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鴛鴦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
鴛鴦
先秦佚名
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之。
乘馬在廄,秣之摧之。君子萬年,福祿綏之。
譯文
鴛鴦雙雙輕飛翔,遭遇大小羅與網。祝福君子萬年壽,福祿一同來安享。
鴛鴦相偎在魚梁,喙兒插進左翅膀。祝福君子萬年壽,一生幸福綿綿長。
拉車轅馬在馬房,每天喂草喂雜糧。祝福君子萬年壽,福祿把他來滋養。
拉車轅馬在馬槽,每天喂糧喂飼草。祝福君子萬年壽,福祿齊享永相保。
注釋
鴛鴦:鴨科水鳥名。古人以此鳥雌雄雙居,永不分離,故稱之為“匹鳥”。
畢:長柄的捕鳥小網。羅:無柄的捕鳥網。
宜:《說文解字》:“宜,所安也。”引申為享。
梁:筑在水中攔魚的石壩,即魚梁。
戢(jí):插。謂鴛鴦棲息時將喙插在左翅下。
遐(xiá):長遠。
乘(shèng):四匹馬拉的車子。乘馬引申為拉車的馬。廄(jiù):馬棚。
摧(cuò):通“莝”,鍘草喂馬。鄭箋:“今‘莝’字也。”《說文解字》:“莝,斬芻也。”秣(mò):用糧食喂馬。
艾:養。一說意為輔助。
綏(suí):安。
鑒賞
此詩前二章以鴛鴦起興,后二章以馬起興。鴛鴦是成雙成對的鳥,馬和親迎之禮有關,故可以認為這是一首同婚姻有關的詩歌。前二章贊美男女雙方才貌匹配,愛情忠貞;后二章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滿。
此詩一、二章以鴛鴦匹鳥興夫婦愛慕之情。兩章描繪了一對五彩繽紛的鴛鴦,拍動著羽毛絢麗的翅膀,雙雙飛翔在遼闊的天空,雌雄相伴,兩情相依,情有獨鐘,心有所許,多么美妙的時刻,多么美好的圖畫!在遭到捕獵的危險時刻,仍然成雙成對,忠貞不渝,并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從同甘到共苦兩種境遇的轉變,進一步展現了鴛鴦高潔的品格,挖掘了鴛鴦的典型的獨特的稟性,較好地運用了象征的藝術手法,為后面對人物的抒寫做了充分的準備。在第二章中,詩人抓住鴛鴦小憩時的一個細節,描摹入微,觀察至細。在芳草萋萋的小壩上,一對鴛鴦相依相偎,紅艷的嘴巴插入左邊的翅膀,閉目養神,恬靜悠閑,如一幅明麗淡雅的江南水墨風景圖,滿含著對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戀與無限追求。這二章一動一靜,描摹畢肖,既是對今后婚姻生活的象征性寫照,也是對婚姻的主觀要求和美好希望。生活之中,歡樂與痛苦必然并存,既有甜蜜的欣悅,也有凄苦的哀愁,但只要雙方心心相印、相濡以沫,苦樂之中就都有幸福在,即無所畏懼。詩人以鴛鴦比喻夫妻,貼切自然,易于引起欣賞者的共鳴,其形象逐漸積淀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原型,為后世所普遍接受。
詩的第三、四章以摧秣乘馬,興結婚親迎之禮,充滿了對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抓住迎親所用的廄中肥馬這一典型細節,引發人對婚禮情景的豐富聯想:隆重、熱烈、喜慶;并且廄有肥馬也反映著生活的富足。這都含蓄地暗示了婚姻美好的客觀條件:男女般配,郎才女貌,感情專一,家產豐裕;反映了詩人的婚姻價值觀念,也是對理想人生、美好人生的由衷禮贊。
創作背景
對此詩背景及主旨的解釋歷代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此詩為諷刺周幽王而作,以《毛詩序》為代表。另一種觀點認為這是祝賀新婚的詩,以明代人何楷為代表。
