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3-06-11 07:35:26 古籍 我要投稿

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5篇

  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1

  原文:

  畫

  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處卻聽不到水的聲音。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春天過去花仍在爭奇斗艷,人走近鳥卻沒有被驚動。

  注釋:

  遠看山有色(sè),近聽水無聲(shēng)。

  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jīng)。

  驚:吃驚,害怕。

  賞析:

  此詩描寫的是自然景物,贊嘆的卻是一幅畫。前兩句寫其山色分明,流水無聲;后兩句描述其花開四季,鳥不怕人。四句詩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鳥圖。全詩對仗工整,尤其是詩中多組反義詞的運用,使其節奏清晰,平仄分明,韻味十足,讀著瑯瑯上口。全詩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遠看山有色”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于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并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舍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一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里盡情的開放,并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后,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里面。鳥兒不驚,不知青春已盡,歲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著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于一種安靜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著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后的能夠寄托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恒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于虛幻。

  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2

  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

  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

  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

  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

  譯文

  滿眼都是浩浩蕩蕩的長江水,蒼翠的山嵐又屬于哪一郡的山。

  一向都是萬里無邊的意境,今卻畫在尺幅不大的一窗間。

  樹木映照在夕陽的余暉中,孤獨的暮色昏云,還未歸去。

  這幅畫中含有不尋常詩句,吟詠不斷也體會不出其意境。

  注釋

  許道寧:宋河間人,一作長安人,善畫,自成一家。

  一窗間:指畫幅不大。

  晚:晚照或晚氣。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此詩首、頷聯寫畫中山水,尺幅有萬里之勢;頸聯寫暮景,回應“蒼然”;尾聯寫作詩,謂畫中景非筆墨所能傳出,既極贊畫之神妙,又自慚詩之拙。此詩具體起筆突兀,通體氣勢雄渾,很有杜意。

  起筆兩句,使畫中山水呼之欲出,躍然紙上。尤妙在以“滿眼”強調水之浩浩蕩蕩,用“何郡”把對“蒼然”的贊嘆隱在一片疑問之中。起筆十字,獨造其妙,意境全出。

  三、四句“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承接上二句意脈,作一小結:萬里的山水,萬里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畫間,仍將掩飾不住的'贊嘆溢于詩表,不同的是前之贊嘆是對山水而發,此之贊嘆是對畫的意境而發。

  及至第五、六句“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其物與心之互相感發的關系,至此已脫穎而出。

  末兩句作一種總結式的感嘆,“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頗有“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之風,同時也是對深一層意境之引發。全詩到此戛然而止,只覺余韻裊裊,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謂“盡而不盡”。

  全詩寫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卻于簡談中見新奇。古人認為“天下事有意為之,輒不能盡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間,詩尤然”,簡齋此詩,可證此論。全詩自然至極,淡泊至板。然而這淡泊卻是“豪華落盡見真淳”之淡,是“淡極始知花更艷”之淡。絕非索然寡味,深遠就寓在這淡泊之中。無限的絢爛,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

  創作背景

  此詩為一首題畫詩,當作于公元1118年(宋徽宗政和八年)。詩人所題之畫疑為徐道寧的《漁父圖》(又名《秋江漁艇圖》《漁舟晚唱圖》)。

  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3

  原文:

  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

  宋代:王安石

  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

  旱云六月漲林莽,移我翛然墮洲渚。

  黃蘆低摧雪翳土,鳧雁靜立將儔侶。

  往時所歷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暮氣沈舟暗魚罟,欹眠嘔軋如聞櫓。

  頗疑道人三昧力,異域山川能斷取。

  方諸承水調幻藥,灑落生綃變寒暑。

  金坡巨然山數堵,粉墨空多真漫與。

  大梁崔白亦善畫,曾見桃花凈初吐。

  酒酣弄筆起春風,便恐漂零作紅雨。

  流鶯探枝婉欲語,蜜蜂掇蕊隨翅股。

  一時二子皆絕藝,裘馬穿羸久羈旅。

  華堂豈惜萬黃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譯文:

  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

  古往今來,畫家多得數也數不清,惠崇雖然晚出,可最讓我傾心。

  旱云六月漲林莽,移我翛然墮洲渚。

  六月天氣炎熱,猛見到他的畫,仿佛把我帶到了水邊小洲,頓生涼意。

  黃蘆低摧雪翳土,鳧雁靜立將儔侶。

  黃蘆低垂,白色的蘆花灑滿了灘地,野鴨和大雁攜帶著伴侶,安閑可親。

  往時所歷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往年所歷忽然呈現在眼前,這平沙,這清水,不正是我家鄉江西的水濱?

