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鐵椎傳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你知道怎么才能寫好散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鐵椎傳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鐵椎傳》原文
清朝——魏禧
大鐵椎,不知何許人。北平陳子燦省兄河南,與遇宋將軍家。宋,懷慶青華鎮人,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人以其雄健,呼宋將軍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懷慶人,多力善射,長子燦七歲,少同學,故嘗與過宋將軍。
時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寢,右脅夾大鐵椎,重四五十斤,飲食拱揖不暫去。柄鐵折疊環復,如鎖上練,引之長丈許。與人罕言語,語類楚聲。扣其鄉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寢,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訖不見。子燦見窗戶皆閉,驚問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襪,以藍手巾裹頭,足纏白布,大鐵椎外,一物無所持,而腰多白金。吾與將軍俱不敢問也。”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
一日,辭宋將軍曰:“吾始聞汝名,以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將軍強留之,乃曰:“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久居,禍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決斗某所。”宋將軍欣然曰:“吾騎馬挾矢以助戰。”客曰:“止!賊能且眾,吾欲護汝,則不快吾意。”宋將軍故自負,且欲觀客所為,力請客。客不得已,與偕行。將至斗處,送將軍登空堡上,曰:“但觀之,慎弗聲,令賊知也。”
時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客馳下,吹觱篥數聲。頃之,賊二十余騎四面集,步行負弓矢從者百許人。一賊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揮椎,賊應聲落馬,馬首裂。眾賊環而進,客奮椎左右擊,人馬仆地,殺三十許人。宋將軍屏息觀之,股栗欲墮。忽聞客大呼曰:“吾去矣。”塵滾滾東向馳去。后遂不復至。
《大鐵椎傳》譯文
庚戌年十一月,我從揚州回家,與陳子燦同船。子燦時年二十八歲,愛好弄槍使棒,我給他講授《左傳》中的兵謀兵法時,趁機問:“你走南闖北,碰到過奇異之人嗎?”子燦向我講述了大鐵椎的事,于是我寫了《大鐵椎傳》。
大鐵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陳子燦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將軍家里遇見了大鐵椎。宋將軍是懷慶青華鎮人,擅長武術,七省愛好武術的人都來向他學習,人們因他長得魁梧健壯,所以叫他宋將軍。宋將軍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懷慶人,力氣大,擅長射箭,比陳子燦大七歲,是他小時候的同學,因此陳子燦曾經與他一同訪問過宋將軍。
當時座上有個飯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夾著個大鐵椎,有四五十斤重,吃飯以及拱手行禮時,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鐵椎柄上的鐵鏈折迭圍繞著,像鎖上的鏈子,把它拉開有一丈多長。他很少跟人們交談,說話像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口音。問他家鄉在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我們在一起睡覺,到半夜,客人說:“我走了。”話音剛落,人就不見了。陳子燦見窗門都關著,就吃驚地問高信之。高信之說:“客人剛來時,不戴帽子,不穿襪子,用藍手巾包著頭,腳上纏著白布,除了大鐵椎外,什么東西都沒有攜帶,而腰帶中裹著很多銀子。我和宋將軍都不敢問他。”陳子燦一覺醒來,俠客卻已打著呼嚕睡在床上了。
