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2篇)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
原文:
減字木蘭花·花
宋代:蘇軾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纖手里。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溫香熟美,醉慢云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譯文: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纖手里。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細的手里。朦朧的月亮月光淡淡,時不時吹起微風來卷起美人的衣袖。
溫香熟美,醉慢云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柔和清淡的風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聳的發髻垂到兩只耳朵下了。謝謝春姑娘的巧奪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紅艷,更像是美人肌膚透出的紅。
注釋:
玉房金蕊(ruǐ),宜在玉人纖手里。淡月朦(méng)朧(lóng),更有微微弄袖風。
玉房:花的子房的美稱。金蕊:金色的蕊。白居易《牡丹芳》 詩:黃金蕊綻紅玉房。玉人:容貌美麗的少婦。《詩經》:有女如玉。纖手:女子柔細的手。微微弄袖風:輕輕地拂袖的風。
溫香熟美,醉慢云鬟(huán)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溫香熟美:在柔和清淡的香風中,睡得很熟很美。醉慢:醉后松弛。云鬟:形容婦女高聳的環形發髻。春工:春季造化萬物之工。玉紅:形容美女白里透紅的膚色。
賞析:
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運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間反復掂掇,造成情意綿綿的意境,構思新穎纖巧,獨具藝術風采,形象的寫出了玉人之美。
詞的一開頭就來贊美花:開頭兩句寫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從正面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花妖艷迷人的姿色,“黃金蕊綻紅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稱號,可見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結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細的手里!敖稹被ㄅc“玉”人相映成趣,柔花與纖手,“宜”字貫串,構成了睡女側睡拈花圖,美麗極了。
“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碧貙懨琅碾鼥V美。“淡月”本是“朦朧”的,它好像柔紗,罩在美女的肌體上,更是玲瓏剔透的。加仁輕輕的微風,拂弄著美女的衣袖,多么柔情。一個“弄”字,多么富有人情味!霸隆迸c“風”給予美女的情愛多么深。靜動結合,美上加美。通過對環境的襯托,帶給人一種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襯映,月亮將人和花照得潔白無瑕,花偎依著人的手,享受著微風,烘云托月的寫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場景。
下片,寫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寫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氣中,美女不知不覺地如同醉漢進人夢鄉,很熟很香。那高聳的發髻慢慢地垂到兩耳之下了!皽叵恪迸c“熟美”兩個偏正詞組的結合,恰好生動描繪了睡美人的嫵媚神態。那個“醉”也選用精當。除“醉”睡外,再也不會有別的熟睡的情態呈現。
最后一句,“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弊詈髢删潼c明本詞的題旨“不是花紅是玉紅”。這位朦朧的白中透紅肌體的美女,不是花紅勝過花紅,還是得“多謝春工’。沒有造化萬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風、造美境,哪會有“溫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短短四十四個字,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婉約柔美,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容情于景,本是效仿李白《清平調詞》所做,但是刻畫之高法卻不比李白差,首詠人,次詠花,借的美麗襯托出人的美麗。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2
原文: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西樓促坐酒杯深,風壓繡簾香不卷。
玉纖慵整銀箏雁。紅袖時籠金鴨暖。歲華一任委西風,獨有春紅留醉臉。
譯文
因為是嚴秋時節,院里的莢蓉樹已開始凋零了,院落里的花草上也勻勻地灑上了一層白霜。華美的樓閣上,我們靠近而坐。主人頻頻斟酒,不讓杯子有空的時候。外面秋風呼呼,吹得繡簾吱吱作響,可滿屋子仍然散發著愜意的香味。
她用纖長的手指,慢慢彈著飾有白銀的古箏,彈累了,手冷了,就在手爐上稍稍取暖休息。盡管歲月已到了秋季,萬物凋零了,可她的臉上似乎還留著春天的顏色,紅艷艷的,其實那是酒后紅暈。
注釋
①秋容:秋光,秋色。
、谲饺兀捍酥改拒饺兀锛鹃_花,湖南一帶多栽培。唐譚用之《晚宿湘江遇雨》詩:“秋風萬里芙蓉國!
、蹌颍壕鶆颉
④朱樓富麗華美的樓閣,指作者與義妓相會飲酒的地方。
、荽僮浩冉!妒酚洝せ袀鳌ご居邝諅鳌罚骸叭漳壕脐@,合尊促坐!本票,指飲酒很多。
、抻窭w:女子手指的美稱,擬其細膩白皙。銀箏雁,古箏上的弦柱,因其斜列如雁陣,并以銀為飾故稱。
、呓瘌啠褐附瘌喰蔚娜∨譅t,因體積較小,可籠在袖中。洪芻《香譜》:“香獸,涂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中以燃香,使煙自口出,以為玩好。”
、啻杭t:此指因酒醉而緋紅的雙頰。春,唐、宋時常指酒,如劍南春。又杜甫《撥悶》詩:“聞道云南鞠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紅,酒后臉上的紅暈。
創作背景
宋洪邁《夷堅志》巳集記有這么一件故事:“長沙義妓者,不知其姓氏,善謳,尤喜秦少游樂府,得一篇,輒手筆口哦不置。久之,少游坐鉤黨南遷,道經長沙,訪潭土風俗、妓籍中可與言者。或舉妓,遂往訪……媼出設位,坐少游于堂。妓冠帔立堂下,北面拜。少游起且避,媼掖之坐以受拜。已,乃張筵飲,虛左席,示不敢抗。母子左右侍。觴酒一行,率歌少游詞一闋以侑之。飲卒甚歡,比夜乃罷!
