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翻譯與賞析
《出塞》翻譯與賞析1
一、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二、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人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衛青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三、注釋
1.但使:只要。
2.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認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其中每次匈奴重點進攻的漢地天子幾乎都是派遣李廣為太守,所以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讓。教,讓。
4.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5.度:越過。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也還沒有回來。 要是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四、賞析
1、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奇襲匈奴圣地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并不只一人,實指李衛,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后兩句用漢代的名將衛青李廣比喻唐代出征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斗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昌齡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出塞》應當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故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愿望。同時期杜甫的《兵車行》可以作為參考。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詩評家常稱贊“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范圍有所擴展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不少詩人在塞外軍營生活多年,如高適、岑參、李益等,他們的邊塞詩中的內容幾乎涉及到了邊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寫出征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反映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起釁的怨恨;有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驚異于塞外絕域那種迥異于中原的風光……我們在閱讀這些詩歌時,要能夠區別每首詩作思想內容上的細微差別。比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后人傳誦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同時,我們還要體會到,躍動于邊塞詩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抗匈名將的懷念,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首句從秦漢時的月色和關塞寫起,點名月色、關塞依舊,但時光流逝,朝代變遷,長期邊防戰爭給人民和將士帶來無限災難與痛苦。在描寫景物中,給予了深厚的感情。后兩句采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將來諷刺當今邊將的無能,語意含蓄,情感深沉。詩中充滿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激情。
評價全詩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愛國之情。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守邊戰士的同情以及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2、講解
本詩被人們稱為:“唐朝七絕之首”。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塞當作求取功名的一種出路。一些大都有邊塞生活經歷的知識分子,他們的詩歌以描寫邊塞生活為主要內容,這就形成了所謂“邊塞詩派”。 王昌齡是這個流派中的重要成員。
詩從寫景入手。“秦時明月漢時關”,皓月當空,照耀著萬里邊疆的關塞,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漢時”加以修飾,使意境更加高遠,把我們引到了遙遠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漢以來邊防戰爭連續不斷,一直持續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這是從時間上描寫邊塞的悠久。
面對這樣的景象,邊人觸景生情,自然聯想起秦漢以來無數獻身邊疆、至死未歸的人們。“萬里長征人未還”,又從空間角度點明邊塞的遙遠。這里的“人”,既是指已經戰死的士卒,也指還在戍守不能回歸的士卒。“人未還”,一是說明邊防不鞏固,二是對士卒表示同情。這本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這是從秦到漢乃至于唐代,都沒有解決的大問題,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第三、四兩句就是詩人的回答。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直接抒發了邊防士卒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只要有衛青李廣那樣的名將,敵人的馬隊就不會度過陰山。這兩句寫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說:由于朝廷用人不當,使將帥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長燃、征人不還的局面。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復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畫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復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首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煉明快。
3、創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愿望。
組詩的第二首,《全唐詩》同時也錄入李白詩作下,作《從軍行》或《軍行》。但《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沒有《軍行》一首。歷來對此詩真實作者存有不同意見。
《出塞》翻譯與賞析2
作品原文
前出塞九首
[唐]杜甫
其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其二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其三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
其四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其五
迢迢萬里余,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百群。
我始為奴仆,幾時樹功勛。
其六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其七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層冰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其八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擄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其九
從軍十年余,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作品注釋
其一
1.戚戚:愁苦貌。因被迫應往,故心懷戚戚。
2.悠悠:猶漫漫,遙遠貌。交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是唐王朝防吐蕃處。
3.公家:猶官家。有程期:是說赴交河有一定期限。
4.“亡命”句:是說如果逃命,又難逃法網。唐行“府兵制”,天寶末,還未全廢,士兵有戶籍,逃則連累父母妻子。
5.“君已”兩句:點出赴交河之故,是全詩的主腦,是人民的抗議,也是杜甫的斥責。
其二
6.“出門”兩句:離家日久,一切習慣了,熟習了,放下再受伙伴們的戲弄和取笑。按《通典》卷一百四十九:“諸將上不得倚作主帥,及恃己力強,欺傲火(伙)人,全無長幼,兼笞撻懦弱,減削糧食衣資,并軍器火具,恣意令擎,勞逸不等。”則知當時軍中實有欺負人的現象。
7.死無時:是說時時都有死的可能,不一定在戰場。正因為死活毫無把握,所以也就顧不得什么骨肉之恩,說得極深刻。
8.走馬:即跑馬。脫:去掉不用。轡頭:當泛指馬的絡頭。
9.挑:信手地挑著。青絲:即馬韁。
10.捷下:即飛馳而下。
11.搴:拔取。是說從馬上俯下身去練習撥旗。 《通典》卷一百四十九:“搴旗斬將,陷陣摧鋒,上賞。”所以要“試搴旗”。
其三
12.嗚咽水:指隴頭水。《三秦記》:“隴山頂有泉,清水四注,俗歌:隴頭流水,嗚聲嗚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這以下四句即化用隴頭歌。
13.輕:輕忽,只當沒聽見。腸斷聲指嗚咽的水聲。
14.“心緒”句:是上句的否定。心緒久亂,而水聲觸耳,想不愁也不行。心不在焉,因而傷手。初尚不知,見水赤才發覺。刻劃人微。
15.丈夫:猶言“男兒”、“健兒”或“壯士”,是征夫自謂。誓許國:是說決心把生命獻給國家。這以下四句征夫的心理有了轉變,但是出于無可奈何的,所以語似壯而情實悲,口里說的和心里想的仍有矛盾。
16.“憤惋”句:既以身許國,此外還有什么值得悲憤和留念的呢?此承上句。
17.“功名”句:西漢宣帝曾圖畫霍光、蘇武等功臣一十八人于麒麟閣。
18.當:此字很有意思,好像甘心如此,其實是不甘心。末兩句也是反話。所以有此矛盾現象,是由于這個戰爭不是正義的戰爭,人民也是被強制去作戰的。
其四
19.“送徒”句:送徒有長,是指率領(其實是押解)征夫的頭子,劉邦、陳勝都曾做過。
20.遠戍:指人說,是征夫自謂。亦有身:是說我們也有一條命,也是一個人。是反抗和憤恨的話。仇注:“遠戍句,此被徒長呵斥而作自憐語。”
21.“生死”兩句:是說死活我們都向前去,決不作孬種,用不著你們吹胡子瞪眼,也是汪性使氣的話。仇注:“吏即送徒之長。”
22.附書:即捎信兒。六親:是父母兄弟妻子。
23.“哀哉”兩句:概括書中的大意。決絕,是永別。仿佛是說:“媽呀!爸爸呀!妻呀!兒呀!……我們再也不能見面了!我們苦也不能苦在一起了!”吳瞻泰云:“不言不同歡樂,而言不同苦辛,并苦辛亦不能同,怨之甚也。”
其五
24.迢迢:遠貌。
25.異苦樂:是說苦樂不均。在剝削階級的部隊中,官兵總是對立的。
26.河:即交河。騎(jì):指騎兵。
27.倏忽:一會兒工夫。
28.“我始”句:《通鑒》卷二百一十六說當時“戍邊者多為邊將苦使,利其死而沒其財”。可見“為奴仆”確是實際情形。
29.樹:立也。
其六
30.“挽弓”四句:這極像謠諺,可能是當時軍中流行的作戰歌訣。馬目標大易射,馬倒則人非死即傷,故先射馬,蛇無頭而不行,王擒則賊自潰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這一句的。
31.亦有限:是說也有個限度,有個主從。正承上句意。沈德潛《杜詩偶評》:“諸本殺人亦有限,惟文待詔(文徵明)作殺人亦無限,以開合語出之,較有味。”蕭滌非認為不確。
32.自有疆:是說總歸有個疆界,饒你再開邊。和第一首“開邊一何多”照應。
33.“茍能”兩句:是說如果能抵制外來侵略的話,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殺人呢?張遠《杜詩會粹》:“大經濟語,借戍卒口中說出。”
其七
34.雨(yù)雪:即下雪。雨,作動詞用。
35.“徑危”句:山高所以徑危。因筑城,故須抱石。
36.指落:是手指被凍落。
37.漢月:指祖國。
38.“浮云”兩句:祖國在南方,所以見浮云南去便想攀住它。“暮”字含情。
其八
39.單(chán)于:漢時匈奴稱其君長曰單于,這里泛指邊疆少數民族君長。
40.雄劍:古寶劍有雌雄,這里只是取其字面。四五動:是說沒費多大氣力。
41.奔:是奔北,即吃了敗仗。
42.名王:如匈奴的左賢王、右賢王。這里泛指貴人。正是所謂“擒賊先擒王”。
43.轅門:即軍門。
44.“潛身”兩句:主要寫有功不居的高尚風格,是第三章“大夫誓許國”的具體表現,也是下章“丈夫四方志”的一個過渡。
其九
45.能無:猶“豈無”“寧無”,但含有估計的意味。分寸功:極謙言功小。觀從軍十年馀,可知“府兵制”這時已完全破壞。
46.眾人:指一般將士。茍得:指爭功貪賞。
47.欲語:二字一頓。想說說自己的功,又不屑跟他們同調,干脆不說也罷。《禮記·由禮》:“毋剿說,毋雷同。”雷一發聲,四下同應,故以比人云亦云。
48.“中原”兩句:過去解說不一,大意是說:中原尚且有斗爭,何況邊疆地區?應前“單于寇我壘”。
49.四方志:指為國戍邊而言。
50.固窮:堅守素志而不失氣節。《論語》中有“君子固窮”一句。
作品譯文
其一
悲悲戚戚地離開了家鄉,踏上漫長的征路奔赴交河。
官家限定了到達前線的日期,如果逃亡又難免災禍。
我們君王的疆土已經遼闊,而開邊的戰爭還是如此繁多。
只好棄絕父母的養育之恩,忍泣吞聲地扛著武器向前跋涉。
其二
出了家門,一天天地走遠了;見識已多,不再受同行人的氣。
骨肉之恩豈能不顧?無奈身為男兒死活沒有定期。
摘掉絡頭讓馬疾馳,解下韁繩提在手里。
從萬仞高山飛馳而下,俯下身來練習拔取軍旗。
其三
蘸著嗚咽的隴頭水磨礪戰刀,水色變紅才覺察刀刃割破了手。
我想不理睬這令人斷腸的流水聲,怎奈心緒已亂了許久。
大丈夫立誓以身許國,又何必再心生怨怒?