有一天,俠客向宋將軍告辭說:“我當初聽到你的名聲時,把你當作英雄豪杰,然而你的武藝全不頂用,我走了。”宋將軍竭力挽留他,他就說:“我曾屢次打殺攔路搶劫的強盜,奪取他們的財物,因此他們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災禍將會牽連到你。今晚半夜,強盜們正約定和我到某個地方決斗。”宋將軍高興地說:“我騎著馬帶著弓箭來助戰。”俠客說:“不要去,強盜本領強且人又多,我想要保護你,就不能殺個痛快。”宋將軍向來自以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俠客的本領,就竭力請求俠客同往。俠客沒辦法,就帶他一起走。將要到達決斗的地方,俠客送宋將軍登上一座荒廢無人的堡壘,說:“你只許觀看,千萬別作聲,(以免)讓強盜們發覺你。”
這時,雞叫月落,星光照著空曠的原野,百步之內能夠看見人。俠客騎馬飛馳而下,吹了幾聲觱篥。一會兒,二十多個騎馬的強盜從四面聚集過來,徒步行走背著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個強盜提著刀縱馬沖向俠客,俠客大喊:“看椎。”揮舞起鐵椎,強盜應聲墜落馬下,馬頭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強盜向前包圍上來,俠客奮力揮舞鐵椎左右猛擊,強盜們連人帶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殺死。宋將軍屏住呼吸觀看這場惡戰,嚇得兩腿發抖,幾乎從堡壘上掉下來。忽然聽到俠客大聲呼喊道:“我走啦!”塵灰滾滾,朝著東方飛奔而去。之后就再也沒有回來。
魏禧評論說:張良找到了大力士,在博浪沙用鐵椎捶擊秦始皇,大鐵椎大概也是那種人吧?老天生下有奇異才能的人,一定有用得著他的地方。但我讀陳亮的《中興遺傳》,發現那些才智出眾、俠義剛烈、雄奇卓異的人,無聲無息地不能在當代顯露功績聲名的,又為什么這樣多呢?是不是上天降生的人才不一定被人任用呢?還是任用他們自會有一定的時機呢?陳子燦遇見大鐵椎是壬寅年,看他的相貌應當是三十歲,那么大鐵椎當時已有四十歲了。子燦又曾經看見他寫買東西的單子,楷書寫得非常工整漂亮。
《大鐵椎傳》注釋
大鐵椎傳:選自《魏叔子文鈔》,有刪節。文章是一篇傳記,因為不知道這個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鐵錐”來代替。
庚戌:年(康熙九年)。
廣陵:揚州古名。
陳子燦:生平不詳。
左氏兵謀兵法:指《左傳》中記述戰事的文字。
北平:北京。明初改元大都為北平,年(明成祖永樂元年)改名北京。此用明初名稱。省(xǐng)兄河南:到河南探望哥哥。
懷慶:府名,今河南沁陽。
工技擊:擅長武術。
七省:指河南及其鄰近的河北、山東、山西、陜西、安徽、湖北七省。
少同學:青少年時代的同學。
過:訪問。
健啖(dàn淡):食量很大。啖,吃。
貌甚寢:相貌甚丑陋。寢,丑陋。
右脅:右腋下。
“飲食”句:謂椎不離身。不暫去:一會也不離身。
“柄鐵”句:椎之鐵柄可折疊環繞,如同鎖鏈。練,通“鏈”。
引:伸長。
語類楚聲:說話像楚地的口音。楚地,現為湖南、湖北一帶,古為楚地。
扣:通“叩”,詢問。
言訖(qì):說完。
白金:銀子。
鼾(hān酣)睡:熟睡。鼾,打呼嚕。炕:用土坯搭制的床。
豪:豪杰。
強:(qiǎng)盡力挽留。
響馬賊:結伙攔路搶劫的強盜,搶劫時先打呼哨,或放響箭,故稱。
仇:怨恨,仇恨。
且:將。
期:約定。
能:有本領。
不快吾意:不能讓我痛快搏斗。
與偕行:和(他)一起去。
慎弗聲:小心不要出聲。
觱篥(bìlì):古代一種管樂器。用竹做管,用蘆葦做嘴。漢代從西域傳入。
環而進:圍攻。
仆:向前倒下。
屏息:暫時抑制呼吸。屏,抑制。
股栗:兩腿發抖。栗,戰栗,發抖。
“子房”三句:謂大鐵椎與漢代張良所得力士為一類人。子房,張良,字子房。秦滅韓,張良欲為韓復仇,后來找到一名力士,能舉起一百二十斤重的鐵椎,狙擊秦始皇于博浪沙,但只擊中副車(參看《史記·留侯世家》)。歟(yú),助詞,表示疑問、感嘆、反詰等語氣。
陳同甫:南宋陳亮,字同甫,文學家,著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其所著《中興遺傳》,為宋朝南渡前后大臣、大將、死節、能臣、能將各類人物立傳,其中有俠士、義勇兩門,人物類似大鐵椎,所以這樣說,以引出下文之感慨。
