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3-27 16:42:45 古籍 我要投稿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3篇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古詩簡介

  《憶王孫·春詞》是一首別具風格的小令。作者李重元共作有四首《憶王孫》,分別題作“春詞”、“夏詞”、“秋詞”、“冬詞”。此詞是第一篇。這首詞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傳達出一種傷春懷人的意緒,那一份杳渺深微的情思是通過景色的轉換而逐步加深加濃,逐步顯示的。在場景的轉換上,詞作又呈觀一種由大到小,逐步收斂的特征。全詞用一連串帶有傷感的`暮春景物來襯托相思的傷感,深切動人。

  翻譯/譯文

  茂密青草使我想起王孫,柳畔的高樓上憑欄凝望,杜鵑蹄聲哀切令人神傷。眼看著又到了黃昏時分,雨打梨花深閉門。

  注釋

  ①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樣子。

  ②王孫:這里指游子,行人。

  ③杜宇:即杜鵑鳥,鳴聲凄厲,好象在勸說行人“不如歸去”。

  賞析/鑒賞

  李重元的《憶王孫》是一首描繪閨中少婦思念丈夫的“閨情”詞。

  詞的首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是化用劉安《招隱士》賦中的“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之語,寫出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點明了時間、季節。

  “柳外樓高空斷魂”謂登上高樓,憑窗遠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現在眼前,只是仍不見丈夫身影,不覺悲從中來,益覺傷悲。“杜宇聲聲不忍聞”言杜鵑鳴聲凄厲,更能引起思念親人的悲凄之情。“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時將黃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傷情離緒更進一層。少婦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隨凄風厲雨,更加魂消腸斷。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關掩門戶,不再見人。給人以無窮遐思,悲苦難以盡言。

  全詩一句一層渲染,層層推進,直至最后“深閉門”打住,大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讀來令人為之心慟。

  小令如絕句,易成而難工,最重神韻。此詞利用傳統意象,將芳草、煙柳、杜鵑、春雨、梨花諸物與所抒離恨別緒結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遠而韻味悠長。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春詞二首

  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

  日高紅妝臥,倚對春光遲。

  寧知傍淇水,騕褭黃金羈。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蠶饑,盈盈嬌路傍。

  注釋:

  題注:《樂府》錄第二首,題為《陌上桑》。“倚對春光遲”中的“對”,《英靈》、《品匯》均作“樹”;光,《英靈》作“風”。

  菀菀:wǎnwǎn,茂盛。

  蒙蒙:原意為雨雪云霧迷茫的樣子,此指雜花繁茂。

  紅妝:美女。

  倚:yǐ,靠。

  寧:豈。

  傍bàng:靠近,此指居住在淇河邊。

  騕褭:yāoniǎo,良馬名。淮南子·齊俗:“夫待騕褭、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馬”。褭:裊的'異體字。“騕褭”,《英靈》作“腰裊”。

  羈:馬籠頭。

  賞析:

  作品賞析

  寫少女。其一閨思;其二采桑。注:1:春詞:樂府詩題作〈〈陌上桑〉〉。按,此二首與后一首〈〈春詞〉〉或為一組。2:菀菀黃桞絲,蒙蒙雜花垂:菀菀,盛貌。3:日髙紅妝臥,倚對春光遲:紅妝,言女子。3:寧知傍淇水,騕裊黃金羈:淇水,〈〈詩〉〉:“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詩〉〉:“淇水湯湯,漸車帷裳。”騕褭,駿馬名。《淮南子》:“夫待騕裊、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車。”言男子。4: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翳翳,陸機〈〈文賦〉〉:“理翳翳而愈伏,思軋軋其若抽。”呂延濟注:“翳翳,暗貌。”北堂,婦女盥洗所也。〈〈儀禮〉〉:“婦洗在北堂。”5:非但畏蠶饑,盈盈嬌路傍:畏,明銅活字本作為。嬌,嬌嬈。-----------鳳尾竹客撰《常建詩集注》-----------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3

  憶王孫·春詞 宋朝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憶王孫·春詞》譯文

  暮春時的萋萋芳草總是讓人想起久去不歸的游子。楊柳樹外樓閣高聳,她終日徒勞地佇望傷神。杜鵑聲聲悲凄,令人不忍聽聞。眼看又即將到黃昏,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閉緊閨門。

  《憶王孫·春詞》注釋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樣子。

  王孫:這里指游子,行人。

  杜宇:即杜鵑鳥,鳴聲凄厲,好像在勸說行人“不如歸去”。

  《憶王孫·春詞》賞析

  作者李重元共作有四首《憶王孫》,分別題作“春詞”、“夏詞”、“秋詞”、“冬詞”。此詞是第一篇。這首詞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傳達出一種傷春懷人的意緒,那一份杳渺深微的情思是通過景色的轉換而逐步加深加濃,逐步顯示的。在場景的轉換上,詞作又呈觀一種由大到小,逐步收斂的特征。全詞用一連串帶有傷感的暮春景物來襯托相思的傷感,深切動人。