只要能把自己的畫像放在麒麟閣,即便立即戰死也是值得。
其四
押送征夫的是你們這些官長,而遠戍邊疆的我們也都算個人。
不管是生是死我們向前去,用不著你們吹胡子瞪眼睛!
路上遇到一個相識的人,托他捎封信給家中六親。
傷心啊我們雙方已是永別了,再也不能相聚一處同受苦辛。
其五
走了迢迢萬里路,終于被領著來到三軍。
軍中的苦樂多么懸殊,主將對此哪能了解詳盡?
隔著河水望見了敵人的騎兵,眨眼間就馳過了幾百群。
我現在僅僅是個小卒,何時才能建立功勛?
其六
拉弓應當拉強弓,用箭應當用長箭。
射人先射他騎的馬,擒賊先擒賊的首頜。
殺人也要有個限度,立國總歸得有個疆界。
只要能制止敵人的侵略,又何須過多地殺傷他們!
其七
驅馬奔馳正逢天降大雪,行軍進入一座高山。
沿著危險的山路抱運寒石修筑城壘,凍掉的手指落在厚厚的冰凌間。
此處距國門已十分謠遠,何時才能筑好城壘得以歸還?
頭上的'暮云悠悠南去,我們眼巴巴地望著卻不能攀上它飛回故園。
其八
敵人前來攻打我們的城壘,百里沙場風塵昏暗。
我們揮動寶劍幾次出擊,就把敵軍打得東逃西散。
我活捉了敵人的一個酋長歸來,系上他的脖子交給主將。
然后悄悄地站到隊列里,初次得勝又何必為自己張揚?
其九
當了十幾年的兵,哪能不立一點戰功?
眾人爭相冒功求賞,我想報功卻羞于與他們混同。
爭功奪利的事中原也有,何況在這與異族鄰壤的邊境!
大丈夫應當心懷天下,豈可為個人的困窮而動容!
創作背景
《前出塞九首》當作于天寶十載(751年)左右,一說作于天寶十一載(752年),是一系列軍事題材的詩歌。這個時期還是唐朝的生長期,伴隨著生長期的,是唐朝在軍事上的擴張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預估大多是樂觀的,杜甫卻對唐玄宗的軍事路線不太認同。
朱鶴齡說這九首詩是為天寶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以后,為了滿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邊地不斷發動以掠奪財富為目的的不義戰爭。天寶六載(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寶八載(749年)又令哥舒翰領兵十萬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過半,血流成河;天寶十載(751年)令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攻南詔,死者六萬;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祿山攻契丹,兩地百姓深受其苦。這組詩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創作的。
作品鑒賞
《晉書·樂志》載漢樂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作,是一種以邊塞戰斗生活為題材的軍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寫的九首稱為《前出塞》,后寫的五首稱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軍歌,而是借古題寫時事,意在諷刺當時進行的不義戰爭。
杜甫這九首詩通過描寫一個士兵從軍西北邊疆的艱難歷程和復雜感情,尖銳地諷刺了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義戰爭,真實地反映了戰爭給兵士和百姓帶來的苦難。
第一首敘述自己初別父母被迫遠戍的情景。第二首敘說上路之后的情景。離家已遠,死生難料,只好索性豁出性命練習武藝。第三首,訴說自己一路上心情的煩亂,故作自勵之語以求自解。第四首,描寫自己在路上被軍吏欺壓和驅逼的情景。
第五首,自敘初到軍中時的感慨:官兵對立,苦樂不均,身為奴仆,難樹功勛。第六首,征夫訴說他對這次戰爭的看法。實際上是杜甫對待戰爭的態度,明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政治觀點。第七首,征夫訴說他大寒天在高山上筑城和戍守的情況。
第八首,征人訴說自己初次立功的過程和對待功勞的態度。第九首,征人自敘他自己從軍作戰十余年的經歷。前四首寫出征,重在刻劃離別之情;后五首寫赴軍,重在刻劃以身許國。
這九首連章體的組詩,“借古題寫時事,深悉人情,兼明大義”,通過敘事、抒情,采用了樂府詩特有的表現手法,成功塑造了役夫這一藝術形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開天盛世”的黑暗面,主題鮮明,內容集中,而且在藝術表現上也有許多獨特之處。
首先,這組詩“九首承接只如一首”,前后連貫,結構緊湊,渾然成為一個整體。杜甫的《前出塞》組詩第一首是起,寫出門應征,點題“出塞”,引出組詩主旨:“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以之為綱,統攝全篇。以后各首便圍繞這一主題展開,順次寫去,循序漸進,層次井然。第九首論功抒志;帶有總結的性質,可為結。中間各首在圍繞主題展開的同時,每首又各有重點。前四首寫出征,重在寫征人的留戀之情;后五首寫赴軍,重在寫征人的以身許國。條理清晰,又波瀾起伏,曲折有致。詩人在情節的安排上亦前后照應,過渡自然。如第二首“骨肉恩豈斷”承第一首“棄絕父母恩”;第八首“虜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呼應第六首“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就使九首如線貫珠,各首之間聯系更為緊密,不致分散。浦起龍說:“漢魏以來詩,一題數首,無甚銓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線。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轉韻詩讀。”足見這種連章體組詩也是杜甫的一大創造。
第二,以點來反映面。整組詩只集中描寫了一個征夫的從軍過程,但卻反映了整個玄宗天寶末年的社會現實:“開邊一何多”,這里有連續不斷的黷武戰爭;“單于寇我壘”,也有敵人對唐王朝邊境的侵擾。兩種戰爭交替進行,性質是復雜的。詩中有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流離失所的沉重災難,也有封建軍隊中官兵不公的現實;既有軍士對奴役壓迫的不滿和反抗,也有征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既有征人戍邊筑城的艱難困苦,也有士兵們的英勇作戰。可謂這一時期的全景紀錄。
第三,整組詩都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寫,由征夫直接向讀者訴說。這樣寓主位于客位,可以暢所欲言地指斥時政。這正是用第一人稱的自由方便處。此外,詩人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敘事,仿佛親身經歷一般,這就增加了真實感和親切感,更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第四,詩人善于抓住人物特征,著重人物的心理刻劃,精心塑造了一個來自老百姓的淳厚樸實、勇敢善戰的士兵的生動形象。詩人在刻劃人物的心理活動時,或通過人物行動的細節描寫以突出他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如第二首寫這個征人冒險輕生、拚命練武的行動,就反襯出這個征人內心的苦悶和憂怨;第三首用磨刀傷手而自己不覺來刻劃他“心緒亂已久”,內心煩亂不安的矛盾痛苦。這種用人物行動細節的描寫來刻劃人物復雜的內心變化,就使人物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直接說教。或通過比興手法來刻劃人物的內心活動的變化,如第七首“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就將自己思念故鄉、想念親人的迫切心情托之“漢月”,寄之“浮云”,這就使人物復雜抽象的心理變化和感情特征具有可感性、形象性,使讀者易于了解和接受。此外第八首描寫這個征人對敵作戰的英勇頑強,第九首寫他對功賞的正確態度,雖著墨不多,但都形象逼真,躍然紙上。
作品點評
《后村詩話》:此十四篇(按指前后《出塞》)筆力與《古詩十九首》并驅。
《批點唐詩正聲》:前后《出塞》,字字句句,皆宜圈點。神化之妙,言之不悉。
《唐風定》:詩有體有格:體貴,格高;體不貴,格卑。此詩獨具漢魏風骨、其體貴也。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前后《出寒》諸什,奴隸黃初諸子而出,如將百萬軍,寶之惜之,而又能風雨使之,真射潮之力,沒羽之技。
《杜詩說》:六朝好擬古,類無其事,而假設其詞。杜詩詞不虛發,必因事而設,此即“修辭立誠”之旨,非詩人所及。
《杜臆》:《前出塞》云“赴交河”……當是天寶間哥舒翰征吐蕃時事;而詩有“磨刀嗚咽水”,隴頭乃出征吐蕃所經繇者,詩亦當作于此時。注云“追作”,非也。……《出塞》九首,是公借以自抒其所蘊。
《杜詩詳注》:張鋋曰:李杜二公齊名,李集中多古樂府之作,而杜公絕無樂府,惟此前后《出塞》數首耳;然又別出一格,用古體寫今事。大家機軸,不主故常,昔人稱“詩史”者以此。
《載酒園詩話又編》:《毛詩》無處不佳,予尤愛《采薇》、《出車》、《杕杜》三篇,一氣貫串,篇斷意聯,妙有次第。千載后,得其遺意者,惟老杜《出塞》數詩。此詩節節相生,真與《毛詩》表里,必不可刪。
《唐宋詩醇》:九首皆代從軍者之詞,指事深切,以沉郁寫其哀怨,有親履行間所不能自道者,可使天雨粟,鬼夜哭矣。讀《東山》、《江漢》諸詩,《風》《雅》既變,斯為極焉。以視王粲《從軍》五首,真靡靡不足道。后開篇視此稍縱而格力如一,其所緣起者殊也。吳昌祺曰:掃絕依傍,獨有千古,無意不深,無筆不健。于鱗謂杜五古不合漢魏,烏知其盡脫窠臼而異軌齊驅耶!
