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
春日偶成·云淡風輕近午天
朝代:宋代
作者:程顥
原文: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注解:
此明道先生自詠其閑居自得之趣。言春日云煙淡蕩,風日輕清,時當近午,天氣融和。傍隨于花柳之間,憑眺于山川之際,正喜眼前風景,會心自樂,恐時人不識,謂余偷閑學少年之游蕩也。
O宋程顥,字伯淳,洛陽人。謚明道先生,,從祀孔子廟庭。
①云淡:云層淡薄,指晴朗的天氣。午天:指中午。
②傍花隨柳:傍隨于花柳之間。傍,一作“望”。傍,靠近,依靠。隨,沿著。川:瀑布或河畔。
③時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軐⒅^:就以為。將:乃,于是,就。偷閑:忙中抽出空閑的時間。
譯文:
云淡、風輕、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硖庍@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墒钦l知道我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我像年輕人一樣偷閑貪玩呢!
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開頭兩句寫云淡風輕、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機;第三句是詩意的轉折和推進,第四句更進一步說明自己并非學少年偷閑春游,它所要表達的是一種哲理,以及對自然及宇宙的認識。全詩表達了理學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養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務實功夫,也表現了一種閑適恬靜的意境。風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全詩寫出了詩人懷念少年時在故鄉時的事情,表達了詩人心中對少年、故鄉的懷念。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一枝花·春日送別
元代:劉庭信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譯文: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楊柳在絲絲微風中飄蕩,梨花在點點細雨中綻放。雨點隨著花瓣飄落,柳條在風中顯得格外疏朗。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春天過去了,誰也沒有辦法把春天留住。春天為什么走得這樣快?請問司春的東君,誰能為春天景物作主。
注釋: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yīng)花做主?
東君:傳說中的司春之神。鶯花:鶯啼花開,泛指春天景物。
賞析:
這是劉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別》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譽。全曲先寫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從而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這首曲子的曲辭確實是“語極俊麗”。開頭四句,作者扣住題中的“春日”,用工細綺麗的筆墨,描繪了一幅形象生動的春景圖。風襯楊柳,顯楊柳更風流;雨襯梨花,顯梨花更圣潔。楊柳隨風,梨花帶雨,風與楊柳,雨與梨花,皆互為映襯,相得益彰。風乃“絲絲”風,雨乃“點點”雨,“絲絲”、“點點”兩個疊詞,把春天特有的輕柔、甜美的韻味盡情透出;同時也隱含著柳搖若風,花落如雨的.比喻。這四句對仗工整,實際上是以詩入曲,借對仗藝術而使這幅春景圖形象更鮮明,色調更和諧。
“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梨花瓣落,因為雨打,更因為風吹;柳條稀疏,因為風拂,也因為雨洗;淞瑁餐嘎冻鲭[隱的哀愁。這種情緒,在“春事成虛”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現。梨花瓣落,春將歸去,故云“春事成虛”。這里的“無奈春歸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將遠去的“人”;同樣,“春歸何太速”一語,既是對匆匆而盡的“春”的質問,也是對匆匆離去的“人”的埋怨。而最后的“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便由怨而轉為幽憤了,亦暗扣了題旨“送別”。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3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
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
參軍春思亂如云,白發題詩愁送春。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古詩簡介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春天所作的一首雜言古詩。全詩以“萬里思春尚有情”一句為界分為兩部分,前部分寫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實際上是含蓄地表達了對友人寄詩安慰詩人情意的感激;后部分通過對夷陵春天景物的描繪,抒寫自己異鄉逢春的新鮮見聞和落寞情懷。這首詩著重表現朋友間的思念之情,也抒發了詩人遭受貶謫、覽物傷春的苦悶心情。詩中春景寫得明媚可喜,感情寫得真摯動人。
翻譯/譯文
春天使者姍姍前來訪問,西湖水面換上綠色衣裙。
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熱情,花風落地一樣喚人興奮。
春來了,參軍思緒亂如云,白發人,最怕題詩送青春。
我知道你擺好了湖中酒席,等待著老朋友來開懷暢飲。
遙遙萬里你捎來一片春情,每到春來我暗暗感到心驚。
冰雪消融,門外千山碧綠,繁花爭妍,江邊二月多晴。
還記得,少年時,迎春暢飲,到如今,春草綠,兩鬢如絲。
他鄉作客,物態人情各異,東風情意,年年難舍難離。
注釋
西湖:指許州(今河南許昌市)西湖。
謝法曹:即謝伯初,字景山,晉江(今屬福建)人。當時在許州任司法參軍。宋代州府置錄事參軍、司理參軍、司法參軍等屬官,統稱曹官,司法參軍即稱法曹。
歸:回去,指春光將逝。
綠于染:比染過的絲綢還綠。
爛不收:指落花委地,難于收拾。
落如糝(sǎn):碎米粒,引申指散粒狀的東西,詩中形容飄落的花瓣。
參軍:指謝伯初。
天涯萬里人:詩人自指。
殊:不同,引申為“陌生”的意思。
賞析/鑒賞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景祐四年(1037年)。景祐三年(1036年)十月,詩人因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和范仲淹對保守派的斗爭,寫信痛斥保守派諫官高若訥,被貶謫為峽州夷陵令。友人謝伯初從許州寄詩安慰他,他便寫了這首詩作答。
詩人在《六一詩話》中特意提到這首詩,并說明詩中有些抒情句子的來頭:“余謫夷陵時,景山方為許州法曹,以長韻見寄,頗多佳句。有云:‘長官衫色江波綠,學士文華蜀錦張!啻鹪疲骸畢④姶核紒y入云,白發題詩愁送春!w景山詩有‘多情未老已白發,野思到春如亂云’之句,故余以此戲之也!
