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方案(薦)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校企合作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企合作方案1
校企合作是中職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實現中職學校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進一步搞好我校的職業教育,實現我校辦學思想和培養目標,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機制的根本轉變,在進一步發揮好學校和企業(或行業)作用的同時,加大推進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發揮職業學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結合我校實際,借鑒其它院校的經驗,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我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學理念,依托企業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緊密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達到“雙贏”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開創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定向”培養模式
根據我校專業綜合實力,將繼續主動了解國內各大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積極主動地與企業單位溝通協商,使學生直接學習用人單位所急需的職業崗位知識和技能,達到供需共識,簽訂訂單培養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學校負責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和開課計劃并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企業提供實習教學條件并投入一定資金,用于學校添置必需的教學設施、實習實訓場地建設、改善食宿等辦學條件和學生專項獎學金等方面;學生畢業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后接收學生就業。
(二)頂崗實習模式
通過前兩年(1-4學期)在校學習,培養學生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基本素質;從第5學期開始,根據企業需求工種和用工條件決定培訓期限,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和實訓,在企業實踐教師指導下實現輪崗實操培訓,熟悉企業一線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標準與要求,提升職業崗位技能,做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為頂崗實習奠定堅實基礎,然后進行頂崗實習,擬定就業崗位,以“準員工”身份進行頂崗實際工作,學生接受企業的分配和管理企業付給學生相應崗位的勞動報酬。
(三)見習模式
根據各專業的實際情況,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行業參觀實習兩周以上,讓學生了解企業、生產流程和設備設施的工作原理,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這將有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
(四)雙方職工培訓和研發模式
利用學校教師資源、職業技能鑒定培訓點、繼續教育等資源,主動承接企業的職工培訓工作及繼續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研發項目和技術服務工作建立良好的雙方支援體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獲取企業對學校設備設施及實習耗材的支持和幫助。
(五)生產經營模式
利用學校的空間等資源優勢,積極與企業合作投資相關項目。學校以場地或其他現有資源作為股份參與投資,利用企業生產經營優勢,解決校內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采取生產項目帶師生實訓,彌補學校經費不足。
(六)校企合作開發課程
課程開發應考慮到實現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的教學計劃、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課程實施過程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主。
開發的課程應具備的特點:
一是,課程結構模塊化,以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分析為基礎,其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來自于實際工作任務模塊,從而建立以工作體系為基礎的課程內容體系;
二是,課程內容綜合化,主要體現在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情感的綜合;
三是,課程實施一體化,主要體現在實施主體、教學過程、教學場所等三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融“教、學、做”為一體,構建以合作為主題的新型師生、師徒、生生關系,實現教具與工具、耗材與原料相結合,做到教室、實訓室或生產車間的三者結合等;
四是,課程評價開放化,除了進行校內評價之外,還引入企業及社會的評價。
(七)校企合作開發教材
教材開發應在課程開發的基礎上進行。在教材開發上,邀請行業專家和學校專業教師,根據專業課程的特點和學生在相關企業的實習實訓環境,編寫針對性的教材。教材可以從講義開始,然后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逐步修改,過渡到校本教材和官方出版的教材。
(八)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專業、課程特點,聘請企業行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共同商討、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方案和教學內容,提供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課程教學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學校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九)實施“雙百工程”
實施“雙百工程”(即:百名企業家進校園、百名教師進企業),增加教師企業一線工作經歷,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選派骨干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頂崗鍛煉并管理學生,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后的發展趨勢,有助于學校主動調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制度,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與企業密切接軌。同時學校每年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為學生講課、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讓學生感受校園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企業意識,盡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三、校企合作具體要求
(一)新設置專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設置新專業時,充分調查和預測發展的先進性,在初步確定專業后,應邀請相關部門、用人單位的專家和實際者進行論證,以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和現實應用性。
(二)各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和教學內容的教學工作應征求企業或行業的意見,使教學計劃、課程和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使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內,在四個重點系進行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各系、部全面鋪開此項工作。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建設工作。
(四)近三年內,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實訓教材盡量采用校企合作編寫的教材。
(五)完善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輪訓制度,各系、部每學年要選派10﹪的教師到企業一線參加2個月以上的實踐鍛煉,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同時每個專業至少聘請或調進3個以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
四、保證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學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全面指導協調校企合作各項工作。各系、部由一名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備一名專(兼)職校企合作聯絡員,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
(二)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范雙方的行為。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提供培訓、技術等。