  暮氣沈舟暗魚罟,欹眠嘔軋如聞櫓。

  沉沉夜氣籠罩著漁舟,隱約見到張掛的漁網,漁民們斜躺著發出鼾聲,宛如柔櫓輕鳴。

  頗疑道人三昧力,異域山川能斷取。

  我真懷疑惠崇施展了無邊法力,能把別處的山水輕易地截取進畫屏。

  方諸承水調幻藥,灑落生綃變寒暑。

  他用方諸承來露水調和了幻藥,灑向生綃,作出這絕妙的畫圖,能改變炎熱寒冷。

  金坡巨然山數堵,粉墨空多真漫與。

  翰林畫師巨然所畫的數座遠山,空有粉墨藻繪,太過隨便,怎比得惠崇精妙堪夸?

  大梁崔白亦善畫,曾見桃花凈初吐。

  濠梁人崔白也善繪畫,我曾見過他所繪的滿幅初開的桃花。

  酒酣弄筆起春風,便恐漂零作紅雨。

  他喝夠了酒隨筆揮去,筆下生機盎然,我真擔心忽然間花被微風吹落,如紅雨飄灑。

  流鶯探枝婉欲語,蜜蜂掇蕊隨翅股。

  黃鶯兒在樹林間穿行,似乎婉轉欲語;蜜蜂在花間采蜜,振動著翅膀和小腳,飛上飛下。

  一時二子皆絕藝,裘馬穿羸久羈旅。

  惠崇和崔白當時都馳名藝壇,可都衣服破舊,馬匹瘦弱,只能流浪天涯。

  華堂豈惜萬黃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富貴人家難道吝惜萬兩黃金?硬說今人不如古人,誰也不肯青眼相加。

  注釋:

  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

  純甫:王安石的小弟弟,名安上。惠崇:宋初僧人,能詩善畫。畫工鵝雁鷺鷥,尤工小景,狀寒江遠渚、瀟灑虛曠之象,人所難到。畫史:畫家。許:推崇。

  旱云六月漲林莽,移我翛(xiāo)然墮(duò)洲渚(zhǔ)。

  漲:升起,彌漫。翛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黃蘆低摧雪翳土,鳧(fú)雁靜立將儔侶。

  往時所歷今在眼,沙平水澹(dàn)西江浦。

  西江浦:指詩人自己的家鄉江西。

  暮氣沈舟暗魚罟(gǔ),欹(yī)眠嘔(ǒu)軋(zhá)如聞櫓。

  魚罟:漁網。嘔軋:櫓聲。此指漁民的鼾聲。

  頗疑道人三昧(mèi)力,異域山川能斷取。

  道人:有道之人。此指僧人,即惠崇。三昧力:指神奇的法力。

  方諸承水調幻藥,灑落生綃(xiāo)變寒暑。

  方諸:在月下盛露水的容器。生綃:未經漂煮的絹,古人用以繪畫。

  金坡巨然山數堵,粉墨空多真漫與。

  金坡:指翰林院。巨然:五代時南唐畫家,尤工秋嵐遠景,適宜遠觀,景物粲然。漫與:隨意。巨然作畫下筆多草草,故云。

  大梁崔白亦善畫,曾見桃花凈初吐。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鳳陽)人。善畫花竹翎毛,體制清贍,熙寧時曾受命畫垂拱殿御扆。

  酒酣(hān)弄筆起春風,便恐漂零作紅雨。

  紅雨:落花。

  流鶯探枝婉欲語,蜜蜂掇(duō)蕊隨翅股。

  一時二子皆絕藝,裘(qiú)馬穿羸(léi)久羈(jī)旅。

  二子:指惠崇與崔白。裘馬穿羸:衣服破舊,馬匹瘦弱。

  華堂豈惜萬黃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苦道:硬說。

  賞析:

