于加強對重點企業、污水處理廠、城市空氣質量和重點河流監管的“四個辦法”的要求,對新星紙業、興貿玉米、潤生淀粉、金安熱電、恒陽熱電、泰盛化工、良豐化學7家國控、省控企業每月監察不少于4次,對10家濰坊市控企業進行旬查,對全市69家重點企業本著從嚴從細、不留死角的原則,采取明查、暗訪等形式,加大監察頻次,發現問題,依法處理。去年以來,共開展環保專項行動8次,對13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了處罰,罰款79萬元,對23家企業進行了限期整改。嚴格按照國家產業結構政策,對土小企業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在去年排查和取締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防止反彈。全年共排查土小企業20家,對死灰復燃的5家小電鍍廠采取斷電措施予以取締。嚴格落實環評和“三同時”制度,行使好環保“第一審批權”和“一票否決權”,對所有項目都進行了現場勘察,去年以來,共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248件,環保驗收20件。
三是加強在線監測設施建設。按照省政府實施的“三級五大網絡”要求,在環保局建成了“環境監控中心”,對10家水污染治理設施和7家大氣污染治理設施,安裝了在線監控。目前全市國控、省控重點污染企業全部并入“三級五大網絡”,使在線監測設備與省、市聯網,實行在線監測、遠程控制,環保執法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抓好綜合整治,生態市建設突破實質性進展
一是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立了由分管市長任組長,農工辦、環保、發改、農業、林業、規劃、市政、城管、衛生、水利、財政、國土、經貿、畜牧、廣播電臺、統計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制定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標準,統籌整治農村“臟、亂、差”。按照“三清”(清理糞便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四通”(通路、通電、通自來水、通寬帶網)、“五化”(硬化、凈化、亮化、美化)的要求,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確定了“村集、鄉運、市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辦法。在進一步提升城市兩大水廠運營質量安全的同時,抓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的掃尾和提升改造,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以水土保持、退耕還林為重點,加強農村自然生態保護。加強了對全市礦產、水力、旅游等資源開發活動的監管,遏制新的人為生態破壞。重視自然恢復,保護天然植被,加強村莊綠化、庭院綠化、通道綠化、農田防護林建設和林業重點工程建設。
二是推進國家環保模范城創建工作。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創建“生態市”的決定,加強創模工作。目前,在創模考核指標的32大項指標中,已有26項達標,向國家環保部報送創模申請的相關材料已經定稿,正在編制創建規劃。積極開展創建“環境優美鄉鎮”、“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工作。去年以來,皇華鎮已建成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昌城、辛興正在實施創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辛興、賈悅、昌城、林家村、枳溝、桃林6處鄉鎮已建成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建成9個綠色社區、5處綠色學校。
三是抓好以農業面源污染為重點的生態保護。結合農業科技下鄉、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等工作,搞好宣傳,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實施“兩減三保”(減少農藥、減少化肥、保產量、保質量、保環境)的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計劃。積極實施以沼氣為紐帶的能源環境工程建設。目前已累計建設沼氣池4940個,使用率達99%以上,生產沼氣190萬方,替代2989噸煤,解決近5000多農戶一年的生活燃料,相當于保護1.7萬畝林地,每年產渣液7.4萬噸,滿足1.5萬畝耕地用肥,每畝地減少20%的農藥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面源污染。
前段時間盡管在生態環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許多不盡人意的方面,還存有不少問題和不足。一是市政府制定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實不到位,一些目標任務沒有按規定的時限完成。二是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不夠,特別是一些偏僻村莊生活垃圾成堆。三是個別企業環保意識不強,存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問題。四是對違法排污行為打擊力度還不夠大。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認真加以解決,確保生態市建設穩步健康發展。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3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認為要以“綠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綠”來為生態道德教育開道。
一、生態道德教育意識的“綠”
