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譯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記得曾經做過的古詩詞鑒賞,古詩詞鑒賞是富于創造性的精神活動,是對作品更深層次的探討和領悟。古詩詞鑒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原文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翻譯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注釋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
⑵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
⑶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喧,喧嘩,這里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
⑸隨意:任憑。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實亦自指。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反映出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創作背景
這首詩描繪的是清秋薄暮雨后初晴時的山村圖景,當作于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時,此時已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終南別業》)的后期了。開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時期最后一個開明的宰相張九齡被李林甫等排擠罷官,朝政日趨昏暗,王維的政治熱情冷卻下來,對政治抱著消極的態度。開元二十八年(740)后,他在終南山構筑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此詩即作于這個時期。
賞析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寫初秋時節山居所見雨后黃昏的景色,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卻下筆說是“空山”。這是因為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于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生動表現了幽清明凈的自然美。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贊嘆兩位賢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息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著力。像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上爐火純青的地步,的確非一般人所能學到。“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蘇軾稱贊王維的作品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山居秋暝》就是一首“詩中有畫”的佳作。首先,詩中的面有構圖之美:畫面上有山有水,上部是晴空、朗月和隱約的山峰,中部是蒼勁的松林和林間的清泉、山石,下部是山腳的竹林和林邊的荷塘。天上的明月照著松林、清泉和山石,清泉流下山,流進荷塘,河邊洗衣歸來的女子,穿過竹林,走回山村。明月、流水和人物把三部分聯成一體,詩篇對之依次寫來,從容自然,又層次分明,構成一幅縱軸山水畫。其次,詩中有色彩之美,詩人善于用色彩渲染意境,他喜歡用青、綠、白諸色創造恬靜的意境,給人淡雅,清新的美感。此詩中的月、松、竹、荷、山石的主色是綠和白,整幅畫的青綠色的基調配得十分和諧、素雅,符合詩人隱居習靜的心境。另外,詩人對于動靜描寫的運用也很成功,自然界和人的活動既有動態,也有靜景,詩人以動寫靜,把整個詩的境界反襯得更為幽靜。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山居秋暝》的原文及翻譯賞析08-09
山居秋暝原文賞析及翻譯01-23
《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譯賞析12-09
山居秋暝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山居秋暝原文、翻譯及賞析01-14
山居秋暝原文翻譯及賞析09-23
《山居秋暝》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山居秋暝》原文、翻譯及賞析05-23
《山居秋暝》 原文、翻譯及賞析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