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閱讀答案附賞析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臨江仙閱讀答案附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臨江仙閱讀答案附賞析 篇1
臨江仙 元好問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注],輔之有和。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注】
李輔之是元好問的朋友。齊州即東州,今山東濟南。濟源,今河南濟源。作者寫此詩前三年曾與李輔之兩次暢游濟南大明湖。
一:1:上片是如何表現“江山如畫”的特點的?請簡要分析。(5分)
2:從上下片的關系角度,簡要分析詞人的情感?(6分)
參考答案
1:(5分)選擇了初秋季節大明湖上的荷葉、荷花、木蘭舟等意象來突出表現“江山如畫”的特點(2分)然后用比喻的手法把荷花比作“紅妝”把荷葉比作“翠蓋”,色彩鮮明。(3分)
2:(6分)上片是回憶與李輔之游大明湖時的得意情景,下片是寫與友人分別后只能借酒寄托離愁的現實.(2分)以美好回憶反襯今之離愁.(2分)表達了詞人對友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2分)
二:1.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看,這首詞的上下片有何不同?請對此作簡要說明。(4分)
2.詞作下片集中寫“離愁”。請簡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離愁的。(4分)
參考答案:
1.(4分)作者寫作此詞時正客居濟源,已與李輔之分別三年了。上片,作者回憶三年前的初秋時節,在濟南(齊州、東州)與李輔之泛舟暢游大明湖的愜意與歡欣;下片,作者回到現實,寫在濟源思念相隔千里、遠在東州的朋友。
2.(4分)作者將抽象的離愁形象化,用具體可感的載體來表現離愁。(2分)作者與李輔之分別后,離別之愁無以排遣,便借酒消愁,希望借“一尊白酒”來“寄離愁”,以表達對朋友的思念。不僅如此,作者還希望橋下“殷勤”的流水能將自己內心的“離愁”帶到東州去。(2分)
三:【注】作者曾與友人李輔之兩次暢游大明湖。
(1)這首詞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請結合全詞加以簡要分析。(4分)
(2)請從表現手法方面賞析“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3分)
參考答案
(1)這首詞的情感變化起伏,一揚一抑,由喜悅轉入惆悵:上闋回憶與友人游湖時的情形及所見的美景,表達了與友人團聚的欣喜歡暢之情;下闋寫與友人分別三年、天各一方的思念之情。(4分)
[變化2分,分析2分。概括情感變化的詞可以有所不同,如:由喜轉愁。]
(2)答案1:這兩句詞,是借流水寄情。“殷勤”與“到”運用擬人手法,賦予流水以人的情態與動作,作者借“幾日到東州”的發問,表達對友人的思念之情。(3分)
答案2:這兩句詞,是借流水寄情。運用比喻,以橋下水比喻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借水“幾日到東州”的發問,表達對友人的思念之情。(3分)
[手法1分,解說1分,目的效果1分。如果沒有答擬人、比喻,而答到“借水寄情”,也可得“手法”分。]
四:(1)“紅妝翠蓋木蘭舟”在句法上有怎樣的特點?簡要分析這樣寫的藝術效果。
(2)詞人是怎樣表達自己“離愁”的?請結合全詞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這句詞在句法上的特點突出表現為意象的疊加,即列錦。“紅妝”代指荷花,“翠蓋”代指荷葉,“木蘭舟”則暗示有“風流”的人物。此句用三個名詞短語構成艷麗可愛的新秋之景,表達了詞人內心的歡悅。
(2)使用了對比的方法。上闋用追憶口吻再現當年的歡游,贊美大明湖的詩情畫意。下闋首句從空間角度講已離開故地,二句從時間角度寫已離開許多,三句則寫直接點明離愁。末二句則表達再游大明湖的渴望。前后對比,突出了離愁。
賞析:
詞的上片寫景,寫初秋的`大明湖的景象。詞人寫道:“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首句運用了設問句予以強調,并把“荷葉”、“荷花”并列出現,一綠一紅,形成“綠葉紅花”的映襯效果。其中,兩個“荷”字和一個“何”字諧音,三詞連用,共同構成詞句的音韻之美。接著寫道:“大明湖上新秋。”這是對上句問題的回答。“大明湖”點名了地點。“新秋”不但點名了節令,更突出了初秋時節大明湖的美景。
詞人承上“新秋”接著寫道:“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紅妝翠蓋”是指上句中的“荷葉荷花”的紅紅綠綠。這里,詞人用了“紅妝”一詞,顯然有擬人手法,以花喻人,引出了后面的“木蘭舟”中人,由物及人。意思是說,在荷葉荷花紅綠掩映之中,大明湖上出現了泛舟之美人。接著的“江山如畫”,進一步描寫大明湖,表現出大明湖如畫的美景。在這樣的如畫的美景中,賞湖景 “人物更風流”。“風流”即指風采特異,業績突出之人。這里的“風流人物”當然是指詞人和友人李輔之。其中,一個“更”字,更加突出了詞人對朋友的真情與和諧的關系。我們從這“更風流”的話語中,感受到詞人在字里行間洋溢著的欣喜歡暢。可以說,景語即情語,詞人寫景更是突顯和烘托人物。
