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3-02-24 14:44:48 古籍 我要投稿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合集15篇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

  原文: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合集15篇

  一枝花·春日送別

  元代:劉庭信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譯文: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楊柳在絲絲微風中飄蕩,梨花在點點細雨中綻放。雨點隨著花瓣飄落,柳條在風中顯得格外疏朗。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春天過去了,誰也沒有辦法把春天留住。春天為什么走得這樣快?請問司春的東君,誰能為春天景物作主。

  注釋: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yīng)花做主?

  東君:傳說中的司春之神。鶯花:鶯啼花開,泛指春天景物。

  賞析:

  這是劉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別》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譽。全曲先寫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從而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這首曲子的'曲辭確實是“語極俊麗”。開頭四句,作者扣住題中的“春日”,用工細綺麗的筆墨,描繪了一幅形象生動的春景圖。風襯楊柳,顯楊柳更風流;雨襯梨花,顯梨花更圣潔。楊柳隨風,梨花帶雨,風與楊柳,雨與梨花,皆互為映襯,相得益彰。風乃“絲絲”風,雨乃“點點”雨,“絲絲”、“點點”兩個疊詞,把春天特有的輕柔、甜美的韻味盡情透出;同時也隱含著柳搖若風,花落如雨的比喻。這四句對仗工整,實際上是以詩入曲,借對仗藝術而使這幅春景圖形象更鮮明,色調更和諧。

  “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梨花瓣落,因為雨打,更因為風吹;柳條稀疏,因為風拂,也因為雨洗。花落柳疏,也透露出隱隱的哀愁。這種情緒,在“春事成虛”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現。梨花瓣落,春將歸去,故云“春事成虛”。這里的“無奈春歸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將遠去的“人”;同樣,“春歸何太速”一語,既是對匆匆而盡的“春”的質問,也是對匆匆離去的“人”的埋怨。而最后的“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便由怨而轉為幽憤了,亦暗扣了題旨“送別”。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2

  送別詩

  朝代: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翻譯

  楊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楊花漫天飛舞。

  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么時候回來呢?

  賞析

  這首出自隋朝的《送別》,其作者已無法考證,然而詩中借柳抒發的那份戀戀不舍的.心境,卻流傳至今。據說,折柳送別的風俗始于漢代。古人贈柳,寓意有二:首先是柳樹速長,角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征著情意綿綿;第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而我們今天從詩歌中所看到的用“柳”來表現離情別緒的詩句,要早于這種“習俗”。

  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么時候回來呢

  注:古人常折楊柳枝表送別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此時表面是送別詩實際表達的是對隋朝滅亡的詛咒,因為隋煬帝姓楊。

  這又另一種解釋:

  末兩句寫春已歸去而人未歸來。折柳,本意在贈別;今柳條折盡,則意味著離別已久,睹舊物而懷遠人。飛花,本意指春暮;今楊花飛盡,則意味著春歸已久,覺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末句直扣題旨,問夫歸否;說明她已憂思滿懷,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巖迸涌而出。其氣度韻味,自不尋常。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3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譯文

  唱完送別之歌你就解開行舟遠去,兩岸是青山紅葉,江水急急向東流。

  傍晚酒醒人已遠去,只有滿天風雨送我離開那西樓。

  注釋

  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里送別朋友范云,后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李白《謝公亭》詩說:“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勞歌:原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后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勞勞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詩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葉:一作“樹”。水急流:暗指行舟遠去,與“日暮酒醒”、“滿天風雨”共同渲染無限別意。

  西樓:即指送別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賞析

  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后寫的一首詩。這首詩前后兩聯分別由兩個不同時間和色調的場景組成。前聯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后聯以風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筆法富于變化。而一、三兩句分別點出舟發與人遠,二、四兩句純用景物烘托渲染,則又異中有同,使全篇在變化中顯出統一。

  “勞歌一曲解行舟”句寫友人乘舟離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習俗。“勞歌”,原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后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勞歌一曲,纜解舟行,從送別者眼中寫出一種匆遽而無奈的情景氣氛。

  “紅葉青山水急流”句寫友人乘舟出發后所見江上景色。時值深秋,兩岸青山,霜林盡染,滿目紅葉丹楓,映襯著一江碧綠的秋水,顯得色彩格外鮮艷。這明麗之景乍看似與別離之情不大協調,實際上前者恰恰是對后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可戀,別離的難堪,大好秋光反倒成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襯別離之悲,與此同一機杼。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的藝術辯證法。

