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箏原文
《風箏》是現代文學家魯迅于1925年創作的回憶性散文詩。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風箏聯想到故鄉早春二月時節的放風箏開始描寫,流露出淡淡的鄉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箏原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那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后,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輕松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松了吧。
“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么也不記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么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棗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賞析一】: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文章以風箏為引線,對”我”粗暴對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小弟這樣的人的不覺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這無疑是對封建宗族制度摧殘兒童的罪惡進行控訴。
敘述往事與抒情緊密結合是文章的突出特點。全文雖以敘事為主,但深深地融匯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關鍵的地方,則又通過凝煉的語言,作了畫龍點晴的點染,使文章感情的表達更加明朗。例如,文章開頭”我”從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見一二風箏浮動著,引起了一種驚異和悲哀。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對故鄉風箏時節的回憶。這段文字不僅敘述了故鄉早春的景象,而且在這一景一物的描寫中,都凝聚”我”對故鄉的贊美之情。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直接抒發了這種感情:”我現在在那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廖別的故必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這就將”我”對故鄉的深切懷念更充分地表達出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里還不單純是為了抒發”我”對故鄉的深情,如聯系全文來看,回憶故鄉,目的或落腳點是使”我
想起幼時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這里進行了反思。透過這個小”我”,看到舊的倫理道德統治下的整個社會面貌——大”我”——家長式的管理,長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殘酷,何等的愚味無知,它扼殺了兒童的天性,當作者挖掘的釀成悲劇的社會原因。”我”的回憶是對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殘兒童的控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經過深刻反省認識到這一地可挽回的過錯過后,心情無比沉重。這種懺悔意識,否定了舊”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進軌跡明晰了,”我”的復雜心理狀態顯示了,正是這些原因,所以當”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風箏,而感到”驚異與悲哀”。
另一個特點,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幾筆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點,傳神地勾畫出來。例如描寫”十歲內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張著,嘴,呆看著空中出神”,為別人放的風箏”驚呼”,”跳躍”,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潑可愛,喜歡游戲的性格表現了出來。當他私自做風箏的秘密被發現后,作者描繪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時這樣寫道:’他向著大方登,從大小登;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作者在這里寫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狀態,是被封建禮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這不單純是膽小的緣故,其深層原因更是造成此種現象的依據。當”我”徹底毀壞了他既將完工的風箏,傲然走出時,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這里作者對其它并未著力渲染,只是抓住小兄弟的表情神態,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游戲的愿望遭到虐殺后,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另外,文章的心理描寫也很出色。如作者在寫”我”時,主要抓住人物我心理描寫,著重寫了”我”的沉重的心情,謀求補過的方法,以及補過不成后感受。這些心理活動,充分表達了”我”的悔恨與悲哀,尤其是當”我”向小兄弟提起兒是的這樁舊事時,弟弟卻驚異地問:”有過這樣的事么“顯然,他已經”全然忘卻。”這一筆的含義的深刻的,它意味著直到作者寫不文時有的人對封建思想的奴役還不覺醒。這使作者深感沉重和悲哀!
【賞析二】:
這篇散文中,有魯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章說的是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不準小兄弟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魯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于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魯迅還是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從手足之情上看,當年不許小兄弟放風箏,是為小兄弟有出息,那氣恨,是恨鐵不成鋼。一旦明白自己錯了,雖是幾十年前的往事,雖為兄長,也要討小兄弟寬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從游戲的意義上看,“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實在出于兒童天性,游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游戲,無異于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后的偏見,愿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
從魯迅的自省精神看,魯迅是嚴于解剖自己的,嚴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茍,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象上看,魯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小兄弟為什么全然忘卻?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并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懷。
初讀后,可以感知魯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傳統觀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魯迅先生可貴的是,一旦接受科學思想,是知錯必改的,魯迅先生充滿自省精神。魯迅又感嘆被虐殺者的健忘和毫不抗爭,在他看來,這正是虐殺者之所以能夠肆意虐殺的原因。
“精神虐殺的這一幕”說明什么呢?