《木蘭花·秋容老盡芙蓉院》所寫時間、景物、情境,都與此事頗為相符。秦觀受黨禍南遷,是在宋紹圣三年(106年),因此可以初步判斷此詞很可能就是宋紹圣三年(106年)被貶到長沙時的酬妓之作。
賞析
詞的上闋,重在描繪時序和場景。時當秋深,芙蓉院里,秋容已老,一派衰敗之象。庭中小草也已枯黃老死,上面凝聚著顆顆霜花!皠蛩萍簟,謂草上朵朵霜花,十分均勻,好似剪裁而成。此句蓋化用李賀《北中寒》詩:“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蒙天!苯酉聛韮删,交待場景。仕途蹭蹬、宦海沉浮的詞人,在被貶到這蠻荒之地時,竟受到熱愛其詞的義妓母女的尊重,引他上西樓,還盛情相待,迫近而座,清歌侑酒,使詞人內心獲得了片刻的安慰,所以,在當時樓上眾多的物象中,惟有那“風壓繡簾香不卷”最令敏感的詞人動心,最為他所注意——這清歌妙吟的西樓,成了他疲憊身心的避風港。
下闋由景及人,著筆描寫為他彈琴哦詞的義妓。由于敬慕詞人,對其所作“得一篇,輒手筆口哦不置”,所以這位義妓在與心中的偶像相聚一處時,當然會盡其所能為詞人吟唱,所以,詞中重點描繪了義妓彈唱時的動作神態。 “玉纖”兩句,對仗十分工穩,恰到好處地傳達出當時義妓表演時態度的認真!坝窭w”跟“紅袖”相對,“銀箏”與“金鴨”相襯,極富色彩感,一副裝束,顯得華貴而高雅!般颊焙汀皶r籠”的動作和神態,又刻畫出這位義妓的嬌美可愛。末尾兩句,畫龍點睛,描繪她臉部的神采。酒逢知己干杯少,在詞人自己“酒杯深”的同時,義妓也在“慵整”和“時籠”中不知不覺飲酒過多,以至于雙頰緋紅。這里,“歲華一任委西風”一句,含意相當深刻,不可輕易放過。西風即秋風,西風一起,表明秋季已到,萬物都將衰老枯萎。詞人說醉紅雙頰的義妓將歲華委于西風,暗示此妓花容已老。將這種感觸跟她因為酒醉而泛起的春紅相映襯,寓有美人遲暮之感。而且,透過作者的詞筆,似乎還傳達出他隱約的身世之悲。只是,這種情緒被處理成一個義妓的神態,以一種艷思弱化掉了那一聲長嘆。身世之感,打并人艷情之中,大概指的就是這種手法。
整首詞直敘詞人眼中所見,感情平穩深斂,心緒的起伏被潛置于詞所描繪的景象人物背后。但是,從詞人所擷取的物象,所營造的氣氛中,讀者可以隱約感受到被貶的詞人內心的愁緒。面對眼前的紅顏知己,聽她吟唱著自己所填的妙詞,作者沒有表現出一絲興奮和激動,而是平靜的心情觀察著這一切。是他心中沒有痛苦,還是他暫時忘卻了痛苦?都不是,是他在用眼前的平靜在掩飾著內心的痛苦。詞的末尾兩句,隱約透露出詞人內心的波瀾:那一任歲華委西風的放曠,那醉臉上的春紅,是那位紅顏知己,也是作者本身!芙蓉院妓能與她仰慕的詞人相見,歌彼之詞,獻己之技,對她而言,當然是一件幸事。被盛情相邀,殷勤相侑的詞人,在“灑杯深”之后,當然也會春紅滿臉。那歌,那酒,此時成了溝通彼此情感的橋梁,而秋容老盡的芙蓉院妓的處境,又怎能不引起詞人對自己的身世、地位的聯想!所以說,詞的末尾兩句,看似寫對方興之所至時的忘情,實際上已經暗含著詞人自己悲苦的內心感受!对~則·閑情集》卷一中評此詞:“頑艷中有及時行樂之感。”可謂一語中的。
唐朝詩人自居易被貶潯陽巧偶琵琶女時作“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在秦觀的這首詞中也同樣存在著,只不過秦觀將這種感情融人到了情景描寫和渲染之中,將白居易那直白顯豁的情感抒發,化成了一種含而不露的情緒,縈繞詞中卻又不說透,使人有所悟又有所迷。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3
原文:
木蘭花·燕鴻過后鶯歸去
宋代:晏殊
燕鴻過后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譯文:
燕鴻過后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
鴻鵠春燕已飛走,黃鶯隨后也歸去。這些可愛的鳥兒,一個個與我分離。仔細尋思起來,人生漂浮不定,千頭萬緒。鶯歌燕舞的春景,像夢幻般沒有幾時,便如同秋云那樣散去,再也難以尋覓她的影蹤。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像卓文君那樣聞琴而知音,像漢水江妃那樣溫柔多情,遇到鄭交甫解佩相贈,這樣的神仙般的伴侶早已離我而去,即使挽斷她們綾羅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們的倩影。勸你不要再孤獨的做一個清醒明白的人了,大家都在花前喝個爛醉如泥才是最好的。
注釋:
燕鴻過后鶯(yīng)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mì)處。
浮生:謂人生漂浮不定。春夢:喻好景不長。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聞琴:據《史記》載:文君新寡,司馬相如于夜以琴挑之,文君遂與相如私奔。解佩:據劉向《列仙傳》載:鄭交甫行漢水之濱,遇二美女而悅之,二女便解下玉佩相贈。獨醒人:僅有的清醒的人。
賞析:
這首詞借青春和愛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無常,細膩含蓄而婉轉地表達了作者的復雜情感。這是一首優美動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詞作,為晏殊詞的另類作品。
起句“燕鴻過后鶯歸去”寫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來,鴻雁春天往北方飛,黃鶯逢春而鳴,這些禽鳥按季節該來的來了,該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來過又走了。這里寫的是鶯語燕飛的春歸時候,恰逢鶯燕都稀,更覺悵惘。“鶯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繼散去,美好的年華與美好的愛情都不能長保,怎不讓人感慨萬千!凹毸愀∩f緒”一句從客觀轉到主觀,說對著上述現象,千頭萬緒,細細盤算,使人不能不正視的,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暫起,這兩句前后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边@兩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詞句“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钡家獠煌W髡叽颂帉懙氖菍τ谡麄人生問題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華、愛情與春夢的短長相比較,把親愛的人的聚難散易與秋云的留、逝相對照,內涵廣闊,感慨深沉。