  這一句并沒有直接寫到友人的行舟。但通過“水急流”的刻畫,舟行的迅疾讀者可以想見,詩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夾岸青山紅葉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狀態,也使整個詩句所表現的意境帶有一點逼仄憂傷、騷屑不寧的意味。這和詩人當時那種并不和諧安閑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句則是表明詩的前后聯之間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間隔。朋友乘舟走遠后,詩人并沒有離開送別的謝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會。別前喝了點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緒不佳,竟不勝酒力睡著了。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天色變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兩岸的青山紅葉都已經籠罩在蒙蒙雨霧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隨著急流駛到云山霧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蒼茫黯淡,風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朧,追憶別時情景所感到的悵惘空虛,使詩人此刻的情懷特別凄黯孤寂,感到無法承受這種環境氣氛的包圍,于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雨籠罩的西樓上走了下來。(西樓即指送別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第三句極寫別后酒醒的悵惘空寂,第四句卻并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但由于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與詩人當時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讀者完全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蕭瑟凄清情懷。這樣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比起直抒別情的難堪來,不但更富含蘊,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結尾別具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

  此詩主要表達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惆悵。前二句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后二句以風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以描寫景色作為反襯的手法表達情感,筆法富于變化。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后寫的一首詩。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里送別朋友范云,后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

  許渾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后人擬之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后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4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翻譯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沖冠。

  那時的人已經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注釋

  此地:原意為這里,這個地方。這里指易水岸邊。

  別燕丹:指的是荊軻作別燕太子丹。

  壯士: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勇士。這里指荊軻,戰國衛人,刺客。

  發沖冠:形容人極端憤怒,因而頭發直立,把帽子都沖起來了。

  冠:帽子。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5

  原文:

  赤壁歌送別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兩條英雄好漢在此處激烈戰爭,一決雌雄。頓時間,赤壁的江面上樓船遮天蓋地。

  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燒得通紅,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擊敗。

  你馬上就要高飛遠走,到那個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會看到那場大戰留下的殘酷遺跡。

  你要詳細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寫信來告訴我,我想我肯定會被你的描述而壯懷激烈,萬分感動。

  注釋

  ⑴二龍:指曹操和周瑜。二龍爭戰,是魏吳相持的象征。

  ⑵鯨鯢: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

  賞析:

  此詩是公元734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左右李白旅游江夏(今湖北武漢)時所作。七年前,李白客游云夢,故相許圉師“妻以孫女”(《上安州裴長史書》),他此后以安陸(今屬湖北)為中心,在湖北一帶“蹉跎十年”(《送從侄專游廬山序》)。

  從此詩詩題可以看出,詩人的創作意圖,在于把歌詠赤壁和送別友人這兩個內容藝術地統一起來,并突出前者。

  全詩八句,前四句講的是赤壁之戰的事跡,后四句則是送別時的有感而發,形式上組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段落。使人驚異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詠史的任務。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赤壁之戰,曹操用大量軍隊,深入東吳國土,一心要同周瑜“決”戰,“爭”雌雄。周瑜雖處于劣勢,但能化不利為有利,以火攻取勝,曹操只落得全軍潰敗的下場。上述內容在這兩句詩里藝術地得到表現。上句化用《周易》里“龍戰于野”的典故。“二龍爭戰”是魏吳相持的象征。下句以突如其來之筆,直接寫出了赤壁之戰曹操水師以失敗告終的結局。“樓船掃地空”五字頗見妙思。曹軍樓船云集江面,構成龐大的水上陣地,自謂堅如金城。不料這陣“地”頃刻間就被橫“掃”一“空”。詩人不說樓船在水上安營,而說在“地”上扎寨,這既是對曹操水師在吳地徹底完蛋的如實刻畫,也是對他吞并東吳土地夢想落空的含蓄諷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詩人用“樓船掃地空”五字預示了戰爭的結局。這兩句才把造成這結局的緣由具體說出。但“烈火”句絕不僅僅是對“樓船掃地空”的原因的說明,更重要的是對古戰場上赤焰燒天,煮水蒸云,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實寫照。上句“張”“照”二字,極大地渲染了吳軍的攻勢。詩人把因果關系顛倒處理,既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也顯示了詩人對穩操勝券者的輝煌戰果的深情贊許。赤壁之戰的勝敗,成因固然是吳方采用火攻法,但歸根到底取決于兩軍統帥在戰略戰術上的水平。下句詩人以凝重之筆指出:善于決戰決勝的.周瑜,就是這樣從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擊破曹操幾十萬大軍的。這句雖然加入了議論成分,但周瑜的儒將風度,卻樸實自然地表現出來了。

  后半的送別,是在詠史的基礎上進行的。字數雖與前半相等,實則等于前半的附庸。“君去滄江望澄碧”,這位友人就要離他而去,望著清澄碧綠的江波,少不了要興起南浦送別的感傷。但古戰場上“二龍爭戰”的“馀跡”還在腦際留存。“鯨鯢唐突留馀跡。”“鯨鯢”,是由《左傳》上的典故引起的聯想。“鯨鯢”是“大魚名”,以喻那“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唐突”義同觸犯。這里李白大約是喻指曹操倚仗權勢,想吞食東吳。李白在送別的詩行中,并沒有完全割裂詠史的情感線索。但詩人又立即回到現實中來,“一一書來報故人”,希望友人走后經常來信報告佳音。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業抱負的人物。所以詩人在結尾寫道:“我欲因之壯心魄。”詩人能從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壯”自己的“心”膽與氣“魄”。