鴛鴦詩原文賞析及翻譯2
鴛鴦夢·午醉厭厭醒自晚
午醉厭厭醒自晚,鴛鴦春夢初驚。閑花深院聽啼鶯。斜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
莫倚雕闌懷往事,吳山楚水縱橫。多情人奈物無情。閑愁朝復暮,相應兩潮生。
翻譯
在一個明媚的春天,中午,詞人多喝了幾杯酒,酩酊大醉,昏昏沉沉倒頭便睡,濃睡中做了一個美好的鴛鴦夢。庭院深深,幽靜雅致,花木叢叢,傳出了幾聲黃鶯的啼叫。西斜的太陽好像有意識地把它金黃色的光暉照射過來,透進小窗,使這對愛侶完全沐浴在夕陽金色的光暈中。
不要登上高樓,憑欄遠眺,那重重迭迭的吳山,曲曲折折的楚水,縱立橫陳,阻擋了視線,遮蔽了眼簾,見不著希望,看不到前景。詞人登高,激情滿懷,怎奈外物無情,冷若冰霜。“閑愁”一直纏繞著自己,從早到晚,一時一刻都不曾止息。而且像江海的早潮和晚潮一樣,激蕩澎湃,波奔浪涌。
注釋
鴛鴦夢:詞牌名。原名“臨江仙”,唐教坊曲。賀鑄這首詞有“鴛鴦春夢初驚”句,故又名“鴛鴦夢”。《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后片六平韻。
厭厭:同“懨懨”,昏昏沉沉的樣子。
兩潮:江海的早潮與晚潮。
賞析
上片寫酒醒后對夢境的回味。“午醉厭厭醒自晚,鴛鴦春夢初驚。”在一個明媚的春天中午,詞人多喝了幾杯酒,酩酊大醉,昏昏沉沉倒頭便睡,濃睡中做了一個美好的鴛鴦夢。春夢驚醒之后,仍感到氣息微弱,神情倦怠,周身乏力,還陶醉在美好的春夢中。下邊三句都是夢境中的景況。“閑花深院聽啼鶯”,這是一個鏡頭:庭院深深,幽靜雅致,花木叢叢,爛漫怒放,姹紫嫣紅,分外妖嬈。一對年輕的愛侶在庭院中游賞,并肩攜手,步履輕輕,哦詩吟詞,文采風流,繁花茂葉之間,傳出了幾聲黃鶯的啼叫,嘹亮悅耳,給靜謐安閑的院落增添了勃勃生氣。把年輕愛侶置身于如此美好的環境中,達到了人物、景物、情感的和諧一致,相得益彰,令人艷羨。“斜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這是又一個鏡頭:紅樓暖閣,雕欄畫棟,小窗開啟,幾案明凈,一對愛侶憑窗而坐,女的在整頓晚妝,男的凝神觀望,不時幫助她梳理一下烏黑的長發,另一只手還握著一卷詩卷不忍釋手。時間已近傍晚,西斜的太陽好像有意識地把它金黃色的光輝照射過來,透進小窗,使這對愛侶完全沐浴在夕陽金色的光暈中。這兩個鏡頭,可以說都是賀鑄審美情趣的體現。
下片寫整個身心被閑愁所繞,無法擺脫、無法排遣的苦惱。“莫倚雕欄懷往事,吳山楚水縱橫”,詞人一旦從春夢中清醒之后.情感馬上有了轉變,他理智地告誡自己:不要登上高樓,憑欄遠眺,那重重疊疊的吳山,曲曲折折的楚水,縱立橫陳,阻擋了視線,遮蔽了眼簾,見不著希望,看不到前景,呈現于面前的只是一派閑愁的迷蒙。“多情人奈物無情”是對前兩句的補充說明。詞人登高,激情滿懷,怎奈外物無情,冷若冰霜。這種主客觀的不協調,就是造成感,睛傷痛的根本原因。“閑愁朝復暮,相應兩潮生”,詞的最后兩句.把感情推向了高潮。他說“閑愁”一直纏繞著自己.從早到晚,一時一刻都不曾止息。而且像江海的早潮和晚潮一樣.激蕩澎湃,波奔浪涌。
全詞寫景清新,抒情開闊,從而產生了感人的力量。
創作背景
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賀后族孫恩,遷朝奉郎,賜五品服。因尚氣使酒,終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更對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辭職,定居蘇州。這首詞就是詞人定居蘇州的時候寫的。
鴛鴦詩原文賞析及翻譯3