校企合作方案2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實現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進一步搞好我院的高職教育,實現我院辦學思想和培養目標,進一步改善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機制的根本轉變,在進一步發揮好學校和企業(或行業)作用的同時,加大推進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發揮職業院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xx]16號)精神,結合我院實際,并借鑒其它院校的經驗,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潛質的培養,加強我院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潛質,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學理念,依托企業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緊密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到達“雙贏”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發奮開創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訂單培養模式
根據我院專業綜合實力,將繼續主動了解本地區和區域內各大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用心主動地與企事業單位溝通協商,使學生直接學習用人單位所急需的職業崗位(群)知識和技能,到達供需共識,簽訂半年至三年的訂單培養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學校負責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和開課計劃并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企業帶給實習教學條件并投入必須資金,用于學校添置必需的教學設施、實習實訓場地建設、改善食宿等辦學條件和學生專項獎學金等方面;學生畢業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后接收學生就業。
(二)頂崗實習模式
透過前兩年(1-4學期)在校學習,培養學生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基本素質;第5學期,根據企業需求工種和用工條件,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和實訓,在企業實踐教師指導下實現輪崗實操培訓,熟悉企業一線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標準與要求,提升職業崗位技能,做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為頂崗實習奠定堅實基礎;第6學期進行頂崗實習,擬定就業崗位,以“準員工”身份進行頂崗實際工作,熟悉企業環境,感受企業文化熏陶,完成畢業設計,為將來的就業鋪設道路。在這過程中需要處理好職業技能訓練與鑒定和學生管理問題。
(三)見習模式
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行業參觀和見習兩周以上,讓學生了解企業,了解生產流程和設備設施工作原理,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愛崗位敬業的精神。
(四)職工培訓和研發模式出處:
利用學校教師資源、職業技能鑒定培訓點、培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資源,主動承接企業的職工培訓工作及繼續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研發項目和技術服務工作建立良好的雙方支援體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獲取企業對學校設備設施及實習耗材的支持和幫忙。
(五)生產經營模式
利用學校的場地和其他資源優勢,主動與企業合作進行相關的項目投資經營。學校以場地或其他現有資源作為股份參與投資,利用企業生產經營的優勢,解決學校的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以生產項目帶師生實訓,彌補學校辦學經費的不足。如實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即可引進企業合作,到達雙贏。(勵志名言警句)
(六)校企合作開發課程
課程開發應思考到實現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的教學計劃、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課程實施過程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主。
開發的課程應具備的特點:一是,課程結構模塊化,以實際工作崗位(群)需求分析為基礎,其課程體系、課程資料均來自于實際工作任務模塊,從而建立了以工作體系為基礎的課程資料體系;二是,課程資料綜合化,主要體此刻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情感的綜合;三是,課程實施一體化,主要體此刻實施主體、教學過程、教學場所等三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融“教、學、做”為一體,構建以合作為主題的新型師生、師徒、生生關聯,實現教具與工具、耗材與原料相結合,做到教室、實訓室或生產車間的三者結合等;四是,課程評價開放化,除了進行校內評價之外,還引入企業及社會的評價。
(七)校企合作開發教材
教材開發應基于課程開發的基礎上實施。教材開發應聘請行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針對專業課程特點,結合學生在相關企業一線的實習實訓環境,編寫針對性強的教材。教材能夠先從講義入手,然后根據實際使用狀況,逐步修正,過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專業、課程特點,聘請企業行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商討、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方案和教學資料,帶給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課程教學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學校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九)實施“雙百工程”
大力實施“雙百工程”(即:百名企業家進校園、百名教師進企業),增加教師企業一線工作經歷,提高教師專業實踐潛質。選派骨干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頂崗鍛煉并管理學生,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后的發展趨勢,有助于學校主動調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改革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制度,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與企業密切接軌。同時學校每年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為學生講課、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讓學生感受校園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企業意識,盡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三、校企合作具體要求(八大心態)
(一)新設置專業務必以就業為導向,適應地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設置新專業時,充分調查和預測發展的先進性,在初步確定專業后,應邀請相關部門、用人單位的專家和實際者進行論證,以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和現實應用性。
(二)各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與教學資料的安排和調整等教學工作應征求企業或行業的.意見,使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資料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使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內,在工商管理系和工程技術系進行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各院、系、部中全面鋪開此項工作。每個專業務必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建設工作。
(四)近三年內,每個專業務必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實訓教材盡量采用校企合作編寫的教材。
(五)完善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輪訓制度,各院、系、部每學年要選派10﹪的教師到企業一線參加3個月以上的實踐鍛煉,嚴格執行“關于專業課教師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的若干規定”,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潛質和實踐教學潛質。同時每個專業至少聘請或調進3個以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
四、保證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學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協調指導委員會”,全面指導協調校企合作各項工作。各院、系、部由一名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備一名專(兼)職校企合作聯絡員,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
(二)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范雙方的行為。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帶給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
(三)學院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計劃中,務必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總結要體現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將作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根據各院、系、部校企合作開展的狀況和效果,每年評選2-3個系部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單位,從全院評選5-10名教師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工作者,重點評選校企合作完成的研發項目,學校將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作不突出的單位不得參加全院的先進單位的評選。專業課教師校企合作開展的狀況和效果,將同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評選優秀教師等掛鉤。