  全詩起句點出在歷代眾多的畫家中,最為推許惠崇,為下文蓄勢。接著十二句正面寫畫,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前八句實寫畫面景色;后四句則虛寫惠崇的精湛技藝。下面八句為襯筆,以畫家巨然和崔白的畫從側面烘托、陪襯。后四句以感慨三位畫家的遭際而收結,結尾兩句感嘆時人只重金錢不重藝術,因而借口今人的畫不如古人,從批評中稱揚了三位畫家的藝術成就。這首古體詩結構嚴謹,手法迭變,意脈連貫而運筆自如。詩分共為四段。

  第一段六句,寫畫面。起首兩句,正面點出惠崇的地位,說惠崇的成就在眾多的畫家中十分突出。在正點中詩又不忘旁引,用“吾最許”三字作襯語,轉入“旱云”句,開始描寫所題畫的畫面,具體寫時,又欲擒故縱,仍把“旱云”句作引,說六月里天氣炎熱,但看到這畫,使人仿佛站在水邊,頓生涼意。

  “黃蘆”二句具體寫畫面上是一片黃蘆搖曳,白色的蘆花覆蓋在沙灘上,一對對鳧雁靜靜地依偎著。詩在寫畫時,時刻不離觀畫的人,寫得盤桓曲折,色彩層次都很鮮明。“移我翛然墮洲渚”一句,既寫畫技又帶畫面,同時指出畫中景色能使人深深投入,移人性情,這也就是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的意思。

  “往時所歷今在眼”起八句為第二段,寫觀畫的感受。先由上面畫中的水邊景象,喚起詩人對昔日游歷的回憶,過渡得十分自然。詩說,畫使他想起這么個場景:水邊沙平,在沉沉暮靄中,漁船停泊著,依稀可見船上掛著漁網,漁民們斜靠著進入夢鄉,鼾聲宛如咿軋的櫓聲。通過回憶,詩人以自己的理解闡述了畫家的筆情墨意。這樣一轉折,由畫面似真,延伸到真實如畫,換了個角度來把畫面寫深寫透。此下,詩又倒回,接第一段直接作評論,出人意表。“變寒暑”三字是對畫的高度概括,說惠崇的畫能使看畫人全身心投入畫境,在暑天能因見到冷景而生寒意,呼應前“移我翛然墮洲渚”句。

  詩寫到這里,既有正面的描寫,又有自己的感受及對畫的評論,似乎話已說完,但詩人意猶未盡,又接“金坡巨然山數堵”八句,轉向旁寫。先說巨然描繪的山僅僅是粉墨藻繪,比上不惠崇,這兩句是一襯;又描繪崔白所畫的花卉蟲鳥,栩栩如生,六句作一襯。此部分用了大量傳神的筆墨來突出崔白的技藝,尤以“流鶯探枝婉欲語,蜜蜂掇蕊隨翅股”二句細微生動。先故設難局,然后以“一時二子”四句作雙收,力挽千鈞,點明贊賞崔白正是寫惠崇,感嘆崔白、惠崇身世飄零,不為世人所重,對此表示不平。這樣收煞,前后兼顧,嚴密遒勁。

  全詩基本采用敘事性的語言,成功運用散文章法組織,使得全詩結構謹嚴,層次分明。

  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4

  原文

  王元章倒枝梅畫

  明代: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云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譯文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云枝。

  白色梅花孤芳挺立使媚俗的百花相形見絀,卻不能再畫那枝枝向上插入云霄的畫圖。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自古以來的萬事萬物總把崇高的品格憎惡,所以不必奇怪畫中的梅花倒掛著把身姿低俯。

  注釋

  皓(hào)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fú)云枝。

  王元章:王冕(1287—1359),字元章,諸暨(今屬浙江)人。元末畫家和詩人。倒枝梅:枝干向下倒折的梅。皓:梅花的白色。孤芳:指梅花,寒冬百花盡謝而梅花獨放。俗姿:其他花卉的凡俗姿質。復寫:再畫。拂云枝:向上挺舉的梅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高格:超凡的風神氣度。怪:兼有奇怪與責怪兩義。

