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杜甫原文翻譯及賞析
《登岳陽樓》杜甫原文翻譯及賞析1
登岳陽樓
唐代: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
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愿終于登上岳陽樓。
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
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著欄桿遠望淚流滿面。
注釋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岳陽樓:在今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為游覽勝地。
吳楚:春秋時二國名(吳國和楚國)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一帶。下瞰洞庭,碧湖萬頃,遙望君山,氣象萬千,唐張說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陽樓記》馳名。 坼(chè):分裂,這里引申為劃分。這句是說:遼闊的吳楚兩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飄浮在洞庭湖上。據《水經注》卷三十八:“湖水廣圓五百余里,日月出沒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無一字:杳無音訊。 字:這里指書信。
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痹,右耳已聾。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飄零無定。詩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時間是在船上度過的。這句寫的是杜甫生活的實況。
戎(róng)馬關山北:北方邊關戰事又起。當時吐蕃侵擾寧夏靈武、陜西邠(bīn)州一帶,朝廷震動,匆忙調兵抗敵。戎馬:軍馬借指軍事、戰爭,戰亂。這年秋冬,吐蕃又侵擾隴右、關中一帶。
憑軒:倚著樓窗。涕泗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淚和鼻涕,偏義復指,即眼淚。
創作背景
大歷三年(768年),當時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州(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贊;繼而想到自己晚年飄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于是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泊岳陽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賞析
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有一點是很清楚的,詩人對洞庭湖向往已久,這是在敘事寫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感情。但這畢竟是過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陽樓,其感情似乎應當是高興。因為多年的向往實現了,一定高興。但仔細品味,句中又見不到高興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償的情思。聯系下文更是如此。實際上在這兩句中“昔”與“今”之間,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距離,作者把這段距離拉開,沒有用簡單的“喜”“悲”之詞來填充它,而是留給讀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說“律詩之妙全在無字處”,這里就是無字處。“昔”與“今”之間,天在變,地在變,國在變,人也在變。安史之亂,唐王朝由盛轉衰,人民的深重災難,杜甫個人的悲慘遭遇,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頭,并隨著詩人—起登上了岳陽樓。他高興不起來。應當說“今上岳陽樓”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來了,這是一聲長嘆,長嘆的內里是一團憂國憂民、傷時傷世的感慨。這一聲長嘆,就像那詠嘆調的引子,開啟了下面一個個樂章。這里還要注意到一個“水”字,題目是“登岳陽樓”,頭一句卻先寫洞庭湖,第二句才寫岳陽樓,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這個“水”字顯然是要突出的,這是抓住了洞庭風光的主要特點,說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兩句緊扣上聯的“水”字,雖沒出現水字,卻是專門寫洞庭水。詩人站在岳陽樓上,向東南方向極目眺望,只見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頭,而吳地則被擠向了遠遠的東邊,楚地則被遠遠地擠向了西邊、南邊。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東南伸展,把本來連在一起的吳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為兩塊。“坼”字用的很好,有動態感。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開。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萬物。“乾坤日夜浮”是說詩人站在岳陽樓上,四面眺望,到處都是無邊無際的洞庭水,仿佛整個天地萬物都被湖水漂浮起來,仿佛天地萬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動漂游。