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的翻譯賞析
《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曹雪芹。其古詩全文如下: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前言】
《詠菊》這首七言律詩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作。這首詩以“詠菊”為題,所寫的是寫菊花詩的情景。《詠菊》整首詩是借“詠菊”在抒發詩人自己的多愁善感情懷,又不被一些人理解。尾聯以陶淵明的好評作結,歌詠菊花的亮節高風,也把自己高潔的品格暗示出來了。
【注釋】
⑴無賴:無聊賴,無法可想。
⑵詩魔:佛教把人們有所欲求的.念頭都說成是魔,宣揚修心養性用以降魔。
⑶昏曉侵:從早到晚地侵擾。
⑷欹:這里通作"倚”。
⑸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⑹毫端:筆端。
⑺蘊秀:藏著靈秀。“毫端蘊秀”是心頭蘊秀的修辭說法。
⑻臨霜寫:對菊吟詠的修辭說法。臨,即臨摹、臨帖之“臨”。霜,非指白紙,乃指代菊,前已屢見。寫,描繪。這里說吟詠。
⑼口齒噙香:噙,含著。香,修辭上兼因菊、人和詩句三者而言。
⑽素怨:即秋怨,與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這 里不作平素解,卻兼有貞白、高潔的含義。“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懷。
⑾一從:自從。
⑿陶令:陶淵明(365—427),東晉詩人,字符亮,一說名潛字淵明。曾做過八十多天彭澤縣令,所以稱陶令。他喜歡菊,詩文中常寫到。
⒀評章:鑒賞,議論。亦借說吟詠,如:評章風月。
⒁高風:高尚的品格。在這里并指陶與菊。自陶潛后,歷來文人詠菊,或以“隱逸”為比,或以“君子”相稱,或贊其不畏風霜,或嘆其孤高自芳,而且總要提到陶淵明。
【翻譯】
難以抑制的詩興從早到晚把我糾纏,只好圍繞著籬笆散步或倚在石頭上獨自低吟。筆端蘊涵著智慧對著秋菊臨摹,口齒中含著對秋菊的芳香對著月亮吟詠。滿紙書寫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誰能透過片言只語理解自己內心的情愫呢?自從陶潛寫了詠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稱道。
【鑒賞】
這首詩出現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里。這是《海棠詩社》的第二次活動,也是賈府表面上處于最鼎盛的時期。此次活動,由史湘云和薛寶釵擬定題目,共十二道題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韻,由寶玉、黛玉、寶釵、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在這次吟詩比賽中,“蘅蕪君”薛寶釵選了《憶菊》、《畫菊》之后,“怡紅公子”賈寶玉選了《訪菊》和《種菊》兩道詩題。“瀟湘妃子”林黛玉選了其中三道詩題:《詠菊》、《問菊》和《菊夢》。其余五題分別由湘云和探春選得。只“有頓飯工夫, 十二題已全,各自謄出來,都交與迎春,另拿了一張雪浪箋過來,一并謄錄出來”。這首詩是在蘅蕪君的《憶菊》、怡紅公子的《訪菊》和《種菊》,枕霞舊友史湘云的《對菊》、《供菊》之后,由瀟湘妃子林黛玉寫出的三首詩中的第一首。
這首詩以“詠菊”為題,所寫的是寫菊花詩的情景。首聯“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緊扣詩題,描述了為寫菊花詩,有如著魔了一般,從早到晚構思,繞籬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詩的人才有此真切的體會。頷聯“毫端蘊秀臨霜與,口角噙香對月吟”,俏麗、秀美,只有錦心秀口之人,才能寫出如此精彩的詩句。
頸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詩中所題寫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誰能理解這感傷的心情呢?這分明是借“詠菊”在抒發詩人自己的情懷。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尾聯“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菊花的高潔品格,自從受到詩人陶淵明的好評之后,一直被世人議論至今。陶淵明愛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結,可謂奇思妙想的神來之筆。
【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的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原文及賞析范文03-22
《詠菊》原文及翻譯賞析03-24
詠菊原文翻譯及賞析03-30
《菊》全詩翻譯賞析10-14
詠菊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3-30
詠菊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3-30
詠菊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04-06
詠菊原文翻譯及賞析(4篇)04-06
關于詠菊的詩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