校企合作辦公室
20xx年XX月XX日
校企合作方案3
一、產業集群校企合作的動力分析
產業集群中校企合作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知識與經濟緊密結合,沒有知識的不斷生產,就沒有技術的不斷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是企業并不具備技術創新的所有優勢,比如技術人才、最新科學和技術成果等。現代科技和經濟的這種固有的特點,要求產業集群中高校與企業必須合作,共同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因為在產業集群中只有兩者的密切合作,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在人才和科技,企業在資金和設備等各自的優勢,使其資源得到最佳的互補和配置,才能最快地將科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技術、產品、商品直至占領市場,才能充分發揮產業集群的集群優勢。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在現代社會里,產業集群下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原動力”。由于各方學者研究視角的差異,對產業集群中校企合作動機形成了不同的理論觀點,主要有資源理論、學習理論。
資源理論認為企業是資源的集合體,所有資源分為兩大類:財產資源和知識資源。但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經常感覺到自身資源的缺乏,尤其是隱性的和基本知識的資源。由于知識和信息壁壘的存在,知識資源不容易模仿和替代,新的知識資源可以給企業帶來新技術、新產品,使企業獲得新的競爭力。而在產業集群中高校是產生新思想、新技術,為高新技術的產生和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的源泉,高校擁有這種不能完全模仿和缺乏替代品的知識資源,同時由于高校缺乏科研經費和管理人才,這就促使企業與高校積極合作,實現資源互補。
學習理論認為企業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自身素質的提高與新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也是人們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基地,高校不僅在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方面有新的知識,同樣高校在企業管理方面也有許多新的知識和理念,這促進了產業集群中企業與高校合作,努力提高管理知識和專業技術水平,增強員工素質。通過合作,高校為企業提供了學習和使用新知識以保持競爭力的學習途徑。而且由于高校也尋求培養復合型知識人才,通過與企業合作,向企業學習實際的管理經驗,促進科學技術的交流,增加科研目的經濟價值。通過合作,產業集群中企業與高校可以更直接的互相學習,加強獲得學習能力的機會,實現合作雙方共同進步。
二、產業集群校企合作影響力分析
從產業集群中校企合作對企業的影響力看:
其一、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提高技術水平。產業集群中校企合作使得企業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和科研優勢,解決自身生產實際中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獲取專業技術,同時利用高校的儀器設備,提高產品性能,完善工藝流程,獲得專業技術和技能以及構思開發新產品的能力。
其二、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員工專業素質。企業的競爭既是人才的競爭,校企合作可使企業的人員及時進行知識更新教育,提高人員素質,增強企業競爭能力。而且企業可以通過校企合作,促進企業與高校研究者和高校師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吸引優秀人才。
其三、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捕捉商業機遇。企業可以通過與高校的合作,及時了解高校最新科學和技術研究成果,特別是高校在一些應用科學領域的研究,比如新材料領域,合作可以幫助企業評估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外部前沿領域的進展,捕捉商機,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從校企合作對學校的影響力看:
其一、高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獲取產業界的資助。世界上許多國家產業集群中對高校的.財政撥款,并不能滿足高校教育、研究開發的需要,高校要生存與發展,必須不斷從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獲得資金以彌補科研經費的不足,購買必要的儀器設備,從事不同領域的研究,這也是高校積極尋求與企業合作的主要目的。
其二、高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增加科研項目的經濟價值。校企合作可使學校了解社會需要以及企業的現實技術需求,使高校研究開發人員有更多的機會與產業界科技人員接觸,促進信息交流,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經驗,縮短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進程。
其三、高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改變封閉式辦學模式。校企合作使得高校走出象牙塔,給高校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際培訓機會。
一方面,學生可到有關合作企業中實地學習,了解企業生產和工作流程,參與新項目的研究。
另一方面,可聘請企業中的專家給學生授課,加快知識交流,增加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
其四、高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培養知識復合型人才。校企合作使學校的科研人員深入生產一線,了解產品生產過程、生產工藝、生產管理,提高了高校科研人員的經營管理能力,有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三、未來產業集群中校企合作改革的幾點建議
20xx年7月,在全國高校科技產業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進一步明確了高校產業規范化建設的工作目標,具體有四個方面:
(1)限時完成高校全資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盡快在高校企業中普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盡快組建國有獨資的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建立新型的高校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3)規范高校企業的經營行為,致力于提高高校科技企業的管理水平、運營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4)規范高校的投資和經營活動,規避學校風險。
在未來的產業集群校企合作中,除了上述國家規定的改革外,未來產業集群下校企合作如果希望有進一步深入的發展,可能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切實的改變。
1、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制定詳實而可行的研發規劃體系
在產業集群下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新型校企合作機制;這不但必要而且也是國家大力提倡的發展模式。在每一項具體的研發計劃中,校企雙方協商后的共同目標是規劃執行的起點,也是整個計劃的核心,需要獲取全體合作人員的認同,同心協力朝著目標邁進。可產業化的核心技術突破是校企合作過程的終結點,同時也是評價計劃完成與否的最重要的評價標準。
2、建立以互動為中心的管理體制
在產業集群校企合作中建立積極又靈活的三層互動機制來滿足合作伙伴之間協調與其它需要。其一是決策層的戰略性互動機制,確保企業與大學雙方的相關高級官員溝通順暢,相互比較透徹了解彼此的能力、組織結構、相關情況;第二個層次是中間管理層的探索性互動機制。由企業的項目管理負責人、大學的部門負責人與主要研究人員之間就共同的研究利益及研究興趣進行探討,這些探討對廣泛利用大學的資源、創造性的新發現起到了指導性作用;第三個層次是項目執行層的互動機制,大學與企業的研究人員執行某一項特定的研究任務時,企業要與大學建立工作網絡,以加強研究人員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信急反饋。
3、建立以利益分配為核心的保障機制
利益的分配與風險的承擔是產業集群下校企合作中最普遍又最難解決的問題。利益的分配與風險的承擔中關鍵的是要實現公平。建立明確的利益分配方案,是產業集群下校企合作順利進行的一個關鍵環節,它不僅確保計劃可以順利高效完成,而且也規避面對最終成果可能的糾紛。風險的承擔同樣也要考慮到校企雙方的特點,與利益分配結合起來,制定出更為適當的協調機制。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對我國加入WTO的嚴峻考驗,面對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產生的巨大社會需求,面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產業集群校企合作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我們要以高度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擔負起高校科技創新和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任,要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做好規范管理高校科技產業的各項工作,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學研緊密結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新路子,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校企合作方案4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重要資料。為進一步加強校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工作,規范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促進其順利運行,特制定本辦法。
