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琮《題多景樓》全詩翻譯賞析
題多景樓
王琮
秋滿闌干晚共憑,殘煙衰草最關情。
西風吹起江心浪,猶作當時擊楫聲。
【注】此詩作于宋室南渡后。
①多景樓:在江蘇鎮江市丹徒縣北固山甘露寺內,南朝宋代建筑。因唐朝李德裕有“多景懸窗牖”的詩句而得名。
②闌干:同“欄桿”。共:一起。憑:依靠。北宋宋祁《和十九日湖上與張集賢餞提刑張都官韻》:“共憑高榭眺云波,使節將歸可奈何。”
③關情:動情、牽惹情懷。唐陸龜蒙《又酬襲美次韻》:“酒香偏入夢,花落又關情。”唐李白《江行晚泊寄湓城知友》:“孤舟相憶久,何處倍關情。”
④西風:秋風。
⑤楫(jí):劃船工具。《晉書·祖逖傳》載,西晉末,祖逖率領部曲南渡,船到長江當中,他“擊楫中流”,發誓說:“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參考譯文
共同倚靠照滿秋色的欄桿上,殘煙衰草景色最能牽動愁情。
秋風蕭蕭的吹起江心的波浪,好像當年祖逖過江的擊楫聲。
創作背景
如果說漢以前中國的內部矛盾可以分為東西對立的話,三國以后,這種矛盾基本上體現為南北抗衡。此后歷史上的大分裂時代表現為以長江為界,南北分治。詩人王琮生當南宋與金南北對峙之時,中國處在第二次大分裂時代。
在分裂中國的南方,多景樓在南朝便成為北望中原的名樓,梁武帝改山名“北固”為“北顧”,倒是坦白承認南朝的茍安心理和軟弱地位,可以看看江北風景,但不足抵抗北朝實力,所以南宋詩人登樓題詠頗多。
一個秋天的傍晚,當王琮登上鎮江多景樓眺望北國江山時,不禁感慨頗多,該詩即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而成。
賞析
《題多景樓》是南宋王琮的一首七言絕句,寫詩人登樓所見景色,抒發憂國情懷。前兩句寫秋日傍晚登臨所見之一派荒涼悲凄景象,寓寄悲慨之情。后二句轉悲慨為激憤,格調頓高,并以東晉祖逖“中流擊楫而誓”的典故,抒發自己慷慨報國之志,而其對當時局勢之憤懣之情也包含其中。
全詞格調高亢激越,而又不乏含蓄蘊藉。
這首詩辭色壯烈,詩人慷慨報國之志,激越之情,激蕩于字里行間。
前二句寫憑樓北顧,時值高秋,滿目蕭瑟,令人愁傷。“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這是李煜亡國后的沉痛體驗。王琮登上多景樓時是秋天的黃昏,他看到的卻是殘煙衰草。并不是北國江山就沒有更美的東西值得一提,而是作者眼中的北國是遭受金人踐踏的北國,“最關情”點出了作者之所以滿眼殘煙衰草的原因,因為他眼中的景都帶上了他的.感情。其實就作者眼中所及的江北地區,當時仍然是南宋的土地。宋、金以淮河為界。江淮之間是宋、金緩沖之地。這兩句“窮乎遐邇”,與王安石《桂枝香》中的“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但寒煙衰草凝綠”似有相仿,但王琮寫得更深沉,有“黍離”之悲,不僅僅象王安石為了發古之幽思,而是將自己融入詩中。
后兩句用景物描寫和用典相結合的手法來抒情,從江中風濤聲里,仿佛聽到當年祖逖中流擊楫的慷慨誓言。東晉終于沒有收復中原,祖逖不能實現壯志,他的慷慨誓言也只能“有如大江”,隨著長江浪濤,呼吁至今。這是茍安和軟弱的歷史,發出千古悲憤的馀響。雄誓永存,壯士長逝,詩人緬懷祖逖,既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雄心壯志,也不乏有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那種感事、傷時、憂國的意味,其中還寄托著對南宋王朝的不盡憂憤。
即景詠懷,嘆古諷今,是這詩顯著特點。大概由于處于南宋初期的紹興年間,朝廷茍安已成定局,而朝野主戰臣民仍激憤慷慨。因此,這詩表達時代情緒,形象鮮明,語言簡潔,而風格別有特色,舒而不展,言猶不盡。
【王琮《題多景樓》全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題潤州多景樓》的全詩翻譯賞析08-26
《題岳陽樓》的全詩翻譯賞析08-26
《水調歌頭·多景樓》翻譯賞析09-03
曾鞏《多景樓》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08-11
水調歌頭·多景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7-20
2017曾鞏《多景樓》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11-22
《黃鶴樓》的全詩翻譯賞析07-21
《玉樓春》全詩翻譯賞析08-21
李商隱《夕陽樓》全詩翻譯賞析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