文學賞析
詩的前四句“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寫許州西湖春景:春來波綠,群芳爛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接下由景及人,轉寫詩友殷勤多情,特從這美麗的地方寄來美好情意,點明這首詩是回贈之作!皡④7春思亂如云,白發題詩愁送春。”寫詩友雖已自發蒼蒼,但仍多愁善感,春思如云。謝伯初贈詩中有“多情未老已白發,野思到春亂如云”之句,詩人特別欣賞,故化用其意,描摹詩人白發多情,寥寥數筆,卻十分生動傳神!斑b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想象詩友獨酌湖上,默默思念遠方被貶的自己。讀詩至此,方知前面寫景用意并不僅僅在于詠嘆西湖的自然風光,更是以美景烘托詩友的美好情誼。句中“天涯萬里人”是詩人的自稱,暗寓自己被貶夷陵的遭遇,同時將內容巧妙引向自己胸臆的抒發。
“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許州、夷陵兩地相距遙遠,又有山川阻隔,故詩人對詩友“萬里”寄詩,傳遞春的消息和真摯友情激動不已,但同時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頭震顫。門外綿綿遠山殘雪融盡,綠裝重換。二月晴朗的陽光下,江邊紅花正爭相吐艷,如此來去匆匆的春天,讓人感嘆如梭的光陰和稍縱即逝的美好年華。詩人觸景傷懷,驀然回首:昔日把酒對春、風流倜儻的少年,如今而立剛過,卻已是鬢發蒼蒼。顯然,一個事業、生活正在蓬勃向上的'得意之士,是不太可能如斯身心俱老的,只有歷經磨難者才每每會回味過去的大好時光。“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在這貶謫之地,詩人眼甲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歲歲年年按時相伴的春風仍是那么熟悉、親切,似在安慰一顆孤寂的心。詩到此戛然而止,但意猶未盡,令讀者回味無窮。
全詩以春為線索,既有對景物的描繪,又有詩友形象的勾勒和對原詩的化用l既有感于詩友的真摯睛懷,又低徊于自身的遭際,詩情沿這一線索逐層展開,前后承轉不著痕跡,使詩篇情韻幽折,是一首酬唱詩的佳作。另外,詩人多處描摹明麗春景,雖有以明朗之景反襯其憂苦之心,今昔之感的用意,但那種或虛或實的反復詠嘆,更多的是使詩篇交錯洋溢著令人沉醉的氣氛,一折一揚的處理,使詩之色彩也顯得多變而迷人,詩之內涵也更加豐富,絕沒有停留在一般的詠春主題上。全詩結構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層次分明,而接轉自然,語言明白曉暢,體現了歐詩的基本特色。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譯文:
呂逸人隱居之地方,與塵俗世事隔絕。我專程來柳市南頭訪問呂逸人。
來訪未遇主人,參觀主人的住地環境何必詢問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內一樣,東鄰流動的水流入西邊鄰居。
主人在這里著書立說的時問已經很長了,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經很老了,樹的表皮都象龍鱗一樣。
注釋:
1.裴迪,王維詩友,早年同居終南山,后常伴王維隱居輞川,游覽賦詩,琴樽相樂。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長安朱雀街東自北數第八坊(見《長安志》)。呂逸人:不詳何人。逸人,古代稱隱居之人。遇:會見。
2.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3.一向:從過去到現在的一段時間。
4.絕:斷絕,隔絕。
5.風塵:指塵俗的世事。
6.柳市,漢長安地名。《漢書·游俠傳》載:“萬章。字子夏,長安人也。長安熾盛,街闖各有豪俠,章在城西柳市,號西城萬子夏!贝艘嘟柚竻我萑穗[居之處。
7.隱淪:隱士,隱居之人。
8.題凡鳥:典出《世說新語·簡傲》。魏嵇康與呂安兩人平素非常要好,只要一想念對方,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要命駕專程前去探望。有一次,呂安來看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康兄嵇喜前來迎接。呂安不進屋,只在門上寫了一個“鳳”字就走了。嵇喜看到了這個“鳳”字后,感到非常高興,認為是呂安在表揚他。他哪里知道,這個“鳳”字是呂安對他的譏諷,認為嵇喜這個人只不過是一只“凡鳥”而已——“凡”與“鳥”這兩個字合寫,就是“鳳”的繁體字字形。作者在“題凡鳥”前加“不敢”,有兩個意思:一是此次來訪未遇主人;二是贊揚呂逸人家不俗氣。
9.看竹:典出《晉書·王羲之傳》。王徽之見吳中一個大夫家有好竹子,就去觀賞。到了那里以后,在竹林中諷嘯了很長時間。主人請他坐下,他仿佛沒有聽到。在他要回去的時候,主人把門關上,留他賞竹,盡歡而散。作者在此用典,也有兩個意思:一是未見到主人;二是作者與主人不外,盡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參觀主人的住地環境。
10.何須:何必,哪里還用。
11.屋里:室內。唐朝杜甫《見螢火》詩:“忽驚屋里琴書冷,復亂檐前星宿稀。”唐朝姚合《詠破屏風》:“殘雪飛屋里,片水落床頭!