  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政治抱負,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壯年時代濟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詩把詠史與送別結合起來并特別突出前者,原因就在這里。

  此詩韻腳“平仄相半”,在形式上與王勃《滕王閣詩》一類“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體,變婉麗和平之調為慷慨雄壯之聲,這又是與王勃異趣的。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6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舊官何物與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幾變,個中下語千難。使君才氣卷波瀾。與把新詩判斷。

  譯文昨夜您的小船離開京口,今晨我的馬頭遙望長安。舊官拿什么交代給新官?只有西湖、吳山、公事、案件。

  杭州美景,百年來幾度變遷?內含奧秘,下評語叫人為難。新太守林大人的才氣能掀起錢塘江的波瀾。把我的新詩呈給您。請您細加指點。

  注釋⑴西江月:詞牌名,原唐教坊曲。

  ⑵送別:《二妙集》本及毛本詞題皆作“蘇州交代林子中席上作。”可從。然文中之蘇州,應為“杭州”之誤。交代:交接職務。

  ⑶扁舟:小舟。京口:今江蘇鎮江市。乃古潤州治所。

  ⑷長安:此處代指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馬首長安,謂馬不停蹄地向京都進發。

  ⑸舊官何物與新官:孟綮《本事詩·情感第一》載陳朝樂昌公主破鏡重圓詩:“此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都不敢,方驗作人難。”這里東坡僅以其“新官對舊官”句,借指自己是“舊官”即將離任;“新官”,指林子中,他接替自己任杭州太守。

  ⑹湖山公案:指東坡自己的吟詠西湖山景的.詩作。傅斡《注坡詞》注云:“公伴杭日作詩,后下獄,令供詩帳。此言湖山公案,亦謂詩也。禪家以言語為公案。”

  ⑺個中:此中。下語:評說,講說。傅斡注:“禪家有下語之說。”

  ⑻使君:指新任杭州太守的林子中。才氣卷波瀾:形容林子中的才氣像波濤一般壯闊起伏。

  ⑼判斷:猶鑒別辨析。

  賞析

  上片,“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馬首長安。”詞人先向新任杭州太守林子中訴說著他的仕宦奔波之苦。這句詞份量沉重,內涵復雜,至少含有兩層意思:其一,詞人說自己沒有做出什么成績,只留下一堆吟詠西湖山景的詩作了,表現了東坡的謙虛和自責精神,令人欽敬。其實,詞人這次知杭政績斐然,盡人皆知,他不僅積極抗旱救災,施粥送藥,救活了很多貧困百姓;而且開河浚湖、興建水利,在西湖中筑造堰閘,修建南北三十里長堤,并在堤上造六橋,置九亭,遍植楊柳芙蓉,不僅美化了風景,還方便了行旅耕作,深得人民崇敬,以至人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做生祠以報。”

  下片,集中請求林子中評判其湖山新詩。“此景百年幾變,個中下語千難。”詞人說西湖山景千變萬化,百年數異,自己對之描寫是很困難的。這里,詞人把其湖山詩作的內容限制在自然景物的范圍內,與其他(如政治)無關,而且“百年幾變”,“下語千難”,表明其詩歌內涵隨著風景的變化而復雜多變,用語費神頗多,是正常現象。“使君才氣卷波瀾。與把新詩判斷。”這末二句是詞人對林子中的客套頌揚之辭,當然也含有某種期待的愿望,他說林子中才氣如壯闊波濤,一定會對自己的新詩做出公正的評判。用語謹慎巧妙,表面上是請友人品賞、評說自己的新詩,而卻帶有某種警惕性。因為詞中連用“公案”、“判斷”二詞,十分醒目,這涉及到訴訟、判案性質,東坡決不會隨便使用之。東坡似是有意把自己當作了“被告”,等待審判,但他實際上卻又是問心無愧,心地坦蕩,并且充滿了自信心。

  全詞表現了詞人對自己奔波在仕宦之途中的無可奈何心境,用意深微,渾然妥貼,章法平中有奇,虛實柜生,宛曲味永。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7

  原文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注釋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東晉時音樂家,善箏笛。《世說新語·任誕》載:“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于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⑵ “綠窗”,碧紗窗。

  ⑶ 新月句:客將遠行,故如此說。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⑷ 欲去又還不去:欲去還留戀,終于不得不去。

  賞析

  首二句以晉人桓伊為王徽之吹奏三個曲調的典故,以發問的形式提出疑問:夜深人靜時,是誰吹奏有名的古曲,將人們從夢中喚醒?此二句暗寫離別。次二句融情入景,通過新月、煙云、天空、江面等景,將整個送別情景和盤托出,織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浩淼幽清的圖畫。