“我”過去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作為兄長,嚴格管束弟弟,原是為弟弟有出息,現在反思起來,當年為落后觀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徑實在是“精神虐殺”的行為。從這一幕里,我們可以看出魯迅童年時代長幼之間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論長幼,論力氣,他是敵不過我的”,可見作為兄長的粗暴行徑是以暴力為基礎的。魯迅把自己寫得很粗暴,字里行間深含自我譴責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長不許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風箏,被兄長發現,驚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風箏被兄長踐踏,也毫無抗爭的意思,除了絕望,沒有一句抗辯的話。
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并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見他是多么嚴厲的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么嚴肅認真。
“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輕松,只得沉重著,這又翻出一層意思。被虐殺者并不認為被虐殺,把兄長的行徑視為合情合理,做風箏要偷著做,正說明自己也不認為游戲是“正當”的,一旦被兄長發現,自認該罰。被虐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魯迅只覺得這世界一片肅殺和寒威。
探究這篇散文,可以悟到這樣一層道理,中國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惟有這樣,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為,而正當的行為也應該捍衛自己正當的權利。只有科學思想,才能照亮中國人的思想行為。
《風箏》發表以后,它的抨擊傳統的封建的兒童教育思想鋒芒灼然畢露,受到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歡迎和喜愛。當時有的文學青年說:“我所喜歡的是《野草》的《語絲》,是同傳統思想,同黑暗勢力,同虛偽紳士奮斗的《語絲》。”據方志敏的愛人繆敏說,方志敏青年時代熱愛文學,對魯迅的《吶喊》《彷徨》《野草》是“非常喜歡的”。由于包括《風箏》在內的魯迅的散文詩雜文、隨筆,思想新進,技巧高超,獲得了廣大的讀者群,于是“《語絲》的銷路,一期比一期好起來,由一千五百份,而二千份,而三千份,再后是五千八千,她的影響是很大的。”這話是不錯的,30年代前期我國城鄉不少中學校使用過趙景琛編的一套《初級中學混合國語教科書》,其第一冊就選了這篇《風箏》,作為中學生學習寫作白話文的楷范……
還要介紹的是,《風箏》也曾作為魯迅的代表作品推薦給世界的讀者。1936年9月,亦即魯迅逝世前的一個月,紐約出版的《亞洲》雜志(英文版)刊出了美國進步記者斯諾與中國作家姚莘農翻譯的《風箏》,正巧趕上魯迅生前看到了,而1936年10月斯諾編譯的一本《活的中國——現代中國短篇小說選》在倫敦喬治·哈拉普書局出版,里面收有魯迅的《藥》《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風箏》《離婚》,作者生前未及親睹,則成為永遠的遺憾了。
1950年莫斯科真理報出版社出了一本魯迅的《短篇小說集》(俄文),都是選自《吶喊》《彷徨》,不知怎么一來把《風箏》也收進去了。1955年莫斯科兒童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學生讀物叢書,其中有一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風箏》也選在里面。看得出,這里把《風箏》跟魯迅其他小說放在一起,是沿襲了斯諾的做法;這樣分類是否正確,姑且勿論,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由此可以想見,《風箏》作為魯迅的一篇杰作,受到中國讀者、尤其是其他膚色的少年兒童的歡迎,是我們感到欣慰的。
作者:
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風箏教案
一、教學內容分析:
《風箏》是一篇溫馨感人的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在童年時因為風箏而與弟弟產生了一場無法彌補的誤會和沖突。故事中充滿了兄弟之情和成長的點點滴滴,讓人感受到親情的珍貴和深厚。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兄弟之間的默契,以及成長中的挫折和成就。這篇文章不僅展現了作者對兄弟之情的理解,也表達了對童年游戲的珍視,以及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整個故事充滿了情感的交織,讓人回味無窮。
二、學生學情分析:
《風箏》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群生活在90年代的少年少女們,在他們看來,親情就是家人之間的溫暖和關懷,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勵,是互相牽掛和思念。同時,這也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觸魯迅的作品,因此缺乏相關的知識背景。由于個人經歷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對這篇通過矛盾和沖突展現親情的文章進行深入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難。另外,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容易分散注意力,產生學習疲勞,而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感悟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老師需要全面考慮學生的不同需求,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靈活安排教學過程。
三、確定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應該包括知識和能力的提升、過程和方法的培養,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塑造。因此,我設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按圈點勾畫的讀書方法,積累“虐殺、苦心孤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濃濃親情。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學習。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討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我深刻體會到了親情的真諦,感受到了文章中濃濃的手足之情;同時也領悟到了魯迅先生嚴于自省、知錯必改的品德和情操;還了解到了科學的兒童教育理念,理解了作品所傳達的批判精神。
2.教學重難點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小說中的“精神虐殺”一幕,強調了對人類心靈的摧殘和傷害。文章通過多角度的解讀,體驗了作品的主旨。特別是對作者所表達的“悲哀”情感進行了創新性的理解,將其作為教學的難點。