“浮”字也有動態感。使人想到整個蒼穹都被湖水托住的—個半球,而萬物的運動,都是湖水蕩動的結果。這兩句都是寫洞庭水,境界宏闊。一是極寫水面的寬闊,二是極寫水的力量。能夠割裂大地,能夠浮動乾坤,這是極寫它的力量。而被割裂、被浮動東西之龐大,則顯示出湖水的寬闊。這不是簡單的夸張手法,這里有個視覺、感覺和想象的問題。由于地球是圓的,人的視覺是有限的,面對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邊,即使看到了,遠遠望去也只是一條線,這就造成了湖水無限大,而遠地十分狹小的感覺。詩人準確、真實地抓住了這視覺和感覺上的錯覺,就把湖水描寫成了四際無垠,仿佛大地四處都是水鄉澤國,這是視覺感覺的真實。但詩人又借助想象,把本來看不到的吳楚大地和整個乾坤四際,也融進了這個視覺和感覺的畫面。從而構成了一個想象的吳地楚地被裂開,整個乾坤被浮動的廣闊無垠的畫面。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這是將想象中的更廣闊的景象納進了視覺畫面的結果。這是說“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視覺錯覺加上想象的`產物,這是一個很成功的宏觀意象。它的主要特點是境界廣闊、氣魄宏大。像這樣大的宏觀意象、氣魄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是很少見的。如孟浩然也有詠嘆洞庭湖的詩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但沒有杜詩境界更為高遠。這兩句是寫景,但不能看成是純寫景,寫景中滲透著詩人的胸懷。“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敗和國勢的不安定。
頸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兩句是寫詩人自己的處境。“無一字”指的是沒有一點消息,一點音信。“親朋無一字”寫出了詩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斷絕,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況,即整個國家的情況。這對一個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國家,不忘人民的詩人來說,是一種被社會忘記的孤獨感,他在精神上無疑是很痛苦的。“孤舟”是指詩人全家擠在一條小船上飄泊度日,消息斷絕,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慘苦可以想見。理解這兩句應與前兩句聯系起來看,前兩句是遠望,隨著湖水向四際望去,水天相接,聯想到吳楚,聯想到整個乾坤。這兩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簾最能觸動他的東西。于是使他聯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處境。可以說這兩聯都是由觀景引出,只不過前兩句以寫觀景所見為主,后兩句以寫觀望所見而引起的聯想為主。這兩聯在內涵上也是一脈相通的。表面看起來毫無聯系,實際上是一脈相通的。既然這后兩句是寫他的孤苦悲慘處境,由此應推想到前兩句也絕非是單單寫景,實際上前兩句是借寫遠景象征性地、比擬性地暗示國勢的動蕩不安。這里包含著安史之亂的后遺癥:唐王朝的衰敗,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擾,國家的四分五裂和社會的不安定,棟梁之臣的缺乏等等,這一切都是杜甫飄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正是由于詩人心中牽掛著國事民事,才牽腸掛肚。所以當他看到廣闊無垠洞庭湖水時,也會想到仿佛大地裂開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動。從杜甫一貫的優國憂民的思想境界來看,他登上岳陽樓極目遠眺,也必定會想到這些。可以說沒想到這些就不是杜甫。也正是由于詩人胸中翻騰著叫人牽腸掛肚的國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負的痛心。于是這孤舟飄泊,老弱多病,消息也聽不到的可悲處境,也就順理成章地涌上心頭。這兩聯中,上聯境界極大,下聯境界卻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間也包孕著詩人的無限感慨。就景象來說,上聯展現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聯則畫出了水面上的一點孤舟。湖水動蕩,孤舟飄浮,雖然大小懸殊,卻統一在一幅畫中。如果將洞庭湖水比作整個國家,那么那一點孤舟就是詩人杜甫自己。這里是象征,這鮮明對照的諧調之中,既包含著詩人對自己終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體現了詩人將自己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詩人站在岳陽樓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國家,想到自己,萬種感慨,縈繞心頭。“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乾坤”與“孤舟”對比,闊大者更為浩渺,狹小者更顯落寞。
