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02-04 07:58:09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

  好事近·湖上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宋代蘇軾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譯文

  雨過天晴,湖水蕩漾,秋高氣爽,泛舟度閑,最為適宜,撐船的竹竿被湖水剛剛漫過半截。從船上的紅色欄桿看湖面照出了自己的衰顏華發。

  喝醉了,一陣山溪秋風吹來,把頭上的白綸巾吹落到湖中,湖水蕩漾、月光流波。獨自劃船離去,任由煙霧籠罩的湖面飄搖不穩定。

  注釋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

  半篙初沒:謂湖水剛剛漫過半根竹桿的深淺。篙(gāo):撐船用的竹竿或木棍。

  朱檻(jiàn):船上的紅色欄桿。鑒:鏡子。這里指寒冷的湖水。

  白綸(guān)巾:古時一種白色頭巾,用青絲絳帶制成。

  漾(yàng):水面動蕩,搖漾。

  棹(zhào):劃船的長槳。

  飄兀(wù):飄搖不穩定。

  創作背景

  此詞是詞人夜中泛舟西湖感嘆老無所成的郁悶心境而作,創作時間為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

  賞析

  上片先從游興大發寫起:“湖上雨晴時,秋天半篙初沒。”雨過天晴,泛舟度閑,而當撐船的竹竿被湖水剛剛漫過半截的當兒,詞人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平靜如鏡的湖面。然而,本擬忘掉個人得失的.他,卻驟然有一股憂思涌上心頭:“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詞人身體尚健壯,遇到高興事兒時,常常忘記了自己的年齡,然而“日過當午”的心理陰影卻時在腦海中閃動,一旦景物觸發,會立刻強烈涌現。此時此地的詞人,在游興正濃的當口,從游船的朱紅欄桿往水下俯看,發現了平靜如鏡的湖面映照出了自己的衰顏華發,不禁一陣悲涼從心底升起。

  下片則極力表現詞人蕭疏沖淡,純任自然的心境和情感。“醉中吹墮白綸巾,溪風漾流月。”在湖水蕩漾、月光流波的恬適環境中,詞人喝醉了,但不小心,一陣山溪秋風吹來,把頭上的白綸巾吹落到湖中去了。寫景如畫,即景即情,景情合一,鋪排自如。但是,昔日的京都翰林,今日外任幽獨,其愁其苦,沒有人能夠知曉或領悟。于是,末二句推出了“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的委婉心曲。表面曠達,一任浮生,而實際上,在“煙波飄兀”的感受中卻涌動著憂思時事,感嘆衰老無成的悲哀心緒。詞人在溪風拂面、月光如水中深夜歸舟,勾勒出了他彷徨孤獨無所適從的自畫像,給人以委抒心曲、意蘊流動的藝術感受,令人低回徘徊不已。

  總起來說,此詞以白描寫意手法鋪排全篇,表面平靜疏淡,而內里起伏沸騰。在恬淡中含有憂思,在曠達中寓有執著,表現了詞品與人品的統一,真善美的合諧與完整。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

  赤壁賦-蘇軾

  作者:宋,蘇軾

  赤壁賦-蘇軾原文:

  赤壁賦

  宋代: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注釋】

  屬:通“囑”,囑咐。

  馮虛:乘風凌空飛行。馮:通“憑”,乘。

  麋:鹿的一種。

  反駁:同“氟”,吹。

  反駁:同“氟”,吹。

  須臾:片刻。

  藏:保藏。

  枕藉:相互枕著睡覺。

  赤壁賦-蘇軾拼音解讀:

  rén xū zhī qiū,qī yuè jì wàng,sū zǐ yǔ kè fàn zhōu yóu yú chì bì zhī xià 。qīng fēng xú lái,shuǐ bō bú xìng 。jǔ jiǔ shǔ kè,sòng míng yuè zhī shī,gē yǎo tiǎo zhī zhāng 。shǎo yān,yuè chū yú dōng shān zhī shàng,pái huái yú dòu niú zhī jiān 。bái lù héng jiāng,shuǐ guāng jiē tiān 。zòng yī wěi zhī suǒ rú,líng wàn qǐng zhī máng rán 。hào hào hū rú féng xū yù fēng,ér bú zhī qí suǒ zhǐ;piāo piāo hū rú yí shì dú lì,yǔ huà ér dēng xiān 。

  yú shì yǐn jiǔ lè shèn,kòu xián ér gē zhī 。gē yuē:“guì zhào xī lán jiǎng,jī kōng míng xī sù liú guāng 。miǎo miǎo xī yǔ huái,wàng měi rén xī tiān yī fāng 。”kè yǒu chuī dòng xiāo zhě,yǐ gē ér hé zhī 。qí shēng wū wū rán,rú yuàn rú mù,rú qì rú sù,yú yīn niǎo niǎo,bú jué rú lǚ 。wǔ yōu hè zhī qián jiāo,qì gū zhōu zhī lí fù 。

  sū zǐ qiǎo rán,zhèng jīn wēi zuò ér wèn kè yuē:“hé wéi qí rán yě?”kè yuē:“‘yuè míng xīng xī,wū què nán fēi 。’cǐ fēi cáo mèng dé zhī shī hū?xī wàng xià kǒu,dōng wàng wǔ chāng 。shān chuān xiàng miù,yù hū cāng cāng,cǐ fēi mèng dé zhī kùn yú zhōu láng zhě hū?fāng qí pò jīng zhōu,xià jiāng líng,shùn liú ér dōng yě,zhú lú qiān lǐ,jīng qí bì kōng,shāi jiǔ lín jiāng,héng shuò fù shī,gù yī shì zhī xióng yě,ér jīn ān zài zāi?kuàng wú yǔ zǐ yú qiáo yú jiāng zhǔ zhī shàng,lǚ yú xiā ér yǒu mí lù,jià yī yè zhī biǎn zhōu,jǔ páo zūn yǐ xiàng shǔ 。jì fú yóu yú tiān dì,miǎo cāng hǎi zhī yī sù 。āi wú shēng zhī xū yú,xiàn zhǎng jiāng zhī wú qióng 。jiā fēi xiān yǐ áo yóu,bào míng yuè ér zhǎng zhōng 。zhī bú kě hū zhòu dé,tuō yí xiǎng yú bēi fēng 。”

  sū zǐ yuē:“kè yì zhī fū shuǐ yǔ yuè hū?shì zhě rú sī,ér wèi cháng wǎng yě;yíng xū zhě rú bǐ,ér zú mò xiāo zhǎng yě 。gài jiāng zì qí biàn zhě ér guān zhī,zé tiān dì céng bú néng yǐ yī shùn;zì qí bú biàn zhě ér guān zhī,zé wù yǔ wǒ jiē wú jìn yě,ér yòu hé xiàn hū!qiě fū tiān dì zhī jiān,wù gè yǒu zhǔ,gǒu fēi wú zhī suǒ yǒu,suī yī háo ér mò qǔ 。wéi jiāng shàng zhī qīng fēng,yǔ shān jiān zhī míng yuè,ěr dé zhī ér wéi shēng,mù yù zhī ér chéng sè,qǔ zhī wú jìn,yòng zhī bú jié,shì zào wù zhě zhī wú jìn cáng yě,ér wú yǔ zǐ zhī suǒ gòng shì 。”

  kè xǐ ér xiào,xǐ zhǎn gèng zhuó 。yáo hé jì jìn,bēi pán láng jí 。xiàng yǔ zhěn jiè hū zhōu zhōng,bú zhī dōng fāng zhī jì bái 。

  相關翻譯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著與明月有關的文章,歌頌窈窕這一章。不一會兒,明月從東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與牛宿之間。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任憑小船兒在茫無邊際的江上飄蕩,越過蒼茫萬頃的江面。就如同憑空乘風,卻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飄飄然如遺棄塵世,超然獨立,成為神仙,進入仙境。這時候喝酒喝得高興起來,用手叩擊著船舷,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蘭船槳,迎擊空明的粼波,我的心懷悠遠,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會吹洞簫的客人,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尾聲凄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聽了落淚。蘇軾的容色憂愁凄愴,(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簫聲為什么這樣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公孟德的詩嗎?(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東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連綿不絕,(目力所及)一片蒼翠,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當初他攻陷荊州,奪得江陵,沿長江順流東下,麾下的戰船延綿千里,旌旗將天空全都蔽住,在江邊持酒而飲,橫執矛槊吟詩作賦,委實是當世的一代梟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捕魚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我們)駕著這一葉小舟,舉起杯盞相互敬酒。(我們)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渺小。(唉,)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羨慕長江沒有窮盡。(我想)與仙人攜手遨游各地,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我)知道這些不可能屢屢得到,托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我問道:“你可也知道這水與月?不斷流逝的就像這江水,其實并沒有真正逝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這月,但是最終并沒有增加或減少。可見,從事物易變的一面看來,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么可羨慕的呢!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送到耳邊便聽到聲音,進入眼簾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享用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時候。這是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大寶藏,你我盡可以一起享用。客人高興地笑了,清洗杯盞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亂。(蘇子與同伴)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去,不知不覺天邊已經顯出白色(指天明了)。

  此賦通過月夜泛舟、飲酒賦詩引出主客對話的描寫,既從客之口中說出了吊古傷今之情感,也從蘇子所言中聽到矢志不移之情懷,全賦情韻深致、理意透辟,實是文賦中之佳作。

  相關賞析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作者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全賦在布局與筆墨上以駢文之工藻、散文之氣韻、詩詞之英華熠熠生輝,是蘇軾抒情、議論、說理并重的名篇。以下是對該賦的賞析:

  景、情、理相結合的描寫手法:

  《赤壁賦》一文采用景、情、理相結合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話來展開說理和抒情的討論。作者在第一段中描繪了秋天的江上景色,第二段則通過歷史人物的興衰來表達人生短暫的感慨,第三段則通過哲學思考來探討人生的意義。文章既有詩情畫意,又寓理于事,堪稱文學和哲學的完美結合。

  對比、借代、比喻等修辭手法:

  文章運用了對比、借代、比喻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例如,在第一段中,作者通過對比“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和“舉世滔滔,吾誰與歸”來表達江上景色的變化和人生的孤獨感;在第二段中,作者通過借代手法將歷史人物抽象化,表達了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短暫和渺小;在第三段中,作者通過比喻手法將人生比作“蜉蝣于天地之間”,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脆弱。

  文學價值:

  《赤壁賦》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學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作風格:蘇軾的創作風格以豪放、奔放著稱,但在這篇文章中卻表現出細膩、清麗的一面。他通過精煉的語言、形象的描寫、生動的對話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文學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2)思想深度:蘇軾在文章中不僅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還通過歷史人物的興衰和哲學思考,表達了對人生、宇宙的思考和探索。他的思想深度和廣度,使文章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價值。

  (3)藝術特色:蘇軾在文章中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如對偶、排比、用典、比喻等,使文章具有了高度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同時,他還將詩、詞、曲等多種文學形式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為后世文學創作提供了借鑒和啟示。

  文化價值:

  《赤壁賦》作為蘇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以下是對該賦文化價值的分析:

  (1)文化傳承:《赤壁賦》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經典之作,傳承了古代文學的優秀傳統和智慧。它不僅代表了蘇軾個人的文學成就,更代表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2)文化影響力:《赤壁賦》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其思想內涵和文化價值已經超越了文學本身。它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3)文化啟示:《赤壁賦》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歷史人物,表達了對自然、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它啟示人們在面對自然和人生時應該保持敬畏之心和謙虛之態,珍惜生命的美好和人生的意義。

  綜上所述,《赤壁賦》作為蘇軾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文化價值。它的描寫手法、修辭手法和思想深度都展現了作者的卓越才華和文化智慧。同時,《赤壁賦》對于文化傳承、文化影響力和文化啟示等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介紹

  蘇軾蘇拭〔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3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

  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

  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

  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

  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

  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

  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邪?

  “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

  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于其門。

  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襪材。

  “士大夫傳之,以為口實。

  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余為徐州。

  與可以書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襪材當萃于子矣。

  “書尾復寫一詩,其略云:“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

  “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用絹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筆硯,愿得此絹而已。

  “與可無以答,則曰:“吾言妄矣。

  世豈有萬尺竹哉?

  “余因而實之,答其詩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

  “與可笑曰:“蘇子辯則辯矣,然二百五十匹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

  “因以所畫筼筜谷偃竹遺予曰:“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

  “筼筜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筼筜谷》其一也。

  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

  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沒于陳州。

  是歲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

  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

  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于予親厚無間如此也。

  譯文:

  竹子剛生時,只是一寸長的嫩芽,可是卻節、葉俱全。從蟬腹、蛇鱗般的小筍,長到挺直的幾丈高的巨竹,從來都是有節有葉的。可是現在的人畫竹時,卻是一節一節的接起來,一葉一葉地堆上去,這樣做哪里還有竹子呢?所以說畫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著筆凝神而視,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畫的竹子了。這時快速地跟著自己的所見去畫,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躍起、鶻鳥降落一樣迅速。這是與可教給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卻明白這樣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應該這樣做,卻不能做到,認識和行動不統一,理解道理和實際操作不能一致,這都是學習不夠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對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練地去做,平時自以為很清楚,但事到臨頭卻忽然不明白了,難道只有畫竹才是如此嗎!子由寫了《墨竹賦》給與可,說:“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講的道理)卻為養生的人所采納;輪扁,是制造車輪的,可是(他的經驗)卻被讀書人所運用。現在,您在畫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為是有道者的認識,難道不是嗎?“子由從來不畫畫,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與可的繪畫理論,還學得了他的繪畫方法。

  起初,與可對自己的墨竹畫并不看重。各地拿著絲絹前來求畫的人,一個接著一個地找上門來。與可很厭煩,把絲絹拋在地上罵道:“我要拿這些絲絹去做襪子!“致使士大夫把這當成話柄相傳。后來,與可自洋州回京師,我去徐州任知州,與可跟我說:“我近來告訴士大夫們說:我們墨竹畫派近在彭城,你們可以去那里求畫。這回襪子材料應當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還寫了一首詩,其中說道:“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我向與可說:“竹子長萬尺,應該用二百五十匹絹,我知道您是懶怠做畫,只是想要得到這些絹而已!“與可無言可對,就說:“我說錯了,世上哪里有萬尺長的竹子呢?“我對這做出了解釋,回答他的詩說:“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道:“蘇公真善辯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絹,我就要買田還鄉養老了。“隨著把他所畫的《筼筜谷偃竹》贈給了我,說:“這竹子只不過數尺,卻有萬尺的氣勢。“筼筜谷在洋州,與可曾經讓我作《洋州三十詠》詩,《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詩說:“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與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賞,燒筍當晚飯吃,打開信封看到詩,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飯噴了滿桌子。

  元豐二年正月二十日,與可死于陳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書畫,見到這幅墨竹圖,便停止了晾書,失聲痛哭起來。以前曹操祭奠橋公文中有車過墳前就會腹痛的話,而我也記載下來過去和與可開玩笑的話,可以看出我和與可之間的親密、深厚的情誼。

  注釋:

  ①萌:嫩芽。

  ②蜩(tiáo)腹:蟬的肚皮。蛇蚶:蛇腹下的橫鱗。

  ③遂:完成。

  ④庖丁:廚師。《莊子·養生》說:庖丁解牛的技藝高妙,因為他能洞悉牛的骨骼肌理,運刀自如,十九年解了數千只牛,其刀刃還同新磨的一樣,毫無損傷。文惠君聽了庖丁的介紹后,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⑤輪扁(piān),斫(zhuó)輪者也:《莊子·天道》載: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斫輪,輪扁停下工具,說桓公所讀的書都是古人的糟粕,桓公責問其由。輪扁說:臣斫輪“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卻無法用口傳授給別人。斫:雕斫。

  ⑥縑素:供書畫用的白色細絹。

  ⑦墨竹一派:善畫墨竹的人,指蘇軾。

  ⑧襪材當萃于子矣:謂求畫的細絹當聚集到你處。

  ⑨鵝溪:在今四川鹽亭縣西北,附近產名絹,稱鵝溪絹,宋人多用以作書畫材料。

  ⑩籜(tuò)龍:指竹筍。陳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陽。湖州:今浙江吳興,時蘇軾任湖州知州。

  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建安七年,曹操軍過浚儀,遣使以太牢祀舊友橋玄。祀文說:“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經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乎?“蘇軾以此典比喻自己與文與可的情誼篤厚。

  賞析: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不過是一篇繪畫題記,卻寫出了文同高明的畫論、高超的畫技和高尚的畫品,寫出了作者自己與文同的友誼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隨筆揮寫,卻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作為一篇繪畫題記,大多要描述畫面的形象,敘說畫家作畫的過程,交代收藏者的得畫經歷,總之,不外以鑒賞、考訂為主要內容。而蘇軾這篇《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卻不是一般的繪畫題記,它實際上是一篇紀念文章,是表現對于一位詩人而兼書畫家的朋友、親戚的追懷、悼念,因此就不能不打破一般繪畫題記的常規寫法。作者所要追懷、悼念的不是普通的朋友、親戚,而是一位詩人而兼書畫家的朋友、親戚。況且這追懷、悼念又是因逝者的一幅《筼筜谷偃竹》的繪畫而引起的,所以最好的追懷、悼念,就莫過于充分指出和肯定逝者在藝術上的杰出的創造和成就。這篇文章一開始也就從介紹文同對于畫竹的藝術見解落筆。

  文同主張畫竹之前,必須先對于竹子有深入細致的觀察了解,再經過反復的醞釀、構思,心目當中隱然形成成熟的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研墨伸紙作畫,手不停揮,一氣呵成,一幅畫竹便創作出來了。這種從生活體驗到藝術創作的過程,也就是形象思維的過程,是符合藝術創作的規律的。

  文章劈頭的一段議論,提出十分精彩的畫竹主張。“胸有成竹“的成語,就是從這里來的'。但議論又不能發揮過多,否則便離開了追懷、悼念逝者的主題。所以下面緊接著指出:“與可之教予如此。“點明被追懷、悼念的《筼筜谷偃竹》的作者文同。是文同這么告訴蘇軾的。蘇軾也是詩人而兼書畫家,他和文同建立了深厚情誼,不只因為是朋友、親戚,也不只因為彼此的政治傾向一致,還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藝術愛好,他們寫文章贈答,用詩歌唱和,而且在畫竹方面屬于同一流派。文同關于畫竹的主張,實際上也是蘇軾的主張。蘇軾曾在《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為謝且遺古銅劍》詩中描寫他在友人家喝酒后作畫的過程,同時還在《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詩中認為寫詩要像追趕逃犯那樣緊急,迅速把眼前景色描繪下來,略有遲緩,景色一消失,就沒法描畫了。這如同畫竹的“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一樣,必須善于捕捉形象,并且及時加以表現。其實繪畫作詩,原理本來相同,都講求形象的氣韻生動,而不追求外在體貌的形似。我們以前講過,蘇軾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詩中也指出繪畫上注重外形相似,這就等于小孩子一般的見識。如果寫詩也這么要求,那么,這個人就一定不懂得詩。畫竹的鉤勒法,“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就是力求形似,而水墨畫法的主張“胸有成竹“,然后—揮而就,則是力求神似,通過竹子的完整形象表現出竹子的神態來。