詞的下片抒情。詞人寫道:“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我們從這兩句可以看到,下片與上片所寫的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了。首先,詞人寫道:“千里故人千里月”,其中,“千里”和下句“三年孤負歡游”中的“三年”是從空間和時間來寫,不但寫出與友人分離后的時間和相隔的距離,給詞作以時空感,也暗示了這首詞是一首思念朋友之作。特別是詞人用了“孤負”(違背,或者對不住)一詞,不但表明了與分別時間長,距離遠,難以相會的傷感,也表現了詩人對相會時候美好時光的回憶合對朋友友情的珍惜。唐代韓愈在《感春》中寫道:“孤負平生志,已矣知何奈。”宋代劉過在《臨江仙》中寫道:“青眼已傷前遇少,白頭孤負知音。”其中的“孤負”就是這個意思。無奈之下,詞人只有“一尊白酒寄離愁”。在古代詩歌中,借酒消愁是很常用的。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以及“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也。這里,元好問借此來表達對離愁別念之情。在元好問看來,借酒消愁不夠啊,所以,元好問在結尾寫道:“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殷勤”即情意深厚之一。“東州”也許就是現在朋友羈旅之處。借酒消愁不夠,詞人又借流水抒發離愁別緒。我們知道,在古代詩歌中,以水喻情,已經成為常規。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江城子·別徐州》中“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等等。這里,詞人以流水寄情作結,不但能體現感情純真和思念深厚,而且更形象含蓄,給人以想象余地,讓人回味無窮。
總之,在思想情感上,詞人既表達了與友人團聚的歡樂,又寫出與友人現在天各一方的離別愁悵。在藝術上,首先,以寫景入手,情景結合,情蘊其中。其次,一揚一抑,使情感變化起伏迭宕。再次,時空結合,提升了是作品的審美意境。
臨江仙閱讀答案附賞析 篇2
臨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諸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注]楊慎(1488-1559),明朝中葉杰出詞人。官經筵講官.以直諫件旨,被明世宗廷杖請戍云南永昌,年七十二,死于貶所。這首“臨江仙”是楊慎為自己的《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寫的開場詞。
1.這首詞塑造了一位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這首詞塑造了一位遠離塵囂,看慣爭斗,為人淡泊,博學曠達的老漁翁形象。(2分)“江諸上”表明漁翁遠離塵囂;“慣看秋月春風” ,秋月春風: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表現了漁翁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風,習慣于悠閑自在的生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表現出了漁翁看慣了爭斗、曠達的情懷。(2分)他寄托著詩人鄙夷世俗的是非成敗、淡看榮辱得失的人生理想。(2分)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賞析人物形象和詩人理想的能力。鑒賞人物形象要從他的興趣、愛好(嗜好)、居住環境、著裝等角度分析,這些角度往往能透露其志趣。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蘇軾《赤壁懷古》里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后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咤風云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哀、循環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于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2. “是非成敗轉頭空”這句話歷來為人所稱道,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字用得最精彩?請簡要分析。
(5分)
【答案】“空”。什么是非、成敗、榮辱,在歷史的長河中,轉眼之間都會過去的。(1分)詩人追溯歷史,認為英雄再叱咤風云,也會如浪花般隨歷史消失,終為一場“空”,山河依舊。英雄長眠后,其生前的是非成敗不過是人們助酒的談資罷了,依舊一場“空”。(2分)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2分)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要在整體感知這首詞的大意,結合著關鍵詞句分析,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浪花淘盡英雄”,寫出了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頭空”,豪邁、悲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寫出了古今所謂英雄的是非成敗,都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終成一場“空”。由此可知“空”是詞眼是成立的。
【臨江仙閱讀答案附賞析】相關文章:
韓愈《春雪》的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12-23
蘇軾《臨江仙》閱讀答案10-11
臨江仙秦觀閱讀答案11-11
關于杜牧《秋夕》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12-23
曾鞏《西樓子》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10-29
杜甫的《望岳》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12-23
相遇閱讀附答案11-12
天鵝閱讀附答案04-11
閱讀《風箏》附答案08-16
趙州橋閱讀附答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