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論文
摘要:在高校音樂鑒賞課程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是普通高校音樂鑒賞教學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文章結合個人的教學體會,從教學方式的角度,對該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音樂鑒賞;教學方式;理工類院校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全面。以“美育”為主的高校音樂教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音樂鑒賞課就是其中一門重要的課程。由于受長期應試教育模式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普遍存在缺乏相關音樂知識儲備,音樂鑒賞能力不高等問題,影響了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與參與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因而往往不盡人意。
筆者在從事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中體會到,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到能否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因此,結合平時教學經驗,筆者認為,要達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要選擇合適的材料,運用多姿多彩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
一、選擇教材要量體裁衣,選擇適合教授對象特點的經典作品
我們要看到我們面對教學主體的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他們在音樂方面的知識儲備是非常欠缺的。因此在選教材的時候,不能像教專業音樂學生那樣,把各種音樂知識都一股腦地收納進來,這樣的教材是不適合這種非音樂專業教學主體的。筆者認為,要以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學,所教授的音樂常識以及知識都要經過多方收集材料、吃透材料、提煉材料、綜合運用,通過這幾個步驟來做上課前的必要準備;課后要及時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做到最終運用到教學中的材料是適合學生的審美情趣,又具有相當藝術的價值,集思想性、審美性、知識性于一身“世界名曲”。當然教師也不能完全照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程度來安排教學內容。對于一些很有欣賞和審美價值的作品,及使對學生來說是不太熟悉或需要具備一定音樂鑒賞力才能理解的作品,也要求他們必須掌握。至于一些只要求專業學生才了解的作品,具有一定難度,需要相當專業知識才能分析的作品可以作為課外了解或不作為教學內容。
二、采取多姿多彩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興趣
(一)巧妙運用比較教學法
1.大膽運用流行歌曲與經典作品進行比較。眾所周知,在傳媒、電子飛速發展的今天,流行音樂以其通俗易懂的旋律、演唱技巧要求不高、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等因素成為當代聽眾最喜歡的音樂形式之一。現在多數年輕人的MP3里存放的幾乎都是流行音樂,很少有古典音樂的身影。可見流行音樂對年輕人的影響是遠遠超過古典音樂的。既然學生們對流行音樂那么感興趣,那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作教學的材料,尤其可以運用那些用古典作品的元素改編而成的流行音樂與相應的古典作品進行比較,使學生從一個他們熟悉的且樂于接受的角度來了解古典音樂。例如歌劇《卡門》里的著名選段《哈巴涅拉》就被改變成一首由張惠妹演唱的流行歌曲《卡f1》。通過對這兩首都是以歌唱愛情為內容的歌曲的比較,學生能很容易抓住后者借鑒前者的部分,根據自己不同的審美情趣來判斷二者各自的長處與短處所在。這其實也是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和審美能力的訓練。
2.不同音樂形象的比較。音樂是用一些基本的元素,諸如旋律、節奏、速度、和聲等以不同的組合方式來傳情達意的。音樂要表現一個對象,是要用與之相適應的音樂元素進行特定組合后,對該對象進行間接的反映。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通過對不同音樂形象的比較,就可以使學生了解音樂元素及其組合方式在表現音樂形象時的作用。例如鋼琴曲《天鵝》、《野蜂飛舞》這兩首子曲就非常能說明這個問題。這兩首鋼琴曲分別運用了不同的音樂元素、織體、速度、和諧度等j形象地勾畫出天鵝和一群殺氣十足的蜜蜂的形象,聽覺感受非常直觀和明顯,學生一下子就可以從這兩首樂曲的音響效果中清晰地區分哪首是飫穩黔哪首是衢蜂飛舞》。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音樂運用各種元素以不同的組合方式,來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的特征的。
那么通過對音樂元素的分析來理解音樂這個方法對于大多音樂的形象分析都是很有效的,這也是學生今后在分析音樂時所要用到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借助多媒體工具進行多視角立體化教學