尾聯“戎馬關山北。”“戎馬”,就是戰馬、兵馬,指戰爭。“關山”,泛指,并非專指那道關,那座山。“關山北”,指打仗的地方。從詩人來說,從洞庭湖向長安望去,隔著一道道關,一座座山,而戰火就在北面燃燒。“戎馬關山北”,具體指的是當時吐蕃入侵,威脅長安,戰爭不息,國家不得安寧。“憑軒涕泗流”是說杜甫倚靠岳陽樓的窗戶,向北眺望,雖然隔著道道關山,他看不到長安,也看不到戰火,但在他心中卻呈現出吐蕃入侵,長安危急,人民遭難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傷心的老淚縱橫了。這兩句是兩個景象:一個是西北長安附近的戰火,一個是岳陽樓上倚窗眺望的老詩人。兩者構成了一幅畫,前者是詩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詩人自身實景。長安與岳陽樓相距千里,但在詩人心中卻沒有這個距離。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長安。孤舟雖小卻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同時“戎馬關山北”一句,明確寫出了詩人在登岳陽樓時心中想的是國家的不安寧。這就更可以說明了第二聯絕非僅僅是寫景。第三聯也決不只是寫自己的孤苦無依。“憑軒涕泗流” 一句中,則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自己孤苦處境比照后,感到無可奈何,感到萬分壓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顯示出杜甫晚年時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無可奈何。
這首詩的主要藝術成就表現為以下兩點。
第一,作品運用了變化多樣的表現手法。作品雖然只有八句話,但是卻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開篇兩句運用的是敘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臨岳陽樓的緣由。三四兩句運用的是描繪的手法,繪制了岳陽樓的宏闊壯觀圖景,并且在描繪中,又運用了形象的比喻,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作品最后兩句又運用了抒情的寫法,揭示出詩人的內心世界,開拓了作品的意境。
第二,作品內容和感情兩方面大跨度的跳躍。從內容方面說,開篇一聯寫的是詩人登樓的過程,其中蘊含了“昔”與“今”的時間跳躍過程。頷聯中,詩人由上聯的寫自己推進到寫洞庭湖,這里有一個從小到大的跨度。在寫景中,又由吳、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間跳躍。到了頸聯,詩人又轉回自身的描寫,前后聯之間有一個從大到小的跨越。到了尾聯,詩人又從個人身世遭際的描寫擴展到國事的描寫,上下聯又是一個從小到大的跨越。在寫國事時,又有一個從國難的跳躍到詩人感情抒發的過程。這就構成了縱橫開闊,跳躍性強的特點。從詩人的感情發展脈絡上說,首聯蘊含喜悅,頷聯帶有雄壯,頸聯轉為凄苦,尾聯變為悲傷。詩人的感情隨著詩篇的進展,顯示出不斷變化,跳躍性強的藝術特點。
《登岳陽樓》杜甫原文翻譯及賞析2
《登岳陽樓》杜甫
作者:唐朝, 杜甫
《登岳陽樓》杜甫原文:
登岳陽樓
杜甫 〔唐代〕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釋】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古稱云夢,在今湖南北部的長江南岸,因湖中有洞庭山(今君山)而得名。②岳陽樓:即岳陽城西門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下臨洞庭湖,為游覽勝地。③坼(chè):分裂,裂開。④乾坤:天地,這里指日月星辰和地上景物。⑤無一字:沒有音訊。字,這里指書信。⑥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痹,右耳已聾。⑦戎馬:指戰爭。⑧關山北:北方邊境。關山,關隘與山峰。⑨憑軒:靠著窗戶。憑,倚著,靠著。⑩涕泗(si):眼淚。
《登岳陽樓》杜甫拼音解讀:
dēng yuè yáng lóu
dù fǔ 〔táng dài 〕
xī wén dòng tíng shuǐ ,jīn shàng yuè yáng lóu 。
wú chǔ dōng nán chè ,qián kūn rì yè fú 。
qīn péng wú yī zì ,lǎo bìng yǒu gū zhōu 。
róng mǎ guān shān běi ,píng xuān tì sì liú 。
相關翻譯
昔日就聽說過洞庭湖水的浩瀚壯闊,今日總算登上了聞名遐邇 的岳陽樓。
大湖把東南大地分開隔為吳、楚兩塊,天地星辰宛如在湖面上日夜漂浮。親朋故友全無一點兒音信,年老體弱的我漂泊在一葉孤舟上。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我不禁老淚橫流。
相關賞析
【內容解析】
本詩作于大歷三年(768),這年春天杜甫沿江由菱州出蜀,經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輾轉來到岳州(今湖南岳陽)。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浩瀚壯闊無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長年漂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詩人感慨萬端,于是寫下這首著名的詩篇《登岳陽樓》。
首聯先以敘事的筆法引入話題,“昔聞”說明詩人向往已久,“今上”說明如愿以償。但世事巨變,今昔各異,唐朝由盛轉衰,國家戰亂不止,人民流離失所,詩人也已不是當年的意氣風發,他飽經離亂,晚景凄涼。登上岳陽樓,本應喜悅壯歌,但是,傷時傷世的感慨凝聚在杜甫的心頭。
頜聯寫登樓后所見的闊大氣象。廣闊無邊的洞庭水隔開了吳國與楚國的疆域,日月星辰都似乎漂浮在湖面之上,寫景氣勢磅礴。寫到此處,如果是“詩仙”李白一定會神思飄逸,但經歷了顛沛流離的杜甫面對如此寬闊廣大的美景,心中泛起的卻是怎樣的寂寥之感。句中的“坼”“浮”都很生動既畫龍點晴,又很有力度,突出了洞庭湖的雄偉壯闊。這樣的手法,詩人多次運用,比如“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等,都是以雄渾闊大的氣象來反襯孤苦悲愴之情,這些都體現出沉郁頓挫的詩風。
頸聯轉入對自己艱困處境的描述。飄零無依,年老多病,居無定所,唯依孤舟,詩的意境突然由廣闊轉入狹窄,落寞之至。此聯的“狹”與上文的“闊”互為映襯,詩人憂念個人貧病、身家失散的情感異常感人。
尾聯又由對個人悲慘遭遇的慨嘆跳到憂國憂民的感傷上來,由個人推及國家,小我與大我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飽含家國之思的悲憫情懷。