下片“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眱删鋵懯ッ篮脨矍榈呐f事,是對上片感慨的具體申述,又是產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這樣使上下片的關系交互鉤連,自然過渡!奥勄佟,指漢代的卓文君,她聞司馬相如彈琴而愛慕他:“解佩”,指傳說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贈給情人。這兩句是說象卓文君、神女這樣的神仙伴侶要離開,挽斷她們的羅衣也無法留住。隨后作者激動地呼出:“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币馑际莿袢艘煤没ㄉ虚_的時候,花間痛飲消愁。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應,是對失去美與愛的更大的痛心。聯系晏殊的生平來看,他寫這件事,應該是別有寄托,非真寫男女訣別。公元1043年(宋仁宗慶歷三年),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其時,范仲淹為參知政事(副宰相),韓琦、富弼為樞密副使,歐陽修、蔡襄為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上稳首诓荒芄麛嗝鞑,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為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對于賢才相繼離開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們的被貶,比作“挽斷羅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侶”。不宜“獨醒”、只宜“爛醉”,當是一種憤慨之聲。
此詞化用前人的詩句,信手拈來,自然貼切。詞中的復雜的思想,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襟懷。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4
原文:
減字木蘭花·垂螺近額
宋代:張先
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只恐輕飛,擬倩游絲惹住伊。
文鴛繡履,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休。
譯文:
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只恐輕飛,擬倩游絲惹住伊。
一名梳著下垂近額角的螺形發髻的年輕舞女以輕快的腳步上場,隨即按著音樂的節拍,在紅地毯上翩躚起舞。這位舞女身輕如燕,急速飛轉,像是要飛到天上去。真想讓空中的游絲把她牽惹住。
文鴛繡履,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休。
她穿著繡有文采鴛鴦的舞鞋在紅地毯上輕快地旋轉跳躍,一會兒節奏放慢,又像柳絮一樣飄去,連一點灰塵也沒有粘惹。一曲《伊州》奏完,舞蹈停止,而舞女頭上的紅花還在顫巍巍地搖晃不休。
注釋:
垂螺(luó)近額,走上紅裀(yīn)初趁拍。只恐輕飛,擬(nǐ)倩游絲惹住伊。
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垂螺:古時女子的額飾。。裀:毯子。趁拍:合著節拍。輕飛:指善飛的禽鳥。
文鴛(yuān)繡履(lǚ),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chàn)未休。
文鴛:即鴛鴦,以其羽毛華美,故稱。楊花:指柳絮。伊州:曲調名,商調大曲。宮花:宮中特制的花,供裝飾之用。
賞析:
上闋以舞女容貌領起,接續觀眾的反應來呈現舞女優美的舞姿;下闋承接上文,繼續把視線聚焦在舞女的整體風貌上。詞的語言古樸精練,不用典故,只是如實寫來,但卻層次分明,給人一種古雅淳厚的美感。
“垂螺近額,走上紅褶初趁拍”,詞以描寫舞女起筆!按孤萁~”描寫舞女的發髻,下垂的螺形發髻已經接近額頭了,而“垂螺”發型說明此舞女年齡很輕,尚作女孩妝容;“走上紅錮初趁拍”,是描寫舞女初上舞臺的樣子,這句寫舞女快步走上紅地毯,隨著舞曲節拍翩然起舞。舞者在“紅禍”上舞動出妖嬈舞姿,觀者在“紅褶”下欣賞她曼妙的身影,不禁發出“只恐輕飛,擬倩游絲惹住伊”的嘆息,只擔心她輕飛起,像飛入空中一般,希望能用游絲去將她牽引住。舞女時上時下,時近時遠,如空中的靈鳥,難以把握,觀眾被這樣隨性的舞姿吸引,只想用“游絲惹住伊”。詞人由首句描寫舞女,筆鋒一轉,轉而去寫觀眾的反應,從側面烘托舞女輕盈的姿態。
上闋以舞女容貌領起,接續觀眾的反應來呈現舞女優美的舞姿;下闋承接上文,繼續把視線聚焦在舞女的整體風貌上。
“文鴛繡履,去似楊花塵不起”,先正面描摹舞鞋,鴛鴦繡于鞋上,玲瓏小巧;后以“楊花”比喻舞姿形象,跳躍旋轉間,如楊花一般縹緲婀娜,不惹塵埃。其中,“塵不起”三字用得極為巧妙,以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最無章法的塵埃為比照對象,舞女在如此大幅度的舞蹈中竟能使“塵不起”,其輕盈靈巧的樣子不言而喻!拔鑿亍兑林荨,頭上宮花顫未休。”此句直接點明舞所伴之樂乃一曲《伊州》,一個“徹”字將舞女淋漓投入的姿態描畫得入木三分。當音樂聲息,舞步停歇后,舞女頭上的宮花仍在不停顫動!拔葱荨币辉~作結,其“頭上宮花顫”未停,其曼妙舞姿更加動人。
張先近觀《伊州》曲中舞女姿色,統括其貌,輕盈至極,此詞此舞,精妙絕倫,喟然嘆矣。年輕的舞女,飄逸的舞姿,華美的舞臺,八句詞間盡括其中,筆調婉約,格調清雅,宛然似“余味繞梁,三日不絕”。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5