人類對社會的依賴性與其對自然的依賴性,構成了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沙塵暴、霧霾天氣、經濟發展中的透支等現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學上的無知或技術上的缺失,而是與人們的道德水平直接相關。確立新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生態道德這一觸及人類的道德規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德育教育特別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的關系而展開,相對忽略了如何處理人與自然,包括人類與其他生命之間關系的教育,沒有把生態道德教育作為其中的重點來進行。針對目前我國生態道德教育的現狀,提高全民對生態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很是必要。
二、生態道德教育制度的“綠”
學校在“生態教育”的統領下,用生態教育思想關注每一位孩子,關注孩子的每一個方面。學校通過建立并完善相關的制度將生態道德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結為一體,利用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形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從外部環境促進學生把接受的生態教育內化為自己所認可的價值觀,再外化為學生的生態行為。
三、生態道德教育目標的“綠”
生態道德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要使其目標得以實現,就必須選擇和運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的方法和途徑。生態道德意識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態道德思想轉化為人們的生態道德實踐,并且使其真正成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其中,開展自然價值和生態美意識的教育,進行綠色消費和適度消費意識的教育,以及實施生態保護和生態創造意識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幾個方面。從生態道德規范教育的作用來看,主要在于使人們尊重生命、尊重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正確處理控制人口與合理消費、適度發展與維護生態平衡、消除貧困與反對奢侈之間的相互關系。只有持續、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態道德素質,才能使人擁有保護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識、道德能力與道德習慣,才能自覺遵循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
四、生態教育行動的“綠”
生態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幫助人們樹立綠色的消費理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學校要讓同學們從利用身邊的廢物做起,從而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導同學利用廢棄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生態道德教育心靈的“綠”
在進行生態道德教育時,要通過繼承傳統美德教育的合理內核,通過創設情景、誘發道德體驗、引導反思等方式,以心理體驗的形式促進德行的生成和發展,比單純的'說教或灌輸要更有效。學校的“環境愛護,從我做起”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培養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與欣賞之情,來消除人與自然對抗的情緒,從而積極地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努力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環境,培養起人與自然積極健康的生態道德情感。學校通過各種途徑:如環保講座、知識競賽、征文等來傳授生態和環保知識,并注重校園的綠色環境和綠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接受綠色環保教育的氛圍。還要通過組織學生野外實地參觀考察及在“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參加校內外環保宣傳和環保行動等方式開展環境教育。
六、國家生態安全教育中的“綠”
要把國家生態安全作為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全球環境的變化,國民生產、生活方式的狀況,跨越國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軍事沖突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家的生態安全。如今我國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嚴峻的生態安全問題,如果對國家生態安全不及時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嚴厲措施,就會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積極建立國家生態安全預警與防范體系,改變經濟增長和資源利用方式,開展國家生態安全的國際合作,形成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環境戰略影響的評價等;另一方面,要把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相關舉措作為全民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并且通過各種現代傳媒對有關案例適時加以披露,使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對一切導致生態惡化現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覺,進而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化為全體國民的自覺行動。
