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安郡中偶題·秋聲無不攪離心》翻譯賞析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牧的組詩作品。第二首詩寫秋日雨景,通過秋聲楚雨,階前梧葉,構成秋雨圖畫。全詩字字皆秋色,句句皆秋色,吟之身寒,且融入“倚恨”、“哀吟”等主觀情緒,愁恨裊淡,一詠三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齊安郡中偶題·秋聲無不攪離心》翻譯賞析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二》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注釋】
夢澤:即云夢澤。唐李白《〈大獵賦〉序》:“楚國不過千里,夢澤居其大半。”蒹(jiān)葭(jiā):指蘆荻,蘆葦。
干:觸犯,冒犯;關連,涉及。
【翻譯】
秋天的聲音都會擾亂客子離人的心緒,云夢澤上蘆葦蒼蒼,凄冷的秋雨下得很濃密。雨滴自己滴到臺階前的大梧桐葉,關您什么事呢而作哀傷的吟唱。
【鑒賞】
第二首詩也是描寫秋天的齊安(黃州)景物,寄托了詩人背井離鄉的`悵恨心情。全詩寫秋日雨景,通過秋聲楚雨,階前梧葉,構成秋雨圖畫。詩中字字皆秋色,句句皆秋色,吟之身寒,且融入“哀吟”等主觀情緒,愁恨裊淡,一詠三嘆。
清代翁方綱《石洲詩話》:小杜詩“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亦在南唐“吹皺一池春水”語之前,可證杜《黑白鷹》語。
賞析
這首詩也是描寫秋天的黃州景物,寄托了詩人背井離鄉的悵恨心情。前兩句描寫秋雨秋聲,“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秋天的聲音會擾亂客子離人的心緒,云夢澤上蒹葭蒼蒼,凄冷的秋雨下得非常濃密。
夢澤,即云夢澤;蒹葭,指蘆葦。秋風蕭瑟、秋雨凄寒,意味著萬物即將開始凋零,三九寒冬也眨眼就到。而自己卻遠離故土和親人,不僅歸心似箭,而且惆悵滿懷。
后兩句抒發主觀情緒,“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秋雨自動滴在階前梧葉上,這本來為身外景象,與詩人不相干,卻引起詩人之哀吟,實際上是作者觸景生情。南唐的馮延巳曾經寫過,“吹皺一池春水”,一語雙關,本來水波不興,忽然風吹皺了池塘之水,象征著內心動蕩不安,起伏不平。可見杜牧的這兩句頗可玩味,連后人都從中得到了啟發。全詩寫秋日雨景,通過秋聲楚雨,階前梧葉,構成秋雨圖畫。詩中字字皆秋色,句句皆秋色,吟之身寒,且融入“哀吟”等主觀情緒,一詠三嘆。杜牧才華出眾、學富五車,可是在黃州刺史任上卻感到無所事事,無法一展胸中オ學。他的惆悵和哀吟與這一階段遭受排擠、夢想落空有關。詩人曾說自己要 “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如今失意時描寫趣景,又用看似無理之言入詩,彰顯出胸中的別有天地。
創作背景
從詩題可以看出,這兩首詩作于齊安(今湖北黃州),應是即景抒情之作。其創作時間當在秋天,具體年份不詳。
作者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詩詞全集:《清明》《池州李使君沒后十一日處州新命始到后見歸妓感而成詩》《送薛邽》《嘲妓》《池州清溪》《郡齋獨酌》
【《齊安郡中偶題·秋聲無不攪離心》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齊安郡中偶題》翻譯賞析02-10
《齊安郡中偶題》翻譯及賞析01-29
《齊安郡中偶題》杜牧10-23
齊安郡中偶題·其一原文及賞析09-24
杜牧唐詩《齊安郡中偶題》09-21
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全詩翻譯賞析12-29
憶齊安郡翻譯及賞析02-23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杜牧11-27
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