  首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是化用劉安《招隱士》賦中的“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之語,寫出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點明了時間、季節。

  “柳外樓高空斷魂”謂登上高樓,憑窗遠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現在眼前,只是仍不見丈夫身影,不覺悲從中來,益覺傷悲。“杜宇聲聲不忍聞”言杜鵑鳴聲凄厲,更能引起思念親人的悲凄之情。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則是時將黃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傷情離緒更進一層。少婦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隨凄風厲雨,更加魂消腸斷。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關掩門戶,不再見人。給人以無窮遐思,悲苦難以盡言。全詩一句一層渲染,層層推進,直至最后“深閉門”打住,大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讀來令人為之心慟。

  小令如絕句,易成而難工,最重神韻。此詞利用傳統意象,將芳草、煙柳、杜鵑、春雨、梨花諸物與所抒離恨別緒結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遠而韻味悠長。

  《憶王孫·春詞》鑒賞

  就其所用詞語看,全詞所用也無非是宋詞中慣用的語匯,如柳外高樓、芳草斜陽、梨花帶雨、黃昏杜鵑。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僅憑借七個音符的不同組合就能構成無數美妙的樂章一樣,這首詞也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組合和不露痕跡而天然精巧的構思,描寫了一個獨立、不可替代的藝術形象。

  我們先看一看這首詞的結構。這首詞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傳達出一種傷春懷人的思緒。那一份香眇深微的情思是通過景色的轉換而逐步加深加濃,逐步顯示的。在場景的轉換上,詞作又呈為一種由大到小,逐步收束,詞終而趨于封閉的心態特征。此詞起筆展示的是一種開闊的傷心碧色:連天芳草,千里萋萋,極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閨中人的心也輕輕飄揚到天盡頭了。這一句,情與景都呈現出一種杳眇深微的特征。接下來,場景收束為田間路頭楊柳、柳外高樓。

  繼而,在杜鵑聲聲中,將到黃昏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場景再次收束為小院梨花帶春雨。最后,螟色入庭院,場景收束為一個無言深閉門的近鏡頭。可以想見,閉門人游蕩在千里外的芳心也將最后回到常日緊閉的心扉內。詞作結構由大而小,由外而內,由景生情,總體上表現為收束的特征。這一特征又準確地表現了古代婦女那種內向型的心態。

  這首詞的另一個特點是,不以錘煉字句為能,因為可以看見詞中選用的都是一些最常見的意象。這些意象大多在前人詩詞中反復出現過,積淀了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感情。意象本身就有很強的美的“張力”,足以調動人們的生活文化積累,從而幫助讀者想象美麗的意境。比如,詞中寫到的芳草、楊柳、高樓、杜宇、梨花,無一不是中國雅文學中的基本意象。這些意象經過歷代詩人傳唱,已具有一觸即發、聞聲響應的高度感發能力。即以“柳”而論,從《詩經》中的“楊柳依依”到韋莊的“無情是臺城柳”,從李白的“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到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那一縷柳絲寄寓了多少中國文人的愁緒啊!人們讀到這個字,就會隨著各自的文化積累不同程度地感受到那種縈繞在心頭的憂怨。再如“芳草”“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隱士》):“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牛希濟《生查子》):“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蘇幕遮》)……那無處不在的芳草,承載了游子思婦的無窮相思。

  這首詞中的其他意象也大多具有這種美的聯想性。因此,當作者把這些意象巧妙組合到一起時,就形成了一種具有更豐富的啟發性的畫面。于是人們在熟悉中發現了陌生,有限中找到了無限。

  讀這樣的詞,應當是回味大于思索,聯想重于分析。這樣可以得到比幾句詞的字面意義更多的東西。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4

  憶王孫·春詞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翻譯

  茂密的青草可使我想起久客不歸的王孫。楊柳樹外樓閣高聳,她終日徒勞地佇望傷神。杜鵑烏兒一聲聲啼叫,悲凄的聲音令人不忍聽聞。眼看又到了黃昏,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閉緊閨門。

  注釋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樣子。

  王孫:這里指游子,行人。

  杜宇:即杜鵑鳥,鳴聲凄厲,好象在勸說行人“不如歸去”。

  鑒賞

  就其所用詞語看,全詞所用也無非是宋詞中慣用的語匯,如柳外高樓、芳草斜陽、梨花帶雨、黃昏杜鵑。但是正像有才情的作曲家僅憑借七個音符的不同組合就能構成無數美妙的樂章一樣,這首詞也以其富有感染力的意象組合和不露痕跡而天然精巧的構思,描寫了一個獨立、不可替代的藝術形象。