保護區應充分發揮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學校為主陣地;積極有效地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引導人們運用科學理性和道德規范來指導、約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協調發展。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4
今年,蕭王廟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立足實際,以實現人和自然協調發展為目標,結合生態市建設、“三改一拆”、“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積極開展街道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把我街道建設成為生態型西部新區”的奮斗目標。現將我街道半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重落實,注重管理抓機制
(一)建立組織,完善機制
為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我街道成立了生態市建設、三改一拆”專項行動、“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行動等以街道主要領導為組長、各相關責任領導為成員。多個工作領導小組,在年度工作中予以落實。根據上級部門相關部署,及時分解任務,做到各項具體工作有計劃、有部署、有措施、有實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配備相應工作人員,及時收集、報送各類信息和總結,并整理各類資料并歸檔。
(二)鞏固提高,健全機制
街道建立環境信訪應急處理機制,分級做好環境信訪工作,對轄區內出現的環境信訪事件,做到有事必查、有事必辦,因此本年度內尚未發生因監管不力、失職瀆職造成重特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以及發生因環境污染引起的重大群體性或群訪事件。
(三)廣泛動員,加強宣傳
首先,充分利用街道農村工作會議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動員大會等會議契機,向各工作點和行政村下達今年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明確工作目標,分解工作內容。其次,在“三改一拆”、“雙清”行動和“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的時期,在街道主要路段張貼宣傳標語、懸掛橫幅等形式加大行動宣傳力度。第三,利用中小學 運用班會、外出活動等機會普及環保知識,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模式,將環保理念帶入普通民眾家庭。
二、改善生態推發展,完善功能抓建設
(一)加強轄區環境保護力度
建立并實施“村保潔、街道收集、市填埋”的保潔機制,積極開展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工作,探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資源化利用和減量化處置。充分發揮陳家岙、云集兩座垃圾中轉站作用,做到日產日清,確保生活垃圾無害化集中處理率達到100%。
同時,街道利用“雙清”專項行動的機會,發動機關干部、中小學生、村黨員干部對轄區內衛生死角進行集中清理。4月26日,街道督查組兵分六路,對各行政村、企事業單位、泉溪江、剡江、三高連接線、彌勒大道、江拔線、石溪線、西河路等沿河沿路周邊整治情況進行全面督查。結果顯示,總體情況較好,村莊周邊主要干道及河流道路都進行了全面清理整治,達到了預期效果。
(二)開展清水河道整治工程
上半年,街道實施的清水河道整治項目共4個,分別是牌亭村泉溪江堤防加固工程、后竺村剡江南塘加固工程、云溪村河道整治工程和潘前村河道整治工程。根據立項文件和概算,4個工程總投資約為1245萬元,可完成近2000米河道的綜合整治。目前,除牌亭村泉溪江堤防加固工程已完工和潘前村河道整治工程仍處于設計階段外,其他2個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
同時,在加大建設的同時,注重健全清理河道清潔鄉村長效機制。強化各村屬地管理責任,加大河道保潔、農村保潔管理和宣傳力度。健立河道保潔長效機制,建立并完善河長制,嚴格落實水域環境衛生責任,加強河道日常保潔管理,嚴厲查處違法排污、向河道傾倒垃圾廢棄物、在河岸亂搭亂建等行為。
(三)開展畜禽養殖整治工作
根據已劃定的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的范圍以及清除飲用水源地安全隱患的要求,街道計劃在8月份集中關閉6家畜禽養殖場,經測算將拆除養殖用房8500平方米,整理土地9400平方米。相關補償及辦理養老保險等費用仍然在測算中。
三、建設街道創生態,描繪農村更美麗
(一)開展生態街道(村)創建工作
根據今年的創建任務,街道將完成省級生態型街道和3個市級生態村的創建任務。去年6月,街道已組建創建領導小組,全面指導創建工作的開展。今年年初,完成生態型街道規劃編制,并獲市政府批準。目前,街道從各辦(系)抽調工作人員積極準備相關創建資料,爭取在7月中旬完成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并上報。
基于歷年的創建成果,街道已有10個行政村被評為市級生態村,今年落實大埠、牌亭和潘前村等3個村進行申報。根據進度安排,申報工作將在8月份開始。
(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納管建設
在繼續實施杜郎坪、周陳黃2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外,根據市委農辦的.年度計劃,街道年內將啟動青云、塘灣、大埠、牌亭和云集等5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納管工程。在實施過程中,街道堅持規劃先行,以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為前提,結合農房“兩改”、自來水改造、道路硬化等新農村建設項目同步進行,避免重復建設和多次施工。目前,街道已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村入戶實地調查并根據各村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三)實施“四邊三化”專項行動
