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原文及賞析
原文:
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宋代]吳文英
喬木生云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zhàn)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里。旋小筑、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
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fā)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
譯文
高大的樹木上翻滾吞吐著云氣,我們?yōu)榱苏把龃笏沃信d英雄韓世中的業(yè)績,追思前朝的舊事,而共同來到這里。當年的東風是多么的吝惜,甚至不肯讓將軍的戰(zhàn)艦借一點兒力,給戰(zhàn)船乘風破敵的便利。致使抗金,恢復神州河山大業(yè)功虧一簀,致使將軍收復中原的大志,如同夢境般虛幻迷離。韓將軍只好含恨返回故里,在吳宮舊址筑起一座休閑的小筑。如果他能化成仙鶴落在這個華表上,一定會深深嘆息從前繁茂的花竹,如今卻如此蕭條冷寂。枝頭花梢上灑落清露點點,仿佛是淌下無數(shù)清冷的淚滴。
吳太守領(lǐng)著游春的隊伍沿著長滿清苔的小徑石梯,去尋找將軍舊日的別墅遺跡,看一看那里的梅花開了沒有?在梅花邊我們重唱新度的詞曲,要用歌聲把沉睡的梅蕊喚直起,再把美麗的春光帶回大地。我此時的心情,與春風和使君相同無異。如今的情景不如往昔,以后的歲月恐怕連今天也比不上了。對著滄浪亭下的流水,我們倆默默無語,只能滿懷悲恨和憂悒,把酒杯頻頻舉起。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晚涼新浴”句,故名。后來將“涼”字誤作“郎”字。《詞譜》以葉夢得詞作譜。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此調(diào)聲情沉郁蒼涼,宜抒發(fā)激越情感,歷來為詞家所習用。后人又改名“乳燕飛”“金縷曲”“貂裘換酒”“金縷衣”“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雪月江山夜”等。
履齋先生:吳潛,字毅夫,號履齋,淳中,觀文殿大學士,封慶國公。滄浪:滄浪亭,在蘇州府學東,初為吳越錢元池館,后廢為寺,寺后又廢。
喬木:指梅樹。
中興英雄:指韓世忠。
慳(qiān):吝惜的意思。
神州故里:指北宋淪陷領(lǐng)土。
旋:返回,歸來。小筑:指規(guī)模小而比較雅致的'住宅,多筑于幽靜之處。唐杜甫《畏人》詩:“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棲。”
吳宮:指春秋吳王的宮殿。南朝梁江淹《別賦》:“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
華表:古代設(shè)在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前兼作裝飾用的巨大柱子。
遨頭:俗稱太守為遨頭。
東君:春神為東君,此指履齋。
后不如今今非昔:王羲之《蘭亭集序》“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賞析:
滄浪亭是蘇州名勝,曾為韓世忠的別墅。此篇主題由此而發(fā),借滄浪亭看梅懷念撫金名將韓世忠并因而感及時事。可見,此詞是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作品之一,而這種作品在夢窗詞中實不多見。
上闋前一半追憶韓世忠大敗金兀術(shù)的英雄壯舉。后一半寫詞人與吳潛來游韓世忠所置的滄浪亭別墅,恍如隔世。“喬木生云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詞從韓世忠滄浪亭別墅寫起,“喬木生云氣”,不僅寫故家舊宅郁郁蔥蔥的氣象,并暗示南渡的英雄人物離開此地已經(jīng)很久,樹木早已長得云氣蒼然了。“戰(zhàn)艦東風慳借便”,是借用周瑜曾乘東風之便,大破曹操軍于赤壁的典故。這里作反用,意思是天不助人。這句連同以下“夢斷神州故里。旋小筑,吳宮閑地”兩句,用深沉悲壯的語言,為當日黃天蕩一戰(zhàn)未能生擒活捉金兀術(shù),使得英雄的陜北故鄉(xiāng)仍然淪于敵手而倍感惋惜,特別是為韓世忠后來因避權(quán)奸迫害休官退居而寄慨。“華表月明歸夜鶴”用的是丁令威化鶴重歸遼東的典故。這句連同以下“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三句從當時的韓世忠轉(zhuǎn)入到此時看花游春的吳夢窗,“嘆當時花竹今如此”,神韻凄絕,“風景不殊,正自有河山之異”,和新亭揮淚含有同樣說不盡的感慨,由人事說到花竹,又由花竹而感染到人事,然后用“枝上露”點明梅花,“濺清淚”雙綰花和人。寫得渾成自然,毫無刻意經(jīng)營造作的痕跡。
接著下闋,緊接著從滄浪別墅賞梅寫起。“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fā)寒梢凍蕊。”宋代知州出游,被稱為“遨頭”,點明此來是陪吳潛尋幽探春。問梅開否,催花唱曲,不僅是點題應(yīng)有之筆,而且這里是用意雙關(guān),把催花開放,隱喻對當政者寄予發(fā)憤圖強的殷切希望。“梅邊新度曲,催發(fā)寒梢凍蕊”寫得情趣與境界活靈活現(xiàn),為下句“此心與、東君同意”作了鋪墊,突出了詞人梅花一樣高潔的情操。東君是春神,此處借指東道主人吳潛,“此心與東君同意”,表明賓主的思想基本一致。是時邊事日亟,將無韓、岳,國脈微弱,今非昔比。履齋一意主和雖屢上奏疏但不蒙采納,卒致敗亡,這就是所謂的“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抒發(fā)今不如昔的憤慨,對南宋小朝廷進行婉諷。夢窗寫此詞之時已非南宋前期,因此,詞意雖然表達了作者對國勢的關(guān)切,但后不如今、寄恨殘醉的調(diào)子是低沉的,缺乏鼓舞人心的昂揚斗志,根本不同于辛棄疾詞的大聲鞺鞳。這首詞通篇結(jié)構(gòu)嚴密,全首空氣清新,用典獨到,跟他其它的大部分詞作截然不同,這也充分顯示了詞人的功力。
【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滄浪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2-04
早梅原文及賞析12-26
梅花 / 梅原文及賞析02-05
詠落梅原文及賞析01-02
梅花梅原文翻譯及賞析02-05
早梅原文賞析及翻譯01-20
念奴嬌·梅原文及賞析07-19
《念奴嬌·梅》原文及賞析03-05
《垓下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2-02
《明日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