  蘇軾很謙虛,他說這些藝術見解是文同告訴他的。而且,蘇軾還講述了實際是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的關系,并且提到一般的認識論原理上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這是上文“胸有成竹“一段議論的補充與深化,也是一位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各方面都有著極深造詣的藝術家的甘苦之言。蘇軾從自己的方面指出由于“不學“而“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那言外之意,還是在肯定文同的藝術理論的同時,進一步肯定其藝術實踐的“操之“甚“熟“,因而得心應手、揮灑如意。文章總是緊扣著追懷、悼念文同這一主旨。所以下面又引用一段旁人贊揚文同的話來加以印證。“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養生者取之;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邪?’“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

  《墨竹賦》是蘇轍為文同所畫的墨竹而寫贈文同的一篇賦。賦中以“客“的口吻,舉了兩個古代技藝高超的的事例來說明文同的精于畫墨竹是表觀了他懂得事物發展的普遍法則。在這篇《墨竹賦》中,蘇轍用庖丁解牛和輪扁斫輪來比喻文同,認為文同具有高超的畫竹才能,但畫竹只是作為寄托,他實際是了解、掌握了事物規律的人。蘇軾引用蘇轍這幾句話,是把文同畫竹的得心應手、揮灑如意提到“有道“的高度來認識,而不停留在繪畫技巧本身。不過,蘇軾還指出:“子由未嘗畫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因為蘇轍不會作畫,所以他只能從一般意義上來評論,而蘇軾自己也是畫家,他除了通過畫竹了解文同是“有道“的人以外,還能掌握文同畫竹的方法。這里,用“并得其法“一句收結了前面關于畫竹的議論。

  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評價文同的畫竹主張和畫竹實踐。下面由“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二段,敘寫作者與文同關于畫竹的書信、詩歌往來的故事,進而高度評價文同的畫品、畫德,并且歸到《筼筜谷偃竹》的題目上來。

  文章的第二段開始說的幾句是說文同對自己的畫竹,開始并不很看重,人有請求,就答應為之作畫。其后四面八方拿著絹綢請求作畫的人腳踩著腳,越來越多,文同便厭煩了,把絹綢投擲在地,說是用來做襪子,表示極端輕視。文人官僚之間把他這件事當作談話的資料。蘇軾通過求畫人的“足相躡于其門“,寫出文同畫竹的為人們所喜愛和貴重,又通過文同把縑素“投諸地而罵“,寫出文同的不肯自居于畫匠,以畫竹作世俗應酬,沽名釣譽。文同不肯輕易為人畫竹,卻同蘇軾開玩笑,要人們去找蘇軾畫竹。這樣一來,做襪子的材料絹綢就集中到蘇軾那里去了。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話,但由此卻可以看出文同與蘇軾之間關系的親密,而且說明了蘇軾對文同的精于畫墨竹確實是“并得其法“的。蘇軾略舉文同信后附詩的兩句,也完全證實了這一點。鵝溪絹,是鵝溪出產的絹綢。鵝溪在四川鹽亭縣,那里出產的絹綢潔白、均勻、細致,很適宜于作畫。掃取,是揮寫而成的意思。寒梢,指經冬不凋的長長的竹枝。

  這兩句詩體現了文同的墨竹畫法:竹子是一揮而就的,即“掃取“,畫在短短的一段絹綢上,卻具有直節云霄之勢,所謂“萬尺長“。文章至此點山《筼筜谷偃竹》這幅繪畫。兩位詩人而兼書畫家的朋友,親戚之間,為了二百五十匹絹綢的進行討價還價式的調笑,實際上是彼此心照不宣地談論著畫竹的藝術。“擬將一段鵝溪絹,掃取寒梢萬尺長“與“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其精神實質完全一致,都說明了生活與創作的源與流關系,說明了藝術美不同于自然美,說明了詩人畫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對現實客觀事物所進行的提煉、集中、夸張、渲染。《筼筜谷偃竹》這幅繪畫就是如此,所謂“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

  因為提到了筼筜谷,自然需要對這個地方作一交代。但蘇軾不是孤立地進行介紹,而是由此又描述了文同的一件趣事、雅事。文同在洋州喜好種植花木,修建園亭,曾就各處景物逐一題詠,寫了《守居園池雜題》詩共三十首。蘇軾也逐一和了詩,這就是《洋州三十詠》,蘇軾詩集作《和與可洋州園池三十首》,其中第二十四首題為《筼筜谷》,即這里所引的詩,詩中扣著筼筜谷產竹,描寫文同愛山愛竹并喜歡吃竹筍。漢川,即指洋州,因洋州在漢水上游。籜,是筍殼。竹子一名龍孫,所以稱竹筍為籜龍。渭,指陜西的渭水。《史記·貸殖列傳》曾記載“渭川千畝竹“,那里的人因而很富有,相當于“干戶侯“。這里借用“渭濱干畝“,來表示洋州盛產竹子。全詩意思是洋州那么多高高的竹子,像蓬草一樣遍地都是,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想來是太守清貧貪饞,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里。這也是開玩笑的話,所以文同打開信封讀完這首詩,那時他正和妻子在筼筜谷燒竹筍進晚餐,不由得大笑起來,口中的飯噴了一桌子。這一段簡短的描述,十分形象,生動,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思想性格,也表現了蘇軾同他的親密關系,但更重要的還是突出了文同的品德。作知州而“清貧“,以竹筍為食,是寫其廉潔,攜妻子游山,自備晚炊,是寫其曠放,而“渭濱千畝在胸中“,則又照應前面的“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議論,以詼諧的筆調,通過文同的趣人趣事、雅人雅事,寫出他的畫竹理論主張。

  文章的第二段寫到《筼筜谷偃竹》的題目。下面第三段則以交代文章的寫作緣由作為全篇的結束。文同于元豐元年(1078)十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吳興縣。文同去湖州上任,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病逝于陳州的宛丘驛。這年七月七日、繼文同任湖州知州的蘇軾晾曬書畫,看到了文同送給他的《筼筜谷偃竹》,感傷故舊不禁痛哭失聲。他放下畫卷,便寫下這篇記念文章。“昔曹孟德祭橋公文有‘車過腹痛’之語,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于予親厚無間如此也。“曹孟德,即曹操。橋公,指橋玄。曹操年輕時,橋玄對他多有鼓勵幫助,后來他們的情誼日益加深,曾約定無論誰死了,活著的人路過墓地而不用雞酒祭奠,那么車過三步就要鬧肚子疼。這不過是說著玩的話,但顯示了二人關系的不同尋常。蘇軾引用這個典故,來說明他在這篇文章中記述當年與文同的“戲笑之言“,也為的顯示他們之間的“親厚無間“,那么,作者對逝者的追懷之深切、悼念之沉痛也就充分表現出來了。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4

  【原文】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譯文】

  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蘆桔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愿意永遠都作嶺南的人。

  【賞析一】

  從“荔枝詩”看東坡先生的嶺南心境,蘇東坡于宋哲宗紹圣元年被人告以“譏斥先朝”的罪名被貶嶺南,“不得簽書公事”。于是,東坡先生流連風景,體察風物,對嶺南產生了深深的熱愛之情,連在嶺南地區極為平常的荔枝都愛得那樣執著。

  【賞析二】

  蘇東坡因仕途坎坷曾經想避世遁俗,又因戀戀不忘國運民生終于沒能做到歸隱山林。在嶺南時,東坡先生的.內心正處于這種出世與入世兩難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正是這種兩難心境的形象描述。

  【賞析三】

  紹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蘇軾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詩,對荔枝極盡贊美之能事:“……垂黃綴紫煙雨里,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自此以后,蘇軾還多次在詩文中表現了他對荔枝的喜愛之情。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幾時熟,花頭今已繁。”《贈曇秀》:“留師筍蕨不足道,悵望荔枝何時丹。”《〈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攜酒來游乎?’意欣然許之。”《和陶歸園田居》其五:“愿同荔枝社,長作雞黍局。”《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二句最為膾炙人口,解詩者多以為東坡先生在此贊美嶺南風物,從而抒發對嶺南的留戀之情,其實這是東坡先生滿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贊歌。

  不錯,從一些現象上看起來,蘇軾在嶺南時的心情與初貶黃州時相比,確實顯得更加平靜,不見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的失意與苦悶。《宋史》本傳說蘇軾在惠州“居三年,泊然無所蒂介,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貶為瓊州別駕后,居在“非人所居”的地方,“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筑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游,若將終身。”蘇轍《東坡先生和陶詩引》介紹: “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華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蘇東坡在嶺南時,除了關心自然風光和民情風俗以外,還與出家人交往頻繁,詩文中就留有很多與僧人唱和的作品。這一定程度上確實表現了避世意識。

  我們實在無法相信蘇東坡這樣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仁人志士會避世遁俗。有一件事實很能說明這個有趣的問題。