《唐詩別裁》:九章多從軍愁苦之詞。
《讀杜心解》:漢魏以來詩,一題數首,無甚詮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線。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轉韻詩讀。
《杜詩鏡銓》:借古題寫時事,深悉人情,兼明大義,當與《東山》、《采薇》諸詩并讀,視太白樂府更高一籌。
其一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甸曰:此賦也,傷感時事,其同怨而不怒。吳山民曰:“有程期”二字,含多少無奈何意。五、六二語,感時黷武,自怨自言(“君已”一句下)。
《杜臆》:“亡命嬰禍羅”,乃其衷腸語。亡命則累及父母、六親,故忍死吞聲而去;一以為國,一以為親,便見忠孝大節,且怨而不怒。……此風人之旨也。“已富”、“開邊”,風刺語。
《杜詩詳注》:首章,敘初發時辭別室家之情。
《載酒園詩話又編》:此應調之始,故但敘別離之恨,而“法重心駭,威尊命賤”之意,躍躍不禁自露。
《讀杜心解》:“赴交河”,點清出兵之路。“已富”而又“開邊”,乃九首寓諷本旨,在首章拈破。結語黯然,戀親之情,赴國之義,俱見矣。
其二
《唐詩品匯》:劉云:如親歷甘苦,極征行孤往之意。人所不能自道,詩必如此序情,憫勞之際,其庶幾乎!
《唐詩鏡》:老杜長于造境。能造境,即情色種種畢著。
《唐詩歸》:鐘云:此句承“日已遠”,妙,實有此境(“不受”句下)。鐘云:口硬心酸(“骨肉”二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董養性曰:離家日久,諳習戰伐,眾不敢欺,便覺得勇氣百倍。
《杜臆》:前章云“棄絕父母恩”,而此又云“骨肉恩豈斷”,徘徊展轉,曲盡情事。死既無時,而后作壯語,所謂“知其不可如何而安之若命”者也,愈壯愈悲。
《載酒園詩話又編》:“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一句,壯勇之氣已隱然可掬。“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見其國而忘家,恩以義斷。“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四句,皆于忙中著閑。上寫征行之苦,下寫爭先示勇之致。
《讀杜心解》:齊截摹寫輕生喜事之狀,躍躍欲飛。
《杜詩鏡銓》:劉須溪云:賦至此,極可壯,可傷(末二句下)。
其三
《唐詩廣選》:劉會孟曰:又緩而急。劉履曰:人謂子美古詩學建安,是矣;然未免有時亦離去,如此篇“水赤”二語,已微露痕跡,而未甚相遠,讀者詳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甸曰:此雖征人自誓之強,實詩人勸忠之義。前四句極凄婉,后四句極勇決。蔣一梅曰:章法由淺入深,一步高一步。吳山民曰:結豈人情?然正為寬解之辭。
《杜臆》:前四句化用《隴頭歌》,極爐錘之妙,后四句發前未盡之意,作意外之想以自寬,正見其心緒之錯也。“圖麒麟”,豈易言哉!
《載酒園詩話又編》:此即《毛詩》“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意,忠義激烈,勃然如生。
《讀杜心解》:途中感觸。興體也。……以下又捷轉出一副血性語,心緒雖亂,終不以易吾誓死之志也。
《杜詩鏡銓》:蔣云:借磨刀,撰出一首,自奇。重振起(“丈夫”句下)。末句反言見意。
其四
《唐詩歸》:鐘云:三字妙,“亦”字悲甚,下二句從此生(“遠戍”句下)。鐘云:真志,真勇(“生死”二句下)!譚云:亦復厚(“路逢”四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董養性曰:此篇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楊慎曰:慘然語,不堪多讀。屠隆曰:使人不可讀,不可不讀。
《杜臆》:云“不勞怒嗔”,則驅迫之苦可知。
《杜詩詳注》:“遠戍亦有身”,此被徒長呵斥,而作自憐語,……“哀哉”兩語,即書中之意。孤身遠戍,欲同苦辛而不可得,語更慘戚。
《載酒園詩話又編》:此句與符章末句意相似肩前是出門時言,猶感慨意多,此是因附書后再一決絕言之,直前不顧矣。且前止父母,此兼姻戚,文情之密,非復也。補出史與相識人來,尤見周匝。“附書”下三句,亦暗與次章“骨肉恩豈斷”二語相應,又微反《毛詩》“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意,妙于脫胎變化。
《讀杜心解》:“向前去”、“不勞嗔”,作索性語,憤所激也。
《峴傭說詩》:“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是決絕語。
其五
《唐詩品匯》:劉云:眼前語,意中事,通透自別;亦極哀怨之體,所以可傳(首四句下)。
《唐詩歸》:鐘云:此語出“主將”門,便足王師(“軍中”二句下)。譚云:真悲憤。鐘云:熱中(“我始”二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單復曰:此殆不甘為人下而思欲自奮者(末二句下)。
《杜臆》:“軍中異苦樂”,又意外意;樂者不言,言者不樂。不曰“為軍士”、而曰“為奴仆”、蓋軍人以強弱相役,此正其所苦。而無從赴訴于主將者。
《載酒園詩話又編》:上四章俱是途中事,此章始至軍中而述所經歷。末句不徒感慨,亦有鼓銳意。
《唐宋詩醇》:李因篤曰:結語有深味,想打之卻聘者,與此同悲。
《讀杜心解》:讀“我始”二語,寒士淚下。此章乃九詩之適中,為前后過峽,如曲譜之有過賺。
《杜詩鏡銓》:五章初到軍中而嘆,亦見功名難就意,就三首末二句翻轉。
《峴傭說詩》:“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足感傷語。
其六
《唐詩品匯》:劉云:此其自負經濟者,軍中常存此人。
《唐詩歸》:鐘云:此四句與下四句非兩層,擒斬中正寓不欲多殺之意,所謂“殲其渠魁,脅從罔治”也(前四句下)。譚云:仁義節制之師(后四句下)。
《唐詩鏡》:語語筋力。前四語不知何自?或是成語,或自己出,用得合拍,總為妙境。
《杜詩說》:前四語,似謠似諺,最是樂府妙境。
《杜詩詳注》:為當時黷武而嘆也。張綖注:章意只在“擒王”一句,上三句皆引興語,下四句中明不必濫殺之故。
《載酒園詩話又編》:此軍中自勵之言。上四句亦即《毛詩》“豈敢定居,豈不日戒”意,下四句更有“薄伐來威”之旨。
《唐宋詩醇》:黃生曰:明皇不恤其民而遠慕秦漢,此詩托諷良深。
《唐詩別裁》:諸本“殺人亦有限”,惟文待詔作“無限”,以開合語出之,較有味。文云:“古本皆然”。
《讀杜心解》:上四如此飛騰,下四忽然掠轉。兔起鶻落,如適如是。
《杜詩鏡銓》:六章忽作閑評論一首,復提醒本意。大識議,非詩人語(末四句下)。
其七
《唐詩廣選》:劉會孟曰:作者緩急自合。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寫出戍苦鄉思,誦之慘然。
《杜臆》:前四句言軍士之苦,如親歷之者。在途則生死向前,在軍則無日不思歸,此人情也。
《載酒園詩話又編》:此草言筑城事。敘景處不僅本“載途雨雪”,兼從“漸漸之石”章來;末語更有《揚水》之痛。
《讀杜心解》:高戍守也。戍守則須城筑,城筑必依山險。三、四,寫沖寒陟危之苦、設色黯慘,邊庭之苦極矣。苦極故思家也。六親之念,前已丟開,此又提起,有雪舞回風之致。……讀《東山》之詩,知此為“變風”矣。
其八
《唐詩品匯》:劉云:千載不死,墜淚未干。
《唐詩歸》:鐘云:挺動(“虜其”句下)。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董養性曰:此篇所以愧天下后世,為君子爭功言也。陸時雍曰:善于自負。三、四語中有神(“雄劍”二句下)。
《杜臆》:虜名上,授轅門,不以一勝為功,蓋其立志遠大,必空漠南之庭而后快也。若以“不伐”看此詩,則淺矣。
《杜詩詳注》:此寫猛氣雄心,躍躍欲動。
《載酒園詩話又編》:此方及戰事,八句凡數層折,蹊回徑轉,各具奇觀。
《唐詩別裁》:末二語有“大樹將軍”意度。
《讀杜心解》:起二,彼勢之盛。中四,我軍之勇。劍才動而奔者已奔,系者已系,筆妙正在不費張皇。一結窅然以遠,卻為下章引脈。
其九
《唐詩品匯》:劉云:乃并與軍中妒忌者之意得之,必不可少者(首四句下)。
《唐詩歸》:鐘云:豪杰志概,圣賢心腸(“眾人”二句下)。鐘云:出門激烈,至此卻敦厚。出門是士卒氣象,至“殺人亦有限”、“一勝何足淪”、“眾人貴茍得”等語,便是大將軍氣象矣。
《杜臆》:公詩云:“諸將已茅土,載驅誰與謀?”蓋深悲之,而發之于此。
《載酒園詩話又編》:“從軍卜年馀,能無分寸功?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軍中蒙蔽之形,不言而見。“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亦即“一勝何足論”意。但始猶一勝,此則十年之功,退讓不言,志更不隳,更圖后效,較之“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見。東出咸陽門,哀哀淚如霰”度量相越多少。
《唐詩別裁》:合九章成一章法(“丈夫”二句下)。
《杜詩鏡銓》:“從軍十年馀,能無分寸功?”隱見得不償失。借軍士口中逗出,總是綿里裹針之法。
《峴傭說詩》:“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是自占身分語。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出塞》翻譯與賞析3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詩文解釋】
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可是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還沒有回來。
要是飛將軍李廣和大將軍衛青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譯文2:
秦漢以來,明月還是那樣照著關塞, 離家萬里遠征,將士至今沒有回還。
如果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還在, 就不會讓敵人軍隊越過陰山。
譯文3:
還是秦朝的明月和漢朝的邊關,到如今多少戰士萬里出征不見回還。
如果英勇善戰的將軍們依然健在,絕不會讓匈奴的兵馬越過陰山。
韻譯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注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里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古代常憑借它來抵御匈奴的南侵。
7. 不教:不叫,不讓。教,讓。8. 度:越過。
[簡析]
王昌齡(約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人。唐代詩人。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秦時明月漢時關”一句使整首詩都活了起來,而“萬里長征人未還”一句,是千百年來的事實,這是歷史和現實的雙重悲劇。后兩句寫到了漢代飛將軍李廣,采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借古代李廣來諷刺當今邊將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語意含蓄,情感深沉。詩中充滿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激情。
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賞析二:
王昌齡生活在盛唐時代。由于國勢的強盛,唐王朝或抗擊外族入侵保衛邊防,或對外開拓疆土,不斷進行對外戰爭,引起了人們對邊塞生活的關注。同時由于唐王朝打破了世族地主對政權的壟斷,一部分中小地主階層的知識分子有了從政的可能,于是一部分知識分子就把立功邊塞當作求取功名的一種出路。一些大都有邊塞生活經歷的知識分子,他們的詩歌以描寫邊塞生活為主要內容,這就形成了所謂“邊塞詩派”。 王昌齡是這個流派中的重要成員。
詩從寫景入手。“秦時明月漢時關”,皓月當空,照耀著萬里邊疆的關塞,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漢時”加以修飾,使意境更加高遠,把我們引到了遙遠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漢以來邊防戰爭連續不斷,一直持續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這是從時間上描寫邊塞的悠久。
面對這樣的景象,邊人觸景生情,自然聯想起秦漢以來無數獻身邊疆、至死未歸的人們。“萬里長征人未還”,又從空間角度點明邊塞的遙遠。這里的“人”,既是指已經戰死的士卒,也指還在戍守不能回歸的士卒。“人未還”,一是說明邊防不鞏固,二是對士卒表示同情。這本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這是從秦到漢乃至于唐代,都沒有解決的大問題,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第三、四兩句就是詩人的回答。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直接抒發了邊防士卒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只要有李廣那樣的名將,敵人的馬隊就不會度過陰山。這兩句寫得意在言外。言外之意是說:由于朝廷用人不當,使將帥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長燃、征人不還的局面。
這首詩只有短短四行,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復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固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復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首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煉明快。