原文: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宋代:蘇軾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譯文: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三更時分,夜雨點灑在梧桐樹葉上,那淅淅瀝瀝的雨聲將我從好夢中驚醒,夢中場景再也找尋不到。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涼知道秋天已經來到,更是聽到寒蛩不停地叫著,似乎在催促婦人快紡布。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夢中來時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現在眼前,我似乎還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酒杯面前一定有詢問你的人,是為了訴說離別之后的心緒。
注釋: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mì)處。夜涼枕簟(diàn)已知秋,更聽寒蛩(qióng)促機杼(zhù)。
木蘭花令:詞牌名,雙調,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名四句三仄韻。造口:又名皂口,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處,濱贛江。子由:作者弟弟蘇轍之字。才叔:不詳。三更:夜半十一時至翌晨一時,言夜深。無覓處:無地有可探尋。。褐裣r耍后埃置倏。促:催促。機杼:織布機與梭子,這里代指織布。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歷歷:清楚明白。尊:通“樽”,酒杯。問君人:知心人問你。心與緒:心思、心事。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寫夜半驚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涼之離情苦,下片為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全詞點化運用前人詞句,巧妙傳達了思弟之離情苦。寓情于景,于物有情;如夜涼知秋,如寒蛩促機;樸中見真,實中見情。然而,仍不免有“驚魂未定”,“豈謂天幸,得存此生”的余悸潛于詞中。
上片寫夜半驚魂,向子由袒露如秋涼之離情苦。詞是從“梧桐葉上三更雨”寫起的。他巧妙地點化運用了唐代溫庭筠《更漏子》詞來抒發其貶怨離情的。詞是這樣寫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睙o獨有偶。也正是夜半三更,一場秋雨,驚破了東坡的夢魂。溫說:“不道離情正苦”,作者說:“驚破夢魂無覓處”。除了“離情”,他眼前一切皆空。京都無處覓,“窮達”成幻影。
“夜涼枕覃已知秋,更聽寒蟄促機抒!泵麑懬餂,實寫人涼。進一步從感覺上和聽覺上渲染了他此時此地的凄涼心境。秋夜本來含有涼意,睡在竹床上更覺冰涼,感到大自然的寒秋到來了,人世間的寒秋到來了。然而,此時作者又產生了泰然心態,聽到了一種特別親切和諧的聲音:“更聽寒蛋促機杼!睎|坡前往惠州,身不由己,處境蒼涼。在此窘況下,他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竟然如寒蟄那樣催促著農婦早起織布。這是東坡愛民的可愛的品格。
下片,為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在上半夜人睡時,“夢中歷歷來時路”。走這條遙遠而漫長的路,要歷經河北、河南、江蘇,然后進人江西。一路風塵,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到達虔州,還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飲享受。宴會雖小,可雄風不減當年。
“江亭醉歌舞”,“尊前”又遇知己人!皠e來”不尋常,人人必有“心與緒”。三句不離行,仍是和友人話兄弟情、未竟業。最后一語,與上片最后一語照應,如出一轍,實為作者出世思想的進一步升華。時至暮年,作者仍壯心不已,誠為可貴。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6
原文:
賢哉令尹。
三仕已之無喜慍。
我獨何人。
猶把虛名玷搢紳。
不如歸去。
二頃良田無覓處。
歸去來兮。
待有良田是幾時。
譯文
賢明的縣令啊,你的心胸如此開闊,令人敬佩。我自己憑借著虛名居官,不免玷辱士林。
不如退歸田園吧,可惜還沒有退隱的條件。我期盼著像你一樣歸隱鄉里,不知要等到何時。
注釋
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簡稱《減蘭》!稄堊右霸~》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
東武:這里指密州高密縣。后魏置高密郡,治所在高密(見《一統志》)。趙晦之:名昶,字晦之。海州或漣水人。
令尹:春秋時稱楚國執政者,后世也用來稱知縣。
三仕已之無喜慍(yùn):出自《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玷:沾辱,自謙之詞。縉(jìn)紳:本指官員的裝束,即將手持的笏板插在腰間的大帶子上,借作官員的代稱。
二頃良田:典出《史記·蘇秦傳》:“且使我有洛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歸去來兮:歸去吧。來,語助詞。語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賞析: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十二月,東武令趙晦之罷官歸海州,蘇軾作該詞以贈別。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7
原文:
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