  晚年的蘇東坡似乎很喜歡陶淵明,不厭其煩地和陶淵明的詩,并把和陶的詩專門編為一集。蘇東坡和陶淵明詩以居嶺南時為最多。從紹圣二年正月在惠州貶所到元符三年八月遷舒州團練副使,徙永州安置,在短短的五年零八個月里,和陶詩凡四十四次一百余首。東坡先生還自述其和陶用意:“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淵明,欲以晚節師范其萬一也。” (見蘇轍《東坡先生和陶詩引》)這仿佛在告世人:蘇東坡從此絕意仕途,欲效陶淵明歸隱園田,長作嶺南人了。

  有意思的是,東坡先生那位心跡相通的老弟卻對東坡自述的和陶詩用意提出了疑問,他在《東坡先生和陶詩引》一文中說:“嗟乎,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之!”清人紀昀也以為蘇軾“斂才就陶,亦時時自露本色”。

  蘇轍不信其兄會真心歸隱,幾百年后紀昀的看法也一樣。他們的看法可以在蘇東坡和陶詩中可以得到印證。《和陶飲酒二十首》其十一曰:“詔書寬積欠,父老顏色好。再拜賀吾君,獲此不貪寶。”其十八曰:“蕪城閱興廢,雷塘幾開塞。明年起華堂,置酒吊亡國。”其二十曰:“當時劉項罷,四海瘡痍新。三杯洗戰國,一斗消強秦。”《和陶詠三良》有:“殺身固有道,大節要不虧。君為社稷死,我則同其歸。”這都可以看出蘇軾恬淡的外表掩飾不了牽掛國運民生的憂患情懷。

  【賞析四】

  這種憂患情懷在《荔枝嘆》一詩中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他首先借漢唐故實抨擊統治階級只顧自己享樂而不關民生疾苦的丑惡本質:“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顛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龍眼來。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千年以后,我們尤可想見蘇學士老淚縱橫,祈求上蒼:“我愿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雨順風調百谷登,民不饑寒為上瑞。”

  【賞析五】

  紹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題下有兩首,這里選第二首。嶺南兩廣一帶在宋時為蠻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遷客逐臣到這里,往往頗多哀怨嗟嘆之辭,而東坡則不然,他在這首七絕中表現出他素有的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精神風貌。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5

  原文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注釋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東晉時音樂家,善箏笛。《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于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⑵ “綠窗”,碧紗窗。

  ⑶ 新月句:客將遠行,故如此說。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⑷ 欲去又還不去:欲去還留戀,終于不得不去。

  賞析

  首二句以晉人桓伊為王徽之吹奏三個曲調的典故,以發問的形式提出疑問:夜深人靜時,是誰吹奏有名的古曲,將人們從夢中喚醒?此二句暗寫離別。次二句融情入景,通過新月、煙云、天空、江面等景,將整個送別情景和盤托出,織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浩淼幽清的圖畫。

  上片寫離別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是誰吹起了優美的笛曲,將人從夢中驚醒。是什么樣的夢呢?從“驚破”一詞來看,似有怨恨之意。夜聽名曲,本是賞心樂事,卻引起了怨恨;而一旦夢醒,離愁就隨之襲來,可見是個好夢。大概是夢見和朋友一起飲酒賦詩吧!歡聚的日子馬上就要結束,怎不使人懊惱、愁悶?推開窗戶,不知是要追尋那悠揚的笛聲,還是要尋回夢中的歡愉,只見江天茫茫,空蕩蕩的'天上,掛著一彎孤單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間。江天之際,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悶化作的煙霧塞滿了。

  下片遙想“明日”分別的情景。“欲去又還不去”,道了千萬聲珍重,但遲遲沒有成行。二月春深,將是“落花飛絮”的時節,景象凄迷,那時別情更使人黯然。“飛絮送行舟,水東流。”設想離別的人終于走了,船兒離開江岸漸漸西去。送別的人站立江邊,引頸遠望,不愿離開,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舊東流入海。以“流水無情”反襯人之有情,有借“飛絮送行舟”表達人的深厚情意,結束全詞,分外含蓄雋永。詞所謂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謂作此詞的第二日開船,須作稍微寬泛的理解。詩集送柳子玉詩稱“先生官罷乘風去”之后,復數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參。

  通觀全詞,沒有寫一句惜別的話,沒有強烈激切的抒情。將情感融入景物, 此詞上片寫送別情景,以景色作為笛聲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氛圍。下片運用疊句造境傳情,想象次日分別的情景,大大擴展了離情別緒的空間。如此虛實結合,渲染出一種強烈的情感氛圍,使讀者受到極強的藝術感染這是本詞的藝術魅力所在。在眾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賦予它們生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氣勃勃,整個藝術畫面都活躍起來,這是本詞的藝術特色。上片用“愁”寫煙,使新月也帶上了強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狀柳絮,使之與東去的流水對比而生情。而“愁煙”和“飛絮”在形態上又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飄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物;它們輕虛空靈,似乎毫無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無限擴散,彌漫整個宇宙,用它們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傳達出迷蒙悵惘、拂之不去的眷戀之情,那是再妙不過的了。但作者似乎是隨手占來,毫不費力,只道眼前所見,顯得極其自然。這正是詞人的高超之處。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6

  作品原文

  和子由澠池懷舊①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③,應似飛鴻踏雪泥②。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③已死成新塔,壞壁④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⑤嘶。

  作品注釋

  ①此詩作于蘇軾經澠池(今屬河南),憶及蘇轍曾有《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從而和之。子由:蘇軾弟蘇轍字子由。澠(miǎn)池:今河南澠池縣。這首詩是和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人生”句:此是和作,蘇軾依蘇轍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發出人生之感。查慎行、馮應榴以為用禪語,王文誥已駁其非,實為精警的譬喻,故錢鐘書《宋詩選注》指出:“雪泥鴻爪”,“后來變為成語”。

  ③老僧:即指奉閑。蘇轍原唱“舊宿僧房壁共題”自注:“昔與子瞻應舉,過宿縣中寺舍,題其老僧奉閑之壁。”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

  ④壞壁:指奉閑僧舍。嘉祐三年(1056年),蘇軾與蘇轍赴京應舉途中曾寄宿奉賢僧舍并題詩僧壁。

  ⑤蹇(jiǎn)驢:腿腳不靈便的驢子。蹇,跛腳。蘇軾自注:“往歲,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澠池西),騎驢至澠池。”

  作品譯文

  人生在世,到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覺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它在這塊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為鴻鵠的飛東飛西根本就沒有一定。老和尚奉閑已經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們也沒有機會再到那兒去看看當年題過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們的題壁,是不是同飛鴻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嗎?——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

  創作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冬,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作詩寄蘇軾,這是蘇軾的和作。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命為澠池縣主簿,未到任即中進士。他與蘇軾赴京應試路經澠池,同住縣中僧舍,同于壁上題詩。如今蘇軾赴陜西鳳翔做官,又要經過澠池,因而作《懷澠池寄子瞻兄》。詩云:“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游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蘇軾的和詩,四個腳韻與原作全同,卻縱筆揮灑,絲毫未受束縛。

  作品鑒賞

  前四句一氣貫串,自由舒卷,超逸絕倫,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首聯兩句,以雪泥鴻爪比喻人生。一開始就發出感喟,有發人深思、引人入勝的作用,并挑起下聯的議論。次聯兩句又以“泥”“鴻”領起,用頂針格就“飛鴻踏雪泥”發揮。鴻爪留印屬偶然,鴻飛東西乃自然。偶然故無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長的征途,所到之處,諸如曾在澠池住宿、題壁之類,就像萬里飛鴻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著就又飛走了;前程遠大,這里并非終點。人生的遭遇既為偶然,則當以順適自然的態度去對待人生。果能如此,懷舊便可少些感傷,處世亦可少些煩惱。蘇軾的人生觀如此,其勸勉愛弟的深意亦如此。此種亦莊亦禪的人生哲學,符合古代士大夫的普遍命運,亦能寬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煩惱,所以流布廣泛而久遠。

  后四句照應“懷舊”詩題,以敘事之筆,深化雪泥鴻爪的感觸。五、六句言僧死壁壞,故人不可見,舊題無處覓,見出人事無常,是“雪泥”、“指爪”感慨的具體化。尾聯是針對蘇轍原詩“遙想獨游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而引發的往事追溯。回憶當年旅途艱辛,有珍惜現在勉勵未來之意,因為人生的無常,更顯人生的可貴。艱難的往昔,化為溫情的回憶,而如今兄弟倆都中了進士,前途光明,更要珍重如今的每一時每一事了。在這首早期作品中,詩人內心強大、達觀的人生底蘊已經得到了展示。全詩悲涼中有達觀,低沉中有昂揚,讀完并不覺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種眷戀之情蕩漾心中,猶如冬夜微火。于“懷舊”中展望未來,意境闊遠。詩中既有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又有對前塵往事的深情眷念。

  此詩的重心在前四句,而前四句的感受則具體地表現在后四句之中,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先前的積極人生態度,以及后來處在顛沛之中的樂觀精神的底蘊。全篇圓轉流走,一氣呵成,涌動著散文的氣脈,是蘇軾的名作之一。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后追謚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與黃庭堅并稱“蘇黃”,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傳世。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7

  日喻

  蘇軾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為日也。日之與鐘、樾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樾,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渤海吳君彥律,有志于學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①眇:盲人。②樾:一種形狀像笛的樂器。③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④沒人:能潛入深水的人。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捫燭而得其形捫:觸摸

  B.皆求道之過也過:弊病

  C.然則道卒不可求歟?卒:通“猝”,倉猝

  D.昔者以聲律取士取:擇取

  10.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錯誤的求“道”方法的一組是(3分)