《出塞》翻譯與賞析4
納蘭性德〔清代〕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譯文及注釋:
譯文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眼前仿佛戰角吹響烽煙滾滾戰馬馳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又能與誰說?只有蕭瑟的秋風吹拂著枯老鮮紅的楓樹。從前愁苦凄滾的往事無窮無盡,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經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猶如夕陽余輝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綿綿秋雨。
注釋無定據:沒有一定。宋代毛開《漁家傲·次丹陽憶故人》詞:“可忍歸期無定據,天涯已聽邊鴻度。”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聲哀厲高亢,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牧馬:指古代作戰用的戰馬.誰可語:有誰來和我一起談談。從前幽怨:過去各民族、各部族間的戰事。鐵馬金戈: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馬。代指戰事.兵事。青冢:長遍荒草的墳墓。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傳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杜甫《詠懷古跡》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一往情深深幾許:化用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句意。幾許:多少。
鑒賞:
詞詞有“牧馬頻來去”、“西風”及“青冢創昏路”之語,青冢離龍泉關較近,因此可能創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駕至五臺山、龍泉關時。
詞的景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荒涼凄冷,情身凄婉哀怨。
詞人一開篇就身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從古到今,山河是沒有定數的,此時姓覺羅氏,彼時有可能姓葉赫那拉氏,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生逆轉的。這句寫意氣勢博大,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無奈。從納蘭性德的身世來看,他雖然貴為皇族,但也沒有主宰江山的機會,然而跟從皇帝出行的經歷,使他對國家的理解更為深刻,使他對時局的變遷更為敏身。作者并沒有沉溺于傷身,而是把思緒從對歷史拉回到武現實,在眼前,他看到武塞外營訓的場景。
“畫角聲詞,牧馬頻來去”,此句看似平淡,卻讓人浮想聯翩。軍營詞,號角聲起,只見戰士們橫刀立馬,神情嚴峻,將帥一聲令下,他們便在馬背景來來回回地操練,拼殺,好一幅壯觀的場面。可是,此時的威武嚴整,并不一定能夠使一個國家長久持續下去,它也許會在一夕之間煙消云散,這怎能不讓人傷身?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這樣轟轟烈烈而來,又這樣失魂落魄而去?戰場景的廝殺聲,似乎也暗藏著幾份悲傷。從結構景來說,第一句是后兩句的一個概括,而后兩句又是第一句的具體展現。
雖然塞外的景象廣袤壯美,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心情愉悅,在他眼詞,彌望的仍是一片荒涼,這滿目的荒涼又能給誰訴說呢?“荒涼”一詞,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又是作者心緒的如實昭示。秋天,萬物凋零,落葉滿地,一派衰敗之象,可誰又能說這不是作者心境凄涼的抒寫呢?作者貴為皇族,雖然沒有出生入死的經歷,但仍然心存憂患,多少王朝就是在這起起落落詞淹沒于歷史的長河詞,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風,即秋風。楓葉經霜會更紅艷,越紅離凋謝就越近。季節地逝去,風干武自然界的一切,但卻風干不武作者滿腹的憂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楓葉里。
詞的景片,無論寫景抒情,都沒有雕琢的痕跡,以復雜的思緒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卻景詞帶情。景詞情身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飾。
詞的下片抒發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的幽怨,景象氣勢磅礴,縱橫馳騁,情身婉約深沉。
“幽怨從前何處訴”,應為從前幽怨何處訴,古人作詞,為武韻律的需要,往往在詞序景作以調整。“從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鐵馬金戈”而言,應該指的是不能報效國家,縱橫沙場的.幽怨。納蘭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衛,按理說,他有條件也有能力領兵打仗,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其所作所為還得服從皇帝的安排。“何處訴”一語,就道出武他內心深深的孤獨,也許是英才蓋世,也許是位高權重,才使他的周圍變得冷清。
作者雖然志向高遠,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樣“獨留青冢向創昏”?王昭君曾經因為沒有賄賂畫工毛延壽而被漢元帝錯選作單于呼韓邪的妻子。為武漢與匈奴的和好,她遠離家鄉,可是最終還不是變成武一堆創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鐵馬金戈,氣吞萬里的報國之志,可擁有這樣的志向不也是徒勞的嗎?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問:如果有人問我對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詞的夕陽與深秋詞的細雨。“深山”“夕陽”“深秋”“雨”這幾個意象悲涼凄冷,讓人生發出一種揮之不去又無法形容的傷身。從這些詩句詞可以看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是很執著的,但卻沒有一個實現的途徑,所以他的心頭淤積著太多的郁悶。但這種情身的表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出來的,婉約深沉,耐人尋味。
這首詞從整體景來說,景象博大磅礴,情身凄婉幽怨,自然流暢。面對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而景篇寫眼前之景,下篇寫從前之志,虛實形成對比。就整首詞來看,手法嫻熟而精到。
賞析:
這首小詞通過對塞外古戰場的描寫,抒發了對歷代興亡和歷史變遷的感慨。
詞的上片寫景,描寫塞外古戰場的荒涼景象。
“今古河山無定據”,是說從古至今,政權更迭,江山輪回,興替衰亡,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而該句將詞人的“出塞”放在這樣廣闊的歷史空間中來寫,自會給讀者留下不一般的感受。“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頗具動感,既是寫實,突出邊塞風物的卓異,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又像虛寫,如同歷史上無數紛爭的一個縮影,讓人想象塞外仍是戰爭頻仍。該句為詞人下面的敘事創設特殊的背景,并借此揭示事件的悲劇意蘊。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二句仍用描寫,放眼望去,整個塞北,平沙萬里,荒漠凄涼,連個說話的人也很難找到。西風颯颯,只有那幾株楓樹,又一次被吹紅了葉子。使人聯想起為爭奪這塊土地鏖戰廝殺時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象。這些紅葉,又一次把人帶進了對歷史的回憶,加深了作品的縱深的歷史感。
詞的下片抒情,寫自己出塞的感觸。
“從前幽怨應無數”,當年昭君出塞時一定是“幽怨無數”吧!但從后來的情形推想,這“幽怨”則是橫無際涯,深不見底。“鐵馬金戈”,讓人想到的是英雄建功立業的豪情,但又有誰知曉與這豪情并置的竟是昭君無盡的“幽怨”啊!“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兩種景致,兩種風格,反差之大,讓善良的心靈何其痛哉!這不正是“誰可語?”的原因嗎?若把歷史比為一部長卷的話,那“鐵馬金戈”的場景只是其中的插頁,而“青冢黃昏路”的悲涼卻浸透著整個書卷。而詞人的這種感受又是如何傳達的呢?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一問一答,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沉痛至極。“深山夕照”已經讓人感覺悲涼,而“深秋暮雨”則程度更重。意象遞進疊加,既深化昭君“幽怨”的表達,也讓讀者感受詞人漸趨悲涼以至不堪悲涼之苦。如此以景結情,含蓄雋永。
漢元帝時,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溝通和調和下,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六十年。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稱為“青冢”,杜甫有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納蘭由青冢想到王昭君,問她說:“曾經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這山中的夕陽與深秋的苦雨呢。”作為康熙帝的貼身侍衛,作者經常要隨圣駕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滿了報國之心,但他顯然不想通過“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方式來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負,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復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語結束,將自己的無限深情都融人到無言的景物之中,在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滿了柔情,甚至我們還會體味到些許的凄涼與無奈。
這首詞通過詩人“出塞”所見,描繪了眼前荒涼的和平景象,回顧歷史,總結出戰爭與和平兩種情況,是對中國歷史上王朝更替的規律性概括。因此毛澤東批注:“看出興亡”,肯定了這首詞的思想意義。
謝章鋌在《賭棋山莊詞話》中曾說過:“長短調并工者,難矣哉。國朝其惟竹垞、迦陵、容若乎。竹垞以學勝,迦陵以才勝,容若以情勝。”而讀完作者這首詞風蒼涼慷慨的詞作,可以得知謝氏此言不虛。
《出塞》翻譯與賞析5
出塞-王昌齡
作者:唐代,王昌齡
出塞-王昌齡原文:
出塞
王昌齡〔唐代〕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但使:只要。
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認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這里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教:令,使。
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
陰山:位于今內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相關翻譯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夫未回還。
只要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相關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奇襲匈奴圣地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并不只一人,實指李衛,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復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復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作者介紹
王昌齡王昌齡(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而立之年,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出塞》翻譯與賞析6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作者簡介