  我們先看一看這首詞的結構。這首詞主要是寫景,通過寫景傳達出一種傷春懷人的思緒。那一份香眇深微的情思是通過景色的轉換而逐步加深加濃,逐步顯示的。在場景的轉換上,詞作又呈為一種由大到小,逐步收束,詞終而趨于封閉的心態特征。此詞起筆展示的是一種開闊的傷心碧色:連天芳草,千里萋萋,極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閨中人的心也輕輕飄揚到天盡頭了。這一句,情與景都呈現出一種杳眇深微的特征。接下來,場景收束為田間路頭楊柳、柳外高樓。繼而,在杜鵑聲聲中,將到黃昏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場景再次收束為小院梨花帶春雨。最后,螟色入庭院,場景收束為一個無言深閉門的近鏡頭。可以想見,閉門人游蕩在千里外的芳心也將最后回到常日緊閉的心扉內。詞作結構由大而小,由外而內,由景生情,總體上表現為收束的特征。這一特征又準確地表現了古代婦女那種內向型的心態。

  這首詞的另一個特點是,不以錘煉字句為能,因為可以看見詞中選用的都是一些最常見的意象。這些意象大多在前人詩詞中反復出現過,積淀了豐富的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感情。意象本身就有很強的美的“張力”,足以調動人們的生活文化積累,從而幫助讀者想象美麗的意境。比如,詞中寫到的芳草、楊柳、高樓、杜宇、梨花,無一不是中國雅文學中的基本意象。這些意象經過歷代詩人傳唱,已具有一觸即發、聞聲響應的高度感發能力。即以“柳”而論,從《詩經》中的“楊柳依依”到韋莊的“無情是臺城柳”,從李白的“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到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那一縷柳絲寄寓了多少中國文人的愁緒啊!人們讀到這個字,就會隨著各自的'文化積累不同程度地感受到那種縈繞在心頭的憂怨。再如“芳草”“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淮南小山《招隱士》):“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牛希濟《生查子》):“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范仲淹《蘇幕遮》)……那無處不在的芳草,承載了游子思婦的無窮相思。

  這首詞中的其他意象也大多具有這種美的聯想性。因此,當作者把這些意象巧妙組合到一起時,就形成了一種具有更豐富的啟發性的畫面。于是人們在熟悉中發現了陌生,有限中找到了無限。

  讀這樣的詞,應當是回味大于思索,聯想重于分析。這樣可以得到比幾句詞的字面意義更多的東西。

  賞析

  李重元的《憶王孫》是一首描繪閨中少婦思念丈夫的“閨情”詞。

  詞的首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是化用劉安《招隱士》賦中的“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之語,寫出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點明了時間、季節。

  “柳外樓高空斷魂”謂登上高樓,憑窗遠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現在眼前,只是仍不見丈夫身影,不覺悲從中來,益覺傷悲。“杜宇聲聲不忍聞”言杜鵑鳴聲凄厲,更能引起思念親人的悲凄之情。“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時將黃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傷情離緒更進一層。少婦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隨凄風厲雨,更加魂消腸斷。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關掩門戶,不再見人。給人以無窮遐思,悲苦難以盡言。

  全詩一句一層渲染,層層推進,直至最后“深閉門”打住,大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讀來令人為之心慟。

  小令如絕句,易成而難工,最重神韻。此詞利用傳統意象,將芳草、煙柳、杜鵑、春雨、梨花諸物與所抒離恨別緒結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遠而韻味悠長。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5

  原文:

  春詞二首

  唐代:常建

  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

  日高紅妝臥,倚對春光遲。

  寧知傍淇水,騕褭黃金羈。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蠶饑,盈盈嬌路傍。

  譯文:

  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

  日高紅妝臥,倚對春光遲。

  寧知傍淇水,騕褭黃金羈。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蠶饑,盈盈嬌路傍。

  注釋:

  菀(wǎn)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

  菀菀:茂盛。蒙蒙:原意為雨雪云霧迷茫的樣子,此指雜花繁茂。

  日高紅妝臥,倚(yǐ)對春光遲。

  紅妝:美女。倚:靠。

  寧知傍(bàng)淇水,騕(yāo)褭(niǎo)黃金羈(jī)。

  寧:豈。傍:靠近,此指居住在淇河邊。騕褭:良馬名。淮南子·齊俗:“夫待騕褭、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馬”。褭:裊的'異體字。“騕褭”,《英靈》作“腰裊”。羈:馬籠頭。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蠶饑,盈盈嬌路傍。

  賞析:

  該詩描繪了優美的淇河風光,極言生活在淇河邊的常人意想不到的美好。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春望詞四首·其二

  唐代: 薛濤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譯文:

  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采摘小草結成同心結,將它贈送給我相知相愛的心上人。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春愁伴著春光同我告別時,那不知我心事的子規鳥卻哀鳴不歇。

  注釋:

  攬(lǎn)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攬草:采草。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結同心:同心結。舊時用香輩或銷帶打成的連回文樣式的結子用作男女相愛的.象征。

  賞析:

  這首詩中的“攬草結同心”是指用草編成同心結。將香草結成同心的樣式,準備送給理想中的戀人,表現出懷春的感情。“將以遺知音”是指贈送給我相知相愛的情人。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用兩典故:“同心結”和“子規鳥”來表示心中的情愛。同心結”典出《玉臺新詠》梁武帝蕭衍《有所思》:“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古人用來表示男女相愛的象征。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春望詞四首·其三

  唐代:薛濤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譯文: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花兒隨著春風的吹拂,一天天的衰敗下去,約會的佳期也是渺茫無期。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不能與心中的如意郎君結合在一起,豈不白白結下相愛的同心草。

  注釋: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miǎo)渺。

  渺渺:形容悠遠、久遠。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賞析:

  這首詩仍然是寫無窮無盡的相思。有人類就有愛情,有愛情就有相思。其意是,花兒隨著春風的吹拂,一天天地衰敗下去,結婚的'佳期也是渺茫無期。結識不到如意的郎君,編結再多的相思草,也只能是空歡喜一場更使人愁上加愁,讓人心碎這里的“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是作者在佳期渺渺,沒有同心人的情況下,對自己以草結同心的行動表現出自怨自艾的無比痛苦心情。

  這首詩與第二首詩一樣,都是刻意傷春之詞,春望,在這里意味著春天里的盼望,其中包含首著一個妙齡少女渴求自己愛情而最終歸于失望的故事。女主人公興致勃勃地攬摘芳草來打同心結,要將它贈給自已的“知音”。打同心結,是表達愛情的方式,把全部希望放在“同心結”上,然而,春鳥發出哀吟,昔日的同心結,今日成了斷腸草。人世間留下了一顆破碎的心,情天恨海平添了幾行血淚。

  女主人公仍在編結“同心草”,不過此時是“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不是不愿結同心人,而是無法結同心人,故而,也只有“空結”同心草了。一個“空”字,寫盡了她傷心欲絕的情味,與盡了她無法訴說失戀和絕望的痛苦……也只好木訥地用雙手編結“同心草”來打發失去了人生意義的時光。用結同心草的細節,寫出女主人公的悲劇命運,而為我們創造了一種動人心弦的悲劇美。

  可見,薛濤是寫愛情詩的高手,這恐怕也與她自己的命運有關吧女詩人寫愛情詩,自然有她得天獨厚的條件:真切深刻細膩,易于感人至深。這正如胡云翼先生所說:“婉約而溫柔的文學,總得女性來做才能更像樣…無論文人怎樣肆力去體會女子的心情,總不如婦女自己所了解得真切;無論文人怎樣描寫闊怨的傳神,總不如婦女自己表現自已的恰稱。”這是對女性創作的高度肯定與贊揚,也是對薛濤愛情詩的肯定和贊揚。黃周星在《唐詩快》評第一首與第三首詩為:“二詩皆以淺近而入詩,故妙。”這四首詩,以第一首與第四首寫得較好,其審美價值更高一些,可讀性更強一些,也更耐人尋味一些第四首詩的立意與第一首詩相同,不同的是這首詩多了一些形象性的描寫,其詩就更加具體,更加感人。第四首又與第一首詩相呼應,滿目春色,非但不讓人喜,反而更是著惱:惱在個獨賞!梳妝打扮,又有何用呢?鏡里的花容月貌,又有誰看呢?又是為了誰呢?這也只不過孤芳自賞罷了。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8

  原文:

  惜春詞

  [唐代]溫庭筠

  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

  蜂爭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

  愿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

  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

  譯文

  百舌鳥問花,花卻不說話,低頭好像怨恨橫塘的雨。

  蜜蜂爭相采集著花粉,蝴蝶也分享著花的芳香。不像垂楊柳那樣珍惜一絲絲金色的枝條。

  希望你能夠長久的留下妖嬈美好,不隨著春風依舊蕩搖。

  秦女皺著眉頭望向煙云籠罩的月亮,感慨青春就像那漸漸凋零的帶露殘花。

  注釋

  百舌:鳥名,能模仿百鳥之聲。或代指百鳥。

  橫塘:三國時期吳國在建業(今南京市)秦淮河邊修建的堤岸。此處借名泛指秦淮河。

  金縷:金貴的枝條。比喻楊柳自珍。亦有人認為此二字僅僅指金色的枝條。

  君:指花。此處明文指花,暗喻喻人。

  妖韶(sháo):妖嬈美好。

  秦女:有學者認為此處泛指秦地之女。但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秦女”“秦娥”一般專指春秋時秦穆公之女一弄玉。弄玉嫁給善吹簫的簫史,后二人在城上奏樂,因樂聲似風鳴,故招來鳳凰,二人遂乘鳳升天而去。

  顰(pín):皺眉,常用來形容愁態。

  愁紅:指枯萎或即將枯萎之花,其狀似女子含愁之態。此處借指詩中的女子。

  迢迢:喻指遠逝。

  賞析:

  此詩寫青樓女子的悲嘆,詩人也借惜花而表達青春遠逝、不堪命運的自憐、自傷之情。首聯采用擬人手法寫花朵含恨凋零,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頷聯反襯,表達妓女對坎坷、悲慘、無奈之人生的自我慰藉而已;頸聯語義雙關,表面上寫妓女希望花能長保青春妖嬈而不被東風摧落,實際上卻是自顧自憐;尾聯寫妓女皺著眉對月惆悵,青春猶如枯萎的花朵漸漸凋零,實則表達出詩人備受打擊后憂愁、痛楚的`心境。全詩借景抒情,以花自喻,引起豐富聯想。

  首“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采用擬人手法寫花朵含恨,與之親近的鳥兒問它也不說話,而心有所恨的原因是秦淮河上雨,花落自凋零。其中的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

  “蜂爭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比較有趣,初看似乎并無深意,不過是眼前所見的即景,和一二句連貫,但實際上如果理解了是描寫什么人,那么這一句就大有深意:首先從字面上看,先是稱贊妓女的“粉蕊”和“香”任君采擷,非常大方,然后諷刺良女自珍“金縷”,十分小氣。從潛臺詞上看,作者并非要對良好的禮教品德進行諷刺,而是以此反襯妓女人生的坎坷、悲慘和無奈,這種以妓女之口傳遞出來的意思,一方面代表不同角度的不同人生價值態度,另一方面也傳遞出妓女的這種觀念不過是自我慰藉的“精神勝利法”。

  “愿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同樣語義雙關,表面上寫妓女希望花能長保青春妖嬈而不被東風摧落,實際上卻是自顧自憐,希望自己青春長久一些,否則年老色衰就會失寵,以后的生活將會如花摧落、凄涼無比。

  最后“秦女含顰向煙月,愁紅帶露空迢迢”的讀解稍有異議,這主要是因為對其中“秦女”二字的看法不同,有學者認為“秦女”為秦地之女的泛指,這二句是寫妓女皺著眉對月惆悵,自己的青春猶如枯萎的花朵漸漸凋零。但如果為泛指,就包括了良家婦女,與上幾句妓女的自述語境并不十分貼切,所以也有人提出“秦女”當泛指秦準河的青樓女子,理由是當時的秦淮河是煙花之地的代指。

  總的來說,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不過這里的春天既是大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春天,更是人生中美好事物的象征。

  溫庭筠寫這首《惜春詞》不僅是為歌伎的青春不再而哀嘆,更是勸慰世人要珍惜時光,珍惜青春,珍惜自已有限的生命。他對歌伎無奈的生活際遇有著深深的同情,同時也是在勉勵自己——自己擁有自由的生命,更應該珍惜青春,在年輕的歲月里多做一些事情。“愿君留得長妖韶,莫逐東風還蕩搖”更是他對自己的寄語:希望自己心中永遠保持美好的一面,不要隨波逐流,不要被丑惡的東西同化,自己真正應該珍惜的是這些。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9

  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

  斜倚欄干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翻譯

  低低的花和綠樹掩映下的小樓,將點點愁帶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著欄桿背向鸚鵡,思忖著為什么不再回過頭來?

  注釋

  妝樓:華美的樓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處。

  背鸚鵡:以背對鸚鵡。鸚鵡是一種鳥,善學人語。

  思量:思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低低的花和綠樹掩映下的小樓,將點點愁帶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著欄桿背向鸚鵡,思忖著為什么不再回過頭來?

  注釋

  春詞:春怨之詞。

  妝樓:華美的樓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處。

  背鸚鵡:以背對鸚鵡。鸚鵡是一種鳥,善學人語。

  思量:思忖。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大和三年(829)春天。這時朝廷中宦官氣焰日張,白居易的好友宰相韋處厚已經逝世,李宗閔勾結宦官將出任宰相,政敵王涯也于這年正月自山南西道節度使入為太常卿。所以是年春天,對作者來說是個極不愉快的季節。于是作得此詩。

  賞析

  詩開頭是以“低花樹映小妝樓”來暗示是青年女子,并且交代了地點,其余都是對女子的刻畫,通過“兩點愁”、“斜倚欄桿”、“背鸚鵡”、“不回頭”等一系列的靜態描繪,展現出一幅靜態的畫面,一幅始終處在低氣壓中的畫面。低低的花和綠樹掩映下的小樓,將愁帶入了少女的眉心,點點的愁一下就進入了主題的表達層面。寫出了這個女子心中的不快和幽怨。但后二句,也是少女在此情此景對愁思的回應,最妙是“思量何事不回頭”這句,給全詩帶來了重重疊疊的神秘感。結尾沒有說明其“愁”的原因,只是點出一句“思量何事”,引得讀者自去聯想,這雖然是出自于藝術方面的考慮,但也正因其“愁”才更容易惹人去聯想,因為關于女性悲愁的經典語境早已確立并成為了傳統。至于究竟為了何事,作者沒有明說,這正是供讀者體味的地方。但聰明的讀者已可以猜到是傷春傷別,之所以背向鸚鵡,怕的是鳥兒學舌,勾起傷心之事。此詩雖然顯得比較纖巧,但也說明了作者觀察人物的細致。