  ①扣盤而得其聲②未嘗見而求之人③莫之見而意之

  ④學以致其道⑤莫之求而自至⑥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盲人識日”比喻—個人只靠片面地拾取零碎的知識而對事物缺乏系統全面的了解,難免犯錯誤。

  B.作者指出了“昔”“今”之士對待“道”的錯誤態度和不足,肯定吳彥律的“有志于學”,勸勉吳彥律下功夫讀書。

  C.作者認為,有的人求道就他自己的見解來闡明它,有的人求道雖沒有理解它但借助主觀猜度它,這都是求道中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D.作者運用“盲人識日”“北人學沒”等寓言故事,讓讀者從對具體形象的體悟中明白所要講的道理,同時,也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說服力。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3分)

  (2)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3分)

  (3)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3分)

  答案:

  9.C(卒:終于、最終)

  10.A(排除④⑤即可)

  11.C(“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與原文意思相悖)

  12.(1)(一個)一出生就雙目失明的人不認識太陽,向眼睛好的人問太陽是什么樣子。

  (“者”“之”各1分,整體通順1分)

  (2)而人們不通曉道的情況與生來就不認識太陽的瞎子沒有什么不同。

  (“達”“異”各1分,整體通順1分)

  (3)所以凡是不(老老實實地)刻苦學習而專力強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學習潛水的一類的人。(“務”“學沒”各1分,整體通順1分)

  附加注釋

  ①日喻:關于太陽的比喻。

  ②眇:瞎子。

  ③樾:笛類樂器,比笛短,有七孔、三孔等說。

  ④蘇子:蘇軾自稱。

  ⑤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

  ⑥沒人:能潛入深水的人。

  ⑦渤海:唐代郡名,在今山東濱縣一代。

  譯文

  一出生就雙目失明的人不認識太陽,問看得見的人太陽是什么樣子。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樣子像銅盤。”這個失明的人敲銅盤聽到了它的聲音,一天聽到鐘聲,就把發出聲音的鐘當做了太陽。有的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光像蠟燭。”失明的人用手摸蠟燭,曉得了它的形狀。一天,摸到一支形狀像蠟燭的樂器龠,就把它當做了太陽。

  太陽和鐘、龠的差別太大了,但是天生雙目失明的人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他不曾親眼看見,而是向他人求得關于太陽的知識。抽象的道理很難被認識,這一點比太陽難認識的情況更加嚴重,人們不通曉抽象的道理的情況,和生來就不認識太陽的盲人沒有什么不同。通曉的人告訴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啟發誘導,也無法使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銅盤和用蠟燭來說明太陽的比喻或教法好。從用銅盤比喻太陽到把銅鐘當做太陽,從把銅鐘當做太陽而到把樂器龠當做太陽,像這樣輾轉連續地推導,難道還有個完嗎?所以人世上大談“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來闡明它,有的沒有理解它卻主觀猜度它,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這個“道”最終不可能求得嗎?蘇軾說:“道能夠通過自己的虛心學習,循序漸進使其自然來到,但不能不學而強求它。”那么什么叫做自然來到呢?孫武說:“會作戰的將軍能招致敵人,而不被敵人所招致,不使自己處于被動的境地。”子夏說:“各行各業的手藝人坐在店鋪作坊里,完成他們制造和出售產品的業務。有才德的人刻苦學習,來使道自然到來。”不是強求它而使它自己到來!

  南方有很多會潛水的人,他們天天都生活在水邊,七歲就能趟水過河,十歲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歲就能潛入水里了。潛水的人能長時間地潛入水里,哪里是馬虎草率而能這樣的呢?一定是對水的.活動規律有所領悟才能做到。天天生活在水邊,那么十五歲就能掌握它的規律。生來不識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壯年,見到了船也會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會潛水的人詢問來求得他們能潛入水里的技術,按照他們說的技術到河里試驗,沒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實實地刻苦學習而專力強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學潛水的人一樣。

  從前以講究聲律的詩賦擇取人才,所以讀書人學習儒家、墨家還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現在以經學擇取人才,所以讀書人只知道強求義理,而不是踏踏實實地學。渤海人吳彥律,是有志對經學做實實在在地學習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禮部主管的進士考試,因此,寫《日喻》來勉勵他。

  創作背景

  《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豐元年),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所作。“日喻”的“喻”,是“比喻”的意思,借用形象生動的事物進行比喻說理,是議論中常見的一種論證方法,《日喻》是一篇議論文,作者善于用形象比喻來逐層推進,引出觀點,因之成文。

  賞析

  蘇軾之文長于說理,往往“昭晰無疑”(《藝概·文概》),長篇論說文是這樣,短小精悍的雜說也莫不如此。而且雜說較之正式的議論文更靈活,筆調更從容,“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書》),充滿了詩一樣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尋味咀嚼。本文就是其雜說中的代表作。

  文章一開頭就敘述故事,這種故事中的人物、時間、地點,都不明確(即使虛擬的也沒有),其結構是抽象的,是作為論據的“寓言”。因其描寫生動,故而顯得具體實在,說服力極強。可以得出,任何知識都來源于感性經驗,如果撇開感性經驗而單靠間接經驗,就像瞎子那樣“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那么勢必會“轉而相之”,混淆這一事物與他事物的各種屬性,加以臆測,杜撰,鬧出“聞鐘以為日”“捫燭以為日”的笑話,那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作者指出:“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求達也無以異于眇。”如果單憑“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

  然而單有感性經驗還不夠,還得親自實踐,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作者認為“道可致而不可求”。而“致”與“求”的區別,作者引古人語對“致”作了解釋:“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這里的“致”就是一種“循序漸進”,平時積學,自然得“道”的意思,學至則道自致。譬如軍隊能夠掌握主動權,可進則進,可退則退,待時機成熟就行出擊,才能獲勝,若牽“求”勝利,就成了“致于人”了,就會失敗。求道也是如此,如果經過平時不斷的實踐,而不是急于求成,那么道是可致的。

  作者為了論證這個觀點,又講了另一個寓言故事。作者發現“南方多沒人”,而北方則少有,原因就在于“南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因為“日與水居”,故能漸識水性,“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水之道”)方才能“沒”,“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可見求“道”單憑勇氣是不行的,還得經過長期的實踐。如果想一蹴而就,“不學而務求道”,走捷徑,投機取巧,那就只能像北方學“沒”者那樣,沒有不被溺死的。

  作者運用寓言闡述道理時,夾敘夾議,深入淺出,寓言講完,道理也就清楚了。而且作者連續運用兩個寓言說明認識過程的兩個階段,絲絲入扣,環環相接,可稱之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運用兩個內容相近但有連續性發展性的寓言故事構成層出不窮、變化多端的結構,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趨深入和加強,這是蘇軾的創新。

  最后一段聯系實際并交代為文的目的。“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于道”;相反,“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經術本來就是載道的,所以“士知求道而不務學”,他們不知道“道”是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要想真正理解“道”,不能單靠讀幾本經書,應該雜學旁收,既不能忽略感性經驗,又要經過長期的摸索思考,以漸進于道。這里,作者是針對王安石以經術取士而發的。《御選唐宋文醇》卷三十八云:“宋自王安石始以經術取士,一時求仕者皆改其妃青媲白,而談道德仁義;及致之于用,則茫然失據,亦與妃青媲白無二焉,此蘇軾《日喻》所以作也。”

  總之,作者運輕靈之筆娓娓道來,仿佛與人對面而談,親切動人,語淺道明,毫無論說文的板滯之弊。且本文還繼承了戰國議論文的優點,以寓言作為論據,使行文簡潔明了,形象生動。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8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

  作者:宋, 蘇軾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原文

  洞仙歌·冰肌玉骨

  蘇軾〔宋代〕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注釋

  洞仙歌:詞牌名。

  眉州:今在四川眉山境內。

  孟昶:五代時蜀國君主,在位三十一年,后國亡降宋,深知音律,善填詞。

  花蕊夫人:孟昶的妃子,別號花蕊夫人;摩訶池:故址在今成都昭覺寺,建于隋代,到蜀國時曾改成宣華池。

  具:通俱,表都的意思。

  足:補足。

  冰肌:肌膚潔白如冰雪,《莊子·逍遙游》有神人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水殿:建在摩訶池上的宮殿。

  欹:斜靠。

  河漢:銀河。

  金波:指月光;玉繩:星名,位于北斗星附近。

  玉繩:星名。《太平御覽·天部五》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兩星為玉繩。玉之為言溝,刻也。瑕而不掩,折而不傷。”宋均注曰:“繩能直物,故名玉繩。溝,謂作器。”玉衡,北斗第五星也。秋夜半,玉繩漸自西北轉,冉冉而降,時為夜深或近曉也。

  流年:流逝之歲月;年華。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拼音解讀

  dòng xiān gē ·bīng jī yù gǔ

  sū shì 〔sòng dài 〕

  pú qī suì shí ,jiàn méi zhōu lǎo ní ,xìng zhū ,wàng qí míng ,nián jiǔ shí suì 。zì yán cháng suí qí shī rù shǔ zhǔ mèng chǎng gōng zhōng ,yī rì dà rè ,shǔ zhǔ yǔ huā ruǐ fū rén yè nà liáng mó hē chí shàng ,zuò yī cí ,zhū jù néng jì zhī 。jīn sì shí nián ,zhū yǐ sǐ jiǔ yǐ ,rén wú zhī cǐ cí zhě ,dàn jì qí shǒu liǎng jù ,xiá rì xún wèi ,qǐ 《dòng xiān gē 》lìng hū ?nǎi wéi zú zhī yún 。

  bīng jī yù gǔ ,zì qīng liáng wú hàn 。shuǐ diàn fēng lái àn xiāng mǎn 。xiù lián kāi ,yī diǎn míng yuè kuī rén ,rén wèi qǐn ,yī zhěn chāi héng bìn luàn 。

  qǐ lái xié sù shǒu ,tíng hù wú shēng ,shí jiàn shū xīng dù hé hàn 。shì wèn yè rú hé ?yè yǐ sān gèng ,jīn bō dàn ,yù shéng dī zhuǎn 。dàn qū zhǐ xī fēng jǐ shí lái ,yòu bú dào liú nián àn zhōng tōu huàn 。