12.閉戶:閉門,關門。
13.種松:栽種松樹。
14.龍鱗:謂古松軀干如龍鱗。這里用它來形容老松樹的表皮呈現出鱗的形狀,很老了。
賞析:
王維和裴迪是知交,早年一同住在終南山,常相唱和,以后,兩人又在輞川山莊“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舊唐書·王維傳》)。新昌里在長安城內。呂逸人即呂姓隱士,事跡未詳。這首詩極贊呂逸人閉戶著書的隱居生活,顯示了作者艷羨“絕風塵”的情懷。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比況呂逸人的住處,著一虛筆。于長安柳市之南尋訪呂逸人,跟一實筆。一虛一實,既寫出呂逸人長期“絕風塵”的超俗氣節,又顯示了作者傾慕向往的隱逸之思。
“到門不敢題鳥,看竹何須問主人!痹L人不遇,本有無限懊惱,然而詩人卻不說,反而拉出歷史故事來繼續說明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見其尋逸之心的誠篤真摯!胺缠B”是“鳳”字的分寫。據《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三國魏時的嵇康和呂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鳳”字而去,這是嘲諷嵇喜是“凡鳥”。王維“到門不敢題凡鳥”,則是表示對呂逸人的尊敬!翱粗瘛笔乱姟稌x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聞吳中某家有好竹,坐車直造其門觀竹,“諷嘯良久”。而此詩“何須問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沒有遇見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處,也會使人產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聯借用典故,來表示對呂逸人的`敬仰,是虛寫!俺巧锨嗌饺缥堇,東家流水入西鄰”,寫呂逸人居所的環境,是實寫。“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動地點明呂逸人居所出門即見山,暗示與塵市遠離;流水經過東家流入西鄰,可以想見呂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環境清幽,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絕妙境地。青山嫵媚,流水多情。兩句環境描寫,一則照應開篇的絕風塵,二則抒寫了隱逸生活的情趣。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最后從正面寫隱逸。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塵世,長時間閉戶著書,是真隱士而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這就更為詩人所崇尚。松皮作龍鱗,標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顯示呂逸人隱居之志的堅貞和持久,“老龍鱗”給“多歲月”作補充,并照應開頭的“一向絕風塵”,全詩結構嚴謹完整。
這首詩,句句流露出對呂逸人的欽羨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樹,都為詩人所愛慕,充分表現了詩人歸隱皈依的情思。描寫中虛實結合,有上下句虛實相間的,也有上下聯虛實相對的,筆姿靈活,變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滯,頗有情味。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春日京中有懷
[唐代]杜審言
今年游寓獨游秦,愁思看春不當春。
上林苑里花徒發,細柳營前葉漫新。
公子南橋應盡興,將軍西第幾留賓。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時候,自己獨自來到了長安,沒有朋友同游心中帶著春愁來看春天,沒有了春天的感覺。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開放了,細柳營前的柳葉也徒有新芽。
朋友們這時在南橋應該玩得正是盡興,將軍府里朋友們歡聚都不愿散去。
我在這里向著遙遠的洛陽,對著春天的景物說,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時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還給我一個更美的春色!
注釋
京中:指西京長安。
游寓(yù):寓寄他鄉。秦:指長安。
上林苑:漢武帝劉徹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個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宮苑,規模宏偉,宮室眾多,有多種功能和游樂內容,今已無存。這里借指長安園林。徒:徒然。
細柳:古地名,在今陜西省咸陽西南,渭河北岸。漢文帝時周亞夫為將在此駐軍,稱為“細柳營”,這里借指軍營。漫:隨意,沒有約束。
南橋:洛陽城中一游覽處。
西第:東漢外戚梁冀為大將軍,起府第在洛陽城西。因馬融曾為寫《大將軍第頌》,后人稱之為西第。這里泛指豪華府第。留賓:漢游俠陳遵,豪飲好客,宴會時常取客人車轄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離去,留賓即出自此曲故。
風日:指洛陽的春日美景。這里是借代在洛陽賞春的朋友。
賞析:
此詩以平緩的語氣敘述起,“今年游寓獨游秦”,扣住題目的`“京中”簡潔地交代了宦游的時間、地點,勾勒出了整首詩的背景;掠螌υ姯h來說本為平常事,而今年所不同的是“獨游秦”!蔼氂吻亍比郑瑢⒃姯h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寥情懷表現得既充沛又含蓄。
這平靜的敘述中寓有潮涌般的思緒。次句緊承前句的“獨游秦”,順流直下沖決了感情的閘門:“愁思看春不當春”,詩環直唿“這春天的景色多么美好,我卻因為鄉愁無心賞玩!”長安古都風物形勝,又置冬去春來,節序的推移,自然容易引起異鄉環感昔懷今觸動愁思。這聯詩十四個字,生動地塑造出一個“相思不獨歡,佇立空為嘆”的詩環自我形象。由于詩中錯落有致地巧用重字,“游寓獨游秦”,“看春不當春”,使氣韻回環,節奏和諧,聲情搖曳生姿。
“上林苑里花徒發,細柳營前葉漫新”,頷聯描繪長安景色,上林苑里鮮花盛開卻無環欣賞,細柳營前,柳枝新綠卻無環看顧;倦S著季節開花結果,是自然規律,本無所謂“徒發”或“漫新”,然而詩句中卻以“徒”和“漫”,賦予景物以環性。正應了清環吳喬所說:“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繪景是為寫情,這聯是首聯詩中“愁思看春不當春”的具體化描述,形象地表現詩環睹物感懷的惆悵心緒。