唐代:韋莊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譯文: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注釋: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玉關:玉門關,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遠方。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mèi)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袂:衣袖。紅淚:淚從涂有胭脂的面上灑下,故為“紅淚”。又解,指血淚。文學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淚水稱為“紅淚”。
賞析:
這首詞寫思婦對征人的懷念。
上片寫小摟遠望。一個“獨”字寫出她上樓并非為了賞心,而是懷念遠人的表現;第二句寫出所望的地點是“玉關”,以顯示征人去地之遠。“芳草路”虛實相生,有芳草萋萋,王孫不歸的感嘆!跋ⅰ比涫恰俺钔焙蟮男袆樱憩F了無可奈何的傷感。
下片寫空閨嘆息:望落花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不禁潸然淚下,羅衣濕透。結末二句,是女主人公的特殊心理活動:千山萬水與征人相隔遙望,但自己卻未去過。妙在“不曾行”三字,她歸怨于不曾行千山萬水,故夢魂難覓。翻騰一筆,聲哀情苦。
韋莊詞的一個很大的特色是它的敘事性,而敘事性的特點是它的動作性。即以此詞為例,寫一位閨中少婦思念遠方良人,不是如一般詞作者那樣靜止地以景物描寫烘托她的愁思離緒,而是動態地寫她此時此刻的行為舉止,以此顯現她內心世界中紛亂的愁云:她獨自走上小樓,眺望遠方的道路,未見人影而又悵然回到閨房之中。她寂寞地坐看著庭院中的落花,眼淚不覺又流了下來,沾濕了衣袖,滴濕了衣襟……這里看到的不是一個靜態的畫面,而是一連串不斷變化著的動作。如果以此為腳本,讓一位演員采表演,定然會作出幾個連續性的小品。而這種特點在其他同類題材的詞作中是比較少見的。
下面沿著上下兩闋的順序進一步審視一下這首詞動作性描寫的特點:“獨上小樓”,似乎看到女主人上樓時倦慵的步履。此時春天將盡,柳絮飄綿,獨守空閨的少婦的繚亂春愁可以想見。她雙眉不展,癡癡地望著蜿蜒曲折地通向玉關的小路,路邊萋萋芳草益發引動了她念遠的情思。古詩云:“春草兮萋萋,王孫兮不歸”;“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芳草天涯正是離恨的象征、盼歸的觸媒。然而路上看不到一個人影。遠方的消息仍是杳如黃鶴,于是她的希望又變成泡影,只好鎖著眉頭,又悻悻地下樓回屋,盡管是錦帳繡簾也令人難耐難棲……這一闋中連用“上”“望”“逢”“斂”“歸”等五個動作性詞語,大家不僅看到她斂眉的愁容,也看到她來往的身影,透過容態身影略已窺見她寂寞的靈魂。
下闋寫的是她“歸繡戶”后的情態和心跡,也仍然貫穿著動作性的特征,她坐看落花、空自嘆息,羅袖掩面,淚珠頻滴。這里連用“坐”“嘆”“濕”“滴”四個動作性詞語寫出她的靜中之動,大家似乎聽到她嘆息的聲音,看到她久坐的身影,落花的飄零,淚珠的晶瑩!扒饺f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雖然寫的是女主人公“坐看落花”時的心理活動,但也仍然富有動作性的特征:從此地到玉關中間隔著萬水千山,我從未走過一次,即使入睡后夢魂想去尋找他,也因不識去路而不知該怎樣去尋覓。這里也連用“行”“覓”二字,表明動作性特點也滲透于心理活動的描寫之中。這最后二句堪稱妙詞妙筆:白天未曾走過的路,夜間夢魂也無法去尋覓,這種推理好象具有邏輯的合理性;然而即使是白天作過的事,夢中怎么能夠重復,這又顯出了這種推理的想當然性。詞人故意以這種帶有很大或必然性的推理來表現人物思遠的無可奈何的心情。她在夢中也不能與良人相會,這就更表現出她的孤獨和寂寞。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8
原文:
減字木蘭花·春情
宋代:王安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譯文: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里馀香馬上聞。
美麗的小橋下,流水潺潺,花瓣被雨淋濕,沾在地上。黃昏過去,月亮升起來了,在馬上還聞到簾里的余香。
徘徊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獨個兒默默地徘徊在堂前院里,今夜我的夢魂將追到什么地方?他呵,怎夠不上垂楊那樣多情?垂楊還懂得讓花絮飛入我洞房。
注釋:
畫橋流水,雨濕落紅飛不起。月破黃昏,簾里馀(yú)香馬上聞。
畫橋:飾有花紋、圖案的小橋。落紅:落花。月破黃昏:謂月光穿透黃昏時的霧靄。余香:指女子使用的脂粉香味,這里代指人。
徘(pái)徊(huái)不語,今夜夢魂何處去。不似垂楊,猶解飛花入洞房。
徘徊:來回走動。猶解:還能懂得。解,能夠,會。洞房:幽深的居室。
賞析:
以“春情”為題的詞作,大抵寫閨中女子當春懷人的思緒,王安國這首小令卻是寫一個男子在暮春時節對一位女子的思而不見、愛而不得的愁情,內容與賀鑄的《青玉案》相仿。賀作另有寄托,此詞有無別的寓意尚難確定。
首句點女子居處建筑的精致華美、環境的清靜幽雅。居處如此令人神往,則伊人芳姿倩影之使人傾慕難忘自不待言。這一句借物寫人,是男主人公情感變化的基點。
次句交代氣候、時令。春盡花殘,惜花人情已不堪,更何況急雨勁風又摧花!“飛不起”三字暗寫雨勢的猛惡,展現殘紅“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凄涼景象,暗喻主人公的心境也如落紅沾雨般沉重暗淡。這種心境源于伊人倩影的悄然杳去。
第三句寫時間。從黃昏到月出,主人公在一片迷濛的景象里長時間佇留不去,足見他對女子的癡情。
第四句依照情感變化的規律采用順延筆法,寫主人公由癡情向迷離恍惚深化的情態,揭示他內心由極度愛慕而升華的思而不見的惆悵之情!坝嘞恪倍逐堄许嵨,既含蓄地畫出伊人“芳窬散麝、色茂開蓮”的風致容顏,又綽約地顯露池中明鏡懸倩影、屋里衣香勝如花的境界。這一句完滿地收結了上片,又為下片的狀態抒情蓄勢張本。換頭言近旨遠,寫人物情態,現主人公形象!芭腔病笔前V情的延續,“不語”是惆悵的外露。兩者相輔相成,愈顯得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下片第二句用設問句申足上句,并從反面展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昂翁幦ァ辈皇菬o處可去,恰恰是去向杳若黃鶴的伊人處。采用反面運筆的方法,用得好時,能深化作品的層次。這里的反面運筆,很成功地突出了主人公魂牽夢繞的焦點。然而,夢魂飛近伊人身,只是主人公的主觀想象和美好企望,現實卻是香歇人去,光沉響絕,只有自身躑躅路旁,吊影慚魂。歇拍兩句以楊花有幸反襯人物的無緣,正是主人公在這種現實處境中的自怨自嘆。