  上片寫離別前的晚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是誰吹起了優美的笛曲,將人從夢中驚醒。是什么樣的夢呢?從“驚破”一詞來看,似有怨恨之意。夜聽名曲,本是賞心樂事,卻引起了怨恨;而一旦夢醒,離愁就隨之襲來,可見是個好夢。大概是夢見和朋友一起飲酒賦詩吧!歡聚的日子馬上就要結束,怎不使人懊惱、愁悶?推開窗戶,不知是要追尋那悠揚的笛聲,還是要尋回夢中的歡愉,只見江天茫茫,空蕩蕩的天上,掛著一彎孤單的新月,凄冷地望著人間。江天之際,迷迷蒙蒙、混混沌沌,那是被愁悶化作的煙霧塞滿了。

  下片遙想“明日”分別的情景。“欲去又還不去”,道了千萬聲珍重,但遲遲沒有成行。二月春深,將是“落花飛絮”的時節,景象凄迷,那時別情更使人黯然。“飛絮送行舟,水東流。”設想離別的人終于走了,船兒離開江岸漸漸西去。送別的人站立江邊,引頸遠望,不愿離開,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著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舊東流入海。以“流水無情”反襯人之有情,有借“飛絮送行舟”表達人的深厚情意,結束全詞,分外含蓄雋永。詞所謂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謂作此詞的第二日開船,須作稍微寬泛的理解。詩集送柳子玉詩稱“先生官罷乘風去”之后,復數有游宴之事,子玉始成行,可參。

  通觀全詞,沒有寫一句惜別的話,沒有強烈激切的抒情。將情感融入景物, 此詞上片寫送別情景,以景色作為笛聲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氛圍。下片運用疊句造境傳情,想象次日分別的情景,大大擴展了離情別緒的空間。如此虛實結合,渲染出一種強烈的情感氛圍,使讀者受到極強的藝術感染這是本詞的`藝術魅力所在。在眾多的景物之中,又挑出一二件,直接賦予它們生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所有的自然物都生氣勃勃,整個藝術畫面都活躍起來,這是本詞的藝術特色。上片用“愁”寫煙,使新月也帶上了強烈的感情色彩;下片用“送”狀柳絮,使之與東去的流水對比而生情。而“愁煙”和“飛絮”在形態上又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飄忽不定、迷迷蒙蒙的自然物;它們輕虛空靈,似乎毫無重量,不可捕捉,但又能無限擴散,彌漫整個宇宙,用它們象征人世的漂泊不定,傳達出迷蒙悵惘、拂之不去的眷戀之情,那是再妙不過的了。但作者似乎是隨手占來,毫不費力,只道眼前所見,顯得極其自然。這正是詞人的高超之處。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8

  原文:

  送別

  唐代: 駱賓王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譯文: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寒夜的敲更聲接續著這漫漫長夜,清涼的夜晚像秋天那般澄澈。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離別時難以割舍,拿什么贈送給你呢?我這自有如裝在玉壺冰一樣真心。

  注釋: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chéng)。

  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一更約二小時。夜永:長夜。秋澄:澄凈的秋色。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hú)冰。

  離心:離別之心。玉壺冰:比喻清白和高潔。比喻人品質的高潔。

  賞析:

  這首詩把離情表現得高潔純真,不似前人作品般悲切哀傷,此種手法少見于初唐詩歌。前兩句是寫長長的秋夜寒冷,渲染離別時難舍的氣氛。后兩句用“玉壺冰”表明心情,體現了兩位朋友之間坦誠相見的真正友誼。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并不是說君子把人與人之間的友誼看得比水還要淡,而是說:君子之間的友誼應該像清澈見底的水一樣純潔。這首詩正體現了這種純潔的友誼。

  詩的前二句運用了倒裝句法,先說“夜永"、“更寒”,然后再倒轉回去說:在秋高氣爽的秋日黃昏,他和一位朋友已經促膝話別。這種章法的運用,改變了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敘述的方式,強調了“更寒”、“夜永”,突出了兩位摯友之間依依惜別的心情。收到了化平鋪直敘為起伏跌宕的藝術效果。“秋澄”、“夜永”巾的.“澄”、“永”,不只是點明節序的特征與時間,而且也映帶出朋友之間的真誠相見與友誼長存;“涼夕”,“寒更”中的“涼”、“寒”也同樣是不只說明環境的“涼”、“寒”,而且顯示出一對朋友在臨別之際心緒不佳。倒裝、側重、心與境諧等藝術手法被詩人揉合在兩句詩中,顯示出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既然兩人的友誼是那樣的深長,在離別之際用什么贈給對方就值得思考了。“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這出人意表的兩句詩體現了兩位朋友之間坦誠相見的真正友誼。詩人贈給對方的,不是客套式的祝愿,而是一顆冰清玉潔的心。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己的“離心”比作“玉壺冰”。其命意同于王勃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9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注解】:

  1、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2。海樓:海市蜃樓。

  3、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⑴荊門:位于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山形上合下開,狀若門。

  ⑵遠:遠自。

  ⑶楚國: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帶。其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境域。

  ⑷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⑸江:大河。大荒:廣闊無垠的原野。

  ⑹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下來。

  ⑺海樓:海市蜃樓,亦稱“蜃景”,是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這里狀寫江上云霧的`變幻多姿。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麗景象。