“公子南橋應盡興,將軍西第幾留賓”,頸聯描繪的是詩環想象中洛陽友環賞春歡宴的情景。他們在南橋群游興盡而歸,又在西第集宴豪飲。這歡暢的場面,正與自己“獨游秦”形成鮮明的對照。詩環運用這一虛筆來反襯自己的孤寂,突出對友環懷念的深沉和思歸之切。由于其中化用了陳遵的典故,不僅表現了友環英俠豪爽的性格,而且使詩歌具有豪放的氣勢。“公子南橋”句,雖沒直接寫景,然而景已自在其中,春游者風度翩翩,瀟灑自得的神志躍然紙上。詩寫至此,似乎已完題中“有懷”。但詩環猶覺未夠,又引出尾聯詩句。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環”,尾聯構思新穎,造語清新。語癡而情真。詩環太熟悉洛陽的一切了,他思念洛城的環,也懷念洛城的風日,更留戀洛城的春光美景。這首詩與一般“有懷”詩相比,它擴大了“有懷”的范圍!霸娰F出于自心”(《圍爐詩話》),這聯詩正是獨出心裁,“言環之所不能言”。
杜審言這首《春日京中有懷》,結構齊整平密,起承轉合極其自然,虛實相生,波瀾起伏。其藝術手法對后世很有影響。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春日醉起言志
唐代: 李白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覺來眄庭前,一鳥花間鳴。
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譯文: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人生在世如一場大夢,有什么必要辛勞終生。
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爛泥臥在前庭。
覺來眄庭前,一鳥花間鳴。
醒來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鳥兒正在花間飛鳴。
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
請問這已是什么時候?春風只顧與流鶯細語聲聲。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對此我真想發一通感慨,但還是對酒自飲自傾。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高歌一曲邀請天上的明月,曲終又使我沉醉忘情。
注釋: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
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yíng)。
前楹:廳前的柱子。
覺來眄(miǎn)庭前,一鳥花間鳴。
眄 :斜視。
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yīng)。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
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賞析: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道家和佛家,都將人生看作是一場夢,認為人生不過是一場虛幻,唯有育化萬物又為萬物歸宿的“道”及普渡眾生的“佛法”,才是真實的,永恒的。故李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要在醉中來忘卻這如夢的人生。詩人通過醉酒表達了對丑惡黑暗的社會現實的批判,同時在醉意朦朧中,以新的眼光發現新的天地,充分享受人生樂趣。當詩人從醉夢中一覺醒來的時候,覺得煩囂的塵世已變得分外安寧:“覺來眄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蓖デ盎▍仓校幸恢恍▲B在鳴叫,原來春天已經到了。原來世界中還有這樣鳥語花香,春光明媚的幽美境地。這種幽美之境與其說是大自然的賜與,不如說是詩人心境的表現。他醉前竟百視而不一見,而如今在醉后醒來才突然發現,正是因為李白的心境在沉醉后平靜了下來,他才會在安謐寧靜的'春光里發現了以前不曾發現的幽美之境。這種發現,猶如哲學上的頓悟,使人突然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哲理境界,那是超凡脫俗的另一個世界,一切人間的憂慮和煩惱,都不復存在了。在這里寵辱皆忘,只有審美的觀照、心靈的寧靜。
對于這種醉后悟道境界的突然到來,詩人非常高興,他感到自己已很久沒有這種心境了,因此感慨再三。他很想讓這種心境多持續些時候,怕自己過早地酒醒,又回到殘酷的現實社會中來,被種種憂心的事所折磨,因此,他還得再喝上幾杯。“對酒還自傾”,直喝到月上中天。他對酒狂歌,逍遙自得,久久地陶醉在無憂無慮的世界里。
這首詩深受陶淵明《飲酒》詩的影響,是“擬陶之作”,但又保持著李白自己的風格,寫得“流麗酣暢”。不象陶淵明那樣沉靜、淡泊,只在沉醉的時刻,有些陶淵明的影子,等他一旦完全醒來,就又回復到豪放曠達的李白了。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春日
近現代:蘇曼殊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樓春夢醒,有人愁煞柳如煙。
譯文: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光二月天。
鮮艷的花瓣在綿綿細雨中飄落,它們辜負了這二月春日里的美好時光。
知否玉樓春夢醒,有人愁煞柳如煙。
知道嗎?在青樓之上醒來,看到這如煙春柳,我便極度憂愁起來。
注釋:
好花零落雨綿綿,辜負韶(sháo)光二月天。
好花零落:暗喻革命情緒正在低落。韶光:即美好時光,暗喻進行革命的良好時機。
知否玉樓春夢醒,有人愁煞(shà)柳如煙。
玉樓:原意為華麗的樓,這里用來指妓樓。春夢:暗喻對革命勝利的憧憬。有人:此為作者自指。愁煞:即極度憂愁之意。煞,副詞,用在動詞后,表“極度……”之意。
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中感嘆時光如梭,看著春雨里塤落的片片花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貴。前兩句借寫“辜負韶光”以喻錯過革命良機;后兩句以“春夢”來抒發自已的憂慮情緒。此詩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鮮明,用語得體。
此詩向友人申述對革命錯過良機的憤懣和憂患情緒,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鮮明,用語得體。
前兩句借寫“辜負韶光”以喻錯過革命良機。在作者看來,仲春二月是百花盛開的時節,人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時節去賞花,但是自己的朋友卻沒有這樣做,以至錯過時機。到了如今好花零落,霾雨霏霏,要賞花已經來不及。眼前的革命也是這樣,良機錯過,要發動就困難了。
后兩句以“春夢”來抒發自已的`憂慮情緒。本來作者是做著“春夢”的,滿以為趁著百花盛開,群情激昂的機會去進行革命,誰知現在“醒”來,卻發現百花凋殘,群情低落,雨綿綿,黑暗勢力在鎮壓了。樓前的柳樹雖然未敗,但在霾雨中也顯得朦朦朧朧了。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勢力的摧殘而不斷削弱,使作者悲痛欲絕。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8
思帝鄉·春日游原文: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思帝鄉·春日游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田問小路上,誰家少年,如此風流?