王昌齡(約690一約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邊塞詩人。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峰,故人稱“七絕圣手”。與李白、高適、王維、岑參等交厚。
注釋
①塞:邊境上的關塞。②但使:倘若、要是。③龍城飛將:“龍城”指漢代時奇襲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漢代時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④不教:不讓。⑤胡馬:即胡騎。胡:中國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和西方少數民族的泛稱⑥度:越過。⑦陰山:山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漢時匈奴經常翻越此山侵擾漢朝。
譯文
還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邊關,將士們萬里征戰還沒有返回家園。要是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賞析
詩的前兩句,明月還是秦漢時期的明月,關塞仍是舊時的關塞,戰爭連綿不斷,將士至今未還,原因何在?詩的后兩句用假設的語氣給出了答案。通過贊揚古代的'英雄,諷刺當今將領的無能,表現了詩人的愛國之情。詩中運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使全詩顯得含蓄深沉,耐人尋味,一氣呵成。
《出塞》翻譯與賞析7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到如今多少戰士萬里出征不見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衛青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注釋
但使:只要。
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認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其中每次匈奴重點進攻的漢地天子幾乎都是派遣李廣為太守,所以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
不教:不叫,不讓。教,讓。
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一直沒有停止過,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也還沒有回來。要是攻襲龍城的大將軍衛青和飛將軍李廣今天還依然健在,絕不會讓敵人的軍隊翻過陰山。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奇襲匈奴圣地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并不只一人,實指李衛,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復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并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致的描繪,他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復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出塞》翻譯與賞析8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古詩簡介
《出塞》,王昌齡的名篇,是邊塞詩的著名題目,被譽為“唐絕第一”,“唐絕壓卷之作”。詩人王昌齡被譽為:七絕圣手。這首詩視野開闊。由秦而漢,由漢而唐,時間縱越千年。空間橫跨萬里。氣象蒼涼雄渾。詩中感悟到詩人對于時空永恒,人生短暫,以及個人無法主宰自我命運的慨嘆;而在歷史與現實的比照與反觀中,更蘊含著詩人的深沉痛訴:無休止的戰爭啊!使多少征人拋親離鄉,暴尸邊疆。
翻譯/譯文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注釋
1、沈德潛《《說詩晬語》》: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
2、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
3、陰山: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
詩從寫景入手。“秦時明月漢時關”,皓月當空,照耀著萬里邊疆的關塞,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漢時”加以修飾,使意境更加高遠,把我們引到了遙遠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漢以來邊防戰爭連續不斷,一直持續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這是從時間上描寫邊塞的悠久。
面對這樣的景象,邊人觸景生情,自然聯想起秦漢以來無數獻身邊疆、至死未歸的人們。“萬里長征人未還”,又從空間角度點明邊塞的遙遠。這里的“人”,既是指已經戰死的士卒,也指還在戍守不能回歸的士卒。“人未還”,一是說明邊防不鞏固,二是對士卒表示同情。這本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這是從秦到漢乃至于唐代,都沒有解決的大問題,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第三、四兩句就是詩人的回答。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直接抒發了邊防士卒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只要有李廣那樣的名將,敵人的馬隊就不會度過陰山。這兩句寫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說:由于朝廷用人不當,使將帥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長燃、征人不還的局面。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復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出塞》翻譯與賞析9
原文
前出塞九首
唐代: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迢迢萬里余,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百群。
我始為奴仆,幾時樹功勛。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層冰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擄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余,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譯文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悲悲戚戚地離開了家鄉,踏上漫長的征路奔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官家限定了到達前線的日期,如果逃亡又難免災禍。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我們君王的疆土已經遼闊,而開邊的戰爭還是如此繁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只好棄絕父母的養育之恩,忍泣吞聲地扛著武器向前跋涉。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出了家門,一天天地走遠了;見識已多,不再受同行人的氣。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骨肉之恩豈能不顧?無奈身為男兒死活沒有定期。
走馬脫轡頭,手中挑青絲。
摘掉絡頭讓馬疾馳,解下韁繩提在手里。
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
從萬仞高山飛馳而下,俯下身來練習拔取軍旗。
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
蘸著嗚咽的隴頭水磨礪戰刀,水色變紅才覺察刀刃割破了手。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我想不理睬這令人斷腸的流水聲,怎奈心緒已亂了許久。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
大丈夫立誓以身許國,又何必再心生怨怒?
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
只要能把自己的畫像放在麒麟閣,即便立即戰死也是值得。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押送征夫的是你們這些官長,而遠戍邊疆的我們也都算個人。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不管是生是死我們向前去,用不著你們吹胡子瞪眼睛!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路上遇到一個相識的人,托他捎封信給家中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傷心啊我們雙方已是永別了,再也不能相聚一處同受苦辛。
迢迢萬里余,領我赴三軍。
走了迢迢萬里路,終于被領著來到三軍。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軍中的苦樂多么懸殊,主將對此哪能了解詳盡?
隔河見胡騎,倏忽數百群。
隔著河水望見了敵人的騎兵,眨眼間就馳過了幾百群。
我始為奴仆,幾時樹功勛。
我現在僅僅是個小卒,何時才能建立功勛?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拉弓要拉最堅硬的,射箭要射最長的。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射人先要射馬,擒賊先要擒住他們的首領。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殺人要有限制,各個國家都有邊界。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只要能夠制止敵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驅馬奔馳正逢天降大雪,行軍進入一座高山。
徑危抱寒石,指落層冰間。
沿著危險的山路抱運寒石修筑城壘,凍掉的手指落在厚厚的冰凌間。
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
此處距國門已十分謠遠,何時才能筑好城壘得以歸還?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頭上的暮云悠悠南去,我們眼巴巴地望著卻不能攀上它飛回故園。
單于寇我壘,百里風塵昏。
敵人前來攻打我們的城壘,百里沙場風塵昏暗。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我們揮動寶劍幾次出擊,就把敵軍打得東逃西散。
擄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
我活捉了敵人的一個酋長歸來,系上他的脖子交給主將。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然后悄悄地站到隊列里,初次得勝又何必為自己張揚?
從軍十年余,能無分寸功。
我從軍十多年了,難道沒有一點點的功勞?
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眾人爭相冒功求賞,我想報功卻羞于與他們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與戎。
爭功奪利的事中原也有,何況在這與異族鄰壤的.邊境!
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大丈夫應當心懷天下,豈可為個人的困窮而動容!
注釋
戚(qī)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戚戚:愁苦貌。因被迫應往,故心懷戚戚。悠悠:猶漫漫,遙遠貌。交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是唐王朝防吐蕃處。
公家有程期,亡命嬰(yīng)禍羅。
公家:猶官家。有程期,是說赴交河有一定期限。
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
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男兒死無時。
死無時:是說時時都有死的可能,不一定在戰場。正因為死活毫無把握,所以也就顧不得什么骨肉之恩,說得極深刻。
走馬脫轡(pèi)頭,手中挑青絲。
走馬:即跑馬。轡頭,當泛指馬的絡頭。脫是去掉不用。青絲:即馬韁。挑是信手的挑著。
捷(jié)下萬仞岡,俯身試搴(qiān)旗。
捷下:是飛馳而下。搴:拔取。是說從馬上俯下身去練習撥旗。
磨刀嗚咽(yè)水,水赤刃傷手。
嗚咽水:指隴頭水。
欲輕腸斷聲,心緒亂已久。
輕:是輕忽只當沒聽見。腸斷聲指嗚咽的水聲。
丈夫誓(shì)許國,憤惋復何有!