菩薩蠻·玉爐冰簟鴛鴦錦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輕漠漠,低鬢蟬釵落。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
翻譯
華貴的香爐旁,清涼的竹席上,鴛鴦錦被下蓋著一對情侶,像并枝的連理同眠共枕,脂粉和著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響起轆轤的聲音,驚醒了溫柔鄉里的春夢一場,微整的眉間有幾分驚怨,含笑的相視里羞見晨光。
濃濃的柳蔭里,淡淡的晨霧迷迷茫茫,殘亂的縷縷鬢發,好似青云飛掠過臉龐。蟬釵已簪不住飛亂的流云,三三兩兩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歡暢。
注釋
玉爐:香爐的美稱,一作“玉樓”。
冰簟:竹涼席。
鴛鴦錦:織有鴛鴦圖案的錦被。
山枕:指兩端突起似山的凹形枕頭。
轆轤:井上汲水所用滑車的聲音。
漠漠:彌漫的樣子。
蟬釵:蟬形的金釵。
一生拚:舍棄一生。拚,舍棄,不顧惜,一作“拌”。
賞析
此詞寫艷情。它以秾麗的`語言描繪艷情,沒有絲毫的隱晦,冶雅俗于一爐可謂極小詞之能事。這一點,也可算是牛嶠自己的風格。
詞中以男女幽會為主要內容,側重寫幽歡過程中的情景和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詞風大膽潑辣,淋漓盡致。首句寫室內陳設的華麗:玉爐,狀香爐之華貴;冰簟,狀竹席之晶瑩涼爽;鴛鴦錦,狀錦被之華美。此詞通過首句景物的描寫,為一對情人的幽會安排了特定的環境,而且第二句緊接著寫幽會,詞意徑露,不避淺宿,在《花間集》中也是罕見的。然而寫歡情也只是到此為止,詞人在筆下還是注意分寸的。一下二句。他便宕開一筆寫外在因素的侵擾和女主人公細微的心理變化。當他們歡情正恰時,簾外傳來一陣轆轤聲,劃破了長夜的寧靜,報道了拂曉的來臨。這好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池塘里,立即引起強烈的反應。“斂眉含笑驚”,就是轆轤聲在女主人在感情上激起的波紋。“斂眉含笑”,正爾歡濃,早汲水聲傳,頓驚曉色,所謂“歡娛嫌夜短”也。簡單五個字,概括了女主人公剎那間復雜的感情變化,用筆何其精煉而準確。
換頭一句,從室內寫到室外,化濃艷為疏淡。細玩此篇詞意,“柳陰輕漠漠”一句并非寫一對戀人在柳蔭下相會。蓋由夜至曉,初日斜照,窗外的楊柳已投下一片陰影。柳陰非但表現了時間的轉移,且與起句的“冰簟”相呼應,說明季節已屆夏天。何以得知并非寫柳蔭相會,下面一句可以為證。“低鬢蟬釵落”,語本李商隱《偶題二首》之一:“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可見仍寫枕邊情事。
由于下闋仍寫室內,故結尾二句便有了著落。一般小詞均以景語作結,給讀者留下想象余地,此詞卻以情語取勝。其實如果從嚴要求的話,這兩句不免過于狎昵,作艷語者無以復加,卻能備受前人稱道,主要是因為它大膽地描寫了女子感情生活的熱烈追求,直抒胸臆,毫無掩飾,也毫無假借,更沒有其他小詞中那種欲吐還吝、扭捏作態樣子。用今天的話來講,它還打破了幾千年來溫柔敦厚的詩教,表現了女主人公愛好個性自由、反抗封建禮教的精神。一句話,它塑造一個生活中真實、人性未被扭曲的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性格特點的人。就詞風而言,則于婉約中具豪放之筆,在唐五代詞中極為少見。
鴛鴦詩原文賞析及翻譯4
南歌子·懶拂鴛鴦枕
懶拂鴛鴦枕,休縫翡翠裙,羅帳罷爐熏。近來心更切,為思君。
翻譯
懶得去抹拭鴛鴦枕上的灰塵,也不去綴縫裂開了的翡翠裙,羅帳里也不再燃香爐熏烤。近段時間來相思的心更加深切了,那都是為了思念你呀!