由于音樂史一種聽覺藝術,它的非視覺性和非語意性特點,使得缺少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儲備的學生,在理解比較抽象的音樂內容時往往一頭霧水。例如:在介紹貝多芬交響曲這類思想性很強,又相對抽象復雜的大型作品。要是沒有相關的歷史社會背景知識、作家生平的講解,學生接受起來是十分抽象的。并且這些大部頭交響樂大多篇幅很長,學生在這種長時間的茫然狀態下,很難保持足夠的耐性來聽音樂。一般一遍下來就睡了一片,兩遍聽完沒睡著的所剩無幾,那么這樣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后來,我運用《幻想曲2000來進行教學,這是一套將動畫和交響曲結合在一起,類似音樂動匭的電影小短片,它非常生動地把交響曲所描繪的畫面用動畫片表現出來。在講《命運》這個作品時,教師注意將作品的創作背景介紹之后,結合精美的迪士尼動畫,將《命運》交響曲演繹成了一場視聽盛宴,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動畫根據音樂講述了一只幼小的蝴蝶與命運抗爭、穿過重重劫難,最后成長蛻變的過程。雖然這只是對《命運》這首作品的一個側面的描繪,但卻非常形象、感人,且動畫與音樂結合非常完美。對于沒有太高鑒賞能力的學生來說,這種教授方式很能啟發他們用形象思維的模式去理解音樂。但是,這種方法只能作為一種啟迪式教育的前期引導,它不能代替學生的自主理解。過多運用這種方法會很容易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束縛在現有畫面中,而失去了自己對音樂的解釋,達不到培養學生審美鑒賞力的目的。
(三)運用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性來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及其文化內涵
音樂是一種由多種復雜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文化。正是由于它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結果,它必定與諸多學科發生著交叉。注意運用這些學科交叉點,可以從更廣闊的視角來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例如,在講印象主義音樂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印象派畫作的欣賞和介紹來引出印象主義音樂。當朦朧的印象派畫作配上朦朧的印象派音樂時,那種非凡的和諧之美是不言而喻的。與此同時,學生在從畫派的創作特點來引申音樂創作的特點的過程中,也了解了音樂是怎樣用聽覺元素表現視覺形象的。另外,在講舒伯特的《J、夜曲》、《魔王》以及李斯特的《愛之夢》的時候,音樂與詩歌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圓舞曲的講解中。音樂又和舞蹈形成了親密無間的關系……由此可見,我們了解音樂不能單單只從表面的音響上去把握,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音樂背后深刻的文化內涵。
(四)適當運用律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音樂
音樂是感覺的藝術,但是對于一些理論性比較強的知識,我們可以讓學生來親身體驗一下,從實踐中體會理論。例如欣賞《藍色多瑙河》、 《春之聲圓舞曲》等十分著名的作品。教師在簡要介紹華爾茲這種舞曲以及它具有的節奏特點之后,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華爾茲舞曲的節奏,將到場的學生分為男女搭檔共十多對,現場讓他們隨著優美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跳了一節課的華爾茲。在這過程中老師不但向學生介紹正確的舞蹈姿勢,行禮的禮節,踩踏節奏的動作要領等等關于華爾茲的知識,還親力親為地給學生做示范,使學生在跳舞實踐的過程中切實地感受到了華爾茲舞蹈的特點。整個課堂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進行,課堂上充滿了美妙的音樂,男士行禮、女士恭敬的回禮,學生們和老師一起踏著節奏翩翩起舞。對于這種教學,學生們普遍反映比較活躍、有趣,消除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他們能在一種非常高興心情里主動地接受知識,并用自己親身的感受消化知識,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從上述分析和實例我們可以看出,在普通高校開設音樂鑒賞教學,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特點,敢于創新,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這樣的教學才是既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主動獲取知識,又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
參考文獻
[1]袁野,普通高校《音樂鑒賞》課程創新實踐探討[J]。藝術百家,2005,(5).
[2]初海倫.談綜合性高校音樂鑒賞類課程的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7,(9).
[3]鄭敏.美麗的“誘惑”[J]中國音樂教育,2004,(4).
【工科院校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工科院校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探索論文06-27
數據庫課程教學方法探索論文07-06
院校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方法研究論文11-28
工程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探索論文11-29
地方院校藥物制劑工程教學方法探索論文06-21
中等職業院校數學教育教學方法探索論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