3.課時安排及目標內容
這篇文章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思想深刻,選材精巧,結構獨特,語言運用高超。在教學上,我安排兩節課的時間來教授這篇課文。第一節課主要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積累文中重點詞語,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并提出他們可能遇到的問題。第二節課則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方式來探究疑難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課前準備:
學生:
①反復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并制成問題卡片。
②從網上或圖書館查閱魯迅的資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風格,制成卡片,準備交流。
③預習課后練習一、二,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教師:
①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包括風箏的圖片、歌曲。
②教師應多準備一些資料,有關魯迅的文學常識及疑難問題,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
③問題情境的設計盡可能讓每個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
四、選擇教學資源:
運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及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料。
五、選擇教學策略:
1、整體設計思想:依總-分-總的思路安排教學步驟。先整體感知課文,再探究一個個局部性的疑難問題,最后進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預習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與作品對話、與學生對話、與教師對話、與作者對話,體現課堂民主、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變一言堂為眾言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等等。
2、根據本課文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我們可以采用直觀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朗讀法幫助學生感知文本情感色彩,圈畫法引導學生品味重要詞句,創設問題情境法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興趣;同時在教學中,可以融入“自主提問、合作探究、討論表演”等多種訓練方式,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這篇課文涉及的難點較多,適合用來進行探究性學習。在預習時,可以引導學生將不理解的地方標記出來,提出問題并整理,然后有步驟地進行探究。
其次,學生在理解句子意思時,有時會遇到難以理解的情況。這些句子之所以難懂,是因為與常規的語言表達方式不同。通過聯系語境,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句子的含義。
4、本設計的特色或亮點:
(1)新課的導入:如歌曲導入法,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和感受,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從自身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的目的和難易程度,提出新穎的見解,并展開討論。通過整體分解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和情感,最終總結出作品的主題。
(3)設計一個典型環節,讓學生能夠深入文本,充分理解內涵,或者進行角色扮演,直抒內心感受。例如,在合作表演中,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平等民主、和諧融洽的氛圍,幫助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情感,采用學生與作者對話的方式進行表演,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促進他們積極思考、探索、交流、表達,從而開闊思維空間,提升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品。
(1)播放歌曲:“春風吹又生”,風箏在藍天飄揚,帶著我們的夢想和歡樂,讓我們重溫放風箏的美好時光。電腦課件展示,讓我們一起感受那份童心和快樂。
(2)互談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談兒時放風箏或玩其它游戲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課:風箏或其它游戲帶給你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如果有人剝奪你游戲的權利,你會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們學習的《風箏》,就是魯迅(周樹人)回憶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時候圍繞風箏發生的誤解與沖突。那么,就先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兄弟之間,來了解一段關于風箏的故事吧。(投影課題并出示目標:見課件)
(4)了解魯迅及作品:課件展示魯迅生平、作品;學生自由朗讀,并對照卡片做筆記。
(二)整體感知,朗讀思考。
(1)檢查預習,訂正字詞。(見課件)
(2)聽讀課文并感知(課件展示,課文配樂配圖朗讀。)
課件顯示問題組:
a.這篇課文回憶的是什么事情?請你概述一下。
聽完課文以后,我感受到了小兄弟的勇氣和聰明。他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反而想盡辦法解決問題,最終成功地幫助了村子里的人們。這讓我明白了只要有勇氣和智慧,就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同時,我也學到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因為小兄弟能夠做到這一切,也離不開村子里人們的支持和幫助。這讓我意識到在面對挑戰時,團結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師小結]:通過閱讀,我們感悟到這篇課文的意蘊很豐富。有手足情;游戲對于兒童的意義;“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無怨恨的思想內容。又集中表達了“我”的驚異、悔恨、補過、悲哀的情感。我們要抓住“我”情感經歷這條主線,為感悟課文思想內容做準備。(因是初步感知,教師要及時引導,尊重學生獨特理解。)
(三)自讀課文,理清思路。
(1)師生共讀。(提問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據“我”的情感經歷安排文章結構的?)
