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效課堂建設”情況匯報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接觸到匯報的情況與日俱增,匯報就是把某個階段做的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后報告給上級領導,寫匯報都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建設”情況匯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效課堂建設”情況匯報 1
一、高效課堂建設的做法介紹:
1、建立“1+3>4”合作學習小組。
各班將座位重新調整,將全班分為若干組,充分發揮“座位效應”,發揮優勢互補和小組長作用,具體方法:每四人按好中中差編為一組,成績最好的為小組長,組長必須發揮兩個職責:一是幫扶另三名學生;二是做教師的小助手,課堂上負責批改本組三名同學的預習題和檢測題。通過一年的實踐,現在的課堂活了起來,學生動了起來,開小差的閑人少了起來,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得到最大程度的關注和幫扶,學生的口語表達、書寫能力和參與合作意識得到了訓練,自信心、進取心明顯上升,課堂效果檢測過關率大幅度提高。
2、高效課堂建設做到兩個認真:
①認真使用好“全市統一印制的導學案”。學校實施備課組長負責制,要求將將導學案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化。備課組長負責牽頭分工導學案的印發,提前3天印發給同軌教師,提前一天分發給學生。各備課組長按照“備課組集體備課——上課教師二次備課——課后反思總結”流程使用和完善導學案。按照“亮標——問題設立——合作探究——當堂檢測——拓展延伸”五步教學法的要求實施導學案。學校著重對導學案的復備和反思情況進行專項月檢。教師使用全市統一導學案注重科學靈活,揚棄補充,為我所用。
②認真開展好“人人上原生態公開課”大比武。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按照我校課堂模式,第二周全面開設示范課、研討課活動,做到人人都是實驗人,人人都上實驗課。由中心初中和學校組成聽評組,進行評議打分。課堂上,學校要求教師精講,能不講的不講,能少講的少講,騰出時間用來糾錯、答疑,讓出時間給學生活動、爭議、展示、反饋、合作等。與此同時,學校加大聽課力度,校長親自深入課堂一線,所有中層干部每周必須聽3節以上的課改課,并參加相關研討課的聽課、評課活動。
3、構建我校高效課堂模式:
結合我校實際,一年來,初步構建了我校“預習梳理——小組活動——當堂檢測”(簡稱:預習、活動、檢測)的教學模式,此介紹獲市17次論文比賽一等獎,與后來教育局提出的高郵“預學導航”模式有相近之處。
①預習梳理:學校要求學生按導學案要求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做好導學案上的預習題,教師做好調研工作,根據學生預習情況重新調整上課的重難點,學生自主預習之后,對所學知識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師上課減少了“面面俱到”的講解,做到了上課的有效性針對性,同時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②小組活動:充分發揮“1+3>4”學習小組的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在小組內的展示、交流,互助,學生有能力自己解決的,教師決不能越俎代庖;讓學生多“表現自己”,對學生的見解進行肯定,教師適時點評補充。
③當堂檢測:每節課根據學生的學情精選習題,選題的原則一:少而精,針對學生易錯點有的放矢。原則二:難易適中,做到不選難題、偏題、怪題等,所選題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有導學案上的,也有教師在其它資料上挑選的,要求每位教師每節課都要拿出5-10分鐘的時間進行當堂檢測,當堂檢測要求學生獨立按時完成,教師或小組長當堂批閱、及時訂正,更多的'關注弱勢學生,確保80%同學當堂過關。
4、建立《教師成長記錄檔案袋》。
“檔案袋”中主要收集如下材料:《月檢記錄簿》,記錄教研組長月檢情況;《師說心語》記錄個人平時教學反思;《過關課評價表》,記錄個人所上公開課的聽評組的評價;《培優助困》記錄個人課外時間對學生的幫扶情況;《讀書筆記》,每個教師閱讀《教育其實很簡單》和其它理論的心得文章;《集體備課本》記錄集體備課情況;《教師沙龍》記錄每位教師在教師會上對高效課堂上課的心得發言;《質量分析表》記錄教師對期中期末考試的試卷分析。一學期下來,《檔案袋》詳實記錄了每位教師與新課改共同成長的點點滴滴。教育局先后三個科室的領導都對我校此項做法給予了認可,在全市精致化現場會上作了介紹和宣傳。
一年多的新課改實踐,我校教學質量保持穩中有升,20xx年中考有23名學生被郵中錄取,有23名學生被一中錄取,學校被評為教學綜合素質考評一等獎,在20xx年底寒假市會考中,我校三個年級的總均分都為南片第一。學生、教師在各種比賽中也是碩果累累:在今年市校長評課活動中,李校長獲揚州市二等獎;市青年教師優秀課比賽中嵇媛婷獲揚州市二等獎,英語口語演講比賽高郵市一等獎,劉偉高老師指導學生參加高郵市英語演講比賽獲得市一等獎,朱庭喜、趙春霞老師在首屆珠湖杯新課改比賽中獲市二等獎;洪儉老師參加市體藝比賽獲一等獎。徐玉民參加市生物教師實驗操作比賽,將代表揚州市參加省級比賽。陳飛、嵇元婷、臧永紅等開了南片和市級公開課,受到好評。在鎮高效課堂高峰論壇會上,余國飛、朱庭喜做了經驗交流。有8篇高效課堂活動新聞稿件發表,10多篇論文獲獎或發表。吳校長、陳銀娥指導的兩名學生參加省中學生作文大賽分獲一、三等獎。滕志林獲高郵市教科研先進個人,被評為揚州市骨干教師。
二、高效課堂建設遇到的困惑:
①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還需進一步更新,“一講到底”的傳統模式還未能完全舍棄,仍然是不放心、不放手,課堂上學生還不能真正動起來,學生展示的機會還沒有給足。
②課堂檢測反饋時間不能很好的掌控,往往是有檢測,但來不及批改和有效及時的反饋。
三、高效課堂推進年的思路:
①加強校本研究:把我校初建的高效課堂模式《預習活動檢測》申報成揚州市級課題,發動全員進一步該課題深挖細掘,開花結果。
②開展“同課異構”磨課評課。本學期繼續開展全體教師高效課大比武,同學科同軌教師上課必須是相同內容,圍繞導學案,使用我校課堂模式,采取不同上法,各顯其能,相互學習,相互借鑒。
③與三垛初中網上結對,簽訂《結對目標責任書》,共同研究二校結對實施方案,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高效課堂建設”情況匯報 2
一、項目背景與目標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我們深刻認識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為實現教學過程的優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我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啟動了“高效課堂建設”項目。項目目標是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互動交流、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新型課堂模式,旨在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二、具體措施與實施過程
教學理念更新: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教研活動、教師培訓等方式,引導全體教師轉變觀念,樹立“以學定教、先學后教、以教導學”的新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
