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雅·北山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時間:2024-11-02 18:10:23 雪桃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雅·北山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雅·北山詩原文賞析及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雅·北山

  先秦 佚名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譯文

  我一步步登上高高的北山,一顆顆采擷著紅紅的枸杞。像我這樣身強力壯的士子,每天起早拉晚忙得不停息。國君家的公事無盡又無休,最憂心無閑問候父母起居!

  你看廣褒無垠的普天之下,沒有一處不是國君的封土;你看各處封土的天邊盡頭,沒有一人不是國君的奴仆;可嘆那大夫分配勞役不公,唯獨讓我為國事如此勞苦!

  四匹雄壯的馬兒奔走蹚蹚,我為國君公事不停地奔忙。國君忙不迭贊我寶刀未老,嘖嘖稱贊我正當年富力強。我自我感覺也是膂力正壯,盡心盡力地奔波經營四方。

  但我看到有的人靜享安樂,有的人鞠躬盡瘁操勞國事;有的人安睡在床高臥不起,有的人奔波不停勞作不止;

  有的人不聞不問百姓號叫,有的人勤政不息憂心煩惱;有的人早睡晚起高枕無憂,有的人忙于國事長期操勞;

  有的人完全沉溺飲酒作樂,有的人謹小慎微不敢承擔;有的人出來進去高談闊論,有的人忙里忙外萬事都干!

  注釋

  言:語助詞。杞:枸杞,落葉灌木,果實入藥,有滋補功用。

  偕偕:健壯貌。士:周王朝或諸侯國的低級官員。周時官員分卿、大夫、士三等,士的職級最低,士子是這些低級官員的通名。

  靡盬:無休止。

  憂我父母:為父母無人服侍而憂心。

  溥:古本作“普”。

  率土之濱:四海之內。古人以為中國大陸四周環海,自四面海濱之內的土地是中國領土。《爾雅》:“率,自也。”

  賢:多、勞。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賢之本義為多……事多者必勞,故賢為多,即為勞。”

  牡:公馬。周時用四馬駕車。彭彭:形容馬奔走不息。

  傍傍:急急忙忙。

  鮮:稱贊。鄭箋:“嘉、鮮,皆善也。”方將:正壯。

  旅力:體力。旅通“膂”。

  經營:規劃治理,此處指操勞辦事。

  燕燕:安閑自得貌。居息:家中休息。

  盡瘁:盡心竭力。

  息偃:躺著休息。偃,仰臥。

  不已:不止。行:道路。

  叫號:呼號。毛傳:“叫呼號召。”

  慘慘:又作“懆懆”,憂慮不安貌。劬勞:辛勤勞苦。

  棲遲:休息游樂。

  鞅掌:事多繁忙,煩勞不堪的樣子。錢澄之《田間詩學》:“鞅掌,即指勤于馳驅,掌不離鞅,猶言身不離鞍馬耳。”

  湛:同“耽”,沉湎。

  畏咎:怕出差錯獲罪招禍。

  風議:放言高論。傅恒等《詩義折中》:“或出入風議,則己不任勞,而轉持勞者之短長。”

  靡事不為:無事不作。傅恒等《詩義折中》:“勤勞王事之外,又畏風議之口而周旋彌縫之也。”

  鑒賞

  《小雅·北山》這首詩著重通過對勞役不均的怨刺,揭露了統治階級上層的腐朽和下層的怨憤,是怨刺詩中突出的篇章。

  詩的前三章陳述士的工作繁重、朝夕勤勞、四方奔波,發出“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的怨憤。“嘉我未老”三句典型地勾畫了大夫役使下屬的手腕,他又是贊揚,又是夸獎,活現了統治者馭下的嘴臉。