(2)討論明確:看風箏——憶風箏——議風箏。(板書)
(四)自主質疑,合作探究。
(1)學生與作品對話:在預習提問的前提下,看看課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以四人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問題卡片,選共性和有代表性問題質疑,準備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投影儀展示學生的問題卡片。)
(2)學生與學生對話:小組內互問互答,教師巡視引導、點撥、補充。下節課每組選派一名中心發言人陳述本組討論結果,不同意見或尚未解決的難題可在老師的啟發下全班討論。(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別。答案不必強求一致,學生可保留自己的觀點,尊重其獨特理解與感受。)
(五)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網上搜索并閱讀《風箏》賞析作品。
(2)準備課后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品味語句。
老師將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包括聲音、語調、速度和感情的表達。學生可以分組朗讀、一起朗讀或者重點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布置一些思考問題,為之后的交流和探究做準備。師生將和課文進行對話,共同探討。
(1)師范讀1、2自然段,生思考[問題情境一]:
1、“我”見到風箏為什么會產生“驚異和悲哀”的心情?(聯系下文)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為什么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么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多角度探究)
[討論明確1]:故鄉放風箏的季節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過去,就放風箏,所以“我”感到驚異;同時,我見到風箏,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時虐殺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所以心頭又不禁感到悲哀。
這里所說的“春天”,是指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飄揚著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到遠處飄動著一兩只風箏,讓我聯想起故鄉風箏飛揚的春天氣息,讓我覺得這春天仿佛就在這片天空中蕩漾著。
(2)指名朗讀課文(3—4段),四人小組討論下列[問題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對待放風箏有什么不同的態度?[板書]“我”:嫌惡小兄弟:喜歡
2、從哪些神態、語言、行動可以看出小兄弟確實很喜歡放風箏?(在課文中分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出來),并說說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孩?——天真、活潑、聰明。
3、我為什么會認為愛放風箏就沒出息呢,這種觀點是與生俱來的嗎?(學生各抒己見)
“我”是一個對兄弟情深、關愛備至,同時也是一個注重家庭責任、要求嚴格的兄長。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舊思想、舊觀念的影響和毒害,這使得“我”在對待兄弟的過程中,有時會表現出一些不夠理性和偏執的一面。
(3)自由朗讀第5—11段。思考[問題情境三]:
1、“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這件事做錯了嗎?我在什么時候知道自己做錯了?答案在第幾段?(劃出并自讀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作者為什么說“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見。)
[教師小結]:聯系“懲罰”一詞,就比較清楚了,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來說,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
3、文中所說的“對于精神的虐殺這一幕”具體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殺”?
(明確后在書上劃出,這是本文重點,可讓學生自由感悟。)
[教師小結]:從游戲的意義上看,“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不準兒童游戲無異于虐殺兒童的天性。一個純潔無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為有悖于大人們的“信條”,就不能發展,就得不到實現,甚至要為此付出代價,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著某種具有悲劇意味的東西。被糟踐的雖然只是一只風箏,可是同時受到傷害的卻是一顆本來應該受到愛撫的稚嫩的心。作者稱之為“精神的虐殺”,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為什么總想補過?兄弟已全然忘卻,為什么“我”不覺得寬松反而覺得“沉重”呢?
