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穎師彈琴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聽穎師彈琴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yuǎn)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蹉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譯文
琴聲猶如一對親昵的小兒女在耳鬢廝磨,互訴衷腸,又夾雜場嗔怪之聲。
忽地一下琴聲變得高亢雄壯,好似勇士騎馬奔赴戰(zhàn)場殺敵擒王。
一會又又由剛轉(zhuǎn)柔,好似浮三、柳絮漂浮不定,在這廣闊天地之間悠悠揚揚。
驀地,又像百鳥齊鳴,啁衣不已,一只鳳凰翩然高舉,引吭長鳴。
登攀時一寸一分也不能再上升,失勢后一落千丈還有余。
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還是無法理解琴聲真正的意境。
自從穎師開始彈琴,就被其琴聲所深深感動,起坐不安。
眼淚撲撲簌簌滴個不止,浸濕了衣襟,只能伸手制止,不愿再聽。
穎師確實是有才能的人,可是別再把冰與火填入我肝腸。
注釋
穎師:穎師是當(dāng)時一位善于彈琴的和尚,他曾向幾位詩人請求作詩表揚。李賀《聽穎師彈琴歌》有“竺僧前立當(dāng)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之句。
昵詞nì)昵:親熱的樣子。一作“妮妮”。
爾汝:至友之間不講客套,以你我相稱。這里表示親近。《世說新語·排調(diào)》:“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爾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帶民間流行的情歌,歌詞每句用爾或汝相稱,以示彼此親昵。
劃然:忽地一下。軒昂:形容音樂高亢雄壯。宋魏慶之《詩人玉屑·陵陽論晚唐詩律卑淺》:“唐末人詩,雖格致卑淺,然謂其非詩則不可。今人作詩,雖句語軒昂,但可遠(yuǎn)聽,其理略不可究。”
“浮三”兩句:形容音樂飄逸悠揚。
“喧衣”四句:形容音樂既有百鳥喧嘩般的豐富熱鬧,又有主題樂調(diào)的鮮明嘹亮,高低抑揚,起伏變化。喧衣詞jiū):喧鬧嘈雜。鳳皇:即“鳳凰”。躋詞jī)攀:猶攀登。唐杜甫《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未省詞xǐng):不懂得。絲篁詞huáng):彈撥樂器,此指琴。
起坐:忽起忽坐,激動不已的樣子。旁:一作“床”。
推手:伸手。遽詞jù):急忙。
滂滂:熱淚滂沱的樣子。《晏子春聲·諫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誠能:指確實有才能的人。《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廣焉,無恤親疏,無偏貴賤,唯誠能之求?”
冰炭置我腸:形容自己完全被琴聲所左右,一會兒滿心愉悅,一會兒心情沮喪。猶如說水火,兩者不能相容。《莊子·人間世》:“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郭象注:“人患雖去,然喜懼戰(zhàn)于胸中,固已結(jié)冰炭于五藏矣。”此言自己被音樂所感動,情緒隨場樂聲而激動變化。
賞析:
唐人音樂詩較著名者,有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李白《聽蜀僧濬彈琴》、李賀《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韓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謂各有千秋。喜懼哀樂,變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狀,這就是韓愈聽穎師彈琴的感受。讀罷全詩,穎師高超的琴技如可聞見,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相提并論,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了。