  相關翻譯

  冰一樣的肌膚,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涼沒有汗。宮殿里清風徐來幽香彌漫。繡簾被風吹開,一線月光把佳人窺探。佳人還沒有入睡,她斜倚繡枕釵橫發亂。

  他起來攜著她的小手,走出無聲的庭院,隨時可見流星橫穿河漢。試問夜已多深?已過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繩星向下旋轉。她掐著手計算,秋風幾時吹來,不知不覺間感到,流年似水,歲月在暗暗變換。

  相關賞析

  此詞描述了五代時后蜀國君孟昶與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訶池上納涼的情景,著意刻繪了花蕊夫人姿質,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嘆。

  上片寫花蕊夫人簾內欹枕。首二句寫她的綽約風姿:麗質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涼無汗。接下來,詞人用水、風、香、月等清澈的環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潤,創造出境佳人美、人境雙絕的意境。其后,詞人借月之眼以窺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飾的殘妝——“釵橫鬢亂”,來反襯她姿質的美好。上片所寫,是從旁觀者角度對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觀察。

  下片直接描寫人物自身。“起來攜素手,”寫女主人公已由室內獨自倚枕,起而與愛侶戶外攜手納涼閑行。“庭戶無聲”,制造出一個夜深人靜的氛圍,暗寓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時見疏星渡河漢”,寫二人靜夜望星。以下四句寫月下徘徊的情意,為納涼人的'細語溫存進行氣氛上的渲染。以上,作者通過寫環境之靜謐和斗轉星移之運動,表現了時光的推移變化,為寫女主人公納涼時的思想活動作好鋪墊。結尾三句是全詞點睛之筆,傳神地揭示出時光變換之速,表現了女主人公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這首詞寫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艷羨、贊美中附著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詞清空靈雋,語意高妙,想象奇特,波瀾起伏,讀來令人神往。

  作者介紹

  蘇軾蘇拭〔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9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注釋】

  1、西江月:原為唐教坊曲,后用作詞調。《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中呂宮”。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

  2、世事一場大夢:《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后知其大夢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3、新涼:一作“秋涼”。

  4、風葉:風吹樹葉所發出的聲音。鳴廊:在回廊上發出聲響。《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徐寅《人生幾何賦》:“落葉辭柯,人生幾何”。此由風葉鳴廊聯想到人生之短暫。

  5、眉頭鬢上: 指眉頭上的愁思鬢上的白發。

  6、賤:質量低劣。

  7、妨:遮蔽。

  8、孤光:指獨在中天的月亮。

  9、琖:同“盞”,酒杯。

  【翻譯】

  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響徹回廊里,看看自己,眉頭鬢上又多了幾根銀絲。

  酒并非好酒,卻為客少發愁,月亮雖明,卻總被云遮住。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著北方。

  【賞析】

  詞一開端,便慨嘆世事如夢,雖然蘇軾詩詞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夢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語,或為往古來今之思,讀來往往覺其放達,而不覺其悲切。此處卻不然,以一種歷盡滄桑的語氣寫出,加上幾度秋涼之問,風葉鳴廊,忽覺人生短暫,已驚繁霜侵鬢,益覺開頭浮生若夢的感嘆,并非看破紅塵的徹悟,而是對自身遭際有不平之意,從而深感人生如夢境般荒謬與無奈。

  “世事一場大夢”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體的歷史實事,即指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事情,亦可以理解為蘇軾對人生命運的抽象意義的認識。“世事如夢”,“人生如夢”,一切皆如白駒過隙,雪后飛鴻,人生只是天地間偶然的飄蓬,所以不可執著于現實中的得失榮辱,而應超脫于具體的萬事萬物,使自己內心趨于平衡。“人生幾度新涼”,用“新涼”指又一個秋天的來臨,并且突出了秋天乍到的“新”,可見詩人對節候變化的敏感,時間的流逝磨蝕著有限的生命,詞人由此產生出真摯的惜時之情。“新涼”亦指詩人再次遭到排擠打擊的人生際遇,用一個“涼”字,表達了詩人心中的凄涼之情,所以,“人生幾度新涼”不僅指自然節候的變化,同時也是指人生命運的起伏不定、變幻莫測。這句話把自然與人生結合起來,以自然的變幻來反襯出詞人對人生命運的無奈謂嘆,寄意深刻,韻味悠遠。開頭兩句詞遠遠不止是蘇東坡在記敘一時一地之事,或是一己一身之感,而是借寫具體的事實,表達他對抽象意義上的人生命運的深沉思忖。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在冷落清秋的夜里,涼風吹打著庭院里的樹葉,在空曠的長廊里發出凄涼的回響。詞人取過鏡子,看見兩鬢爬滿了白發,“人生何處得秋霜?”詞人由此陷入了深沉的思索中,讀者同樣可以感覺到陣陣寒意襲來。

  過片兩句,更可見牢騷。“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酒賤”是因為“人賤”,暗指身遭貶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隱喻小人當道,君子遭讒。蘇軾遠貶黃州,心中的失落與不滿是以這種自我嘲諷的形式來表現的。因“烏臺詩案”受蘇軾牽連被貶的人太多,而蘇軾也因此不愿連累友人,所以絕少與故人交往,這里的“客少”應是指當時的實際情況。在這靜寂的夜里,在這皓月當空之時,清秋的寒氣陣陣襲人,此時,蘇軾心中的孤獨凄涼之感是難以排遣的。中秋月明,而明月總是被烏云遮去光芒。有人認為“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可見“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寫的是眼前實景,是自然現象,但似乎還有更深的內涵,是在借自然之景抒寫他對社會環境的認識。這里隱含了作者深深的政治憤懣情緒,“云妨”比喻小人當道,欺瞞主上迷惑視聽排斥忠良。作者為自己忠而被謗,謫居偏地黃州,政治抱負難于發揮而深感憂傷苦悶,而此情此景,唯有對月把孤盞聊以解憂愁了。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涼北望”點出了作詞的時間與主旨。“中秋”是傳統意義上團聚的節日,蘇軾選取“中秋”這一宴樂的節日作為背景,以虛筆中的樂景寫哀情,使哀情為之更哀。“北望”點出了作詞的主旨。“北望”的'含義,歷代論者有所爭議,《古今詞話》認為蘇軾“一日不負朝廷,其懷君之心,末句可見矣”,而胡仔認為是“兄弟之情見于句意之間矣”。據記載這首詞下原有注釋“寄子由”,可見蘇軾此詞是在中秋之夜寫給其兄弟蘇轍的。其實,蘇軾當時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思弟之情,憂國之心,身世之感,或許交織在一起,作為欣賞者,也不妨拋開考證,作寬泛理解。蘇軾晚年飽受政治打擊,他多以佛、道思想來超然物外,以消解現實的苦悶,但此詞籠罩著一層悲涼的氣氛,可見蘇軾始終沒能擺脫塵世的痛苦。在這熱鬧的中秋月明之時,唯一可以慰藉自己落寞孤寂情懷的是那真摯的手足深情。蘇軾渴望著與兄弟一訴衷腸,無奈遠貶黃州的他只能在北望中借明月遙寄相思。天涯同一月,相思兩地情,遙望卻不能與之相聚,明天卻又要面臨現實中太多的痛苦與無奈,蘇軾因而陷入更為深沉的悲涼之中。

  特點

  整首詞突出了一個“涼”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涼風、明月與孤燈等情感意象,營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蘇軾借寫節候之“涼”,抒寫人生之“悲涼”,表達了他對現實人生的深沉思考。與這首詞意境與主旨相似的就是那首寫于密州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那首詞中,蘇軾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與這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相比,兩詞都是借寫景抒懷,都渲染了一個“寒”、“涼”情緒意境,給詞蒙上了一層深厚的情感意韻。所不同的是前者在于指出節候之“清寒”,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涼”;前者寫天上人間之“清寒”,后者寫現實人間之“凄涼”;前者想象天上人間之“寒”以反襯人世間值得留戀,后者借人間之真情以慰藉自己“凄涼”的心靈。兩詞相得益彰,情韻悠遠,表達了飽受政治打擊的蘇軾對歷史人生的深刻認識,以及對人世真情的深深眷戀。

  總結

  蘇軾這首詞也寄寓了一定的哲理意味。但這種哲理意味是通過營造一個完美的審美意境傳達出來的。讀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與空寂的長廊,孤獨的詞人身影與孤獨的黯淡燈光,以及由此流露出來的詞人深沉的人生思考與真摯的人世之戀,讀者并不感覺到說理、議論的空洞與枯燥,而是為詞中深沉的情感所打動,然后體驗出作者蘊含于詞中的哲理趣味。另外,蘇軾是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詞人,然而這首詞風格柔婉,可以看出蘇軾的詞風也有悲情婉約的一面,這種哀怨隱忍之作更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0