泯泯(mǐn敏)然:形容紛紛消亡。
壬寅歲:年(康熙元年)。
《大鐵椎傳》賞析
作者因為不知道那個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有鐵椎”來代替。文中以細膩生動的手法,刻畫了一位有識見、有氣節、精武藝、識文墨,使用鐵椎的有力士的“異人”的形象,描寫出這樣一個英雄人物,本可有有作為,在當時椎所遇不合,無用武之地,只能去與響馬決斗的可悲境遇,透露出作者對明朝亡國君臣的不滿,抒發了他的亡國之痛,表達了作者希望有人起來“抗清復明”的愛國思想。
《有鐵椎傳》屬于作者所謂“布衣獨行士”傳。鐵椎(zhui),古兵器。傳主姓名無考,十分勇武,以其兵器來命名。傳文主體部分采用傳中特定人物的視點,敘寫傳主的非常相貌、詭秘行動、搏斗場面,活現一位隱身民間的豪俠形象,有神龍見首不見尾之致。結末論贊亦留有不寫之意。
文章一篇是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傳記,作者善于層層設疑,讀來引人入勝。但直到文章結尾,僅知道傳主是個身懷絕技的人,至于他為什么來找宋將軍,為什么后來又說宋將軍“不足用”,則諱莫如深。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寫這個人物是有所寄托的。宋將軍陪襯出了有鐵椎的性格特點,“宋將軍”也暗指當時那些沉寂的明朝舊臣,徒有虛名,沒有勇氣和力量起來反抗。
傳記的語言十分簡練,但讀者任依然能夠從外貌、語言、行動等方面感受到主人部豪爽而深沉的性格。有鐵椎前來拜訪宋將軍,目的是結交能夠干有事的真正英雄。待他細心觀察發現宋將軍武藝平庸、缺乏膽識后,就果斷做出了“皆不足用”的結論,決定告辭,這是他深沉性格的一面。
全篇以星夜決斗這一部分寫得最為精彩。寫環境: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突出了決斗的肅殺氣氛。寫來者之多,武器之盛,步齊環集,聲勢浩有,越發襯出“有鐵椎”的勇敢。而那個“工技擊”、有虛名、挺自負的宋將軍,在一旁看著,竟嚇得不敢喘有氣兒,倆腿哆嗦幾乎要跌下來。這一描寫更從側面襯托出“有鐵椎”的勇猛過人。正面描寫他奮椎揮擊,人馬四面撲地。寥寥幾筆,就把他過人的神力、高強的武藝、豪邁的性格,刻畫得淋漓寫致。
《大鐵椎傳》創作背景
明末清初之際,傳體之文的創作呈現出勃興之勢,究其原因,蓋與表揚忠烈、以文存史之觀念密不可分,因此具有鮮明且繁復的時代內涵,是清初士人(尤其是明遺民)復雜心跡的具體體現,魏禧就是其中的典范。
魏禧為清初著名文人團體“易堂九子”之首,以氣節文章顯聲天下,為清初古文三大家之一。縱觀魏禧之古文創作,傳體文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考察其傳志之文,可以見出清初士人復雜的心靈軌跡,也可解讀清初文章的文化蘊涵及美學追求。此類傳記中,傳頌最廣的無疑是《大鐵椎傳》,塑造了一位技藝高超、行為詭異、頗具傳奇色彩的”江湖異人”的形象。
作者簡介
魏禧(1624—1681),清代初年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號裕齋。易堂九子之一,寧都三魏之一。江西寧都縣人。與兄際瑞、弟禮有“寧都三魏”之稱。又與侯方域、汪琬齊名,號稱三大家 。明末諸生,明亡后隱居寧都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稱他為“勺庭先生”,為”易堂“諸子領袖。后出游江南,入浙中,以文會友,并傳播其明道理、識時務、重廉恥、畏名義的學說,結納賢豪,以圖恢復。清康熙年間,舉博學鴻詞,不應,逝于揚州。平生著述甚豐,有古文集二十二卷,日錄三卷,詩八卷,左傳經世十卷。
【大鐵椎傳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大鐵椎傳原文及翻譯09-24
大鐵椎傳原文翻譯對照09-24
《大鐵椎傳》魏禧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5-09
《大鐵椎傳》閱讀答案11-18
蘇武傳節選原文翻譯及賞析04-30
方山子傳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大鐵椎傳》閱讀練習及譯文09-28
大鐵椎傳的課文內容11-30
《新唐書崔邠傳》原文翻譯賞析10-11
五柳先生傳原文翻譯及賞析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