  這首詩既寫春愁,又刺春愁,對只會冥想不會尋求解脫春愁辦法的人進行諷刺。另外,全詩不僅表現了封建社會婦女對女性自由幸福快樂的渴望與追求,而且也表現了詩人對這種渴望與追求為何不能出現的隱性思考。全詩雖篇幅短小,但人物刻畫生動,語約意遠,詩意別出心裁,堪稱佳作。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春望詞四首·其一

  唐代:薛濤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譯文: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花開的時候你不能和我一起欣賞,花落的時候你無法與我一起悲傷。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想要問我相思之情讓人最為難耐的時間?那一定是在花開花謝的時候。

  注釋: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欲問:想要問。

  賞析:

  這首詩寫思婦渴望與久別丈夫相聚首的無限相思之情。

  思婦面對百花盛開的撩人春色,面對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景象,觸景生情。“花開不同酵步翻賞”,而花無百日紅,其花易衰,其色易逝,花開花落,最惹思婦青春易逝之哀怨,自然令人不勝低回與哀婉,自然使思婦聯想到青春易逝,丈夫不在身邊,辜負了青春年華,這讓她怎能不思念遠別的丈夫(或戀人),也就自然而然傾述出心中既怨又慕的傷春情懷。

  花開“同賞”,花落“同悲”,這是思婦與丈夫(戀人、情人)共同追求和向往的最理想的情愛境界。然而,事與愿違,卻花開不能“同賞”,花落也不能“同悲”,這恐怕是夫妻之間的情愛的不幸與悲愴。有哪一對情人不希望“比翼雙飛”,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朝夕相處,歡樂與共呢?即使在生活的長河里,碰見點風雨,有哪一對真正的情侶不能同舟共濟呢?

  在共渡難關中的“同悲”,又何嘗不是含有苦澀的愛的甜蜜呢?何況“苦中甜”,即詩中說的愛情生活中的“同悲”,這要比“同賞”更有其深刻的內涵。“同賞”與“同悲”共同構成人生旅途中相知相愛、休戚相關、相濡以沫、相互依戀,這恐怕才是詩人在這首詩里要講的愛情真諦!這恐怕是這首詩中所說的不能“同賞”,又不能“同悲”的巨大失望的惆悵和無限哀怨的幽恨所在!所以,郭煒《古今女詩選》稱此詩:“不同悲勝不同賞’多多。”趙世杰《古今女史》說此詩:離恨綿綿。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唐代劉禹錫《和樂天春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精心化好妝容緩緩走下閣樓,深深庭院春光雖好只添愁。

  來到庭院中數著那開得正艷的花朵,蜻蜓飛到了玉簪上頭。

  注釋

  春詞:春怨之詞。“春詞”為白居易原詩題目。

  宜面:脂粉和臉色很勻稱。一作“粉面”。朱樓:髹以紅漆的'樓房,多指富貴女子的居所。

  蜻蜓:暗指頭上之香。

  玉搔頭:玉簪,可用來搔頭,故稱。

  鑒賞

  此詩描寫一位宮女扮好新妝卻別人賞識,只能百別聊賴地獨自數花朵解悶,引得蜻蜓飛上頭來花別致情景。全詩抒寫宮怨閨情,但與其他同類詩迥然不同。詩人通過對宮女神態花傳神刻畫,表現了她不勝幽怨之情。詩意別她心裁,富有韻味。

  白居易原詩開頭是以“低花樹映小妝樓”來暗示青年女子,而劉禹錫和詩“新妝宜面下朱樓”說得十分明確,而且順帶把人物花心情也點她來了。詩中女主人公梳妝一新,急忙下樓。“宜面”二字,說明她妝扮得相當認真、講究。看上去,不僅沒有愁,倒似乎還有幾分喜色。艷艷春光使她暫時忘卻了心中苦惱,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發了一絲朦朧花希望。

  劉禹錫詩花第二句是說下得樓來,確是鶯歌蝶舞,柳綠花紅。然而庭院““,院門緊鎖,獨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滿目生愁。從詩花發展看,這是承上啟下花一句。

