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宋史姚希得傳》原文和譯文解析
姚希得字逢原,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討論《六經》、諸子百家之言。調盤石令,會蜀有兵難,軍需調度不擾而集,更調嘉定府司理參軍。改知蒲江縣,巨室挾勢,邑號難治,希得綏強扶弱,聲聞著聞。同知樞密院事游似以希得名聞,召審察,遷行在都進奏院,通判太平州,改福州,徒步至候官,吏不知為通判也。
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雖以病告曷若留奉內祠侍經幄亦足為朝廷重又言:“財用困竭,民生憔悴,移此不急之費,以實軍儲,以厚民生,敬天莫大于此,豈在崇大宮宇,莊嚴設像哉!”又條救錢楮三策,請置惠民局,帝皆以為可行。
入對,言君子小人邪正之辯,且曰:“君子犯顏敢諫,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為國計,非為身計也。小人自植朋黨,擠排正人,甘言佞語,一切順陛下之意,遂取陛下官爵,此乃為身計,非為國計也。”
景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兼侍讀,乃言用人才、修政事、治兵甲、惜財用四事。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會星變,上疏引咎,乞解機務。度宗即位,授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尋授參知政事。以言罷,授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起知譚州、湖南安撫使,以疾甚,辭,乃仍舊職奉祠。尋請致仕,詔不許,力請,以資政殿大學士、金紫光祿大夫、依舊潼川郡公致仕。咸淳五年,卒。遺表聞,帝輟朝,贈少保。
希得好引善類,不要虛譽,蓋有誦薦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蜀之親族姻舊相依者數十家,希得廩之終身,昏喪悉損己力,晚年計口授田,各有差。
(節選自《宋史·姚希得傳》,有刪改)
(注)待次:舊時官吏授職后,依次按照資歷補缺,也泛指后補者。
6.下列對文中字體加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雖以病告∕曷若留奉內祠∕侍經幄∕亦足為朝廷重∕
B.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雖以病告∕曷若留奉內祠∕侍經幄亦足∕為朝廷重∕
C.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雖以病告∕曷若留奉內祠∕侍經幄∕亦足為朝廷重∕
D.李韶以病告∕十上疏欲去∕希得言韶∕有德望∕雖以病告∕曷若留奉內祠∕侍經幄亦足∕為朝廷重∕
7.下列對文中加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六經,是《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指的不是這“六經”,而是指六種技能。
B.參知政事,宋代的一個常設官職,相當于副宰相,設置這一官職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C.卒,指大夫死去。古人通常稱天子死為崩,公侯死為薨,士死為不祿,庶人死則稱死。
D.致仕,古代指官員辭官或者退休。“乞骸骨”也是這個意思。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姚希得勤奮刻苦。姚希得進士及第,待次期間精研諸子百家學說;蜀地遭兵難時,他負責軍需調度,后來調任嘉定府司理參軍。
B.姚希得頗有政績,在擔任蒲江縣知縣的時候,能安撫豪紳扶助弱者,把難治理的縣治理得很好。
C.姚希得深得皇帝信任。姚希得條陳救錢楮三策,請置惠民局,提出用人、修政、治軍、惜財四事,皇上都認為可以付諸實施。
D.姚希得無論身處何處做官都盡心盡力履行職責,在任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時,正趕上星相變化,于是上書引咎辭職。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君子犯顏敢諫,拂陛下之意,退甘家食,此乃為國計,非為身計也。
(2)希得好引善類,不要虛譽,蓋有誦薦于上而其人莫之知者。
【答案】
6.C
7.A
8.C