詩分兩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寫聲音。起句不同一般,它沒有提及彈琴者,也沒有交待彈琴的時間和地點,而是緊扣題目中的“聽”字,單刀直入,把讀者引進美妙的音樂境界里。琴聲裊裊升起,輕柔細(xì)屑,仿佛小兒女在耳鬢廝磨之際,竊竊私語,互訴衷腸。中間夾雜些嗔怪之聲,那不過是表達(dá)傾心相愛的一種不拘形跡的方式而已。正當(dāng)聽者沉浸在充滿柔情蜜意的氛圍里,琴聲驟然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象勇猛的將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顯得氣勢非凡。接著琴聲又由剛轉(zhuǎn)柔,呈起伏回蕩之姿。恰似經(jīng)過一場浴血奮戰(zhàn),敵氛盡掃,此時,天朗氣清,風(fēng)和日麗,遠(yuǎn)處浮動著幾片白云,近處搖曳著幾絲柳絮,它們飄浮不定,若有若無,難于捉摸,卻逗人情思。琴聲所展示的意境高遠(yuǎn)闊大,使人有極目遙天悠悠不盡之感。
驀地,百鳥齊鳴,啁啾不已,安謐的環(huán)境為喧鬧的場面所代替。在眾鳥蹁躚之中,一只鳳凰翩然高舉,引吭長鳴。“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這只不甘與凡鳥為伍的孤傲的鳳凰,一心向上,飽經(jīng)躋攀之苦,結(jié)果還是跌落下來,而且跌得那樣快,那樣慘。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顯示琴聲的起落變化外,似乎還另有寄托。聯(lián)系后面的“濕衣淚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著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慨嘆。他曾幾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當(dāng)局能有所警醒,從而革除弊端,勵精圖治,結(jié)果屢遭貶斥,心中不免有憤激不平之感。“濕衣”句與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馬青衫濕”頗相類似,只是后者表達(dá)得比較直接,比較顯豁罷了。
后八句寫自己聽琴的感受和反應(yīng),從側(cè)面烘托琴聲的優(yōu)美動聽。“嗟余”二句是自謙之辭,申明自己不懂音樂,未能深諳其中的奧妙。盡管如此,還是被穎師的琴聲所深深感動,先是起坐不安,繼而淚雨滂沱,浸濕了衣襟,猶自撲撲簌簌滴個不止。這種感情上的強烈刺激,實在叫人無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聽。末二句進一步渲染穎師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爐,但穎師的琴聲一會兒把人引進歡樂的天堂,一會兒又把人擲入悲苦的地獄,就好比同時把冰炭投入聽者的胸中,使人經(jīng)受不了這種感情上的劇烈波動。
全篇詩情起伏如錢塘江潮,波濤洶涌,層見迭出,變化無窮。上聯(lián)與下聯(lián),甚至上句與下句,都有較大的起落變化,例如首聯(lián)“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寫柔細(xì)的琴聲,充滿和樂的色調(diào),中間著一“怨”字,便覺波浪陡起,姿態(tài)橫生,親昵的意味反倒更濃,也更加富有生活氣息。又如首聯(lián)比以兒女之情,次聯(lián)擬以英雄氣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柔一剛,構(gòu)成懸殊的形勢。第三聯(lián)要再作起落變化,即由剛轉(zhuǎn)柔,就很容易與第一聯(lián)交叉重疊。詩人在實現(xiàn)這一起伏轉(zhuǎn)折的同時,開辟了另一個新的境界,它高遠(yuǎn)闊大、安謐清醇,與首聯(lián)的卿卿我我、充滿私情形成鮮明的比照,它所顯示的聲音也與首聯(lián)不一樣,一者(首聯(lián))輕柔細(xì)屑,純屬指聲;一者(三聯(lián))宛轉(zhuǎn)悠揚,是所謂泛聲。盡管兩者都比較輕柔,卻又各有特色,準(zhǔn)確地反映了琴聲高低疾徐的變化。清人方東樹說韓愈寫詩“用法變化而深嚴(yán)”(《昭昧詹言》),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歷來寫樂曲的詩,大都利用人類五官通感的生理機能,致力于把比較難于捕捉的聲音轉(zhuǎn)化為比較容易感受的視覺形象。這首詩摹寫聲音精細(xì)入微,形象鮮明,卻不粘皮著肉,故而顯得高雅、空靈、醇厚。突出的表現(xiàn)是:在摹寫聲音節(jié)奏的同時,十分注意發(fā)掘含蘊其中的情志。好的琴聲既可悅耳,又可賞心,可以移情動志。好的琴聲,也不只可以繪聲,而且可以“繪情”、“繪志”,把琴聲所表達(dá)的情境,一一描摹出來。