(提示學生結合語境思考與討論。)
作者深感沉重,因為始終無法得到弟弟的原諒,無論設想的補過方法如何,都無濟于事。更令人沉痛的是,曾經對弟弟實施的“精神虐殺”式的管束,如今卻被弟弟完全遺忘,毫不抗拒。作者感嘆被虐待者的健忘和無抵抗,認為正是虐待者得以肆意虐待的原因,令人感到悲哀和沉重。
(4)[問題情境四]:末段的語句如何理解?(集體朗讀)
(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在學生討論時可以適當提示背景資料。)
[討論明確]:“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而不得。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么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體驗反思,合作表演。
學生與作者對話:
(1)假如你處在作者這個位置,你會如何做?找同桌同學表演,分別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虛擬空間,穿越歷史,通過與文中人物對話,加深主題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
(2)老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品析、研討文章的主旨,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并分析。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中介的角色,通過適時的穿插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時,老師也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積極參與討論活動,與學生一起探討文章的主題和觀點。對學生的見解,可以進行合理肯定,對于那些有創意的見解,更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
(3)主題討論提示:
1、可以從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來談;
2、可以從魯迅先生表現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來談;
3、可以從游戲對兒童的重要意義這一角度來談;
4、可以從“我”對放風箏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來談。
(4)主題探究提示:
1、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里有一個比我小一歲的小兄弟,我們感情非常好。有一次,小兄弟拿著風箏要出去放,我卻不讓他,擔心他會弄丟或者被風吹走。雖然當時是出于好意,但現在想起來卻覺得有些可惜。后來,當我長大成人后,我意識到了自己當時的錯誤。于是,我便開始補償小兄弟,陪他一起放風箏,教他怎么操作,還給他挑選了漂亮的風箏。看著小兄弟笑逐顏開的樣子,我內心也充滿了幸福和滿足。兄弟之間的情誼是如此深厚,我愿意用我的行動來彌補當初的遺憾,讓我們的關系更加牢固。
2、通過回憶幼時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和中年時的補過,表現了魯迅先生嚴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小時候,我記得曾經很粗暴地阻止弟弟放風箏,直到長大后才意識到這樣做是錯誤的。我開始意識到游戲對于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于是我努力彌補了之前的過失。這個經歷讓我意識到,我們應該重視游戲對于兒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那些落后的兒童教育觀念。
4、在我小時候,我記得我不許我弟弟放風箏,總是怕他會受傷。而如今長大了,我意識到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應該讓他自由地去嘗試和探索。人的思想行為需要用科學思想來指導,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愚昧落后的行為。同時,我們也應該學會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不被他人的無理行為所侵犯。
(四)課堂總結,提出希望。
教師與學生對話:
(1)文章中心的兩個要點:
懺悔:我對弟弟的“精神的虐殺”——自我譴責。說明“我”對弟弟的自省。(板書)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卻。也說明弟弟和“我”的親情。(板書)
(2)教師總結:《風箏》不僅是表現了人內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給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題,無論從哪個角度閱讀,都有意在言外的收獲。通過學習課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復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讓自己的感情更真摯、美好,思想更豐富、深刻。
(五)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1)與本文對比閱讀《滿天的風箏》,說說文章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小弟弟疑惑地看著哥哥,問道:“你為什么要這樣對我?”哥哥沉默片刻,臉上露出一絲愧疚,輕聲說道:“對不起,我錯了。”小弟弟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他輕輕地說:“沒關系,我不怪你。”雖然表面看起來平靜,但小弟弟心里其實并沒有忘記哥哥的行為,他暗下決心,以后會更加小心謹慎地和哥哥相處,不再輕易相信他的承諾。
【風箏原文】相關文章:
魯迅《風箏》原文06-01
《風箏》課文原文09-04
魯迅的《風箏》原文08-11
魯迅的《風箏》原文及賞析06-01
魯迅的《風箏》散文原文07-28
理想的風箏小學課文原文11-07
風箏和紙船原文課文08-12
紙船和風箏課文原文09-28
魯迅作品《風箏》原文及其賞析10-26
人教版放風箏課文原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