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3-09-22 13:44:40 古籍 我要投稿

(精選)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篇

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塞下曲

  唐代: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譯文: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桑乾河北邊一場夜戰,秦兵傷亡過半再也不能把家還。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次日早晨收到他們家鄉寄來的書信,信中說御寒的衣服已寄出。

  注釋:

  夜戰桑乾(gān)北,秦兵半不歸。

  桑乾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發源于山西,流經華北平原。秦兵:唐都在關中,是秦朝舊地,所以稱唐軍為“秦兵”。半不歸:一半回不來,指戰死。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鄉信:家鄉來信。猶自:仍然。寒衣:御寒的衣服。

  賞析:

  此詩以極其精練的手法,高度濃縮了戰爭的悲劇性。前兩句敘述了發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戰情況;后兩句敘述遠在家鄉的親人,不知道自己的親人已死于戰爭,依然來信寄物,烘托出濃烈的悲劇氣氛。全詩話句精練、構思巧妙、境界悲壯、意蘊深沉,委婉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士兵及其家屬的同情。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前兩句僅用十個字描寫了發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戰。這次夜戰的結果,使得半數左右的戰士再沒有回來。這種情形是戰爭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實的悲劇。此詩僅用純客觀的敘事,真實地反映一場戰爭。表面看來,作者對此戰爭未附以感情色彩,但從他描寫戰爭造成的慘重傷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是不贊成這場戰爭的。

  另外,詩人說的.是桑乾河“北”而非“南”。倘若是在河的南岸作戰,那主要是防守;如今卻打到了河的北岸,那就是主動方了。主動出擊而被打敗,其責任在于攻方的決策者、指揮者。這便給與了上層統治者無聲的批評。由于作者許渾生活在中唐時代,唐朝已日益走下坡路,邊塞詩多染上了時代的感傷情緒。此詩基調是凄婉、哀傷的。

  唐代詩人寫邊塞戰爭,一般習慣于以“漢”代“唐”,但許渾在這里用了“秦”,主要原因是考慮到用“漢”在音律方面犯了“孤平”。從另一方面,將唐王朝比做“暴秦”,或許也折射出對統治者的不滿。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這兩句運用“以一總萬”的手法,在成千上萬的犧牲者中挑出某一位戰士,寫在他犧牲的次日早晨有家信寄來,信中告訴他御寒的衣服已經寄出。

  上半首簡單敘述了一次慘重的邊塞戰爭,下半首說戰士的家人來信寄冬衣的事。都不是什么特殊的內容,勾勒得也非常簡單平實,但這兩個場面緊密地安排在一起卻產生了強烈的效果:一夜之隔,頓成陰陽之隔。僅僅差了一個晚上,寄給戰士的家信戰士再也看不到;信中說縫制的御寒衣服也已寄出,可是再沒有人收取它了。此時此刻,陣亡的戰士其尸骨拋擲在昨夜的戰場,再也不需要寒衣,再也不會感受到親人的眷念之情了,而家人卻仍翹首以待,等待他的回信,等待他報以平安,等待他某一天從戰場歸來……悲劇效果就這樣由于結構安排而產生。猶如電影中的蒙太奇,死亡與等待在同一個時間里交疊,讓觀者陷入思考,對犧牲者和家屬寄予深刻的同情,同時批評殘酷的戰爭。

  這首詩詩人不發任何議論,而傾向性卻從作者提煉出來的典型事件上自然地流露出來,短小中見深刻。藝術風格顯得自然、平淡、質樸。但平淡并不淺露,思想深刻,耐人尋味,又能平中見奇,善作苦語,奇警動人。

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原文: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譯文: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紛飛,只有凜冽的寒風,根本看不見盛放的鮮花。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聽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著家鄉已是春色滿園,而在這里,還未曾見到春色。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白天在金鼓聲中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斗,晚上枕著馬鞍睡覺。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但愿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

  注釋: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天山:指祁連山。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ān)。

  金鼓:指鼓,進軍時擊鼓,退軍時鳴金。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賞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經扣緊題目。五月,在內地正值盛夏。韓愈說“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趙嘏說“和如春色凈如秋,五月商山是勝游”。但是,李白所寫五月卻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見所感也就迥然有別。天山孤拔,常年被積雪覆蓋。這種內地與塞下在同一季節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詩人敏銳地捕捉,然而,他沒有具體細致地進行客觀描寫,而以輕淡之筆徐徐道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無花只有寒”。

  “無花”二字雙關不見花開之意,這層意思緊啟第三句“笛中聞折柳”。“折柳”即《折楊柳》曲的省稱。這句表面看是寫遍地聞笛,實際話外有音,意謂眼前無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聞”。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無花”兼無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這四句意脈貫通,一氣直下,措語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詩之開篇,前人未具此格。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這兩句是說,戰士們白天在金鼓聲中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斗,晚上卻是抱著馬鞍睡覺。

  五、六句緊承前意,既寫軍旅生活的緊張。古代行軍鳴金擊鼓,以整齊步伐,節制進退。寫出“金鼓”,則烘托出緊張氣氛,軍紀嚴肅可知。只言“曉戰”,則整日之行軍、戰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著馬鞍打盹兒,更見軍中生活之緊張。本來,宵眠枕玉鞍也許更符合軍中的生活習慣,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緊張狀態尤為突出,似乎一當報警,“抱鞍”者更能翻身上馬,奮勇出擊。此兩句則就一“曉”一“宵”寫來,并不鋪敘全日生活,概括性也強。全篇只此兩句作對仗,嚴正的形式與嚴肅的內容配合,增強了表達效果。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末兩句是說,但愿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以上六句全寫邊疆生活的艱苦,若有怨思,末兩句卻急作轉語,音情突變。這里用了西漢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樓蘭(西域國名)王貪財,屢遮殺前往西域的漢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此詩末兩句借此表達了邊塞將士的.愛國激情。“愿”字與“直為”,語氣斬釘截鐵,慨當以慷,足以振起全篇。這是此詩點睛結穴之處。

  本詩的結尾雄壯有力,與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開的。沒有那樣一個艱苦的背景,則不足以顯示如此卓絕的精神。此詩所以極蒼涼而極雄壯,意境渾成,是因為有了前六句的鋪墊。如果一開口就豪言壯語,轉覺無力。這寫法與“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二語有異曲同工之妙。此詩不但篇法獨造,對仗也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別調佳作。

【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6-10

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21

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通用)09-22

塞下曲·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6-02

《塞下曲》原文及翻譯賞析10-20

塞下曲原文翻譯及賞析03-20

塞下曲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共2篇)08-28

塞下曲六首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31

《塞下曲》李白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