注釋
拂:放置。
鴛鴦枕:繡有鴛鴦圖形之枕,此作為象征男女歡合的意象。
翡翠裙:繡有翡翠鳥的裙子,與第一句“鴛鴦枕”對文。
羅帳罷爐熏:不再以爐香熏暖羅帳。罷,停止。熏,熏香,焚香。古時圍爐燃香料,熏烤衣服和被帳等物,取其香暖。
創作背景
此詞是溫庭筠為閨中女子代言之作,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史載溫庭筠為人落拓不羈,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在他的詞作中,多通過女性化的愁思來表現自己的懷才不遇,把難以言說之情,借女子之口抒寫自己內心的隱痛。這首《南歌子》正是這類作品的代表。
賞析
這首詞寫女子思君而不見所產生的慵懶和愁怨。全詞五句都是寫一個“思”字。“懶拂鴛鴦枕,休縫翡翠裙,羅帳罷爐熏”三句,寫昔思之苦;“近來心更切”寫近思之切;“為思君”寫為誰而思。在寫昔思之苦時,作者描繪了三種具有典型意義的事物,鴛鴦枕因久置未用而積滿灰塵;積塵而又“懶拂”,一是說明鴛鴦枕仍無用處,二是暗示所思之“君”尚未歸來,三是表現了思君不至時頹喪的精神狀態。翡翠裙而“休縫”,也曲折地表現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女為悅己者容,悅己之人不在,也就無須用翡翠裙來妝扮自己了。羅帳熏香,表現了昔日柔情蜜意的幸福生活情趣,“罷爐熏”說明戀人去后,這種情趣已不復存在了。這三句說明女主人公原無心料理枕帳裙飾等瑣事,從而充分表現她那相思時的無聊情緒,這是使用睹物思人、化虛為實的表現手法。寫的是抽象的感情,但給讀者以具體的感受。“懶”“休”“罷”三個動詞,在這三句詞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一層進一層。“懶”,疏懶之意,含義較輕;“休”,表示停止的意愿,比“懶”的語義稍重,意思進了一層;“罷”是表示終止的一種決斷、果敢語氣,比“休”的語義又重了一層。通過這種化虛為實的表現手法,把閨婦對久客不歸之“君”的悵望之情,表現得十分具體。
后二句是對前三句的補充,說明百無聊賴的原因,也是更進一層地直抒思念之情。“懶拂”“休縫”“罷爐熏”這些都是昔日思念之“切”的心理表現在行為上,而近來的思念,只用一個“更”字,就說明了其程度遠遠超過了昔日。這種藝術手法,其妙有三:第一,在意脈上使詞意曲折層深;第二,在文意上做到言簡意賅;第三,在結構上層層相扣。由此可見,這個“更”字的內涵是較為豐富的。末句“為思君”一語,一是點明了所思之人,二是總括了昔思之苦與近思之切的種種痛苦感受,三是交代了全詞的主旨。“思”字為詞眼,是全詞的抒情線索,在篇末出現,成為點睛之筆,在構思上頗具匠心。
鴛鴦詩原文賞析及翻譯5
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
穆湖蓮葉小于錢,臥柳雖多不礙船。
兩岸新苗才過雨,夕陽溝水響溪田。
屋上鳩鳴谷雨開,橫塘游女蕩船回。
桃花落后蠶齊浴,竹筍抽時燕便來。
注釋
穆湖:也叫穆溪,在嘉興東北。
臥柳:枝干斜臥于水上的柳樹。
鳩鳴:預示晴天。
谷雨:清明后一個節氣。
開:雨霽天晴。
橫塘:地名,在今江蘇蘇州西南,以分流東出,故名。
蕩船:搖船。
浴蠶:育蠶選種的一種方法。即將蠶種浸于鹽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體中,汰弱留強,進行選種。
注釋
鴛鴦湖:一名南湖,在浙江嘉興市南三里。棹(zhào)歌:一邊劃船一邊唱的歌。
穆湖:也叫穆溪,在嘉興東北。
臥柳:枝干斜臥于水上的柳樹。
鳩鳴:預示晴天。《埤雅》:“鳩,陰則屏其婦,晴則呼之。”谷雨:清明后一個節氣。開:雨霽天晴。
橫塘:地名,在今江蘇蘇州西南,以分流東出,故名。陸游《橫塘》:“橫塘南北埭西東,拄杖飄然樂無窮。”蕩船:搖船。