詩歌在摹寫聲音的同時,或示之以兒女柔情,或擬之以英雄壯志,或充滿對自然的眷戀,或寓有超凡脫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無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韓愈是一位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文學(xué)巨匠。他寫作詩文,能夠擺脫拘束,自辟蹊徑。這首詩無論造境或遣詞造語都有獨到之處。以造境言,它為讀者展示了兩個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樂曲的聲音和節(jié)奏所構(gòu)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樂曲聲在聽者(詩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響。兩者亦分亦合,猶如影之與形。從而使整個詩歌的意境顯得深閎雋永,饒有情致。以遣詞造語論,不少詩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細(xì),感染力極強。例如開頭兩句押細(xì)聲韻,其中的“女”、“語”和“爾”、“汝”聲音相近,讀起來有些繞口。這種奇特的音韻安排,恰恰適合于表現(xiàn)小兒女之間那種糾結(jié)的情態(tài)。后面寫昂揚激越的'琴聲則改用洪聲韻的“昂”、“場”、“揚”、“凰”等,這些都精確地表現(xiàn)了彈者的情感和聽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錯運用,以與琴聲的疾徐斷續(xù)相協(xié)調(diào),也大大增強了詩句的表現(xiàn)力。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詩人匠心獨運,不拘繩墨,卻又無不文從字順,各司其職。所謂“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其實也是韓愈詩歌語言的一大特色。
聽穎師彈琴原文翻譯及賞析2
《聽穎師彈琴》原文
聽穎師彈琴⑴
作者:唐·韓愈
昵昵兒女語⑵,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⑶,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yuǎn)隨飛揚⑷。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⑸。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⑹。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⑺。
推手遽止之⑻,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⑼!
《聽穎師彈琴》注釋
⑴此篇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韓愈《聽穎師彈琴歌》有“竺僧前立當(dāng)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可知穎師是當(dāng)時一位善彈琴的和尚。穎師:穎師是當(dāng)時善于彈琴的和尚,他曾向幾位詩人請求做詩表揚。
⑵昵昵:親熱。爾汝:至友之間不講客套,以你我相稱。這里表示親近。《世說新語·排調(diào)》:“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爾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帶民間流行的情歌,歌詞每句用爾或汝相稱,以示彼此親昵。
⑶劃然:突然。軒昂:形容音樂高亢雄壯。
⑷“浮云”兩句:形容音樂飄逸悠揚。
⑸“喧啾”四句:形容音樂既有百鳥喧嘩般的豐富熱鬧,又有主題樂調(diào)的鮮明嘹亮,高低抑揚,起伏變化。
⑹未省(xǐng):不懂得。絲篁:彈撥樂器,此指琴。
⑺起坐:忽起忽坐,激動不已的樣子。
⑻遽(jù):急忙。
⑼冰炭置我腸:形容自己完全被琴聲所左右,一會兒滿心愉悅,一會兒心情沮喪。 猶如說水火,兩者不能相容。《莊子·人間世》:“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郭象注:“人患雖去,然喜懼戰(zhàn)于胸中,固已結(jié)冰炭于五藏矣。”此言自己被音樂所感動,情緒隨著樂聲而激動變化。
(10)滂滂:流的很多的樣子。
《聽穎師彈琴》譯文