  ⑻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⑼萬里:喻行程之遠。

  【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游。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

  云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0

  暮春浐水送別/一作暮春送客

  朝代:唐代

  作者:韓琮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

  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翻譯:

  譯文

  花飛卉謝,葉茂枝繁,朋友出了京城,暮云中的樓閣又映襯著帝京的繁華,古今之情都在其中。

  遠行之人切莫聽這宮前的流水,流盡年華時光的正是此種聲音。

  注釋

  暮春浐水送別/一作暮春送客詩詞內容">浐水:亦稱為產水,發源于藍田縣西南的秦嶺,號為關中八川之一,西北流入灞水,二水匯合后流經當時的大明宮前,再北流入渭水。

  綠暗紅稀:綠葉茂密,紅花減少,是暮春初夏的自然景象。

  鳳城:指京城長安。西漢時長安所建的鳳闕,闕樓高二十丈(一說十七丈五尺),是西漢長安城最高的建筑,長安因此又稱鳳城。

  古今情:思今懷古之情。

  行人:指人送別的遠行之人。

  宮前水:即指浐水。

  賞析:

  送別,歷來是文人騷客們吟詠良多,在不斷求真、求情、求意的過程中常作常新的題材,就送別的整體情感內蘊而言,既有灑脫曠達之作,亦不乏深情綿邈之歌,但多針對一時一地所生之情慨然言之。韓琮此詩別具一格之處正在于其獨具匠心,斷然避開古已有之且漸成模式的豪情、悲情二途,從所有離愁別恨中提煉出送別時的共有情態。

  “綠暗紅稀出鳳城”,“綠暗”“紅稀”緊扣詩題“暮春”二字。鵝黃明麗、遠有近無的嫩綠,只屬于東風輕拂中萬木復蘇的早春,晚春風光,便是詩人在紅綠色調鮮明對比中拈出的“暗”和“稀”。兩詞一方面如實描畫了詩人眼中的景物:時序推移,草木的綠意在漸濃的春氣里變深變暗,繁花滿枝的景象也因之而只能成為美好的回憶。即使不曾“風驟詩詞內容">雨疏風驟”,“綠肥紅瘦”亦注定要在晚春時節一幕幕上演。另一方面,“暗”“稀”二字也借景抒情,以色彩的暗淡和數量的孤單,來映襯送別之際主客同有的惆悵之情。

  “暮云樓閣古今情”,送別,本就暗生愁緒,更何況是在最易觸痛感傷的黃昏。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此時此刻,在這繁華至極的`帝都,無數高樓畫閣沐浴在落霞暮云之中,眼前景不經意間勾起了詩人無窮無盡的心中情。于是,契闊別離之情、壯志未酬之情、感懷傷時之情……跳躍著,翻滾著,一齊涌上心頭,再融入生命體驗中不可排遣的滄桑感,一時間,詩人恍然置身于歷史的長河中,讓古往今來的相似情感重逢、共鳴,似乎從中獲得了一種可以超越時光的永恒。這大概就是韓琮所言的“古今情”了。末尾兩句,則由次句“古今情”牽引而來。面對不可回返的流水,人們總是抱以時光流逝中所有美好事物一去不再的無奈與遺憾。“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如此,“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烏夜啼》)又何嘗不是如此?詩人苦心告誡,讓人“莫聽”,卻不曾言明其中緣由,是同于古人?異于古人?他將一個貌似平凡的懸念之花,選擇在詩尾綻放。“流盡年光是此聲”,原來“莫聽”只是詩人情有所感之后對朋友發自內心的善意勸告。往日或許無妨,別人或許無妨,然行人不可聽,別時不可聽。只因送別的憂情,本就無法承受這潺潺水聲惹起的無邊之愁。

  《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晚七絕上》云:“何仲德:為熔意體。敖英曰:日暮途窮之客,聞此詩不無愴然。”此“意”,即為送別之情,感懷之意。則“古今情”三字實為全詩靈魂所在。此詩首句隱筆蓄勢,次句妙筆輕點,第三句轉筆再蓄,末句合筆濃染。詩人于情、景之間自由出入,巧妙運用“綠暗”“紅稀”“宮前水”等契合送別氛圍的黯然意象,曲筆道盡衷腸,實現了一步一步情景交融的和諧美感。《唐詩解》卷三〇曰:“水聲無改歲月難留,望宮闕而感慨者幾人矣。人生過客,別離豈足多悵?”此說固然灑脫,但面對別離,心生愁意終是人之常情,故而前人有“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江淹《別賦》)之說。而這首內涵深廣、情韻悠揚的作品,正是得益于其別具新意的藝術魅力,才在浩如煙海的送別詩中傳為絕唱。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1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釋

  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王孫:本指貴族后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1、 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xx年12月版:第355頁