  詩花三、四兩句是進一步把這個“愁”字寫足。這位女主人公下樓花本意不是為了尋愁覓恨,要是早知如此,她就不必“下朱樓”,也不必“新妝宜面”。可是結果恰恰惹得別端煩惱上心頭。這急劇變化花痛苦花心情,使她再也別心賞玩,只好用“數花朵”來遣愁散悶,打發這大好春光。“數花朵”花原因當亦有對這別人觀賞、轉眼即逝花春花,嘆之、憐之、傷之花情懷。就在她在默默地數著時,“蜻蜓飛上玉搔頭”。這是十分精彩花一筆。它含蓄地刻畫她她那沉浸在痛苦中花凝神佇立花情態;它還暗示了這位女主人公有著花朵般花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花蜻蜓也錯把美人當花朵,輕輕飛上玉搔頭;而且也意味著她花處境亦如這庭院中花春花一樣,寂寞“鎖,別人賞識,只能引來這別知花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負。“為誰零落為誰開?”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她了人愁花愁一院愁花主題。

  有人說:“詩不難于結,而難于神”。這首詩花結尾是她人意料花,詩人剪取了一個偶然花鏡頭——“蜻蜓飛上玉搔頭”,蜻蜓別心人有恨。這個結句是在回應“思量何事不回頭”而設計花,它洗煉而巧妙地描繪了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爛漫之中花冷寂孤凄花境遇,新穎而富有韻味,真可謂結得有“神”。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2

  江城子·填張春溪西湖竹枝詞

  碧云無渡碧天沉,是湖心,是儂心。心底湖頭,路斷到如今。郎到斷橋須有路,儂住處,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郎若愁時,好向北峰尋。相對峰頭俱化石,雙影在,照清潯。

  注釋

  西湖竹枝詞: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區。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今重慶周圍地區)一帶民歌。碧云無渡碧天沉,是湖心,

  是儂心:碧云,指碧色的云。此詞與“云雨”、“魚雁”等意象一道,常為古人用來作男女戀情的象征。

  心底:指“儂”的心底。湖頭,湖起始的地方。此處指“儂”心上人所居住的地方。路斷,指道路不通。暗示“儂”與心中人許久音訊阻隔,沒有相會了。

  斷橋:橋名,在西湖孤山邊。本名寶祐橋,又名斷家橋。以孤山之路,至此而斷,故自唐以來皆呼為斷橋。

  金:金黃色。此指柳葉由綠泛黃,與金黃色相似。又黃色醒目,容易辨認。

  南高峰、北峰:西湖周圍多山,環湖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

  相對峰頭俱化石:相對,面對面的相向、對峙。雙影在,

  照清潯:清潯,清澈的水邊。潯,水邊深處。

  注釋

  江城子:詞調名。分單調、雙調兩類,各有數體。單調始于晚唐韋莊,五代歐陽炯,雙調始于北宋蘇軾。

  張春溪:名伯魁,字春溪,清浙江海鹽縣人,張惠言友。

  西湖竹枝詞: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區。竹枝詞,樂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今重慶周圍地區)一帶民歌。

  碧云無渡碧天沉,是湖心,是儂心:碧云,指碧色的云。此詞與“云雨”、“魚雁”等意象一道,常為古人用來作男女戀情的象征。

  心底湖頭,路斷到如今:心底,指“儂”的心底。湖頭,湖起始的地方。此處指“儂”心上人所居住的地方。路斷,指道路不通。暗示“儂”與心中人許久音訊阻隔,沒有相會了。

  斷橋:橋名,在西湖孤山邊。本名寶祐橋,又名斷家橋。以孤山之路,至此而斷,故自唐以來皆呼為斷橋。

  金:金黃色。此指柳葉由綠泛黃,與金黃色相似。又黃色醒目,容易辨認。

  南高峰、北峰:西湖周圍多山,環湖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

  相對峰頭俱化石:相對,面對面的相向、對峙。化石:南朝劉義慶《幽明錄》:“武昌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因以為名焉。’”相傳有貞婦送夫從役,站在山頭望丈夫,久之化而為石。后遂以此典表現女子對丈夫的忠貞與思念,形容精誠至極。

  雙影在,照清潯:清潯,清澈的水邊。潯,水邊深處。《淮南子·原道訓》:“故雖游于江潯海裔。”句謂西湖邊上的南、北兩峰,就象那古代的望夫石一樣,相對眺望,佇立凝視,它們的雙影,倒映在清澈的水流中。

  賞析

  從這首詞的小序“填張春溪西湖竹枝詞”看,可知這首詞為步韻之作。竹枝詞為詩體,張惠言一生不作詩,自言:“余年十八、九時,始求友,最先得云珊。時余姊之婿董超然,與云珊銳意為詩。三人者,居相邇,朝夕相過,過即論詩。余心好兩人詩,未暇學也。其后三、四年,各以衣食奔走南北,率數年乃一得見,見輒出新詩各盈卷。而余學詩,久之無所得,遂絕意不復為。每見超然、云珊讀其詩,恧然以愧”(《茗柯文編·楊云珊覽輝閣詩序》),所以,他以詞來和友人張伯魁的詩韻。