一、組織管理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旨在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能夠有多種形式,要進取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開展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一)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領導小組。由各校與合作單位相關人員共同參與成立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及合作單位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各部分管教學和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及合作單位相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全面領導、組織、實施各專業合作培養的各項工作,督促、檢查各部和企事業單位產學合作教育工作的實施完成情景,協調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二)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是實行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體制的重要資料。各部要聘請企業、行業的專家、學者任校外專業指導委員,不斷擴大校外專業指導委員的隊伍。專業指導委員會主要要由行業主流企業的高級技術及管理人員和專業領域的專家組成,來自企業的人員應有較大部分。
(三)加強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產學結合既是一種教學形式,也是一種教育思想。產學結合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職業教育要以市場為導向,主動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教育理念。所以,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應從以下兩方面開展:
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本框架的設計
(一)總體設計原則。校企合作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體現以技術應用為主體的教學特色,構成教學、生產相結合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為體制基礎,以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平臺,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關鍵。本著有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提高專業建設質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學管理效率,體現一個公共技術平臺(即公共學習領域、公共選修學習領域和素質拓展領域)與多個專業方向(即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和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本著能反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反映專業特色建設要求和反映職業資格證書要求,體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模塊化課程;本著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合一,產學結合落實校內實訓和校企合作落實校外頂崗實習,構建相對獨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本著必修選修課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方案制訂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以有利于教學管理,構建基于彈性學制的學分制模式下的培養計劃。
(二)課程體系結構及課程設置的原則和依據。基于專業群規劃與設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結構應有五部分組成:
1、公共學習領域課程。這一學習領域課程應使學生盡可能在人文素質、職業素質、思想道德、數理基礎、外語交流及學習能力等方面打好必須的基礎。
2、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該學習領域課程應能為各專業方向學生構筑一個基礎理論較為寬廣、核心技能要求明確,能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與遷移供給良好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綜合性核心課程及核心技能實訓模塊。
3、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該學習領域課程直接反映高職高專教育的職業特征,具有明確職業價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業導向為目標的教育教學資料。它是具有”準訂單”性質、靈活開放的課程和實訓實習模塊。
4、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這是為拓展學生的謀生范圍供給其就業(第一次)所需的崗位技能與基本專業知識,能夠靈活適應市場(企業)的需求,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設置應緊密貼合市場與企業需求,依托專業指導委員會,根據對應崗位(群)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構建方向課程模塊。
(三)注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為了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要求學生不但具備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并且具備交流、創新、創業和組織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還要重視學生共性提高與個性發展,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
(四)配套的改革措施
1、制訂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是規范一門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它是聯系人才培養方案與課堂教學的中間橋梁,課程教學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2、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傳統的”學科本位”課程觀,采用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能力本位”課程觀。
3、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與課程體系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突出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結合,在教學設計中將課堂與實習地點相統一,采用”教、學、做合一”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以7 學生為教學主體,真正轉變以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模式。
校企合作方案5
一、合作目的
以服務企業、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為宗旨,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組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實現校企雙贏的發展模式。
二、合作原則
(一)互利原則.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學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學生提升實操能力和就業能力,企業在合作中提升企業文化和擇優吸收優秀技能人才。
(二)互動原則.互動是促進校企建立更緊密合作的前提,學校與企業可利用各自優勢資源互補不足,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培訓基地,在培訓與就業工作上建立互動平臺。
三、合作模式
(一)共建頂崗實習基地.學生在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后,由學校推薦到用人單位進行為期一年或半年的頂崗實習,或接受短期崗前培訓后再頂崗實習。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管理,合作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合格技術人才。
(二)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利用學校設施設備、教育管理、師資和企業實訓場所、技術指導等優勢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
1、訂單培訓.學校應企業要求合理設置課程、制訂培訓計劃,開展訂單培訓,為企業培養專項技能人才,培訓畢業后即實現就業。
2、崗前培訓.應企業要求送教進企業,對上崗前的工人進行崗位技能培訓,解決企業招收熟練工難的問題。
3、在崗培訓.應企業要求送教進企業,對在崗職工進行新知識、新業務的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
(三)共建服務平臺.由青XXXXX就業服務平臺,定期發布人力資源供求信息,舉辦專場招聘會,讓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共享校企合作成果。
四、合作方法
(一)校企對接.校企雙方找準合作點,自行對接溝通,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書,按協議書要求開展校企合作。
(二)協調指導.校企之間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工作的.協調溝通,學校派專人到企業進行學生日常管理,企業各部門根據工作要求對實習學生進行技術指導。
(三)費用計算.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由企業為學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并按月支付給學校150元生/月的管理費用。
注:
學校貧困學子需要半工半讀或有意愿利用休息時間工作的學子,企業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安置,如寒暑假安置工作,或者短期、零用工,企業按月或按日支付學生工資。2.學生頂崗實習,工資按月支付給學校,學校根據頂崗實習的時間和學費總數,每月扣除一定數額的工資抵頂學費,其余部分有學校發給學生本人。
校企合作方案6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實現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進一步搞好我院的高職教育,實現我院辦學思想和培養目標,進一步改善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機制的根本轉變,在進一步發揮好學校和企業作用的同時,加大推進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發揮職業院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結合我院實際,并借鑒其它院校的經驗,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潛質的培養,加強我院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潛質,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學理念,依托企業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緊密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到達“雙贏”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發奮開創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訂單培養模式
根據我院專業綜合實力,將繼續主動了解本地區和區域內各大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積極主動地與企事業單位溝通協商,使學生直接學習用人單位所急需的職業崗位知識和技能,到達供需共識,簽訂半年至三年的訂單培養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學校負責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和開課計劃并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企業帶給實習教學條件并投入必須資金,用于學校添置必需的教學設施、實習實訓場地建設、改善食宿等辦學條件和學生專項獎學金等方面;學生畢業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后接收學生就業。
頂崗實習模式
通過前兩年在校學習,培養學生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5業基本素質;第學期,根據企業需求工種和用工條件,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和實訓,在企業實踐教師指導下實現輪崗實操培訓,熟悉企業一線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標準與要求,提升職業崗位技能,做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為頂崗實習奠定堅實基礎;第學期進行頂崗實習,擬定就業崗位,以“準員工”身份進行頂崗實際工作,熟悉企業環境,感受企業文化熏陶,完成畢業設計,為將來的就業鋪設道路。在這過程中需要處理好職業技能訓練與鑒定和學生管理問題。
見習模式
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行業參觀和見習兩周以上,讓學生了解企業,了解生產流程和設備設施工作原理,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愛崗位敬業的精神。
職工培訓和研發模式出處:
等資源,主動承接企業的職工培訓工作及繼續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研發項目和技術服務工作建立良好的雙方支援體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獲取企業對學校設備設施及實習耗材的支持和幫忙。
生產經營模式
利用學校的場地和其他資源優勢,主動與企業合作進行相關的項目投資經營。學校以場地或其他現有資源作為股份參與投資,利用企業生產經營的優勢,解決學校的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以生產項目帶師生實訓,彌補學校辦學經費的不足。如實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即可引進企業合作,到達雙贏。
校企合作開發課程
課程開發應思考到實現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的教學計劃、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課程實施過程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主。
開發的課程應具備的特點:一是,課程結構模塊化,以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分析為基礎,其課程體系、課程資料均來自于實際工作任務模塊,從要體此刻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情感的綜合;三是,課程實施一體化,主要體此刻實施主體、教學過程、教學場所等三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融“教、學、做”為一體,構建以合作為主題的新型師生、師徒、生生關聯,實現教具與工具、耗材與原料相結合,做到教室、實訓室或生產車間的三者結合等;四是,課程評價開放化,除了進行校內評價之外,還引入企業及社會的評價。
教材開發應基于課程開發的基礎上實施。教材開發應聘請行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針對專業課程特點,結合學生在相關企業一線的實習實訓環境,編寫針對性強的教材。教材能夠先從講義入手,然后根據實際使用狀況,逐步修正,過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專業、課程特點,聘請企業行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商討、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方案和教學資料,帶給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課程教學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實施“雙百工程”,大力實施“雙百工程”,增加教師企業一線工作經歷,提高教師專業實踐潛質。選派骨干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頂崗鍛煉并管理學生,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后的發展趨勢,有助于學校主動調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改革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制度,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與企業密切接軌。同時學校每年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為學生講課、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讓學生感受校園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企業意識,盡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三、校企合作具體要求
新設置專業務必以就業為導向,適應地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設置新專業時,充分調查和預測發展的先進性,在初步確定專業后,應邀請相關部門、用人單位的專家和實際者進行論證,以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和現實應用性。
各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與教學資料的安排和調整等教學工作應征求企業或行業的意見,使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資料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使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滿足社會發近三年內,在工商管理系和工程技術系進行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各1—2院、系、部中全面鋪開此項工作。每個專業務必實施門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建設工作。
近三年內,每個專業務必實施門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實訓教材盡量采用校企合作編寫的教材。
完善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輪訓制度,各院、系、部每學年要選派103﹪的教師到企業一線參加個月以上的實踐鍛煉,嚴格執行“關于專業課教師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的.若干規定”,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潛質3和實踐教學潛質。同時每個專業至少聘請或調進個以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
四、保證措施
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學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協調指導委員會”,全面指導協調校企合作各項工作。各院、系、部由一名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配備一名專職校企合作聯絡員,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
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范雙方的行為。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帶給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