4月中旬,街道城建辦聯合城 管中隊、國土所等部門討論實施行動方案,并根據職責權限分解任務。城管中隊還抽調3名執法隊員對甬金高速和江拔線兩側的標牌(廣告牌)及生態環境污染點、分布點進行走訪調查。經統計列入整改范圍的標牌(廣告牌)有18個,生態環境污染點13個。目前所有整改內容已落實到位,并且對甬金高速和江拔線沿線兩側的河道、垃圾收集點進行全面清理,共清運各類垃圾2卡車,切實改善了沿路生態環境。
四、強化整治優環境,發展生態促經濟
(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配合上級農林部門繼續做好棠云林場(水蜜桃)、林家王家山(水蜜桃)、肖橋頭(大棚蔬菜)等無公害農產品和林產品基地的認證工作。加強對已測定的6650畝生態公益林的監管和保護,延長21名護林員的聘用時間至全年。
(二)嚴把企業清潔生產關
加強對新建項目的環境監管,杜絕建設項目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批小建大等環境違法行為。加強“三同時”監管,配合市環保局開展“三同時”驗收工作。繼續做好轄區內企業及工業園區污染整治工作。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大排污企業的檢查力度,確保治污設施投入使用,確保污染物按標準排放,確保排放量不超過已核定的減排量。
(三)積極開展污染企業整治
五大行業在我街道都有分布,但數量不多,分別是化工行業3家,造紙行業1家,鑄造行業3家,食品罐頭加工行業2家和金屬表面酸洗行業2家。
根據市環保局統一部署,目前金屬表面酸洗行業整治已全面開展。市明豐氧化廠已完成企業內部整治,據了解,該廠將于今年年底搬遷至別處。市欣欣鋁氧化廠因廠房達不到要求,需重新進行整改。鑄造行業3家企業在6月28日召開的現場會后按要求簽訂整改方案。造紙行業1家企業,經街道協調下,目前已停止生產。化工行業有1家企業正在進行廠房改造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6
xx縣林業局關于林果產業鏈建設情況的匯報去冬今春以來,我縣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培育壯大五大產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的中心,以高標準建設國家級生態示范縣為目標,科學規劃,精心指導,狠抓管理,使全縣林果產業鏈建設得到較快發展。截止目前,全縣共新建苗木花卉基地5600畝、經濟林5200畝、速生豐產用材林15000畝。在工作中,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機制,探索模式,使速生豐產林得到快速發展。發展速生豐產林是一個兼具生態效益的產業工程,對我縣創建生態示范縣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在去年我縣速生豐產林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入春以來,把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放到突出地位,通過推進林權制度改革,鼓勵集體、個體跨地區、跨行業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進一步推動了速生豐產林的發展。同時,大力推廣合同林業、訂單林業,以及林草、林菜、林藥等多種間作形式,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肖云鎮在豐產林建設上大力推廣了林藥間作,在速生楊下種植白芍,以短養長,提高了畝產效益。目前已完成豐產林750畝,帶動了全鎮各項林業工程的快速發展。
(二)面向市場,提質增效,促進了名特經濟林的發展。在經濟林建設中,始終堅持“建基地、育龍頭、拓市場、上服務”,把發展林果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在穩定梨、蘋果等大宗果樹面積的基礎上,適度擴大油桃、冬棗、沙果、櫻桃等優質小水果、干雜果品種面積。以司馬鎮、肖云鎮、羊山鎮、魚山鎮為重點,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截止目前,全縣共新發展干雜鮮果基地5200畝,其中:蘋果550畝,梨600畝,桃1150畝,杏900畝,柿子462畝,冬棗610畝,葡萄350畝,桑園500,其它干雜果78畝。
(三)建基地,樹樣板,帶動了全縣苗木花卉業的發展。苗木花卉基地建設是一項基礎性產業,但又是我縣的一個薄弱環節,為此,春節過后,我們就制訂了詳實的規劃,以鄉鎮道路、城市綠化為方向,以國有場圃為依托,以胡集鎮、羊山鎮、卜集鄉、司馬鎮、肖云鎮為重點,立足土地、林木資源優勢、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切實抓好了名優稀特新品種的引進、繁育和推廣。同時,積極推行“苗圃農戶”、“苗圃公司農戶”等多種育苗形式,按照積極培植一批苗木花卉生產專業村、專業戶,發展一批“苗木大鄉”、“苗木大鎮”的要求,堅持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基地建設,提高了林木種苗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使我縣苗木花卉基地建設得到了迅猛發展,逐步形成了速生、常綠、灌木以及花卉多元化發展的格局。
(四)積極培育林產品加工業,使林產品加工逐步向產業化發展。為推進林產品加工業向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方向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我縣逐步加大了對林產品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以亞龍木業集團、金德果蔬、安利木業、華盛木業為龍頭,制訂優惠政策,推動了林產品加工企業的蓬勃發展。使全縣林產品加工能力達到了集拼板加工、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家具、果品貯藏、果汁、果脯等八大系列40多種產品。為增加林果產品的附加值,先后建成了貯藏量千噸以上的果品貯藏庫30多座,降低了由于果品腐爛帶來的損失。同時,開發了多種多方式的包裝材料及包裝式樣,對采后的'果品及時進行清洗、殺菌、分級、包裝,將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
雖然我縣林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林分結構單一,林種結構不合理。我縣綠化品種大都是單一的楊樹,沒有形成多元化發展,經濟林規模較小,苗木、花卉基地建設進展緩慢,形不成規模,不能滿足經濟建設需要。