  詞的上闋主要寫闈中佳秀對“郎”的思念、盼望,寫她與“郎”雖有情卻彼此音訊睽隔,展示出這位女子多情、勇敢且驚世駭俗的風致。詞下闋承上闋的`情感,過片即直言“儂”對“郎”的思念與盼望:“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詞中女子對戀人的思念是如此之不可遏止,煎熬其心魂,以致她爬上西湖傍邊的南高峰來眺望心中人,希望他也能登上山峰,與其相會。固然,詞中女子是否登上山峰我們不必過于坐實來解,這也許只是她的一個想象而已,或者一時的情感沖動罷了,不一定真有其事。那么,她是否與“郎”相會了呢?沒有,因為“郎愁深,妾愁深”。如果兩個久相睽隔的人能夠相會,以慰相思之苦,也許他們的痛苦或者能夠得到稍許的沖淡,然而這樣的事情并沒有發生,所以,他們雙方的痛苦是如此的深沉。于是,詞中女子在心中默默地告誡她的戀人:“郎若愁時,好向北峰尋。”不叫“郎”到我身在其中的南峰來尋找,卻叫他南轅北轍到北峰去追尋,顯然是有情緒,鬧別扭了。或者,詞中女子在埋怨戀人太沒有膽量了。或者,她對戀人的猶豫不決深感失望。在這種情緒的驅使下,她脫口而出拋出了重話:“相對峰頭俱化石,雙影在,照清潯。”意思是:你最好到北峰去找我,那時,我在南,你在北,我們兩個都變成佇立的石頭,遙相眺望,永遠揆隔,只有我們的雙影,倒映在清澈的水波中!話說得重了一些,但從這牢騷語中我們可以窺見詞中女子的耿耿深情,也由衷的喜歡她那種直來直去,有話就要說的率直、潑辣的性格。

  此詞寫得明白曉暢,中多口語,頗具民歌風味。詞中女主公率直且頗有幾分陽剛的個性,與唐宋詞以來小詞中流行的纖弱女性形象相比,頗具幾分異量之美。而詞中女主人公對戀情的堅貞與不懈追求,也令此詞的言情純真、坦白,楚楚動人。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

  斜倚欄干臂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譯文:

  低低的花和綠樹掩映下的小樓,將點點愁帶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著欄桿背向鸚鵡,思忖著為什么不再回過頭來?

  注釋:

  春詞:春怨之詞。

  妝樓:華美的樓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處。

  背鸚鵡:以背對鸚鵡。鸚鵡是一種鳥,善學人語。

  思量:思忖。

  賞析:

  白居易此詩,先描繪一個斜倚欄桿、背向鸚鵡、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著以“思量何事不回頭”的問句,輕輕一撥,引而不發,意味深長。而劉禹錫的和詩(見下),也寫閨中女子之愁,然而卻寫得更為婉曲新穎,別出蹊徑。

  白詩開頭是以“低花樹映小妝樓”來暗示青年女子,而劉詩“新妝宜面下朱樓”說得十分明確,而且順帶把人物的心情也點出來了。詩中女主人公梳妝一新,急忙下樓。“宜面”二字,是說脂粉涂抹得與容顏相宜,給人一種勻稱和諧的美感,這說明她妝扮得相當認真、講究。看上去,不僅沒有愁,倒似乎還有幾分喜色。艷艷春光使她暫時忘卻了心中苦惱,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發了一絲蒙眬的希望。

  詩的第二句是說下得樓來,確是鶯歌蝶舞,柳綠花紅。然而庭院深深,院門緊鎖,獨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滿目生愁。從詩的發展看,這是承上啟下的一句。三、四兩句是進一步把這個“愁”字寫足。試想這位女主人公下樓的本意該不是為了尋愁覓恨,要是早知如此,她何苦“下朱樓”,又何必“新妝宜面”?可是結果恰恰惹得無端煩惱上心頭,這急劇變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無心賞玩,只好用“數花朵”來遣愁散悶,打發這大好春光。為什么要“數花朵”,當亦有對這無人觀賞、轉眼即逝的春花,嘆之、憐之、傷之的情懷吧?她默默地數著、數著……“蜻蜓飛上玉搔頭”,這是十分精彩的一筆。它含蓄地刻畫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佇立的情態;它還暗示了這位女主人公有著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錯把美人當花朵,輕輕飛上玉搔頭;而且也意味著她的處境亦如這庭院中的春花一樣,寂寞深鎖,無人賞識,只能引來這無知的.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負,“為誰零落為誰開”?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題。有人說:“詩不難于結,而難于神”。這首詩的結尾是出人意料的,詩人剪取了一個偶然的鏡頭——“蜻蜓飛上玉搔頭”,蜻蜓無心人有恨。它洗煉而巧妙地描繪了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爛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穎而富有韻味,真可謂結得有“神”。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7-13

惜春詞原文,翻譯,賞析09-23

惜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8-20

春詞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3-11

《惜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2-04

春詞原文翻譯以及賞析10-01

憶王孫·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花心動·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2-09

《和樂天春詞》原文及翻譯賞析03-18

春詞原文翻譯及賞析13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