學院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計劃中,務必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總結要體現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將作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根據各院、系、部校企合作開展的狀況和效果,每年評選個系部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單位,從全院評選5—10名教師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工作者,重點評選校企合作完成的研發項目,學校將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作不突出的單位不得參加全院的先進單位的評選。專業課教師校企合作開展的狀況和效果,將同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評選優秀教師等掛鉤。
校企合作方案7
一、學校簡介
xx師范學院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xx市,創建于1945年取名廣西省立郁林師范學校,1952年改名xx師范,是桂東南地區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學科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x大學科門類,有x個普通本科專業,25個高職(專科)專業。學校面向全國x個省(市、自治區)及東南亞國家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含留學生)x人,成高生近x人。xx年,在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良好成績。xx年,成為廣西xx-20xx年新增碩士學位授予點的立項建設單位。
院系概況
學校設有法商學院、政史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體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現有自治區重點建設實驗室1個,自治區重點建設研究基地1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2個,自治區精品課程1門。
二、學院簡介
化學與材料學院擁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設化學、材料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四個專業,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四個教研室,學生共計x人。
學院共有就業創業發展中心、科創中心、宿舍管理委員會、文明禮儀團、文工團、醫療服務團、青協、學生會等x個學生團體委員會,
在整個學校各項工作中一直名列前茅,成績斐然。且我院歷來學生活動豐富,如:迎新杯、歡送杯球類比賽、女生節、迎新晚會、畢業生晚會、社團才藝展等等,而且是全校17個二級學院中唯一成功獨立舉辦田徑運動會的'一個學院。在宣傳工作方面我院院網的校外點擊率歷來位居第一,校內上稿量今年全校排名第三。另外,我院曾與校外部分單位全體學生會成員在歷經的各項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具備較強的組織宣傳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懂得團結一致,對贊助、合作的商家予以大力支持作為回報。
校企合作方案8
根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系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開展校企合作實施方案。開展校企合作,是專業快速發展,提高辦學綜合實力的重要舉措;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推動該項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層次發展,提高我院辦學水平和技術應用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順應江蘇兩個率先的經濟發展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技工教育發展的要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教育方針;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專業定位要求,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我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擴展和密切行業、企業的聯系,加強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找準專業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建立與企業之間長期穩定的組織聯系制度,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目標。
二、合作原則
1.服務企業原則
為企業服務是學院的指導思想,也是打開校企合作大門的`前提和基礎,決定著合作成敗和成功率的高低。學院主動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人才需要狀況、用人標準、技術需求,積極為企業開展培訓,急企業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則
校企合作雙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企業有權優先選拔留用學生,有權根據學生能力對學生就業進行部分淘汰。
3.統一管理原則
校企合作是雙項活動,校企雙方的利益與責任必須高度統一,必須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檢查考評。
4.校企互動原則
學院定期組織專業理論教師到企業現場培訓,請企業高級技師或能工巧匠來學校講座。通過校企互動,學校教師在企業學到了實踐知識和能力,企業技術人員增長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三、領導組織機構
成立以部門主任、書記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以辦公室、教學秘書、學工秘書及各教研室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四、基本任務
根據學院的要求,每一專業方向要至少建立兩至三家有實質性合作、專業對口、相對穩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應是該行業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技術、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處于同行業領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務:
1、接受學生參觀、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
2、接受教師參觀、調研、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3、實現資源共享,互派專業人員講學、培訓;
4、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
5、優先滿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方面的合作。
校企合作方案9
根據《校企合作協議》,通過甲乙方雙方進一步友好協商,特制訂“秭歸職教中心空調制冷專業實訓基地校企合作建設方案”。
一、建設總則
以甲乙雙方互惠互利為建設原則,甲方根據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不影響乙方正常生產的前提下,派遣學生到乙方實習,乙方根據學生實習期的內容、項目給予適當安排,并派擔任主管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教學指導,以保證學生能順利完成實習教學內容,為畢業后服務于企業奠定良好的基礎。甲乙雙方組成實習領導小組,對實習學生進行教學和管理。甲方派員跟隨實習學生進行管理,乙方負責為甲方教師提供免費培訓。
二、合作目標:
1、校外實訓基地:甲方以乙方為中心安排頂崗實習活動。乙方按照甲方教學計劃,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安排學生實習內容,指導實習過程,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質;
2、校內實訓室:甲方積極擴大實訓室建設規模,加大投入,更新設備設施。在現有實訓室的基礎上,由乙方按照臺套/4人的標準無償提供焊槍、空調等約20萬元的設備新建焊接技術、裝配維修兩大實訓室。
三、建設內容:
1、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甲方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乙方生產要求,初步確定每次實習的時間、內容、人數和要求,并提前二個月與乙方聯系,與乙方共同制定具體實施計劃和安排;學生從面試到簽訂實習合同、實習鑒定評議等整個過程中,甲方需安排一名額教師進入企業配合乙方管理學生實習工作,乙方在此期間為甲方教師免費提供食宿和新技術、新工藝培訓,為甲方教師的轉崗培訓、提升培訓提供必要支持。
2、甲方每年春季開學10天后安排學生進乙方開展為期3個月的工學交替活動,乙方充分滿足活動需要的'場地、設備、材料,并保證與乙方正式職工同工同酬。學生在使用乙方的機器設備時,必須在乙方的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才能上機操作,操作過程中必須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對實習學生的實習成績進行全面的評價和考核;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和素質,可優先選擇優秀畢業生就業;
3、甲方需向乙方提供實習生實習推薦表(蓋有學校公章、貼有照片)、學籍證明、身份證復印件,如甲方提供的實習生有關資料與事實不符或違反有關規定,乙方有權隨時通知甲方退回學生。乙方必須向實習學生提供《勞動法》規定的相應權利保障。
4、乙方負責對實習生進行考勤,實習生不得擅自離職,如有正當原因確需離職的,需提前一周提交書面申請,經乙方批準后方可離職。
5、甲方積極加強技能教學,每學年舉辦一次技能操作考試,對于成績優秀者乙方拿出一定數額的獎學金予以獎勵。
校企合作方案10
根據《校企合作協議》,經過甲乙方雙方進一步友好協商,特制訂”秭歸職教中心空調制冷專業實訓基地”。
一、建設總則
以甲乙雙方互惠互利為建設原則,甲方根據教學和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不影響乙方正常生產的前提下,派遣學生到乙方實習,乙方根據學生實習期的資料、項目給予適當安排,并派擔任主管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教學指導,以保證學生能順利完成實習教學資料,為畢業后服務于企業奠定良好的基礎。甲乙雙方組成實習領導小組,對實習學生進行教學和管理。甲方派員跟隨實習學生進行管理,乙方負責為甲方教師供給免費培訓。
二、合作目標:
1、校外實訓基地:甲方以乙方為中心安排頂崗實習活動。乙方按照甲方教學計劃,結合單位實際情景,安排學生實習資料,指導實習過程,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職業素質;
