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王守仁《何陋軒記》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時間:2021-01-20 13:52:32 古籍 我要投稿

王守仁《何陋軒記》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謫龍場 ,龍場古夷蔡之外,于今為要綏 ,而習類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國往,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求其所謂甚陋者而莫得。獨其結題鳥言山棲羝服 ,無軒裳宮室之觀,文儀揖讓之縟,然此猶淳龐質素之遺焉。蓋古之時,法制未備,則有然矣,不得以為陋也。夫愛憎面背,亂白黝丹,浚奸窮黠,外良而中螫,諸夏蓋不免焉 ;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魯掖 ,折旋矩矱 ,將無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惡詈,直情率遂,則有矣。世徒以其言辭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謂然也。

  始予至,無室以止,居于叢棘之間,則郁也;遷于東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濕。龍場之民,老稚日來視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謂予之樂之也,相與伐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檜竹,蒔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講誦游適之道略具,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軒者,若觀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諸夏之盛,其典章禮樂,歷圣修而傳之,夷不能有也,則謂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專法令,搜抉鉤縶之術窮,而狡匿譎詐,無所不至,渾樸盡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繩之木,雖粗礪頑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為欲居也歟?雖然,典章文物,則亦胡可以無講?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然此無損于其質也。誠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蓋易。而予非其人也,記之以俟來者。 (選自《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三)

  【】 龍場,在今貴州省修文縣。當時作者謫龍場驛丞。 要綏,指邊遠地區。 結題:指少數民族結發于額的裝束。羝服:羊皮作衣服。 諸夏:指中原華夏地區。 甫:章甫,古代的禮帽。掖:衣袖。 折旋矩矱:遵守規則法度。

  5.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習類尚因其故 因:因襲,沿襲。

  B.蒔之以卉藥 蒔:栽種,種植。

  C.就其地為軒以居予 居:讓……居住。

  D.學士之來游者 游:參觀,游玩。

  D。

  【解析】游:交往,交游,來往。

  6.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濕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B.夷之人乃不能此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C.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D.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 子路率爾而對曰

  6.B。

  【解析】前一個為副詞,轉接,卻;后一個連詞,順接,就。A均為連詞,表并列;C均為結構助詞,取消主謂短語的獨立性;D均為連詞,表修飾,可譯為“地”。

  7.文中畫波浪的部分斷句最恰當一項是

  A.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

  B.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

  C.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

  D.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

  7.A。

  【解析】參考標點: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2分)

  (2)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3分)

  (3)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繩之木,雖粗礪頑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5分)

  8.

  (1)孔子說“君子住在那里(1分),有什么簡陋(閉塞落后)的呢(1分)?”。

  (2)于是把它(軒)命名(1分)為““何陋(軒)”,來(1分)伸張(發揚)(1分)孔子的話。

  (3)夷地(邊遠地區)的人民,正如沒有雕琢的璞玉(1分),沒有經過墨線量直(和加工)的木材(1分),雖然粗樸固執(1分),可是還有待錘子斧頭的加工完善(1分),怎么能夠認為他們鄙陋(粗陋愚昧)呢(1分)?

  【解析

  (1)“何陋之有”賓語前置。

  (2)因:于是,因此。名:給……命名(取名)。以:目的連詞,來。信:通“伸”,伸張。

  (3)方若:正如,正像是。繩:名詞動用,用墨線量直。雖,雖然。施:施工,加工。安:怎么。陋:意動用法,認為……鄙陋。

  9.“夷之民”即邊遠地區少數民族人民。請結合文意,談談陽明與當時內地人們對“夷之民”的態度看法有什么不同。

  答:

  9.【答案提示

  (1)內地人們特別是士大夫們懷著偏見和輕視的態度,認為他們“陋” ,是化外之民,閉塞落后,愚昧野蠻。

  (2)陽明則贊揚了他們質直純樸、樂于助人的品格,認為他們保留著古樸的遺風,如“未琢之璞,未繩之木”,只是有待文明教化。

  【參考譯文】

  當初,孔子要住在九夷(邊遠之地)別人都認為那里簡陋落后。孔子說:“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簡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貶龍場,龍場在夷蔡(今河南南部)之外,如今也屬于邊遠地區,還沿襲著過去的風俗習慣。人們都以為我來自京城,一定會嫌棄這里簡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好長一段時間,卻很安樂,并沒有見到他們所說的簡陋和落后。這里的人們,結發于額頭,說話似鳥語,穿著奇特的衣服。沒有華麗的車子,沒有高大的房子,也沒有繁密的禮節,有著一種質樸、淳厚的古代遺風。這是因為古時候,法制沒有完備,人們不受禮法約束,就都這個樣子,不能認為是落后啊。那些當面說愛,背后說恨的,顛倒黑白,狡猾奸詐的人,外表忠厚,而內心像毒蟲刺人,中原華夏地區的人們大都不能免;如果是外表文質彬彬,穿戴著禮儀之邦宋國的禮帽,魯國的大袖之衣,遵守規矩法度,就不鄙陋落后了嗎?夷地的人們卻不這樣,他們好罵人,說粗話,但性情率真,淳樸,那就有了。世人只是因為他們說話低微,就認為他們落后,我不這樣認為。

  我剛來的時候,沒有房子居住。住在叢棘之中,則非常阻滯;遷到東峰,就著石洞住下,卻又陰暗潮濕。龍場的人民,老老少少每天都來看望我,他們很高興,不輕視我,漸漸親近我。我曾在叢棘的右邊開園種菜,人們認為我喜歡那個地方,紛紛砍伐木材,就著那塊地搭建起一座軒房讓我居住。我于是種上檜柏竹子,又栽上芍藥等花卉,砌好堂前的臺階,置辦好室內的房間,(擺上)琴書和圖冊史書,講學誦書游樂之道大略具備了,來交往的文人學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于是到我軒中的人,好像來到了四通八達的都市,而我也忘記了我是住在遠夷之地。于是給軒取名為“何陋軒”,來伸張孔子的話。

  哎,華夏興盛,那些典章禮樂,經過圣賢的'修訂而流傳下來,夷地不能擁有,那么因此稱之為“陋”固然可以;此后(中原華夏)輕賤道德而專注于法令,搜羅延攬的辦法用盡了,可是人們狡猾奸詐,無所不為,渾樸的品質消失殆盡!而夷地的人民,正好比是沒有雕琢的璞玉,沒有經過墨線量直和加工的原木,雖然粗樸固執,可是還有待于錘子斧頭的加工完善啊,怎么能夠認為他們鄙陋無知呢?這正是孔子想要遷居到九夷之地的原因嗎?(意即孔子欲對渾樸的夷民施以禮樂教化)雖然這樣,但是典章文化怎么可以不加以宣講呢?現在夷地的風俗,崇尚巫術,敬奉鬼神,輕慢禮儀,放任情感,偏離正道,不合禮節,所以最終不免于簡陋的名聲,自然也就沒有宣講這些了。然而這對他們渾樸的本質并沒有損害。果真有君子住到這里來,開導教化他們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種能擔此重 任的君子,因此寫下這篇“記”,用以等待將來的人。

【王守仁《何陋軒記》的原文及譯文賞析】相關文章:

何陋軒記原文及翻譯03-25

何陋軒記閱讀答案03-16

《何陋軒記》閱讀答案02-24

《何陋軒記》閱讀答案09-19

王守仁《尊經閣記》閱讀原文及譯文10-24

《明史王守仁傳》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3-22

何陋軒記閱讀題及答案11-23

《明史王守仁傳》原文和譯文解析04-24

王守仁瘞旅文原文及賞析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