以上的簡析,只是按照詞語的措置順序作出的。其實,如按照主人公感情變化的脈絡去尋求端倪,很難分清事由的前因后果,時間的遲早先后。因為詞中寫景抒情逞回旋吞吐的態勢,前后句、上下片往往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或相反相成,引發難分。所有這一切,都基于主人公目睹伊人之后由愛慕而興起的思而不見、愛而不得的愁情。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9
原文:
減字木蘭花·春月
宋代:蘇軾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譯文: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春夜的庭院中,月兒正在當空。銀光在搖蕩的美酒上閃爍不定,好似優美的舞步。走過回廊,已經半落的梅花發出陣陣幽香。
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那輕風吹拂薄霧籠罩的春月,總是照著少年行樂的地方。不像秋天的月光照著孤獨的遠行人,更備感凄涼。
注釋: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láo)光欲舞。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wǎn)娩(wǎn)香。
春庭:春季的庭院。月午:指月亮升到天頂。陰歷十五日半夜。搖蕩香醪:指月光下花香如陳釀的酒香在飄溢。香醪,美酒佳釀。光欲舞:梅花晃動引得月光不定,如同梅花在舞蹈。半落:微微低垂。婉娩: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輕云薄霧:輕柔的云,薄薄的霧,喻月光柔美與梅花香飄。秋光:秋月。離人:離開家鄉與親人的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賞析:
上片寫景。月下賞花,飲酒賦詩,是古詩詞中常見的題材,讀者關心的是詩人舉杯時所產生的感受和聯想。蘇軾此首寫他把月光斟進自己的酒杯里,讓讀者與他一起分享美酒的芬芳和清光。這種感受是新奇的,大膽的,但又是合理的,自然的。開篇的“月午”,不是早已指明中天明月光正瀉向杯中。而“搖蕩”一詞,正透露出詩人舉杯相屬的豪興而使月光翩然起舞。詩人從尋常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尋常的詩意,于平易中見工夫,逸趣中顯天才。月色是這樣的皎潔明凈,所照之處冷浸一片銀色。聚星堂前的梅花也更顯得璀燦晶瑩,洗盡鉛華見雪肌。詩人不禁離席,漫步于積水空明的回廊上。此時他始覺幽香襲來,柔順清潤,以至于物我兩忘,陶醉在這優美安謐的境界之中。
下片發議論。過片由“半落梅花”而來,“欲落梅花更多情”,何況這梅花煙霧輕籠,有一種朦朧含渾之美;ㄇ霸孪,自古以來“總是少年行樂處”,這少年是泛指,也是指趙德麟。詩人很賞識這位年輕的簽判,稱贊他“吏事通敏,文采俊麗,志節端亮,議論英發!彼麄兤綍r詩歌唱和,此時又同飲花下,“齒發日向疏”的太守,也有與少年同游樂之意。最后以其夫人關于月色的議論作結,他認為這議論富有詩意。
在這首詞中,他選取了月色、梅花,冷香,回廊,煙霧等,構成清幽恬靜的藝術境界,表現了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良辰美景的珍惜,使他的精神從政治得失中解脫出來,一念清凈,曠達閑適,這表現了他精神生活的一個方面。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
原文: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近現代:毛澤東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譯文: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滿天白茫茫的一片,大軍在雪中前進,心情更加迫切。頭上是險峻高山,狂風漫卷紅旗越過那險要關隘。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此行將要去往何處?贛江江畔風雪正迷亂。命令昨日已下達,十萬工農武裝就要直取吉安。
注釋: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廣昌:江西南豐縣南,撫水上游西北岸。漫天:滿天。情更迫:發表時原作“無翠柏”,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改為“情更迫”。大關:指險要關隘。
此行何去?贛(gàn)江風雪迷漫處。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贛江:江名,位于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廣東省毗連江西南部的大庾嶺。吉安:現為市,在江西中部,贛江西岸。
賞析:
上闋描寫行軍的場面。這首《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卻是抑揚起伏,開篇就以漫天雪花為材,為整首詞設置了異常廣闊的背景,同時也為全篇定下了基調。在勾勒出這廣闊的背景后,再轉而寫人,描繪出一幅雪中行軍的圖畫。紅軍戰士不畏嚴寒,頂風冒雪前進,“雪里行軍情更迫”,軍情緊急,風雪嚴寒,無疑增加了行軍的困難,而紅軍戰士完成任務的決心卻更為強烈、迫切。起首這一句既寫出了雪中行軍時的自然環境,也顯示了當時的軍事形勢和社會環境,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精神宛然可見。雪天行軍,雖不乏雄心壯志,然結果如何呢?詞人接下來并不順接直寫,反以形象之語轉寫他物。高山巍巍,矗立在眼前,又像橫在人頭上,似是道難以逾越的屏障,但是“風卷紅旗過大關”,在此未直接寫人,而寫的是紅旗,但是不難想見,真正過關者,人也,漫天飛雪中,伴隨著狂風翻卷著紅旗,紅軍戰士就輕松地跨越了山上的古道雄關,困難雖大,然可一舉邁過,絲毫不以為難,這是何等豪邁的氣概!風雪嚴寒,凸顯出環境形勢之惡劣,也襯托出人的壯志豪情。這里雖未直接寫人,實則借旗寫人,以紅旗來映照、表現廣大工農紅軍勇往直前、頑強不屈的性格和不畏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虛與實,直筆與側寫,寫實與浪漫在此自然地融為一體。