  后三章廣泛運用對比手法,十二句接連鋪陳十二種現象,每兩種現象是一個對比,通過六個對比,描寫了大夫和士這兩個對立的形象。大夫成天安閑舒適,在家里高枕無憂,飲酒享樂睡大覺,什么征發號召不聞不問,吃飽睡足閑磕牙,自己不干,誰干卻去挑誰的錯,說誰的閑話。士卻被這樣的大夫役使,他盡心竭力,奔走不息,辛苦勞累,忙忙碌碌,什么事都得去干,還成天提心吊膽,生怕出了差錯,被上司治罪。這樣兩種對立的形象,用比較的方式對列出來,就使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丑在比較中得到鑒別,從而暴露了不合理的等級社會的不平等事實及其不合理性。在對比之后全詩戛然而止,沒有評論,也沒有抒發感慨。通過鮮明的對比,讀者可以自然地得出結論,多讓讀者去體味涵詠,不必直寫。所以,吳闿生《詩義會通》評論這是“妙筆”。

  唐韓愈的著名長篇五言古詩《南山》,其中有兩段,一段連用十九個以“或”字起句的句子,另一段連用三十個以“或”字起句的句子,都是兩句一對比。很明顯,韓愈借鑒了《小雅·北山》的這種手法。但是,韓愈的詩未免過于鋪陳繁富,如沈德潛所批評:“然情不深而侈其辭,只是漢賦體段。”比較而言,韓愈詩不如《小雅·北山》情切而明晰。

  第五章首句“或不知叫號”,現代學者多釋為“呼叫號哭”,譯釋為“人間煩惱”(余冠英)、“悲號”(金啟華)、“人叫號”(袁梅)、“放聲大哭”和“民間疾苦”(程俊英)等等,多是說這位大夫聽不到人民痛苦的怨訴或號哭。這樣來譯釋,多少感到突兀、牽強,不很圓融。“叫號”一詞,毛傳解為:“叫呼號召。”孔疏解為:“叫號,連綿字……叫呼號召四字同義也。”傅恒等《詩義折中》解為:“耳不聞征發之聲。”吳闿生《詩義會通》解為:“叫號,呼召也,不知上有征發呼召。”近人陳子展《詩經直解》解為:“不知道有號召。”這些解釋比較接近原義。照這樣解釋,詩中這位悠然自適、貪杯耽樂的大夫,根本不聞不問朝廷的征發呼召,除了吃喝玩樂睡大覺,就是閑聊扯淡。這個形象是比較豐滿的。《詩經》的注疏遺產很豐富,有些舊注并沒有錯,不必曲為新說。

  這篇詩在封建社會起到了諷諫作用。等級森嚴、任人唯親的宗法等級制度,必然造成如《小雅·北山》詩中所描寫的上層的腐敗和下層的怨憤,統治階級這種內部矛盾的進一步尖銳化,必將是內部的渙散、解體以至滅亡。所以,清高宗敕撰的《詩義折中》也強調說,勞逸不均就是“逸之無妨”和“勞而無功”,因此就會上層腐敗,下層撂挑子,這是關系國家存亡之“大害”。詩中暴露的一些現象,在今天的現實中也是存在的。

  創作背景

  周代社會和政權是按嚴密的宗法制度組織的,士屬于最低的階層,在統治階級內部處于最受役使和壓抑的地位。《詩經》中有不少詩篇描寫這個階層的辛勞和痛楚,抒發他們的苦悶和不滿,從而在客觀上暴露了統治階級內部上下關系的深刻矛盾。《小雅·北山》即為其中之一。

  賞析

  《北山》描述一個日夜忙于王事的士子對社會勞逸不均表達了怨恨。

  詩主要采取對比的手法,將勞逸兩方作了細致多面的比較,突出了詩的主題。而連用十二“或”字,構成排比,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將一腔憤慨傾瀉而出,不可阻遏,正是詩人內心情感的強烈寫照和自然涌出,同時又戛然而止,奇趣頓生。

【小雅·北山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小雅·谷風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08

北山王安石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27

小雅·鹿鳴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4-19

小雅·六月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29

《小雅·杕杜》原文、翻譯及賞析03-29

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5-01

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2-19

小雅·無羊古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6-15

《詩經·小雅·常棣》原文翻譯賞析03-31

詩經《小雅·沔水》原文翻譯賞析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