親親昵昵學(xué)一對小兒女輕言細(xì)語,卿卿我我聚兩個俏冤家暗敘哀曲。多豪放如風(fēng)展旗是誰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電掣馬揮長劍殺敵擒王。又轉(zhuǎn)成浮云依依柳絮起無根無蒂,沒奈何圓天茫茫道路迷宕東宕西。嘰嘰啾啾分明是煙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綽綽兀立在喬木上百鳳朝凰。峭壁懸崖壓人來寸步都攀援難上,黑壑深淵崩石下千丈猶轟隆傳響。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對音樂太外行不懂欣賞。聽了你這琴聲忽柔忽剛,振人起強人坐令人低昂。倉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擋,淚潮呀早已經(jīng)洶涌盈眶。穎師傅好功夫?qū)嵎菍こ#瑒e再把冰與火填我胸膛。
《聽穎師彈琴》賞析
唐人音樂詩較著名者,有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李白《聽蜀僧濬彈琴》、李賀《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韓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謂各有千秋。喜懼哀樂,變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狀,這就是韓愈聽穎師彈琴的感受。讀罷全詩,穎師高超的琴技如可聞見。
詩分兩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寫聲音。起句不同一般,它沒有提及彈琴者,也沒有交待彈琴的時間和地點,而是緊扣題目中的“聽”字,單刀直入,把讀者引進美妙的音樂境界里。琴聲裊裊升起,輕柔細(xì)屑,仿佛小兒女在耳鬢廝磨之際,竊竊私語,互訴衷腸。中間夾雜些嗔怪之聲,那不過是表達(dá)傾心相愛的一種不拘形跡的方式而已。正當(dāng)聽者沉浸在充滿柔情蜜意的氛圍里,琴聲驟然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象勇猛的將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顯得氣勢非凡。接著琴聲又由剛轉(zhuǎn)柔,呈起伏回蕩之姿。恰似經(jīng)過一場浴血奮戰(zhàn),敵氛盡掃,此時,天朗氣清,風(fēng)和日麗,遠(yuǎn)處浮動著幾片白云,近處搖曳著幾絲柳絮,它們飄浮不定,若有若無,難于捉摸,卻逗人情思。琴聲所展示的意境高遠(yuǎn)闊大,使人有極目遙天悠悠不盡之感。
驀地,百鳥齊鳴,啁啾不已,安謐的環(huán)境為喧鬧的場面所代替。在眾鳥蹁躚之中,一只鳳凰翩然高舉,引吭長鳴。“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這只不甘與凡鳥為伍的孤傲的鳳凰,一心向上,飽經(jīng)躋攀之苦,結(jié)果還是跌落下來,而且跌得那樣快,那樣慘。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顯示琴聲的起落變化外,似乎還另有寄托。聯(lián)系后面的“濕衣淚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著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慨嘆。他曾幾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當(dāng)局能有所警醒,從而革除弊端,勵精圖治,結(jié)果屢遭貶斥,心中不免有憤激不平之感。“濕衣”句與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馬青衫濕”頗相類似,只是后者表達(dá)得比較直接,比較顯豁罷了。
后八句寫自己聽琴的感受和反應(yīng),從側(cè)面烘托琴聲的優(yōu)美動聽。“嗟余”二句是自謙之辭,申明自己不懂音樂,未能深諳其中的奧妙。盡管如此,還是被穎師的琴聲所深深感動,先是起坐不安,繼而淚雨滂沱,浸濕了衣襟,猶自撲撲簌簌滴個不止。這種感情上的強烈刺激,實在叫人無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聽。末二句進一步渲染穎師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爐,但穎師的琴聲一會兒把人引進歡樂的天堂,一會兒又把人擲入悲苦的地獄,就好比同時把冰炭投入聽者的胸中,使人經(jīng)受不了這種感情上的劇烈波動。
