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詩的原文賞析及翻譯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要一起來學習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雪詩原文賞析及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雪詩的原文賞析及翻譯 1
《會稽郡樓雪霽》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樓齊望華。
夏禹壇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飛沙。
簾櫳向晚寒風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數處微明銷不盡,湖山清映越人家。
譯文:
昨夜越州城大雪紛飛,今天我登上城樓,眺望著雪后放晴的美景。城外夏禹壇前堆積的雪如瑩瑩白玉,遠處的西施浦也好似蒙上了朦朧面紗。城樓的簾下窗間,在這日暮時分有寒風勁吹,城墻外的落日樓頭有斜暉傾灑。極目遠望,清冷的暮色中,還有幾處微明的燈火,湖山的青影映照著這越地的人家。
注釋:
郢客:指詩人。
簾櫳:窗簾和窗牖。
睥睨:眼睛斜著看,表示傲視。
賞析:
登高望遠,飲酒賦詩,是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之所好。胸中壘塊、喜怒哀樂,遐思邇想之后,往往與眼前景物合而為一,物我兩忘,從而進入一個奇妙的境界。只不過古代詩人所表達的感情多悲戚、哀愁、失落,少歡欣、感奮、快意。謝靈運仕途失意,初春登池上樓,對“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美景情有獨鐘,退而凝思,卻發出“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的感喟,很有些顧影自憐的味道。李白最傾心的詩人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非常有名,他對“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的佳境贊嘆有加,但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故鄉之思油然而生,于是有了“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的傷悼。陳子昂登幽州臺,滿目蕭然,一片蒼茫,懷才不遇之怨溢于言表;杜甫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登高的感想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李白登鳳凰臺,江流歷史皆諷以朝政;崔顥上黃鶴樓,眼前所見全化為鄉愁。李后主是亡國之君,他“無言獨上西樓”,形影相吊,凡觸目者,都可傷心;王安石乃改革之士,“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盈懷者,唯有憂國憂民之情。張繼一生并無太多坎坷,但由于時代、社會等原因,他登高時也難越傷感哀愁之壑。
張繼擅長寫景,常寓誠摯的感情于生動的寫景之中,雪霽登樓,其情與景、意與象在他的筆下實現了完美結合,達到了渾然莫辨的境界。
云開雪霽之時,詩人登上古郡城樓,近觀遠眺,玉砌銀妝,潔白、秀美、靜謐,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心靈因之凈化,愉悅非常。但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郢楚游子避難而到吳越之郡,欣喜之余,卻有特別的感悟:不遠處的臥龍山上,有春秋越大夫文種的墳塋,想當年,他為越國復興立下了汗馬功勞,到頭來卻被勾踐賜劍自殺;遠眺處,夏禹陵墓之前,分明積雪聚玉,潔美無比,這位治水有功,后東巡狩至會稽而卒的古賢得到了人民的愛戴與尊敬。換一個方位看,西施浣紗的水濱似有素絹白紗在眼前晃動,只可惜這位受命于國難之時的絕代佳人香銷玉殞之后,還遭世人非議責難。詩人緣情寫景,已入有我之境,感情極為復雜難狀,集贊嘆、仰慕、惋惜于一墨,進而對安史之亂后避難江南的顛沛生活憂恐不已,對“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日漸衰微的唐王朝有所影射。所以,向晚時分,倍覺清冷,只好放下窗簾,無心再去欣賞那落日余輝下的“紅裝素裹”之景;這時紅日漸隱,臥龍山的風光與鏡湖的景色尚清晰可辨,令詩人悲欣交集。可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首聯為“起”,景色秀美怡人,即使落魄避難之人,也不可能視而不見;頷聯是“伏”,悼古傷今,贊嘆兼之;頸聯再一“伏”,直面現實,感情似已跌入低谷;尾聯略一“起”,照應首聯,有“微明”,見“清映”,多少給人一些慰藉。是情是景,確已渾然莫辨。
作者: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雪詩的原文賞析及翻譯 2
《浣溪沙·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
日射云間五色芝,鴛鴦宮瓦碧參差。西山晴雪入新詩。
焦土已經三月火,殘花猶發萬年枝。他年江令獨來時。
注釋:
五色芝:即靈芝。
鴛鴦宮瓦:宮瓦俯仰相次,故以鴛鴦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
三月火:指蒙古軍隊的燒殺劫掠。
江令:指南朝人江總,官至尚書令,世稱江令。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注釋:
五色芝:即靈芝。能益精氣、強筋骨,久食延壽,舊以為兆端之草。
鴛鴦宮瓦:宮瓦俯仰相次,故以鴛鴦名之。
西山晴雪:作者自注,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
三月火:指蒙古軍隊的燒殺劫掠。《史記·項羽本紀》中載:項羽引兵屠咸陽,燒秦宮,火三月不滅。后世便以“三月火”為遭劫之典。
江令:指南朝人江總,官至尚書令,世稱江令。不理政務,日與陳后主游宴后庭,頗有文名,陳亡入隋,此作者以江令自喻。
賞析:
金亡之后,詞人重游故都,觸景生情,詠詞寄懷。
上片追憶金朝往昔盛況。“日射云間”二句意謂昔日在陽光照耀下的皇宮生長著五色神芝,宮殿鴛鴦碧瓦,紅墻參差,一片昌盛景象。“西山”句,回憶曾將“西山晴雪”寫入新詩的舊事,借眼前之景寫懷念舊君情。
下片轉寫現實。“焦土”二句,寫蒙古軍燒殺掠搶,社稷傾覆,故都化為焦土,而花枝樹木不知人事之悲,依然年復一年自開自落,物是人非,愈感悲痛。最后以亡國入隋的江令自喻,自己已淪為異國臣民,在亡國后又獨自重游故都,怎不令人感慨萬千?
全篇采用今昔對比的手法,寫世事變遷,寓黍離之悲,是血淚和流的國難實錄,語極痛切,情極感人。
作者:
元好問,生活在北方中國金元之際,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年)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年)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雪詩的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雪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7-31
雪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4-23
雪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3篇07-31
雪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3篇)07-31
雪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篇09-13
雪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篇)09-13
雪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3篇04-23
雪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精選13篇)04-23
雪詩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3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