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軍行·吹角動行人原文翻譯及賞析
《從軍行》是唐代大詩人王維早期創作的作品。這首描述青年士子跨馬離家至凱旋的過程。詩的前四句寫渡河出軍,突出表現各種聲響,氣氛烘托極為成功;后四句寫戰爭,亦從側面描寫,高度概括。最后一句寫戰士勝利,激情大振。“吹角、喧喧、笳悲、爭渡、日暮、戰身、盡系、歸來”之鋪墊,通貫緊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從軍行·吹角動行人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軍行·吹角動行人
作者:王維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馬嘶亂,爭渡黃河水。
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里。
盡系名王頸,歸來報天子。
譯文
陣陣號角聲,驚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們開始緊張地準備出發。
敵軍吹響了胡笳,戰馬聞到戰斗的氣息也興奮地嘶鳴起來,雙方搶著渡黃河。
太陽落到沙漠的邊陲,沙漠彌漫戰戰士們的廝殺聲。
戰士們殲滅了敵軍,擒獲了敵酋,把繩子套在他們頸上帶回來獻給天子。
注釋
從軍行:樂府古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內容多寫軍旅生活之辛苦。
吹角:軍中吹響的號角聲。動:驚動。行人:征人。
喧喧:喧鬧,形容人多、嘈雜。
笳(jiā):胡笳,一種管狀吹奏樂器。古時為塞北、西域一帶少數民族所喜用。
黃河:水名,在唐肅州(今甘肅酒泉)附近。黃河一作金河。
陲(chuí):邊陲,邊地。
系:捆綁。名王:指匈奴首領。
賞析
這首詩大約作于開元九年謫濟州司倉參軍以后。王維早年熱衷政治,在謫濟州司倉參軍以后親眼目睹一次普通的規模不大的出征,以及出征將士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和殺敵立功的豪情壯志,作者感同身受寫這首詩。
秋戰國以降,唐宋人才尤盛。唐代國力昌盛,士子多出名門望族,胸懷天下志向,之于家國蒼生理解,自有其高人一等的貴族氣度。詩以言志,所以唐代士子多以詩歌見長。宋于五代黑暗后立國,內國力積貧,外有契丹威脅,內憂外患之際,宋太祖毅然杯酒釋兵權,以儒生道德為重。宋之士子大多恪盡窮理,嚴肅治學,所以有宋一代,理學家甚眾。
唐詩宋理,皆中華瑰寶,以意氣評,歷代詩人難出唐人之右,唐詩之氣度,唯摩詰泰然。摩詰潑墨恬淡從容,內蘊琴畫,通讀一番自見其張力,見其世家、右丞氣度。現今流傳之作,大抵晚年田園山水筆墨,觸目皆是“舍藏”自然。王維早期樂府多激昂豪邁,不失乖張。此詩即是。
李氏父子馬上奪江山,盛唐用兵頻繁,世家子弟喜從軍邊境,載王頸而歸,立功名于青史。文字意氣,多見邊塞軍旅。樂府多歌詠之,文字冗長。這首《從軍行》短短四十字,就將青年士子跨馬離家至凱旋的過程描述,此等文思觸角,非尋常人可為之。“吹角、喧喧、笳悲、爭渡、日暮、戰身、盡系、歸來”之鋪墊,通貫緊密。“行人、人起、嘶亂、河水、漠陲、塵里、王頸、天子”之后綴,情理簡明。“言有盡,意無窮”,詩中意味,盡在摩詰筆觸中。
雖然邊塞詩通常與盛唐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它是最因循守舊的題材之一。盛唐詩人經常繼續七世紀的景物斷片并置,但他們能夠將并置的景物斷片和荒涼對照生動地戲劇化,這是他們在這一模式上獲得極大成功的原因。從那些關鍵性的斷片中,讀者可以想像出完整的場景,然后將這些場景連接成一首近乎敘事的詩。王維這首詩運用了與盧照鄰的《紫騮馬》詩相同的技巧,不過王維用起來帶有盛唐的復雜特性。
王維的簡介
王維生于701年,卒于761年,是唐代有名的詩人。他字摩詰,號稱摩詰居士,所以也有人會以摩詰來代稱他。
王維的才華,在他少年的時候就已經顯露了出來。他才華橫溢、才思敏捷,又能寫詩又會作畫。所以,王維初到京城應試之時,就受到了京城名流的喜愛。
王維做官之后,就利用空閑的時間修筑了一座小院,用來修養身心。他在為官之時的生活情況是半官半隱的。因為他遭閑暇之時,就會來到這個小院,有山又有湖,悠閑舒適。
王維的生活一直都是波瀾不驚的,可惜到了他晚年的時候,這樣的平靜便被打破了。755年,在安史之亂中,王維在混亂中被叛軍所捕。迫于無奈,王維只能在叛軍的壓迫下當官。在此期間他曾寫過很多想念往日生活,以及皇帝的詩,這就成了日后王維的保命符。
叛亂被平定后,因曾做了叛軍的官,王維應被判刑。但因其弟請求,以及他自己寫的那些詩才得以救回一命。
王維本來心懷壯志,想要建功立業。可是經歷了安史之亂,再加上政局動蕩不穩,使得他漸漸消沉,內心的火焰也漸漸熄滅。他開始吃齋念佛,頗有脫離世俗之意。
他的許多詩描述的就是他在隱居時候的生活,詞句清新自然、淡泊寧遠。而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有很多。他的許多作品都流傳了下來,備受世人的推崇。
【從軍行·吹角動行人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從軍行》原文及翻譯賞析10-18
從軍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3-16
《從軍行》原文翻譯賞析03-16
《從軍行》原文翻譯及賞析10-19
從軍行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1-13
從軍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4-08
《古從軍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2-29
古從軍行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1-16
《古從軍行》原文及翻譯賞析10-23
從軍行原文翻譯及賞析【熱】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