浴蠶:育蠶選種的一種方法。即將蠶種浸于鹽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體中,汰弱留強,進行選種。
賞析
新生的蓮葉小于銅錢,垂柳拂水不礙船行,讓詩人倍感新奇;雨后的兩岸新苗,夕陽映照下的潺潺溝水讓詩人感受到無限生機。詩不僅摹寫出一幅絕美的穆湖風景圖,也透示出詩人對鄉村美景的由衷喜愛。第二首描寫蘇州橫塘地區風情。首句點時節并寫天氣,谷雨時節,斑鳩歡叫,雨霽天晴,令人心曠神怡。后三句寫所見,“橫塘游女蕩船回”,情景悠閑而活潑,桃花飄落,浴蠶留種,竹筍拔節生長,春歸燕子飛翔,既富鄉村特色,又顯勃勃生機。
創作背景
《鴛鴦湖棹歌》組詩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仿民歌以寫嘉興風物之美。所選第一首描繪穆湖一帶的美麗風光。(1674)年冬,朱彝尊客居潞河(今北京郊區)龔佳育幕府,創作《鴛鴦湖棹歌》百首,詩精妙摹寫出盛春時節的鄉村風情,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景象生動而富美感。
鴛鴦詩原文賞析及翻譯6
杏花天影·綠絲低拂鴛鴦浦
丙午之冬,發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風日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
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翻譯
鴛鴦浦口,綠柳絲條低垂飄逸,我想起桃葉,她曾呼喚小舟擺渡。楊柳又將含愁的柳眼送與春風,我正待揚帆上路。倚著木蘭船槳,又泊舟稍作停駐。
金陵的道路,處處有鶯歌燕舞。我想那無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長滿汀洲,歸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黃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處是歸宿?
注釋
沔口:漢沔本一水,漢入江處謂之沔口,即今湖北漢口。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別稱。
風日:風光。
清淑:清美,秀美。
掛席:掛帆。
容與:隨水波起伏動蕩的樣子。
綠絲:柳絲。
鴛鴦浦:鴛鴦棲息的水濱。比喻美色薈萃之所。
桃葉:晉王獻之愛妾名。借指愛妾或所愛戀的女子。
蘭橈:小舟的美稱。
少駐:短暫停留。
鶯吟燕舞:鶯啼如歌,燕飛若舞。形容春光明媚,萬物歡悅。
汀:水邊平地,小洲。
創作背景
詞序中所說丁未,為公元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白石于上年冬自漢陽隨蕭德藻乘船東下赴湖州,此年正月初一抵金陵,泊舟江上。當夜有所夢,感而作《踏莎行·燕燕輕盈》詞,次日又寫了這首《杏花天影》。
賞析
詞是詞人在旅途思人時寫下的作品,與《踏莎行·燕燕輕盈》作于同時。可以將這兩首詞看做是姊妹篇,一為在舟中觸景生情而作,一為感夢而作,不過所思者同為合肥姊妹。此篇辭藻華麗,所表達的情感非常真摯。
起首三句寫當地實有之物,詠當地曾有之事。然所云“綠絲”,卻非眼中之柳,而是心中之柳。因為江南雖屬春早,但正月初頭決不能柳垂綠絲,惟青青柳眼,或已依約可見。故首句因青青柳眼而想到垂垂綠絲,而念及巷陌多種柳的合肥。引起懷人之思此因柳起興,而非摹寫實景,但也不是憑空落筆;金陵自古多柳,南朝樂府《楊叛兒》云:“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是其明證。“鴛鴦浦”,江邊船泊之地。以鴛鴦名浦,不僅使詞藻華美,亦借以興起懷人之思。