全篇詩情起伏如錢塘江潮,波濤洶涌,層見迭出,變化無窮。上聯(lián)與下聯(lián),甚至上句與下句,都有較大的起落變化,例如首聯(lián)“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寫柔細(xì)的琴聲,充滿和樂的色調(diào),中間著一“怨”字,便覺波浪陡起,姿態(tài)橫生,親昵的意味反倒更濃,也更加富有生活氣息。又如首聯(lián)比以兒女之情,次聯(lián)擬以英雄氣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柔一剛,構(gòu)成懸殊的形勢。第三聯(lián)要再作起落變化,即由剛轉(zhuǎn)柔,就很容易與第一聯(lián)交叉重疊。詩人在實現(xiàn)這一起伏轉(zhuǎn)折的同時,開辟了另一個新的境界,它高遠(yuǎn)闊大、安謐清醇,與首聯(lián)的卿卿我我、充滿私情形成鮮明的比照,它所顯示的聲音也與首聯(lián)不一樣,一者(首聯(lián))輕柔細(xì)屑,純屬指聲;一者(三聯(lián))宛轉(zhuǎn)悠揚,是所謂泛聲。盡管兩者都比較輕柔,卻又各有特色,準(zhǔn)確地反映了琴聲高低疾徐的變化。清人方東樹說韓愈寫詩“用法變化而深嚴(yán)”(《昭昧詹言》),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歷來寫樂曲的詩,大都利用人類五官通感的生理機能,致力于把比較難于捕捉的聲音轉(zhuǎn)化為比較容易感受的視覺形象。這首詩摹寫聲音精細(xì)入微,形象鮮明,卻不粘皮著肉,故而顯得高雅、空靈、醇厚。突出的表現(xiàn)是:在摹寫聲音節(jié)奏的同時,十分注意發(fā)掘含蘊其中的情志。好的琴聲既可悅耳,又可賞心,可以移情動志。好的琴聲,也不只可以繪聲,而且可以“繪情”、“繪志”,把琴聲所表達(dá)的情境,一一描摹出來。詩歌在摹寫聲音的同時,或示之以兒女柔情,或擬之以英雄壯志,或充滿對自然的眷戀,或寓有超凡脫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無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韓愈是一位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文學(xué)巨匠。他寫作詩文,能夠擺脫拘束,自辟蹊徑。這首詩無論造境或遣詞造語都有獨到之處。以造境言,它為讀者展示了兩個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樂曲的聲音和節(jié)奏所構(gòu)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樂曲聲在聽者(詩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響。兩者亦分亦合,猶如影之與形。從而使整個詩歌的意境顯得深閎雋永,饒有情致。以遣詞造語論,不少詩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細(xì),感染力極強。例如開頭兩句押細(xì)聲韻,其中的“女”、“語”和“爾”、“汝”聲音相近,讀起來有些繞口。這種奇特的音韻安排,恰恰適合于表現(xiàn)小兒女之間那種纏綿糾結(jié)的情態(tài)。后面寫昂揚激越的琴聲則改用洪聲韻的“昂”、“場”、“揚”、“凰”等,這些都精確地表現(xiàn)了彈者的情感和聽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錯運用,以與琴聲的疾徐斷續(xù)相協(xié)調(diào),也大大增強了詩句的表現(xiàn)力。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詩人匠心獨運,不拘繩墨,卻又無不文從字順,各司其職。所謂“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其實也是韓愈詩歌語言的一大特色。
聽穎師彈琴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yuǎn)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譯文