若能將身嫁與,誓死到白頭,縱被無情棄,也不羞。
注釋
《思帝鄉》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調名。詞起源于唐,流行于中唐以后,到宋而達極盛。
、僮悖鹤銐颍。
、谝簧荩哼@一輩子就算了。
、邸翱v被”兩句:即使被遺棄,也不在乎。
思帝鄉·春日游賞析
這首詞不掩飾地流露了女子青春的熱情,迫切要求戀愛自由。詞意質樸大膽,很近民歌。
此詞開端之“春日游”三字,表面看來原只是極為簡單直接的一句敘述而已,然而卻已經為后文所寫的感情之秾摯做了很好的準備和渲染。試想“春日”是何等美好的季節,草木之萌發,昆蟲之起蟄,一切都表現了一種生命之覺醒與躍動。而“春日“之后更加一游”字”,則此“春游”之人的春心之欲,隨春物以共同萌發及躍動從而可知。而春游所見之萬紫千紅鶯飛蝶舞之景象也就從而可想了。其后再加以“杏花吹滿頭”一句,則外在之春物遂與游春之人更加了一層直接的關系,其感染觸發之密切乃竟有及身滿頭之情勢矣。
“吹”字雖有花片被風吹落的意思,然而在此一句中卻并沒有花落春歸的哀感,而卻表現出一種當繁花開到極盛時,也同時伴隨有花片之飛舞的一種更為繽紛盛美的景象。首二句已經為以后的'感情之引發,培養和渲染了足夠的氣勢,于是下面才一瀉而出毫無假借地寫了“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一個上六下三的九字長句,讀起來筆力異常飽滿。
韋莊這首小詞雖不必有儒家之修養與楚騷之忠愛的用心,然而其所寫的用情之態度與殉身之精神,卻確實可以引發讀者一種深層的感動與豐美的聯想。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9
春日
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
一窗草憶濂溪老,五畝園思涑水翁。
無賦招魂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
古詩簡介
《春日》是吳錫疇所作一首感春傷時的七言律詩。它與作者其他純然贊頌田園之樂的作品頗為不同,它隱曲地透露了哀國的憂思。
翻譯/譯文
人生年華一大半已經匆匆過去了,內心有不少隱秘之情難以表達和傾訴。
燕子在寒食節的雨中飛來飛去,銜泥筑巢。我自己卻像那落花之中喝醉了酒的人。
窗外的青草惦記著濂溪老周敦頤,幾畝田園思念著涑水翁司馬光。
我沒有寫招魂賦只能讓屈原去獨自狂嘯了,姑且排上一段春詩來回應春天的造化之功。
注釋
濂溪老:即周敦頤,晚年定居于廬山,世稱濂溪先生。
涑水甕:指司馬光,陜州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
賞析/鑒賞
作者吳錫疇,南宋末年人,死后第三年南宋即滅亡。他刻志于學,慕東漢隱士徐穉、茅容之為人。咸淳間,南康守葉閶聘他做白鹿洞書院堂長,他不做,以閑居山林為樂。性喜藝蘭,自號“蘭皋子”,因此就用它來命名自己的文集,寓幽獨自芳之意(事見《四庫全書總目》、《休寧縣志》)。
這首詩的開頭,與宋代許多名家,如蘇軾、秦觀、陳與義等寫《春日》的詩不同,他們都是從寫景入手,而作者卻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彼袊@韶光過得太快,內心有一種郁結隱密之情難以傾訴。這“幽情”究竟是什么?從表面看似是傷春,從全詩看它暗含著憂國傷時的隱痛。盛春已經過去了,這大宋朝的國運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樣一去不復返了么!故這“幽情”既是傷春,亦是憂國,她渾然一體,隱約朦朧,難以表述,因而使詩人感到郁悶惆悵。
頷聯緊承首聯之意,寫詩人在春景中所見所感:“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上句寫眼前景,下句抒胸中情。燕子在寒食節的雨中飛來飛去,銜泥筑巢,引起詩人無限感慨:燕現時雖未成家,但終有成窩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人在落花時節如“中酒”一樣昏昏沉沉,黯然傷情。這既寫出了梅雨季節身體不適的感受,又寫出了傷時的精神狀態,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頓,哀怨憂愁表現得神形兼似,至妙入微!這一聯由于畫面別具一格。頗受世人的贊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春日詩‘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句,又為方岳所賞,并見于方岳跋中。然集中佳句,似此者尚頗不乏,岳偶舉其一二耳。蓋其刻意清晰,雖不免偶涉纖巧,而視宋季潦倒率易之作。則尚能生面別開!
頸聯,是上二聯思想情緒的轉折和過渡,作者輕輕蕩開其幽情,以草木娛已!耙淮安菽驽ハ,五畝園私涑水翁!卞ハ,指周敦頤。他晚年定居于廬山,世稱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馬光,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神宗時居洛十五年,以讀書、釣魚、采藥、灌花為樂。他曾寫《獨樂園記》,記載了這一悠閑自得的生活。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園隱逸生活遣懷。聯中“逆”“私”二字用得極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當“偏愛”解釋。這兩句用擬人的手法,賦予綠草田園以人性人情,寫出它們對其主人公的親昵之狀,曲折而深切地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這兩字寫活了田園,深化了人物性格。而《蘭皋集》(宜秋館匯刊宋人集)作“憶”“思”,使詩意單調,面面呆板,詩意索然。
尾聯進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脫現實的.閑適態度來排解幽情。“無賦招魂難獨笑,且排春句答春工”。招魂,用屈原《離騷》典。秦昭王騙楚懷王至秦國,威脅他割地,懷王不從,昭王將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寫了《招魂》,表示了對死于異國的懷王的吊唁和對楚國命運的哀傷。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難,徽宗、欽宗被金人擄至北方,終死于五國城,其遭際頗似楚懷王。北宋滅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靜,但說“無賦”,是克制感情,毅然予以超脫。因為“招魂”不但無濟于事,反添憂傷,倒不如置之度外為好,更何況自己難得有這種清歡的時候,姑且賦詩遣興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上句“無賦”,用得果斷!下句“且排”,實屬無可奈何,其“幽情”雖得以暫時排解,但又怎能從心中消除呢!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內心深處無法忘懷現實的矛盾痛苦,但他又畢竟是位隱逸詩人,故終以逃避現實以求解脫。