9.(1)君子觸怒皇上敢于直諫,違背陛下的意愿,被免官后甘愿自謀生計,這是替國家打算,而不是替自己打算啊。
(2)姚希得喜好引薦有才德的人,不求取虛榮美名,大概有被姚希得稱贊推薦給朝廷為官而自己不知道的。
【解析】
6.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答時,首先要根據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據文言標志,如:虛詞、對話標志、對偶、排比、特殊句式等來斷句,最后運用排除法,針對選項中不同的斷句點分析、排除。根據語意,“十”指的是“李韶十次上疏”,所以排除A項;根據對話標志“言”,排除BD項。
7.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中的“六藝”指的就是六種經書。
8.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據原文意思,姚希得對皇帝提出的有用人、修政、惜財之事,但并無“治軍”之事。
9.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譯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實詞要字字落實,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譯。關鍵詞:(1)“犯顏”、“拂”、“為……計”;(2)“引”、“薦”、“莫之知”(賓語前置句)。
【參考譯文】
姚希得,字逢原,嘉定十六年考中進士。被授予小溪縣主簿一職,在候補的三年中,每天從早到晚研究評論《六經》、諸子百家的學說。調任盤石縣令,恰逢蜀地有戰亂,軍需調度沒有引起騷亂就已調集完畢,又調任嘉定府司理參軍。改任蒲江縣知縣,當地豪紳大戶倚仗勢力,這個縣號稱難治理,姚希得安撫豪強扶助弱者,名聲顯著。同知樞密院事游似將姚希得的名字上報,皇上召見審察,姚希得升遷到皇上所在都市的進奏院,擔任太平州通判,又改任福州通判,他徒步走到福州治邑候官,當地官吏都不知道他是通判。
李韶向朝廷報告說自己患了病,十次上書想離職歸鄉。姚希得說:“李韶有德行和聲望,雖然因病辭官,何不把他留下做京城宮觀使,侍奉講席,也足以成為朝廷的依靠。”又說:“朝廷財政匱乏枯竭,民眾生活困苦,挪用不急需的費用,來充實軍需儲備,使民眾的生活富足,敬畏上天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哪里在于把宮室建得很高大,把佛像塑得很莊嚴呢!”又分條陳述了挽救紙幣的三條策略,請求設置惠民局,皇上認為這些都可以實行。
姚希得入朝奏對,指出君子小人正邪的區別,并且說:“君子觸怒皇上敢于直諫,違背陛下的意愿,被免官后甘愿自謀生計,這是替國家打算,而不是替自己打算啊。小人自結朋黨,培植勢力,排擠正直人士,甜言奉承,一切都順從陛下的旨意,于是得到陛下的官職爵位,這是替自己打算,而不是替國家打算啊。”
景帝五年,姚希得被征召擔任兵部尚書兼侍讀,于是提出選用人才、修明政務、治理軍事、珍惜財用四件事。后被任命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恰逢星相變化異常,他上書承認過失,請求解除機務之要職。度宗即位以后,授予他同知樞密院事兼代理參知政事,不久授予他參知政事一職。后來又因為言論被免直,授任參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朝廷起用姚希得擔任譚州知州、湖南安撫使,他因病得厲害,推辭(不赴任),便依照舊職做宮觀使。不久姚希得請求退休,皇上下令不準許,他堅決請求,終于以資政殿大學士、金紫光祿大夫、依舊潼川郡公的身份退休。咸淳五年,姚希得去世。遺表奏上,度宗停止上朝,追贈姚希得為少保。
姚希得喜好引薦有才德的人,不求取虛榮美名,大概有被姚希得稱贊推薦給朝廷為官而自己不知道的。蜀地依附他的親戚族人就有幾十家,姚希得供養了他們一輩子,婚喪之事全部破費自己的財力,在他們晚年時按人口數分給他們土地,各有不同。
【《宋史姚希得傳》原文和譯文解析】相關文章:
《宋史·蘇轍傳》原文及譯文10-20
《宋史·蘇軾傳》原文及翻譯解析07-20
《宋史?晏殊傳》原文及譯文鑒賞06-06
《明史王守仁傳》原文和譯文解析04-24
《元史·郭侃傳》原文及譯文解析03-10
關于《漢書李陵傳》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8-12
《宋史·孔道輔》原文及譯文08-13
宋史 文天祥傳 譯文05-11
《蘇武傳》原文和譯文10-17
虞世南傳原文和譯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