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悠悠行》翻譯賞析
《古悠悠行》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李賀。其古詩全文如下:
白景歸西山,碧華上迢迢。
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fēng)飄。
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
空光遠流浪,銅柱從年消。
【前言】
《古悠悠行》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此詩前四句由白天過去太陽已落山,黑夜到來月亮東升這一極其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萌生出“千歲隨風(fēng)飄”的奇思遐想;后四句分別用兩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具體寫出了“千歲隨風(fēng)飄”。全詩以晝夜之道,生死之說,譏刺秦皇漢武,諷寓當(dāng)朝時弊,既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具有尖銳的諷刺性。
【注釋】
⑴白景:太陽。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白景,日也。”
⑵碧華:皎潔的月亮。迢迢:高貌。晉陸機《擬西北有高樓》詩:“高樓一何峻,迢迢峻而安。”這里指天空。
⑶今古: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⑷千歲:千年,年代久遠。《荀子·非相》:“欲觀千歲,則數(shù)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
⑸“海沙”句:海里的沙變成了石頭,意思是說年代久遠,自然界變化巨大。
⑹魚沫:魚所吐之水沫。秦橋:相傳秦始皇東游時所造的石橋。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引《初學(xué)記》:“《三齊記》曰:‘青城山,秦始皇登此山筑城,造石橋,入海三十里。’”
⑺空光:陽光。宋王安石《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韻》:“掃石出古色,洗松納空光。”
⑻銅柱:銅制的支撐建筑物的柱子。《史記·孝武本紀(jì)》:“其后則又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
【翻譯】
太陽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古往今來哪兒有盡頭,千年的時光隨風(fēng)飄散。海中是沙粒慢慢變成巖石,如今的秦橋只見魚兒吹沫戲玩。時光像流水不斷逝去,漢武帝的銅柱也隨著歲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間。
【鑒賞】
李賀常常用他的詩歌去探究宇宙的奧秘,人生的真諦。寫下了一曲曲帶有哲理意味的詠嘆調(diào)。這首《古悠悠行》就是這樣的作品。
又是一個白天過去了,太陽已經(jīng)慢慢地落在西方天幕的山巒下面;而月亮又帶著她的光華升上碧藍碧藍的高遠的天空。這一極其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在敏感的詩人的心底卻引發(fā)了悸動,萌生出飛越千載的奇思遐想。“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fēng)飄。”這兩句雖然很簡短,但卻是經(jīng)過高度濃縮寫出來的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詩句。意思是說:從古到今何處是它們的源頭,又何處是它的盡頭呢?這漫漫的時間,這廣闊無垠的宇宙,大概只有它們是永恒的吧!這么短短的'兩句,就給者用粗線條勾畫了一幅綿延無盡的時間和廣袤無限的空間背景。“千歲”句表面上雖然只是指時間,“千歲”,在漫長的時間長河里像一陣風(fēng)那樣飄忽而過。但是“千歲”又不僅僅是指時間,也指千歲之內(nèi)的一切事物。這千歲內(nèi)的人、事、物,也和時間一樣隨風(fēng)飄蕩而逝,無影無蹤了。
這是前面四句蘊含的無比深厚的內(nèi)容。這當(dāng)中有詩人在時間消逝時心靈顫震的音符,有悠遠的時間廣闊的空間背景。“千歲隨風(fēng)飄”一句又帶起了下面四句。
下面四句分別用兩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具體寫出了“千歲隨風(fēng)飄”:一是秦始皇及其為求仙而筑之入海石橋,一是漢武帝為求長生而鑄的銅柱(金銅仙人)。秦始皇、漢武帝都企望能永久留存人間,長生不老;但是,像歷史上一切事物一樣,都逝去了,隨風(fēng)而飄走了。他們?yōu)榱饲笕¢L生建造的石橋、銅人,也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毀滅。在寫這兩個歷史人物和事件時,詩人分別用了兩個分句來加強“隨風(fēng)飄”的力量。“海沙變成石”,是說明任何事物都在變化;“空光遠流浪”,寫時間是不會停止的。這樣,就把“千歲隨風(fēng)飄”的哲理表述得更加具體生動。這兩句又和秦橋、漢銅人交織起來寫,就更把秦始皇、漢武帝企求長生的悲劇擺在哲理的氛圍內(nèi),擺在永遠變化的大千世界、永遠奔騰不盡的時間長河里面,正像前面《金銅仙人辭漢歌》里面分析到的那樣,李賀對于人生短暫、時間的永恒這個矛盾是懷著一種悲哀的心情去探究的。雖則如此,然而他畢竟探究到這種哲理的真諦——宇宙、時間的永恒性。
【《古悠悠行》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古從軍行翻譯及賞析02-06
《古大梁行》全詩翻譯賞析08-27
高適《古大梁行》全詩翻譯賞析08-22
古東門行原文及賞析07-19
《古朗月行》原文及翻譯03-16
古梅原文及賞析翻譯05-04
《古離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