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高觀國原文閱讀答案翻譯賞析
菩薩蠻高觀國閱讀答案翻譯賞析,這是南宋著名詞人高觀國所創作的一首詞作,這首詞描寫了作者對中秋賞月的無比贊美之情。
原文: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高觀國
何須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開金餅。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
桂花香霧冷,梧葉西風影。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字詞解釋:
(1)滟滟:光動搖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滟滟隨波千萬里。“
(2)金餅:杜甫《贈蜀僧閭丘師兄》:“落月如今盤。“杜以金盤喻落月,此以金餅喻初升之月。蘇舜欽《中秋松江新橋和柳令之作》:”云頭艷艷開金餅,水面沈沈臥彩虹。“賀鑄《游仙詠》詞:”好月為人重破暝,云頭艷艷開金餅“,即用蘇句,與本篇更近。看下文”今夕“云云,本篇當亦是中秋作,”金餅“或有月餅的聯想。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載北宋時王君玉(琪)詩:”只在浮云最深處憑弦,試管一吹開。“此詞說不須急管吹開,意亦相近。
(3)桂花:兼指月中之桂,半虛半實。杜甫《月夜》:“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杜句“香霧”,意亦連月中桂,卻不曾說破。
(4)用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句(見前姜夔《揚州慢》注⒄218頁),表示懷人之意。又“客醉倚河橋”,句法亦與韋莊《菩薩蠻》“騎馬倚斜陽”相似。用急管起,玉簫結,皆借音樂為虛擬之詞。
(5)昏暗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翻譯:
人們早早吹奏管弦之樂等待云開,盼著在青暝浩蕩的天空中耀眼的圓月破云而出,這樣好的月色如果不登樓,那這一年的秋天就白過了。月光下桂花散發著幽香,梧桐樹被西風吹動的影子,客居異鄉的游子醉酒倚欄看著這樣的景色,聽著清悠的玉簫之音,心頭浮起愁緒。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閱讀答案:
試題
1.這首詞的上片寫_________,下片寫_________。
2.這首詞中體現了季節特點的詞語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表達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寫待月的心情 下片寫賞月
2.桂花 西風
3.作者開始時的心情是歡快、開朗的,后來心情就變得愁苦起來。(大意即可)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創作背景:無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賞析:
中秋佳節是我國古代文人經常采用的題材。這首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中秋賞月的無比贊美之情。
上片的四句寫待月的心情,依換韻分兩層。“何須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開金餅”寫人們等待月亮緩慢爬高時的情景。起句作者通過描寫“急管吹云暝”的幼稚舉動,表現出人們盼月的急切心情。妙在作者并非僅僅依賴“急管”這具體的東西來表達抽象復雜的心情,卻在“急管吹云暝”之前冠上“何須”兩字。
這樣一來就使句意更深一層。不單表現了人們的急切心情;又表現出月出人間的積極主動。下句“高寒滟滟開金餅”具體細致地描寫了月如何穿出云叢出現在高空。此句化用蘇舜欽《中秋新橋對月》詩:“云頭滟滟開金餅。”“滟滟”,光搖動貌,寫月的迷人姿態。
“金餅”既以金色形容了月光之明亮耀眼,又以餅的圓形點明是中秋滿月。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這是自勸與勸人勿辜負良辰美景的警語。這句既高度贊美了中秋夜月,又為下片賞月鋪墊。
下片寫賞月,作者扣緊中秋月的特色,一句一個動人的月夜場景,從各個角度來刻畫這令人難以忘懷的中秋月夜。換頭“桂花香霧冷”是半虛半實的雙關語。實者,桂花被月光籠罩著,加上秋夜濕露,看上去朦朦朧朧,若隱若現,桂花透過這“霧氣”散發著陣陣幽香。虛者,寫月中桂。聯系上片的“高寒”很自然地會想到廣寒宮的桂樹、嫦娥、吳剛、桂子飄香等美麗的傳說故事,仿佛感到月中之“桂花香霧冷”,令人產生無盡的遐想。下句“梧葉西風影”,則實寫月光下明亮的'夜景。這句與上句同樣沒有出現“月光”字樣,但卻通過秋風中梧桐樹枝葉的清影反襯月光的明亮。沒有月,那有影,不言月光而言樹影便將月光的亮度具體可感地寫出來了。“西風”二字不只是再點秋季,更重要的是使這個景色變活了,因為有“西風”,能使“梧葉”發出響聲,能使“影”動,還能使人仿佛感覺到涼意。這一韻中的“桂花”、“冷”、“梧葉”、“西風”都是節候性強的詞語,這就構成了秋月的特征性意境。最后“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又換一個鏡頭,進一層寫人在中秋之月的心境。上片“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只不過從月明當賞而言,這里卻是既賞情景。“客醉”二字最引人深思。
若只言“醉”,有可能是中秋親朋好友團圓歡聚,一醉方休,但加上一個“客”字就要突破這個可能性了。中秋為“客”,一醉之后,對著團圓的月,就更會因離別而傷心了。“倚河橋”,對著天上、水中的明月,更會浮想聯翩,很自然地想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的意境。“玉簫”與首句的“急管”遙相呼應,然而兩者的情調迥然不同。一個是待月之初,一時忘卻客中之感的急切希冀的歡快之音,一個是既見秋月反勾起客愁的冷漠凄涼的愁苦之聲。常見的月圓人不圓的主題,作者卻并不急于一語道破,先從情理中應有的歡快說起,繼用“冷”、“影”稍稍透露氣氛,一直憋到最后才吐出一個“愁”字來,不僅在寫法上有如剝繭抽絲之妙,而且在效果上收到扣人心弦之妙。這樣寫出的愁,讀者之心能夠格外掂量出它的沉重。這是一種別致的藝術手法。
個人資料: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
高觀國的詞作,句琢字煉,格律謹嚴。繼承了周邦彥的傳統,同時也受到"體制高雅"的姜夔詞風的影響,所以又被稱為姜夔的羽翼(汪森《詞綜》序)。他同史達祖交誼厚密,疊相唱和。竹屋、梅溪,一時并稱。陳造在高觀國的詞集《竹屋癡語》序中說:"其與史邦卿皆周秦之詞,所作要是不經人道語。其妙處少游(秦觀)、美成(周邦彥),若唐諸公亦未及也。"(《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張炎在《詞源》中也說:"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吳夢窗此數家格律不侔,句法挺異。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刪削靡曼之詞,自成一家,各名于世。"可見對高觀國的詞歷來評價甚高。其詞如"岸花香到舞衣邊,汀草色分歌扇底"(〔玉樓春〕),有柳欹花□的風致。又如"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吟思怯,暮云重"(〔賀新郎〕《賦梅》),亦清雋可喜。不過他有的作品,如"古驛煙寒,幽垣夢冷,應念秦樓十二"(〔齊天樂〕《中秋夜懷梅溪》),未免勾勒太露,失于淺薄。馮煦所云"竹屋精實有余,超逸不足"的情況,也確實是存在的。
【菩薩蠻高觀國原文閱讀答案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04-05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0-10
李清照《菩薩蠻》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8-03
《菩薩蠻張先》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2-25
菩薩蠻晏閱讀答案翻譯賞析12-25
菩薩蠻·回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1-21
菩薩蠻·回文原文翻譯及賞析06-04
菩薩蠻·春閨原文翻譯及賞析06-03
《菩薩蠻》高觀國詞作鑒賞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