丈夫:猶言“男兒”、“健兒”或“壯士”,是征夫自謂。誓許國,是說決心把生命獻給國家。
功名圖麒麟,戰骨當速朽。
送徒既有長,遠戍(shù)亦有身。
送徒有長:是指率領(其實是押解)征夫的頭子,劉邦、陳勝都曾做過。遠戍:指人說,是征夫自謂。“亦有身”是說我們也有一條命,也是一個人。是反抗和憤恨的話。仇注:“遠戍句,此被徒長呵斥而作自憐語。”不對頭。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附書:即捎信兒。六親是父母兄弟妻子。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迢(tiáo)迢萬里余,領我赴三軍。
迢迢:遠貌。
軍中異苦樂,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倏(shū)忽數百群。
河:即交河。“騎”字照以前的習慣讀法,應讀作去聲,因為這是名詞,指騎兵。倏忽:一會兒工夫。
我始為奴仆,幾時樹功勛。
樹:立也。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jiāng)。
亦有限:是說也有個限度,有個主從。正承上句意。自有疆:是說總歸有個疆界,饒你再開邊。和第一首“開邊一何多”照應。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驅馬天雨雪,軍行入高山。
雨雪:下雪。
徑危抱寒石,指落層冰間。
指落:手指被凍落。
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
漢月:指祖國。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lěi),百里風塵昏。
單:音禪。漢時匈奴稱其君長曰單于,這里泛指邊疆少數民族君長。
雄劍四五動,彼軍為我奔。
四五動:是說沒費多大氣力。奔:是奔北,即吃了敗仗。
擄其名王歸,系頸授轅(yuán)門。
名王:如匈奴的左賢王、右賢王。這里泛指貴人。正是所謂“擒賊先擒王”。轅門:軍門。
潛身備行列,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余,能無分寸功。
能無:猶“豈無”、“寧無”,但含有估計的意味,分寸功,極謙言功小。觀從軍十年馀,可知“府兵制”這時已完全破壞。
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況在狄(dí)與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眾人:指一般將士。茍得,指爭功貪賞。
賞析
《晉書·樂志》載漢樂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作,是一種以邊塞戰斗生活為題材的軍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寫的九首稱為《前出塞》,后寫的五首稱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軍歌,而是借古題寫時事,意在諷刺當時進行的不義戰爭。
杜甫這九首詩通過描寫一個士兵從軍西北邊疆的艱難歷程和復雜感情,尖銳地諷刺了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義戰爭,真實地反映了戰爭給兵士和百姓帶來的苦難。
第一首敘述自己初別父母被迫遠戍的情景。第二首敘說上路之后的情景。離家已遠,死生難料,只好索性豁出性命練習武藝。第三首,訴說自己一路上心情的煩亂,故作自勵之語以求自解。第四首,描寫自己在路上被軍吏欺壓和驅逼的情景。第五首,自敘初到軍中時的感慨:官兵對立,苦樂不均,身為奴仆,難樹功勛。第六首,征夫訴說他對這次戰爭的看法。實際上是杜甫對待戰爭的態度,明確地表達了詩人的政治觀點。第七首,征夫訴說他大寒天在高山上筑城和戍守的情況。第八首,征人訴說自己初次立功的過程和對待功勞的態度。第九首,征人自敘他自己從軍作戰十余年的經歷。前四首寫出征,重在刻劃離別之情;后五首寫赴軍,重在刻劃以身許國。
這九首連章體的組詩,“借古題寫時事,深悉人情,兼明大義”,主題鮮明,內容集中,而且在藝術表現上也有許多獨特之處。
首先,這組詩“九首承接只如一首”,前后連貫,結構緊湊,渾然成為一個整體。杜甫的《前出塞》組詩第一首是起,寫出門應征,點題“出塞”,引出組詩主旨:“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以之為綱,統攝全篇。以后各首便圍繞這一主題展開,順次寫去,循序漸進,層次井然。第九首論功抒志;帶有總結的性質,可為結。中間各首在圍繞主題展開的同時,每首又各有重點。前四首寫出征,重在寫征人的留戀之情;后五首寫赴軍,重在寫征人的以身許國。條理清晰,又波瀾起伏,曲折有致。詩人在情節的安排上亦前后照應,過渡自然。如第二首“骨肉恩豈斷”承第一首“棄絕父母恩”;第八首“虜其名王歸;系頸授轅門”呼應第六首“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就使九首如線貫珠,各首之間聯系更為緊密,不致分散。浦起龍說:“漢魏以來詩,一題數首,無甚銓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線。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轉韻詩讀。”足見這種連章體組詩也是杜甫的一大創造。
第二,以點來反映面。整組詩只集中描寫了一個征夫的從軍過程,但卻反映了整個玄宗天寶末年的社會現實:“開邊一何多”,這里有連續不斷的黷武戰爭;“單于寇我壘”,也有敵人對唐王朝邊境的侵擾。兩種戰爭交替進行,性質是復雜的。詩中有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流離失所的沉重災難,也有封建軍隊中官兵不公的現實;既有軍士對奴役壓迫的不滿和反抗,也有征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既有征人戍邊筑城的艱難困苦,也有士兵們的英勇作戰。可謂這一時期的全景紀錄。
第三,整組詩都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寫,由征夫直接向讀者訴說。這樣寓主位于客位,可以暢所欲言地指斥時政。這正是用第一人稱的自由方便處。此外,詩人以第一人稱的手法敘事,仿佛親身經歷一般,這就增加了真實感和親切感,更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第四,詩人善于抓住人物特征,著重人物的心理刻劃,精心塑造了一個來自老百姓的淳厚樸實、勇敢善戰的士兵的生動形象。詩人在刻劃人物的心理活動時,或通過人物行動的細節描寫以突出他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如第二首寫這個征人冒險輕生、拚命練武的行動,就反襯出這個征人內心的苦悶和憂怨;第三首用磨刀傷手而自己不覺來刻劃他“心緒亂已久”,內心煩亂不安的矛盾痛苦。這種用人物行動細節的描寫來刻劃人物復雜的內心變化,就使人物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直接說教。或通過比興手法來刻劃人物的內心活動的變化,如第七首“已去漢月遠,何時筑城還。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就將自己思念故鄉、想念親人的迫切心情托之“漢月”,寄之“浮云”,這就使人物復雜抽象的心理變化和感情特征具有可感性、形象性,使讀者易于了解和接受。此外第八首描寫這個征人對敵作戰的英勇頑強,第九首寫他對功賞的正確態度,雖著墨不多,但都形象逼真,躍然紙上。
《出塞》翻譯與賞析10
出塞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古詩簡介
《出塞》是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詩人徐錫麟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作于一九零六年春。作品在藝術上繼承了唐代邊塞詩的風格,具有豪邁雄渾的特色。描寫將士的邊塞生活。這首詩通過擬寫出征者的豪壯心情,表達了作者堅強的戰斗決心和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
翻譯/譯文
出征的戰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
決心把滿族統治者趕出山海關。
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要為國捐軀。
何必考慮把尸體運回家鄉。
注釋
①環:與“還”同音,古人常用作還鄉的隱語。
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統治者。玉關:即甘肅玉門關,漢時為出塞要道。
③沙場:本指平沙曠野,后多指戰場。古人有詩云:“沙場烽火連胡月。”
④馬革裹尸:英勇作戰,戰死于戰場。《后漢書·馬援傳》:方今匈奴、烏桓,尚在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
賞析/鑒賞
“拼將熱血灑疆場 ”,這是一首邊塞詩,寫于1906年。當時作者從日本回國,曾北上游歷,在吉林、遼寧一帶察看形勢,一路走來,有許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這首七言詩。
啟首兩句就寫得頗具氣勢,“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出征的戰士應高唱著戰歌,揮舉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統治者殺到關外。玉關,本指玉門關,這里代指山海關。清政府是在關外發跡的`,因此要殺到關外,把他們徹底消滅。這里用一個“環”字,預示著反清斗爭一定會取得勝利,戰士們會踏著歌聲,凱旋而回。后兩句寫得極其悲壯,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作為一名戰士,想到的只是為國捐軀,根本不去考慮身后事,為國捐軀,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馬革裹尸還”呢?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義無反顧的革命激情和犧牲精神,充滿了英雄主義氣概,把一腔報效祖國、戰死疆場的熱忱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寫下了這首詩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慶起義,失敗被捕,清政府要他寫口供,他揮筆直書:“爾等殺我好了,將我心剖了,兩手兩足斷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殺學生。”爾后,慷慨就義,他用生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這首詩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最后一句“何須馬革裹尸還”,寫出了他壯懷激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總之,這是近代邊塞詩中難得的一首好詩。
《出塞》翻譯與賞析11
原文: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萬里征夫未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韻譯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
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
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注釋
但使:只要。
龍城:龍城是匈奴祭天集會的地方。飛將:指漢朝名將李廣而言,匈奴畏懼他的神勇,特稱他為“飛將軍”。
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認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
教:令,使。
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
陰山:位于今內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昆侖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橫貫綏遠、察哈爾及熱河北部,是我國北方的屏障。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里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倘若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指奇襲匈奴圣地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威名赫赫的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并不只一人,實指李衛,更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后兩句寫得含蓄、巧妙,讓人們在對往事的對比中,得出必要的結論。
這首詩著重表現的是對敵人的蔑視;是對國家的忠誠,是一種勇往超前、無所畏懼的氣概。前兩句寫皎潔的明月和雄偉的城關,既引起了人們對歷史上無數次侵略戰爭的回憶,又是今天將士們馳騁萬里、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后兩句用漢代的名將衛青李廣比喻唐代出征守邊的英勇將士,歌頌他們決心奮勇殺敵、不惜為國捐軀的戰斗精神。這首詩由古到今,有深沉的歷史感,場面遼闊,有宏大的空間感。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悲壯而不凄涼,慷慨而不淺露,王昌齡詩《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出塞》應當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做,《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故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愿望。同時期杜甫的《兵車行》可以作為參考。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最能體現國運盛衰的作品。詩評家常稱贊“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范圍有所擴展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意境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不少詩人在塞外軍營生活多年,如高適、岑參、李益等,他們的邊塞詩中的內容幾乎涉及到了邊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寫出征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反映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起釁的怨恨;有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驚異于塞外絕域那種迥異于中原的風光……我們在閱讀這些詩歌時,要能夠區別每首詩作思想內容上的細微差別。比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后人傳誦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同時,我們還要體會到,躍動于邊塞詩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抗匈名將的懷念,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首句從秦漢時的月色和關塞寫起,點名月色、關塞依舊,但時光流逝,朝代變遷,長期邊防戰爭給人民和將士帶來無限災難與痛苦。在描寫景物中,給予了深厚的感情。后兩句采用以古諷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將來諷刺當今邊將的無能,語意含蓄,情感深沉。詩中充滿關心國家安危的愛國激情。