  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梅花的品格和姿態,均緊扣倒枝梅畫意;后兩句是畫外的話,引申為感慨世事,表現了作者憤世嫉俗、追求高品位人生的思想感情。此詩的諷喻意味很濃;風格峭麗,語言警拔。

  詩的起句緊扣畫來寫:“皓態孤芳壓俗姿”,“皓態孤芳”,可能畫面上是一株白梅,這白梅的姿態卻與眾不同,大有壓倒“俗姿”之勢。詩人一落筆就對畫上的梅花極力贊賞。

  次句點題,“不堪復寫拂云枝”,畫上的梅花枝條是倒垂的,不是一般畫上常見的那種向上伸展的姿態,“拂云枝”,在作者眼中是一種“俗姿”,他認為這種枝條“不堪復寫”。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就王冕梅花圖再引申發表議論。聯系當時社會生活里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作者憤恨地指出,從古以來,世上庸俗的人看待萬般事情總厭惡高尚的風格。這話實際上從時間之久,到事情包羅之廣,同情具有高尚風格的人,而對厭惡甚至迫害具有高尚風格的人惡劣世俗加以抨擊。正因為世俗不公,所以最后又回到王冕的畫上來,不能責怪王冕把梅花的'枝頭畫成下垂到地面了。

  在一般作品里,梅花傲然向上,不屈服于寒冷、冰雪之威;而“倒枝梅”在形態上正好相反,不論有否冰雪,王元章畫的梅花沒有“拂云”的偉岸,而是“著地垂”,這似乎意味著畫家已心灰意頹,甚至失去了對“高潔”的向往,徐渭默認并且深深地感喟這種“倒枝梅”的姿態,似乎也已不復“脫俗”“超然”的追求,但正在此,無論畫家還是詩人,其匠心其實已躍然紙上,別出一格的曲折命意,寫盡了他們不堪現實重壓的窘迫與艱難;同時,即便世俗的肆虐可以讓梅花垂地,亦無改其皓然的姿態、孤獨的芳香、高邁的風格,作者對理想的執著信念、對世俗的鄙棄、厭惡,因此而更多一分真誠。

  這首小詩雖只四句,但結構極為謹嚴。七言絕句四句中要求有起承轉合,詩以贊梅起筆,次句承首句落實到所題的倒枝梅畫上,三句轉為慨嘆世事,四句仍關合在倒枝梅畫上,章法宛然。此詩以意勝,重議論而不重描摹。此詩則遺貌取神,可謂別具一格。

  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5

  原文:

  詠畫障

  唐代:上官儀

  芳晨麗日桃花浦,珠簾翠帳鳳凰樓。

  蔡女菱歌移錦纜,燕姬春望上瓊鉤。

  新妝漏影浮輕扇,冶袖飄香入淺流。

  未減行云荊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譯文:

  在春光明媚的早晨,水邊盛開著桃花,臨水聳立著一座鳳凰樓,樓上高掛珠簾翠帳,精致豪華。

  下蔡的女子在水中移動著錦織的纜繩,唱著菱歌;燕地的女子在樓頭掛起玉色的簾鉤,眺望春景。

  桃花浦水里浮動著剛剛打扮、手執輕扇的燕姬的倩影;淺淺的水面上飄散著從蔡女艷麗的衣袖里發出的香氣。

  女子的神情,不亞于高陽臺下行雨的巫山神女;女子的嫵媚,可以與游于洛水中凌波微步的女神媲美。

  注釋:

  畫障:畫屏。亦指如畫的自然景色。桃花浦、鳳凰樓:泛指景色。

  蔡女菱(líng)歌移錦纜,燕姬春望上瓊鉤。

  蔡女:原指蔡國(今河南上蔡、汝南一帶)的女子。詩中泛指中原地區采菱女子。

  未減行云荊(jīng)臺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荊臺:古楚國著名高臺。故址在今湖北省監利縣北。凌波:喻美人步履輕盈,如乘碧波而行。洛浦:洛水之濱。洛水,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賞析:

