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原文及其翻譯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隆中對》原文及其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隆中對》原文及其翻譯
原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 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譯文
諸葛亮親自耕種田地,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當時的人沒有誰承認這一點。只有博陵崔州平,穎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說是確實這樣。
當時劉備駐軍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臥龍啊,將軍可愿意見他嗎?”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毙焓f:“這個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訪,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您應當屈身去拜訪他。”
于是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劉備于是叫旁邊的人避開,說:“漢朝的天下崩潰,奸臣竊取了政權,皇上逃難出奔。我沒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張大義,但是自己的智謀淺短、辦法很少,終于因此失敗,造成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還沒有罷休,您說該采取怎樣的計策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權以來,各地豪杰紛紛起兵,占據幾個州郡的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夠戰勝袁紹,從弱小變為強大,不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F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的確不能與他較量。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可以以他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荊州的北面控制漢、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邊連通巴、蜀二郡,這是兵家必爭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劉表不能守住,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占領的意思嗎?益州有險要的關塞,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漢高祖憑著這個地方而成就帝王業績的。益州牧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漢中,人民興旺富裕、國家強盛,但他不知道愛惜人民。有智謀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您既然是漢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義氣聞名于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想得到賢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據了荊州、益州,憑借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跟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國家政治;天下形勢如果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將軍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南陽、洛陽進軍,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么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
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后,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鑒賞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的形勢分析和提出的戰略決策基本上是正確的和可行的,但同時也存在著它的困難和局限,這在后來形勢的發展中逐漸顯現出來,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跨有荊、益”和“外結好孫權”存在著極大的矛盾。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首先奪取劉表的荊州和劉璋控制的益州為根據地,然后“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宏偉藍圖。但是,荊州“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占有荊州,向南可威懾江南,進而掃蕩割據江東之地的孫吳;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爭奪荊州,無論是對曹操、劉備、孫權都至關重要。在赤壁戰前,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大軍,唇亡齒寒,共同的利害關系,使劉備、孫權結成抗曹聯盟。赤壁之戰曹操戰敗,退出了對荊州的爭奪,而赤壁戰后,劉備與孫權荊州爭奪的序幕就拉開了。
建安十九年,孫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孫權)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睘闋帄Z荊州地區,吳、蜀不惜兵戎相見。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集團留駐荊州的大將關羽率軍攻打曹魏占領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來援助曹仁的于禁所督七軍,“羽威震華夏”,曹操甚至“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劉備集團勢力的發展,不僅對曹魏集團是一種威脅,對孫吳集團也是嚴重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和孫權又暫時結成同盟。孫權趁關羽出兵樊城,后方空虛的時機,命大將呂蒙襲取荊州,斬殺了關羽。
蜀漢章武元年為了奪回荊州,劉備不惜傾巢出動,沿長江而下伐吳。夷陵之戰,蜀軍大敗,劉備的蜀漢再也不能對孫吳構成威脅,這時倒是曹魏對孫吳的威脅更加顯現。于是,孫吳向蜀漢“遣使請和”,蜀漢與孫吳又結成了抗曹聯盟。由此可見,“跨有荊、益”和“外結好孫權”之間是存在著極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條件的。
荊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礎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諸葛亮《隆中對》“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的提法,也逐漸了失去了原有的號召力。諸葛亮《隆中對》認為在軍事戰略上要分兩步走:首先利用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的弱點,不失時機地奪取荊、益二州;然后再以荊州、益州為根據地,等待時機成熟,兩路出兵,對曹魏實施兩面夾擊,以達到逐鹿中原,興復漢室的目的。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形勢也正是按照諸葛亮提出戰略決策發展的,劉備集團先后奪取了荊、益二州。此時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天下有變”的東風了。
然而,荊州的失去,使得后來諸葛亮北伐時的條件,已異于《隆中對》中提出的北伐戰略條件。失去荊州,使得蜀漢政權處于偏安一隅的窘境,經濟實力大大削弱,軍事上喪失了“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與“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遙相呼應,兩面夾擊曹魏的可能。已注定滅亡了。
盡管諸葛亮后來與孫吳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來自孫吳方面的威脅。同時諸葛亮對蜀漢政權在政治上加強治理,整頓吏治,舉賢任能,調整了蜀漢集團內部,主要是隨劉備入川的荊州集團和原屬劉璋的益州集團的關系;經濟上則大力獎勵耕戰,務農植谷;軍事上治戎講武,為北伐作準備。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蜀漢出現了“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局面,訓練出了一支十余萬人的精兵。為了安定蜀漢的后方,解除北伐的后顧之憂。蜀漢建興三年,諸葛亮經過兩年的準備,親率大軍南征,“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領的叛亂。同時,又得以征收南中地區出產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物資以給軍國之用;并挑選勁卒萬人編入蜀軍,號曰“飛軍”,加強了蜀漢的軍事實力。但僅管如此,蜀漢與曹魏、孫吳相比,在經濟上和軍事上都還是最弱的。
為了完成“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統一天下的大業,諸葛亮從蜀漢建興六年春開始,到蜀漢建興十二年八月病死北伐軍中,七年中先后五次興兵北伐曹魏。以諸葛亮之才,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然而卻功敗垂成,收效甚微。客觀地講,北伐的失敗,與其北伐時的條件已異于《隆中對》時提出的北伐戰略有關,蜀漢和曹魏兩國力量過于懸殊,蜀漢以一州之力難以蹈覆雄據九州之地的曹魏;諸葛亮本人也在《后出師表》中提到:“(先帝)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北狈コ晒Φ目赡苄圆淮;然而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和對主上的忠心頗為后人所稱道。唐代大詩人杜甫對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詩對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而深感惋惜。
【《隆中對》原文及其翻譯】相關文章:
《隆中對》原文及翻譯08-31
隆中對翻譯及原文02-17
隆中對翻譯及原文09-15
隆中對原文及對照翻譯06-11
隆中對原文以及翻譯03-07
隆中對原文對照翻譯06-09
隆中對的原文和翻譯04-11
隆中對原文及翻譯注釋06-11
初三隆中對原文及翻譯06-11