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題淮山樓翻譯賞析
《如夢令·題淮山樓》作者為宋朝詩人蘇軾。其古詩全文如下:
城上層樓疊巘。城下清淮古汴。舉手揖吳云,人與暮天俱遠。魂斷。魂斷。后夜松江月滿。
【前言】
《如夢令·題淮山樓》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十月。第一、二句寫泗州城的壯麗和古老,第三、四句寫遙望南天時的情態以及所見的景物,最后三句是虛擬,想象后夜趕到松江時的情景。該詞把詠懷古跡與登臨述感結合了起來,篇幅雖短,耐人尋味。
【注釋】
①如夢令:詞牌名。原名《憶仙姿》,又名《宴桃源》。蘇軾嫌其不雅,依后唐莊宗詞“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句,更名《如夢令》。有單調、雙調兩體。蘇軾詞中用此調均為單調一體。
②淮山樓:在泗州治所臨淮(其故城在今江蘇汴洪東南,盱眙對岸,清康熙年間被洪水淹沒,陷入洪澤湖),即舊有的都梁臺。
③層樓:即高樓,指淮山樓。疊巘(yǎn):重疊的山峰。
④清淮:清澈的淮河水。淮河為古代四瀆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東流入安徽,注入洪澤湖,下游自淮陰縣與大運河會合。古汴:汴河故道有兩條,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舊鄭州、開封至商邱縣治南,改東南流經安徽的宿縣、靈璧、泗縣入淮河。現在已荒廢,只有泗縣尚有汴水斷渠。
⑤吳云:吳地的云。這里指南方的天空。
⑥松江:即吳淞江。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由吳江縣東流與黃浦江會合,再北上出吳淞口入海。
【翻譯】
人們朝城上望去,映人眼簾的是高聳的樓臺和重疊的山峰。再朝城下望去,只見清澈的淮河水和古老的汴河水都在靜靜地流淌。站在城樓上向著昊天的云間拱手致意,人與傍晚的天空一樣都是這樣的遙遠。目送朋友離去憂傷已極,待到他日松江月滿的時候,我們還共有一輪明月。
【賞析】
這首小令把詠懷古跡與登臨述感結合了起來,篇幅雖短,耐人尋味。起筆“城上層樓疊巘,城下清淮古汴”二句,寫泗州城的壯麗和古老。這兩句從大處落墨,將泗州城一側的.壯麗風光表現無余,像是一幅氣勢磅礴的油畫。“層樓”,暗點題目淮山樓,二句從高大、雄偉的背景上襯托出了淮山樓的壯觀。一個“古”字,則給泗州城多少涂上了古老文明的色彩。細加品鑒,會發現“城上層樓疊巘”一句似乎有點不合邏輯:高樓、群山怎么都顯現于城墻之上?其實,“層樓”、“ 疊巘”同城墻都不在一個平面上,作者所用的手法類似于“畫境的平面化”(宗白華語),是作者用藝術家的眼睛和心靈觀照外物,移遠就近的結果,其妙處與“畫棟朝飛南浦云”(王勃句)、“窗含西嶺千秋雪”(杜甫句)等古人詩句相同。
第三、四句寫遙望南天時的情態以及所見的景物。“吳云”,本義是吳地的云彩,作者當時身在汴州(在今蘇北境內),根本無從見到,所以這里用來借指南方的天空,而且表示作者將要去的方向,這與柳永的詞《雨霖鈴》用“楚天”一詞表示將要南下用意相似。作者對“吳云”“舉手”行禮,則是表示友好的意思。“人與暮天俱遠”,是寫南方天邊的遠景,對作者此行的目的地來說,也含有望而不見的意思,其心馳神往就意在言外了。
最后三句是虛擬,想象后夜趕到松江時的情景。“魂斷”二句,按照詞律的要求用了重迭的句式,也強化了主觀的感情。這里的“魂斷”,與陸游詩“遠游無處不消魂”(《劍門道中遇微雨》)句中的“消魂”意思極為相近,有令人神往、使人眷戀之意。“魂斷”為什么寫兩次?末句作了回答:“后夜松江月滿。”“月滿”是一個具有多義性的意象:一是表示時間,即當夏歷的望日(十五)或“既望”(十六)月圓的時候。二是狀寫景物,寫一輪圓月照耀中天的美景。可以想象,如此美景再加上松江與之上下輝映,這無疑是大自然的杰作,所以作者要為之傾倒、為之消魂。三是帶有某種象征意義,即意味著作者對其前景樂觀的展望,在這一意義上,與初唐楊炯《夜送趙縱》詩后兩句“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同一機抒。
【如夢令題淮山樓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如夢令·題淮山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6-22
《題岳陽樓》翻譯賞析06-28
題八詠樓原文賞析及翻譯04-02
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蘇軾翻譯賞析09-03
《題岳陽樓》的全詩翻譯賞析08-26
淮村兵后翻譯及賞析04-24
《題破山寺后禪院》翻譯賞析06-24
如夢令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