二是林業二、三產業發展滯后。林業產業化經營尚處于起步階段,缺少林果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短,中介組織和服務組織不完善。林產品加工轉化率低,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后,未能真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
三是品種結構不合理。在果品生產上表現為“三多三少”,即低檔果品多,高檔精品果品少;一般品種多,名特優新品種少;季節性果品多,適宜加工、耐貯藏果品少。林果產品品質檔次較低、質量較差、名牌較少,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
四是對發展林果產業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特別是個別領導干部的認識問題,有的只看到林業的直接效益,而忽視林業所持有的比直接效益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看不到發展林業的緊迫性,下不了加快發展林業的決心,缺少抓林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按照“建設豐產林、經濟林、苗木花卉三大基地,發展林產品加工、森林旅游二大產業”的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設,優化產業產品結構,通過建基地、引龍頭,不斷拉長林果產業鏈,逐步建成門類齊全,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林業產業體系。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7
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是云南省林業重點縣,全省66個天保工程縣之一,近年來,縣緊緊抓住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兩大工程的實施,堅持“生態立縣”戰略和“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林業發展思路,不斷解放思想、銳意改革、狠抓落實,林業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全縣森林資源概況
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文山州西北部,全縣國土面積4997平方公里,共轄12個鄉(鎮)99個村民委(社區)126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5萬人。據二類資源調查統計,全縣有林業用地396.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2.4%,其中:集體林地面積292.1萬畝(集體商品林147.1萬畝、集體公益林145萬畝)、國有林地面積104.2萬畝,森林覆蓋率33.4%,活立木總蓄積633.25萬立方米。全縣共實施森林管護面積294.6萬畝,世行造林13萬畝,退耕還林12.8萬畝,天保公益林建設43萬畝。境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林木有76科197種,藥類650種,菌類17種。
二、主要做法
(一)準確定位,理清發展思路。始終把興林富民作為現代林業發展的根本宗旨,大力加強林業產業建設。為做大做強核桃、紅豆杉等林業產業,縣委政府出臺了《關于發展核桃和紅豆杉產業的實施意見》和《縣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發展核桃和紅豆杉產業的實施辦法(試行)》,為加快全縣林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與省林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建立科技支撐協作關系,編制了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理清了林業產業的發展思路,找準了發展目標,為林業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找準產業,加快基地建設。立足實際,經過多方論證,找準了林業產業發展的目標,明確了發展重點。一是大力發展紅豆杉產業。與省林科院合作,在沖頭林場云南紅豆杉試驗引種成功,并相繼在全縣范圍內不同海拔培育種植,經省林科院專家認定:縣是云南省人工種植紅豆杉的最佳地域,長勢良好,適宜推廣種植。全縣“十一五”期末,規劃種植10萬畝,現已建成人工種植紅豆杉示范基地600畝,采穗圃基地200畝,種源庫及苗圃50畝,示范推廣種植3萬余畝。二是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建成本地泡核桃基地2萬畝,引種和建設美國山核桃采穗圃50畝,示范苗圃50畝,示范推廣基地建設1000畝,同時,根據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全縣從今年起三年內將發展32萬畝核桃,今年發展4.5萬畝,現已完成基地作業設計并報請州林業局評審。三是大力發展膏桐產業。引進云南神宇有限責任公司到開發膏桐項目,規劃種植30萬畝,現完成種植3萬畝,今年計劃完成種植10萬畝,目前已完成基地作業設計。同時,根據全州木本油料基地建設座談會精神,積極做好全縣10萬畝油茶基地建設前期工作。
(三)立足優勢,發展休閑林業。僅僅抓住普者黑旅游景區的輻射帶動,大力發展休閑林業,努力拓展林業發展空間,實現林業戰略性轉變。一是組建林果科技示范園。在普者黑景區組建了林果科技示范園,建成了中華圣桃基地145畝、雁嘴蜜桃基地37畝、大棗基地32畝、馬桑基地27畝、油桃基地65畝、紅棗基地28畝、楊梅基地15畝,成為了集休閑、娛樂、旅游、餐飲等為一體的林果科技示范基地。二是包裝打造農業科技示范園。今年2月上海—文山農業示范園整體移交縣林業局管理后,為做大做強農業科技示范園,縣林業局引進云南六大茶山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了六山林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利用現有的條件,著力打造縣高新技術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和休閑林業中心,通過引進新設備、消化新技術、轉化新成果,將良種引進、選育、繁殖推廣和綜合試驗相結合,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進一步加強林業科技培訓、林木良種繁育、試驗示范、林木良種推廣銷售、林業科技信息、產業輻射等林業科技研究和推廣經營。投資687萬元完成了示范園的包裝打造工作,共移植紅豆杉大苗4000余株、禿杉大苗200株、玉蘭大苗200株,育美國山核桃200萬株、紅豆杉32萬株、禿杉1.5萬株。