下片則指明了此次行軍的目的和方向。在描繪了漫天飛雪與風中紅旗后,又用設問引起下文:“此行何處?”繼而自答:“贛江風雪迷漫處!贝鹫Z并未明指此次行軍的具體方向,而只是泛言滔滔贛江上的風雪迷漫之處。風雪茫茫,道路迢迢,似困難重重,崎嶇難行,詞之思致至此顯得有些低沉、迷茫。但緊接著最后一句:“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明確點出此次部隊出征的最終目標,又立時將情緒提起,語極平易,然力有千鈞,讓人仿佛看到千百萬已被革命喚醒并組織起來的工農武裝,正精神抖擻、信心百倍地奔赴戰場,在他們面前,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沒有不可戰勝的地方。詞至此又完成了一個更大的起伏,先抑后揚,重點在后,使整篇的情感、氣氛完全改觀。
這首《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簡潔平實,明白曉暢,同時又波瀾起伏,抑揚有致,意象擇取和遣詞造句都匠心獨運,精彩畢現。全篇于質實凝煉之中,寓深遠宏大之意,洋溢著樂觀的氣氛,澎湃著昂揚的激情。詞中也不避革命征途中的困難,讓人在為廣大工農武裝不畏困難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信念所震撼、感染的同時,又分明體會到征途上的艱難險阻,感受到革命成功之不易。正如古人所云“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陸游《題廬陵蕭彥毓秀才詩卷后》二首之二),好的詩文,取材于火熱的生活,來自真切的感受,只要將身之所歷,心之所感真實寫出,毋須雕琢,自是佳作。這首小令取自革命征程中,自然地將豪情與現實、寫實與浪漫緊密綰合,既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又有持久的藝術魅力。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
木蘭花慢·武林歸舟中作
清代:董士錫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閑堤。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贏得雙雙淚眼,從教涴盡羅衣。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悵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總是別離時。惟有醉將醽醁,任他柔櫓輕移。
譯文: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閑堤。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贏得雙雙淚眼,從教涴盡羅衣。
看著西邊的一縷斜陽,剛送去一批行舟,又有歸帆回返。孤城沿岸而建,無人的渡口清波回旋,月亮出來月光灑在靜謐的沙堤上。我依稀記得往事,這一生如在夢中追逐煙塵一般。最終只剩下一雙淚眼,任憑淚水打濕了衣衫。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悵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總是別離時。惟有醉將醽醁,任他柔櫓輕移。
在江南暫歇幾日后又要踏上旅途,可我又能與誰傾訴這滿腔相思之情呢?我惆悵那夜夜花開罹霜,開遍空寂樹林,也只有你知道。老天賜予我們滿滿的秋色,而這芬芳卻只在離別時才能欣賞到。只有沉醉在美酒中,任憑這一葉小舟行到天涯。
注釋: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閑堤。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贏得雙雙淚眼,從教涴(wò)盡羅衣。
從教:聽任;任憑。涴:污染。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悵(chàng)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nóng)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總是別離時。惟有醉將醽(líng)醁(lù),任他柔櫓(lǔ)輕移。
儂:人稱代詞,你。醽醁:名酒。柔櫓:船槳,也指船槳輕劃聲。
賞析:
此詞抒寫舟中感懷。上片寫舟中所見所感,著意景物描寫。一縷斜陽,送卻歸帆。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閑堤。惟覺輕魂如夢,不禁淚涴羅衣。下片寫所感所思,著意寫人。結句“惟有醉將醽醁,任他柔櫓輕移”,生動地描寫了人物心情。全詞輕柔宛轉,纏綿含蓄,辭語工麗,意境亦美。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2
《木蘭花慢》作品介紹
《拆桐花爛漫》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 。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木蘭花慢》原文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澆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⑴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斗草踏青⑵。人艷冶⑶、遞⑷逢迎。向路傍往往⑸,遺簪墮珥⑹,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⑺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⑻日,畫堂一枕春酲⑼。
《木蘭花慢》注釋
、艓遥▁iǎn):音顯,車上帷幔。