  作品原

  贈劉景文⑴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⑵,菊殘猶有傲霜枝⑶。

  一年好景君須記⑷,正是橙黃橘綠時⑸。

  作品注釋

  ⑴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士,曾上表推薦,并以詩歌唱酬往來。

  ⑵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擎:舉,向上托。雨蓋:舊稱雨傘,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⑶菊殘:菊花凋謝。猶:仍然。傲霜:不怕霜動寒冷,堅強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對男子的敬稱,您。須記:一定要記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歷秋末冬初。

  作品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創作背景

  此詩是蘇軾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劉時,劉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到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蘇軾感劉人生坎坷遭遇,應當時景色作此詩作。

  作品鑒賞

  這首詩寫的是初冬的景色。為了突出“橙黃橘綠,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詩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筆墨描繪了一幅殘秋的圖景:那曾經碧葉接天、紅花映日的諸蓮塘荷,現在早已翠減紅衰,枯敗的莖葉再也不能舉起綠傘,遮擋風雨了;獨立疏籬的殘菊,雖然蒂有余香,卻亦枝無全葉,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風傲霜,依然勁節。自然界千姿萬態,一年之中,花開花落,可說是季季不同,月月有異。這里,詩人卻只選擇了荷與菊這兩種分別在夏、秋獨占勝場的花,寫出它們的衰殘,來襯托橙橘的歲寒之心。詩人的.高明還在于,他不是簡單地寫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將描寫的筆觸伸向了荷葉和菊枝。這是因為,在百花中,“唯有綠荷紅菡萏”,是“此花此葉長相映”的(李商隱《贈荷花》)。歷來詩家詠荷,總少不了寫葉:如“點溪荷葉疊清錢“(杜甫《絕句漫興九首》)、“接天蓮葉無窮碧”(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由此看來,終荷花之一生,荷葉都是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蘇軾深知此理,才用擎雨無蓋表明荷敗凈盡,真可謂曲筆傳神。同樣,菊之所以被譽為霜下之杰,不僅因為它蕊寒香冷,姿懷貞秀,還因為它有挺拔勁節的枝干。花殘了,杖還能傲霜獨立,才能充分體現它孤標傲世的品格。詩人的觀察可謂細致炙,詩人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亦可謂強。這兩句字面相對,內容相連,是謂“流水對刀。“已無刀、“猶有”,一氣呵成,寫出二花之異。

  可是,不論是先謝還是后凋,它們畢竟都過時了,不得不退出競爭,讓位于生機盎然的初冬驕子──橙和橘。至此,詩人才滿懷喜悅地提醒人們:請記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還是在“青黃雜糅,文章爛兮”(屈原《橘頌》)的初冬時節。這里橙橘并提,實則偏重于橘。從屈原的《橘頌》到張九齡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樹一直是詩人歌頌的“嘉樹”,橘實則“可以薦嘉客”。橘樹那“經冬猶綠林”、“自有歲寒心”的堅貞節操,豈止荷、菊不如,直欲與松柏媲美了。“菊殘猶有傲霜枝”,后來就有人借用它比喻堅貞不屈的人。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曾將此詩與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詩相提并論。兩詩雖構思和描寫手法相似,藝術工力悉敵,內容卻以蘇詩為勝。這是因為,韓詩雖也含有一定哲理,卻仍只是一首單純的寫景詩;蘇詩則不然,它融寫景、詠物、贊人于一體,借物喻人,贊頌劉景文的品格和節操。韓詩所贊乃人人心目中皆中皆以為好的早春;蘇詩卻把那些“悲秋傷春”的詩人眼中最為蕭條的初冬寫得富有生意和詩意,于此也可見他曠達開朗、不同尋常的性情和胸襟。真是淺語遙情,耐人尋味。蘇軾這首詩雖為贈劉景文而作,所詠卻是初冬景物,了無一字涉及劉氏本人的道德文章。這似乎不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于將對劉氏品格和節操的稱頌,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于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操。因此如果以情韻與理趣來看,蘇詩卻似略勝一籌于韓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間“進士”。其文汪洋恣肆,豪邁奔放,與韓愈并稱“韓潮蘇海”。其詩題材廣闊,清新雄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1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宋代 蘇軾

  金山樓觀何眈眈,撞鐘擊鼓聞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兩三。

  云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

  我來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懷慚。

  同游盡返決獨往,賦命窮薄輕江潭。

  清晨無風浪自涌,中流歌嘯倚半酣。

  老僧下山驚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談。

  自言久客忘鄉井,只有彌勒為同龕。

  困眠得就紙帳暖,飽食未厭山蔬甘。

  山林饑臥古亦有,無田不退寧非貪。

  展禽雖未三見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當投劾謝簪組,為我佳處留茅庵。

  譯文

  金山的寺院樓閣多么壯偉深邃,撞鐘擊鼓的宏亮聲音一直傳到淮南。

  焦山到底有什么?只有茂密長竹,打柴汲水的僧侶不過二三。

  翻卷的波濤洶涌人跡罕到,時有沙田農戶前去祈求春蠶。

  我來金山還在此地留宿,不去焦山讓我心中自慚。

  同游的人都已返回,我決然獨自前往,天生命窮運薄不懼怕險惡的江潭。

  清晨無風波浪兀自騰涌,舟行中流我高歌長嘯趁著飲酒半酣。

  老僧下山驚異我這遠客來到,笑著迎接知是同鄉,欣喜地親切交談。

  老僧說久客異地已忘懷故里,終年只是跟彌勒佛相隨相伴。

  困眠時紙帳中十分溫暖,飽食從來沒嫌棄山中菜蔬味道不甘。

  居住在山林從古以來就會有饑餓,未置田產因此不肯退隱豈不太貪?

  我雖然沒像展禽那樣三次被罷,卻如嵇康般自知出仕有七種不堪。

  我就要自己請求辭去官職,請為我在山水佳處留一茅屋且把身安。

  注釋

  ⑴焦山:在長江中,因漢末焦先隱居于此,故名,與金山對峙,并稱“金、焦”。

  ⑵眈(dān)眈:深邃貌。左思《魏都賦》:“翼翼京室,眈眈帝宇。”

  ⑶淮南:指揚州。

  ⑷云霾(mái):陰云,形容翻卷的浪濤。

  ⑸沙戶:沙洲上的人家。

  ⑹此:指焦山。

  ⑺盡返:一本作“興盡”。

  ⑻賦命:天生的命運。

  ⑼彌勒:佛名。彌勒是姓,為慈氏;字阿逸多,義為無勝。同龕(kān):意為同室相伴。龕,盛著佛像或神主的小閣。

  ⑽紙帳:紙作的帳子。用藤皮繭紙纏于木上,以索纏緊,勒作皺紋,不用糊,以綿拆縫,以稀布為頂,取其透氣。唐詩僧齊己《夏日草堂作》詩:“沙泉帶草堂,紙帳卷空床。”

  ⑾“展禽”句:展禽,春秋時魯大夫,魯僖公時人,又字秀。因食邑柳下,謚惠,故稱柳下惠。任士師時,三次被免官。此詩人借以自況仕途不得志。黜(chù),廢免。

  ⑿“叔夜”句:三國時魏人嵇康(字叔夜)反對當時執政的司馬師、司馬昭等。山濤推薦他做選曹郎,他在給山濤的絕交書里列陳不能出仕的原因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后以“七不堪”作為才能不稱的典故。

  ⒀投劾(hé):指自劾。劾,檢舉過失,古代官員檢舉某官過失,向上司或朝廷打報告,稱“劾狀”。凡是被劾或自劾的,視其過失大小,予以不同的處分。謝簪(zān)組:辭去官職。謝,辭謝。簪,固冠的.簽子。組,系印的帶子。簪組猶言冠帶,指有官職的人。

  ⒁茅庵:草舍。

  賞析

  一、二兩句略寫游金山寺之情形。“金山樓觀何耽耽”,金山樓寺耽耽而立,突兀江中,“中泠南畔石盤沱”(《游金山寺》)者是也。“撞鐘擊鼓聞淮南”,寫寺院晨鐘暮鼓,其聲遠播淮南之地,此二句,總寫金山形制規模之盛。金山言畢,筆鋒轉入與之對峙之焦山。“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兩三”,與金山之崇閣險石,洪鐘大鼓相比,焦山僅有落落修竹,寂寂寺僧。“云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沙田由江水沖積而成,肥沃非常,故有農戶亦于其上經營農桑。焦山云霾在空,長浪逐空,拍岸擊石,環境如此之劣,故而絕少人跡,偶有江上沙戶,于此祈求春蠶無災而已。關于焦山之險,蘇轍有《和子瞻》詩,所言甚備。其云:“金山游遍人焦山,舟輕帆急須臾間。涉江已遠風浪闊,游人到此皆爭還。山頭冉冉萬竿竹,樓閣不見門長關。”同行諸人登覽金山之后皆已回轉行程,而詩人留宿金山而不訪焦山,心下有慚,故決意獨自前往。“賦命窮薄輕江潭”,詩人不懼江潭之險,只自獨往,本是豪情所致,反言“賦命窮獨”,云己身本賤,不足憐惜。其時詩人直言批評新法,遭毀非議,請求外任,因成此行。詩人深感仕途兇險,故有此一句。

