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秦樓不見吹簫女原文及賞析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一定沒少背過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臨江仙·秦樓不見吹簫女原文及賞析文言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臨江仙·秦樓不見吹簫女
[五代]李煜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余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瓊窗夢醒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沒有像秦穆公女那樣的美人,有皇家上苑的美好景色,也是空的了。那些花開得如此美,瓣是粉紅的,蕊是金黃的,可是只有它們自己或低或昂,沒人能和我去欣賞。也許東風不高興我,所以才使那些花開了一半。
我長日思念,百無聊賴,倚窗獨困倦后昏然入睡,一覺醒來夕陽已西下。在夢中夢見了當年的歡愛之情,而夢醒后一切都是空的了,這恨該是何等長久啊!往年兩人曾一起在垂楊處依戀相愛,而如今都看不到了。我和她相處只是暫時的,真是很短,和夢一樣,還是懶于再想那些事了。
注釋:
謝新恩:詞牌名。王國維輯本《南唐二主詞》校勘記:此首實系《臨江仙》調。
秦樓: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亦名鳳樓。相傳秦穆公女弄玉,好樂。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弄玉妻之,為之作風樓。二人吹簫,鳳凰來集,后乘鳳,飛升而去。事見漢劉向《列仙傳》。后人遂以“鳳去樓空”指樓中人去、睹物思人。吹簫女:指秦弄玉。
上苑:指古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粉英金蕊:粉紅的鮮花,金嗽,此泛指各種顏色的花卉。低昂:起伏不定,時高時低。
一衿香:衿,同“襟”。是以人的感受說明香的程度。一般指不能指出形狀的事物,類似的情況有:徐仲雅《贈齊己》:“骨瘦神清風一襟,松老霜天鶴病深。”呂巖《沁園春》:“有一襟風月,兩袖云煙。”一說,堂后(北)叫背,堂前(南)叫襟,一襟香,指堂前一面有香。
瓊窗:華美精致的窗子。夢醒:一本無“醒”字。
碧闌干:綠色欄桿。垂楊:垂柳。古詩文中楊、柳常通用。
思量(liáng):想念,相思。
賞析:
這首詞抒寫懷人的心情,憂思綿長,充滿無奈的惆悵。
首句以“秦樓女”代指所懷之人,不僅寫其容貌,更寫其才藝,加強思念的感情。因為是獨自面對,不得與所愛者共享,一切的美好就只是徒然。那么即使是“上苑風光”,也只是“空”有,只是多“余”,風中花木不過是“自低昂”而已,盡寫其無奈之感。“東風惱我”,其實是說“我惱東風”。“惱”字寫人的煩惱,不言自己,卻去怪罪于東風,很是生動。說這東風是如此地不理解人的心情,偏偏要在這孤獨寂寞之時,吹開這滿苑的春花,讓人染上一身的花香,撩撥心情,不能自已。“東風惱我,才發一矜香”,與李商隱的詩句“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只不過李商隱是由自己的經驗而提出的勸告,因此言語沉痛;李煜則是一時的心情不能排解而去責難東風,言得無理,也就言得無奈。上闋是就眼前之景而抒情。
下闋掉轉筆頭去寫回憶與心情。“瓊窗”寫美好,“夢笛”是虛幻,“殘日”是留戀,盡寫出當時情景雖然美好,卻已經存在著不能如愿的遺憾,因此說是“當年得恨何長”。此句可作兩解,一者可以解釋為還在沉浸于愛情的甜蜜之中時就已經預見了分別的痛苦,重點在“當年”;一者可以解釋為當時愛情是越短暫,就越深刻,以至于“長恨”到今天,重點在“何長”。無論何解,都只是一個“恨”。而這“恨”是如此的深刻與悠長,相聚時的碧欄桿,綠紗窗,分手時的楊柳樹,長絲絳,不曾有一刻的忘卻,歷歷如在眼前。而越是思量,越是難忘,越是叫人痛苦難當。結句言:“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既是說當時已經是短暫如夢,也是說即使今天相見又能如何?依然是短暫如夢啊。總歸是相思也無奈,回憶也無奈,這份感情始終就是一個無奈,雖然美好,卻令人心痛,倒不如不思量的好。這種心情,也是李商隱曾經寫過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上下兩闋以轉折相對,沒有過渡,似乎在情緒上有一隔斷。但是,下片中的“碧闌干外映垂楊”,以記憶中的景物對照眼前的“上苑風光”;結句中的“如夢”又回應著首句的“不見”,兩闋之間仍有著若明若暗的感情線索,使通篇的寫景抒情融為一體。
【賞析鑒賞】
這首《臨江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為懷思歌女小蘋所作。上片寫“春恨”,描繪夢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全詞在懷人的月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上片寫夢回酒醒后的落寞感傷。前兩句互文見義,“酒醒”之際亦即“夢后”之時。“樓臺高鎖”,是從外面看,“簾幕低垂”,是就里面說,也是同一個地方的互文。二句描畫出自己今日孤獨冷清的環境和心情。此日之酒,已不是當年把盞聽歌之美酒,而只能是借之銷愁的苦酒了。所作之夢,也應是追懷當日笑樂的感傷之夢了。“去年春恨”一句,承上啟下,揭出風流云散已非一載,而轉眼傷心又一年,此情此際更難排遣,從而過渡到當前的春景。“落花”二句寫作者倚樓所見之暮春景象。“落花”“微雨”點春,“人獨立”與“燕雙飛”對照,點恨。“落花”代表著美好時光的消逝,“微雨”隱喻著迷離汗漫的憂愁。雙燕歸來細雨中,觸景傷情,使詞人倍感己身之孤單落寞,如煙往事說從頭。
《臨江仙》下片前兩句回憶初見小蘋時的情景。“記得”二字,語氣鄭重,言之鑿鑿。詞人能清晰地回憶起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小蘋的服飾,其對小蘋之深情自不待言。“兩重”句,借衣飾之美襯寫小蘋人美,也包含兩情相悅之意。美麗多情的.歌女小蘋,無疑也喜歡這位風流倜儻而又才華橫溢的詩人。她如何來表達這種喜歡呢?“琵琶弦上說相思”,口不能言而“說”以琵琶,小蘋嬌羞含忍之態已見,而弦凝指咽處更是風情萬種。“當時”二句,出語俊逸,以長在之明月綰合今昔,今時之月,猶是昔時之月,曾照玉人歸樓臺。而今月亮仍是那個月亮,而伊人已渺,回首往事,低回不已。“彩云”,喻指小蘋,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彩云既謂其飄逸之美,亦隱含“彩云易散”,美好的戀情容易消逝之意。亙古不變的明月,正反襯出入世的滄桑多變。作為一十敏感多情的詞人,晏幾道無法表現出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自信和達觀,而只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的傷感的回憶。這種回憶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畢竟他曾經擁有。這是晏幾道的代表作。
《臨江仙》在內容上,它寫的是小山詞中最常見的題材——對過去歡樂生活的追憶;在藝術上,它表現了小山詞特有的深婉沉著的風格。可以說,這首詞代表了作者在詞的藝術上的最高成就,堪稱婉約詞中的絕唱。
【臨江仙·秦樓不見吹簫女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秦女卷衣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貧女原文及賞析12-25
李白《獨不見》原文譯文及賞析09-29
臨江仙·暮春原文、注釋及賞析08-25
送楊氏女原文及賞析12-13
九日寄秦覯原文及賞析08-16
臨江仙引·渡口原文翻譯及賞析03-24
臨江仙·西湖春泛原文及賞析08-18
汝墳貧女原文及賞析09-27
浣溪沙·姜女祠原文及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