(四)拓寬渠道,開發林下養殖。為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森工企業解困尋求出路,結合我縣自然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合理利用林地和林下資源,在不破壞森林植被的原則下,充分發揮森林的綜合效益,走以林養林、以短養長的`發展路子。在沖頭林場、清水江局、五林場等發展凍精改良黃牛養殖480頭,發展黑山羊品種改良550頭,在沖頭林場試驗養殖梅花鹿60只,鴕鳥28只,在普者黑林果示范園引進了38頭野豬,45頭香豬,165只雁鵝,5只孔雀,為全縣林業產業發展找到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子。
(五)健全體系,種苗健康發展。全縣已建成標準化示范苗圃4個,生產經營設施完備,技術力量充實,生產條件俱全,全縣種苗花卉產業體系框架基本健全,年可出圃各類苗木萬余株,除滿足全縣各類工程造林用苗和城市綠化用苗外,還可向外供給苗木。全縣上半年完成育苗80.6畝1661.3萬株,其中:核桃287.3萬株(含嫁接漾濞大泡系列核桃30萬株,本地泡核桃25萬株,育美國山核桃200萬株),紅豆杉400萬株;西楠樺100萬株,膏桐1000萬株,禿杉660萬株,旱冬瓜20萬株,直桿桉87萬株,黃蓮木7萬株。
(六)招商引資,帶動產業發展。為推進林業產業快速發展,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改革林業經營方式,擴大林業對外開放,堅持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路子。一是與漢德生物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組建縣華杉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創辦紫杉醇初級(含量1%)加工廠,年可加工紅豆杉干枝葉600噸,可得初級產品(浸膏)5000公斤,銷售收入1500萬元。二是合理利用和開發我縣鄉土松樹種資源,引進外資,成立萬安松香加工廠,年可加工生產松香500噸,銷售收入450萬元。三是9月引進廣西富億木業有限公司,創辦木材加工企業,主要加工生產紙吉板、拼板,年可實現銷售收入600萬元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我縣林業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起步晚,基礎薄弱,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總體上還處于“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的狀況;林業產業結構尚未從觀念、體制上突破木材生產為主的傳統模式,林產加工業及休閑林業等二、三產業發展滯后,水平不高;林產資源精深加工及市場拓展環節薄弱,主要是產品開發創新能力差,技術裝備水平低,以及市場體系建設滯后,缺乏超前性和開拓性,資源,產品及市場相互脫節;林業產業長期存在管理上條塊分割,生產力要素配置不盡合理,低水平重復和無序競爭,難以形成產業發展合力;林產業的整體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加速林產業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成立林業產業領導小組,加強對全縣林業產業建設的領導,要在林業局專設產業辦,核定人員編制,做好林業產業的發展規劃和組織實施工作,進一步加強技術指導。在思想上要有新突破,把林業作為一個大的產業來抓,借國家政策大勢,明確發展戰略,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農民新的致富門路。通過政策宣傳,典型引導,利益驅動,健全機構,激發全民投入林業產業的積極性,走規模化經營的路子。同時,通過逐級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將任務落實到地塊,落實到單位、到人。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主要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項目掛鉤制度、督查反饋制度、獎懲制度,以制度約束和推動林產業的發展。加強宣傳和調研,樹立典型,帶動面上工作開展。
(二)完善體系,加快發展。林業產業化建設要向規模開發、集約經營方向發展。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戶”面向市場的經營管理機制,鼓勵公司、企業結合林業工程的實施,建設原料基地,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國家、地方、公司、農戶“多贏”的局面。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林果業發展目標,在項目規劃上求突破,按大項目、大工程設計。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私營企業主從事林果業生產,逐步形成核桃、紅豆杉、膏桐和油茶等為主體的林果業生產體系。同時,要以市場導向,生產大量優質,適銷對路的產品。要積極開拓市場,主動出擊,擴寬銷售渠道,開展多形式的銷售活動,努力提高我縣林果產品的知名度。
(三)完善機制,增加投入。鼓勵多元化資金投入,形成國家、集體、個人和合資、合作,股份制等多元經濟投入林業產業化建設的格局,按照誰承包、誰購苗、誰栽種、誰培管、誰所有的“五誰”管理機制,調動各方面投入的積極性。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州林業產業化的建設項目投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
(四)依靠科技,提高質量。加大科技興林的力度,重點在開展新品種引進繁育,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及標準化、無公害、綠色和有機森林食品示范基地建設上下功夫,抓好林果產業技術培訓工作,積極開展內引外聯不斷開發升級新產品,創造我縣自己的林產品新品牌、新名牌