  “清晨無風浪自涌”,焦山之險若此,詩人卻僅以此七字托出。雖則浪險如此,詩人反而“中流歌嘯倚半酣”。舟至中流,正是浪急之所,詩人反而吟嘯自若,倚楫半酣。至此,非有如是之豪情,即無以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蘇詞也。已而舟至焦山,詩人棄舟登岸,老僧驚而下山相迎:實是驚險之地,施主如何來此?驚罷即喜,而相與暢談。此“老僧”,詩人自注“中江人也”,中江在四川,故此云僧作“巴人談”。巴即蜀之代稱。以下數語即是詩人記老僧所談內容。老僧久客于此,鄉井何方,已然相忘,惟有此青燈古寺相與為伴。“同龕”語出《法帖·褚遂良書》“久棄塵滓,與彌勒同龕”。困倦之時,就眠紙帳,亦感暖意;三餐若飽,食有山蔬亦甘。雖宿簡食陋,亦是安之若素。山林之寺,忍饑而臥古亦有之,此雖無田,我亦能飽,故長居此地,并非我心存貪念,實是慕此山林雅趣,有心歸隱所致。

  末四句是詩人抒其決不棄直以從枉,屈身以事人之志。“展禽雖未三見黜,叔夜自知七不堪”二句用典。《論語》中記載展禽任士師時遭到“二三黜”,有人勸其離開魯國另覓新君。他回答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展禽既已三次見黜,而詩人此云“雖未”,是以反其事而用,言下之意為:即便展禽未見黜罷,其正直光明之志亦未有絲毫相異罷。嵇康與山濤同為“竹林七賢”之一,因惡亂世而歸隱不仕。后山濤依附司馬氏得獲高祿,欲舉薦嵇康。嵇康因此作了聞名于世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其信中以戲謔之筆言其于官場有“必不堪者七”。詩人用此典亦明其歸隱之意。

  末二句即云:我愿謝卻簪組,棄官而去。愿此焦山佳處,為我留庵以宿,然詩人終其一生,皆為民請命,直諫不止,故亦仕途艱辛,天地飄零。但其心存高遠,出入儒釋道之間,故于此濁世存真。全詩于紀游中多抒感慨,自然流利。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蘇軾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館判官告院。蘇拭直言不諱批評新法,自然引起當道的不滿。蘇軾深感仕途險惡,主動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途經鎮江,欣賞了金山美景而作此詩,從詩篇內容即可見其與《游金山寺》為同時之作。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2

  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譯文:

  發船渡海正是三更時分,參星橫掛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轉得很低。連綿下個不止的陰雨,總有停的時候;成天刮個不停的風,也總有止住的時候。

  天上的烏云散了,一彎明月掛在天空,不知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點綴的?其實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顏色,本來就是澄澈清白的,不需要外力的洗刷。

  我本想學“乘桴”退出官場,現在不用了,孔子的主意對我來說是用不著了。如今政局轉為平和,我也是大略領會到黃帝的《咸池》樂曲溫潤的樂聲了。

  被貶到這南方邊遠的荒島上雖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為這次南游見聞奇絕,是平生所不曾有過的。

  注釋:

  ①參(shēn)橫斗轉——參星橫斜,北斗星轉向,說明時值夜深。參,斗,兩星宿名,皆屬二十八星宿。橫,轉,指星座位置的移動。

  ②苦雨終風——久雨不停,終日刮大風。

  ③“天容”句——青天碧海本來就是澄清明凈的。比喻自己本來清白,政亂污陷如蔽月的浮云,終會消散。

  ④魯叟——指孔子。乘桴(fú)——乘船。桴,小筏子。據《論語·公冶長》載,孔子曾說:“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⑤奏樂聲——這里形容濤聲。也隱指老莊玄理。《莊子·天運》中說,黃帝在洞庭湖邊演奏《咸池》樂曲,并借音樂說了一番玄理。軒轅,即黃帝。

  ⑥南荒——僻遠荒涼的南方。恨——悔恨。

  ⑦茲游——這次海南游歷,實指貶謫海南。

  賞析: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詩人蘇軾的一首七言律詩。1094年(紹圣元年),宋哲宗親政,蔡京、章惇之流執掌朝政,專整元祐舊臣;蘇軾更成了打擊迫害的主要對象,一貶再貶,由英州(州治在今廣東英德)而至惠州,最后遠放儋州(州治在今廣東儋縣,轄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還。這首詩,就是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自海南島返回時所作。詩中回顧了他在南方流放的經歷,表達了他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曠達豪放的襟懷。

  蘇軾紹圣四年(一O九七)被貶海南,六月十一日渡海南下,次日至海南島,元符三年(一一OO)五月遇赦,六月二十明晃晃度海北上,量移(被貶到遠方的官員,遇赦酌量移到較原地靠京城較近的地方做官)廉州(今廣西合浦、靈山等地),在海南島稽留的時間正好是三年零八天。這首詩就是寫渡海北上那個晚上的情景。

  頭一句說發船渡海正是三更時分(約在晚上十一時至十二時),參星橫掛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轉得很低。這里關于星斗的描寫是化用古人“月沒參橫,北斗闌干”的詩句,可能是當時的真實情景,也可能不是,只是用來說明渡海的時間是在半夜里,也說明黑夜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頭,暗示他在政治上即將獲得新生,這是一種比喻。后面三句也都是采用這種借景為喻的手法。

  第二句說,連綿下個不止的陰雨(苦雨),總有止的時候,成天刮個不停的風(終風),也總有停的時候,它們“也解晴”,也能變成風靜晴朗的天氣。也可能當時確是雨霽云收風平浪靜,但這里主要的用意不在寫景,而在比喻,說明他受到各種打擊和排斥,也總有結束的時候,今天遇到大赦,就象久經風雨見到晴天那樣,心情舒暢,充滿希望。第三句說,天上的烏云散了,一彎明月掛在天空,不知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點綴的?這景色主要也是用來作比喻的,意思是說,這次遇赦,不知是誰在朝廷幫忙說情,為我驅散政治上的烏云的?第四句說,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顏色,本來就是澄澈清白的。這句承接上句,也是一種比喻,意思說,在政治上,不用別人幫我洗刷污垢,我本來就是清清白白的。有人評論說:“前半純是比喻,如此措辭,自無痕跡。”就是說,前面四句都是用比喻的`手法。的確是這樣的,前四句象是寫景,實則寫意,比喻巧妙,不露痕跡,形象鮮明,而且還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五六句是議論。孔丘曾經說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說,政治主張行不通就算了,可以乘坐小木筏漂到海上去。第五句說,徒然剩下魯國老人孔丘(魯叟)關于“乘桴”的主意。言外之意是,本想學“乘桴”退出政治舞臺的,現在不用學這個了,孔丘的主意對我來說是用不著的了。傳說古時黃帝演奏過《咸池》這個樂曲。第六句用了這個典故,說,我大略領會到黃帝的《咸池》樂曲溫潤的樂聲了。言外之意是說,政局轉為平和了。這一聯對政治的議論,說明他對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并未完全喪失信心。

  最后兩句說,被貶到這南方邊遠的荒島上(古時“九服”中有“荒服”,指極邊遠處),雖然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正如屈原《離騷》說的“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次南游,見聞奇絕,是平生所不曾有過的,可以說是第一遭兒。他對這次被貶到海南島表示不后悔,認為是一生中挺有意義的一段經歷。“冠平生”應解為“超過平生見到的景色”。全詩情調高昂,表現了蘇軾的樂觀精神。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3

  余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恁么時也不妨熟歇。

  注釋:

  嘗:曾經。

  寓居:暫居。

  縱步:放開腳步走。

  就:靠近。

  木末:樹梢 。

  死敵:死于敵手。

  死法:死于軍法。

  意謂:心里說,文中有“心想”之意。

  由是:因此。

  死敵:死于敵手。

  雖:即使。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

  恁么:如此,這樣。

  參考譯文

  我曾經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亭子里休息。卻看見松風亭的屋檐還在樹林的`遠處,心里想什么時候才能走到啊?后來轉念又一想,突然有了體會:“這里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明白過來,就好比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能悟解到這一點,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上,戰鼓如雷霆,沖上去就要死于敵人之手,退回來就要死于軍法,這時,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

  賞析

  本文作者為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松風亭在廣東省惠陽縣東彌陀寺后山嶺上。據《輿地紀勝》,松風亭上植松二十余種,清風徐來,松聲如濤,是當時的游覽勝地。蘇軾游松風亭為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十月間事。時章敦為相,東坡知定州,謫知英州,未到任再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政治打擊接踵而來,然而仍懷著極高的興致游覽了松風亭。文章記錄了游覽時輕松愉悅的心情,顯示了對待貶謫的曠達態度,讀來理趣盎然。

  作者領悟到要隨遇而安,把握當下的道理,表現了作者為人坦誠、天真、達觀、有趣的一面。

  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4

  原文:

  減字木蘭花·春月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

  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

  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譯文:

  春日庭院,皓月當空,堂前小酌,飄然欲醉,起舞弄影。九曲回廊,舞步旋轉,樹上梅花,一半凋零,酒香梅香,和美醇清。

  淡淡的云,薄薄的霧,如此春宵月色,是年輕人及時行樂的佳境。不像秋天的.月,執著地照著離別之人,引兩地傷情。

  注釋:

  ⑴香醪:美酒佳釀

  ⑵婉娩: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賞析:

  作品賞析

  【注釋】:①香醪:美酒佳釀②婉婉: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評解】皓月當空,與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陣陣,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確是少年行樂的佳境;不象秋光那樣,只照著斷腸的離人。詞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飲之令人欲醉。據《后山詩話》載,蘇公居潁,春夜對月。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公謂此意前未及,遂作此詞云。--引自惠淇源《婉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