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閱讀原文及譯文賞析
黔之驢
【基礎復習】
一、請在括號內對解釋文中加點詞。
黔無驢,有好事者(喜歡多事的人 )船(用船)載以(相當于連詞“而”)入。至則(卻 )無可用,放之山下。①虎見之,龐然(巨大的樣子 )大物也,以為(把……當作)神。②蔽(隱蔽,躲藏)林間窺(偷看 )之。稍( 漸漸)出近(接近)之,慭慭( 小心謹慎的樣子 )然,莫( 不 )相知 。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 害怕 ),遠遁(逃跑 ),以為( 認為 )且( 將要 )噬(咬 )己也,甚恐。然( 然而,但是)往來視之,覺無異能(本領 )者。益(逐漸 )習( 熟悉,習慣 )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③稍近,益(更加 )狎( 態度親近而不莊重 ),蕩( 碰撞 )倚( 靠近 )沖(沖擊 )冒( 冒犯 ),驢不勝( 不堪,禁不住 )怒,蹄(用蹄子踢)之。虎因(于是 )喜,計之曰:“技止(只,僅 )此耳(罷了 )!” ④因跳踉( 跳躍 )大?( 怒吼 ),斷其喉,盡( 吃光 )其肉,乃( 才 )去( 離開 )。 筆記
二、請依次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語句。
①老虎看到它,(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心目中)把它當成神物。
②(老虎)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驢),漸漸地出來接近它,小心謹慎,不了解究竟間是什么東西。
③(老虎)漸漸又靠近(驢子)一些,態度更為隨便,并帶有戲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驢子禁不住發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④ 于是老虎一下跳躍過去,大聲怒吼,咬斷了驢了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離開走了。
【課文要點】
(一)文學常識。
1.柳宗元:唐代文學家,世稱柳河東、柳柳州,與韓愈并稱“韓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散文以山水游記(《永州八記》)最為后人所傳誦。
2.《黔之驢》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則。《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臨江之麋》《黔之驢》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認為這三則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為戒,故稱“三戒”。
3.本文的成語:
①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已經使完了。
②黔驢之技: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
③龐然大物:形容表面上強大而實際上脆弱的東西。
(二)課文內容。
1.內容主旨:
這則寓言敘寫了老虎吃掉“龐然大物”驢子的故事,表現了老虎的機智勇敢和驢子的外強中干。這篇寓言告訴人們:不要被貌似強大的'東西所嚇倒,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定能獲得勝利。
2.順序寫法:
全文按照虎懼驢→識驢→吃驢的順序,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塑造了兩個鮮明的具有典型性的形象。文章對驢只略作介紹,對虎則著力描寫。通過寫虎來襯托驢的特點。寫驢,“龐然大物”,僅四個字就生動地畫出了驢的蠢像。寫虎,不僅刻畫其行動、神態,還描寫其心理活動,其中寫虎與驢斗的動作和心理尤為出色。在作者筆下,虎細心、機警,由于知己知彼,慎重對待,終于一舉成功。而驢由貌似嚇人直到技窮身亡,充分顯示出它蠢笨無能。
【強化練習】
1.用“/”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黔/無 驢,有 好 事 者/ 船 載 以 入
2.寫出虎從畏驢到食驢過程中心理變化的語句:
以為神___——莫相知——以為且噬己也—— 覺無異能者_—— 終不敢搏__——技止此耳
3.第一段中,哪三個詞勾勒出老虎好奇又害怕的神態?有什么作用?
蔽、窺、憗慭然 (虎初見驢時,“蔽”“窺”勾畫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 反襯驢子的外強中干,蠢笨無能的本質 。
4.第二段“蕩倚沖冒”這個動詞反映了老虎怎樣的性格特征。
反映老虎生性膽大,想了解驢的底細又工于心計的性格特點。
5.本文通過一頭驢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訴人們什么道理? (不少于兩點)
(1)貌似強大的東西不足畏懼,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戰勝它。(2)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有真本領,真才干。
參考譯文
黔地(這里的黔不指貴州)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一頭驢)進入這個地方。運到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它放置在山腳下。老虎看到它是個龐然大物,把它作為神(來對待),躲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漸漸小心地出來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十分害怕,遠遠地逃走,認為(驢)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本領。(老虎)漸漸地熟悉了驢的叫聲,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終不與它搏斗。(老虎)漸漸地靠近驢子,態度更加親切而不莊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驢非常生氣,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興,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技藝僅僅只是這樣罷了!”于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黔之驢閱讀原文及譯文賞析】相關文章:
黔之驢原文及譯文賞析06-18
黔之驢的原文及譯文04-26
黔之驢原文及譯文02-23
《黔之驢》閱讀精選及譯文06-22
黔之驢的原文及賞析06-11
《黔之驢》原文以及譯文解析04-23
《黔之驢》譯文05-16
《黔之驢》譯文及注釋05-09
文言文《黔之驢》譯文及賞析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