⑵踏青:春季郊游。秦味蕓《月令粹編》卷四引馮應京《月令廣義》云“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又卷五引費著《歲華紀麗譜》云“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游賞,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歲時紀》云“上巳(三月初三)賜宴曲江,都人于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履”。舊俗以清明節為踏青節。
、瞧G冶:艷麗,猶言妖冶。
、冗f:驛車,驛馬。
、赏禾幪帯
、淑恚阂舳,古代珠玉耳飾!秱}頡篇》“珥,珠在珥也。耳珰垂珠者曰珥。”
⑺罍:音雷。古器名,容酒或盛水用!对姟ぶ苣稀ぞ矶酚小拔夜米帽私鹄湣保稜栄拧め屍鳌饭弊⒃啤袄溞嗡茐,大者受一斛”。
、逃溃洪L,兼指時間或空間。
⑼酲:音呈,財也。
《木蘭花慢》原文翻譯
桐樹花開絢麗爛漫,一陣疏雨剛過,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過一般。艷麗的紅杏林猶如燃燒的火焰,淺紅色的緗桃花裝扮著郊野,美景似畫屏。清明踏青的人們傾城空巷而出,全都為游賞名勝而去。人們縱馬駕車奔向遠郊。暖風中吹來陣陣繁密清脆的管弦樂聲,千家萬戶競相奏起新穎美妙的音樂。
遠郊佳麗如云。踏青隊伍里,少女們采花斗草,艷麗妖冶的歌女遞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對面路旁到處可見遺簪墜珥的歡飲不拘形跡之人,盛裝美女更是縱橫遍野。面對如此眾多佳麗,歡愛之情油然而生?v情暢飲,陶然大醉如玉山傾倒。拚著明日醉臥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
《木蘭花慢》賞析
這首《木蘭花慢》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游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寫清明乍雨、群花爛漫,點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風物。起筆便異常簡潔地點明了時令。紫桐即油桐樹,三月初應信風而開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葉,故繁茂滿枝,最能標志郊野清明的到來。一個“拆”字,寫盡桐花爛漫的風致!跋惹迕鳌保涍^夜來或將曉的一陣疏雨,郊野顯得特地晴明清新,點出“清明之明”。作者選擇了“艷杏”和“緗桃”等富于艷麗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燒”和“繡”具有雕飾工巧的動詞,以突出春意最濃時景色的鮮妍如畫。這首詞的重點不于對動人春色的工筆描繪,所以自“傾城”句始,詞進入游春活動的描述。作者善于從宏觀來把握整體的游春場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傾城,盡尋勝去”是對春游盛況作總的勾勒。人們帶著早已準備好的熟食品,男騎寶馬,女坐香車,到郊外去領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觀樂!暗癜啊贝格R,“紺幰”即天青色的車幔,代指車。結兩句,以萬家之管弦新聲大大地渲染了節日的氣氛,詞情向歡樂的高潮發展。詞的上片,詩人用濃墨重彩繪制出一幅生氣盎然的清明踏青游樂圖。
詞的下片著重表現江南女子郊游的歡樂。柳永這位風流才子將注意力集中于艷冶妖嬈、珠翠滿頭的市井身上。這富于浪漫情調的春天郊野,她們的歡快與放浪,作者看來,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實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輕盈體態指代婦女,這里兼指眾多的婦女。她們占芳尋勝,玩著傳統的斗草游戲。踏青中最活躍的還是那些歌妓舞女們。她們艷冶出眾,盡情地享受著春的歡樂和春的賜與。作者以“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襯出當日游人之眾,排場之盛,同時也暗示這些游樂人群的主體是豪貴之家。這是全詞歡樂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對春之美好和生之歡樂的體驗也抒發到了極致。繼而詞筆變化,作者繼以肯定的語氣,設想歡樂的人們,佳麗之地飲盡樽里的美酒,陶然大醉,有如玉山之傾倒!袄湣睘楣糯破鳎创缶崎住T~的結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這些歡樂的人定是拚著明日醉臥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不能把這一句簡單用“醉生夢死”去界定,實際上,柳永這里嘔歌的是古代女子這難得的自由機會和場合中所迸發的生命的快樂。
這首《木蘭花慢》充分體現了柳詞善予鋪敘的表現特征。詩人依賴調式變化、句式參差,造成了一種急促的節奏和繁密的語勢;同時又通過特色景物的點染,大量細節的描寫和場面的鋪陳,將描寫對象加以鋪張渲染,為全詞帶來一種繁復之美。這是兩宋時期廣為傳唱的“歡樂頌”和“春之歌”,體現了柳永創作風格的多樣性。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24
木蘭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2篇11-24
關雎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5-05
《早秋》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8
《樵夫》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0-18
讀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2-23
相思原文、翻譯、注釋、賞析01-05
《海棠》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1-05
《梅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2-22
絕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