“幽情”是全詩的主題,起承轉合、凝聚開化,均以此為中心,詩情畫意、主體客體融而為一,造語新穎,在藝術上頗具特色。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春日客懷
明代:于謙
年年馬上見春風,花落花開醉夢中。
短發經梳千縷白,衰顏借醉一時紅。
離家自是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
蕭澀行囊君莫笑,獨留長劍倚晴空。
譯文:
年年馬上見春風,花落花開醉夢中。
年年騎在馬上沐浴著溫暖的春風,花開花落歲月流逝似在醉夢之中。
短發經梳千縷白,衰顏借醉一時紅。
頭上短發天天輕梳一梳便花白了,衰老容顏借助酒漿才會一時緋紅。
離家自是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
工作需要奔波在外是常有的事情.只可惜沒能為國家建立尺寸之功。
蕭澀行囊君莫笑,獨留長劍倚晴空。
行李簡單囊中羞澀先生切莫見笑,可我獨留一柄倚天長劍直刺蒼穹。
注釋:
年年馬上見春風,花落花開醉夢中。
客懷:在外做事、懷念家鄉的作品。年年:一本作“每年”。見春風:迎接春天;浠ㄩ_:一個個春天來了,又走了。
短發經梳千縷(lǚ)白,衰顏借醉一時紅。
縷:絲,線,條。干縷白:已有千根白頭發,白發很多。衰顏:衰老的容顏。
離家自是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
尺寸功:喻很小的功勞。這句是作者謙遜之詞。
蕭澀(sè)行囊(náng)君莫笑,獨留長劍倚(yǐ)晴空。
蕭澀:形容沒有多少錢財。行囊:出門旅行所帶的行李包。“蕭澀行囊”,指行裝簡單,沒有多少財物。長劍:象征英雄的肝膽和志向。倚青空:這里是頂天立地的意思。
賞析:
開頭兩句寫年復一年,眼見秋花凋落,春花盛開,自己卻勞碌奔波,在馬背上度過。今天又見春風送暖,不知不覺中,春天已悄然來臨。目睹這美好的春景,詩人卻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感嘆人生如夢如醉,流年似水,歲月也正在悄然逝去。一種急于盼望為國建功立業的感情溢于言表。
“短發”兩句,感嘆歲月無情,人生易老。詩人長期離開家鄉,宦游在外,倏忽間,已到五十歲上下,頭發已經稀疏變白,蒼白衰老的.容顏也只能借助酒力才泛出一點紅潤。古人不剪短頭發,“短發”的“短”在這里是少的意思。頭發稀疏,所以只能“輕梳”,頭發本不多,又千縷皆白,至于詩人是怎樣為國為民鞠躬盡瘁,辛苦操勞,以致身心憔悴而早衰的情形,也就可見一斑了。
以上四句充分表現了詩人忠于職守、勤于國事,多年為民奔走效力的情況;后面四句則表現了作者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不謀私利,赤心報國的高風亮節。
“離家”二句緊承前面的內容而發,說明“離家”的目的正是為了“報國”,然而離家多年卻寸功未建,又深感羞慚。于謙24歲中進士,剛三十歲時,就到江西處理積案,釋放了很多被冤枉判罪的百姓。從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到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即詩人三十三歲到五十一歲期間,他又做了長達十八年之久的山西、河南巡撫!半x家自是尋常事!比朔遣菽荆肽軣o情,更何況詩人的感情又是那樣的豐富細膩,目睹異鄉的春日美景,他又怎能不想念故鄉,產生惆悵之情呢?但好男兒志在四方,要想為國有所作為,離鄉的悲愁也只能是“尋常事”了!皥髧鴳M無尺寸功”,這固然是作者的自謙之辭,卻又表現出他嚴于律己的人生態度。其實,多年來,作者又何嘗“無尺寸功”。他辛苦勞碌,關懷百姓疾苦。災年里,他下令打開官倉救濟災民。他為到處流浪沒飯吃的百姓痛心,為嚴冬里還穿著破舊單衣的兒童難過。他希望引來天上的銀河水灌溉人間的土地,還讓老百姓到他的衙門里去控告貪官污吏。在民不聊生的黑暗社會里,他像冬夜里的火把,給人們帶來了溫暖,所以老百姓稱他為“于青天”。這兩句話,實際上正是衰顏白發的詩人壯心不已,深感時光易逝,而急切盼望為國建功的心情的剖白,這正像屈原所說的:“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蕭澀”兩句,詩人請求不要笑他多年為官而囊中空空,表明他只有報效祖國的長劍一柄,倚青空而立。盡管詩人多年位居高官,卻一生清白自守,兩袖清風,行囊羞澀。以至于這位始終保持高風亮節,“只留清白在人間”的民族英雄遇害時,朝廷派人去抄他的家,也只發現他“家無余資,蕭然僅書籍耳。”這在當時賄賂成風的黑暗官場里,難得可貴。那獨倚青空的耿耿長劍,正是憂國憂民,頂天立地的詩人胸中的赤膽忠心和凌云壯志的象征。
這首詩平仄協調,頷、頸兩聯對仗工穩,語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話,風格渾然淳厚,質樸剛勁。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1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原文:
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
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春無主!杜鵑啼處,淚灑胭脂雨。詞句注釋
⑴點絳唇:詞牌名。此調因梁江淹《詠美人春游》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取名。雙調四十一字。
⑵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⑶東風:春風。這里是紅:指春天的花。
⑷“幾番”句:指清兵入關后的一系列事變。
、煞疾荩阂蛔鳌肮蕠。王孫:對尊禮、思慕者的稱呼,如淮南小山《招隱士》的“王孫游兮不歸”。這里疑指南明的魯王、唐王。
、薀o語:一作“無主”。
、藴I染:一作“淚灑”。胭脂:一種用于化妝和國畫的紅色顏料。亦泛指鮮艷的紅色。[2]
白話譯文
美麗的春光映入眼簾,春日東風總是將繁花吹散。幾重煙雨朦朧,只有這些嬌弱的花朵難以庇護。夢里總是時不時浮現起舊時芳草萋萋的道路。春天沉默不語,在那杜鵑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紅的是春雨還是眼淚。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賞析