(五)優化環境,抓好招商。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尤其是精深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實現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堅決避免低水平重復,做大做強現有加工企業,培育名牌產品和龍頭企業。同時發展名特優新經濟林、生態旅游及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等新興產品產業,培育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8
一、基本情況
當陽市林業用地面積131.5萬畝,占國土總面積的40.8%,其中有林地103.2萬畝,林木總蓄積22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8.31%。我市共劃定生態公益林32.8萬畝,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5.17%,其中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24.93萬畝,省級生態公益林7.87萬畝。設立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濕地公園1個、玉泉寺等自然保護小區5個。全市有森林植物117科419種,主要包括松樹、柑桔、楊樹、櫟樹、樟樹等,其中掛牌保護的國家級古樹名木249株;各類動物378種;林果產業基地面積75萬畝,其中濕地松35萬畝、速生楊7.5萬畝、柑桔31.5萬畝、生物質能源林1萬畝。
全市林業系統共有23個單位,共417人,其中在職134人,退養9人,離退休274人。林業局黨組班子成員5名,設機關黨委1個。
二、受旱災影響情況
(一)受旱災情況。7月以來,我市出現了持續高溫干旱的災害性天氣,給林業生產建設帶來了不利影響。據統計,我市共發生林業旱災面積0.75萬畝,造成經濟損失300余萬元。一是新造林受旱災面積0.4萬畝,主要為去冬今春營造的濕地松、樟樹、楊樹等新造幼林,損失105萬元。其中今年春季營造的水杉、楊樹等沮河防浪林因災損失苗木20%以上,造成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二是林業育苗受災面積0.2萬畝,損失120余萬元,主要為樟樹、桂花、欒樹等新定植綠化苗木,以及新育濕地松容器苗和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其中林業中心、郭家場林場因旱災損失濕地松、油茶容器苗達35余萬株,造成損失20余萬元。三是柑桔等經濟林受災面積0.15萬畝,主要分布在紫蓋寺林場,主要表現為柑桔樹葉萎蔫,桔果日灼嚴重,果實膨大受到嚴重影響,商品果率低,預計損失75萬元以上。
(二)災害應對措施。災害發生后,我局采取三項措施積極應對,做到抗災抓田管、抗災保苗木、抗災奪豐收,盡量將災害降到最低,主要是“兩個強化一個確保”:
一是強化抗旱工作的組織領導。針對目前嚴峻的抗旱形勢,局黨組高度重視,切實把抗旱、抗高溫、抗災工作作為當前的一件大事來抓,成立了抗旱工作專班,印發了《關于做好當前林業抗旱工作的通知》,黨組成員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深入旱情嚴重的'生產一線進行指導。各基層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制定了抗旱保生產的措施。
二是強化抗旱工作的技術指導。我局組織綠化科專業技術人員到一線進行調查摸底,對沮河防浪林新造樟樹幼林、郭家場林場油茶容器育苗以及紫蓋寺林場柑桔經濟林等受災嚴重的地區進行了重點技術指導,對有干旱跡象的造林地,及早澆水預防,防范靠前,減少干旱損失。
三是確保新造林綠化成果。去冬今春,我市啟動了沮河防浪林、新中源護坡綠化、高速路口增綠等綠化美化重點工程和其它工程造林項目,為確保新造苗木成活率,高溫期間強化了田間管理,對苗田定時澆水灌溉,并采用搭蓋蔭棚、加蓋遮陽網防曬等技術措施。
三、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進展情況
(一)服務對象走訪情況。我市林業系統共確定服務對象210名,涉及全市10個鎮(處)和5個國有林場,涵蓋林業大戶、企業業主、基層站場職工、林農等。我局按照“一封信、一張表、一次座談、一個評價”四個一的要求,從7月開始,集中1個月時間對確定的210名服務對象進行了大走訪活動,廣泛征求服務對象對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能,推動林業發展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活動中共發放林業惠民政策宣傳資料500份,填寫《走訪登記表》210份,開展座談10次,收集到意見和建議8條,涉及林業項目、資源管護、林業政策宣傳等。在走訪過程中,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聯點領導負責,林業站(場)長帶隊的走訪機制,采取走村入戶、民情懇談、走訪慰問等多種形式,實現了走訪活動“林業政策到手頭、求計問策到田頭,排憂解難到心頭”。
(二)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前一階段,我局共收到反饋意見和建議4個方面14條,在問題整改落實過程中,我局緊緊圍繞上述意見和建議,以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堅持“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以“問題不解決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通過”為標準,邊評邊改,評改結合,截至目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和存在的問題全部整改落實到位,群眾滿意率達到100%。在問題整改落實的過程中,我局開展了“電視問政”活動,對2名服務對象提出“加強對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的監管”和“大力扶持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問題,當面解釋,不回避,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在媒體跟蹤回訪過程中,2名服務對象對林業部門的問題整改落實情況表示非常滿意。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9