“想桃葉、當時喚渡”,明點所思之人。桃葉是東晉王獻之的妾。獻之曾作歌送桃葉渡江云:“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此借指合肥情侶。古桃葉渡在金陵秦淮河畔,也是本地風光。見渡口青青楊柳,想前朝桃葉典故,再“北望淮楚”,益動懷人之思,這是非常符合生活邏輯的。“又將愁眼與春風”一句,又回到柳眼,與起句“綠絲”相呼應。這一句有兩重含意:愁人所見的柳眼,自然也成為“愁眼”;春風乍到,柳眼欲綻還閉,恍似含愁。王國維曰:“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間詞話》),這是一種移情作用。詞人此處所云之愁,蓋寓柳可再見而人難重覓景物猶在,情事已非之恨也,故著一“愁”字,可見含蓄得妙。“待去;倚蘭橈,更少駐”,先是一縱,繼而一收,波折頓生,感情極其婉曲。白石此番到金陵本是路過,所謂“解鞍少駐初程”(《揚州慢》);但此行一路所經,以金陵距合肥為最近,一經解纜,即將愈駛愈遠,故而情勢上是“待去”,而行動上則是“少駐”。其心之癡,其意之苦,其情之深,其思之切,雖未明言,已然“盡在不言中”了。這幾句刻畫極其之細,心理極其微妙。
過片“金陵路”句又一提頓。自然界的“鶯吟燕舞”,于此尚非其時,所指的當然是秦淮佳麗的妙舞清歌。詞人北望淮楚,心系伊人,在想象中,“金陵路”遂幻化為合肥楊柳依依的巷陌,眼前的“鶯吟燕舞”也幻化為他魂牽夢縈的往日情人(白石于前一日所作《踏莎行》有“燕燕輕盈,鶯鶯嬌軟”,似與此有關)。然回首處已是前緣不再,舊俗難逢了。“算潮水、知人最苦”,著力一跌,與上句若不相承,一金陵一波上,空間不同;一歡樂,一悲苦,悲歡異趣,這是白石詞中的一種暗線結構。“最苦”二字,用語最明白,最平淡,寫其此際心情亦最深刻。“此恨誰知”?有“潮水”知。蓋此時詞人“小舟掛席,容與波上”,唯與潮水為最近。此“潮”,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潮打空城寂寞回”之潮。它閱歷千百年業事滄桑,無所不察,無所不知。詞人認為唯潮水能知其“最苦”處,亦兼以潮聲嗚咽,好像與自己交流心聲。一“算”字亦非虛下,其意即“算唯有”,包含了除此以外別無知他心者之意。但“潮水”是詞人給予人格化了的自然物,然則當前真無知他心之人矣!托喻微妙,感慨亦深。“滿汀”一句推想將來。
此行千里依人,而此時小泊金陵,行將東邊,去心心相系之合肥亦將日遠,歸計難成,故曰“不成歸”。“汀”指江中小洲,寫舟中所見:“芳草不成歸”,用《楚辭》含思凄惻,離散之愁,漂泊之感,一時畢觀。結尾三句,襯足“苦”字。“日暮”二字,依律為短句葉韻,連上讀;然依文意當屬下。天已向晚,暮色四合,然心中惘然,今宵移舟何處?此化用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而又有所不同。
“向甚處”,此問非問,乃表現心中惘然若有所失的神態。蓋雖小駐,為時亦已無多,勢成欲不去而不能,欲去又不忍,徘徊回顧,有不知身寄何處之概。無限痛楚,均注于詞意轉折之中,神情刻畫之內。
張炎稱姜白石等數家之詞“格調不侔,句法挺異,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刪削靡曼之詞”(《詞源》卷下)。這首詞懷念合肥情侶,以健筆寫柔情,托意隱微,情深調苦,而又格高語健,空靈清遠,讀后但覺清空騷雅,無一點塵俗氣。此詞為小令,然布局與慢詞相似,在有限的五十八個字中,筆意縱橫,繁音促節,回環往復,曲折多變,令人一唱三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