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月夜憶舍弟》翻譯賞析

時間:2023-02-22 14:56:29 盛林 古籍 我要投稿

《月夜憶舍弟》翻譯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jīng)典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夜憶舍弟》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戌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前言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托物詠懷,層次井然。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寫景,烘托出戰(zhàn)爭的氛圍。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在此基礎(chǔ)上寫兄弟因戰(zhàn)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杏無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時節(jié),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fā)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語句精工,格調(diào)沉郁哀傷,真摯感人。

  注釋

  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潁、杜觀、杜豐、杜占。

  戍鼓:戍樓上用以報時或告警的鼓聲。

  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邊秋:一作“秋邊”,秋天邊遠(yuǎn)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jié)“白露”的一個夜晚。

  無家:杜甫在洛陽附近的老宅已毀于安史之亂。

  長:一直,老是。

  不達(dá):收不到。

  況乃:何況是。

  未休兵:此時叛將史思明正與唐將李光弼激戰(zhàn)。

  翻譯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鳴叫。從今夜就進(jìn)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zhàn)亂頻繁沒有停止。

  鑒賞1

  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xiàn)手法上匠心獨運(yùn)。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涼景象。沉重單調(diào)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huán)境,說明戰(zhàn)事仍然頻繁、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lián)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ji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xiāng)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xiāng)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質(zhì)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并不使人覺得于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xiàn)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xiāng)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功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xiāng)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wěn)。”(《麈史》)讀者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為神奇的本領(lǐng)。

  詩由望月轉(zhuǎn)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xiāng)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感人至深。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jīng)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jìn)一步抒發(fā)內(nèi)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dá),更何況戰(zhàn)事頻仍,生死茫茫當(dāng)更難逆料。含蓄蘊(yùn)藉,一結(jié)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qū)懗觥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最深厚的源泉。

  鑒賞2

  杜甫共有四個弟弟。公元759年他西來秦州時只有最小的杜占同行,另外三個弟弟杜穎、杜觀、杜豐分別在河南山東客居。這首詩就是抒發(fā)對不在身邊的三個弟弟的思念。

  全詩可分兩段。前四句是第一段,內(nèi)容緊扣月夜,表面上寫景,實際上字里行間流露出憶舍弟的感情。戍鼓斷人行, 真實描繪了面臨戰(zhàn)爭威脅的邊城景象,這一句所烘托出的戰(zhàn)爭氣氛,也是詩人當(dāng)時為什么那樣深切懷念諸弟的原因之一。在章法上,這一句與后面的有弟皆分散、況乃未休兵相互照應(yīng),也使全詩脈絡(luò)連貫,條理清楚。

  邊秋一雁聲從前句的地上寫到天空。邊地、秋日、雁聲都是引起人倍思親的原因。一雁聲三個字,還讓人想到古人稱兄弟為雁行的典故。

  這兩句從聽覺方面來寫,后兩句從視覺方面來寫,可謂有聲有色。露從今夜白,意思是露從今晚上開始才分外慘白。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詩人眼中,本來夜夜一樣潔白的霜露,也偏偏在今天晚上顯得格外蒼白,本來到處一樣的月亮,也只有故鄉(xiāng)的月亮最明亮。這兩句詩以移情的修辭手法,在自然景物描寫中融注了濃厚的主觀感受成分,借景生情,景隨情變,是詩人深切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的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為千古傳頌的名句。

  最后四句為第二段,直接抒寫對舍弟們的懷念。

  有弟皆分散,以致老家無人,又因為無家,所以想寫封信打聽一下分散各地的弟弟們的死生,也是沒有辦法的。寄書長不達(dá)正承無家問死生,況乃未休兵又進(jìn)一步申說:平時尚且如此,何況又值戰(zhàn)亂不已的時候呢!這四句層層緊逼,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真可以說是一氣呵成。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月夜憶舍弟》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月夜憶舍弟》的翻譯及賞析06-15

《月夜憶舍弟》翻譯及賞析09-07

月夜憶舍弟原文翻譯及賞析02-28

《月夜憶舍弟》原文翻譯及賞析12-22

月夜憶舍弟原文翻譯及賞析10-12

月夜憶舍弟原文,翻譯,賞析06-11

《月夜憶舍弟》原文及翻譯賞析10-27

杜甫《月夜憶舍弟》原文翻譯及賞析12-21

月夜憶舍弟賞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