評價全詩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愛國之情。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守邊戰士的同情以及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劉建勛)
賞析二:
這是一首名作,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推獎它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ㄧ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此詩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并沒有點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為什么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為一首壓卷的絕作呢?原來,這首詩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有什么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此詩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為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習用的詞語。王昌齡這首詩也不例外。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里很常見的詞語。?獨指集
橫吹曲辭》里不是就有《關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山月,傷離別也。”無論征人思家,思婦懷遠,往往都離不了這“關”和“月”兩個字。“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山月》),“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山月》),“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看清這一點之后,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
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筑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系起來。這樣一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這句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攝全篇。詩歌之美,詩歌語言之美,往往就表現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說,就表現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確切最關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體現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廖仲安)
《出塞》翻譯與賞析12
蝶戀花·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譯
從古至今江山興亡都無定數,眼前仿佛戰角吹響烽煙滾滾戰馬馳騁來來去去,黃沙遮日滿目荒涼又能與誰說?只有蕭瑟的秋風吹拂著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枯老鮮紅的楓樹。
從前愁苦凄滾的往事無窮無盡,金戈鐵馬之地,卻是當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曾經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猶如夕陽余輝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綿綿秋雨。
注釋
無定據:沒有一定。
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發聲哀厲高亢,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帝王出巡,亦用以報警戒嚴。
牧馬:指古代作戰用的戰馬。
誰可語:有誰來和我一起談談。
從前幽怨:過去各民族、各部族間的戰事。
鐵馬金戈: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馬。代指戰事.兵事。
青冢:長遍荒草的墳墓。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傳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幾許:多少。
鑒賞
詞中有“牧馬頻來去”、“西風”及“青冢黃昏路”之語,青冢離龍泉關較近,因此可能創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駕至五臺山、龍泉關時。
詞的上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荒涼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詞人一開篇就感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從古到今,山河是沒有定數的,此時姓覺羅氏,彼時有可能姓葉赫那拉氏,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生逆轉的。這句寫意氣勢博大,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無奈。從納蘭性德的身世來看,他雖然貴為皇族,但也沒有主宰江山的機會,然而跟從皇帝出行的經歷,使他對國家的理解更為深刻,使他對時局的變遷更為敏感。作者并沒有沉溺于傷感,而是把思緒從對歷史拉回到了現實,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營訓的場景。
“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此句看似平淡,卻讓人浮想聯翩。軍營中,號角聲起,只見戰士們橫刀立馬,神情嚴峻,將帥一聲令下,他們便在馬背上來來回回地操練,拼殺,好一幅壯觀的場面。可是,此時的威武嚴整,并不一定能夠使一個國家長久持續下去,它也許會在一夕之間煙消云散,這怎能不讓人傷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這樣轟轟烈烈而來,又這樣失魂落魄而去?戰場上的廝殺聲,似乎也暗藏著幾份悲傷。從結構上來說,第一句是后兩句的一個概括,而后兩句又是第一句的具體展現。
雖然塞外的景象廣袤壯美,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心情愉悅,在他眼中,彌望的仍是一片荒涼,這滿目的荒涼又能給誰訴說呢?“荒涼”一詞,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又是作者心緒的如實昭示。秋天,萬物凋零,落葉滿地,一派衰敗之象,可誰又能說這不是作者心境凄涼的抒寫呢?作者貴為皇族,雖然沒有出生入死的經歷,但仍然心存憂患,多少王朝就是在這起起落落中淹沒于歷史的長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風,即秋風。楓葉經霜會更紅艷,越紅離凋謝就越近。季節地逝去,風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卻風干不了作者滿腹的憂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楓葉里。
詞的上片,無論寫景抒情,都沒有雕琢的痕跡,以復雜的思緒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卻景中帶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飾。
詞的下片抒發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的幽怨,景象氣勢磅礴,縱橫馳騁,情感婉約深沉。
“幽怨從前何處訴”,應為從前幽怨何處訴,古人作詞,為了韻律的需要,往往在詞序上作以調整。“從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鐵馬金戈”而言,應該指的是不能報效國家,縱橫沙場的幽怨。納蘭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衛,按理說,他有條件也有能力領兵打仗,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其所作所為還得服從皇帝的安排。“何處訴”一語,就道出了他內心深深的孤獨,也許是英才蓋世,也許是位高權重,才使他的周圍變得冷清。
作者雖然志向高遠,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樣“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曾經因為沒有賄賂畫工毛延壽而被漢元帝錯選作單于呼韓邪的妻子。為了漢與匈奴的和好,她遠離家鄉,可是最終還不是變成了一堆黃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鐵馬金戈,氣吞萬里的報國之志,可擁有這樣的志向不也是徒勞的嗎?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問:如果有人問我對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陽與深秋中的細雨。“深山”“夕陽”“深秋”“雨”這幾個意象悲涼凄冷,讓人生發出一種揮之不去又無法形容的傷感。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是很執著的,但卻沒有一個實現的途徑,所以他的心頭淤積著太多的'郁悶。但這種情感的表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出來的,婉約深沉,耐人尋味。
這首詞從整體上來說,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暢。面對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而上篇寫眼前之景,下篇寫從前之志,虛實形成對比。就整首詞來看,手法嫻熟而精到。
賞析
這首小詞通過對塞外古戰場的描寫,抒發了對歷代興亡和歷史變遷的感慨。
詞的上片寫景,描寫塞外古戰場的荒涼景象。
“今古河山無定據”,是說從古至今,政權更迭,江山輪回,興替衰亡,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而該句將詞人的“出塞”放在這樣廣闊的歷史空間中來寫,自會給讀者留下不一般的感受。“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頗具動感,既是寫實,突出邊塞風物的卓異,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又像虛寫,如同歷史上無數紛爭的一個縮影,讓人想象塞外仍是戰爭頻仍。該句為詞人下面的敘事創設特殊的背景,并借此揭示事件的悲劇意蘊。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二句仍用描寫,放眼望去,整個塞北,平沙萬里,荒漠凄涼,連個說話的人也很難找到。西風颯颯,只有那幾株楓樹,又一次被吹紅了葉子。使人聯想起為爭奪這塊土地鏖戰廝殺時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象。這些紅葉,又一次把人帶進了對歷史的回憶,加深了作品的縱深的歷史感。
詞的下片抒情,寫自己出塞的感觸。
“從前幽怨應無數”,當年昭君出塞時一定是“幽怨無數”吧!但從后來的情形推想,這“幽怨”則是橫無際涯,深不見底。“鐵馬金戈”,讓人想到的是英雄建功立業的豪情,但又有誰知曉與這豪情并置的竟是昭君無盡的“幽怨”啊!“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兩種景致,兩種風格,反差之大,讓善良的心靈何其痛哉!這不正是“誰可語?”的原因嗎?若把歷史比為一部長卷的話,那“鐵馬金戈”的場景只是其中的插頁,而“青冢黃昏路”的悲涼卻浸透著整個書卷。而詞人的這種感受又是如何傳達的呢?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一問一答,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沉痛至極。“深山夕照”已經讓人感覺悲涼,而“深秋暮雨”則程度更重。意象遞進疊加,既深化昭君“幽怨”的表達,也讓讀者感受詞人漸趨悲涼以至不堪悲涼之苦。如此以景結情,含蓄雋永。
漢元帝時,昭君奉旨出塞和番,在她的溝通和調和下,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六十年。她死后就葬在胡地,因其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所以昭君墓又被稱為“青冢”,杜甫有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納蘭由青冢想到王昭君,問她說:“曾經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這山中的夕陽與深秋的苦雨呢。”作為康熙帝的貼身侍衛,作者經常要隨圣駕出巡,所以他的心中也充滿了報國之心,但他顯然不想通過“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方式來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負,所以在尾句中作者又恢復了多情的本色,他以景語結束,將自己的無限深情都融人到無言的景物之中,在這其中,既包含了豪放,又充滿了柔情,甚至我們還會體味到些許的凄涼與無奈。
這首詞通過詩人“出塞”所見,描繪了眼前荒涼的和平景象,回顧歷史,總結出戰爭與和平兩種情況,是對中國歷史上王朝更替的規律性概括。因此毛澤東批注:“看出興亡”,肯定了這首詞的思想意義。
謝章鋌在《賭棋山莊詞話》中曾說過:“長短調并工者,難矣哉。國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學勝,迦陵以才勝,容若以情勝。”而讀完作者這首詞風蒼涼慷慨的詞作,可以得知謝氏此言不虛。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于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奉命與副統郎談等出塞遠赴梭龍途中所作,詞人時年二十八歲。