此詞原題為“春閨”,后代編者王昶等人為拔高陳子龍這首詞的思想而作了修改,并題為“春日風雨有感”。
詞之起二句,先揚后抑。此時詞人舉目所見,是“滿眼韶華”,一片春光。繼而東風乍起,落紅遍地。這一頓挫,表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從而也折射出時代的變化。陳子龍生當明清易代之際,對明王朝懷有深厚感情。在他看來,明代江山無限美好,正如滿眼韶華?墒乔灞舷拢皳P州十日”、“嘉定三屠”,猶如驟起狂風,將萬紫千紅摧殘殆盡。在這里,詞人用的是比興手法。“韶華”(春光)和“紅”(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熱愛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東風”則是邪惡勢力的象征,也隱喻清兵的南下,“東風”一辭作貶義者,古已有之,如陸游《釵頭鳳·紅酥手》“東風惡,歡情薄”,此處只是移用于詞人所憎惡的事物罷了。下面二句,以“幾番”照應前面的“慣”字。說明東風之摧殘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經常如此。“煙霧’二字,補足前句未及寫出的“雨”字。春天的風雨連綿無盡,常常呈現煙霧迷蒙的狀態。在東風肆虐、煙雨茫茫的天氣中,百卉凋殘,一片凄涼,于是詞人不禁發出由衷的慨嘆:“只有花難護!”前幾句造足蓄勢,至此詞人的感情迸發而出,力抵千鈞。在生活中,他奔走呼號,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結果毫無效果。因此這一句正是反映了詞人內心深處的亡國之痛。
下片宕開一筆,徑寫對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詞的意脈上仍與上片緊密相連。詞人在白天看到風雨摧殘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聯想到慘遭踐踏的故國。“夢里相思”一句,為艷詞中常語,然而此處用以表達愛國之情,卻非常深刻而又貼切!巴鯇O”一辭,通常被理解為貴族子弟,如《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但這里的本意卻更接近杜甫《哀王孫》中所說的“可憐王孫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際,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離道路,或輾轉溝壑,唯有少數人如唐王朱聿鍵、魯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圖反抗。此處作者對明代王孫魂牽夢縈,實際上是將復興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墒菈粜阎,依然風雨如磐,落紅成陣。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他不得不發出“春無主”的哀嘆。結二句進一步渲染出這種悲哀情緒,哭出了國家將亡的'憂思。句中的“杜鵑”,又名杜宇,相傳是古蜀國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它隱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鵑啼血借指失國之痛。這里說“淚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轉化而來,則杜鵑悲鳴時流出血淚,灑在飄飏落花的風雨中,紅雨滿天,景象壯麗而又悲慘。詞人若非懷有深仇慘痛是寫不出這樣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對雨》“林花著雨胭脂濕”;而用以兼喻淚水的有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陳子龍則將這些故實融會貫通,自鑄偉詞,賦予新意,令人讀來便覺有更深刻的意蘊和更強烈的美感。
陳子龍比較重視詩詞的寄托,他曾說過他之作詩是為了“憂時托志”(《六子詩序》)。此詞形式上雖“風流婉麗”,但詞人借以“憂時托志”則與其詩作是一樣的,在綺麗的表面下,蘊含著深永的內涵。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2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唐代李白
昔聞顏光祿,攀龍宴京湖。
樓船入天鏡,帳殿開云衢。
君王歌大風,如樂豐沛都。
延年獻佳作,邈與詩人俱。
我來不及此,獨立鐘山孤。
楊宰穆清風,芳聲騰海隅。
英僚滿四座,粲若瓊林敷。
鹢首弄倒景,峨眉綴明珠。
新弦采梨園,古舞嬌吳歈。
曲度繞云漢,聽者皆歡娛。
雞棲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宮苑,今乃人樵蘇。
感此勸一觴,愿君覆瓢壺。
榮盛當作樂,無令后賢吁。
譯文
聽說江寧以前有個光祿大夫顏延之,就在這北湖攀龍附鳳,宴請群僚。
樓船駛入這天鏡一樣的湖中,錦幔圍成宮殿高入云霄。
也唱起了《大風歌》,就像劉邦當年在沛都豐鄉作樂一樣。
顏延之獻上詩章,仿佛像個詩人一樣。
我是比不上他了,他象鐘山一樣孤傲突出。
楊縣令文風清穆,高譽響徹東南海隅。
僚幕英才高朋滿坐,個個如同玉樹臨風,一片璀璨。
畫著鳥首的船在湖中顯弄倒影,個個美女娥眉如水,鬢發疊掛明珠。
樂隊新曲新歌引人入勝,吳語昵儂和著古典舞蹈動人心魂。
歌聲高亢繞云,聽眾如癡如醉,皆大歡喜。
聲音喧鬧,唧唧嘈嘈,笙竽的聲音把江月搖碎了。
這里曾經是帝王的'宮殿,如今卻是打柴割草的地方。
想到這,不禁使人感慨萬分,老楊啊喝個底朝天吧。
榮盛之時就應該及時行樂,別讓后輩笑話咱們。
注釋
、艞罱瓕帲,為潤州江寧令。李善《文選注》:樂游苑,晉時藥圃,元嘉中筑堤壅水,名為北湖!读论E》:晉元帝大興三年,始創為北湖,筑長堤以遏北山之水。東至覆舟山,西至宣武城!短藉居钣洝罚盒浜谏萆显h西北七里,周回四十里,東西兩派,下水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百頃。《釋問》曰:湖本桑泊,晉元帝大興中,創為北湖。宋筑堤,南抵西塘,以肄舟師也。又《京都記》云:從北湖望鐘山,似官亭湖望廬岳也。
、啤赌鲜贰罚侯佈又盅幽。孝武登柞,以為金紫光祿大夫。
⑶《漢書》: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⑷帳殿,天子行車野次,連帳以為殿也。沈約詩:“帳殿臨春籞,帷宮繞芳薈!弊笏肌栋装l賦》:“開論云衢!
