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杜如晦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少英爽,喜書,以風流自命,內負大節,臨機輒斷。隋大業中,預吏部選,侍郎高孝基異之,曰:“君當為棟梁用,愿保令德。”因補滏陽尉,棄官去。
高祖平京師,秦王引為府兵曹參軍,尋徙陜州總管府長史。時府屬多外遷,王患之。房玄齡曰:“去者雖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終守籓,無所事;必欲經營四方,舍如晦無共功者。”王驚曰:“非公言,我幾失之!”因表留幕府。
從征伐,常參帷幄機秘。方多事,裁處無留,僚屬共才之,莫見所涯。王為皇太子,授左庶子,遷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食三千戶,別食益州千三百戶。俄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總監東宮兵,進位尚書右仆射。
與玄齡共管朝政,引士賢者,下不肖,咸得職。監察御史陳師合上《拔士論》,謂一人不可總數職,陰剴諷如晦等。帝曰:“玄齡如晦不以勛舊進,特其才可與治天下者,師合欲以此離間吾君臣邪?”
久之,以疾辭職,詔給常俸就第,醫候之使道相屬。會病力,詔皇太子就問,帝親至其家,撫之梗塞。薨,年四十六,帝哭為慟,贈開府儀同三司。及葬,加司空,謚曰成。手詔虞世南勒文于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每議事帝所,玄齡必曰:“非如晦莫籌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齡策也。蓋如晦長于斷,而玄齡善謀,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當世語良相,必曰房、杜云。
(節選自《新唐書杜如晦傳》,有刪節)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去者雖多,不足吝
吝:可惜.
B.僚屬共才之
才:認為有才能
C.醫候之使道相屬
屬:囑咐
D.及葬,加司空,謚曰成
謚:據一生品德行為而評定稱號
5.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現杜如晦深受太宗器重的一項是(3分)
①君當為棟梁用,愿保令德 ②因表留幕府 ③總監東宮兵,進位尚書右仆射 ④裁處無留,僚屬共才之 ⑤詔給常俸就第,醫候之使道相屬 ⑥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
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杜如晦年輕時有大志 ,能決斷。在參加吏部預選時得到高孝基的稱贊,認為他有棟梁之才。
B.由于得到房玄齡的舉薦,杜如晦深受唐太宗重用。后來擔任宰相,出謀劃策,制定制度,成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C.許多同僚對杜如晦的才能十分稱贊。但也有人對他深受皇帝的器重有異議,上書說一個人不可兼任幾個職位,暗中諷喻杜如晦等人,受到唐太宗的斥責。
D.杜如晦英年早逝,皇帝非常痛惜。在他死后加官爵,賜謚號,并且親自撰文表示哀悼。
7.翻譯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10分)
(1)大王若終守籓,無所事;必欲經營四方,舍如晦無共功者。
(2)與玄齡共管朝政,引士賢者,下不肖,咸得職。
參考答案
4.C(屬:連接)
5.C(①是高孝基對杜如晦的評價,④是表現杜如晦的才能和僚屬對他的稱贊)
6.D(唐太宗要求虞世南勒文時要表達君臣痛悼的意思,并沒有說親自撰寫文章,是錯誤理解和無中生有)
7.(10分,每小題5分)(1)大王如果終生守住自己的封地,杜如晦沒有什么用處;但想要管理整個國家,放棄杜如晦就沒有可以跟你一起建功立業的人。(得分點:守藩,無所事,經營,共功者,句意)
(2)杜如晦與玄齡一起掌管朝政,推舉賢能的士子,降沒才能的官員的職位,讓他們都得到恰當的職位。(得分點:引,士賢者的定語后置,下不肖,得職,句意)
參考譯文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年輕時英氣勃發,性格豪爽,喜歡讀書,自己風流倜儻,胸中懷大志,面對事情能果斷。隋朝大業年間,參加吏部的選拔,吏部侍郎高孝基認為他有大才,對他說:“你應當是棟梁之才,有大用,希望保持美好的德行。”于是補授他擔任滏陽縣尉,杜如晦棄官離開。
唐高祖平定京城,秦王推舉杜如晦擔任秦王府兵曹參軍,不久外調陜州人總管府長史。當時秦王府屬官大多外調,秦王擔憂。房玄齡說:“離開的人雖然多,但不值得可惜,但杜如晦是能夠輔佐大王您的大才。大王如果終生守住自己的封地,杜如晦沒有什么用處;但想要管理整個國家,放棄杜如晦就沒有可以跟你一起建功立業的人。”秦王大驚說:“如果您不說。我差點失去了他!”于是上表把杜如晦留在了幕府。
杜如晦跟隨秦王征戰討伐,經常參與謀劃機密大事。當時正值事務多,如晦裁決處理事情沒有保留,同僚屬官一起認為他有大才,(他的才華)看不見邊際。秦王封為皇太子,被授予授左庶子,升任兵部尚書,進封為蔡國公,食邑三千戶,同時食邑益州千三百戶。不久任檢校侍中,加任吏部尚書,總監東宮兵,進位尚書右仆射。
杜如晦與玄齡一起掌管朝政,推舉賢能的士子,沒才能的官員降職,讓他們都得到恰當的職位。監察御史陳師合上《拔士論》,認為一人不可以執掌幾個職位,暗中指責勸諫如晦等人。唐太宗說:"玄齡、如晦不是憑借著以前的功勛提拔的,只是他們的`才能可以跟我一起治理天下,師合想要用這來離間吾我們君臣的關系嗎?"
很久以后,因為生病辭去了官職,唐太宗下詔像原來一樣供給他俸祿并送到他的府邸,太宗派出的醫生和看望他的使者在路途中一個接一個。恰逢他的病加重,太宗下詔書讓皇太子親自問候,太宗親自來到他家中看望他,聲音哽咽的撫慰他。死了,享年四十六,皇帝為他哭的非常悲傷,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到他落葬,追加為司空,謚曰成。親自下詔書虞世南在墓碑上刻上碑文,讓他表達自己對杜如晦沉痛悼念的意思。
在杜如晦擔任宰相時,國家剛剛安定,官府體系,規章制度,全都是他和房玄齡兩人討論決定的。每當在皇帝處討論事務,房玄齡一定會說:“不是杜如晦就沒有人可以謀劃這件事。”等到杜如晦來到,最終還是用房玄齡的計策。因為杜如晦長于決斷而房玄齡擅長謀劃,兩人非常了解,所以能同心協力,來輔佐皇上,當世之人說起良相,一定是稱贊房杜。
【《新唐書杜如晦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