2、校內實訓室:甲方進取擴大實訓室建設規模,加大投入,更新設備設施。在現有實訓室的基礎上,由乙方按照臺套4人的標準無償供給焊槍、空調等約20萬元的設備新建焊接技術、裝配維修兩大實訓室。
三、建設資料:
1、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甲方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乙方生產要求,初步確定每次實習的.時間、資料、人數和要求,并提前二個月與乙方聯18 系,與乙方共同制定具體實施計劃和安排;學生從面試到簽訂實習合同、實習評議等整個過程中,甲方需安排一名額教師進入企業配合乙方管理學生實習工作,乙方在此期間為甲方教師免費供給食宿和新技術、新工藝培訓,為甲方教師的轉崗培訓、提升培訓供給必要支持。
2、甲方每年春季開學10天后安排學生進乙方開展為期3個月的工學交替活動,乙方充分滿足活動需要的場地、設備、材料,并保證與乙方正式職工同工同酬。學生在使用乙方的機器設備時,必須在乙方的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才能上機操作,操作過程中必須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對實習學生的實習成績進行全面的評價和考核;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和素質,可優先選擇優秀畢業生就業;
3、甲方需向乙方供給實習生實習推薦表(蓋有學校公章、貼有照片)、學籍、身份證復印件,如甲方供給的實習生有關資料與事實不符或違反有關規定,乙方有權隨時通知甲方退回學生。乙方必須向實習學生供給《勞動法》規定的相應權利保障。
4、乙方負責對實習生進行考勤,實習生不得擅自離職,如有正當原因確需離職的,需提前一周提交書面,經乙方批準后方可離職。
5、甲方進取加強技能教學,每學年舉辦一次技能操作考試,對于成績優秀者乙方拿出必須數額的獎學金予以獎勵。
校企合作方案11
根據xx省教育廳文件精神,最大限度為在校學生供給足夠的”真刀真槍”的實際動手機會,在提高學生技能的同時增強持續發展能力。結合院的實際情景,擬定校企合作建設實施方案。
一、校企合作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根據學院”十一五”建設與發展規劃綱要,圍繞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工作要求,立足和突出技術應用性,加強專業建設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為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供給技術服務。
1、以現代化汽車科技發展為導向,確定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建設發展方向;
2、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對人才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為主線,設計人才培養方案;
3、以優質的教學質量為基礎,保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建設與改革的成功。
二、校企合作建設的具體資料
1、以行業、企業為依托,建立校外實訓基地
(1)新生入學,首先校外實訓基地到參觀,理解企業文化教育和熏陶,增強對專業的了解,也明白行業對人才能力、素質的要求。經過這一環節,增強了學生的專業信心和興趣,也明確了努力方向,并在以后的學習中自覺約束自的行為。
(2)每個學期都主修專業課,每個學期都有到實訓基地實習的這一教學環節。
(3)加強實踐教學,改變傳統教學中實踐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的地位。
(4)專業理論課與實踐課相揉合,專業理論課課室安排在實訓室內的多媒體課室進行,隨時將演示板、臺架推入課堂,又可隨時根據教學資料進行現場教學。
2、校企間人員互聘
(1)聘請企業專家作為校外實訓基地任課教師、指導實踐教學、指導畢業實習,一方面彌補了教師資源不足,另一方面使學生更多渠道、更直接地了解社會和行業。
(2)院汽車專業教師積極參加生產實踐,既服務企業,又鍛練實踐能力,并堅持對行業最新發展動態的了解和最新實用技術的掌握。
(3)加強實訓基地管理制度的`健全
由于學生進入實訓基地后,脫離學校大環境的管理,加上實訓基地周邊環境比較復雜,一部份學生出現作風散漫、精力不集中、與社會人員發生沖突等現象。應根據實訓基地的實際情景和企業的管理制度,結合學院的相關規定制定出一套實訓制度,并由系部派遣輔導員或者教師到實訓基地去具體執行和落實。
(4)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
利用學生休息時間,安排企業專家舉行一系列的專業知識講座,或者舉辦崗位技能大賽,工作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讓他們都作到有事可做,并在活動中提高自的專業水平。
校企合作方案12
一、合作目的
以服務企業,提升技能,加強在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宗旨,形成校企按需組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完善學校“美術、藝術”專業的師資力量的培養和專業教學研究。實現校企雙贏的發展模式。
二、合作原則
(一)互利原則。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學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學生提升實操能力、就業能力與就業機會,我公司在合作中提升企業文化和擇優吸收優秀技能人才。建立專業的影像動畫培訓班,課余培訓在校和社會專業人才合作共贏利。
(二)互動原則。 互動是促進校企建立更緊密合作的前提,學校與我公司可利用各自優勢資源互補不足,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培訓基地,在培訓與就業工作上建立互動平臺。
三、合作模式
(一)共建人才培養基地。(成立一個“數碼運營中心”)
職能:
1、承接廣告、媒體制作、藝術創作等商業需求
2、舉辦培訓班,給在校學生和社會工作人員提供專業技能提升培養(可分基礎培訓和提高培訓)
3、給學校的對應專業學生做實訓的場所,真正的把所學習的知識利用起來利用學校設施設備、教育管理、師資和我公司在視頻專業領域人員經驗和各種代理廠家產品技術指導等優勢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培養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在學校建立“蘋果校園體驗中心”
通過建立體驗中心,讓學生和教師能最快速和最直接的接觸到,蘋果的新科技和新設計產品。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和創新的教學方式,提升在電子藝術領域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
(三)勤工儉學:給有需要的學生體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崗前培訓。應企業要求送進企業對上崗前進行崗位上崗技能培訓,解決企業招收熟練工難的問題。
在崗培訓。應企業要求送進企業,對在崗職工進行業務知識,操作知識的提升,更好的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公司前身北京捷成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8月23日,20xx年10月28日整體變更為北京捷成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成股份)。捷成股份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認定的軟件企業,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和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聯合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和北京人民政府聯合認定的創新型試點企業。
捷成股份專門從事音視頻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與實施,是目前國內最具實力的專業音視頻整體解決方案產品提供商之一。主要市場為廣電行業,并涵蓋部隊、互聯網科技公司、政府機關、科研院校、事業單位及其他音視頻領域。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媒體資產管理系統解決方案、高標清非編制作網解決方案、全臺多元異構一體化網絡解決方案、全臺網整體信息安全解決方案和全臺統一監測與監控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中央電視臺、上海文廣等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有線電視網絡公司,以及部隊、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氣象局等多家行業用戶。捷成股份作為三網融合的生力軍還參與了央視國際網絡、浙江華數、深圳天威視訊等三網融合平臺的建設。
捷成股份還積極參與多個國標和行業標準的起草和制定。公司是國家廣電總局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中國廣播影視數字版權管理論壇執行委員單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員單位。
捷成股份秉持“融合領先科技,鑄就卓越品牌,誠信開拓進取,勤奮嚴謹創新”的理念,致力于音視頻領域的信息技術創新,公司的多個產品和實施項目先后榮獲了國家廣電總局的多個“科技創新一等獎”,還獲得了中國廣播電視設備工業協會、中國電子學會等多個獎項。是業內“廣播電視十大民族品牌獎”、“科技創新優秀企業獎”等多項大獎的獲得者。 捷成股份于20xx年2月22日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300182),是業內第一家獨立上市的企業。捷成股份將利用這一契機抓住我國廣電行業及其他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高清化和三網融合大發展大建設的歷史機遇,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融合領先科技,開拓進取創新,為廣電行業的大發展提供全新的技術、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校企合作方案13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月12日上午10:00
二、活動地點:
七樓會議室
三、出席人員:
校方:校領導、專業部甘主任、凌主任、項目負責人鄔維佳,組員陸軍及
各班班主任。
企業方:
四、會場布置及安排
(一)外場
歡迎牌
(二)會議室
1、橫幅1條:懸掛在會議室
2、桌面布置:鮮花、礦泉水(小瓶)、果盤、煙灰缸(香煙)
3、文件夾、簽字筆
4、協議文本、公章
5、禮儀 2人
五、活動流程
(一)請雙方領導入場,由甘主任分別介紹出席簽約儀式的各位領導;
(二)姜校長,致歡迎辭;
(三)甘主任發言。
在集團多年發展歷程中,我們和鹽城工學院建立了穩定、雙贏的合作關系。這次貴我雙方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協議,標志著我們的合作又登上了一個新臺階。我們將按照協議的要求,認真履行我們的義務,確保雙方的.合作取得圓滿成功。
下面,請企業方講話,大家歡迎!......