  賞析

  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離離”)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說是從“春草生兮萋萋”脫化而不著跡,為后文開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嘗不可開作“秋來深徑里”(僧古懷《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將是另一種氣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不已。“一歲一枯榮”意思似不過如此。然而寫作“枯──榮”,與作“榮──枯”就大不一樣。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發出三、四的好句來。兩個“一”字復疊,形成詠嘆,又先狀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枯榮”二字的'發展,由概念一變而為形象的畫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須,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這一特點,不說“斬不盡鋤不絕”,而寫作“野火燒不盡”,便造就一種壯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間,大片枯草被燒得精光。而強調毀滅的力量,毀滅的痛苦,是為著強調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歡樂。烈火是能把野草連莖帶葉統統“燒盡”的,然而作者偏說它“燒不盡”,大有意味。因為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須,一旦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蘇,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離離原上草”,不是綠色的勝利的旗幟么!“春風吹又生”,語言樸實有力,“又生”二字下語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說此兩句“不若劉長卿‘春入燒痕青’語簡而意盡”,實未見得。

  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對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

  如果說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么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芳曰“遠”,古原上清香彌漫可嗅;翠曰“晴”,則綠草沐浴著陽光,秀色如見。“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比較“亂蛬鳴古塹,殘日照荒臺”僧古懷《原上秋草》的秋原,就顯得生氣勃勃。

  作者并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么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么富于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而這里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么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余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創作背景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2

  原文:

  賦得古原草送別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榮。

  任憑野火焚燒也燒不盡,春風吹來又蓬勃地滋生。

  遠處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綠的草色連接著荒城。

  在此又送他鄉游子遠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滿別情。

  注釋

  ⑴賦得: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一詞。

  ⑵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⑶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⑸晴翠:晴空下一片先翠的野草。荒城:荒涼、破損的城鎮。連同上句之古道,皆用以點染古原景色。

  ⑹王孫:本指貴族后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賞析: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于公元787年(唐德宗貞元三年),作者當時實齡未滿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指定、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3

  解連環·送別

  銷魂時候。正落花成陣,可人分手。縱臨別、重訂佳期,恐軟語無憑,盛歡難又。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望行舟漸隱,恨殺當年,手栽楊柳。

  別離事,人生常有。底何須,為著成個消瘦。但若是下情長,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潮水西流,肯寄我、鯉魚雙否。倘明歲、來游燈市,為儂沽酒。

  翻譯

  失魂落魄的時候,正值花朵如雨般地紛紛飄落,與可愛的心上人告別分手。即使臨別再擬訂相見的日期,只恐溫柔的言語沒有憑據,巨大的歡樂再難尋求。那雨簾外的青山,似乎了解人的心意,也與眉頭一起相互微皺。眼望著遠行的船漸漸隱去,真的好悔恨當年親手栽種下這些纏綿的楊柳。

  離別的事情,人的一生本來就是會經常有的。何必要為了它變成這樣消瘦?只要兩人情深意長,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等于相伴相守。潮水默默向西涌流,可肯寄給我那藏著信軸的雙鯉魚?倘若到了明年你能前來燈市游玩,我將為你買來醉人的美酒。

  注釋

  解連環:詞牌名,正體為雙調,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銷魂時候:指別離之際。銷,與“消”通。

  可人:本指有長處的人,這里指心中可愛的人。

  軟語:柔婉的話語。

  盛歡:達到極點的歡快情緒。

  又:再。

  殺:程度深。

  底:底事,什么事。

  何須:何用,不用。但若是兩情長,便海角天涯,

  等是相守:化用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句意。等是,同樣是。

  鯉魚雙:即“雙鯉魚”,代指書信。

  燈市:指元宵節前后放燈的地方,古時男女可以于此自由相會。

  創作背景

  此詞是詞人為抒離別之苦和相戀之情而創作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賞析

  此詞訴離別之苦,但基調是積極、健康、明朗的,上片全以景物寫人,下片全以虛擬語氣達意,寫得快捷豪爽,洋溢著若干樂觀色彩,塑造了一個深沉執著、熱情爽朗而又綣綿多情的女性形象。