  畫障,就是屏風。按本詩詩意看,上官儀所題詠的乃是仕女畫屏風。

  首聯描寫畫面上人物活動的背景。在春光明媚的早晨,水邊盛開著桃花,臨水聳立著一座鳳凰樓,樓上高掛珠簾翠帳,精致豪華。桃花浦,暗用劉晨、阮肇入天臺山巧遇仙女的故事。傳說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至桃花溪,迷路,遇仙女,留住半年。事見劉義慶《幽明錄》。鳳凰樓,暗用秦穆公為愛女弄玉和蕭史建造鳳臺的故事。傳說秦穆公時代,有蕭史善吹簫,能招致孔雀、白鶴,秦穆公女兒弄玉喜愛他,嫁蕭史,教弄玉吹簫,數年,其簫聲引來鳳凰,停在屋上,秦穆公為他們建造了鳳凰臺。事見劉向《列仙傳》。這兩句詩,連用二典,暗示畫面景物乃是仙境,畫中人物乃是仙女。

  次聯“蔡女菱歌移錦纜,燕姬春望上瓊鉤”,蔡女,即下蔡(今安徽鳳臺)的美女;燕姬,即燕地(今北京一帶)的美女,《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這兩句是說下蔡的美女在水中移動著錦織的纜繩,唱著菱歌;燕地的美女在樓頭掛起玉色的簾鉤,眺望春景。詩句將麗質嬌美的仕女放在駘蕩的春景中作正面描寫,蔡女、燕姬分承首聯“桃花浦”、 “鳳凰樓”。

  頸聯里的“新妝漏影浮輕扇”句,應“燕姬春望”,是說桃花浦水里浮動著剛剛打扮、手執輕扇的燕姬的倩影。漏影,燕姬的身影在樓臺的縫隙中倒影在水里。“冶袖飄香入淺流”句,應“蔡女菱歌”,是說淺淺的水面上飄散著從蔡女艷麗的衣袖里發出的香氣。這兩句通過水面上“漏影”、“飄香”,從服飾這個側面,烘托出畫中美女的富貴華艷、婉媚冶麗。

  最后二句用二則典故,分寫鳳凰樓頭和桃花浦里美女的情態。“未減行雨荊臺下”,宋玉《高唐賦》說,楚王游于高唐,夢見一位婦女,自稱“巫山之女”,告辭的時候,對楚王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荊臺,即楚地的高陽臺。這句是說畫面上樓頭美女的神情,不亞于高陽臺下行雨的巫山神女。

  “自比凌波洛浦游”,曹植的`《洛神賦》描寫洛水女神“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句是說畫面水浦里美女的嫵媚,可以與游于洛水中凌波微步的女神媲美。

  本詩借助于對偶、用典等詩歌技巧,僅僅運用描寫手法,表現了畫面上的人和景,別無其他特色,反映我國早期題畫詩的一般水平。初唐時代的繪畫藝術,繼承隋代遺風,細密、精致、臻麗。據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鄭法士善于表現貴族生活,畫女子“柔姿綽態,盡幽閑之雅容”。畫景物“金張意氣,玉石豪華,飛觀層樓,間以喬林嘉樹,碧潭素瀨,糅以雜英芳草”,整個畫面“必暖暖然有春臺之思”。從畫的題材內容到畫的氣概意境看,都與上官儀所題詠的畫障中所描寫的景物與人物呈現的豪華富麗氣概相一致。當然,上官儀詩并未明確說明此畫的作者是誰,我們也無法論定上官儀所詠的便是鄭法士畫,不過,由此可以見出當時的為宮廷服務的畫風。上官儀的詩風與這幅畫的風貌甚相契合。整首詩富麗工整,寫浦、寫樓而用“桃花”、 “鳳凰”附麗之,寫纜、寫鉤而用“錦”、 “瓊”修飾之,寫妝而曰“新”,寫袖而曰“冶”,精心修辭,追求字面的工麗華美,完全繼承了齊梁余緒,充分體現出宮廷詩人上官儀詩歌的審美特征。

【畫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畫》高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9-28

畫原文賞析及翻譯05-02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02-01

《畫》原文、翻譯及賞析12-08

畫原文,翻譯,賞析08-20

絕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4-17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2-22

《樵夫》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0-18

《早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