【章法點評】
情由境生,情景交融
詩歌由對洞庭湖的向往之情引入,由登樓寫起,以登樓所見之景催發情感,以登樓時的悲慨之情收束,情與景互相映襯交融。所寫之景闊大無比,暗含著天地巨變、時光流逝的滄桑感和詩人自己孤獨寂寞之感。詩人百感交集,所抒之情悲郁深沉,由悲慨個人身家的離散到憂國傷時,感情真摯,催人淚下。頷聯的壯景既反襯了頸聯中凄苦無助、孤寂窮愁的處境,也與尾聯表現的家國之思、憂國憂民之情遙相呼應,情與景和諧統一。
【鑒賞】
代宗大歷三年(768),杜甫五十七歲,離開夔州出蜀,三月抵達荊州,北上遇阻,南移公安、石首一帶,又遇阻,過著“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亂離生活。冬天,經洞庭到達岳陽寫了有名的《泊岳陽樓下》和《登岳陽樓》等詩。
此詩是詩人登樓眺望而感慨抒懷之作。
起從抒情主人的見聞和行止著筆。號稱八百里的洞庭,列我國五大名湖之首,岳陽樓為四大名樓之一,諺云:“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這久已聞名的巴陵勝狀,洞庭一湖,今日得以登臨。詩人用樓湖互文、今昔對舉之筆,跨越廣遠的時空,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領起以下千古壯觀的描繪和感慨淋漓的抒懷。
頷聯用如椽大筆,突現洞庭的浩瀚雄渾,由昔日所思轉化為眼前所見,實際上是抒寫詩人面對洞庭的一種觀感和浩嘆。上句云:名不虛傳的“天下水”啊!遼闊強大的吳楚古國大地像是在這里東南割裂開來。既以橫掃之勢,極言湖面之開闊,水勢之浩大,又從縱的方面括過吳楚這古老的歷史來加強這種浩瀚與深遠。下句從上下方位就登臨觀感加以完善:整個世界、日月乾坤,日日夜夜好像都浮在水面,浮現眼前。洞庭之包羅萬象、負載乾坤之雄偉深厚已突現無馀。黃生云:“一詩之中,如'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尤為雄偉,雖不到洞庭者讀之,可使胸次豁達。”《西清詩話》稱:“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有幾云夢也”。然而,字里行間提供給我們的浩瀚雄渾并不是純然的完美,一個“坼”(chè)字,給人以裂損崩折的感覺,一個“浮”字亦讓人感到動蕩、飄泊。故為頸聯的陡然跌落和末聯的涕泗滂沱暗作鋪墊。
頸聯承接“今上岳陽樓”之“今”字,抒寫詩人今日之飄流淪落,老病孤身。多年輾轉漂泊,心力已經交瘁,處境極為凄涼,和親朋沒有來往,連書信也完全斷絕,“親朋無一字”,是沉痛的寫實。“老病”二字包含了更凄楚的內容:遲暮之年,原就患有肺病和瘧疾,在成都時,又患風痹,流落夔州后,右臂偏枯,左耳失聰,牙齒一半脫落,病情不斷加深。衰老多病之身,孤舟一葉,異地飄零,境況可謂凄絕。在這種景壯情悲的對比中,讀者領略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時代氣氛與詩人飄泊寥落的生平。黃生又云:“寫景如此闊大,自敘如此落寞,詩境闊狹頓異。”浦起龍對此作出解釋:“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景愈空”。(《讀杜心解》)。這種闊狹起落,反映了詩人的胸懷與境遇之間劇烈的矛盾沖突,也是杜詩沉郁頓挫風格的集中表現與內在原因。
尾聯由個人身世轉出時局動亂、國勢安危以及詩人自身的悲慨。大歷三年八月,吐蕃十萬寇靈武和邠州,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擊之,郭子儀將兵五萬屯奉天,京師戒嚴,故“戎馬關山北”亦為寫實。“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未敢一日忘懷君國的詩人,面對蒼茫的湖水,沉浮的人生,由個人處境聯852系國家民族安危和人民深重的苦難,憑欄無力,五內如焚,不禁悲哀痛哭,涕泗滂沱。
全詩前四句寫景闊大,后四句抒情悲切。個人身世的凄苦和對國家民族命運的焦慮交織,用廣闊無垠的湖光襯托登名樓、臨大湖、遙望北國,涕泗滂沱的抒情主人那老、病、漂泊的形象。正如黃白山云:“前半寫景如此闊大,五六自敘如此落寞……結語湊泊極難。轉出'戎馬關山北’五字,胸衿氣象,一等相稱,宜使后人擱筆也”。今日讀來,總感湖光和詩人胸衿相映生輝,詩歌給湖光壯色。(陶先淮)
作者介紹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稱“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后遷居河南鞏縣。詩人社審言之孫。年輕時應進士舉,不第,浸游各地,后客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中提奔唐肅宗,授左拾遺。后棄官入蜀,定居成都洗花溪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式重中任參謀,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嚴武死后攜家出題,漂油江南,病元于途中。其詩以古體、律詩見長,展現了唐代由盛而我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講史”。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李白齊名,并稱“李杜”,有《杜工郵集》
【《登岳陽樓》杜甫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登岳陽樓原文及賞析05-15
杜甫登岳陽樓全文翻譯及賞析08-31
杜甫《登岳陽樓》原文、賞析02-23
杜甫《登岳陽樓》原文、賞析精選03-31
登岳陽樓原文、翻譯、賞析03-17
登岳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12篇)04-11
登岳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12篇04-11
杜甫登岳陽樓譯文及賞析02-17
登岳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合集12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