《出塞》翻譯與賞析13
出塞王昌齡
作者:唐,王昌齡
出塞王昌齡原文:
出塞
王昌齡〔唐代〕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出塞:古代軍歌的一種。未還:未曾回家,指不能回家。但使:假如。不教:不叫,不讓。胡馬:少數民族的馬,代指匈奴的兵馬。度:過,越過。
出塞王昌齡拼音解讀:
qín shí míng yuè hàn shí guān,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 。
dàn shǐ 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zài,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
相關翻譯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但守邊御敵鏖戰萬里的將士卻未曾回家。
倘若龍城的飛將軍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的兵馬越過陰山。
相關賞析
這是一首邊塞詩。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漢代名將李廣的懷念,指責了詩人所處時代守邊將領的無能,盼望出現良將,驅逐敵人,保住邊疆。首句借對歷史的緬懷寫出了眼前的'景象。第二句寫遠征將士的艱辛與痛苦,“人未雪還”三字表達了詩人對邊關將士的關切和同情。第三四句|借西漢名將李廣威震邊關的故事表達了詩人對當時邊關|守軍的不滿。全詩語意含蓄,情調高昂,有縱深的歷史感,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和豪邁的英雄氣概。此詩被譽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
作者介紹
王昌齡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盛庸著名邊塞詩人,6人譽為“匕絕圣手”作品題材多為邊塞、送別,氣象雄祚,情意雋永。
《出塞》翻譯與賞析14
蝶戀花·出塞
[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釋:
①無定據:無定、無準。意謂自古以來,權力紛爭不止,江山變化無定。一作“無定數”。
②從前幽怨應無數:一作“幽怨從前何處訴”。
③鐵馬金戈:謂戰爭。《舊五代史·李襲吉傳》李克用與朱溫書云:“豈謂運由奇特,謗起奸邪,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鐵馬,蹂踐于明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④青冢:用漢代王昭君出塞之典事。《漢書·匈奴傳下》:“元帝以后宮良家子王綺,字昭君賜單于。”昭君死后葬于南匈奴之地(即今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稱“青冢”。
【譯文】
古往今來,大好河山并沒有一定屬于誰的準則。在高亢的號角聲中,征騎頻繁地來來往往。滿眼所見邊塞之景一片荒涼死寂,我可以與誰交流這種復雜的感受呢?深秋的寒風已把楓樹的葉子也吹紅了。
在邊地上,往昔郁結于心的愁恨應該有無數個。在戰事頻仍中,王昭君孤身出塞和親,黃昏時分踏著小路走向昭君墓。王昭君對邊地的無限深情到底有何等地深沉呢?邊地深山的落日無言地散發出余暉,深秋時節的冷雨無聲地飄飛。
【鑒賞】
這首《出塞》詞是納蘭性德到關外巡察時所寫。
詞的上片寫眼前之景,景象廣袤空闊,荒涼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詞人一開篇就感慨古往今來的興亡盛衰,從古到今,山河是沒有定數的,此時姓覺羅氏,彼時有可能姓葉赫那拉氏,江山的輪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發生逆轉的。這句寫意氣勢博大,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無法言語的無奈。從納蘭性德的身世來看,他雖然貴為皇族,但也沒有主宰江山的機會,然而跟從皇帝出行的經歷,使他對國家的理解更為深刻,使他對時局的變遷更為敏感。作者并沒有沉溺于傷感,而是把思緒從對歷史拉回到了現實,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營訓的場景。
“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往”,此句看似平淡,卻讓人浮想聯翩。軍營中,號角聲起,只見戰士們橫刀立馬,神情嚴峻,將帥一聲令下,他們便在馬背上來來回回地操練,拼殺,好一幅壯觀的場面。可是,此時的威武嚴整,并不一定能夠使一個國家長久持續下去,它也許會在一夕之間煙消云散,這怎能不讓人傷感?一代一代的王朝不都是這樣轟轟烈烈而來,又這樣失魂落魄而去?戰場上的廝殺聲,似乎也暗藏著幾份悲傷。從結構上來說,第一句是后兩句的.一個概括,而后兩句又是第一句的具體展現。
雖然塞外的景象廣袤壯美,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心情愉悅,在他眼中,彌望的仍是一片荒涼,這滿目的荒涼又能給誰訴說呢?“荒涼”一詞,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又是作者心緒的如實昭示。秋天,萬物凋零,落葉滿地,一派衰敗之象,可誰又能說這不是作者心境凄涼的抒寫呢?作者貴為皇族,雖然沒有出生入死的經歷,但仍然心存憂患,多少王朝就是在這起起落落中淹沒于歷史的長河中,清王朝也不例外。西風,即秋風。楓葉經霜會更紅艷,越紅離凋謝就越近。季節地逝去,風干了自然界的一切,但卻風干不了作者滿腹的憂愁。在此,作者借景烘托,把幽深的情愫收藏在深秋的楓葉里。
詞的上片,無論寫景抒情,都沒有雕琢的痕跡,以復雜的思緒引出眼前的景象,片末看似以景收束,卻景中帶情。景中情感的流露,水到渠成,不事雕飾。
詞的下片抒發自己的報國志向無法實現的幽怨,景象氣勢磅礴,縱橫馳騁,情感婉約深沉。
“幽怨從前何處訴”,應為從前幽怨何處訴,古人作詞,為了韻律的需要,往往在詞序上作以調整。“從前幽怨”到底指的是什么幽怨呢?就下文“鐵馬金戈”而言,應該指的是不能報效國家,縱橫沙場的幽怨。納蘭性德是康熙帝的御前侍衛,按理說,他有條件也有能力領兵打仗,但作為一個封建帝王的臣子,做事是不能隨心所欲的,其所作所為還得服從皇帝的安排。“何處訴”一語,就道出了他內心深深的孤獨,也許是英才蓋世,也許是位高權重,才使他的周圍變得冷清。
作者雖然志向高遠,可又能如何呢?最后不也是像王昭君那樣“獨留青冢向黃昏”?王昭君曾經因為沒有賄賂畫工毛延壽而被漢元帝錯選作單于呼韓邪的妻子。為了漢與匈奴的和好,她遠離家鄉,可是最終還不是變成了一堆黃土,有什么用呢?自己空有一腔鐵馬金戈,氣吞萬里的報國之志,可擁有這樣的志向不也是徒勞的嗎?
作者心情沉重,他自我叩問:如果有人問我對理想的情意有多深?那就去看看深山中的夕陽與深秋中的細雨。“深山”“夕陽”“深秋”“雨”這幾個意象悲涼凄冷,讓人生發出一種揮之不去又無法形容的傷感。從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是很執著的,但卻沒有一個實現的途徑,所以他的心頭淤積著太多的郁悶。但這種情感的表達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對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出來的,婉約深沉,耐人尋味。
這首詞從整體上來說,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暢。面對塞外景象,作者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而上篇寫眼前之景,下篇寫從前之志,虛實形成對比。就整首詞來看,手法嫻熟而精到。
《出塞》翻譯與賞析15
《后出塞·男兒生世間》作者為唐朝詩人杜甫。其古詩全文如下: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前言」
《后出塞五首其一》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這五首詩以一位軍士的口吻,訴說他從應募赴軍到只身脫逃的經歷,通過一個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亂“釀亂期”的歷史真實。第一首,從軍者自敘應募動機及辭家盛況。
「注釋」
[1]上句“有”字喑含諷意,揭出功業的罪惡本質。“舊丘”猶“故園”,即“老家”。
[2]召募,這時已實行募兵制的“擴騎”。薊門,點明出塞的地點。其地在今北京一帶,當時屬漁陽節度使安祿山管轄。
[3]這兩句模仿《木蘭詩》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的句法。
[4]道周,即道邊。
[5]斑白,是發半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即坐在上頭。
[6]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時候。庶羞,即萊肴。白居易詩“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別,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點。
[7]別有贈,即下句的“吳鉤”。“別”字對上文“庶羞”而言。
[8]吳鉤,春秋時吳王闔閭所作之刀,后通用為寶刀名。深喜所贈寶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細玩。
「翻譯」
男子漢生在這個世上,就是要在壯年的候實現自己的報負。應當征戰邊疆,怎么可以守著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輩子呢?國家招用我們的時候遠赴薊門,大軍就要走了不可以因為自己而留下。把家里的錢財全都散盡用來裝備自己,那樣鄉親們會為我送行,親戚朋友們把道路擠的滿滿的歡送我。頭發花白了才有了點自己的功業,醉了以后看到別人年青有為才感到羞愧,想當年霍去病出征,卻只能面帶苦笑看著自己的武器。
「賞析」
《后出塞五首》敘寫一個軍士脫身歸來的經歷,通過他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寶之變“釀亂期”的歷史真實。組詩主人公是募兵制下的一個應募者形象。他是一無牽掛的漢子,樂意當兵吃糧。詩中提到相贈吳鉤的“少年”,當屬唐詩中常常寫到的少年游俠一類人物。物以類聚,此詩主人公也應是這一類人物。組詩第一首系主人公自敘應募動機及辭家盛況;第二首敘赴軍途中情事,尚歸美主將;第三首是詩人的議論;第四首則揭露薊門主將的驕橫;第五首則寫逃離軍旅的經過。此組詩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個“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形象”。對此詩的賞析,便應圍繞這一中心來進行。
一度懷著功名萬里雄心的軍士后來逃歸,其逃離的動機,詩中說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薊門軍中看到“主將”(當指安祿山)日益驕橫、目中無君,而朝廷一味姑息養奸“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自己本為效忠國家而來(“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卻上了“賊船”,“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
詩一開始就講得很明白,主人公赴邊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興語,往從驕帥者,賞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龍)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謂“重高勛”的“今人”、“奮身勇所聞”的“貔虎士”中的一員。“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屬于這類人物的夸耀口吻。從第一首“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到第五首“躍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見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賞的思想是一貫的,并未發生何種轉變。“古人重守邊”六句,不能理解為詩中人思想的轉變,而只能理解為詩人自己對時事的評議,或者說它們恰恰是詩人對筆下人物思想、行動的一種批判。說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還不夠,應該說這是作者直接激揚文字,站出來表態。這種夾敘夾議的手法,在杜甫詩中原是并不罕見的。
據《通典》稱:“國家開元天寶之際,宇內謐如,邊將邀寵,竟圖勛伐,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羅之戰,云南渡滬之役,沒入異域數十萬人,向無幽寇內侮,天下四征未息,離潰之勢,豈可量邪!”當時的邊境戰爭,唐玄宗好戰固然是一個原因;兵制的改變,也同樣是個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農的一種兵制,將帥不能擁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沒有武夫割據事件。而募兵之行,誠如李泌所說,應募兵士多是不事生產的亡命之徒,他們貪功重賞,形成軍中好戰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響,正是“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六合已一家,四夷但孤軍。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對侵侮鄰國的興趣隨戰爭的進行愈來愈濃厚,野心的將帥也就得到長成羽翼的機會。
《后出塞五首》就藝術地再現了這一特定時代的歷史生活。詩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個應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應募兵通常有的貪功戀戰心理,又有國家民族觀念。他為立功封爵而赴邊,又為避叛逆的“惡名”而逃走。組詩在歡慶氣氛中開頭,凄凄涼涼地結尾,是一出個人命運的悲劇。
【《出塞》翻譯與賞析】相關文章:
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04-05
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熱】10-08
【推薦】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10-08
【薦】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10-08
【熱門】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10-08
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精華)12-04
(通用)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12-04
[薦]出塞原文翻譯及賞析12-04
《出塞詞》原文賞析及翻譯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