課程體系優化:對現有課程進行梳理,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需求,合理設計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確保知識傳授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實用性。同時,引入跨學科融合課程,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教學模式創新:推行“翻轉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等新型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課前預習、課堂研討、課后反思,使課堂成為師生深度交流、解決問題的平臺。同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多媒體教學、在線學習平臺等,豐富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
評價機制改革:建立多元化、過程性的評價體系,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更重視其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評價。定期進行教學效果評估,及時反饋并調整教學策略。
三、階段性成果與亮點
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通過一系列培訓活動,教師們對高效課堂的理解和實踐能力顯著增強,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學生學習成效顯著:學生在新型課堂模式下,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明顯提高。在各類學科競賽、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優異,反映出高效課堂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
課堂教學氛圍活躍:課堂上,師生互動頻繁,小組討論熱烈,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探索、主動建構知識,課堂效率和質量顯著提升。
家校共育效果顯現:家長對高效課堂建設給予了高度認可和支持,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共育局面,進一步推動了高效課堂的深入實施。
四、存在問題與改進方向
盡管我們在高效課堂建設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個別教師對新型教學模式適應較慢,部分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尚未完全養成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持續加強教師培訓,提升其運用新型教學模式的能力;并通過開展學習習慣養成教育、設立學習導師制等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高效課堂建設”情況匯報 3
一、工作目標與理念
“高效課堂建設”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以及積極的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觀塑造的有機統一。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個體差異,倡導深度學習,力求構建一個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既能滿足學生當前學習需求又能激發其終身學習欲望的高效課堂。
二、工作進展與成效
優化教學設計:我們引導教師深入研究教材,精煉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設計層次分明、邏輯清晰的教學流程,確保每堂課都有明確的知識點、關鍵能力訓練點和價值觀滲透點。同時,推行“大單元教學”模式,將相關知識點整合為教學單元,實現知識的系統化、結構化。
運用教育技術: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智慧教室、在線教學平臺等,豐富教學手段,增強課堂吸引力。例如,通過多媒體演示、互動軟件、微課、翻轉課堂等方式,使抽象知識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有效提升學生理解和記憶效果。
強化師生互動:鼓勵教師采用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項目式學習等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其批判性思維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定期組織師生座談會,收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實施差異化教學: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個性化輔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數據分析,精準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困難,提供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和指導。
評價機制改革:建立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兼顧結果性評價的多元評價體系,既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重視其學習態度、方法、習慣及核心素養的提升。實施“綠色評價”,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營造健康和諧的學習氛圍。
三、存在問題與改進措施
盡管高效課堂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教師對新教學理念理解不夠深入,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有待提升,差異化教學實施難度較大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加強師資培訓:定期舉辦專題講座、研討會,邀請專家進行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育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創新能力。
搭建交流平臺:建立校內高效課堂示范課觀摩、優質教學資源分享機制,鼓勵教師間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升教學水平。
強化技術支持: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優化網絡環境,完善教學設備,為教師熟練運用教育技術提供硬件保障。同時,提供技術支持服務,解決教師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深化家校合作:通過家長會、開放日等活動,讓家長了解高效課堂的理念和實踐,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總結來說,我們的“高效課堂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并已初見成效。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努力打造更多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懈努力。
【“高效課堂建設”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高效課堂建設年匯報材料12-19
高效課堂建設學習心得09-16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論文03-14
高效課堂小組建設方案02-27
全鎮“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總結11-23
學校高效課堂建設實施方案02-15
小學高效課堂建設工程方案參考06-07
高效課堂小組建設方案3篇02-27
高效課堂建設學習心得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