、伞妒酚洝罚焊咦孢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敵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绷顑航院土曋。《漢書》: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應劭曰:“沛,縣也。豐,其鄉也!泵峡翟唬骸昂笈鏋榭ざS為縣。”
、暑佈幽暧小稇t觀北湖田收》詩,所謂獻佳作者,或是此詩。
、恕短屏渥ⅰ罚菏Y山,一名鐘山,在潤州江寧縣。
⑻《詩經·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清風!
⑼《淮南子》:“龍舟鹢首!备哒T注:“鹢,大鳥也。畫其像著船頭,故曰鹢首也。”
、尾苤病堵迳褓x》:“綴明珠以耀軀。”
⑾《唐會要》:開元二年,上以天下無事,聽政之暇,于梨園自教法曲,必盡其妙,謂之皇帝梨園弟子!短茣ざY樂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院北梨園。
、小冻o》:“吳歈蔡謳,奏大呂些。”梁元帝《纂要》:“吳歌曰歈。”
、淹豸釉姡骸肮芟野l徽音,曲度清且悲!
、覅琴|《答東阿王書》:“耳嘈嘈而無聞。”劉良注:“嘈嘈,喧甚也。”
、印恫┭拧罚骸绑弦赞藶橹,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竽,象笙,三十六管,宮管在中央!薄端螘罚骸绑,隨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內,施簧管端。宮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竿。宮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他皆相似也!
⒃《漢書》:“樵蘇后爂。”顏師古注:“樵,取薪也。蘇,取草也。”
、崭财皦,猶傾尊倒甕之意。
、痔諠撛姡骸叭g當作樂!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
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
參軍春思亂如云,白發題詩愁送春;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譯文
春天使者姍姍前來訪問,西湖水面換上綠色衣裙。
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熱情,花風落地一樣喚人興奮。
春來了,參軍思緒亂如云,白發人,最怕題詩送青春。
我知道你擺好了湖中酒席,等待著老朋友來開懷暢飲。
遙遙萬里你捎來一片春情,每到春來我暗暗感到心驚。
冰雪消融,門外千山碧綠,繁花爭妍,江邊二月多晴。
還記得,少年時,迎春暢飲,到如今,春草綠,兩鬢如絲。
他鄉作客,物態人情各異,東風情意,年年難舍難離。
賞析:
原注:西湖者,許昌勝地也。
謝君有“多情未老已白發,野思到春如亂云”之句。
全詩以“萬里”一句為界分為兩部分,前半寫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后半寫自己異鄉逢春的新鮮見聞和落寞情懷。詩中春景寫得明媚可喜,感情寫得真摯動人。結構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層次分明,而接轉自然,語言明白曉暢,多少也有學習李白詩風所帶來的'飄逸氣,體現了歐詩的基本特色。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4
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
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春無主!杜鵑啼處,淚灑胭脂雨。
譯文及注釋
「翻譯」
美麗的春光映入眼簾,春日東風總是將繁花吹散。幾重煙雨朦朧,只有這些嬌弱的花朵難以庇護。夢里總是時不時浮現起舊時故國的道路。春天反復無常,在那杜鵑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紅的是春雨還是眼淚。
「注釋」
、糯嗽~原題為《點絳唇·春閨》,后代編者王昶等人為拔高陳子龍這首詞的思想而作了修改。
、啤皫追本洌褐盖灞腙P后的一系列事變。
、峭鯇O:對尊禮、思慕者的稱呼,如淮南小山《招隱士》的“王孫游兮不歸”。這里疑指魯王、唐王。
⑷“春無”三句:嘆復國不易。
「賞析」
此詞見于《陳忠裕全集》,借惜花懷人,寄托亡國哀痛與復國希望。正如題中所示,此詞是寫“春日風雨有感”。“春日風雨”,是當時所處的環境、節候和氣氛,而“有感”則是寄離詞人的感慨和情懷。詞之起二句,先揚后抑。此時詞人舉目所見,是“滿眼韶華”,一片春光。繼而東風乍起,落紅遍地。這一頓挫,表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從而也折射出時代的變化。詩詞的`寄托,他曾說過他之作詩是為了“憂時托志”(《六子詩序》)。此詞形式上雖“風流婉麗”,但詞人借以“憂時托志”則與其詩作是一樣的,閱讀時須透過綺麗的表面,去體會深永的內涵。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代·朱熹《春日》
譯文
風和日麗之時泗水的河邊踏青,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釋
春日:春天。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尋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濱:水邊,河邊。
無邊:無邊無際。
光景:風光風景。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東風:春風。
賞析
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追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追致;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了詩人于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詩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構思運筆堪稱奇妙。
首句“勝日尋芳泗無濱”:“勝日”,點明天時;“泗無濱”點明地點;“尋芳”,點明主題。一句中分三層敘說,特別是以“泗無濱”結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尋”字不僅寫出作者逸興,也給詩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無邊光追一時新”,描寫觀賞春追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盁o邊光追”逆承首句“勝日尋芳”,說尋芳的結果。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追物!耙粫r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追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這里不做細碎描寫,不在一草一的一石上做剪貼,而是從極廣大的空間落筆。
后兩句用形象的語言,具體描繪了光追之新,抒寫了尋芳所得!暗乳e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暗乳e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意謂勝日尋芳,本不期望有無邊光追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鮮感受,不禁歡欣雀躍!皷|風面”,把春氣、春追形象化了,擬人化了,把“識”字落到實處。
末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追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到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近承“東風面”,遠承“無邊光追”,對偶修辭,意象色彩強烈。詩以“總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無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無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無”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盁o邊光追”所示空間極其廣大,就透露了詩人膜求圣道的本意!皷|風”暗喻教化,“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哲理詩而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春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0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春日原文賞析及翻譯01-16
《春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7-22
春日原文,翻譯,賞析06-09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0-23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4-04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4-07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薦】03-12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精】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