親親昵昵學(xué)一對小兒女輕言細(xì)語,卿卿我我聚兩個俏冤家暗敘哀曲。多豪放如風(fēng)展旗是誰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電掣馬揮長劍殺敵擒王。又轉(zhuǎn)成浮云依依柳絮起無根無蒂,沒奈何圓天茫茫道路迷宕東宕西。嘰嘰啾啾分明是煙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綽綽兀立在喬木上百鳳朝凰。峭壁懸崖壓人來寸步都攀援難上,黑壑深淵崩石下千丈猶轟隆傳響。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對音樂太外行不懂欣賞。聽了你這琴聲忽柔忽剛,振人起強人坐令人低昂。倉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擋,淚潮呀早已經(jīng)洶涌盈眶。穎師傅好功夫?qū)嵎菍こ#瑒e再把冰與火填我胸膛。
注釋
⑴此篇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詩人請求做詩表揚。
⑵昵昵:親熱。爾汝:至友之間不講客套,以你我相稱。這里表示親近。《世說新語·排調(diào)》:“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爾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帶民間流行的情歌,歌詞每句用爾或汝相稱,以示彼此親昵。
⑶劃然:突然。軒昂:形容音樂高亢雄壯。
⑷“浮云”兩句:形容音樂飄逸悠揚。
⑸“喧啾”四句:形容音樂既有百鳥喧嘩般的豐富熱鬧,又有主題樂調(diào)的鮮明嘹亮,高低抑揚,起伏變化。
⑹未省(xǐng):不懂得。絲篁:彈撥樂器,此指琴。
⑺起坐:忽起忽坐,激動不已的樣子。
⑻遽(jù):急忙。
⑼冰炭置我腸:形容自己完全被琴聲所左右,一會兒滿心愉悅,一會兒心情沮喪。猶如說水火,兩者不能相容。《莊子·人間世》:“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郭象注:“人患雖去,然喜懼戰(zhàn)于胸中,固已結(jié)冰炭于五藏矣。”此言自己被音樂所感動,情緒隨著樂聲而激動變化。
(10)滂滂:流的很多的樣子。
賞析
一千多年前,在中國的唐朝,相傳有一個名叫穎的和尚,從印度來到中國,人們尊稱他為穎師。穎師演奏古琴十分出名,他的古琴長八尺一寸,用質(zhì)地優(yōu)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非常優(yōu)美。穎師彈琴的技藝精湛,演奏時有特別的韻味,而且曲目很豐富,遠(yuǎn)近知名。據(jù)說有一個生病的人,躲在床上,聽到穎師彈琴的聲音,頓然覺得已經(jīng)病好了,坐了起來,不用再服藥了。詩人和文學(xué)家,也慕名前來欣賞穎師彈琴。
開始的時候,琴音柔和細(xì)弱,婉轉(zhuǎn)輕盈,像一對年輕的少男少女在靜悄悄地溫柔細(xì)語,傾訴彼此心里的愛慕之情。韓愈聽得十分愉悅,像是聽到了一首美麗的情詩。突然,琴聲激昂高亢,像是萬馬奔騰,勇士們奔赴沙場,剎時間刀劍齊鳴,悲壯慘烈。韓愈為之精神震奮不已,好像自己也在戰(zhàn)場廝殺。一會兒,琴聲又悠揚飄逸,像柳絮輕場,隨風(fēng)飄忽,在藍(lán)天白云下自由飛舞。韓愈也如醉如癡,仿佛自己也飄上了太空。
很快地,琴聲又熱鬧起來,到處是鶯歌燕舞,百鳥齊鳴,又見有一只鳳凰引領(lǐng)高歌。此時百鳥圍著鳳凰飛舞,一片樂觀升平氣象。
接著,琴音激越地往上攀升,越攀越高,仿佛在攀登峭壁懸崖,一寸一寸地艱難前進。不料,琴聲從最高處忽然下滑到最低音,好像是攀登者忽然失足,從千丈高峰一下子掉落到無底的深淵。把韓愈駭?shù)眯捏@膽跳……
韓愈聽到這里,激動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淚如雨下,把衣襟也濕透了。他不得不伸手?jǐn)r阻,請穎師中止彈奏,對穎師說:“我雖然長著兩只耳朵,但是不懂音樂。不過這次聽到你的彈奏,卻把我激動得控制不了自己。你的演奏實在太高明了,好像是把冰和炭火放在我的心窩似的,你要是再彈下去,我可真的受不了了。”韓愈后來把他聽穎師彈琴的感受寫成了一首詩。這首詩一直流傳至今天。上面所說的就是他在詩中所述當(dāng)時聽琴時的感受。
【聽穎師彈琴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相關(guān)文章:
韓愈《聽穎師彈琴》翻譯賞析09-01
韓愈《聽穎師彈琴》全詩翻譯賞析12-28
《韓愈聽穎師彈琴》課外閱讀11-20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翻譯及賞析09-04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唐詩原文及賞析10-29
劉長卿《聽彈琴》原文11-22
聽彈琴 劉長卿 賞析09-02
劉長卿 聽彈琴 賞析08-25
劉長卿《聽彈琴》 賞析11-28
《聽彈琴》劉長卿賞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