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別說傷害孩子的話教養學習
語言傷害更勝于肢體傷害,父母應該多以激勵代替責罵。
身兼母親和祖母的身分,精神心理學家曹麗枚也曾面對這樣的尷尬和沖突。有一次,她和女兒帶著六歲的外孫到西班牙度假。在某一家商店裡,外孫吵著要買滑板,但是媽媽說:“你已經有兩個,不能再買了,小朋友不可以這樣貪得無厭喔。”小男孩躺在地上哭鬧著:“我就要,現在就要!”,母子兩人就這樣僵持不下。
曹麗枚回憶著,她覺得自己身為兒童心理專家,當時感到十分羞愧,就走了出去,在外面站一會兒后,曹麗枚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于是進去對外孫說:“我知道你很傷心,很生氣,但是有的時候生活就是這么讓人沮喪。不過我有個好主意,你愿意試試嗎?”
小男孩覺得外婆理解他,又想盡力幫自己,就停止了哭鬧。曹麗枚說:“我知道你現在心裡非常想要滑板,可是我和你媽媽都不愿意買給你。我們可以到別的商店看看,看其他商店愿不愿意把它作為禮物送給你,這樣好嗎?”
小男孩高高興興拉著外婆的手來到另一家商店,外婆把他介紹給售貨員,問是否能滿足孩子,售貨員說:“不,我們不能這么做。”兩個人走了四家商店都碰了釘子,到了第五家,小男孩說:“我不買滑板了,我還是玩家裡那個吧。”
碰到上述案例的情況,父母的反應通常都會說:“不許哭,你給我起來!”雖然出現這些情緒是正常的,但是父母還是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允許他們表達,否則會對孩子的心靈和情感造成傷害。
也許你從來沒想過,你隨口說出來的一句話,可能會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多么重大的影響。你所使用的語句有可能讓孩子更樂于合作、也更有自信,但也可能讓他們感到挫敗和失去信心。因此,身為父母應該多說能解決問題,并讓孩子快樂的話語,永遠不要說出傷害孩子的話。
討論起對孩子的傷害,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被人搶劫、勒索、欺負、性侵,還有被父母或老師體罰,但是對孩子而言,他們害怕「軟傷害」遠勝過這些“硬傷害”。在孩子的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軟性的“語言傷害”。曾經有一項針對青少年的調查,題目是「你認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家庭傷害是什么」,結果顯示:百分之八十一受訪孩子認為,家庭“語言傷害”是他們認為最急需解決的問題。
經常遭受“語言傷害”的孩子,心靈很容易扭曲,成年后也會出現比較多的行為障礙和個性弱點,難以適應社會。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要特別關心這些不良語言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不要以為你只是講區區幾句話,并不會對孩子造成多大危害,你氣急之下口不擇言說出的刺激言語,往往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心理傷害。
這種心靈的傷害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嚴重。父母作為孩子最初的老師和最親近的朋友,千萬不要讓孩子遭受這種傷害,而是要讓他感覺到,父母是親近而愛他的。
原則1.想想言語傷害的影響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總是讓父母相當頭疼,而且也大多是錯誤的。當下父母要先冷靜,只要想著言語傷害會帶給孩子的影響,你就能平心靜氣了。
原則2.積極、正面的`鼓勵孩子
要多鼓勵孩子,採用正面的語言教育孩子,時時刻刻都要注意不對孩子說傷害的話。尤其是在恨鐵不成鋼或是氣急之下,更要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緒,努力做到循循善誘。
原則3.用激勵代替責罵
真的非得批評不可的話,也要有講究說話的技巧,要以提醒、激勵來代替指責、訓斥,多使用像是“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之類的話來鼓勵孩子,讓他有更努力的動機。或是用“沒關系、慢慢來、盡力而為”這些字眼來幫助孩子消除焦慮、緊張的情緒。
原則4.用平常心看待孩子
要做好自我調整,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根據孩子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因材施教,避免說出諸如“你怎么越大越……”、“你都這么大的人了,竟然……”、“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樣呢?”之類的話,這些話語都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同樣是語言,功效卻截然不同。父母如果想要客觀地教育孩子、關愛孩子,就該多用良言,禁用惡語,以免對孩子造成“語言傷害”,釀成無法挽回的過錯。為了孩子,從現在就開始努力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吧。
【永遠別說傷害孩子的話教養學習】相關文章:
請別說這些無視孩子人格的話07-18
千萬別說的九類無視孩子的話06-15
無心的話語深深傷害了孩子07-22
你說過哪些傷害孩子的話07-23
畢業離別說的話12-13
畢業離別說的話06-28
十種傷害孩子心靈的話語05-21
高考前家長別說這些讓孩子添堵的話06-07
給孩子鼓勵學習的話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