(四)感謝。指導,我相信與貴校合作,我們集團必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下面請甲乙雙方代表舉行簽約儀式,其他領導請站在后排合影;
(五)雙方座談、交流
(六)參觀
(七)午餐
校企合作方案14
為了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緊緊圍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技能人才的培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學生就業服務,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和省政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精神為指針,以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為緊密結合點,進取探索開展學校與企業間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更多的適用性復合型專業技能人才。
二、合作資料
1、學生校外實習:與企業簽定學生校外實習協議,企業理解學校必須數量、專業對口的學生實習,學生實習結束畢業時,企業可優先選擇錄用學生,補充企業的生產一線人員。
2、企業在職職工培訓:合作企業需培訓在職職工時,學校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為企業培訓在職職工,幫忙企業提高職工素質。培訓專業、培訓目標由企業確定,培訓計劃和資料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商定,培訓師資由學校安排或企業委派,教材由學校供給。具體可簽培訓協議。
3、教師實踐:學校每年安排必須數量的專業課教師到合作企業實踐。實踐時間一般為兩個月,利用假期進行。實踐教師填寫企業實踐登記表,登記資料應包含實踐資料、實踐期限、實踐企業評價、學校意見等,并納入對教師的考核、培養、提高。
4、學校進取與企業聯系,由企業每年適當安排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或技術專家到學校任課,指導充實專業課教學,彌補師資的`不足。
5、學校與企業共同成立教學咨詢委員會,企業委派技術專家或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參加,學校有關校領導、部門負責人或專業課教師參加,每年召開兩次會議,為學校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學改革、實訓基地建設、就業安置等工作供給咨詢服務。
6、加強校企交流,經過聯誼活動、校企互訪、聯辦文體比賽、工學技術比武等,增進雙方感情,密切校企關系,促進教學教研和學用結合,提高實用人才培養質量。
三、校企合作的實施
校企合作涉及面廣,以校辦、市場研發部和就業辦為主,教務處、政教處配合實施。
校企合作方案15
根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狀況,特制定開展校企合作實施方案。開展校企合作,是專業快速發展,提高辦學綜合實力的重要舉措;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推動該項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層次發展,提高我校辦學水平和技術應用潛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順應廣東經濟發展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技工教育發展的要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教育方針;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專業定位要求,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我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擴展和密切行業、企業的聯系,加強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找準專業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建立與企業之間長期穩定的組織聯系制度,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目標。
二、合作原則
1.服務企業原則
為企業服務是學校的指導思想,也是打開校企合作大門的前提和基礎,決定著合作成敗和成功率的高低。學校主動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人才需要狀況、用人標準、技術需求,用心為企業開展培訓,急企業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則
校企合作雙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企業有權優先選拔留用學生,有權根據學生潛力對學生就業進行部分淘汰。
3.統一管理原則
校企合作是雙項活動,校企雙方的利益與職責務必高度統一,務必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檢查考評。
4.校企互動原則
學校定期組織專業理論教師到企業現場培訓,請企業高級技師或能工巧匠來學校講座。通過校企互動,學校教師在企業學到了實踐知識和潛力,企業技術人員增長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三、領導組織機構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以各科室正、副科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研究、確立校企合作的指導思想、方式及步驟;
2.領導、組織校企合作的實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關制度、機制,加大宣傳力度;
4.及時總結經驗,加以改善,保證持續提高。
四、基本任務
根據學校的要求,每一專業方向要至少建立兩至三家有實質性合作、專業對口、相對穩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應是該行業有必須規模和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技術、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處于同行業領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務:
1、理解學生參觀、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
2、理解教師參觀、調研、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3、實現資源共享,互派專業人員講學、培訓;
4、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
5、優先滿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方面的合作。
五、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模式能夠靈活多樣,檢驗的標準是是否促進了雙方共同發展,是否雙方滿意。以下是幾種合作模式。
1.“訂單”合作模式
招生前與企業簽訂聯合辦學協議,錄取時與學生、家長簽訂委培用工協議,錄用時與學生綜合測評成績掛鉤,實現了招生與招工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畢業后即參加工作實現就業,到達企業人才需求目標;具體設有定向委培班、企業訂單班等。
2.工學交替模式
是企業因用工需求,向學校發出用人訂單,并與學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規劃與實施的職業教育。其方式為學生在學校上理論課,在合作企業理解職業、工作技能訓練,每學期實施輪換。學分制專業為企業員工優先錄取,實施階段性教學。
3.教學見習模式
是學生通過必須的在校專業理論學習后,為了解合作單位的產品、生產工藝和經營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理解企業文化職業道德和勞動紀律教育,培養學生強烈的職責感和主人翁意識,到合作企業對企業工作過程和生產、操作流程等進行現場觀摩與學習;并安排學生實地參與相關工作、親自動手制作產品、參與產品管理,較為系統地掌握崗位工作知識,有效增強協作意識、就業意識和社會適應潛力。
4.頂崗實習模式(2+1模式)
2+1模式是指在校專業學習2年,第3年專業頂崗實習,即學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后,采用學校推薦與學生自薦的形式,到用人單位進行為期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建立標準化的流程,它的實質是:一是注重實用技術;二是畢業可拿雙證(畢業證和資格證);三是保障就業。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管理,合作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合格職業人。
5.合作建立職工培訓基地
根據各企業職工培訓特點及不同培訓方向或培訓教學的需要,與相關企業建立三種合作模式的職工培訓基地,一是企業獨立設定的職工培訓基地(培訓地點在企業或學校);二是不同企業同類工種的職工培訓基地(培訓地點在學校或企業);三是特殊工種的職工培訓基地(培訓地點在學校),如電工、電焊、工程機械操作工培訓基地。
6.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學校長設專業的不同特點,聘請行業專家、企業領導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的方案,帶給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學校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學校的專業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學校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7.舉辦校企聯誼會及企業家報告會。學校每年舉辦校企聯誼會,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為學生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盡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六、保障措施
1.合作企業實行掛牌,簽訂協議,儀式明確職責,規范雙方的行為。
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帶給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
對已簽訂合作協議書的單位,建立定期聯系,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資料、模式、進展狀況、頂崗實習狀況、招工信息等),實現資源共享。
2.全面推行勞動就業引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調動學生參與校企合作的主動性。
3.學校制定相關制度規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標和獎懲措施。將開展校企合作工作狀況納入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不斷檢驗、改善校企合作工作。
【校企合作方案】相關文章:
校企合作方案11-04
校企合作方案05-25
校企合作方案03-31
企校合作方案02-02
校企合作合作方案通用06-25
校企合作方案通用05-15
【實用】校企合作方案05-26
(必備)校企合作方案05-27
[精品]校企合作方案06-18
【精品】校企合作方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