  上片單刀直入,直陳其事后情景合寫,亦物亦人,極纏綿吞吐之能事,通過落花成陣、雨外春山、水邊楊柳三景勾勒出別離場景,渲染、烘托、反襯主人公的惜別心理,纏綿感人。暮春季節,細雨漾漾,落紅陣陣,江畔青山低眉,主人公佇立在依依的柳枝旁,滿懷愁緒,一往深情地凝視著漸行漸去的船帆。開篇即揭明本旨:“銷魂時候,正落花成陣,可人分手。” 花的鮮艷和嬌嫩,象征著青春的美好;花的殞落與枯萎,則意味著時光的流逝與生命的消歇。花落而成陣,紛紛揚揚,不可遏止,則更意味著一個詩一般的芳菲世界的覆滅,更有一種悲劇感。通過寫落花成陣的蕭瑟時節主人公與自己所愛的人匆匆分襟把“銷魂”的意蘊寫足。其中,“銷魂時候”一句不僅鮮明集中地點出了主題,且暗含著一股傷感黯然的感情,使此詞一開篇就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再加上“可人”登舟,送者黯然銷魂之狀躍然紙上。接著的“落花成陣”既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又以暮春花落的客觀環境為陪襯,渲染了“銷魂”時節落寞感傷的氣氛。緊接著,詞人以“縱臨別重訂佳期,恐軟語無憑,盛歡難又”點明了主人公感傷恨別的.原由,這種坦率真實的表露,顯露了主人公對“可人”的深重的感情,使離情顯得更真切動人。其中,“重訂佳期”表明佳期的擬定已經不是第一次,臨別之前,盛歡之際,二人便把下一次的幽歡佳會訂下了,而臨別之時又重訂期,則表明心跡之一如既往,態度之彌加堅定;“臨別”之前冠以“縱”字則透出一種無法把握命運的憂慮。“縱”字和“恐”字,一縱一收,筆勢天矯,真切而生動地描繪了有情人心理上的一次大的波動。至此,離別的苦痛已基本寫盡,下文筆鋒再轉,由直陳其事變為景物摹寫,且使滿腹別情具象化。為了更強烈地表達這種感情,詞人在繼而融情于景,給主人公周圍的景物都染上了豐富的感情色彩。“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蒙蒙細雨后面的春山,仿佛深諳離人的愁苦,也如眉峰顰蹙。分明是自己愁懷難遣,卻以為青山也充滿著離愁別剮恨;分明是自己愁眉緊鎖,卻以為青山也眉結不開。這種移情手段的嫻熟運用,把主人公的愁緒寫得更形象而豐滿。這里,詞人翻用“眉如春山”而成“雨外春山,會人意、與眉交皺”,讓原本無感的青山與主人公共懷愁緒;因楊柳擋住視線,而對當年手栽之柳產生怨恨之情,更突出了送別時情感的熱烈與真切。這樣,客觀環境與人的主觀情緒高度融合起來,主人公的內心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露。無論“銷魂”也好,惶恐也好,皺眉也好,都不能改變離別的既成事實,于是主人公的情緒更趨激越,由愁而至于恨:“望行舟漸隱,恨殺當年,手栽楊柳。”主雖無理之極,卻情真意切。這是因為雖然柳絲萬條,卻無法挽住“可人”的行舟,只好任其遠去,直至最后消失在視線之外。三句警動異常可謂“無理而妙”。

  下片承主人公的憂慮而來,緊扣題旨,全寫離情,由執著而灑脫,境界頓寬,極變化騰挪之能事,但沒有極力鋪敘離別的寂寞凄涼和傷感苦楚,反而以別離時主人公安慰對方、勸他來信、望他明年來游三事表達主人公未別先盼再會的急切情懷,描繪出一個癡情專一但積極開朗的女性形象,表達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堅貞誠信和積極執著,這是全詞的基調。過片似是自我解慰,從愛情的哲理思索中寬慰離別之苦。“別離事,人生常有,底何須為著,成個消瘦?”人生有合即有離,有聚即有散,離合聚散,自古皆然,不必耿耿于懷而把自己折磨得這般消瘦。既然離別是一種普遍的人生體驗,那么就該達觀一些,灑脫一些。接著的“但若是”三句,承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意,語極曠達而真摯,于愁山恨海之外另開一境,令人心情為之豁然開朗:在“別”字面前,主人公不再消極傷感,而是積極等待。她堅信雙方的感情是深厚堅實的,她忠實于自己的感情,發誓“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真正的愛情并不會為千山萬水所隔斷,只要彼此之間的感情不被流逝的歲月所沖淡,空間的距離是可以由心靈來彌合的。即便是身處海角天涯,也如同耳鬢廝磨、長相廝守。接下來,詞人又以率直明快的句子表達了主人公的希望,用“潮水西流,肯寄我,鯉魚雙否”表現了主人公殷切的期望。最后以主人公對重逢的企望作結,突出了她對熾熱愛情、對往日歡樂的珍惜與回味,襯托出了如今慘別的凄苦與愁怨,也減少了許多臨別的凄惶,增加許多亮色,使人精神也為之振作,從悲苦的離愁中暫時脫身而出,沉緬于絢麗的憧憬之中,。

  全詞曲曲折折,婉轉盡意,虛虛實實,巧妙傳情,語言自然而妥溜,明白而家常,樸素而無華,內涵卻頗豐厚,表現手法亦多變化,句句有深味,字字帶真情。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4

  《渡荊門送別》

  年代:唐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分類標簽:送別詩

  作品賞析

  【注解】:

  1、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2。海樓:海市蜃樓。

  3、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游。

  崇山隨著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

  云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評析】: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之情,出蜀東下,

  此詩即在旅游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

  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是不確的。這首詩雖意在

  描繪山水,然而仔細揣摩,“送別”之意猶在,足見椽筆功夫。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可比功

  力。或認為李是行舟流覽,杜則停舟細看。此說頗是在理。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于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指的就是這一壯游。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云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涌,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云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并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說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么,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說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里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5

  原文:

  赤壁歌送別

  李白〔唐代〕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譯文及注釋:

  譯文:猶如二龍爭戰以決雌雄,赤壁一戰,曹操云樓船被一掃而空。烈火熊熊硝煙沖天,照耀云海,周瑜在此地大破曹公。君去長江觀看青碧澄明云江水,曹操倚仗權勢,想吞食東吳時爭斗云遺跡。請您一定要將實地云觀感發信告訴我,使我看過信后大壯心膽與氣魄。

  注釋:⑴二龍:指爭戰之雙方。此指曹操和孫權。雌雄:指輸贏。⑵“赤壁”句:建安十二年(208年),劉備與孫權聯合與曹操在赤壁作戰。周瑜用黃蓋詐降計,“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威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漲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⑶滄江:指長江,因古時長江較清澈呈青蒼色,故稱。望:一作“弄”。⑷鯨鯢:大魚名,比喻吞食小國云不義之人。《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杜預注:“鯨鯢,人魚名,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此指曹操與孫劉聯軍鏖兵云軍隊。

  鑒賞:

  此詩前四句講的是赤壁之戰,突出周瑜的事跡;后四句則是送別時有感而發,希望友人經常來信報告佳音。全詩把歌詠赤壁和送別友人這兩個內容藝術地統一起來,并突出前者。作品風格慷慨雄壯,蘊含了作者濟時救民的思想感情。

  從此詩題目可以看出,詩人的創作意圖在于把歌詠赤壁和送別友人這兩個內容藝術地統一起來,并突出前者。

  全詩八句,前四句講的是赤壁之戰的事跡,后四句則是送別時的有感而發,形式上組成兩個相對獨立的段落。使人驚異的是,李白在前半短短四句中,就成功地完成了詠史的任務。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赤壁之戰,曹操用大量軍隊,深入東吳國土,一心要同周瑜“決”戰,“爭”雌雄。周瑜雖處于劣勢,但能化不利為有利,以火攻取勝,曹操只落得全軍潰敗的下場。上述內容在這兩句詩里藝術地得到表現。

  上句化用《周易》里“龍戰于野”的典故。“二龍爭戰”是魏吳相持的象征。下句以突如其來之筆,直接寫出了赤壁之戰曹操水師以失敗告終的結局。“樓船掃地空”五字頗見妙思。曹軍樓船云集江面,構成龐大的水上陣地,自謂堅如金城。不料這陣“地”頃刻間就被橫“掃”一“空”。詩人不說樓船在水上安營,而說在“地”上扎寨,這既是對曹操水師在吳地徹底完蛋的如實刻畫,也是對他吞并東吳土地夢想落空的含蓄諷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前面詩人用“樓船掃地空”五字預示了戰爭的結局。這兩句才把造成這結局的緣由具體說出。但“烈火”句絕不僅僅是對“樓船掃地空”的原因的說明,更重要的是對古戰場上赤焰燒天,煮水蒸云,一片火海的景象的真實寫照。

  上句“張”“照”二字,極大地渲染了吳軍的攻勢。詩人把因果關系顛倒處理,既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也顯示了詩人對穩操勝券者的輝煌戰果的深情贊許。赤壁之戰的勝敗,成因固然是吳方采用火攻法,但歸根到底取決于兩軍統帥在戰略戰術上的水平。下句詩人以凝重之筆指出:善于決戰決勝的'周瑜,就是這樣從容不迫地在赤壁山下擊破曹操幾十萬大軍的。這句雖然加入了議論成分,但周瑜的儒將風度,卻樸實自然地表現出來了。

  后半的送別,是在詠史的基礎上進行的。字數雖與前半相等,實則等于前半的附庸。“君去滄江望澄碧”,這位友人就要離他而去,望著清澄碧綠的江波,少不了要興起南浦送別的感傷。但古戰場上“二龍爭戰”的“馀跡”還在腦際留存。“鯨鯢唐突留馀跡。”“鯨鯢”,是由《左傳》上的典故引起的聯想。“鯨鯢”是“大魚名”,以喻那“吞食小國”的“不義之人”。“唐突”義同觸犯。這里李白大約是喻指曹操倚仗權勢,想吞食東吳。李白在送別的詩行中,并沒有完全割裂詠史的情感線索。

  但詩人又立即回到現實中來,“一一書來報故人”,希望友人走后經常來信報告佳音。這友人想必是一位有功業抱負的人物。所以詩人在結尾寫道:“我欲因之壯心魄。”詩人能從友人那里得到鼓舞人心的信息,可以因之而大“壯”自己的“心”膽與氣“魄”。

  李白早年就有“大定”“寰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政治抱負,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壯年時代濟世救民的思想感情。此詩把詠史與送別結合起來并特別突出前者,原因就在這里。

  此詩韻腳“平仄相半”,在形式上與王勃《滕王閣詩》一類“初唐短歌”相似。但避用律體,變婉麗和平之調為慷慨雄壯之聲,這又是與王勃異趣的。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0-14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05-11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8-08

《山中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06-11

《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集錦12-07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熱門】10-09

【精】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

【熱門】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

送別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長亭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