20xx年5月20日上午,縣政府召開農業科技培訓動員大會,我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快速安排部署,精心篩選,抽調4名業務骨干分別參與到四個培訓小組中去,其中,以我局主任科員張玉祥為組長的培訓小組主要負責大黑山、半坡兩個鄉鎮的技術培訓工作。
一、工作開展情況
5月24日,由林業局、科技局、農業局和畜牧獸醫局聯合組成的農業科技培訓小組大黑山、半坡組進駐半坡鄉,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地毯式全方位培訓工作。在鄉政府,及時召開了宣傳動員大會,全面調查了解收集各個村委會種、養殖主導產業情況,切實做到側重分明,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到村委會,及時與村總支、主任、村小組組長協調溝通,認真聽取各個自然村產業培植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深入調查研究,精心安排培訓內容。
進入村小組,敦促村組干部快速召集所有農戶,以重點產業重點培訓、普遍問題統一解答、個別產業個別問題分類指導為原則,采取召開會議、實地指導、典型樣本實驗示范等不同形式和渠道,在對橡膠、紫膠、核桃、油茶、水稻、玉米、草果、茶葉等農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豬、雞等養殖技術進行培訓的基礎上,結合各村實情,增加了稻田養魚、大棚蔬菜以及抗洪救災的'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全面、具體、實用。截止6月11日,半坡鄉半坡、高井槽、二甫三個村委會共開展了大小培訓活動23次,占全鄉培訓計劃的38%,參會者1243人次,是相應計劃培訓人數的126%,參加培訓的有年過六旬的老年人,也有16、17歲的青少年,科技培訓活動受益面大、范圍廣、效益高。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經費沒有按時到位,培訓小組的培訓材料、交通費用、吃住難以保障。
二是正值農忙季節,科技培訓對象恰恰是忙于春耕生產和播種的勞動人員,培訓會議難以招齊人馬。
三是適值雨季,鄉村道路交通堵塞,科技培訓工作難以快速順利開展。
四是由于科技培訓工作時間長、任務重,單位抽調人員都是業務骨干,獨立操作本部門的某些工作,工作積壓太多,難以解決。
五是有些鄉鎮領導對科技培訓工作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到位,工作懈怠、缺乏熱情。
六是由于經費、節令、認識等因素影響,培訓工作進度緩慢。
三、工作建議
這次鄉村科技培訓工作投入大、時間長、內容多、任務重,為確保工作取得實效,提出以下建議:
1、培訓經費盡快到位,保證培訓工作快速順利開展。
2、定期召開培訓小組組長工作會議,全面分析總結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3、全面加強督促檢查指導工作。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 10
根據冀政[20xx]8號文件和冀林計字[20xx]25號文件精神,我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方面進展順利。現將擴權強市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親自督導,項目直接上報
為確保擴權市工作順利進行,xx市委、市政府領導非常重視,親自進行督導。先后四次召開專門會議,精心安排,要求及時加強與省林業局的聯系,切實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同時,市領導根據我局實際情況,逐條進行研究,進一步明確了自行審批和直接核審上報的項目,目前,我局已直接申請上報的項目有三個:
一是退耕造林5000畝,匹配造林10000畝;
二是楊扇舟蛾防治項目;
三是楊樹天牛防治項目。
二、加強干部學習,做好業務銜接
為盡快與省林業局的工作完全接軌,把握政策界限,熟悉操作規程,用足用好政策,我局全體人員正在抓緊學習,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并建立了與省局直接聯系的網站,以及時了解和掌握省局政策。同時,加強與省林業局的`聯系、溝通,兩次與省局有關業務處室進行了面對面溝通,就有關政策法規、項目辦理和審批方面等問題,進行了咨詢。
三、對口機構落實,工作人員到位
根據省林業局的機構設置,我局對相關科室進行了小范圍調整,做到完全對口,并進一步明確了各科室今后的工作指責,確保人員及時到崗到位。
四、積極參加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為確保順利接軌,我局派出業務骨干,積極參加省局組織的培訓。
一是20xx年4月26日省局組織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知識講座,副局長xxx、森防站站長xxx參加了此次培訓;
二是20xx年6月21—23日省局組織的林業計劃與資金管理知識講座,副局長xxx、會計xxx參加了此次培訓。通過培訓,增強了干部素質,加快了業務上與省局業務處室的對接進程。
在執行擴權強市政策過程中,我們認真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加之擴權時間不長,尚未遇到問題和困難。今后,我們將結合xx林業實際,積極轉變工作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確保擴權強市工作圓滿完成。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11-27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9篇)11-27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9篇11-27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通用9篇11-27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匯編9篇11-27
生態建設情況匯報范文(通用5篇)11-21
關于生態建設的名言11-02
礦山生態建設情況的總結07-22
縣生態建設工作簡報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